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记叙文阅读20篇

别妄想泡我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5: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学新生必备物品-寻觅中华



题库:记叙文阅读20篇
人性光辉(7篇)
一、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
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
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
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 了我的
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得深深
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 地涌上心头。
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
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致是 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
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掐到
一朵野花,也要 拿给她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
就是我的乐园,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
嘴 一刻也不停。总想用最高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
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母亲的筐子 已满
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
呢?关键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 的手上。
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
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 十分灵巧迅速。我注
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长



满老茧的手却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
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⑤后 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
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
⑥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
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身来, 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
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我吃
惊的是她那一双手 ,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
拙笨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的枝子。
但 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这使我感到
十分有趣。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 刻
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⑦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 志到附近乡村
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动。一位老大娘走上前来,热
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 ,怎样下刀砍。在这时候,
我注意到,她也长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素
昧平生,但是 她这一双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她的历
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现在在公
社所担负的职务。我一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和母亲、
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再说 什么
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
⑧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



一双长满了老茧的 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
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这
回忆 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
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
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
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
(节选自季羡林《朗润集》,有改动)
1.梳理文章情节,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3分)
事 件 内心感受
母亲:① 不可磨灭
王妈: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绳 ②
________________
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教我们砍玉③
米杆 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3.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
用?(4分)

4. 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长满老茧的手”,请结合你的
经历,谈谈你对这双“长满老茧的手”的感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最后一束康乃馨
李代金
①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字路口。那儿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老钱每天都能擦上10多双鞋子,
能挣上10多块钱。老钱刚把自己的工具 摆好,就来了一
个孩子。孩子背来一背篓花,在老钱旁边放下了。老钱
知道,那花是康乃馨。他 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
卖吗?
②这时,一个男人经过,男人没有找老钱擦鞋,却< br>走到孩子面前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孩子说:“8
块钱一束!”老钱一听,心想,这花还挺 贵!谁知男人连
价钱也没还,就选了一束康乃馨,然后掏钱给了孩子。
③这个男人走后, 又一个男人走来,也买了孩子一
束康乃馨。等买花的人走后,老钱对孩子说:“你的花可
真好卖 呀!”孩子笑着说:“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要
买康乃馨送给母亲!”老钱听了才知道今天是个节日。 他
知道过节日生意就会变好。他想,今天我的生意也该很
好吧!
④走来走去的人 都纷纷向孩子买康乃馨。在人们眼
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孩子
的康乃 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
只收了2块钱。老钱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我咋这么笨,



就没想到卖康乃馨呢?!老钱盯着孩子,盯着孩子的康
乃馨,眼睛里 燃起一团火,他嫉妒孩子,他恨不得把孩
子的康乃馨抢过来。要是那些康乃馨是自己的,那自己
该赚多少钱呀!只卖一个上午就能顶一个月!这想法一
直在老钱的心里转悠着,折磨着他。
⑤老钱越是眼红,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卖。人们
都只注意到孩子的红色康乃馨,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 ,
找老钱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12点都过了,可老钱一上
午就擦了4双鞋子。老钱恨孩子,他 后悔早上没把孩子
赶走。要是孩子来的时候,就告诉他这里不准卖花,那
自己的生意准好。可现 在要赶人家走,已经迟了。老钱
看了一眼孩子的背篓,更来气了,孩子就只剩下最后一
束康乃馨 了。
⑥不知怎么的,孩子的最后一束康乃馨却无人问津
了。孩子对过往的行人叫道:“买 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
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5块钱,只卖5块钱!”
听了孩子这话, 人们连看也不看了。老钱听了暗暗发笑,
心里说,真是笨,你一说只有最后一束,谁还买呀!不
过,老钱就希望孩子这么叫下去,看他怎么把最后一束
康乃馨卖出去!
⑦没有人买孩子的 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
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老钱看了不由
得意起来 ,他终于忍不住对孩子说道:“现在没人买花了,



你的花卖不出去了!”孩子 说:“我要把它卖出去!叔叔,
现在什么时候了?”老钱没有表,他说:“应该有1点钟
了吧! ”“啊!都1点钟了!”孩子一听就叫起来,“我妈
还等我回家去做饭给她吃!”老钱说:“你出来卖花 ,你
妈还要你回去做饭给她吃,她怎么……”孩子说:“我妈
有病,而且瘫痪在床,动不了,家 里没有别人,我要是
不做饭给妈妈吃,她就会饿。今天卖花赚到的钱,我还
要拿去给她买药。”
⑧老钱没想到孩子这么苦,他自责地想。这时,一
个男人在老钱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老钱 赶紧拿家伙替
他擦鞋。老钱擦鞋的时候对孩子说:“你的这束康乃馨,
我要了!”孩子听了笑了 :“好,我这就卖给你!”孩子说
着就从背篓里抽出康乃馨送到了老钱面前,老钱接过康
乃馨, 赶紧掏钱给了孩子。孩子接过钱,冲老钱笑笑:“叔
叔,我先走了!”然后孩子背上背篓一蹦一跳地走了 。老
钱见了就笑了。
⑨老钱很快就把男人的鞋子擦好了,男人掏出一块
钱给了老 钱。老钱拿起康乃馨,送到男人面前说:“送给
你,拿去给你母亲吧!”男人一愣:“你刚才不是花钱买
的吗?怎么不要?”老钱笑着说:“我母亲早在半年前就
去世了,我是想让他早点回家才买下的 !”男人笑了,说:
“我要了!”男人接过康乃馨,然后掏出5块钱塞到了老
钱手里。老钱说: “我不要钱,我送你……”男人说:“你



花钱买的,我怎么能白要?”男人说完放下钱就走了。
⑩男人走出这条街后,把康乃馨放 到街边一块显眼
的石头上,他想谁要谁就拿去吧。男人没有母亲,他的
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 世了。
(选自
《小小说选刊》2017年11期)
1.文章以“康乃馨”为线索写 了老钱对孩子的态度变化,
请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写故事情节或人物心理。(3分)
老钱认为孩子的康乃馨不好卖→ →
听闻孩子卖花换钱买药、照顾母亲→
→老钱买下了最后一束康乃馨→
2.第③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孩子的“笑”,这两次“笑”
含义有何不同?(4分)


3.文章以“最后一束康乃馨”为线索,在讲述故事的过程
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结合全文做出分析。(4分)

4.文中老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
分)


三、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清运工
李学斌
①小张是我居住小区物业公司的垃圾清运工。
②这是个随和而又勤快的小伙子。每次 在小区里遇
见,他都会微笑着主动打招呼。小张除了做垃圾清运,
还兼废品收购。因为家里不时 有报纸、杂志要清理,所
以,每次请他上门清理时,都要聊几句,这样一来二去,
就和他熟了。
③交谈中,我了解到小张来自安徽泾县,爱人也在
上海打工,家里还有老人和三个子女。最 大的已经上高
中了,最小的还在上三年级。我问:“为什么不把孩子接
来上学?”小张说:“上 海房租贵、学费贵、生活开销太
大。三个孩子都过来,负担不起!”
④我问:“你们夫妻 俩常年都在上海,孩子们的功课
不受影响吗?”小张笑了:“孩子们都很懂事。我给他们
说,谁 学习好,就带谁来上海。他们都想来,就比着学。
老大今年高三了,目标就是考进复旦大学。”
⑤小张还告诉我,除了我们小区的清运工作和废品
收购,他周末还到邻近小区收购废品。而 他爱人则在建
筑工地做饭。
⑥了解到小张两口子工作辛苦,既赡养老人,还供
三 个孩子上学,很不容易。我就给他说:“我家的废旧报
刊,你定期来帮我收走就行了。就别一斤三毛、五 毛的



算了。”
⑦小张听了直摇头:“那怎么行?这不是占你便 宜
吗?”我说:“你这是在帮我的忙,怎么叫占便宜呢?你
不来帮我收,我还要到街上去找人, 那岂不更麻烦?”
⑧我这么说,小张还是坚持要付钱。我说:“那就别
称了。你看着给就 行了。”但每次,他还是要称好斤两,
把钱付给我,再离开。走前,还总不忘问一句:“你家有
垃圾吗?我顺便带下楼去。”
⑨知道小张的小儿子正上小学,每年,我都整理出
一些儿童 图书、杂志交给他。每次,小张都如获至宝,
连连道谢。等下一次来,他就会反馈儿子读书的情况给我:“李老师,你送的儿童杂志。我儿子可喜欢看了。谢
谢!”看到这些书刊物尽其用,我也很高兴 。
⑩小张是个有心的人。或许因为送书的缘故吧,他
总想找机会为我做点什么。
⑪一次,来沪小住的老岳母清洁厨房时,不慎将不
锈钢水槽的滤塞丢进了垃圾桶,等发现时 ,那东西已混
在生活垃圾里清理出去了。我安慰老人说:“丢了就丢了,
再配一个就是。”可是 老人家却难以释怀,坚持要到楼下
垃圾桶里去找。我拗不过,就给小张打了电话,请他清
运垃圾 时关注一下。
⑫本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一个单元二十几户
人家,楼底下垃圾桶总满 满当当,找那么一个不起眼的



金属塞子谈何容易。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中 午打的
电话,吃晚饭时,小张就把那塞子送来了。洗得干干净
净,用一个清洁袋装着。
⑬还没等我道谢,老岳母已感慨得不行,拿了两个
苹果,硬要塞给小张。小张却连连摆摆手 说:“不了,不
..
了,还要到隔壁小区做清运呢!”
⑭小张走后,岳母一个劲 夸奖:“真是个好小伙子!”
还叮嘱我:“以后家里有不用了的电器、家具什么的,都
别随便扔 掉,都给小张拉走。他们用得着。”
⑮我连连点头。其实,不用岳母叮嘱,我也会这么
做的。因为这对于我和小张来说,都是很自然的事。
⑯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往往就是在这
么不经意间建立起来的。这无疑是平淡生活 里值得回味
的一种美好。
(选自《新民晚报》)
1.文章主要叙述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⑱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并
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小张却连连摆摆手说:“不了,不了,还要到隔壁
..
小区做清运呢!”



3.文章中对小张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
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文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分析。(4分)


四、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傻 根
安 谅
①傻根是有点傻。 模样儿就像一个大笨熊。同学老
欺负他。放学了,他也不太和同学们一块儿玩。
②反正,在明人和同学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傻子。
③小伙伴们玩在一起,就格外疯,格外热闹 。明人
冰雪聪明,是个孩子头,常常蹦出好玩的点子来,让大
家山呼海啸地一阵响应和闹腾。
④这天放学后,明人受电影《地雷战》启发,鼓动
小伙伴们找来铁铲等家什,在小区路口,挖了 两个脸盆
大的坑,又横置了几根细长的竹条,蒙上废报纸,轻轻
撒上泥土,让别人一时察觉不出 痕迹来。然后躲在一堵
废墟后,等着看西洋镜。
⑤果然,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骑着自行车路 过,
忽然滚动的前轮,一下子陷入了坑里,中年人肥硕的身
子前倾着,随自行车重重地摔在地上 。好一阵不能动弹。
稍过一会儿,又满地摸索掉了的眼镜,其狼狈相让人想



起某部抗战片子里的翻译官。明人和小伙伴禁不住大笑
起来,赶紧撒腿溜了。
⑥过不 久,他们又返回。中年人已骂骂咧咧地推车
走了。他们把坑洞又一次伪装好,等待下一个踩地雷的。
⑦好久,终于有人来了。却是傻根。
⑧他摇摇晃晃地走来。右脚也不偏不倚地踩踏上去。笨重的身子跌倒在地。脸颊撞到了一块石头,顿时有血
从面颊流出。
⑨明人和小伙伴们屏住笑,从砖缝里想看个究竟。
⑩傻根艰难地爬起,用手抹抹脸上的血,走两步,
又停住了。
⑪他看了一会儿那个坑洞,四周巡视了一番,朝废
墟走来。他淌着血的脸,很是难看。
⑫他走近废墟,搬起几块碎石。
⑬明人他们神经绷紧了,不知傻根会犯什么傻气,
也许已发觉他们,要实施报复。
⑭但傻根又转身走了,走回那个坑洞,把石块扔了
进去。
⑮原来他想填了那坑,有一 个小伙伴急了,蹭地站
起身,却被明人按住,已把人弄伤,暴露了不好办。
⑯傻根又走过来。
⑰这时有人在唤他。是他妈妈找来了。
⑱妈妈一看傻根的模样,立即抱住他,满脸焦急和



疼惜。她掏出手帕捂住他脸上的伤口,要让他赶紧回家
包扎。
⑲傻根却一动不动,眼光固执地盯视着那个坑洞。
他转身又走向废墟。
⑳他又抓起几 块碎石,走回坑洞。妈妈明白了,也
帮他拾起砖石,帮他一起填实那个肇事的坑洞。
21
他们搀扶着离开了。

22
明人好半天没吭声。小伙伴推了推他。他才如梦

乍醒。
23
他发觉有什么咸咸的东西,流进了自己的嘴里。

24
从此以后,他再没玩过这类游戏。

1.通读选文,概括主要情节。(3分)
明人挖洞→________→中年男人 骂骂咧咧走了→
________→________→明人如梦乍醒
2.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他发觉有什么咸咸的东西,流进了自己的嘴里。
...

