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窦桂梅
党务工作计划-妇女权益保障法
《xx棒打xx教头》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
朗读题目
(播放课件:
音画视听“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师:
(引子)“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英雄豪
杰,纷纷起义。这便引出了你们所见的——
生: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部分之人之士。”
师:
(开脸儿)今天先表一人(对着图说),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
眼,燕
颔(hàn)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
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
此人姓甚名谁?
生:
xx!(板书“xx”)
师:
面对千年的人物,该怎样读出来?(生再读,有力量了。)
师:
说到豹子头林冲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所以《水浒传》六至十一回都写到了他
(课件):
生:(朗读)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1 36
生:
(朗读)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生:
(朗读)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题目板书完整:
棒打xx教头)
师:
这便引出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八回的一个章节。让我们好好朗读题目!
(课件)生:
xx棒打xx教头。(重音在“打”。)
师:
(点评)如闻其声!
生:
xx棒打xx教头。(重音在“xx”。)
师:
(点评)如见其人!
生:
xx棒打xx教头。(重音“xx教头”。)
师:
(点评)打的不是别人,就是这“洪教头”!
师:
2 36
好文在手,须得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就像读题目一样,逐字逐句地,细细地朗读这篇千古文章。(板书:
朗读)
第二板块:
朗读外貌
师:
(引读)且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
生:
(朗读
)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
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
来报:
‘洪教头来了!’”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
瞧,这副模样——来者不善!咱们好好读出人物的外貌。(课件)
生:
(朗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
谁来再朗读,让我们见识他的尊荣?
生: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朗读时,没有重音“挺”。)师:
xx教头的胸脯不够挺啊。
生: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3 36
师:
洪教头胸脯“挺”了,可戴的头巾不够“歪”!
生: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终于读出了一个“挺”着胸脯,歪戴头
巾的洪教头。)
师:
朗读着落至此,xx教头给我们怎样的印象?
生:
这是一个骄傲的教头。
生:
我觉得洪教头特别没有礼貌,给人感觉很无礼。
生:
洪教头一出场就想要显示自己的威风吓住林冲,也许就是要这样打扮。
生:
xx教头给我傲慢的印象。有点盛气凛然。
师:
凛然?
生:
盛气凌人。
师:
好一个人前人后,百步威风的主儿!将同学们所说的词语归纳起来,那就
是:
4
36
狂妄!(板书)就这么读,人物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生:
(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第三板块:
朗读语言
一、第一次对话
(一)朗读xx教头的语言
师:
古人道,仇人相见分外
眼红,可这狂妄的洪教头与林冲萍水相逢、素未谋
面,却全然不顾柴进介绍,便自顾冒了一串问话,于是
就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好好读读。(出示以下文字)
生:
(放开声音朗读人物的语言):
xx指着xx对xx教头说:
“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
头向柴进问道: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
“只因大官人好习
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
“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
5 36
“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
br>敢,不敢”。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
说:
“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师:
千古美文,要老老实实地走进去,逐字逐句读。先让我们细读第一句——
生:
(朗读)xx教头向柴进问道:
“xx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师:
“何故”就是无缘无故,就是为什么。谁再来读,体会这“何故”?
生: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在体现“何故”。)
师:
是啊,xx何故如此?xx教头感到疑惑。
师:
再看,“厚待”那可是——
生:
款待。
师:
既然如此,为什么用厚待而不用款待?
生:
6 36
厚待是热情款待。
师:
好一个热情款待。谁再读,体会这如此的厚待?
生: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在体现“厚待”。)
师:
对林冲“何故”如此“厚待”?这难免让洪教头再次疑惑。
生: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再读,体会疑惑。)
师:
柴进呀,柴大庄主
,你怎么能厚待这个脸上刺着金印的“犯人”!真是天下
之大,无奇不有!再读!
