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世美人儿
522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4: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端午节贺词-乐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

吕元膺

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

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
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 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
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

之。如 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
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 他事俾

去。易一着棋
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 又恐汝辈灭裂

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 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

②乃以束帛________

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

④言毕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 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
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 ;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
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 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 ”:这,这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 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足”:值得。“但” :只是。还要注意翻译完
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内外人莫测”从侧
面写出他的处 事周全。“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是说他重视
教育后代。

故答案为:⑴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⑵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⑶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 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
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 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
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 件事来教育后代。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 累是学习文言文


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 用法,而且还要
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⑵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
整。(注意翻 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 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从人物 的举动、言语等来进行分析,文中吕元膺
“吕辄已窥之”“乃以束帛赆之”,明明看出来却不说出来,还 送东西给处士,可看出能为别
人着想,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并以此来教育后人的品质。

【附参考译文】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 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
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 子来取胜。吕元
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
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
床将要 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
为东都留守,有一个 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
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 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
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 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 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
郡< br>②
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

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

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
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 】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
务:致力,从事。⑤伎: 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 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
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 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
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

(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 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
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睨”是“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方”是 古今
异义词,“等到”的意思。

(2)语句“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 曰‘小由基’”的意思是:陈尧咨擅长于射
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 由基”。据此,正确的句读
是: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在此题中,要注意“发矢(射箭)、但(只)、颔(点头)”的意思,必须翻译出
来。

(4)本题作答要在理解乙文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依据“汝父教汝以
忠 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可知,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
子能继承先人的 志向,用射术来报效国家,不要把射箭当作娱乐。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①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② 气愤的样子 ;③ 等到 。

⑵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⑶(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⑷陈尧咨的母亲期望 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
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
括:重点动词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
成语感,根据语 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
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一一对应,字字落实”,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
规范。
⑷本题考查分析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答题时应注意,概括人物的相关情节,仔细分析流
泪的原因,选择表达心情或感情的词语概括。

【附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
(本领)自夸。( 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


子,站在场边斜着 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
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 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 吗?”老翁说:“(这也)没
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 “你怎么敢轻视
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 个葫
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
钱 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
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乙】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 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
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 么新政?”陈尧咨
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
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
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邴原泣学

邴原

少孤 , 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 br>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
耳。”师恻

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

有志,吾徒相 教,不求
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①邴(bǐ 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②恻(cè):心中悲伤。③苟:
如果。

(1)选出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邴原少孤 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 羡:羡慕

C. 二则羡其得学 其:代词,自己 D. 师恻然曰 然:……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从邴原泣学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C

(2)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3)示例一: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示例二: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解 析】【分析】⑴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等特殊 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有误, 其:代
词, 他们,那些有父母的孩子。

⑵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使字不离词,词不离
句。苟:如果。徒:白白地。资:学费。句意是: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 ,不收
学费。

⑶根据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归纳道理启发。


要点: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书塾的老师不 向
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故答案为:⑴C

⑵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⑶示例一: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示例二: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点评】⑴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
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 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 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
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 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
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⑶本题考查分析启发和道理。答题时应注意,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
解全 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
出原文的中心,从中 明白道理或得到启发。



【附参考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
说:“小孩子为啥 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
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 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
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 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
交学费。”老师说:“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 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
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八哥与蝉对话


鸲鹆

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

而调

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 效数声而止;终
日所言,唯数句而已。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
言也。曷若

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③罗:张网捕捉。④
调:调教。⑤曷若:怎么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久之能效人言 效:________

②但能效数声而止 但:________

③唯数句而已 唯:________

④鸟俯首而惭 俯: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蝉 谓 之 曰 子 能 人 言 甚 善 然 子 之 所 言 犹 若 未
言 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②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

(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

(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
意。启发:人要 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解析】【分析】(1)本题 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
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 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
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但”:只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效”在现代汉语里有“仿效,模仿”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 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 语法结构
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
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
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
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
句的 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
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 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
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笑”“曷”“意”等字词的翻译。
“蝉鸣于树”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
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
内在联系,依据 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八哥“俯首而惭”是因为八哥听了蝉的话,才意识
到自己的浅薄,没有能抒发出 心意。启发可从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的角度作
答。

故答案为:(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

(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

(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
意。启发:人要 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 语解释。答题时应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
今异义词等,“但”古今义不同,“效”、“俯 ”是动词。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翻译划分:蝉 对它说,
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