3.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试分析其作用。
(4分)

4 .有人说傻根在自己摔伤之际还要坚持捡碎石填平坑
洞,确乎有些傻;有人说傻根并不傻。你认同哪一种 观
点?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五、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等待敲门
马秋芬
①都说老年得子, 如获意外之财。父母对“老疙瘩”
的那份娇宠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家境清贫,但有妈妈那
样一双 能干的巧手,我照样被她打扮得比别人家的孩子
更整齐漂亮。
②我六岁那年妈妈病得很重。有 一天她领着我到医院
去看病,路上她实在支持不住,躺倒在路边马路牙子上。
我吓得大哭起来。 忽然我想应该为妈妈做些事情,就跑
着叫来一辆三轮车,妈妈被扶上车,还有气无力地问多
少钱 ,车夫说五角钱。妈一听,竟然来了点精神,惊讶
道:“五角?不坐!不坐!”她挣扎着挪下车,终于支 持
不住,重又躺在马路牙子上。我看着妈妈紧闭的眼睛,
呜呜大哭,四周围了很多人。过了很久 ,她才一点点地
爬起来,拉着我慢慢向医院走去。
③我当时还无法弄清五角钱对于穷苦人家 究竟是什
么价值,可要面子的妈妈为了它,能躺在风里任女儿吓
得哭喊、任路人围观,这五角钱 起码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④那一次从医院回来,妈妈虚弱地躺在床上。这时门
突然被敲响, 我飞快地把门打开,又飞快地关上。妈问
是谁在外头。我说:“是一个要饭的女人,还领着俩小孩,



小小子还光着屁股呢,脚丫子可黑了,连鞋都不穿。”妈
一听,支撑身子 坐起来说:“把门打开,让我看看他们!”
打开门,那脏女人还在门口,她将手上破了边的大碗擎
了擎,颤声地对我妈说:“大姐,行行好吧!看在两个小
的份儿上,给口干粮、剩饭吧……”妈让我拿 出馒头和咸
菜,还倒了一碗白开水,两个孩子当即就大吃起来。
⑤我妈看了一会儿孩子吃饭 ,就和那女人聊起来。原
来他们老家河南遭了灾,丈夫又得了重病,她只好领着
两个孩子一路讨 饭来到沈阳。妈对那女人说:“你的闺女
和我这个差不多大吧?等过十天八天的,我的病好些了,
你再来,我拾掇些孩子的旧衣裳给你!”女人千恩万谢地
走了。妈妈在床上好像在合计着、犹豫着什么 ,一只手
还在不停地摸索着口袋,对我说:“快去把她娘儿几个再
招呼回来!”我不知何故,急 忙将那个要饭的女人又叫回
来。只见妈妈将掏出来的五角钱递给她说:“钱不多,你
拿去攒着吧 ,攒多了好给你男人治病。”妈又对我说:“你
的糖球呢?”我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来,只有两块,
怪稀罕地攥在手心里。我看出她是想把这糖送给那两个
要饭的小孩,就一下子把手背过去,说: “我才不给他们
呢!”我妈急了,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掰开我的手,把糖
球抠出来给了他们。
⑥他们一走,我就哭起来。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
心好硬啊,一点不懂怜惜人。我不想见心硬 的人,往后



再不能给你买糖吃了!”我争辩着喊道:“可你为什么白
给他们钱?”妈叹口气说:“这钱就权当我坐了趟三轮花
掉了吧。人活世上,时时都兴碰到难处,有了难 处,就
需要别人拉扯一把。你拉扯一把,他拉扯一把,难关就
挨过去了。那娘儿仨真是可怜,五 角钱到了他们手里,
攒起来兴许就能救人一命,就能派上大用场。”
⑦我妈给我揩净眼泪, 给我讲了家里以前经历过的一
件事。由于一场意外事故,我家住的那个大院发生了一
场火灾。一 夜之间全院都变成无家可归的人。我家一家
老少六口,顿时衣食无着,没了栖身之处。是素不相识
的善良人和亲戚邻人,在大难当头时给了一床被、一碗
米的救助,才使我们一家人在初冬将临的季节, 度过人
生中致命的一击……妈妈的这一巴掌和这番话,对一个混
沌初开的孩子来说,真是最好的 人生第一课,使我懂得,
对于一个人来说,善良、慈爱、扶助弱小,是多么要紧
的品德。 < br>⑧妈妈病好些后,赶紧把我穿小的衣服鞋袜都洗刷得
干干净净,包进一个大包里,放在柜盖上。为 了这一大
包衣物,我和妈妈总是等待敲门声。妈妈有时还在门口
张望着。
⑨终于有 一天,门被怯生生地敲响了。果然是那个河
南的讨饭女人领着孩子来了。不等妈妈说,我迫不及待
地拖下柜盖上的大包,妈妈从里面先选出两件,给那两



个孩子穿上。我则把我留了多时的糖球,给每个孩子手
里搁了一块。
⑩现在,我妈 妈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幼年时妈妈对我
最为朴素的人生启蒙,却如种子一样,扎下了深深的根
须 ,在岁月的灌溉下,已长成一个难以撼动的做人的观
念和准则。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
篇》,2017.10)
1.结合全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我妈急了,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掰开我的手,把
...
糖球抠出来给了他们。
..

2.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3.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4. 文章题目“等待敲门”中的“等待”有什么深刻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长安陌上无穷树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七岁的小病号之前互不相
识。他们一个是一所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 ,一个是只
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
的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 他来说,真正的学校,他
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 竟然变
作老师和学生。早已被疾病和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
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的岳老师 ,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
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
要两个人一输完 液,一刻也不能等,她马上就开始给小
病号上课,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为了教好小
病号,她甚至要妹妹带来一堆书。
③中午,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
老师一天 之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
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什么都考。最后,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
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 来,照得她
通体发亮。
④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
奔来跑去, 所以,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
如那两句古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



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
他背三百遍。很奇 怪,无论小病号背多少遍,那句诗就
好像在他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试的时候,死活都背
不出 来。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
师:“连医生都说我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 ”
⑤小病号愤怒地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
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 有发出声音—
—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
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 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⑥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要教小病号更多,
跟他在一起的 时间也更多。她自己的骨病本就不轻,跛
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
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
⑦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
的 父母已经决定,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差
不多一个星期里,她夜夜难眠。
⑧深夜, 她悄悄离开病房,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坐
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
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
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夜快要结束的时候,岳老 师睡
着了,护士路过时没有叫醒她,她迟早会醒来——醒来即
是命运。这命运也包含着突然地离 别。
⑨一大早,小病号的父母就忙碌起来,收拾行李,



补交拖欠的 医药费,再去买火车上要吃的食物,最后才
叫醒小病号。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
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
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 终究还是
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
他的脸,跟他挥手,告别便潦草 地结束了。
⑩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一
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 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
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
窗子,听到小病号 在院子里的叫喊声。他扯着嗓子喊出来
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
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
离!”
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 地背诵出了那两句诗。
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
有哭出声来,而是 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此时此地,
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选自《读者》2017年第10期)
1.请从岳老师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4分)
①给小病号上课,神采奕奕——②
③陪小病号更多,用心呵护——④ ⑤听小
病号背诗,激动哭泣
2.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
变作
..
老师和学生。


(2)一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
坐在病床上
...
不发一语。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画线的句子。(4分)
最后,如果小病号 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
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4.文章写了岳老师的两次大哭,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
具体分析。(4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少 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 成了一个十七八
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
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 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



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 纸塞进
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
报纸来了!”
②我曾 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
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
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③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天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
穿街过巷。一 大早,他的短袖衬衫就湿透了一大截,但
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
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④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 报
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
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 起,接过报纸急匆
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
既高兴,又对儿子的 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
了还穿着睡衣,卧室的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
是这样 ,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
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
“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
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 起床!”
⑤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⑥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
床了!”


⑦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
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 还要
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⑧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九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
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 的血痕,报纸
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
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 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
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
一摔:“换 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
把儿子推进房里。
⑨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 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
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
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 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
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⑩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
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⑪我惊 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
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⑫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
作用。(4分)




2. 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3. 文章结尾当“我”听到少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我
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我为什么惊讶?(4分)


4. 文章以“少年”为题有什么含义?(4分)


挚爱亲情(7篇)
八、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苦瓜蜂蜜和外婆
袁贻辰
①记忆里,我的初三透着一股涩涩的蜂蜜味道。
②那是独属于外婆的特色菜 ——冰镇苦瓜散发出的
诱人香气。苦瓜洗净了,切片,裹上厚厚的蜂蜜,再塞
进冰箱。等到中午 放学的我跨进家门,这道冰冰脆脆又
甜甜苦苦的菜就上桌了。
③在那张散发着多重味道的餐桌 前,我和外婆的话
题总是天马行空不着边界。我和她聊我的作家计划,聊
成绩聊同学的八卦,她 总是嫌弃地摆摆手,让我“赶紧



吃了饭去睡午觉”,偶尔她会抽出新到的《文 摘周报》,
跟我推荐一番其中的文章,想了想又叮嘱,“作业写完了
再看”。
④算上 那年,我和外婆已经整整相伴17年了。父母
因为工作的原因,把还是婴儿的我扔给了外婆和外公。那是1992年,身为高中教师的外婆已经到了退休的年
纪了。我成了她最后一个学生。
⑤笔都拿不稳的年纪,我活动的空间被外婆束缚在
了一张书桌上,我要练字,还要写日记。我不懂日记是
什么,桌子那头的外婆就问我,想不想妈妈。
⑥七八岁的孩子一下子被戳中了伤心事,我哇哇 大
哭。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北京,一年到头见不到人。
外婆摸摸我的头说,给你妈妈写点东 西吧。好像在七八
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用文字去面对离别和失去。
⑦过早伤春悲秋的年纪里 ,我一撇一捺地写着自己
心里的难受。外婆在一边看着我,从来都是笑,眼睛眯
着,勾勒出一个 弯弯的弧度,嘴角露出我们家族遗传的
酒窝。
⑧后来我才知道,外婆的人生里,苦难才是最浓 重
也最熟悉的底色。“文革”时地主出身的外公遭到批斗。
外公和她躲进了深山密林。每天喝泉 水度日,偷偷摸摸
地趁着黑夜跑去亲人那儿拿粮食。这个农民的女儿似乎
很能从苦哈哈的日子里 找到那么一丝甜意。就像在每一