生: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音在“犯人”。)
师:
洪教头真是疑惑满腹。那就请你扮演洪教头,带着你的层层疑问,再好好
问问柴进!生: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侧重点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一
样。)师:
听洪教头这么一问,xx赶忙解释说——
生:
(朗读)“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啊。
7 36
师:
没想到xx教头又冒出了第二句——
生:
(朗读)xx教头xx了两声:
“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
武师,找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
“怎么能如此轻信?”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
生:
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能轻信。
师:
刚才是疑问,现在可是反问。让我们好好听听洪教头的反问!
生:
“只因大官人好
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朗读,读
出反问的语气。)
师:
慢慢数数洪教头的话,他给林冲起了多少外号?
生: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这句话中提取)有“犯人”;
生:
“流配的犯人”;
8 36
生:
“吃闲饭的”;
生:
“冒牌武师”;
生:
“骗子”;
师:
呵呵,一共五个称呼。每一个外号都是冷嘲热讽,想想洪教头该怎么一字
一顿地数落挖苦林冲?
生:
“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
吃骗
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朗读时,体现“数落”的语气。)
师:
掌声给他。一字一顿
的,把对对方的评价都送到对方的耳朵里。就要这样
一字不差的数落、挖苦。这里还要注意,洪教头是“
冷笑”了两声说的,你就是
洪教头,来冷笑两声,再数落反问。
生:
xx教头xx了两声:
“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
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把文本中“冷笑”变成了真实的声音,然后再
数落反问
的语气读。)
师:
听到洪教头如此反问,咄咄逼人,柴进又解释道——
9
36
生:
(朗读)“你可别小瞧了他呀!”
师:
没想到这句话没能让洪教头幡然醒悟,冷静下来,反倒是火上浇油——
生:
(朗读)xx教头跳起来说:
“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展开想象,他会怎样“跳起来”的?(学生说出什么样,就直接引导表演朗
读。)生:
(学生跳起来朗读)“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
头。”师:
一定是火冒三丈!
生:
(学生跺脚)“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吹胡子瞪眼!
生:
(学生拍着桌子)“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xx是拍案而起!
生:
10 36
(学生捶着胸脯)“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
头。”师:
那真是青筋暴起!看来,洪教头对林冲,那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
一百二十个不满意。想怎么读,
就怎么读!
生:
(教师引)洪教头跳起来说——(学生接)“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
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这正是,怒从身边起,恨向胆边生!瞧,洪教头
从疑问到反问,到问都不
问了,干脆,直接叫板。听,这声音就在我们耳边连珠炮似地响起来了,连起<
br>来再读!
生:
(朗读)xx教头xx了两声:
“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
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
“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
“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朗读着落至此,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渗透“朗读就是理解”的
观点。)生:
我觉得xx教头太没有礼貌了,太过分了!
生:
(带着“喝”声)“来!来!来!”
11 36
师:
从声音的高低上,听出来,你是由高到低朗读。
生:
“来!来!来!”
师:
你是由低到高地喝。
师:
从语言的停顿上,还可以是两字在前地喝——
生:
来来!——来!
师:
既然如此,从语言的停顿上,还会有两字在后地喝。
生:
来!——来来!”
师:
当然还可能从语气的节奏上,语气很快——
生:
“来!来!来!”
师:
(从语气的节奏上,缓的语气)
生:
12 36
“来!——来!——来!——”
师:
这人要露脸,墙城
都挡不住。这场比武宛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这要是
李逵,肯定也跟着喝道“来来来”,我怕你这鸟人
怎地!(学生大笑)可林冲的
反应呢?
生:
(朗读)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
“请教了。”
师:
洪教头的话可是一连串的叹号,而林冲只有一个句号。林冲该怎么说——
生:
(语气那么平和谦虚)“请教了。”(回扣板书)
师:
别忘了,林冲是“只好”说这句话的,再读——
生:
“请教了。”
师:
我听出了被逼无奈、迫不得已啊
生:
“请教了。”
师:
13 36
我又听出了那份无可奈何的忍让啊。(回扣板书)尽管如此,林冲还不忘
一个请字——
生:
“请教了。”(朗读中体现礼貌的语气)
师:
多么谦虚、知礼、忍让的xx!
