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含解析)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学生党员个人总结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
精选全国中考真题
+
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
考点击破
考点一 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例1
(丽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吕元膺①
丁用晦
吕元膺为东
都留守,尝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
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
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翌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
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
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
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
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
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
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
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
财物。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棋侣谓
吕必不顾局矣( 认为、以为 )
.
②因私
易一子以自胜 ( 私自,暗地里,偷偷地 )
.
③吕请棋处士他适 ( 到……去,往,去到 )
.
【参考译
文】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一个)处士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
件堆积起来,吕元膺正
(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颗
1
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暗中把一切看在眼里,但棋友不知道。第二天,吕元膺请棋友到别
处去,所
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也感到很不安,(吕元膺在临行时)还赠送了路
费、财物给他。就这
样过了十年左右,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
吕元膺说:“为人处世,结交朋友
,你们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做东都留守,有一个
(和我)下棋的人(,趁我去办别的事时,偷
偷换了一着棋),我就用其他事情让(他)离开。
(其实)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
机让人害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
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疏忽于这一类的事
上(,就告诉了你们)。”
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例2
(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徙木偾表注
○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
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民相谓曰:“此必不信。
”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
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
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
事不传。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偾(fèn)表:放倒标帜。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
令于
邑中曰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B.
有一人徙之
,辄予金 送鲍浩然之浙东
..
C. 乃
下令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 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
予五十金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解析】D项中的两个“而”都表示承接,符合题干要求。A项中第一个
“于”是“在”的意思,第
2
二个“于”是“比”的意思。B项中
的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之”作动词。C项中的第一个“乃”
是“于是”的意思,第二个“乃”
则是“竟然”的意思。
【参考译文】(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
的改革法令),
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能搬走那根三丈长木杆的人,
赏给
(他)五十金。有一个人将这根木杆搬走,(商鞅)就赏给(那个人)五十金,于是施行法令
(,布告天下)。吴起(在魏国)做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在一天夜里,(派人)在
南门外竖
立一根标帜,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标帜推倒,就任命他做长大夫。”老
百姓(听到这些宣传
,议论纷纷,)都说:“这是绝对不可相信的(,哪有这样的好事)。”有
一个人说:“(不管是真是假
,)不妨去试一试放倒标帜,(如果将那根标帜推倒,只是)得不
到赏赐罢了,有什么妨碍呢?”(说完
,他)就来到(南门外),把那根标帜推倒了。(之后,
他)去求见吴起(,告诉吴起自己推倒了南门外
的标帜),吴起当即宣布任命他为长大夫。经
过这件事之后,(魏国的)百姓们对吴起实行的改革法令及
赏罚不再有所怀疑了。我认为,商
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搬移木杆取信于民(
的做法),大概是仿效吴
起(的计谋),但吴起的首创之功,却没有流传下来(,很少为人所知)。
名师提醒
1.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
词和虚词的意思及用法,根据平时积累判断意
思或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词语。学
习常用实词时,要熟记课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等。学习常用虚词时,要分清各虚
词的用法:①起指代作用的,如
“之”“其”“何”;②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③起连
接作用的,如“及”“则”“而”;④
起语气助词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比如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做题时应
3
重点考虑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进行认真比较。
考点二
标示朗读节奏
例3 (金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匿名谤书 <
br>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
数日果有旨
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
尝有所贷,弗与,颇积
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
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
罪之。
(选自明代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尹京:任开
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古代
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
: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都
城 皆 恐 和 甫 不 以 然 不 数 日 果 有 旨 根 治。
【解析】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础,也可借助句子的结构特征来帮助断句。
【参考译文】宋朝
王安礼,字和甫,(他)在任开封府府尹的时候,有一封匿名书信告发一个
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谋反叛逆的
人。整个京都的人都很担心,(唯独)和甫不放在心上,没有几
天,果然有圣旨下来(要求)彻底查清(
这件事)。和甫搜查了这户富裕的人家,没有(找到
任何东西能够证明其有谋反的)迹象,因此询问他有
没有(与)冤家(结仇)。(富人)回答
说:“前几天有个写状子的人叫马生的曾(向我)借钱,(我)
没有借给(他),(他)就说了
很多坏话。”和甫于是私下里(让人)用其他的事将马生拘役到(府衙)
,取来诽谤的文书与
他的字迹对证,几乎没有区别。于是审问(他)关于诽谤之事。(后来得知)果然是
马生所做,
(于是)判他有罪。
名师提醒
4
2. 标示朗读节奏一般遵循的规律
(1)句末语气词后停顿:者、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
(2)人物对话之间一般要停顿:曰、云、言
(3)句首语气词前停顿:其、岂、安、孰、盖、凡、夫、至若、若夫……
(4)句首关联词
前停顿:苟、是故、于是、如、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由是、继而、纵
使、然则、但…
(5)句首独立叹词前、后停顿:嗟夫、嗟乎、呜呼、噫、嘻、善、善哉……
(6)句首时间
词前或后停顿:今、顷之、少顷、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而、忽、
忽然……
(7)并列、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句之间一般要停顿;
(8)句子主语变化了,句与句之间要停顿。
【归纳】断句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断句的基础
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
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
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
句有很大的
帮助。
考点三 翻译文言句子
例4
(四川资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推 敲
《刘公嘉话》云:(贾)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
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
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
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
衣之交。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贾岛)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
(用哪个字
),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姿势。
【参考译文】《刘公嘉话》
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
背上吟得诗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贾岛)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
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
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
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