个缺失母爱的日子里,她给我的生活裹上的那层厚厚的
蜜。
⑨小时候,她和外公轮流 替我背书包送我上学。为
了把我的书桌塞满各式各样的童话书,她几乎快把学校
图书馆的童话故 事给搬空了。时至今日,我都快忘记那
些故事的内容了,只记得无数个夜里,没有电视,没有
音 乐,我和外婆在灯泡投射的暖黄色灯光下,抱在一起,
她给我讲那些故事,讲那些茄子番茄土豆,讲那些 大海
大湖大江。
⑩印象里,她似乎从不帮我回避那些苦,但却会挖
一勺浓浓的蜂蜜给 我,教我学会自己和生活和解。毕业
那年,父母希望我留在成都本地的媒体,只有外婆一个
人最 先站出来,让我去北京实习。外婆跟我说,人活一
辈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⑪后来北漂的 日子,我在冬天睡过没有暖气的屋子,
裹着三层衣服冻得直哆嗦;也吃过浑水煮的面,坐在垃
圾 堆里完成三天两夜的采访;还踏过深一脚浅一脚的淤
泥,在刚发过洪水散发恶臭的村落穿梭。
⑫在冻得发抖的屋子里,我的手一遍遍划过手机屏
幕,看着作者一栏自己的名字偷偷乐;在垃圾堆里结束
采访时,我给编辑打去电话,噼里啪啦有点兴奋地讲述
那个故事,一点也没注意到我的衣服好像 已经臭了;在
洪水村被蚊虫叮得满身是红包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在



朋友圈晒出来,写下“痛并快乐着”。
⑬不知怎么的,这时候总是能想起她。
⑭我 是她带大的第4个大学生。跨越30多年,生
活条件改善了,食物也变得多样了,唯一没变的,好像是外婆有些糟糕的厨艺。冰镇苦瓜算是她为数不多能拿
得出手的食物了,高三那年几乎三天两头就得 和这道“外
婆家招牌菜”打个照面。那东西看起来很好做,可工作
后的我无数次尝试,却怎么也 做不出外婆饭桌上的那种
味道。
⑮我后来想,那道外婆的招牌菜也许只有她能掌握
苦 和甜的奥秘。80余年的人生让她清楚知道苦瓜的厚度
如何,苦味又如何,又知道抹上多少蜂蜜最为适宜 。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1.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外婆之间哪些故事?请用简
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外婆在一边看着我, 从来都是笑,眼睛眯着,勾勒
出一个弯弯的弧度,嘴角露出我们家族遗传的酒窝。(从
描写方法 的角度进行赏析)

(2)印象里,她似乎从不帮我回避那些苦,但却会挖一
勺浓浓 的蜂蜜给我,教我学会自己和生活和解。(从修辞



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3.文章第⑪⑫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4.外婆的“冰镇苦瓜”给你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人生
启迪?(4分)


九、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爹的冰糖葫芦生意
张 玮
① 接到娘的电话,李冰急匆匆从外地赶了回来,进
门发现爹躺在病床上。娘告诉她,下雪天,你爹非去卖< br>冰糖葫芦不可,结果人和车滑到了沟里,把腿摔坏了。
看着爹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李冰心里就有些 来气。大冷
的天,卖什么冰糖葫芦,挣不了仨瓜俩枣的!“我不是和
您说过好多次了,不让您卖 冰糖葫芦了吗……”李冰唠唠
叨叨地说着。
②小时候,李冰对爹就没什么好感。在李冰眼里 ,爹
就从来没让李冰痛痛快快地吃过几串冰糖葫芦。李冰在
学校里考了好成绩,回家给爹要犒赏 ,爹就只给李冰一
串冰糖葫芦,如果多要,爹就会瞪了眼,训一句:“吃多
了闹肚子!”李冰只 好委屈地离开了。



③有一次,李冰的几个同学来找李冰,李冰缠着爹要< br>几串冰糖葫芦,可爹死活不给,让李冰丢尽了脸面,李
冰一个多星期没和爹说一句话。后来,李冰 大了,对爹
从事的职业有些反感:爹干什么不好,偏偏去卖冰糖葫
芦,一串冰糖葫芦仅仅挣个毛 把钱,这买卖能养家糊口
吗?但爹似乎做这买卖上了瘾,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
不疲。 ④那次,爹到学校里给李冰送生活费,提去了一大塑
料兜零碎毛票。爹尴尬地笑笑说:“爹来得急, 没时间给
你换成整票,你就用零钱买东西吧。”李冰看着那一大兜
零钱,真是哭笑不得。看看自 己周围的同学,家长送来
的都是百元大钞。李冰就觉得,爹真是一个没能耐的人。
⑤爹五十 岁的时候,娘张罗着给爹过生日。李冰的姑
姑们也都到了。娘守着满屋子的亲朋好友,仿佛是开玩
笑似的对李冰说:“你爹呀,卖了半辈子冰糖葫芦,可他
自己连一串冰糖葫芦都没吃过哩。”李冰表示 不信,娘便
说:“不信,去问你爹。”可李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
爹却笑眯眯的,不置可否。 娘又接着说:“别看你爹这买
卖不大,可他顺顺利利地供你读完了大学……”
⑥私下里,李 冰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娘:“我爹真的
没吃过一串冰糖葫芦吗?”这回,娘真的是板着脸告诉
她 :“可不,你爹曾亲口对我说过,每次看着那串冰糖葫
芦,我总是难以下口,我总会想着,怎么把它卖出 去变



成钱,给女儿用。”听着娘的话语,这一回,李冰突然感
到鼻子 有些发酸,只是她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⑦李冰参加了工作后,就坚决不让爹再出去卖冰糖葫< br>芦了,可爹就是不答应。这不,爹终于出事了。李冰看
着病床上躺着的爹,知道爹现在最想让她干 什么。她对
爹说一句:“我替您去卖那些剩下的冰糖葫芦吧。”爹一
听,果然高兴得不知什么似 的,脸上涌起了难得一见的
笑容,嘴里直说:“好,好,好……”
⑧李冰推起了爹走街串巷 卖冰糖葫芦的那辆老式大
轮自行车,这时李冰才发现,那硬皮鞍座上,竟摩擦得
起了许多皮毛。 李冰抚摸着,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⑨“卖冰糖葫芦了……”李冰学着爹的样子吆喝起来。
听 到吆喝声,一些领着孩子的老头,老太太走出了家门,
看到李冰,便纷纷问起来:“你爹怎么了,你爹怎 么没来
卖呢?”有些知道爹出事的主顾说:“给我多来几串吧,
你爹可是个好人,有时在路上碰 着,没带钱,你爹总是
要给孩子几串冰糖葫芦。回去,可别忘了给你爹捎个
好……”也就是从这 时起,李冰才突然明白:原来,爹卖
小小的冰糖葫芦,竟也拥有这么好的人缘儿。
⑩在外村 ,李冰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墙根下
晒太阳。还不等走近,老人便说:“你是李山印的女儿
吧?”李冰点点头。那老人便说:“我就知道肯定错不了。
这十里八乡只有你爹卖冰糖葫芦。孩子,你 不知道,你



爹每次卖冰糖葫芦路过这里,俺哥俩都要唠上一阵子,
只 有唠上一阵子,他才会开开心心地走……”
⑪听着老人的话语,李冰突然感到,爹哪里是在做冰糖葫芦的买卖,爹分明是在做人生最快乐、最有意义的
事情!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8)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故事情节。(4分)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4分)

3.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爹干什么不好,偏偏去卖冰糖葫芦 ,一串冰糖葫芦
仅仅挣个毛把钱,这买卖能养家糊口吗?
..

(2)这时李冰才发现,那硬皮鞍座上,竟摩擦得起了许

多皮毛。
4.“但爹似乎做这买卖上了瘾,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
不疲”,从全文看有哪些原因?请分点作答 。(4分)

十、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带老母亲坐飞机
孙道荣



①因为路上遇堵,值机时间快到了,所以,一下车,我就拖着行李箱,急匆匆走进候机大厅。回头一看,母亲却
没跟上。赶紧又回头找母亲,她拎着布袋子 ,不知所措地
站在候机厅的玻璃门外。看见我,母亲讪讪地笑笑,一眨
眼你就不见了,这都是玻 璃窗户,你怎么走进去的?我告
诉母亲,这是感应门,你走近一点,它就会自动打开的。时
间来 不及了,我们赶紧进去吧。
②母亲歉疚地点点头,那我们快点,我跟紧你。
③还好,候机厅 显示屏告示,我们的航班晚点了。我
对母亲说,你就在附近找个位子坐一下,我先去上个厕
所。 等我上完厕所回来,看见母亲茫然地站在原地,一动
未动。我指指边上立柱下的空座位,问她为什么不去 坐一
坐。母亲喃喃地说,里面这么大,我怕一走开,你回头找不
到我了。
④我的心一紧,忽然意识到,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
第一次坐飞机。
⑤母亲已经七 十多岁了,我在杭州工作十几年,母亲
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应我的要求,来帮我们临时照顾孩
子的,除了带她老人家到西湖边玩过一次外,她几乎没走
出过我们小区。这一次,我就是特地带母亲坐飞 机去厦门
旅游。
⑥排队过安检时,母亲一直拽着我的背包带,仿佛一
松手,我就会消 失在茫茫人海似的。到了安检口,我对母



亲说,安检必须一个人一个人来,要 不你在我前面进安检
口?母亲不安地说,我……我不会啊。我把登机牌和身份
证交给母亲,告诉 她,只要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安检员就可
以了。母亲犹豫了一会儿,说,那……那还是你先进去吧,
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又加了一句,进去后你要等着我
啊。
⑦我的鼻子忽然有点发酸。母亲 虽然不识字,但在我
们老家村子里,她算是非常能干的妇女,什么农活、重活,
都是一把好手。 记得小时候,母亲第一次带我上几十里外
的县城赶集,那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大的集市,我亦步亦
趋地跟在她身后,生怕走丢了,对她崇拜得不得了。一转
眼,母亲老了。
⑧登上飞机,母亲 浑浊的眼睛里,不时流露出惊讶之
色,但我看出她努力抑制着,不表现出来。母亲年轻时就
好面 子,我知道她是怕显露出来,显得自己很没见识,而
丢了身边儿子的脸。
⑨空姐在发放食物了 。空姐问母亲,是吃面条,还是
米饭?母亲看看空姐,又看看我,忽然摇摇头。我们一早出
门, 没来得及吃东西,我知道母亲其实饿了,于是替母亲
要了一份面条,她爱吃面条。等空姐走远了,母亲轻 声责
怪我,飞机上的东西很贵吧。我轻声告诉她,这是免费的。
母亲这才释然。
⑩下了飞机,回头看见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



⑪母亲这辈子没有出 过远门,厦门,是她走过最远的
地方了,也是七十多岁的她,第一次真正出门旅游。一路
上,看 到的,吃到的,听到的,玩到的,对她来说,都是第一
次。在离开厦门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忽然重重地叹 了口气,
我以为她有什么不舒适,母亲幽幽地说,要是你爸还活着,
也看到这些,该多好啊。又 笑笑说,回去就是马上死了,也
值得了。
⑫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选自《齐鲁晚报》2017.11.8)
1.文章以“带老母亲坐飞机”为题有何妙处?(4分)


2.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行。(4分)
(1)“排队过安检时,母亲一直拽着我的背包带,仿 佛一

松手,我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似的”句子中,加点词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赶紧又回头找母亲,她拎着布袋子,不知所措地站
....
在候机 厅的玻璃门外”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说明。

3.文章第⑩段写到: “下了飞机,回头看见母亲的喜悦溢
于言表。”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母亲当时的心理

< p>

活动。(4分)

4.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十一、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心有灵犀的默契
睿 雪
①肉包和香蕉的味道,曾经充斥在我童年中的某一段
时光。
②12岁那年,我生了一 场大病,父母带着我四处求
医。在省城的一家大医院,病情终于得到确诊,医生建
议给我做手术 。慌忙为我办理了住院手续后,母亲就离
开了。这几个月的奔波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去大
半,母亲必须回去为我筹集动手术的钱。
③病房里尽是惨白的颜色,我的心情愈加沉重。大
部 分时间里,我喜欢静静地坐在病床上,望着窗外发呆。
或许是怕惹我心烦,守在我身边的父亲也总是小心 翼翼
....
地陪我一起沉默。
④只有每天清晨,才是父亲最活跃的时候。他总是< br>早早起床,冲出门去,买回4个肉包,当一天的饭菜。
肉包是小贩们提来叫卖的,数量有限,很多 人抢买。我
好奇父亲为什么总要去买肉包,父亲抱怨说医院的饭菜
味道太怪,他吃不习惯。我的 看法倒与他不同。医院的



