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保护视力壁纸-爱的文章
第 一 学 期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年 级 一年级
学段
学 段 目 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
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个部分名称,初步
第
一
学
段
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
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4、认识符号“=”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
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1
教
学 内 容
课堂常规训练(2课时)
一、数一数(1课时)二、比
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3课时)
周
次
11
教 学 内 容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
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1、
数11—20各数、读数和
2 12
写数(2课时)
2、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
减法(2课时)
3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
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
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
时)
“十·一”休息
五、分类(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
5
6
7
8
9
10
14
15
16
17
18
19
20
1、 9加几(3课时)
2、 8、7、6加几(4课时)
3、 5、4、3、2加几(3课
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
时)
总复习(4课时)
期末总复习(5课时)
期末总复习(5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
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第 一 单 元 数一数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研讨
课例
课
时
1、初步了解儿童认
数、数数情况,培
养学生的的数感。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数
数的方法。
3、使学生能够按物记
数,正确说出一类
物体中按一定标准
分类后的数量。
3、学生能按一定的次
1、在非常和谐愉悦
的氛围中,初步了解
儿童认数、数
数情
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
活动,使学生初步建
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
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
合作、交流物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
参与意识。 <
br>4、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
爱的情感,初步培养
学生会听、会说、
会
补充的良好习惯。
1关注学生的
情感体验。
给学生充分
观察图片
和
交流的时
间,让学生
随意说,充
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数
数活动。先
满足学生的
好奇心后,
在让学生
带
着任务去观
察。
刘燕、
邹正
清、
周向
忻:
6和7
的认识
1
课
时
序、方法进行数
数。
4、让学生体验与人合
作、交流的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
作参与意识。 <
br>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及其对人对物的
爱的情感,初步培
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
习惯。
6、充分利用材料资
源,渗透思品教
育。
第 二 单 元 比一比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研讨
课例
1、使学生会比多少、
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
br>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
法,知道多少,长短和
高矮是比出来的。
2、在学生原
有“比多
少”、“比大小”、
1、学会运用自己
认为适用的比
较方法培养学<
br>生观察、操
作、语言表达
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
生创造轻松愉
快的学习环
境,可通过游
戏或者故事引
入新课。
2、探究学习。掌
握比多少、比
高矮、比长短
的正确方法。
3、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
4、时刻渗透数学
的生活性。数学
素材来源于生
活。
<
br>“比高矮”和“比长短2、初步体验合作
“方法的基础上,,会
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
br>与交流的快
乐。
2
课
时
较物体的多少。 <
br>3、通过学生操作、观
察等活动,培养学
生观察、操作、语
言表达和收集处理<
br>信息的能力
4、在与他人合作中获
得成功的体验,初
步形成合作交流的
意识。
5、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
活的联系
第 三
单 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划
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
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来
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
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1、教学生写数字和
初步建立数感、符
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
与数的组成计算的
关系。
3、注重集合、对
应、统筹思想的渗
透,但不必给出名
称。
4、数
的认识,比较
大小,加减法的认
识过程中,要以分
类为基础。也就是
在分类的
基础上提
炼出数进行大小的
比较和加减法。
10
课
时
4、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
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
物并进行交流。
5、培养学生养成书写工整,认真的好习惯。
6、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7、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
学的意识。
8、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
心。
第 四 单
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单元教学目
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研讨
课例
1、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
学生直观感受各
初步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圆,
初步
要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
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
运用上,就要注意体现
数学
知识的现实性和生
活化。在这部分知识
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
事物都有一个从形
象――表象――抽象的
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
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
进行:从实物引
入――
抽象为一般模型――给
出图形名称。最后,让
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
的
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
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
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
处的生活空间。平面
图
形的初步认识要求充分
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
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
形,让
学生利用已掌握
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
种图形和特征。 建立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
用数学交流和能
力
3、培养生合
教法:直观教
学、快乐教学、
合作交流、联想
迁移。
2
课
时
作、探究和创新
意识,初步建立
空间观念。
4、感受数学与
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
围中激发生学习
兴趣
索新知识。同时,本单
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
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
学生的需要。
第 五 单 元 分类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研讨
课例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
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
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
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和
判断事物的能力。
1、学会对物体进通过分一
行分类的方法
分、看一
2、能选择不同的
标准分类
看,对客观
事物进行分
析、综
合,
通过比较,
发现事物之
间的联系与
区别,并抽
象、概括出