第四板块:
朗读动作
师:
话都将到这份上了,一场打斗在所难免!让我们朗读他们打斗的动作——
生:
(自由
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
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
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
来大喊:
“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
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
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
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
倒在地
上,棒也甩出老远。
师:
听你们一读,那可真是“人如猛虎,棒赛欢龙。”我们先看第一回合——生:
(朗读)洪教头
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
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
“拨草寻蛇”的招式。
师:
14 36
“把火烧天”是个怎样的招式?
生:
很用力地拿棒一捅。
师:
棒是从头上来还是直接这样做?
生:
那可是举着棒在头上,像燃烧着的火把,滚滚而来,扑向林冲。
师:
好!把你的理解送到这个动作中去,再读这个招式!
生:
(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
,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
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师:
“拨草寻蛇”又是个怎样的招式?
生:
拿着棒对着xx教头的腰扫过去。生:
不是打草惊蛇,而是投石问路,引蛇出洞。
师:
把你的理解送到这个动作中,就读这个招式!
生:
(朗读)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15 36
师:
把这两个招式送进第一回合,加上动作表演读!
生:
(动作表演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
夫,使
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师:
洪教头第一棒
刚猛霸道,林冲招架之式只是“一横”(加红),只是接招没
有出击,也是知礼啊。(又一次回扣板书)
师:
胜负未分,怎能罢手?第二回合继续!
生:
(朗读)xx教头跳起来大喊:
“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师:
注意,洪教头这回可是“劈头打来”(加红),势如猛虎下山,力若泰山压
顶,谁来读!
生:
(朗读的仿佛泰山压顶)洪教头跳起来大喊:
“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师:
这招式之中,xx教头还是那样——
生:
16 36
骄横。
师:
还是那样——
生:
狂妄。
师:
还是那样——
生:
无礼。
师:
再看林冲第一回合是“一横”,现在是“一退”(加红)这一重,一轻,对比着
再来读!
生:
(朗读出对比的语气)xx教头跳起来大喊:
“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师:
这一退也是一种忍让啊。
(又一次回扣板书)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该出手时就出手!快看第三回合——
生: <
br>(朗读)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
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
腿骨上。
17 36
师:
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一个“一扫”(加红)的动作就结束战斗了。也是一
种谦虚。
结果呢——
生:
(朗读)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众人见
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师:
瞧,这就是棒打洪教头的精彩瞬间(出图)
。这真是说时迟,那时快(配
乐)。这一场打斗不过三个回合!让我们再次朗读,仿佛亲临这精彩的镜头
!
生:
(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
个
“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
大喊:
“来
!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
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
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
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
及,“扑”的一声
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第五板块:
朗读总结
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对他们的理解就跳到了
我们的面前。于是,我们这堂课就有了一个共识,通过
朗读获得了理解,也可以说——
18
36
生:
朗读就是理解。(将板书补充完整。)
师:
这正是——
生:
(齐读赋赞)昔日东京豹子头,一朝落难走沧州。
佐借xx三巡酒,开枷应战xx教头。
一横一退复一扫,棒打狂徒见惭羞。
今日xx千般忍,他年名震xxxx。
师:
朗读至此,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堂课继续分解!
第二课时
引入——
师:
(拍醒木)上回书说道,我们对题目的朗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朗
读,理
解了人物这些不同的表现。这真是——
生:
(和学生结合板书共同表达)洪教头乃狂妄、骄横、无礼之态;林冲乃谦
虚、知礼、忍让之姿。
师:
“文章不厌百回读”。尤其面对《水浒》这等经典巨作,还应该深入朗读。
19 36
第一板块:
朗读题目
师:
好,还从朗读题目开始,齐读!
生:
(朗读)xx棒打xx教头。
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在这场枪棒较量中,林冲最终一招制胜——“一扫”,那题目
应该是?
生:
“xx棒扫xx教头”。
师:
那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棒扫”?。再读读,比较一番,有什么
不同?
生:
从内容上,“打”包含了“扫”。
生:
“扫”比较单一。“打”是一个复杂的经过,“扫”只是结果。
师:
有道理!我看
这个“打”字不仅包含了“扫”字,文中那“较量、交手、一横、
一退”不都是“打”吗?你看,“打”
字内涵多丰富!好题,再读!