饭菜里有我从没吃过的豆芽菜,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 肉
制品,香甜可口。所以,每到饭点,我吃饭配菜,父亲
吃肉包,配一碗清汤。肉包的味道很浓 ,经常惹来病房
里其他人的小声抱怨,但父亲还是雷打不动地买,雷打
不动地吃。
⑤ 过了几天,母亲筹集的钱寄来了。当我被推进手
术室的时候,父亲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什么话也没< br>.....
说。但我能感受得到,父亲是想鼓励我坚强、别害怕。
年幼的我对手术难免恐 惧,但我努力对父亲挤出微笑,
直到他的身影渐渐离我而去。
⑥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回到病 房。父亲趴在我的
病床旁睡着了。我刚试着动了下身子,父亲就一个激灵
坐起来,怜爱地摸摸我 的头,问我想吃点什么。
⑦我很想对他说,我想吃李子、桃子或苹果。李子
和桃子是常见的水 果,我怀念那种味道。而苹果是我很
少能吃得到的,一直对我充满诱惑力。但话到嘴边成了
—— “我想吃香蕉”。我轻轻地对父亲说。我观察过,
医院门口的水果摊上,李子、桃子和苹果的标价都在每
斤3元以上,唯一便宜的就是香蕉,每斤1.5元。
⑧父亲很乐呵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提 了一串儿
香蕉进来。虽然我并不爱吃香蕉,但为了帮父亲省点儿
钱,此后的20天里,只要父亲 问我想吃什么,我都会回
答“香蕉”。



⑨出院回家后,有一天,母 亲要出门买东西,问我
们想吃点什么。没想到,我和父亲同时指着对方喊道:
“只要不给她(他 )买香蕉(肉包)就行!”
⑩母亲一头雾水,而我和父亲只是相视一笑。是的,
只是笑,不必 要说什么。原来,我和父亲都早已猜透了
对方的秘密——我岂会不知道,父亲啃肉包是为了让我
能吃医院里的好饭菜;父亲也早就明白,我要香蕉是故
意为他省钱。
⑪肉包和香蕉,承载着我 们这对清贫父女心有灵犀
的默契。很多时候,最深沉的爱,往往无须言明,埋于
彼此的心底,默 默享受,便已足够。
(选自《人
民周刊》2017年第19期,有删改)
1.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或许是怕惹我心烦,守在我身边的父亲也总是小心
..
翼翼地陪我一起沉默。
..

(2)当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父亲只是紧紧地握住我
.....< br>的手,什么话也没说。

3.文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请找两处抄写在下面空白



处。(4分)

4.文章故事情节给你什么启示,请写出你的感想。(4分)

十二、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外婆的温度
杜若冰
①小时候,我最喜欢土豆了,外婆也最爱土豆,分
别是我喜欢吃,外婆喜欢种。
②外 婆将土豆当个宝,土地还未收获时,她就时不
时来看看,拂起这片叶,翻翻那边土。如果土是透明的,< br>外婆恐怕就天天趴在那儿看了吧。每每这时,我就站在
外婆身后,痴痴地笑她。风吹过,土豆的叶 随着夕阳的
旋律轻轻摇摆。
③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土豆时,外婆便经常带着我
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掏累了,外婆就站在田埂上,她
身上的衣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要起飞一样。 每当这
时,我都觉得外婆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蹲下身,
拿着一个小木棒,细细地抠着土豆 边缘的土,待看到那
浅黄色的薄皮了,我便开心的扔掉木棍,抓住土豆白色
的茎,猛地向上一拔 。清脆的断裂声响起,我跌坐在田
螣,手中还死死的捏着一片大大的叶子。
④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



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 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
便被大地挤了出来。外婆拿起土豆,轻轻一抖,土块便
落了下来。外 婆又挖了几颗,然后将土豆递给我,领着
我回家去。
⑤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 。我低着头
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着,土豆是温暖的,
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
⑥到了家,土豆被外婆切成了细丝,经过油与火的双
重作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我趴在桌 子上,晃着
够不到地的腿,深吸一口土豆丝散发来出的香气,外婆
只吃一点点,便将一整盘土豆 丝推到我面前,宠溺地看
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
⑦饭后外婆在小溪边洗衣服,我就趴在草坪上,有一
搭没一搭的找着话题。
⑧“土豆 啊,就是土疙瘩,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
外婆洗衣服的手顿了一下,她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
加了一句,“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
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我点了点头,觉 得大地母亲
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
⑨外婆用辛勤种植出的土豆,将我为养 成结结实实的
人,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黄的皮肤,觉得自己就像是大地
的外孙女,大地就是我的外 婆。外婆曾对我说过,长在
地里的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聆听着大地的脉搏,所以



它们懂得大地的快乐与痛苦。
⑩现在我搬到了城里,菜场就在楼底下,外婆却坚
持给我送土豆。她说,外面的土豆都是人给催产出来的,
不好吃。我摸了摸外婆刚刚送来的土豆 ,依旧透着几分
暖意。我闭上双眼,感受着从土豆表皮传来的温度。我
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 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体的
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
(节选自《做人
与处世》2017年9月上半月刊)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
那么讨人喜欢。

3.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全文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4
分)

4.结合全文,说说以“外婆的温度”为标题的作用。(4
分)


十三、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父爱的速度
风之语
①那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
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我无意中参与了一场群架,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
什么,只知道发泄似的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逃走 了,
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
的一位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 去。而校长,只瞥
了一眼我劣迹斑斑的违纪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
吧,以后不必再来了 。”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
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 子里满头大汗地劈
柴,我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木然地
..
将一张勒 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
说:“你先在家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
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 然后趁着夜
色,带我去校长家。
⑤这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他明显有些紧张。在一
次车祸中被撞瘸的右腿,使父亲走起路来愈加艰难。
⑥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 亲身后,
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
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 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



定没有人看到,他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⑦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
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 头
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
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就多么客气,他只 是几句话,便将
我重新回校的希望灭绝了。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着,点
头附和校长的每一句话, 又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你宽
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
烟雾里 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
⑧但我还是跟父亲挨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 的时
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
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 门去,校长也动作
迅速地紧跟出来。
⑨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统统地撞了开去。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
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 敌。
⑩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停住了脚,
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 气。片刻后,他抬起
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
你回校读书的事, 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在他的这
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⑪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
通知。


⑫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
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 后的我,
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
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 ,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⑬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
还有一年前父 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
“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
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
⑭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
个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10)
1.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文章情节。(每空8个字)
(4分)
①无故打架,被迫退学→② →③
→④再回校园,冲刺高考→⑤校长退礼,铭记真情
2.结合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 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
柴,我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
..

(2)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
...
再不回头。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语句。(4分)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十四、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白 发
斯 沐
①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②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 远的北京,
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
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 为母亲也在北京。
③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 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
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
是头晕头 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
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
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④母 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
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
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 以了。再
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
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 答:“我也想来看看机



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
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 我跟在母
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
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 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
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
年初回来时,怎 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
母亲倒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
. .
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
..
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
⑥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
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 头发回来。我
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
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 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⑦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
的现实。让我 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
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
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
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 ⑧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
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 久,
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
没有……



⑨当我什么都还没为母亲做的时候,母亲就已经老
了。这种心酸的感觉,让我很不安。
⑩在坐上车回去的途中,我让母亲坐在前排,帮母
亲把窗户打开,这样就不容易晕车。我坐在车的后排 ,
车内没有灯光,一片灰暗。但母亲的白发就像是已经深
深地长进我的脑海,不停翻转。我想起 年幼时,母亲是
极其爱护她那一头秀发的。那时家里穷,很多人都舍不
得买洗发露洗头,只是用 洗衣服的肥皂洗洗。母亲却是
例外,她每次用洗发露洗完头后,头发上总能留下淡淡
的清香,那 种味道很好闻。我就吵着让母亲也给我洗,
母亲边给我洗头边说:“女孩子,要爱护自己的一头头
发。”
⑪后来,我读师范,学费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
母亲就更拼命地干活。炎 热的夏天,母亲在采完茶后,
因为要赶到2公里外的乡里把茶叶卖了,就来不及再回
去洗漱。母 亲就带了一把梳子放在茶篮里,去卖茶前,
都要把头发梳整齐。每次还都问我,头发还乱吗?母亲
所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当时
我心里暗暗地想,毕业了,能赚钱了,就不让母 亲这么
辛苦了,给母亲买好吃的,买漂亮的衣裳,买母亲喜欢
的。
⑫如今,我毕业了,也工作了。我为母亲做了什么?
我什么都还没做,母亲的一头秀发已白。



⑬母亲的白发,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选自《福建日报》2017年12月05日)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2.结合全文,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分)
(1)“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 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
的现实”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 br>(2)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
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 ;有多久,没有
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
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句子)(2分)


3.文章以“白发”为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4. 母爱如水绵延不绝,读完本文,请谈谈你的感悟。(4
分)


生活哲思(6篇)



十五、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银 碗
①酷暑炎热,集市依然热闹。货山人海,琳琅满目,
繁荣景象。 ②星期天,我徜徉在贸易市场,想买几样称心菜,改
善一下生活。迎面走来一位污垢遮衣的少年,我 急忙欲
避,却被挡住。“叔叔:请你帮个忙,借点钱。”
③“我不认识你!为啥借钱?”这明摆着是乞讨,还
标榜成“借”。
④“回家。出来打工受骗,白干一月,未挣分文。”
少年脸红着。
⑤“你年龄还小,咋不上学呢?”
⑥“读高中,为减轻父母负担,乘假期希望挣点学费。”
⑦眼前的这位少年,仿佛就是我儿子,不由得勾起同
情心。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曾说过,节假 日打工挣点
钱添补所需,尽量向家里少要钱,不为难大人。随着思
绪的反应,掏出仅有的一百元 递给少年。
⑧“叔叔:太多了,五十就足够。”
⑨“不要给!装学生骗钱的多得很,别上当!”朋友
喊着挡住了我的手。
⑩“我不是骗子,您看我手上的血泡和厚茧。”
⑪一百元给少年,劝他要好好读书。少年含泪 微笑着
点头,把打工时土里捡的个脏兮兮的小碗,强要送我作



纪念,还说以后加倍偿还。推辞不掉,就把脏碗用手指
夹着转悠。
⑫钱没有了,买菜 的兴致也凉了,慢步迂回。突然几
个外地口音的人,瞧见脏碗问我:“师傅,你手里的东
西卖不 卖?”
⑬“卖啊!”我想原本就是无用之物,只是没扔。
⑭“我看看,这是先秦银碗,古器。开个价吧!”
⑮“给合适就行,不要亏人。”
⑯“四百元怎么样?”我很高兴,心想立即出手,赶
往车站还能追上少年,就柔和地反问:“太少了吧? ”
⑰“看你也是内行,做这生意不是内行不中用。银碗
的价值达千元,但我们住店吃饭花销大 ,不亏你钱给足
六百元吧!”
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我拿着现金美滋滋地奔往车
站,里外寻遍没有见到少年的面。
⑲整一年的秋天,金州大学来了封信,拆开信封见写
到:
⑳叔叔:您是好心人,去年 假期多亏帮忙,我才安全
返家。打工受骗人格受辱,差点自寻短见。念及父母,
抱着试的态度, 厚着脸皮街头行乞。回家后双亲的安慰
和您的教诲一样,点燃起我心灵的火焰,发奋学习,高
分 考入重点大学。家境贫寒,缺学费一千元,盼您支持。
行乞学子


< br>21
淤积心里长久不安的银碗款,终于有了该拿的

人,我感到心情愉快,格外 轻松,好像甩脱了沉重的包
袱。
22
四年后的金秋,《宏德》杂志社汇来六千元。文

友贺我大作发表,稿费颇丰。我从学生时期开始投稿的
记录,直查到现在青丝花白, 未给该杂志社投去一篇作
品。草稿纸堆得能装一车皮,发表的作品并不多。莫名
其妙,羞愧之及 ,我气愤地将款退回去。奇怪,汇款单
不久又邮来了,多出说明:我社从未汇出此款!接着收
到 一封信:
(23)叔叔:您是天下道德高尚的人,对您的帮助
深表感谢!我大学毕业当了杂志 社编辑,月薪加奖金五
千多元,借款还清,生活幸福。汇您六千元,既是还借
款,又是答谢您。 五年前,我留给您的小碗是分文不值
的废器,而您给了我精神上的“银碗”。我将会把您的
道德 发扬光大!

