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汉语我爱你-传媒大学分数线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
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
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
学习内容都比
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
末测试中
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
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
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
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是使已
经基
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
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
减整十
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
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
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
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
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
与自主探
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
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
,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
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
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
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
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和平行四边形。
7.经
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
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
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
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
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
进行
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
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
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
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
殊的关系;在学习乘
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
养空间观念。
5.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
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
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
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
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
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
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
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
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
导孩子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