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
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
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
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
敲’字更好啊。”于是
(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得离开,讨论诗歌写作
,(虽为大
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名师提醒
3.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1)落实关键词的解释。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中“染”“亵玩”
分别是“沾染”“玩弄”的意思。
(2)补出原句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忠于原文,做到不误译、不漏译、不增译,无语病,通达顺畅,富有表现力。
(4)注意句子的句式,做到“字字落实”。
4.
关于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还可按下面的顺口溜记忆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6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考点四 综合理解
(一)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例5
(武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羊续悬鱼
羊续为南阳太守。时权豪之家
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
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
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①俱往郡舍,
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祗裯②,盐
、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
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选自《后汉
书·羊续传》)
【注释】①秘:羊续的儿子。②袛裯(dī
dāo):贴身的短衣。
从文中可以看出羊续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从他憎恶奢侈生活,乘破车、穿破旧的衣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崇尚节俭的人;从他悬鱼拒
贿,杜绝馈赠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官清廉的人。
【参考译文】羊续担任南阳太守。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大都
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深
为憎恶,(因而)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饮食简单,乘用的车马也很简陋。府
丞曾向他进献活
鱼,羊续收下后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进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
拿
给他看,)来拒绝他。羊续的妻子后来和儿子羊秘一起去郡中官邸(找羊续),羊续却拒之门
外。(他的)妻子只好自己带着羊秘回去。羊续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被子、破旧的衣物,数斛
盐和麦而已
。(羊续)回头对儿子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
亲呢?”便让(羊秘)
和(他的)母亲一起回去了。
(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或谈谈阅读启示
7
例6 (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晋文公攻原
①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
“有君
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
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或: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
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示例二:反对晋文
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或:一成
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
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
就能攻下原国。 示例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
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
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收兵)。到达原地
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
(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
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
臣近侍进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
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
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
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会做的。”于是撤
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
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
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
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名师提醒
5. 在做考查内容理解类题目时,无论是提取文章的基本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
情,还是
谈阅读文章的感悟启示,都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在整体把握和
8
综合梳理的基础上进行。
(1)归纳内容要点的常用方法如下图:
(2)谈阅读文言文的启示,要注意结合个人和社会
的生活实际。回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
上,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答。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能够抓住要
点即可。
巩固练习
1.
(2018·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
青衣捕盗
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
纳之。公夫人御下严,
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
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
暮,闻林中鸣镝声,公
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
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
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
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
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
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
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
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
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
恐吓人,大可笑也。”
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
,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
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
?”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
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
:“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
9
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
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
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
:熟悉。⑤渠:第三人
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公鉴其诚 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
B. 时已薄
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
发
...
C. 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
公及夫人皆异
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3)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
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
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2. (2018·湖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与子俨等疏
①
(节选)
[东晋]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
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②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
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
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遂能
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
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
居,至于没齿。济北
10
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⑤,家
人无怨色。《诗》曰:“高山⑥仰止,景行⑦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⑧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选自《陶渊明集》)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
③役:从事。④
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山:比喻崇
高
的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
(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鲍叔、管仲,分财无猜
。(两小无猜)( )
..