(选文略有改动)
1.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4分)


2. 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我拿着现金美滋滋地奔往车站,
....
里外寻遍没有见到少年的面。
..

3.选文中写朋友劝“我”不要给少年钱的内容能否删去?
为什么?(5分)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十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风车里的故事
朱敏江
①一家人驱 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
厅的风车,箭一般的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一饱眼福
之 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
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
②都说云是风的故 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
我的故事。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
尽的情思 。
③木头制成的风车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
斗,车身有一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连,用 来控制进量。
抽屉形的出口呈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米和稻谷等就从



此处流出。风车口呈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
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 飞快的
转动。
④小的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
会一本正经地说:“ 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
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
哥偏 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
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
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
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
⑤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
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秕谷 ,还夹杂
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粉墨登场了。
⑥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 装满稻
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从
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 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
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
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 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
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纷纷从
风车口 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
之上。而那些体量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 br>在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
落地面。


⑦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
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马上用畚斗到 谷堆
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畚斗,双
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 稻子就纷纷从畚斗
跃入漏斗中。
⑧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
亲 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
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 疼
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
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 祥的笑容。
⑨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
白色的麦壳仿佛一个个穿着白衣 的精灵女孩,迈着轻盈
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
扭动婀娜的身姿 ,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
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
吹落轩辕台”。不一会儿,地面就银白一片, 犹如进入银
装素裹的世界。
⑩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
随着 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让风
车少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
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
了风车。


< br>⑪风车虽已远离繁华,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
度过的美好时光。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 光下那
一个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
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心 中若有桃花源,何处
不是水云间呢?
(选自《散文百家》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 br>1.作者说风车“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请结合文章内容
概括出作者与风车的相关经历。(4分 )

2.文章第③段对风车构造的详细介绍有什么作用?(4
分)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分)
(1)而那些体量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 在
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斗之后,才心有不甘地降落
地面。(从修辞角度)


(2)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
下雪啦!”(从描写角度)


4.第⑪段中作者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呢?”请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
悟和看法。(4分)

十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明月照雪
包利民
①记忆中有一年 的中秋节极冷,傍晚时分便下了场
雪,地上积上了薄薄的一层,夜里一时未融。天便晴开,
圆月 升空。雪极浅,月光淡淡,两相辉映,一时分不清
是雪还是月色满庭。
②早晨阳光照耀,那层 雪已逝去无痕,回思昨夜情景,
恍惚间不甚分明,就像梦里的种种。月光照着最初的雪,
极难相 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
则天阴无月。所以,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
③而到了深冬时候,朗月涂抹雪原的情景却是常见。
④一个很冷的夜里,我们的车快接近城市 的时候出了
故障,于是相互鼓劲儿步行回去。穿得极厚,在零下三
十多度的气温下,依然是难捱 ,只好脚步加快,以此来
驱散如影随形的冷。是夜月圆如镜,照着周围无尽的雪
野。由于是抄近 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去,
都是柔软的羁绊。厚厚的雪原,在月光下闪着淡远朦胧
.....
的光,北风猛烈,吹起细雪如雾飘飞,细细密密的光亮
飘忽消散。



⑤起初的时候还满怀欣赏的意趣,可是当寒冷浸透了
身心,当落脚越 来越沉重,便只剩下归心似箭。到得家
中,温暖扑面,缓解了身上的冷,向窗外望,一轮冷月
依 然照彻。回想刚才路上的一切,便又觉美好临近。原
来,那许多的艰难,也造就了平时难得看到的美,当 一
切都走过之后,回望,那份美更是直入心灵。
⑥寒冷凝结的情致,寒冷绽放的美丽,有着特 别的感
染力。或许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在最艰难的时候,总
会有让我们铭记的感动,虽然有苍 凉侵怀,可是那种美
丽却是入心。
⑦去年的元宵佳节,正逢天气晴好,夜空幽蓝,明月
高悬。出门去看月,门前的水上公园里却是各种灯光闪
烁,抬头见月,低头却难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 排挤得
..
无迹可寻。于是便信步向远处走,出了城,一片广阔的
雪原,直连向更远处 朦胧的山影。仿佛远离了尘世,月
亮也一下子清晰亲近起来。月色将雪原轻拥,一片幽幽
的明亮 ,是夜有轻轻的风,细密的月光同着细密的雪一
同流淌。此刻浑然忘了寒冷,眼中心里,只有那月,只< br>有那雪。
⑧忽然想到,这轻风,这雪花,这月色,如此的风花
雪月,尽集于此,却有着 全新的意味。回头看身后城市
的万家灯火,竟有着不真实的感觉,处于天地间的两方
虚幻,就似 立于人生的极致,流连且眷恋。



⑨真的,人的一生中不会经历太多明月照雪 的情境,
非是难遇,而是我们习惯了不去寻找。一如在长长的一
生中,我们已经走得麻木,习惯 了随波逐流,却不会于
艰难坎坷中去寻那一份映亮生命的美。
⑩所以,不管怎样的际遇之中, 我都希望我们的心里
有着明月,还有月亮下洁白的雪原,如此,我们的生命,
定会皎皎如月纯纯 如雪,无论何时回首,都是永远的圣
洁美好。
1.结合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去,
都是柔软的羁绊。(2分)
.....

(2)抬头见月,低头却难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排挤得
..
无迹可寻。(2分)

2.请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月色将雪原轻拥,一片幽幽的明亮,是夜有轻轻的
风,细密的月光同着细密的雪一同流淌。

3.文章以“明月照雪”为题极富韵味,请简述这个标题
的妙处。(4分)

4.理解文章主旨,请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4分)




十八、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红高粱
程中学
① 刚一立秋,高粱就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像一把把
迎风怒放的火炬。火红的高粱剪裁出山的裙裾。山风一< br>来,就见火红的裙裾飞扬,飘摇出惹眼的美丽。高梁不
是花,但很美;高粱脱粒晒干后只是一种商 品粮,却有
着善良朴实的品性,它在特殊的年月里挽救了了无数人
的生命。
②刚抽穗 时的高粱就像一个青涩的少女,犹抱琵琶
半遮面般清纯动人。还记得小时候,成片的高粱地是我
们儿童的乐园。背着大人,躲过生产队“看青”的人,
我们常到高粱地找寻高粱“乌米”。乌米是一种生 长在农
作用顶部的真菌,颜色多为黑色,幼嫩时可食用,味道
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它外表虽不 起眼,却是我们童年
记忆中不可多得的美味。采摘下来,剥开裹着的那层高
粱皮,只见乌米外白 里黑,圆胖可爱。小心翼翼咬上一
口,有一种绵绵软软的甜味,吃完一颗,白白的小牙立
马变黑 。不一会,我们的脸蛋上、衣服上都沾上了乌米
的颜色,成了一个个“大花猫”。至今想起,那种美好的
感觉仍然让我回味不已。
③将熟未熟时的高粱就像画中的古典美人,娇面含



羞,风情万种,令 人怦然心动。每当这时候,我就要缠
着奶奶给我做高粱粑了。割一捆高粱回家,在干净的院
坝里 用手将高粱粒搓下来,清水淘净,再沥干水分。这
时的高粱,圆润饱满,只是里面的浆还未熟透。用石磨
一碾,青红相间的高粱皮儿裹着奶白色的浆汁聚集在磨
槽里,散发出一种清甜的味道。舀一勺磨 好的高粱浆放
入烧热的锅里,再化入一小坨猪油,随着高粱浆遇热凝
固,再轻轻按扁、翻动,煎 至两面金黄。此时的火候不
能太大,否则易焦变糊;也不能太小,不易煎熟。每次
做高粱粑我都 自告奋勇帮奶奶烧火,很认真地将火候掌
握得刚刚好,奶奶便笑我是被馋虫勾的,平时也没见干
活这么积极。煎好的高粱粑,蘸上白糖吃,软糯香甜,
味道独特,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是我童年印象最 深刻
的美味。高粱做成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但蛋白
质中赖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质的 质量也最差。高粱
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却更能为人体所吸收。常
听奶奶说起,在自然灾 害那几年,稀稀拉拉的高粱羹拌
上山间田里的各种野菜,救活了当地的很多人。但奶奶
却不许我 多吃高粱粑,说它是“粗粮”,小孩子吃多了消
化不好。
④熟透的高粱,像小山一样堆在晒 场上,将人们的生
活也装扮得红红火火。这时,各大小酒厂收购高粱的广
告贴出来了,乡亲们脸 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在我国,



以高粱为原料蒸馏白酒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正如俗语
所说,“好酒离不开红粮”,驰名中外的中国名酒多是以
高粱为主料或重要辅料配制而 成。种植高粱的人有了收
益,生活有了希望;酿酒师挥动着臂膀,将浓郁的酒香
洒满大街小巷。 父亲呷一口自家高粱做的纯粮酒,脸上
就有了微醺的神采。在浓郁的高粱酒香里品味生活,日
子 虽然还不算富足,却也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⑤又是一年秋风起,高粱又红了。勤劳、节俭、淳朴、
热情的人们,就像田野里熟透的红高粱,让人亲近,让
人热爱,让人向往。
(选自《散文百家》2017年11期,有改动)
1.文章围绕“红高粱”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3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将熟未熟时的高粱就像画中的古典美人,娇面含
羞,风情万种,令人怦然心动。

3.“红高粱”在文中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理解。(4分)

4.请结合选文,谈谈红高粱给你的感悟。(5分)



十九、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总有一些事需假以时日
潘巧林
① 入秋之后,母亲在自家院子的空地上翻土、除草,
开辟了一块地,并用锄头勾勒出长方形状,把地分成小
块,打出坎,种上生菜、芹菜、葱蒜、豆角和菜花。
②每天清晨,天微亮,母亲就悄然起床, 到她的“一
亩三分地”里忙活去了。她给菜们除除草、松松土、捉
捉虫、浇浇水、施施肥,捣鼓 不停,却也乐在其中。
③小菜苗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得以成活并长得很
飞快。转眼之间,原 本空寥的菜地变得葱绿一片,实在
养眼。时值我栽在地头的月月红,也铆足了劲探出了许
多花蕾 ,时有花朵绽放。母亲有心,特意用了小木棍和
细竹片一点点扎成了篱笆,把月月红围住,供它攀爬。< br>秋风微微,月月红繁茂的深红色花朵开得越来越热闹,
冗长的花事与菜们的绿在光影的交替里互相 映衬,定格
成“山风吹来花在动,无风花影也动人”的画面,时常
令人驻足观望,用心感受岁月 的静好。
④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
............
续着。时光照在墙面上,在屋檐下留下时间的痕迹。母
亲所种的豆角、葱蒜,品种早熟的菜花都可以收 获上桌
了,农家肥培育出来的菜花,鲜嫩软滑,大人小孩都爱
吃。我更甚,抱怨母亲只种了一畦 地,好吃的“菜花”



供不应求。而母亲却说,还有三畦地的慢菜花在后面呢。
我有点心急,便对母亲说,这么久还吃不上,要不要砍
去,改种早熟菜花。母亲却道,需要时间 ,等它得吃了
便可持续吃到开年。我不便再说什么,只好看着慢慢生
长的“慢菜花”,耐着性子 等呀等。
⑤母亲仍是坚持着每天浇水,缓缓地,慢慢地,像
养育一个个孩子。
⑥又 是暖暖一年冬。日光倾城,我见着慢菜花慢慢
抽芽,积蓄着生长的力量,结节粗大壮实,“彪悍”得很,
..
心里的喜悦渐渐萌生、积累,很是期待收获来临。之后
的某周末,外出归来,路经 菜地,看到慢菜花已开花迎
接我们,在微风的轻抚下,举着手像在说,你看,我们
在这儿。这下 ,吃都吃不过来,我为自己之前的“嫌弃”
羞愧不已。
⑦有天傍晚,母亲在菜地里摘着我爱吃 的慢菜花,
我三岁的小儿骑着他至爱的滑滑车,从房间里窜出,在
客厅里打几个回弯开到家门口 ,头也不回骑车出了门。
忽然,他发现一些草长出了毛毛的花,禁不住大声嚷嚷:
“外婆!外婆 !你看——草草长花了。”母亲无疑被他的
声调感染了,随手摘了草,熟练的翻卷着,一下,两下,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就做成递给了他。他丢弃了他的滑
滑车,拿着那只“草狗”跑来跑去。夕阳西下 ,洒落一
地暗沉的余晖,晚风将月月红的香气送入鼻息,我恍然



跌入了梦境。
⑧总有一些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等待。比如
等待花开,比如养育 孩子,比如寻找幸福。从播撒小小
的种子到结出沉甸甸的果实,需要走很长的路。其间,
谁也不 能保证阳光总是灿烂,风雨不会再来,蜂蝶不会
失约。只要做到三月播种、五月施肥、七月捉虫,九月< br>必然会有收成。就如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所说:“幸福
可以来得慢一点,只要它是真的。”是的 ,一切都在来的
路上,慢慢等,太阳愿意照耀,雨露答应滋润,即使在
沙漠里,鲜花也会盛开, 你所期待的,也必然会出现。
1.结合全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我见着慢菜花慢慢抽芽,积蓄着生长的力量,结节粗
大壮实,“彪悍”得很。
..