(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鸣于树:在树上鸣叫,曷若
我:怎么能像我一 样,自鸣其意:鸣唱自己的心意。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答题时应注意, 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抓
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附参考译文】

八哥这种鸟生长在南方,有人张网捕捉后调教 它的舌 头,时间长了,它能像人一样说


话,但是只能仿效几声就停止了;整天说的话,只有那么 几句罢了。蝉在树上鸣叫,八哥
听见了嘲笑它。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 话,仍然像没有
说话一样。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以后再也不学人说
话了。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曹玮用兵

曹玮尝出战小捷,虏兵①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②,缓驱而还,颇
失部伍③。其下忧之 ,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 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地利
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 :“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
马,少选⑤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歇良久。玮 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
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 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
之。比其复来,几⑥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⑦ 不能
立人气亦阑⑧。吾以此取之。”

【注释】①虏兵:敌军。②辎重:军用器械、粮 草、营帐等的统称。③部伍:兵士的队
伍行列。④縻(mí):束缚。⑤少选:一会儿。⑥几:接近。⑦ 痹:麻痹。⑧阑:
残,尽。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可以为师矣 B. 遂弃牛羊而还 肃遂拜蒙母

C. 歇定可相驰矣 愿驰千里足 D. 若乘锐便战 关山度若飞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B.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
气亦阑。

C.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D.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
气亦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
之。

②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4)结合文章,分析曹玮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里?

【答案】(1)B

(2)C

(3)①敌军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 贪图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赶快返回袭击曹玮军队。
②我知道敌人已经很疲劳了,故意用贪利的事来引诱 他们。

(4)曹玮假意贪图牛羊之利,使军队表现出军容不整的样子,诱敌深入;敌人追至, 避敌
锐气,假意不想乘人之危,让敌人休息修整,使敌人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了,人气残
尽, 最后一击击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阅读。选自《梦溪笔谈》。作者: 沈括。年代:北
宋。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 ,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


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 义的单音节词。A 项:军队
老师;B项:于是;C项:驱马进击赶马快跑;D项:如果好像。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文意 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
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 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
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据此 可以判断出答案应为C。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
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 保持一
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去”“利”“师”“疲”“故”是 此题
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 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
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 答案。从“乃驱所掠牛羊辎
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可知曹玮的目的是“诱敌深入”;从“远行之人, 若小憩,则足痹
不能立,人气亦阑”可知其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

故答案为:(1)B(2)C

(3)①敌军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而军 队不整,赶快返回袭击曹玮军队。
②我知道敌人已经很疲劳了,故意用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

(4)曹玮假意贪图牛羊之利,使军队表现出军容不整的样子,诱敌深入;敌人追至,避敌
锐气 ,假意不想乘人之危,让敌人休息修整,使敌人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了,人气残
尽,最后一击击败。< br>
【点评】(1)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含义,所以理解一词多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学生平时在总结一词多义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2)断句多是在主谓之 间,句首发语词之后,等;还要注意读句子,弄懂句子的含义,也
是做题的关键。

( 3)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直译的原则,字字落实;其次要把句子中的关键词翻译出来,这是
得分点。

(4)理解文章内容,首先要会翻译文章,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去做题。

【附参考译文】

曹玮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 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
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 :“牛羊无
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

曹玮没回 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
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 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
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 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
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 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
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 知他们:“休息好
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 抛弃
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
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


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
人。”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斯是陋室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⑤子欲居九夷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答案】(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想,想要

(2)①苔痕长到 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 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解析】【分析】(1)本 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重点在于学生对文
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 的意思来判断。 ①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
名,有名。②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③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
儒:博学的人。 ④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案牍:官府 文书。⑤孔子想搬到九夷
(边远之地)去住。欲:想,想要。

(2)本题考查的是对 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意: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
葱,映入帘中。②句意:有人说:“(那 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内容可知 :【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
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甲】文中“惟吾
德馨”和 【乙】文中“君子居之”分析,明确“君子”应该具有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


岸, 淡泊宁静的情操。

故答案为:(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欲:想,想要

(2)①苔 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 怎么能住呢?”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点评】解答文言文重点语句的 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 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本题中要注意重点字词 ①中的“上”,爬上;
“入”,映入;②中的“或”,有人;“如之何”,倒装,何如,怎么住。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炳烛夜读

晋平 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 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 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