生:
20 36
(朗读题目)xx棒打xx教头!
师:
从声音上,放开声音朗读,“扫”和“打”
,哪个更响亮、更有分量?(找两个
同学对读比试)同桌间对读比试。
师:
你俩读得热火朝天,怎样?
生:
我们觉得读起来“打”字更响亮。
师:
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想过这两个字儿的发音没有?拼出来!归到哪
个音?生:
“打”归音“a”,“扫”归音“o”
师:
(逗乐)a,张大嘴巴a,a,a,瞧
,拼音还真是根好拐杖,从一年级拄到六年
级。o,圆圆嘴巴o,o,o,哪个字儿响亮?再读,读出“
打”的响亮和力量!
生:
(朗读)xx棒打xx教头!
生:
(朗读)xx棒扫xx教头!
师:
从动作上,这打,打掉的是——
生:
21 36
(和学生一起看着板书总结)打掉了洪教头的狂妄;
生:
打掉了xx教头的骄横;
生:
打掉了xx教头的无礼!
师:
棒打狂徒!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
(朗读)xx棒打xx教头!
师:
从气势上,打出的是——
生:
(和学生一起总结)打出了xx的谦虚;
生:
打出了xx的知礼;
生:
打出了xx的忍让。
师:
好一个谦谦君子!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
(朗读)xx棒打xx教头!
22 36
师:
朗读着落至此,我们发现原来题目的“打”字暗藏的这么多玄
机,这打字用
得实在太妙,把这文章的内容、气势、结果都揭示了出来,真是“力透纸背”!
再
次朗读题目!
生:
(朗读)xx棒打xx教头!
第二板块:
朗读动作
师:
自古文章讲题题。“打”字一字千钧。全篇文章围绕为什么打?怎么打?打
得结
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整体。题目里“打”字用得精彩,写“打”更精彩。洪教
头可谓打得气势汹汹,作
者写他的“打”是泼墨如雨,满段满篇。但写主角林冲
却惜字如金,打得点到为止。
按理,浓墨重彩描写的应该是林冲啊!静思默想地读,想想这是为什么?
生:
(自
由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
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
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
来大喊:
“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
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
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
倒在
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生:
洪教头费那么大的劲儿,就越显得林冲的轻松,功夫高。一横、
一退、一
扫就把那么浑身解数的洪教头打趴下了。
23 36
生:
这是用了对比或者说反衬的写法。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
越能反衬出
林冲的功夫,不愧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
原来,为了表现一个如此这
般的林冲,就用一个如此这般的洪教头与之相
对,进行衬托。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越能反衬出林冲
。他的功夫没有一
点花拳绣腿,那可是技术型实力派的打法,真是四两——拨千斤。如果请你给
这种写作手法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
生:
是不是就是我们老师常说的对比法吧。
生:
不准确,应该是反衬法啊。
师:
你们说得有些道理,古人另有说法
,我国古代的绘画,(出示图画)为了
突出人物面部的线条、表情和色彩,就在画的背面铺上一层白粉,
来进行衬
托。古人在评点水浒的时候,就把这种绘画中的技法,引用过来,也叫“背面铺
粉法”
,相当于你们说的反衬。为了体现对古人的尊重,我们就叫“背面铺粉
法”,请批注在旁边。
生:
(教师板书,学生批注。)
师:
因为朗读,我们发现了人物对比描
写的文法。为了表现主人公林冲,采用
“背面铺粉法”,文章中可不止一处。既然他们的动作采用,他们
的语言也一定
如此。(两处人物语言。)
24 36
生:
(第一处):
xx教头向柴进问道:
“xx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xx教头xx了两声:
“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
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xx教头跳起来说:
“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
“不敢,不敢”。
生:
(第二处):
只见xx教头先起身道:
“来!来!来!„„”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
“来!来!来!”xx教头喝一声:
“来!来!来!”