2.第⑧段句子“总有一些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等
待 ”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3.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续着。
............





4.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
内容具体作答。(4分)





二十、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葡萄与葫芦
阎连科
①租下了一处有院落的房子住。 院落栅栏的大门
前, 葡萄架上结满了葫芦——这北方特有、但却罕见了
的迎客方式,让任何一个客人的到来,都感愕然与惊喜 。
②四株新栽腕粗的葡萄树,以它的矜持和慵懒,表
示着把它从一块肥地苗圃卖到这儿移栽 的不满与对抗,
也是一种对背井离乡的愁思吧,显示着它可以有绿叶生
出,就对起了你们让它移 民他地的思绪与情绪。
③葫芦则不是那样注重自己的身价与对故地那种不
可分离的眷恋性。 给我水,给我通风和阳光,一周后种
子就乖孩子样从睡梦中醒来蹦蹦跳跳了。尽管是把它种
在葡 萄树的树坑里,可它没有寄人篱下那感觉,一吐出



嫩芽和绿叶,就开始反宾为 主,在葡萄树坑里,借着葡
萄树的身子,把自己一日几寸、一日几寸地朝着高处爬。
一个月后, 它就都爬到了葡萄架的顶格网棚上。
④风和阳光在半空总是对葫芦的秧叶有着特别的情
感和交 易。它们对半空的植物们,从来没有小气吝啬过。
而葫芦秧也对阳光和风的慷慨还以风生水起、活色生香
的疯长和回报。某一天的深夜里,没有人听到葫芦与月
光有什么密议和商谈,但在来日月光未落 、而太阳生辉
的交错中,你看到葫芦秧在它的顶部开花了。透亮的黄
花,喇叭样吹在天空间。接 下去,三朝五日间,有手指
似的青皮葫芦从那花处结出来。并且一出来,就有了一
端均细,一端 鼓粗的葫芦雏形儿。且这些雏形葫芦不是
一个一个出生的,而是集中在某几日,一生一批十几个,
像小猪崽样一窝七八、十几只。可接下来整整一个月,
它们似乎沉默和凝结了,几乎是拒绝着长大与成 熟,它
们在棚架上竖着垂挂着,还都是大拇指的模样儿……
⑤担心时季与葫芦的不足。
⑥担心葫芦种子中的陷阱。
..
⑦担心葫芦迟迟地凝结着不育不长,是对主人只给
它水分不予施肥的抵抗与报复。
⑧可终于,在还未及给葫芦补偿一些肥料时,我同
西班牙的朋友去了两天承德城。也就两天两夜 的分别,
回到门口的棚架下,突然到来的目瞪和口呆,原来大拇



指或 小灯泡似的葫芦们,忽忽然然间,叮叮咣咣成熟了,
居然个个都长大到了人的头颅样。为了弄清葫芦在突 然
间爆炸生长、而不是日渐长成的秘密,我在一天的半夜
两点多钟起床,猫在葡萄(葫芦)棚架 下,偷听那葫芦
生长的声响,终于就听到了在那月光中,大葫芦和葫芦
叶争夺水养的吵闹和最后 叶子妥协谦让地把水养暂借给
葫芦的应答声;听见葫芦在月光中抖擞着身子要把自己
变成人头的 得意;还看见水养沿着藤秧从地下向空中输
送的细微密集的蔚蓝的渠道,直到月光落去时,这些声
响和物形,都在暗淡中变为一团泥浆的沉默和模糊。
⑨到了十月,所有的葫芦都成熟干白了,沉重 地悬
在半空里,让所有路人的目光,都在他们身上停滞和惊
叹。
⑩第二年,我准备在 葡萄树的树坑里继续下种葫芦
时,却发现刚刚初春,别家他户的葡萄树,都还杆枯枝
裂着,而我 家的葡萄树就早早发芽了。而且那嫩芽的星
星点点间,枝干上有一股光滑的水润挂着、沾染着。这
一年,我没有再在葡萄的树坑中种葫芦。因为这一年葡
萄树如上一年葫芦那样的疯生野长,仅一年时间 它就爬
满棚架结满葡萄了。所有路过我家门前的人,看着那满
架的珍珠大葡萄,都惊奇我家的葡 萄树为何可以长得那
么快。人家的一般都要三年、四年才可以爬满架子结葡
萄,而我家的只需要 不到两季的时间就够了。



1.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表达效果。(4分)
可接下来整整一个月,它们似乎沉 默和凝结了,几乎
是拒绝着长大与成熟,它们在棚架上竖着垂挂着,还都
是大拇指的模样儿……


2.联系全文,试分析第二年我为何没有再在葡萄的树坑
中种葫芦?(4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加点词语“陷阱”具体指什么?
(4分)
担心葫芦种子中的陷阱。
..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本文给了我们哪些做人或做
事方面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一、(3分)①用长满老茧的手迅速(灵巧)地摘豆荚;
②吃惊、有趣;③肃然起敬
【解析】根据人物提示可迅速锁定答题区间。第③④两
段写母亲,概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前的内 容就
能得出事件。王妈和老大娘的情节分别出现在第⑤⑥段
和第⑦⑧段,寻找体现人物情感的关 键词句摘录即可。
2.(4分)第②段交代“我”在车上看到老妇人的长满老茧
的手引起了我 的注意,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回忆过去
生活中遇到的“长满老茧的手”作铺垫。
3.(4分)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左旋右转”“ 搓
呀搓呀”两个动词, 生动地写出了王妈搓麻绳时手的灵
巧、动作的娴熟。
4.(5分)示例:我的身边,也有一双 “长满老茧的手”,
它温暖而质朴,从小到大呵护着我,那就是奶奶的双手,
这双手如文中所说 的一样,长满老茧,但异常灵巧,这
对我来说这就是童年记忆中的温暖。(意思对即可)
二、(3分)①康乃馨大卖,老钱心生嫉妒 ②老钱心生
自责 ③陌生男子买下老钱的康乃馨(意思对即可)
【解析】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孩子来到老< br>钱擦鞋摊位旁卖康乃馨,老钱认为小孩的康乃馨不好卖;
第二部分写康乃馨大卖老钱心生嫉妒;第 三部分写老钱
听闻小孩卖花是为了换钱买药,心生自责,并买下小孩



的康乃馨;第四部分写来擦鞋的陌生男子买下了老钱的
康乃馨。根据分析,按照“情节”“人物心理”的 要求,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即可。
2.(4分)第③段孩子“笑”是为母亲节,许多人都买 自
己的花而高兴;第⑧段孩子“笑”是为老钱买了他的最
后一束康乃馨,他就能回家给妈妈做饭 了而开心。(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第③段和第⑧段孩子的“笑”含
义有何不同。第③段要结合“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
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来分析,第⑨段 要结合“你的这
束康乃馨,我要了!”“叔叔,我先走了!”来分析。
3.(4分)语言描写 和心理描写。文章写孩子卖康乃馨换
钱买药,老钱了解到孩子的家境后,就用一上午擦鞋的
钱买 下了这束花,最后来擦鞋的男人买了老钱的康乃馨,
主要是通过对三人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 外
从老钱对小男孩花卖得好的嫉妒到了解男孩家境后的自
责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老钱的善良 、有爱心。
4.(5分)从老钱天刚亮就出摊体现出老钱的勤劳;听闻
小男孩生活的艰辛,深 深自责,体现出老钱的善良;为
了让小男孩早点回家照顾瘫痪的母亲,买了小孩的花,
体现出老 钱的有爱心、乐于助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从文中“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
字路口”可以看出老钱的勤劳。从“老钱没想到孩子这



么苦,他自责地想。 ”可以看出老钱对自己嫉妒男孩的行
为感到十分自责,体现出他的善良。从“我母亲早在半
年前 就去世了,我是想让他早点回家才买下的”体现出
老钱的善良。
三、1.(4分)我和小张聊 天了解了他工作情况和家庭情
况;小张定期来我家收走废旧的报刊杂志并顺便带走
“我”家的生 活垃圾;我整理儿童杂志给他孩子,他向
我汇报孩子读书情况;帮岳母找回丢进了垃圾桶不锈钢
水槽的滤塞。(意思对即可)
2.(4分)“连连”表示“连续不断”,生动地写出了小张
乐 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品质和憨厚的性格特点,从侧面表
现了“我”对小张的赞美和感谢。(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句话出自第⑬段,“连连”是接连不断的意思,
在句中写“我”拿了两个苹果给小张 ,小张连续不断地
摆手拒绝,通过这一动作描写,再结合上文小张帮“我”
岳母找到塞子并洗干 净的事情,可看出小张乐于助人不
求回报的品质和憨厚的性格特点,再结合第⑬段“还没
等我道 谢”“连连”从侧面表现了“我”对小张的赞美和
感谢。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3.(4分)运 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具体表现在“微笑着主
动打招呼”“小张笑了”“小张听了直摇头”“小张却连连< br>摆摆手说”等,表现出小张随和、勤快、有礼貌、对工
作兢兢业业的品质。



4.(4分)心地善良、关爱他人。“我”和小张聊天了解
他的工作 情况和家庭情况,然后“我”整理儿童杂志给
他孩子,定期让小张来“我”家收走废旧的报刊杂志等。< br>(形象2分,分析2分)
四、1.(3分)中年男人陷入坑里 傻根掉进坑里 傻
根填坑(每点1分)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题目中的“明人挖洞”在文章
的第④ 段,“中年男人骂骂咧咧走了”在文章的第⑥段,
所以可知第一空应该是文章的第⑤段的内容,第⑤段讲
的是中年男人陷入坑中;题目中的最后一个“如梦乍醒”
22
段,所以第二空和第三空 ,主要是由文章的在文章的

21
段,通读⑦~

21
段可 知,⑦~⑪第⑦~

段说的是傻根掉
21
主要描述了傻根用石头填坑的过到坑 里的情景,⑫~

程;由此概括出答案即可。
2.(4分)“咸咸的”表现出明人为 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
所以流下了眼泪,同时也侧面表现了傻根的善良与执着。
(意思对即可)
【解析】句中用“咸咸的东西”来指代眼泪,生动地表
现了明人被傻根的行为所感动,从而使故 事情节更加丰
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4分)文章第⑤⑥段写中年男人掉进坑洞里摔 倒爬起
来,骂骂咧咧地推车走了,并没有将坑洞填平,这与后
面第⑧~⑳段傻根摔倒后的情景形 成强烈对比,从而更



