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民在勤 勤不匮
金融业包括哪些-军训感想
15.民在勤 勤不匮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背诵《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一章
句,了解其含义。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左传·宣公十二年》的丰富内涵。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原句,理解原句的具体含义,熟读成
诵,让学生初步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积累经典美文。
4.通过学习古今有关勤劳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勤劳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是一个人成功的必
备品质。
5.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到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付出是
收获的前提,鼓励学生勤劳做事,甘于奉献。
6.通过种植一棵蔬菜并记录过程,学会认真勤劳地去做
一件事情,并持之以
恒地坚持下去,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原句,理解原句的具体含义,能背诵下来。
德育实施要点
过学习古今有关勤劳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勤劳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是一
个人成功的必备品质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相关的视频资料。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包。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2.蔬菜种子及泡沫箱或花盆(有
条件的班级可开
辟种植园)。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背诵《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一章
句,了解其含义。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左传·宣公十二年》的丰富内涵。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原句,理解原句的具体含义,熟读成
诵,让学生初步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积累经典美文。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同学们,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一袋花生》。小老鼠不爱劳动,大伙都
叫他“让人讨厌的懒情的小老鼠”。小老鼠
当然不属意别人这么叫他,可又有什
么办法呢,他确实不爱劳动呀。春暖花开,小老鼠在门口玩,一只乌
龟背着一袋
东西,吃力地走来。到了跟前,龟放下袋子,说:“小老鼠,麻烦你了。亲戚送
我一
袋花生,我家离这里还好,魏实在背不动啦。我想先寄放在你家里,以后来
取,行吗?“行!行!”小老
鼠爽快地答应着,和鸟龟一起把花生抬进了屋。鸟龟
走了。小老鼠把鼻子凑到花生袋上嗅嗅。啊,真香啊
!他的口水顿时嘀嗒嘀嗒求
下。…不能馋,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吃!”小老鼠打着自己的嘴巴说。可是
口
水一点儿也不听话,反而流得更多更快了。“唉,真没办法!”小老鼠打开袋子,
吃了几粒花
生。第二天,小老鼠看着花生,口水又流了出来。他啪啪啪用力打自
已的嘴巴:“昨天不是尝了吗,怎么
还馋?不能馋!”可是不顶用,口水仍越流越
多。“唉,真没办法!”小老鼠又打开袋子,吃了几粒花生
。一天又一天,每天小
老鼠都忍不住要吃花生。终于有一天,花生只剩小半袋了,这时小老鼠慌了:鸟<
br>龟来取的时候,怎么还他?小老鼠急得吃不香睡不着,想呀想,唯一的办法就是
快点把剩下的花生
种下,也许能在乌龟来取之前收获花生,还给他。
于是,小老鼠在屋后开垦了一块地,播下了花生种子
。在小老鼠的精心照料
下,种子很快发芽、长苗、结果……成熟啦!小老鼠收完花生,把鸟龟的袋子装<
br>得满满的,还剩下好多。“真香啊!”小老鼠吃着自己种出的花生,好不开心,他
想:“劳动真快
以后我还要种,种花生、种玉米、种士豆
就这样,不爱劳动的小老鼠变得爱劳动了。大家再也不叫他“
让人讨厌的懒
惰的小老鼠”,而是亲切地改叫“讨人喜欢的勤劳的小老鼠”。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学生回答
1.为什么小老鼠吃了花生还要种花生呢?学生回答。
你认为是别人的花生好吃还是自己种的花生好吃?学生回答。
2.那后来小老鼠变得怎样了呢?
学生回答
师: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吃的,自古
以来就是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
在勤 勤不匮》
二、读典明理
出示句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朗读原文,读通读
3.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
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4.教师出示课件,并进行解释。
民生:曹姓的生计、生活。:匮乏、缺少。
这句
话的意思是: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动,只要辛勤劳动就不会缺权少
食,谁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活
的意思?教师请两名同学说一说。
5.全班学生一起背诵原文。
三、绘本启智
1.师:间学们,下面还有关于腊八节的故事,你对腊八节都有哪些了解?学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腊八节的来历。(播放动画视频《腊八节的故
事》。)
2.师:同学们,为什么宝娃家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学生回答。
师:后来宝娃是怎样度过年关的?
生:邻居们的帮助。
师:这体现了邻居们的什么品质呢?
生:乐于助人,关心别人。
3.师:此时宝娃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师:在宝娃变得勤劳以后,他家里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
4.师:由此可见,勤劳才能致富啊!那腊八粥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
5.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下?
6.师:腊八节有“八”,腊八粥也是八样东西熬制
而成,这不是巧合,而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一种和谐统一。腊八节之后,一般各家都开始忙年了,
买
年货、收拾卫生、买新衣服等,可见勤劳才能让我们过一个好年。
四、拓展谈话
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吃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五、板书设计
15.民在勤 勤不匮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今有关勤劳的故事,让学
生知道勤劳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
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品质。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
互动、生生互动,了解到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付出是收获的前提,鼓励学生勤劳做事,甘于奉献。 <
br>3.通过种植一棵蔬菜并记录过程,学会认真勤劳地去做一件事情,并持之以
恒地坚持下去,与同
学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知行合一
1.
我们都知道了要勤劳,但是现在不需要我们来种地、养鸡养牛,作为小学
生应怎样做呢?现在请小组阅读
书中的四幅图,一起交流研究。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交流。
4.小结: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二、拓展阅读
出示句子: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
各从其事。
——《礼记·内则》
1.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生朗读。
3.师生比赛背诵。
4.试着背诵。
5.释义
家中所有的人在第一遍鸡叫的时候就起床,洗漱,穿戴整齐,把枕席收起来,
在室内外洒水扫地
,铺设坐席,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小结:这句话不但讲述了在家中应该怎样做,也讲明
了这就是家里的规矩,
每一个人应该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比如叠被、收拾自已的<
br>房间等。只要学们多做一点,父母就可以少做一点,这也是大家尽孝心的体现。
生相互补充有关辛
勤劳动的诗句。
三、行为演练
师:同学们,让我们小组合作,辛勤付出,收获快乐吧。 <
br>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种植蔬菜种子,小组内分工:浇水、记录、搬运、施
肥、捉虫等。等到蔬菜
成长后,大家一起收获快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择户
外种植,种类可以选取得更多。想生长快速可以
选择生菜等,也可选择黄瓜、西
红柿等。收获后全班分享品尝,尤为有趣。)
四、星星点灯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那在平日里大家能不能做到呢?请看“星星点灯”部分。
你能做到的,就
把灯涂上色,这样它就亮起来了;做不到的,先别涂色,以后好
好做,争取尽快把它点亮。
学生涂色后,教师随机提问。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学生回答。
五、情感升华 辛勤劳动可以丰衣余食,过得更好。虽然现在不用我们去种地,去养猪,但
这神辛勤劳动的意识我们
一定要培养,而且要认识到,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要付
出。
六、板书设计
15.民在勤 勤不匮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礼记·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