xx只好说:
“请教了。”
生:
25 36
不仅在动作上,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啊。你看洪教头的语言总是那么咄咄逼
人,口出狂言,人家林冲加起
来也不过五个字“不敢”和“请教了”。
师: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经。朗读着落在此
,洪教头的霸气十足、无礼
骄横,林冲的谦和、隐忍就在这对比中更加鲜明起来。选第二处对话再次朗读
体会。
生:
(全班旁白,一个男生读洪教头的话,一个读林冲的话)
只见xx教头先起身道:
“来!来!来!„„”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
“来!来!来!”xx教头喝一声:
“来!来!来!”
xx只好说:
“请教了。”
师:
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文法,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次细细朗读,你一
定还会发
现一些文法。原来,朗读水浒不仅仅是朗读故事,还要在朗读中品味文法。这
样,我们
才能真正成为“文章的知己”。(板书“„„”)
第三板块:
朗读外貌
师:
26 36
别看洪教头“来来来”声如洪钟,林冲
这一句请教,说得云淡风轻,最终故
事的结尾被林冲打得——
生:
(朗读)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
是这副尊容,刚才洪教头不是挺
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吗?到现在的满面羞
惭、灰溜溜走开,真是天壤之别!那咱可得再读、朗读洪教头的
外貌,看看这
“满面羞惭”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羞?怎样的愧呢?
生:
(朗读两处xx教头的表现)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xx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
朗读至此,对这位xx教头怎么看?
生:
我从“满面羞惭”看出,洪教头知道自己自不量力了,所以没有了刚才的威
风。
生:
刚开始在众人面前耍威风,好像自己的位置很高,后来一输,掉到了万丈
深渊。
生:
我从“灰溜溜”中看出,他知道自己那是自作自受,很没有面子地走了。
27 36
生:
不管怎样,他没有耍赖,知道自己本事不行,就赶紧走了,说明他也有自
知之明。
师:
原来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误,丢尽了面子,知道自己的自不量力。那么,回
头再看
洪教头说过的话——
生:
(朗读)“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师:
(追问)此刻林冲就是个犯人,按理,你说洪教头说的是不是事实?
生:
是啊,林冲就是一个犯人啊,这一点也不假啊。当然洪教头说的是事实。
师:
作为一个寻常人也难免疑惑啊,何况是柴进的老师!再读体会洪教头的提
醒!生:
(朗读,这次带着提醒的语气。)“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师:
再看这一句啊——
生:
(朗读)“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
师,找
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
(追问)作为柴进的老师,对于柴进这样的叮嘱,应不应该?
28 36
生:
也是,应该的啊。你想,到这里投奔的人,谁敢保证都是林冲
这样的呢?
真的有混吃的呢,记得那个南郭先生吧,就是这个意思。
师:
听你们这么一说,这可是对柴进语重心长地叮嘱啊!再读!
生:
(朗读,读出了语
重心长叮嘱的语气)“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
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
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
还有一句——
生:
(朗读)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追问)比输了以后,xx教头抵赖没有?
生:
没有,不是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了吗?
生:
这就是——xx!敢作敢当!
师:
好啊,那就再读!
生:
29 36
(朗读,读出的不再是那个狂妄的洪教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
br>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古人说,“知耻近乎勇”。朗读着落至此,我们
发现,无论洪教头是从维护
自己的面子还是出于对柴进负责的态度说这番话,都是人之常情啊。感谢同学
们站在人性的角度对洪教头又有了新的发现,有了一丝宽容。正是“歹人也有可
爱之处”。(板
书“„„”)
第四板块:
朗读语言
师:
水浒中一共有705个人物。
洪教头在第八回的一个章节出现这一次,同学
们都有客观的评价,那对林冲呢?回过头来再朗读林冲的语
言。
师:
一说起林冲,你们一下子会想到他最典型的语言,是哪句?难怪有人说语
言再现性格,你们一下子就猜到了这句话。
生:
(朗读)xx连说“不敢,不敢。”
师:
那么,有谁知道这“不敢”后面还藏着怎样的故事?