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答案】(1)迟、晚

;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③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 等。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 假
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
单,弄 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安”的意思是“怎么”。


(2)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广泛浏览群书。往事:了解历史。

(3)回答本题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
可。示例: 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可知到孙权“善于引导”;吕蒙“虚心听取他人的
合理建议”;晋平公的 “善哉”可知他“热爱学习、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师旷“善于引
导”。

(4)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即可。

【点评】(1)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
加以积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 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
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2)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 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 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
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 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
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 量字词来
疏通句子。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 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
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

②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

③棹数小舟________

④湮于沙上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①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 )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
河兵”的身份看 ,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答案】(1)一起;认为;船桨,这里指划船;埋没

(2)①像这样又冲刷,石头 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
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②像老河兵所说 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
兽。


(3)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
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
动等因 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 br>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
单,弄明白 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并”解释为“一起”。

(2)“转转”的意思是“翻转”; “已”的意思是“停止”;“遂”的意思是“于是,就”;“溯流”的意
思是“逆流”;“逆”的意思是 “与顺相对”。

(3)仔细阅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找出文中语句即可。

(4)从选文来看,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等
因素。从其 “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解答本题 ,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
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及主 题,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及彼,谈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启
示,符合字数要求即可。从“然则天下之事,但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来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故答案为:(1)一起;认为;船桨,这里指划船;埋没。

(2)①像这 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
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②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
兽。

(3)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
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
动等因 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点评】理解文言实 词要遵照“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实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整句
的意思来判断它的具体含义。在平 时学习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
活用等现象。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灵活多变,理 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结合具体语
境来分析。平时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9.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
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




斗储,< br>③
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
妻邪?” 时闻者多

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安贫乐道》)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
哂:讥笑 。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③不营产业(________)

④其妻患之(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
内容列出理由。

(4)“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
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经营、谋求;对……感到担忧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王欢坚
守志向更加牢固 ,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对偶;“上”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
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 静,雅致

(5)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
成。

【解析】【分析】(1)“谈笑有鸿儒”翻译为“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儒” 意思
是“博学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翻译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形”意思是“使身
体劳累”。“ 不营产业”翻译为“不去经营房、地、货等财产”,“营”意思是“经营”。“ 其妻患
之”翻译为“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忧虑”,“患”意思是“对……感到忧虑”。

(2)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句中“斯”意思是“这”,“惟”意思是“只”,“德馨”意思是“品
德高尚”。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句中“弥”意思是“更加”,“遂”意思是“最终”,“儒”意
思是“读书人”。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

(3)甲文中虽然开头写到“斯是 陋室”,但从文中可知:“惟吾德馨”——主人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室环境清 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高
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日常生活优雅。据此 作答即可。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和“入”这 两个字把“苔痕”、
“草色”拟人化,“上”字生动地写出苔痕漫上台阶的状态,而“入” 字生动地写“草色” 有情,
映入帘中的可爱形象,同时与“绿”、“青”色彩搭配,显得陋室环境生意 盎然而又与世隔


绝,衬托出主人情趣高雅而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独特形象。据此理解作答 。

(5)两文中都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甲文中作者虽身居“陋窒”,但从“苔痕上 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 劳形”可以看出作者却因为环境清幽,交往人物的高雅,日常生活的轻松而感到高兴。
乙文中“安贫乐道 ,专精耽学,不营产业”,“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守志弥固”等句子表
现了王欢的特点,虽然家 庭贫困,但依然专心治学。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经营、谋求;对……感到担忧

⑵这是简陋的 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王欢坚守志
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 的大儒

⑶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⑷ 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
喜爱之情;环 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⑸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
成。
< br>【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 ,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进行积 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 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注意把握文章
的主旨思想。

⑷本题考查文章语句的作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选好赏析的角 度,一般是从修辞、
词语的运用进行赏析。考生要抓住切入点,结合语句的内容、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抓住人物有关的语句、事件进行分析理解。

【翻译】

(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
的房子,只是我(住 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
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 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
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
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 子说:“这有什么简
陋呢?”

