学习无处不在
春教案-周国平散文集
.
学习无处不在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无处不在》。
提到学习,我们不难想到十几年的求学经历。
想到青
葱的校园,想到尊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想到无数次大大
小小的考试,想到读过的厚厚
几摞书,可能也有人想到,为
求职而备战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经历。这些学习都是在固
定的时
间和场合下进行的。
但是,人的一生,除了学校课程所提供原基本知识之
外,大部分的能力和
经验,都是从日常生活、工作和遭遇中
学来的。如,你第一次参加工作,要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
何胜任新工作;你刚刚结婚,要学习如何与另一半的父母相
处,要学习建立温暖的小家;你初为人父人
母,要学习如何
照顾好子女,要学会如何既做子女有做父母等等。在这些想
办法让自己适应的过
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只要你静下心来体会,你会发现生活中我们面对每一个
人、每一种环境
我们都在学习,不管是一句话,一个动作,
还是无意中的某种声音,都能引起我们对生活的思索。知识<
br>的学习没有时间、地点和渠道限制的,学习无处不在,随时
随处都是在学习,都可以学习的。 <
br>向身边的人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这就是学习的途径。
孔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嫣,择其
善者而从之,不善
.
.
者而改之”。生活中我们会无意中把人进行
分类,有坏人,
好人;有分聪明的人和笨拙的人;也有分高尚的人或庸俗的,
但是我们不管怎么
分,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可
取之处。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每个人都有他自
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能虚心向学,
相信总能获
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有的人认为,学习要向上看而不要向下看。意思是那些
水准、地位比我们
高,学识比我们渊博,成绩比我们大的人
才值得学习,否则不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优秀的人身上值得学习之处固然很多,但普通人身上同样也不乏身怀绝
活,他们的思想也同样闪着光芒,怎么就
不值得学习呢?
有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法则,如果你想要在一个领域做
得优秀,又苦于没有经验,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那么就找到
在这个领域做得最成功的榜样,从模仿他开始
,成为他之后
再超越他。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人,做好本职岗位上平凡而
不平庸的工作,明天,
我们也可以在好人榜上榜上有名。
工作中,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和法规政策,学习习近
平总
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自治区市委市
政府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也要学习独立的思
考能力、
.
.
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
力。
通过在工作中不
断学习,就能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作
为一个员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
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
服务的公司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
要好好自我监督,
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的后头。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
历史故事。1930年以前,英国工人
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奶瓶口既没盖子也不封口,因此,山
雀与知更鸟这两种在英国最常见的鸟,每天都可以轻松愉悦
地喝到漂浮在上层的奶油。后来,牛奶公司
把奶瓶用铝箔装
起来,借以阻止早起的鸟儿偷喝。没想到,大约在20年后
的1950年,英国
所有的山雀都学会了把奶瓶的铝箔啄开,
继续喝它们喜爱的奶油。然而知更鸟却一直没学习到这套本领,它们自然也就没奶可喝了。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学
习的重要!对于小鸟而言,在不断变化的
环境中,只有学习
才能吃到美味的早餐。而知更鸟之所以喝不到牛奶,是因为
它既不善思考、不
善模仿,也就是说它依靠原有的本领,不
学习,只能是原地踏步。
.
.
我们机关干部要常怀“本领恐慌”和“知识危机”感,
要始终把学
习放在首位,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性的看书、读文
件、抄笔记、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要紧密结
合
实际,切实“钻进去”读懂、学深、悟透,把理论学习的成
果转变成为筹划工作的思路,转变
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把“本领恐慌”现状概括为“新办法不
会用,
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提
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
的危机
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在问题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唯
有学习。学习各种各
样的生活知识,如: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胜任新工作,如何
又当子女又当父
母,等等。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不退缩,
知难而进,想出各种办法,让自己适应社会需要,这样,在
生活的磨砺中,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这就是进步。
学习,是终身的必修课;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
人的经验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涵养越来越
好,无疑都是
学习的结果,谁不需要学习呢?
学习贵自觉,不学习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
最终被时代
远远地抛在后面。“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习永
.
.
远没有足够的时候,虚心向学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人人皆有
可学之处,就拿画家来说,有的精通国画,有
的擅长素描,有的工于油画……我们应该善于向他人学习,
就是
小孩子,也有很多大人自叹不如的地方,那当然也值得我们学习
的。
人人都
知道学习的重要和必要,可有些人嘴上强调学习,
心里厌恶学习,这种人无异于叶公好龙。有的人为了向
高人学习,
不惜重金,不畏跋涉,这精神无疑是可嘉的。但是,一个真正喜
欢学习的人,若不是
特定的需要,不一定非要舍近求远,也不一
定非要高人指教。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虚心向学,你会发
现
人人皆有可学之处,而生活,便是最好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