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班上学期语文第十六周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518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4: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周末祝福客户短信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第十六周
(12.12——12.16)共7课时
第 七 单 元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黄 鹤楼送别》《清平乐村居》四篇课文都和
名著有关。他们体裁不一,风格多样,前两篇以“人”为主,但 “形象”各异;后两篇则以
“情”见长,而情“意”不同。《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水浒传》,《少 年王冕》出自
《儒林外史》(二者为明清小说的代表),《黄鹤楼送别》脱胎于唐诗,《清平乐村居》乃
是宋词。这是我们是认识古典文学名著的一扇窗户,在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中,增强热爱祖
国传 统文化的感情。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是一篇精彩的故事,它出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故事的背景很有必要提前交待给学生。《水浒传》是一部奇书。主要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
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林冲就是其中的一员。
《少年王冕》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也是 一部奇书。本文叙述清晰,以时间为
线索贯通全篇,如用“七岁时”揭开序幕,用“眼看三个年头过去”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
去了”、“到了十七八岁”等词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语言清晰明快,准确生动 ,对人物
和景物的刻画尤其得细腻传神。课后的习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这是全文的纲领所在。提纲挈领,百毛皆顺。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是 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
古诗写成的。诗文对应成趣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清平乐村居》是宋词,词在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可能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让学
生简单了解一下 什么是“词”以及它的特点。首先,从题目上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题
目中间有一个空格——把题目 分为词牌名和题目两部分。像这样的形式上的与众不同课文中
还有一些,比如词的上阙和下阙之间有一个 空行。每一行的字数不同有长有短(因此词也叫
“长短句”)等等。这些只要仔细去观察是能被学生发现 的。以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词的外在
形式,对于一首词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内容和意境。这首词的内容相 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
的,语言纯朴,多用“白描”,条理清晰,精于“剪裁”。刘熙载说,“词要清新” ,“澹
(淡)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辛弃疾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
特点。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生 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抓住人物语言、 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
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初步 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课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第十六周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吗?是哪四大名
著?
2.《水浒传》是谁写的?你知道有哪些人物?主要讲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小章节,板书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齐读
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指名说说。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标好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联 系上
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词典来理解)。
2.了解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衣裳(“裳”读轻声)
解、还(还有什么读音?并组词。)
(2)说说你已经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发配: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在罪犯脸上刺字,然后押送到边远地
方去服劳役。也称“流配”。
差人:旧时在管府里当差(做事)的人。
押解:押送犯人或俘虏。
八十万禁军教头 :禁军原指侍卫皇帝的亲兵。在宋代,禁军指朝廷
的正规军。其士兵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当时东京(今 河南开封)号称
禁军八十万。教头是负责教练士兵武艺的军官。
非比他人:与一般人不同。
依草附木:比喻依靠有势力的人。
措手不及:指来不及躲避。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读后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文,用“”试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的大意。
提示: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小组
讨论分段及概括每段的大意。
2.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了柴进的庄
上。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认为林冲是个没
有真本事冒充武师的犯人,执 意要跟他比试武功。
第三段(第4~8自然段):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最
终林冲 巧妙地击中洪教头的要害,打败了他。
四、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2
二次修改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棒(与“捧”区别开来。)
羞(与“差”区别开来。)
棒、押、睬、骗、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生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来到柴庄
执意比试
比武场面
第二课时
(第十六周第2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新词,齐读。
2.导入。
(1)读课题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个题目也有眼睛?指名回答。
师在“棒打”二字上加点。
(3)指名完成填空,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结果( )。
(4)同桌互相说说。
(5)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精读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
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点: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
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 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
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 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
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二)全班交流。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
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 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林冲:谦虚有礼;洪教头: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 来依草附木,冒
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态度傲慢,出言伤人。)怎么读
3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好它?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
急躁。)
4.林冲是怎样的人?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
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5.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边
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6.看图,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
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7.师生接读第7自然段: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 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
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8.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 br>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
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 一说,再指名说。
三、复述课文。
1.师生共同列复述提纲。
(1)林冲来到柴庄。
(2)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
①洪教头挑斗比武。
②比武经过。
③林冲获胜。
(3)洪教头羞愧离去。
2.练习复述。
3.小组复述评议。
4.指名全班复述,师生评议。
四、课外延伸。
1.齐读课后的“名著便览——《水浒传》”。
2.介绍其他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 智深倒拔杨柳、林冲雪
夜上梁山”,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4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23.林 冲 棒 打 洪 教 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课题




24.少年王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难点
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 课件
准备
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第十六周第3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
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 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
(板书):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 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
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 br>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 以小说著称,著
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画了各类人士的精神面貌,成
二次修改