有力地突出了傻根的善良与执着。
4.(5分 )示例一:我认同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傻根在智
力上,与同龄人有一定的差距,确实有点傻。
示例二: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傻根在品德上,一点也不
傻,他很善良,很聪明,知道坑洞如果不填平的话 ,还
会有其他人在坑洞摔倒,所以他主动捡碎石将坑洞填平。
(观点1分,看法2分) 五、1.(4分)用“伸”“打”“掰”“抠”“给”这几个
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给要饭女 人钱时的坚决态
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心地善良、扶助弱小的母亲形象。
【解析】分析题干可 知,此题考查人物动作描写的作用
分析,结合这几个词语可知属于动作描写,抓住这几个
词可以 体现出母亲给钱时的态度的坚决和不容置疑,进
而刻画出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扶助弱小的特< br>点。
2.(4分)病重的母亲为了五角钱的车费舍不得坐车和
为帮助要饭的女人毫不犹 豫地给出五角钱形成对比,突
出了母亲善良慈爱、扶助弱小、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举
例2分 ,分析2分)
【解析】解答此题,结合题干要求可知是分析对比手法
的作用,在头脑中对对比 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比主
要起突出强调的作用,然后明确文章病重的母亲为了五
角钱的车费 舍不得坐车和为帮助要饭的女人毫不犹豫地



给出五角钱形成对比,妈妈平时对 我的爱和我不愿意给
出自己的糖时的严厉形成对比,我开始的不愿意给糖和
后来我把我留了多时 的糖球,给每个孩子手里搁了一块
形成对比,选取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作用分析
主要抓 住人物形象入手阐述即可。
3.(4分)①妈妈是个勤俭持家的人。为了五角钱,哪
怕累到了 ,丢了面子也坚决不坐车;②妈妈是个扶助弱
小、乐于助人的人。自己不舍得坐车,但却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讨饭的女人,还把我不穿的衣服送给她们;③
妈妈是个对女儿既善良慈爱又严格要求的人。 把女儿打
扮得漂亮,但对女儿品质的养成绝不手软,严格要求。(共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 即可。)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可以抓住关
键语句分析并概括。“可要面 子的妈妈为了它,能躺在风
里任女儿吓得哭喊、任路人围观”可看出母亲的勤俭节
约,“只见妈 妈将掏出来的五角钱递给她”“五角钱到了
他们手里,攒起来兴许就能救人一命,就能派上大用场”“可见母亲扶助弱小、乐于助人,“我照样被她打扮得比
别人家的孩子更整齐漂亮”“我妈从未舍得 这样打我,我
委屈得鼻涕流过河,抽搭得喘不过气来”,可见母亲对女
儿既善良慈爱又严格要求 。
4.(4分)“等待”既能表现出母亲善良慈爱、扶助弱小、
讲究信用的优秀品质,又能展 示母亲对“我”人生启蒙



的重要影响。(含义2分,分析2分)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可知是考查对文章标
题含义的理解,然后细读文章,明确文章回忆了儿时 妈
妈帮助河南讨饭的母女并借此教育我要善良慈爱、扶助
弱小的事,故“等待”在这里既是赞扬 母亲的品质,结
合句子“但是幼年时妈妈对我最为朴素的人生启蒙,却
如种子一样,扎下了深深 的根须”更是能体会母亲品质
对我人生重要的启蒙作用。
六、1.(2分)②因小病号愤怒,伤感大哭 ④闻小病
号要走,夜编教材
2. (4分)(1)(2分)“竟然”有出乎意料之意,写出了
岳老师和小病号的关系出乎人们的意料,既表 现了人们
的惊讶,又流露出人们对他们的敬佩。
(2)(2分)“呆呆地”意思是不灵活、发 愣,写出岳老
师因为小病号的离开心情沉重,对外界一切都不感兴趣
的状态,另一方面为下文她 听到小病号的喊声跳起来作
铺垫。
3.(2分)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 br>动形象地写出了岳老师因小病号学有所得而得到众人赞
叹,内心感到幸福、喜悦。
4. (4分)第一次大哭的原因:①小病号“反正活不了
几年”的话深深刺痛了她。②为自己只顾教学,忽视 了
小病号的感受自责。



第二次大哭的原因:①为与小病号离别而伤感。②为小
病号背出诗而欣慰、激动。
七、1. (4分)①直接写出了送报工作的辛苦,以及少
年对待工作的认真和负责;②交代天 气炎热,照应前面
说的时间“暑假”,也照应后文两个少年收取录取通知书
的时间。
2. (4分)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②“我”
是故事的叙述者;③“我”是两个少 年为人行事的见证
者。
3. (4分)惊讶这位少年真不简单,原来坚持每天替父
亲 送报的竟然是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大学生,这么勤劳又
有抱负的少年真是让人敬佩。
4. (4 分)以“少年”为题,不仅指的是送报少年,更
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像送报少年一样既懂事又有抱负的< br>人。
八、1.(4分)外婆为“我”做冰镇苦瓜;外婆教“我”
写日记;外婆给“我” 讲故事;外婆鼓励“我”做自己
喜欢的事。(答出四点即可)
2.(4分)(1)运用神态描 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外婆看
着“我”写日记时的欣慰,表现了外婆的慈爱。(2)运
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将外婆给我的鼓励比喻成“蜂蜜”,
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关爱,更体现了外婆独特的教育< br>智慧。(意思对即可)



3.(4分)这两段主要写“我”独自前往北 京实习的艰苦
日子,表现“我”不畏艰辛、自立自强的品质,从侧面
突出了外婆对“我”的深刻 影响。(意思对即可)
4.(4分)我们要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只
有经历了苦 难,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收获生活的甘甜。
我们作为中学生,就要勤奋学习,努力提升本领,吃得
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言之有理即可)
九、 1.(4分)①爹卖糖葫芦受伤,李冰匆匆回家;②
爹珍爱糖葫芦,李冰产生反感;③爹不吃糖葫芦,李冰
心生感动;④李冰替父卖糖葫芦,恍然醒 悟。
2.(4分)以爹的冰糖葫芦为线索。文章回忆了爹卖糖葫
芦却舍不得给李冰吃,自己更 是从未尝过,李冰在父亲
受伤后帮父亲卖糖葫芦的过程中终于体会到了父亲一直
在做有意义的事 。
3.(4分)(1)准确写出了父亲卖冰糖葫芦挣钱很少,体
现了李冰对父亲的反感。 < br>(2)准确地写出了硬皮鞍座摩擦得起了许多皮毛出乎李
冰的意料,表现了李冰的惊讶,还传达出 对父亲缺少关
心的愧疚。
【解析】第(1)小题,仅仅说明数量少,“只”的意思,
这里准确写出了父亲卖冰糖葫芦挣钱很少,结合文中句
子“李冰大了,对爹从事的职业有些反感”“李冰 就觉得,
爹真是一个没能耐的人”可以具体体会表达效果。第(2)



小题,“竟”是“居然”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结合句
子看是指硬皮鞍座摩擦得起了许多皮毛出乎李冰 的意
料,结合句子“李冰抚摩着,心里又是一番感慨”可以
体会其作用。
4.(4分 )①挣钱给女儿用,供女儿读大学;②心地善良,
拥有极好的人缘;③与老人唠叨时的开心快乐;④借卖
冰糖葫芦做人生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整体感知归纳文 本的
能力,然后细读文章内容,明确爹卖冰糖葫芦有其外在
原因和内在的原因,从外在来看,就 是家庭的需要,内
在看,就是精神的追求,最后结合句子“可他顺顺利利
地供你读完了大学…… ”“我总会想着,怎么把它卖出去
变成钱,给女儿用”“你爹可是个好人,有时在路上碰着,
没 带钱,你爹总是要给孩子几串冰糖葫芦”“只有唠上一
阵子,他才会开开心心地走……”“爹分明是在做 人生最
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归纳概括。
十、1.(4分)揭示了文章的情感主旨,奠 定了全文的感
情基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标题饱含情感,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2 .(4分)(1)这句话中“拽”用得好,“拽”是紧紧拉
住的意思,准确地表现出母亲初次坐飞机过安 检时紧张
不安的情态。
(2)“不知所措”意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



难或心神慌乱,在这里写出了母亲不知如何走进玻璃门
时难为情、不知怎么办的情态。
3.(4分)真得感谢儿子啊!没想到这么一大把岁数了,
还坐上了飞机,我们村里,还没哪个老太太 坐过飞机呢,
唉,要是孩子他爸在就好了!
4.(4分)示例:孝敬父母要及时,不能等待; 要通过
各种方式孝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儿女的爱;父母的心
很容易感动和满足。
十一、1.(4分)倒叙;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解析】文 章开头段落回忆了“童年中的某一段时光”,
由此可知文章使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十二岁那年生病时,父亲与“我”之间关于肉包和香蕉的
故事。倒叙具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的作用,
开头“肉包和香蕉的味道”紧扣标题“肉包和香蕉”“曾
经充斥在我童年中的某一段时 光”引出下文的叙述,且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分)(1)“小心翼翼”形象地刻画出父亲谨慎守护
“我”的神态, 这一词语流露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2)“紧紧地握住”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鼓励“我”坚强,传递给“我”力量的情形,突出了父
亲对“我”的爱。
【解析】(1)题“小心翼翼”的本义是形容举动十分谨



慎,丝毫不 敢疏忽。这里写父亲“小小翼翼”,是“怕惹
我心烦”,生动地刻画出父亲谨慎守护“我”的神态,也< br>表现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2)题“紧紧地握住”是动作描写;根据下文中“但我
能感受得到,父亲是想鼓励我坚强、别害怕”可知,父
亲的这一动作是想鼓励“我”坚强,细读全文, 可知文
章表现了父亲与“我”的父女情深,因此,这一动作描
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3.(4分)示例一:“没想到,我和父亲同时指着对方喊
道:‘只要不给她(他)买香蕉(肉 包)就行!’” 照应
“肉包和香蕉,承载着我们这对清贫父女心有灵犀的默
契”。
示例二:“每到饭点,我吃饭配菜,父亲吃肉包,配一碗
清汤” 照应“父亲啃肉包是为了让我能吃医院里的好饭
菜”。(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像 文中提到的“心有灵犀”“同时指
着对方喊道”“我吃饭配菜,父亲吃肉包”“父亲啃肉包
是为 了让我能吃医院里的好饭菜”等词语都暗示着这些
语句之间存在着照应的关系。
4.(4分) 文章揭示了父女之间相互的理解和爱,告诉人
们最深沉的爱,往往无须言明,埋于彼此的心底,默默享受,便已足够。(意思对即可)
十二、1.(4分)结构上,引起下文;内容上,起铺垫作



用,选文 第①段写“我”喜欢吃,外婆喜欢种,为下文
故事情节的展开,如第⑥段写外婆做土豆丝并宠溺地看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的情节作铺垫。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审准题意,一定要紧扣“段落< br>在文中的作用”这一中心,同时回答此题一定要分两步,
首先从选文的结构角度来赏析,引起下文 ;第二步,从
选文内容的角度来赏析,起铺垫作用,选文第①段写“我”
喜欢吃,外婆喜欢种, 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如第⑥
段写外婆做土豆丝宠溺地看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的
情节作铺 垫。
2.(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分别把“大地”
“土豆”写作有福气的“母亲 ”和讨人喜爱的“孩子”,
使语言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表现了作者对
土豆的喜爱之 情。【解析】句中作者分别把“大地” “土
豆”写作有福气的“母亲”和讨人喜爱的“孩子”, 可
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结合拟人修辞的作用分析
即可。
3.(4分)以土豆 为线索。文章通过记述小时候,外婆带
我看土豆、掏土豆、吃土豆、谈特点,现在我搬到了城
里 ,外婆却坚持给我送土豆等内容,表达了作者外婆的
感激之情。
4.(4分)①点明了文章的 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中心;
③与结尾相互照应;④题目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⑤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答出4点即可)
十三、1.(4分)②渐生悔意,陪父送礼 ③反复哀求,
陪父奔跑(每空2分)
【解析】依据①④⑤处给出的内容再结合文章内容明确
需要添加的部分,通过阅读全文,②处填写内容在 第③
④段,提炼筛选出的信息是我回家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
头大汗地劈柴,心生悔意,父亲要我 和他去校长家去;
③处填写内容在第⑤~⑩段,提炼筛选的信息是我和父亲
到校长家后,父亲反 复哀求,并留下礼物就跑出校长家。
确定好筛选的信息后,依照示例①④⑤的叙述格式,严
格按 照示例的字数归纳筛选的信息(一定要用八个字概
括),内容上与前后给出的示例部分形成统一。
2. (4分)(1)写出了“我”看到父亲的劳累,联系自
己打架被勒令退学,无脸面对父亲的后悔心理。
(2)写出“我”看到父亲为了我低声下气求情时内心的
惭愧、内疚心理。
【解析】 第(1)小题,“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
包,被老师遣送回家”,但“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
地劈柴”,这两相对照,我的不守纪律与父亲的劳累令我
后悔,觉得对不起父亲,所以想逃掉。 第(2)小题,“但
父亲却是一直微笑着,点头附和校长的每一句话,又低
声下气地反复说”, 父亲的言行都是为了我,看着这一切,
内心自然无比的惭愧、内疚,所以想“冲出去”。