②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没齿难忘) ( )
..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 辈 稚 小 家 贫 每
役 柴 水 之 劳 何 时 可 免?
(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 “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
“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4)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5)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11
3. (2018·衢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甲】朱买臣(节选)
[东汉]班 固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
,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
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①歌讴道中。买臣
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
,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②死,买臣乞③其夫钱,令葬。
(选自《汉书·朱买臣》)
【乙】越妇言
[唐]罗 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
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
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
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
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
④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
之,矜⑤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
”乃闭气而死。(选自《古代小
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毋(wú):不要。②经:上吊。③乞(qì):给。④蔑:消失。⑤矜:夸耀。
(1)用原文填空。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
“①
”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
中有一种说法是“②
”,而朱妻认为是
12
“③
”。
(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释
( )
A. 好读书 B. 不治产业 C. 求去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
D. 妻自经死
与买臣过苦日子→①
→改嫁他人→ ②
→上吊自杀
(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4. (2018·温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柳 陌
[明]祁彪佳
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①,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
,得张
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②,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③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④耳。此
主人⑤不
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⑥,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
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
畅矣。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豳(bīn)圃:与文中的“
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②落英缤纷:语出《桃
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③
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④彭泽家风:
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⑤主人:作者自称。⑥
荇藻交横: 。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
13
①
( )
予以为不若
.
数株垂柳
A. 卿言多务,孰若
孤(《孙权劝学》)
.
B.
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
②
( )
A.
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B. 把酒临
风(《岳阳楼记》)
.
(2)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
(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①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
拨棹临
.
流
裾
( )
A. “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
打,花瓣纷纷飘落,
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 “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
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
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②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
( )
A.
“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
“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14
(4)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5. (2018·湖北宜昌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汉阴老父
[宋]范 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
水百姓莫不观者,
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
老父笑
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③而
立
天子邪?理④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⑤天下邪?役⑥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
采
椽⑦,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⑧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
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
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
作椽。⑧逸:放纵,
放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阴(
) ②异( ) ③斯( ) ④奉
(
)
(2)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
A.
不知何许人( )
B. 我野人( )
C.
子何忍欲人观之( )
15
(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桓 帝 延 熹 中 幸 竟 陵 过 云 梦
临 沔 水 百 姓 莫 不 观 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5)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皇帝(幸),百姓(
)—老父(耕),张温( )
—张温(言),老父(
)—张温(惭),老父( )
(6)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与致虚妹丈
[明]高尔俨 <
br>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
洞箫数阕,
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
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
趣。把
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骀(dà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16
①【数】
A. 吹洞箫数
阕 ( )
.
B. 扶苏以数
谏故(《陈涉世家》)( )
.
②【及】
A. 不能及
已 (
)
.
B. 及
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
.
③【就】
A. 因即以昨日所就
者请正 (
)
.
B. 此人可就
见(《隆中对》) ( )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
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绝”意为“断绝”,“绕”
意为“缠绕”,一
“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
跃然纸上。
清和婉妙: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
“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17
7. (2017·舟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信①数与萧何②
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
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
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
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
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
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
“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
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
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
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
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
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
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
拜之。何曰:“王素慢无
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
场,具礼,
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选自《史记·
淮
阴侯列传》)
【注释】①信: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杰出军事家。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指汉
王刘邦。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诸 将 亡 者 以 十
数 公 无 所 追 追 信 诈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何奇
之
( )
.
②何来谒
上 (
)
.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
信 ( )
.
18
④王素
慢无礼
(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4)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为什么说韩信的成
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文本内容作具体说明。
(5)有人说“萧何能办成事是因为背后有个刘邦”,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猫 说
[明]薛 垣 <
br>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
未驯也,絷
维②以饲,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月余。
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
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
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
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③雏是其病也,独④无捕
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泯泯⑤,饥哺
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⑥也,犹屏⑦
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
异,遂历穴⑧相告曰:“彼无为也。”遂携其类复出,
为暴如故。余方怪甚,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⑨
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19
余之家人执而至前,数之曰
:“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
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
才也哉!”遂逐之。 (选
自《薛文清公文集》)
【注释】①铦(xiān):锋利。②絷维:用绳子拴住。③噬(shì):吃,咬。④独:难
道。
⑤伈(xǐn)伈泯泯:小心恐惧的样子。⑥匿形致己:隐藏身体,招引自己。⑦屏:躲藏。⑧历穴:逐个洞穴。⑨亟(jí):很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适
睹出壳鸡雏 ( )
.