生:
我知道水
浒中有一个环节,就是他买了一把宝刀,被人引诱迫害,说他进
入白虎堂要杀人,就给抓起来了。
师:
30 36
是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情节,听说高衙内
调戏自己的妻子时:
生:
(朗读)xx赶到跟前,喝道:
“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
师:
古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那可是不共戴天,可结果呢——
生:
(朗读)先自手软了。
师:
这表现xx着什么?
生:
不敢。
师:
是啊,又是一个“不敢”。
生:
在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
智深大闹野猪林”中,林冲一而再、再而
三遭受董超、薛霸的伤害。
师:
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啊。当鲁智深解救了他时——
生:
31 36
(朗读)xx却道:
“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分付他两个公人
,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
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师:
xx的话语中又藏着什么呢?
生:
还是“不敢”!
师:
有人
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写到林冲的与不敢相关的内容加起来有14次之
多,其中“岂敢”1次、“怎敢”
1次、“敢到怎地”1次、“哪里敢”2次、“如何敢”3
次、“不敢”6次。将14处“不敢”的不同
表达,替换到这里,你猜猜,林冲又会
怎样的连说呢?(林冲连说:)生:
xx连说:
“岂敢,岂敢„„”
生:
xx连说:
“怎敢,怎敢„„”
生:
xx连说:
“敢到怎地,敢到怎地„„”
生:
xx连说:
32 36
“如何敢,如何敢„„”
生:
xx连说:
“哪里敢,哪里敢„„”
师:
说来说去,沉淀的还是两个字“不敢”。这不敢中还有多少忍耐,忍受啊
(回扣
板书)。所有的情感都凝结在这句话上——
生:
(再次朗读)xx连说:
“不敢,不敢。”
师:
朗读着落至此。你又在这‘不敢’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冲,又有怎样的发
现?生:
xx太善良了。
生:
xx太忍让了。
生:
我读到了一个胆小的林冲。他怕大官,也怕坏人。
师:
你们知道吗,后人对林冲的性格有这样的评价——
生:
33 36
(1)林冲性格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窝囊”。
生:
(2)他是一个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而谨慎的人。
生:
(3)林冲是一位具有懦弱性格的正气英雄。
师:
朗读着落至此,面对这种和黑板上截然不同的评价,你作何感想?
生:
要是我的话
,哼,这高衙内霸占我的妻子,我咔嚓一下(学生用手做刀,
在脖子上抹了一下)毫不留情!(掌声)
生:
林冲的确窝囊,刚才我们说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我必须以牙还牙。这
才像个男人。
生:
林冲是有些懦弱,但是他必须忍辱负重,英雄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尽管如
此,林
冲在我心中就是个英雄。而且,对待洪教头,没有给他打瘸,打伤,说
明他还是善良的,点到为止。
生:
做人要厚道,要谦虚,但要看对什么人,林冲对任何人都是忍,就过了。
师:
真好的啊,同学们都能站在今天人性的角度来谈,正是“好汉也不免其人性
弱点。”那么,是什
么让林冲如此惧怕,怯懦、甚至放弃自尊,最终有了《水
浒》最后描写的那个悲惨的命运?
34 36
生:
是性格吧。
师: “好汉也不免其人性弱点。”这不敢不仅再现了人物的性格,还让我们体会
到了人物的命运!那么,
是什么让林冲如此惧怕,怯懦、甚至放弃自尊,最终
有了《水浒》最后描写的那个悲惨的命运?评价林冲
,应该置身于整个故事情
节中,全面朗读《水浒》。用时代的眼光去辨析,相信,这节课只是个起点,<
br>岁月会让你们不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见解。(板书“„„”)
师:
瞧,在对内容有了
理解之后,这节课你又有了这么多的发现与思考。如果
说朗读就是理解,我们还可以说——
生:
朗读更是——发现。(完成板书)
结束语——
(音乐与歌声再次响起——“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师:
文章
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今天,我们仅仅走进“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个
小小的章回。课后好好朗读水浒。
有人说:
“别一部书,读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百读不厌!”朗读百年《水
浒》,理
解百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因为——
生:
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
师:
35 36
朗读着落至此,下课!
3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