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巡山小妖精
85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4: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寒古诗-神秘岛读后感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

吕元膺

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

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
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
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

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
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

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

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①吕元膺:唐德宗 、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 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

②乃以束帛________

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

④言毕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 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
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 ;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
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 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 ”:这,这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 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足”:值得。“但” :只是。还要注意翻译完
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内外人莫测”从侧
面写出他的处 事周全。“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是说他重视
教育后代。

故答案为:⑴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⑵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⑶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 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
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 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
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 件事来教育后代。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 累是学习文言文


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 用法,而且还要
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⑵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
整。(注意翻 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 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从人物 的举动、言语等来进行分析,文中吕元膺
“吕辄已窥之”“乃以束帛赆之”,明明看出来却不说出来,还 送东西给处士,可看出能为别
人着想,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并以此来教育后人的品质。

【附参考译文】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 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
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 子来取胜。吕元
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
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
床将要 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
为东都留守,有一个 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
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 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
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 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 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康肃忿然(忿然:气愤的样子) B. 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

C. 笑而遣之(遣:派遣) D.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 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C. 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 D. 徐以杓酌油沥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意思是:“老翁见陈 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
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B.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我的射箭技 艺)难道不精湛吗?’”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入,而钱不湿。”意思是:
“竟然(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 )慢慢地用勺


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D.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意思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 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粗
略的描述。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 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
动地表现了出来。

C. 文末写 道“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解嘲,“笑”和“遣”也表
现了陈尧咨通 达爽快的一面。

D. 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 评价“我亦无他,惟
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答案】 (1)C

(2)B

(3)D

(4)A

【解析】【分析】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年代:北宋。

(1)解答此类 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理解错误,
遣:打发。

(2)要确定 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
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 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
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分别是: 你罢了。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在。
C:只是。D:用。

(3)。我们在翻译 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
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 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D
项正确,其他各项的应该分别翻译为:A:卖油的 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
微点点头。B: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 是很高明吗?”C:于是拿
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 里,油从钱
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
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A项错误,略写了康肃 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
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故答案为:(1)C;(2)B;(3)D;(4)A。

【点评】(1)本题主要考 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结合句意解释,词组有,
忿然:气愤的样子,作动词,自矜:自夸 ,动词。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题时应注意,虚词一般是一词多义, 要根据
整个句子乃至全文的意思加以辨析,特别要区分词性。

(3)本题考查的是对 文言句子的翻译。答题时应注意,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


以直译为主,和省略 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根 据题目要求,对各个选项的说法
准确把握意思,再还原到相关词句中去,逐项比对辨析正误。

【附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 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
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 担子,站
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
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 的老翁说:“没有别
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 射箭
(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
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
湿。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 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 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 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C. 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 D. 但微颔之——颔:指人的下巴

(2)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 何陋之有? D. 康肃笑
而遣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这篇文章 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大道理用生
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B. 文章虽短小,但还是有记叙,详写了康肃射箭,略写了卖油翁酌油。

C. 文章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 文章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 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如:卖油翁“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 的朴实、沉稳。

(4)从《卖油翁》中知道了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D

(2)D

(3)B


(4)孰能生巧的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谦虚,不能骄傲,要知错就改。



【解析】【分析】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年代:北宋。

(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
后再解释词语,并要 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
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项错误,颔: 点头。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 文的
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
中 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
较,得出正确选项 为D项,都是代词。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的。B:的。C:助
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错误,详
写了卖油翁酌 油,略写了康肃射箭。

(4)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和独特感受。解答这
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 清楚
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
结 。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谦虚,不能骄傲,要知错就改。

故答案为:(1)D;(2)D;(3) B;(4)孰能生巧的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谦虚,
不能骄傲,要知错就改。

【点 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词语,对于易错、易混
词要加以积累。< br>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按照题目要求, 结合选文分析
判断。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解读能力。要通晓文意,抓 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
考,加以概括。

【附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
夸。曾经(有一次) ,(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
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 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
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 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
的(奥妙),不过是手法 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
(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 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
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 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
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 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4.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③可以调素琴________

④何陋之有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
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
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4)本文在对陋 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
不陋 ”,表达了一种________的情趣。