②比
家人逐得
( )
.
③鼠窥之益
熟 ( )
.
④为暴如故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
其未驯也 此独以跛之故
..
B. 鸣啾啾焉
.
C. 一无所为
.
且焉
置土石
.
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
D. 觉其
无他异 其真无马邪
..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群 鼠 闻 其 声
相 与 窥 其 形 类 有 能 者 屏 不 敢 出 穴 者 月 余。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
②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
20
(5)本文和韩愈的《马说》都是借动物来写人,揭示了对人才误判的现象,请说说两文的主
旨
有何不同。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
【甲】晋魏郡亢阳①,农夫祷于龙洞,得
雨,将祭谢之。孙登②见曰:“此病龙,雨安能
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疽
,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
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
此井以报也。
【乙】汉时弘农③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
br>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
更,宝
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
仁爱见拯,实感盛
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④,位登三事⑤,当如此环。”
(选自《搜神记》)
【注释】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
(1)用“”给【甲】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不 数 日 果 大 雨 见 大
石 中 裂 开 一 井 其 水 湛 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
(3)上面两篇短文中的“龙”与“黄雀”,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21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虞诩为武都郡
虞诩为武都郡
,羌率众遮诩于陈仓崤谷。诩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
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
法:‘日行三十里,以戒不虞。’今且行二百里,何也?”诩曰:
“虏众既多,吾徐行则易为所及,疾行
则彼不测之,虏见吾灶多,谓郡兵来至。孙子见弱,吾
示强,势不同也。”
昔王浚在蜀,作船
欲代吴,预流杮江中以威之。及至唐将李靖欲伐荆州袭萧铣乃投杮于
江中使萧铣见之。靖寻以兵随杮而下
,萧铣不备,遂虏之,平荆州。
夫兵法变通,不可执一,诸君得之矣。
(选自赵甤《反经》,有删改)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及 至 唐 将 李 靖 欲
伐 荆 州 袭 萧 铣 乃 投 杮 于 江 中 使 萧 铣 见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羌率众遮
诩于陈仓崤谷( )
.
②吾徐行则易为所及 ( )
.
③孙子见
弱 ( )
.
④预流杮江中以威
之 (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靖寻以兵随杮而下,萧铣不备,遂虏之,平荆州。
22
(4)根据文段,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字,然后简要阐明理由。
王浚流杮江中以威之,李靖投杮江中以( )之。
23
参考答案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
1. (1)C (2)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示例:《木
兰诗》意在
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
厮杀的经过
,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的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
她虽每日遭受鞭挞,却仍能
“俯首顺受”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
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
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
感倾向不同。(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第(1)题
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现象。全部相
同的为C项,都是“值得”的意思。第(2)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
据句意理解,书儿用手
夺过铁拐,折成三四段,盘起来揉得像棉絮一样,扔在地上。第(3)题考查对文
言文的
内容理解,分别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两位女子的品格。木兰代父从军,重点表现她的孝顺,
暗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冷漠和远离;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是为了跟前文
她逆来顺受的形
象形成对比,突出她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
【参考译文】有一个姓聂的人,因为人命案子被捏造罪状
(害人)服从。公为他昭雪平反,