事物的一般
特点与本质
属性,本单
元主要是为
了使学生比
较系统地
掌
握初步的分
类方法。
2
课
时
4、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
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
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5、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第
六 单 元 6~10的认识 加减法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教学策略 研讨
划
课
时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
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
并
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
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
序,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
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
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的
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
难点 课例
教学重点:
6―10的各数
的认识和加
减法。
教学难点:
1、数概念的
形成
2、6―10的
加减法
通过操作和
观察活动,引导
学生对实物、模
型、图画的深入
观察和学具拼
摆,亲
身经历观
察、操作的活动
过程,让他们在
活动中建立起6
-10的数概念和<
br>加减法计算的知
识表象,让学生
全面感受数概念
的形成过程,通
过多种
途径掌握
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
秦少
英:
连加连
减
韦书
恒:
认识6
和7
姚大
桂:
10的
认识
21
课
时
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
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
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计算。
6、使
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
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
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
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
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
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
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
第 七 单 元 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策略
研讨
课例
<
br>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
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
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
组成,掌
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
“十位”“个位”,初
步
了解十进制,能够正
1、会读、
会写1
1――20
各数,掌
握这数的
组成、顺
序及大
小。
通过观察、操作、
看图数数,摆小棒
等多
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充
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初步培养学生有
序观
察、分类观察等的
良好习惯及动手操作的
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
数出数量11—20之
间的
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
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
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
顺
序和大小。初步认识
“十位”“个位”,初
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
地读、写11—20
各数。
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
应的减法。
李卉:
11-20
的各数
的认识
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2、认识十
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
位与个
位。
3、熟练口
算10加几
和相应的
减法。
4、培养学
生的观
察、操作
4
课
时
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
减法。
4、通过看图数数,初
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
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
习惯。
5、通过摆小棒,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力。
6、在学习数字的具体
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
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
7、通过观察、操作等
活动,使学 生经历
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
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
问题的能力。
第 八
单 元 认识钟表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1、初步认识钟面,认
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
1、认识钟
表,区别钟
表上的时针
和分针。
通过拨表、观
察等实践活
动,让学生体
验数学与日常
研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
点
教学策略
讨
课
例
2
验 会看、会写钟表和
课
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
生活的密切联
时
时刻 。
2、会看、会系。体会到学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察、分析、推理的能
力。
写整
时、
半
习数学的乐
趣,提高学习
数学的兴趣,
<
br>4、结合生活实际,培
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
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察、分析、推理的能
力。
6、通过操作、观察、
分析、推理等活动,培
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的精神。
时。 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念。使学
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结合
生活经验学会
看整时和半
时,从小养成
珍惜和遵守时
间的良好习
惯。
3、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
兴趣。
第 九 单 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划
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用。
2、使学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减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
能够不
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
进位加法的口算。
1、
学生
2、
3、
12
课
时
法,牢固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
题。
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减,找到合适自己的
计算方法。
4、掌握突出“凑十”计算规律,使学
生能够把
自己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
重视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学会合作学习
与交
流。
培养
效率
4、
展,
总 复 习
教 学 计 划
制表人:
计
划
课
时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策略
研
讨
课
例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
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
义,加深学生对
数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
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
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
含义和算法解决简
20以内进位
加法和10以
内加减法,
根据加减的
含义和算法
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1、联系生活
实际,强化动
手操作,优化
数学教学。
2、加强感知
性操作,强化
动手操作,使
学生对数学知
识有直观的认
识,训练学生
抽象概括能
力。
3、学以致
用,让学生在
生活实际中运
用
数学知识解
决问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
机,培养实践
能力。
6
课
时
单的实际问题。
5、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
和序数。
6、计算加减法时,要在计算正确
的基础上提出速度的要求,使学
生看到式题或听到式题都能比较
快地说出得数。
7、“用数学”要求学生合理利用
各种信息,理解题意并正确解决
问题。
8、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