【答案】 (1)出名,著名

;学者

;弹奏

;简陋
< br>(2)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②没有奏
乐的声音 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C

(4)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安贫乐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陋室铭》的阅读理解能力。

(1)句意分别为 :①有了神仙就出名。②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③可以
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④有什么简 陋的呢?据此提取字词意思即可。

(2)①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 铭文。②“丝”指弦乐器,“竹”
指管乐器;乱耳:扰乱双耳。据此整理句意即可。


(3)A项“龙”和“仙”是吉祥、高尚的象征,符合情理;B项属于环境描写,符合情理;C< br>项并没有刻意贬低无学问的人,说法错误;D项是作者内心的独白,符合情理。

(4)从环境、交往、日常三方面分析即可总结出“陋室不陋”所表达的生活情调。

故答案为:(1)出名,著名;学者;弹奏;简陋;

(2)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 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②没有奏
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

(3)C;

(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安贫乐道。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作品的中心意思。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注意:名:今为名词,文中用作动词。

(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无丝竹之乱耳”的“之”是语气助词,不
译。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注意:作者重在言论自己的陋室,无闲谈他
人的 意思。

(4)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归纳、整理能力。作品包括环境、交往等方面的描写,内 容充
实。立意明了。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爱莲说》

【乙】竹似贤

, 何哉?竹本< br>②
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

者。竹性
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

者。竹心空,空似体

道 ;君子见其心,
则思应用虚受

者。竹节贞

, 贞以立志;君 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
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

为庭实

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 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
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 不倚。⑥体:体悟。⑦虚受:虚心接
受。⑧贞:坚贞。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

②竹本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竹似贤,何哉?

(3)【甲】文从莲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____ __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4)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

表现手法:________;

表达方式:________。

【答案】(1)亲近而不庄重;牢固(或坚固)


(2)①对于莲花的 喜爱,有谁和我一样呢?②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

(3)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心空

(4)托物言志(象征);议论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
字词 解释答题。注意“亵”的正确解释。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 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
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 翻译准确,不可遗
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 异
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
响句 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 力。做题时,要先认真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正确答题。答题时,如果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 目,首选用原文语句,这样更
准确,意思更完整。注意别抄写错误。

(4)本题考查 对文章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要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
的内容,确定某些段落,或从 文中找到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然后分析其写作特
色。

故答案为:(1)亲近而不庄重;牢固(或坚固)

(2)①对于莲花的喜爱,有谁和我一样呢?②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

(3)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心空

(4)托物言志(象征);议论
【点评】文章写作技巧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
情、托物言 志等等。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题目时,难度较大,这就要要求学生在平时的
学习中多加训练,可以联系 所学到的课文进行分析。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斯是陋室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⑤子欲居九夷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和“_ 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答案】(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想,想要

(2)①苔痕长到 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 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解析】【分析】(1)本 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重点在于学生对文
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 的意思来判断。 ①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
名,有名。②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③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
儒:博学的人。 ④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案牍:官府 文书。⑤孔子想搬到九夷
(边远之地)去住。欲:想,想要。

(2)本题考查的是对 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意: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
葱,映入帘中。②句意:有人说:“(那 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内容可知 :【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
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甲】文中“惟吾
德馨”和 【乙】文中“君子居之”分析,明确“君子”应该具有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
岸,淡泊宁静的情操 。

故答案为:(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欲:想,想要

(2)①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 )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点评】解答文言文重点语句的 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 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本题中要注意重点字词 ①中的“上”,爬上;
“入”,映入;②中的“或”,有人;“如之何”,倒装,何如,怎么住。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的 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
__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书。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但当涉猎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5)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①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

②“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_______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

(2)当道、当权;粗略地阅读;推托;经过

(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②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
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4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
没有学问。现在多 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
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br>
(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掌握能力。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家 作品及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
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
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对于课本中所 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
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 ,只顾课外
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
家。他主持编 攥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 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
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 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
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 活用、古今异义
等。注意本题中“当涂”解释为“当道”;“涉猎”解释为“粗略地阅读”。

(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成语的理解 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针对
词语类型进行积累、识记。根据文章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并 解释即可。如:①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②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 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
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 而攀高了,以
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5)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了解文章意思,然后要审清题意。