(姓聂的人)将女儿书儿作为婢女献(给公)。公鉴于他的诚心,接受
了书儿。公的夫人
对下人很严厉,把簸箕和扫帚放在外面,督促(下人)完成缝纫、刺绣等针线活。书儿
学
不会,就每天用鞭子打(她),(她)只是低头顺眉地接受。
后来公因为受牵累被处分撤职
,解除印绶回家。当时枣树林里有个强盗头领叫“赛张青”刘
标。公熟悉他,对(他)有所戒备地行进。
当时天色已近傍晚,听到树林中有鸣镝声,公
大腿发抖,夫人面如土色。侍从、仆人、马夫,没有不变了
脸色的。书儿从容进言说:“区
区鼠辈,怎么敢冒犯大人的座驾?如果他们不想活,我用手杀死他们就可
以了。”(于是
24
她)请求做公的先头部队,(然后)空手离开
了。(书儿大声)呵斥强盗说:“贼狗奴,认
识河南聂书儿吗?”强盗笑着说:“我们只要得到钱钞,书
儿有什么用呢!”书儿生气地说:
“你们的死期到了,敢开(这样的)玩笑!”强盗也生气了,马上发了
一发弹丸,书儿右手
伸出两个手指接住了它;(强盗)又(发了)一发弹丸,(书儿)用左手接住(它)
;第三
发弹丸发过来,(书儿)用嘴笑着接住它,用牙齿咬住,跃身而起,吐掉嘴里的弹丸,大
笑着说:“贼奴才的伎俩只有这点吗?”一个强盗解下铁拐向前,书儿用手夺过铁拐,折成
三四段,盘起
来揉得像棉絮一样,扔在地上。(书儿)笑着说:“你娘灶下的棒子,也拿来
恐吓人,太可笑了。”强盗
们(于是)纷纷在马前跪拜饶命。书儿说:“你们这些人哪里值
得污染我的手。”(就大声)喝斥让(他
们)离开。
(书儿)从容地骑马回去,向公禀告说:“托大人的福,有幸能不辱使命。”公和夫人都对
她
感到很诧异。
然后(夫人)问(她)说:“你具备这等高超的技艺,怎么不能拈一枚针?
”书儿说:“长枪、
大剑,我十一二岁时,搏击拨弄惯了。一枚针在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因此学不
会罢
了。”(夫人)又问:“打(你)的时候,(你)怎么就低头接受了呢?”(书儿)说:“老父亲让我来报答公的大恩大德,小的有违背,这是报怨,我怎么敢呢!”
2.
(1)①没有猜疑,没有猜忌 ②终身,一辈子(意思相近即可)
(2)汝辈稚小家贫
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C
(4)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同心同
德,团结友爱。(意思相近即可) (5)示例
:从学过的诗文看,陶渊明是一个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人。例如《饮酒》(其五)便写
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
本文看,陶渊明面对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问题,感到歉疚和担忧
;同时又反复
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第
(1)题考查课外文言文注释的推测、归纳能力。两个词有共同的意思,可以根据字面意
思引申
出它的意义,如“没齿”,表意为年纪大了,没有牙齿,引申为“终身,一辈子”的意
25
思。第(2)题考查课外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可以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找出
一些标志性
的词,如“何”前停顿等。第(3)题考查课外文言文的内容理解能力。C项联系“当思四海
皆兄弟之义”可知意在告诫儿子们要相亲相爱,同心同德。第(4)题考查课外文言文的内
容理
解能力。结合上句“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回答即可。第(5)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的
综合评价能力,要
结合具体例子回答。结合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安贫
乐道、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
人;从这篇写给五个儿子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的至亲至
情至性。
【参考译文】(我)自从患病
以来,(身体)逐渐趋向衰弱,亲人故交不抛弃(我),常常
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自己担心寿命将
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寒,每次
(被迫)从事砍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可以免除呢?(我
)在心里挂念这件事,(愧疚
与不安)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你们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也应当
想到四海之内
都是兄弟的情义。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互不猜忌;归生、伍举(二人)
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的帮助下,)(管仲)最终能变失败为成功;(在归
生
的帮助下,)(伍举)在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况(你们这些)
同一个父亲的
人呢!颍川的韩元长,是汉朝末年的名士,身居卿佐,八十岁去世。(他的)
兄弟们一起居住,直到去世
。济北的汜稚春,是西晋时有操行的人,七代没有分家,家人
没有怨怒的脸色。《诗经》说:“(对于)
崇高的道德就敬仰(它),(对于)光明磊落的品
质就遵行、学习(它)。”即使不能做到那样,也要诚
心诚意地崇尚它们。你们可要慎重啊!
我没什么再说的了。
3. (1)①通达(或:贵)
②仁者之用心(或:不忍) ③矜于一妇人(或:矜) (2)
D (3)①离朱而去
②被朱收留 (4)①羞于买臣歌讴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
②羞于自己在买臣饥寒勤苦、胸怀大
志时离开了他。③羞于被买臣收留。 【解析】第(1)
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朱买臣原先很穷,
以致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但是,后来他当上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