(乙)王欢,字君厚,是乐陵县人。他安于贫 困,乐守圣贤之道,专心研究,沉迷于学
问。不去经营房、地、货等财产,经常是边讨饭边朗读《诗经》 ,虽然家里存粮不多,但
他的心境却始终保持和顺愉悦。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忧虑,有一次就焚毁他的书籍 ,并要求
离异改嫁,王欢却笑着对妻子说:“你没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吗?”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讥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 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 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人,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遗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

②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③以钱覆其口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②康肃笑而遣之。

(3)下面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中陈康肃自信,卖油翁自大。

B. 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

C. 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答案】 (1)擅长;离开;盖

(2)①卖油翁说:“没有别的,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②康肃笑着把他送走了。

(3)A

【解析】【分析】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年代: 北宋。(1)本题注意
识记“善(擅长)、去(离开)、覆(盖)”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但”,只;“尔”,罢了;“遣”,打发。

(3) A项,由“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自大;由“我亦
无他,惟手熟尔 ”可知卖油翁自信。故A项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⑴擅长;离开;盖;

⑵①卖油翁说:“没有别的,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②康肃笑着把他送走了;

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 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
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 求语言表达流畅
与优美;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 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出选择。

【附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 ,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
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 ,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
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
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
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 :“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
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 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 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

①阅十余岁________

②竟不可得________

③是非木柿________

④据理臆断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②众服为确论。

(3)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 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
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 (1)阅:经过,经历;竟:终了,最后;是:这;臆断:主观地判断

(2)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②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3)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 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
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 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
的标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分析】(1 )本题中的“阅”是“经过,经历”;“是”是古今异义词,“这”的意思。

(2)①句中 的“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几个词是赋 分点;②“服(信服)、为(是)、确论(正确的言论)”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中 ,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
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 石兽,当然是找不到;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
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 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
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 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
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 上了。按照
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据此,可从“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 br>究”的角度来谈文章蕴含的道理。如:实践出真知;不能主观臆断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经历;② 终了,最后 ;③ 这 ;④ 主观地判断

⑵ 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②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⑶ 寺僧和讲学家 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
了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 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
标准。(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
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 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 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其 实文章的主旨文中已经有所揭示,只要找出主旨句,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 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 认
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
踪迹 。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 道
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
又 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
很信服,认为这是 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 游寻找它。因为
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
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
头底部 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
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 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
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
事,只知道其一, 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杨生畜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
号怪之往视 , 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
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 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
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 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
家。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犬引颈下视井中下车引之

B. 生知其意意暇甚

C. 犬时时顾顾野有麦场

D. 遂应之遂成枯落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行 人 过 见 犬 对 井 号 怪 之 往 视

(3)你怎样评价“犬夜走归杨生家”的行为?

【答案】 (1)D

(2)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3) 正——①动物有灵性,不要轻视、小看他们;②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需要我们真
诚善待;反——①对原 主而言,狗是个忠诚的朋友,但对于新主而言,却是带着欺骗、不
诚信的行为。

【解析】【分析】(1)A.伸 拉。B.意思 神情。C.回头张望 环顾。D.都是“于
是,就”的意思。故选D。

(2)“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 往视”翻译为“有人经过,看见狗对着井号叫,感到奇怪。过
去一看”据此断句为: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 怪之往视。

(3)本题可从正反两方面去作考虑:正面可以从动物有灵性,不要是人类忠诚 的朋友,
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谈;反面可以从狗对于新主的角度来谈,因为这可以说是
不诚信的行为。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 D;

⑵ 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⑶ 正——①动物有灵性,不要轻视、小看他们;②狗是人类 忠诚的朋友,需要我们真诚
善待;反——①对原主而言,狗是个忠诚的朋友,但对于新主而言,却是带着 欺骗、不诚
信的行为。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义理解一词多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 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
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 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
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⑶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杨生养了一条狗,特别喜欢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一天,杨生在夜里行走,不


小心掉到一个干涸的井里,狗叫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有人经过,看见狗对着井号叫,< br>感到奇怪。过去一看,看见了井里有人。杨生说:“你如果救了我,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行 人说:“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给我,我就救你出来。”杨生说:“这只狗曾经多次救活我,不能
送给你.其 他的都行。”行人说:“你如果不把狗给我,我就不救你出来。”这时狗低头看了看
井里,杨生明白了狗 的意思,于是就答应了。杨生出来了,行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
的回头看。过了五天,狗在夜里 回到了杨生家。

会计毕业生简历-招生办主任


郑州市公务员局-咏雪的名句


建议书的格式-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


研究生预科-江西教育考试院网


宁夏财政厅-寒假兼职


汪国庆-励志教育文章


2013年安徽高考-中泰互免签证


天津公务员考试真题-weishe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