(6)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主题和个性化阅读能力。 此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答案,只要围
绕“ 吕蒙的读书经历及变化”来谈悟出的学习道理即可。回答时要求语句通顺,有理解有感
悟,能紧密结合文 章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到感悟真切,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
言通顺。示例:求学过程中必须不 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乐于学习,善
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

故答案为:(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

(2)当道、当权;粗略地阅读;推托;经过

(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②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
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4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
没有学问。现在多 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
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br>
(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点评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
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 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
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 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
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 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
来疏通句子。本文中要注意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
历史。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答案】(1)北宋;欧阳修

(2)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盖

(3)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4)陈尧咨 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技艺精湛后态度变得谦和。卖油翁不因有长
处而骄傲自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的欧阳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
字、古 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
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这里“睨”是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 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 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
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
“ 遣”的翻译。

(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及主 题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
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 结合选文来分析。陈尧咨因“善射”而“自
矜”,了解了卖油翁技艺精湛后态度变得谦和。卖油翁不因有 长处而骄傲自满。

故答案为:(1)北宋;欧阳修。

(2)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盖

(3)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4)陈尧咨 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技艺精湛后态度变得谦和。卖油翁不因有长
处而骄傲自满。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方面是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有时
还要对主要人物进行评析;另一方面是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在分析人
物形象时一定 要找出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关键语句和具体事例来分析,切记不可脱离文本。
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形象时 ,要注意从两方面全面分析。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乎?”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br>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答案】(1)迟、晚

;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③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 等。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 假
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
单,弄 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安”的意思是“怎么”。

(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广泛浏览群书。往事:了解历史。

(3)回答本 题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
可。示例:通过孙权劝学, 吕蒙学有所成,可知到孙权“善于引导”;吕蒙“虚心听取他人的
合理建议”;晋平公的“善哉”可知他 “热爱学习、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师旷“善于引
导”。

(4)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即可。

【点评】(1)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
加以积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 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
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2)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 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 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
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 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
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 量字词来
疏通句子。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 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 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 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
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是非木柿如是再啮 B. 尔辈不能究物理唯手熟尔

C. 遂反溯流逆上矣肃遂拜蒙母 D. 但知其一但微颔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寺院的僧人一开始认为石兽顺流而下,往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

B. 讲学家认为沙性松浮,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应该在原地深处找。

C. 老河兵认为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从上游寻找,最终果然找到它们。

D. 作者认为天下的事情不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应该实事求是。

【答案】 (1)B

(2)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3)A

【解析】【分析】(1)A.是:两个“是”都是古今异义词,是代 词,解释为“这”“此”。
B.尔:第一个是代词,解释为“你”“你们”;第二个是语气助词,表限止 语气,解释为“罢
了”。C.遂:两个“遂”都是副词,表承接关系,解释为“就”“于是”。D.但两 个“但”都是副
词,表仅限于某个范围内,解释为“只”“只是”。故选B。

(2 )本句中,“求之下流”,“求之地中”是倒装句、省略句,翻译时补充调整为“(于)下
流求之”“( 于)地中求之”;“下流”指的是水的下游;“固”意思是本来;“颠”意思是“颠
倒”“错乱”。
(3)从文中第一段“众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可知,一开始,僧人们是在原地水中寻找石兽,没有找到后,
才到下游 去寻找,所以选项A的表述错误。故答案选A。

故答案为:⑴B;

⑵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
象在 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
意思;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
实词 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
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 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
与优美;

⑶解 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 后锁定目标句,即可做出选择。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 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 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
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 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


踪迹。

一位讲学家 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
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 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
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
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
石头的特点是又 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
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 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
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 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
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 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
是更荒唐吗?”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1.阅读理解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晋平公

问于师旷

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

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 br>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之明。炳 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 目失明,仍
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
暗。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喑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恐已暮矣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


(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到,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

(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

② 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3)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 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
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人或事物。

(4)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 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
委婉,巧妙设喻。

【解析】【分析】(1 )本题中,“暮”是形容词,理解为“晚”;“安”是一个副词,表示反问
语气,理解为“哪里”“怎么 ”。

(2)①句中,“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②句是一个反问语句,翻译时 保留
原句式;“而”表转折关系,解释为“却”。

