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总)
绿色环保内容-入党转正总结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计划(总)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
活泼,有着强烈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
减法,认识图形,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学乐园,认
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
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
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
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
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
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
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
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
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
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
的位置”则
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
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
多,
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
识平面图形
。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
师普通反映:半
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
时”。
六、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学生学习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
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
样记作业,以及简单的检验
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
学
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
学习品质。通
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
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
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
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
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
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
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
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
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
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
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
地具备了一些简单
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
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
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
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
动内容。比
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
把
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
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
度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
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
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
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
,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
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
学习氛围。
6、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
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
取得联系,通过访
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
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
育学生。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年8月
周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教学内容
抗战70周年纪念日放假
课时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一、二、准备课,位置
三、1~5的认识及加减法
三、1~5的认识及加减法
国庆放假
三、1~5的认识及加减法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7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6、7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8、9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
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整理复
习
中期质量监测 六、数11
~20各数
六、
11
~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的加
法和相应的减法)
七、数学乐园以及认识钟表
八、9加几
八、8、7、6加几
八、5、4、3、2加几
九、总复习
九、总复习
期末测试 阅卷
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