5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3.齐读题。看了课题,你想从文中知道些什么?指名说说。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标好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联 系上
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词典来理解)。
2.了解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舌音。
(2)说说你已经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读后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
故事?
2.全班交流,先讨论段落,再说说段落大意。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
“到了十七八岁” 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第二段(第2~4自然段):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
牛,但仍不忘读书,孝敬母亲 。
第三段(第5~6自然段):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
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第四段(第7自然段):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
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3.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练说,同桌讨论,
再全班交流。
( 课文讲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给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
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 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
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四、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秦(最后一笔是点。)
媚(右边的“尸”中有一竖不要忘写。)
载(左下的“车”第四笔是提。)
2.学生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4.少年王冕
一( 1 )家境贫寒。
二(2~4)给人放牛
6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三(5~6)刻苦学画
四( 7 )家境转机
第二课时
(第十六周第4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新词,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说。
3.导入: 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
加深体会的。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 他努力走向成功的
同时,进一步认识他。
二、精读课文。
(六)学习第一段(1)。
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2~4)。
1.自由读地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
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2)交流: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相机点出:“不是我要耽误你”、“年成不好 ”、“针线活”“实
在供不起你读书”——家境不好,母亲实在无可奈何。
(3)如何读好母亲说的话?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王冕的话,思考:王 冕真的觉得在学堂“也闷得慌”,
放牛“倒快活些”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非常懂道理,非常理< br>解体谅母亲的难处,还安慰母亲。)
如何读好王冕说的话?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3.练习分角色朗读。
4.教师小结:这段文字通过母亲和王冕的对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家境贫寒,母亲无可奈何,让王冕弃学替人放牛,王冕从小懂事,
体谅母亲。
5.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对人物又
有什么了解?
思考后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①秦老对王冕的同情、关心和爱护。
②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之情和心里的无奈。
③王冕孝母亲、不忘学习。
有感情地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5~6)。
1.教师过渡:不知 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
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 “人在画
图中”,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画出描
写这幅景象的句子 ,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交流:圈划描写景色美丽的词语,加强品析。
7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3.体会朗读。
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 “青”、“紫”、“绿”与天上
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 br>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
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 的特写。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
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少年王冕面对如 此
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不禁心里想道——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体会:王冕是因为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道理,才会发现
这么美的景象,才会励志学画。
追问:从这节中,你发现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丽,要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懂得人要
有自信心……)
5.引导背诵第5自然段。
6.指读第6自然段,思考:通过这些文字,你对王冕又有什么新
的认识?
7.交流:王冕坚持学画,是个有毅力的孩子,是个孝敬母亲的孩
子。
8.有感情地齐读第6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段(7)。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到了十七八岁——他每天——读读——
春光明媚的时候——母亲——
2.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简要小结写作顺序和写作特色。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8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时
25.黄鹤楼送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
之情。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
情。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课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第十六周第5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
哪几首诗?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齐读题。
7.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指名说说。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词典来
理解)。
(4)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了解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孟(后鼻音) 檐、饮、暂(前鼻音) 暂(平舌音)
(2)说说你已经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9
二次修改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饯行:设下酒食送行。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大家都称赞。
满饮:喝下满满的一杯酒。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读后师生评议,评价指出优缺点。
(4)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
景?
2.交流段落,讨论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黄鹤楼话别。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写吟诗作别。
四、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暮(与“墓”、“幕”区别开来)
誉(与“誊”区别开来)
孟(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2.学生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词语。
2.朗读课文。
3.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设计:
25.黄鹤楼送别
一(1~3)依依话别
二(4~5)吟诗作别
第二课时
(第十六周第6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
具体化。
(指名说)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哪
首古诗?
指名背诵,齐背。
4.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交流。
二、精读课文。
1.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力集
中,老师相信大家能在课文中寻找到答案。
2.听课文录音,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
10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3.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 这些问
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4.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5.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1)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2)“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
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①指名读。
②提问:
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3)“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
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①提问:
②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 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
一、二两自然段,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③练习朗读。
(4)引读第3自然段: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
底,时间慢慢地过去,这藏在 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
上了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孟浩然接过 酒杯,
一饮而尽,然后说(生接读)——
①认真读李白和孟浩然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②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
情?
③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
吧。
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分角色读,分男女生分角色读。
6.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1)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指名读第4自然段。
(3)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浓浓的离别之情已融入了这动人的情景之中,表达了真挚的友
情。)
(从“伫立”、“凝视”等词中领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不忍分别的
深厚友情。)
7.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
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 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
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 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
吧!——齐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
11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 你能把这
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指名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
描 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
无限依恋的感情。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5.黄鹤楼送别(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叙事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写景
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七课时机动,听写生字词。













12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 ( 1 )班语文电子教学
设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3

金牌是纯金的吗-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


婚礼词-暑假计划表


菲律宾人-泰安市人事考试


贵州省人事考试中心-跨年祝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湖南历年高考分数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东阳中学


通化师范-教师节写给老师的话


数字俗语-科长竞争上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