3.(4分)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父亲为 了我拼命快速逃离校长家时的情景,凸显了父
亲强烈的爱子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找 到答题范围是第⑨段的画线
句,然后细读这句话,抓住词语“箭一般”“荆棘”可知
是比喻的修 辞手法,“箭一般”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最后结合后文的句子“那一刻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可以体会父亲奔跑速度之快,
进而可以体会出父亲的爱子之情。
4.(4分)宽厚善良:“我”因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父
亲没有责怪我,而是主动陪我去找校长求情; 爱子情深:
为让“我”再回校园,他小心翼翼、低声下气地去找校
长送礼、说情。【解析】“他 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
先在家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看出父亲的
宽厚善 良。“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
我冲出门去,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但父亲却 是
一直微笑着,点头附和校长的每一句话,又低声下气地
反复说”,可见父亲强烈的爱子之情。
十四、1.(4分)示例:坐车晕车头痛还半夜跟了儿子
车去机场接“我”;年轻时特别爱护自 己的头发;为了
给“我”挣学费采茶卖来不及梳洗,也随身带梳子梳整
齐头发。



2.(4分)示例:⑴“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
形象、准 确地写出了岁月无情,含蓄表达了“我”没能
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痛惜和自责。
⑵运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
“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
回报的内疚、自责。
3.(4分)示例:①对母亲为了子女辛苦操劳的感激;
②对自 己忽视母亲衰老、没有回报母亲的痛心和自责。
4.(4分)示例:尽孝要趁早,有些爱来不及等待, 别等
到父母老了,无以言孝之时,才后悔自责。(意思对即可)
十五、1.(4分)①银碗是行文的线索。②吸引读者注
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分)“拿着”“奔往”“寻遍”属于动作描写,
写出“我”当时想将钱赶紧给少年的着急、急切 的心理。
3.(5分)不能删去。通过朋友的这句话,将朋友的态
度和“我”的态度形成对比 ,更能衬托出“我”富有同
情心,慷慨解囊,无私地帮助少年。
4.(4分)“我”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占便
宜的人。
十六、1.(4分 )小时候,躲在一旁观察其他孩子摇风车;
稍大一些,抓住时机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风车扇麦
子的情形引来邻家妹妹拍手称赞;人们外出谋生,风车
远离繁华,怀念昔日与父母一起劳作的生活。



2.(4分)承上启下,表现我对风车的记忆十分清晰,自
然引出下 文;为后文用风车扇稻谷、小麦的情节作铺垫。
(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②段结尾作者说风 车“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
思”,详细描写风车构造则表现作者记忆之清晰,能够起
到承上启下的 作用。同时,作者详细介绍了风车的构造,
给⑤~⑨段描写用风车扇稻谷、麦子的情形作了铺垫。 3.(4分)(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稻草丝
比作皮影中的孙悟空,并赋予它人的情 态,形象生动地
表现了风车吹稻草的情态,表达了对风车的喜爱之情。
(2)通过神态、动作 、语言描写,写出了小妹妹看到风
车扇麦子的美妙情景时的欢快心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1)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首先熟读这句
话,结合句子“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可知是比
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词语“翻越几个跟斗”“心有不甘”
可知是拟人手法,然后主要从表现的稻 草的情态、对风
车吹稻草的喜爱之情来表述作用即可。(2)题要求从描
写角度赏析,抓住关键 词辨析,“大声欢呼”是神态,“拍
着手”是动作,“下雪啦!下雪啦!”是语言描写,结合
上 文句子“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可以体会小
妹妹的喜悦心情。
4.(4分)心中向往 美好,心中有美好的风景和美丽的回
忆,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够看到那道



最美的风景。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离别,不要
感伤离别的痛苦,只要我们 把彼此都记在心中,把美丽
的回忆记在心中,我们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共4分。
意思对即可 )
【解析】“桃花源”是指美丽的风景,美好的回忆,“水
云间”指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这句 话告诉人们心中有美
好的风景和美丽的回忆,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
候,都能够看到那道 最美的风景,同时要结合生活实际,
言之有理即可。
十七、(4分)(1)“柔软”写出了雪 十分松软的状态,但
“羁绊”一词强调了行走的困难。每一步下去都会陷在
厚厚的雪地里,“柔 软的羁绊”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在厚而
松软的雪地上行走之艰难。
(2)“排挤”一词准确描绘 出城市灯光闪烁导致月光难
觅的情状。(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 题在文中第④段,“柔软”有柔和,不坚硬
的意思,“羁绊”指缠住了不能脱身,“柔软的羁绊”要抓住句子“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来体
会。大雪盈尺,可见雪之厚,再则雪十分松软 ,走下去
必然陷在雪里面,因而“柔软的羁绊”写出了行走之难。
(2)题在文中第⑦段“排挤 ”指拥挤,推挤;利用势力
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理解句中的
“排挤”抓住 关键句子“门前的水上公园里却是各种灯



光闪烁,抬头见月,低头却难觅月色”,可以体会月光难
觅。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述即可。
2.(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轻拥”赋予月色人
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月相融 的美景,表达了作
者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3.(4分)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 叙写与明月照雪
相关的故事;寓示了文章的主旨;标题富有情趣,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意 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此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
然后细读全文,明确文章 主要叙述了冷夜里月光下雪地
疾走的美好和元宵节城外月光下雪原的美景,告诉人们
要把皎洁的 明月、洁白的雪原存于心中,保持生命的圣
洁美好,最后分析题目,可以发现“明月照雪”揭示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了文章的主旨,雪月结合,别具
情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 (4分)告诉人们要学会在坎坷中寻找映亮生命的美,
要把皎洁的明月、洁白的雪原存于心中,保持生命 的圣
洁美好。(意思对即可)
十八、1.(3分)①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到高粱地寻找 “乌
米”;②高粱将熟未熟时,奶奶给我做高粱粑;③收获的
季节,高粱给人们带来了收益,带 来了生活的希望。(意
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此题考查信息提取概括,



题干提示写了 三件事,只需对文章简单分层,概括层意
即可。文章②③④段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高粱给人们
的馈赠,依次概括出事件即可。
2.(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高
粱 将熟未熟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红高粱的喜爱,自然
引出后文奶奶给我做高粱粑的情节。(意思对即可)
3.(4分)表面写了红高粱具有善良朴实的品性,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同时作者借“红高粱” 赞美了勤劳、节俭、
淳朴、热情的人们。(意思对即可)
4.(5分)红高粱淳朴、善良,它 象征着勤劳、节俭、淳
朴、热情的人们,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勤劳、
节俭、淳朴、热 情,要像红高粱那样。(意思对即可)
十九、1.(4分)“彪悍”一词准确形象地刻画出慢菜花
长势良好、长得强壮的情态。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思,“彪悍”指
强壮而勇猛,强悍,然后结合上文句子“积 蓄着生长的
力量,结节粗大壮实”可以体会在这里是形容慢菜花的
长势良好,长得粗壮。 2.(4分)“一口吃不成胖子”,生活中的许多人、许多事,
许多时候,即使付诸了努力,仍要等 待,等待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等待雨过天晴、云开日出,等待你心中的期
盼彩虹般美丽降临, 耐心等待你终将收获美好。(意思对
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 先要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对
文章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然后细读这句话,结合上下
文内容理 解,这里关键抓住“从播撒小小的种子到结出
沉甸甸的果实,需要走很长的路”“只要做到三月播种、< br>五月施肥、七月捉虫,九月必然会有收成”等句子进行
分析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述即可。
3.(4分)照应题目中的“假以时日”,具体形象地写出
了花事与菜的绿映衬的美好持续的时 间长。(意思对即
可)
【解析】“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三组词语都
是表 示时间先后的词语,连用后揭示了时间的变化,与
题目“假以时日”相呼应,然后结合句子“冗长的花事
与菜们的绿在光影的交替里互相映衬”“如此好景”“持
续着”具体阐述作用。
4. (4分)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总有一些事需假以时日”,
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升华文章主 题,揭示
了人生需要等待,收成必然会出现的道理。(共4分。每
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明确是考查文章段
落的作用,然后细读文章内容,可以发现,这 一段中的
句子“总有一些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等待”是照
应文章的标题,“从播撒小小的 种子到结出沉甸甸的果
实,需要走很长的路”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是的,一



切都在来的路上,慢慢等……”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
结合分析理解合理表述即可。 二十、1.(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葫芦以人
的情感和思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葫芦 “故意”凝固
不长的情态。
【解析】句中的“沉默”“拒绝”等词语都是赋予小葫芦
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小葫芦凝固不长的情态。
2 .(4分)示例:①我发现葡萄早早发芽,被它崭新、蓬
勃的生命所触动,就希望给葡萄一个独立生长的 空间;
②我的初衷是栽种葡萄,葫芦只是陪衬,因为葫芦只能
服从于葡萄生长的需要;③我不忍 心看到两种生命争夺
有限的资源,更不愿看到两败俱伤的结果;④我不贪心,
不奢望额外的收获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盛赞葫芦的茂盛和累累硕
果,但发 现移栽后的葡萄恢复元气绽放新绿后毅然把所
用的空间留给了它,这说明作者不贪心,不愿意看到它们对于空间和肥水的争夺。而且从开篇我们可以看出作
者初衷是栽葡萄,葫芦只是好玩和陪衬。解答 这一类题
目要疏通全文,在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和主旨的基础上
正确解读,答题语言要简明、流 畅。
3.(4分)“陷阱”在这儿具体指“这种子能长出茂盛的
葫芦秧,却结不出大葫芦”。 (共2分)



【解析】“陷阱”本来指诱捕动物或诱杀动物所用的坑,
常比喻使人上当受骗的圈套。在这儿要联系上下文来判
断,葫芦长势很好,给人的希望很大,现在看似 乎结不
成大葫芦,这好像是葫芦故意给人一个空欢喜,貌似陷
阱一般。
4.(4分) 示例①“有风有阳光,葫芦就破土发芽了”这
启示我们,要抓住机遇,绽放自己的生命和能量;②“葫< br>芦秧也对阳光和风的慷慨还以风生水起、活色生香的疯
长和回报”启示我们要知恩图报;③“两天 两夜,原来
大拇指或小灯泡似的葫芦们个个都长大到了人的头颅
样”启示我们拥有丰厚的积累和 历练才能一举成功;④
“别家他户的葡萄树,都还杆枯枝裂着,而我家的葡萄
树就早早发芽了。 而且那嫩芽的星星点点间,枝干上有
一股光滑的水润挂着、沾染着”启示成长中遇到考验时
要不 受外界影响,不羡慕别人的光环,要默默地积蓄,
修复和强大自己,终会有绽放的那一天。(共4分。每 点
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证券基础知识试题


质量标语大全-给老婆的短信


那一刻我真幸福-顺德信用社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三年级观察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育随笔-安徽财经大学招生网


上海商检局-母亲节祝福语10字


广州商学院华商学院-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