(3)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蒙”中可知吴国大将吕蒙原来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因
此成语“吴下阿蒙”就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比喻人学识尚浅。从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的答话中可以想象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 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
之快之大。因此成语“刮目相待”就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br>
(4)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 而
“不可不学”,可见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
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可见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
未摆当权者的 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
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可见 孙劝是在平等对待吕蒙,态度坦率真诚。而师旷劝学比较委
婉,他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少年好学比作初 升的太阳,壮年好学比作正午的阳光,老年
好学比作蜡烛的光明,而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 ,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仍
旧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这样运用比喻,很 形象,让人
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故答案为:⑴到,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

⑵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② 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
的呢?

⑶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
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 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
或事物。

⑷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 ,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
婉,巧妙设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 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 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 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⑶ 本题考查对文言成语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注
意其一生的理解。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 br>理解文章的思路,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
托。孙权说:“我 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 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
始学习。等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 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
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 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
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 是鲁肃拜见吕蒙的
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乐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
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
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烛 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
啊!”


12.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

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 《诗》,虽家


斗储,

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 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
妻邪?”时闻者多

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

(《王欢安贫乐道》)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 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
哂:讥笑。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③不营产业(________)

④其妻患之(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
内容 列出理由。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 ”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
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经营、谋求;对……感到担忧

(2)①这 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王欢坚
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 一位饱学的大儒。

(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
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5)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
成。

【解析】【分析】(1)“谈笑有鸿儒”翻译为“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儒” 意思
是“博学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翻译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形”意思是“使身
体劳累”。“ 不营产业”翻译为“不去经营房、地、货等财产”,“营”意思是“经营”。“ 其妻患
之”翻译为“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忧虑”,“患”意思是“对……感到忧虑”。

(2)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句中“斯”意思是“这”,“惟”意思是“只”,“德馨”意思是“品
德高尚”。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句中“弥”意思是“更加”,“遂”意思是“最终”,“儒”意
思是“读书人”。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

(3)甲文中虽然开头写到“斯是 陋室”,但从文中可知:“惟吾德馨”——主人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室环境清 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高
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日常生活优雅。据此 作答即可。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和“入”这 两个字把“苔痕”、
“草色”拟人化,“上”字生动地写出苔痕漫上台阶的状态,而“入” 字生动地写“草色” 有情,
映入帘中的可爱形象,同时与“绿”、“青”色彩搭配,显得陋室环境生意 盎然而又与世隔
绝,衬托出主人情趣高雅而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独特形象。据此理解作答。

(5)两文中都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甲文中作者虽身居“陋窒”,但从“苔痕上阶
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可以看 出作者却因为环境清幽,交往人物的高雅,日常生活的轻松而感到高兴。
乙文中“安贫乐道,专精耽学, 不营产业”,“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守志弥固”等句子表
现了王欢的特点,虽然家庭贫困,但依 然专心治学。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经营、谋求;对……感到担忧

⑵这是简陋的 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王欢坚守志
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 的大儒

⑶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⑷ 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
喜爱之情;环 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⑸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 专心治学,终有所


成。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 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 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注意把握文章
的主旨思想。

⑷本题 考查文章语句的作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选好赏析的角度,一般是从修辞、
词语的运用进行赏析。 考生要抓住切入点,结合语句的内容、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阅读能 力。解答此题要读懂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形
象。抓住人物有关的语句、事件进行分析理解。

【翻译】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 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
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 的苔痕颜色碧
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 br>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
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
陋呢?”

(乙)王欢,字君厚,是乐陵县人。他安于贫困,乐守圣贤之道,专心研究,沉迷于学
问。不去经营房、地、货等财产,经常是边讨饭边朗读《诗经》,虽然家里存粮不多,但
他的心境却始终 保持和顺愉悦。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忧虑,有一次就焚毁他的书籍,并要求
离异改嫁,王欢却笑着对妻子说 :“你没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吗?”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
都讥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 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荆楚理工大学-福清中考录取分数线


我懂得了感恩-读书计划


接力赛作文-二手房合同范本


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建设和谐校园-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职称外语成绩查询-葡萄沟教案


杂志广告-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