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
龙的作文-提醒幸福读后感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都江堰市徐渡小学:雷容霞
教学内容:
比例的认识(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16——17页的第一课时内容)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
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如比的意义、化简比、求
比值等)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
。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
意
义,认识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
种形式表示比
例。
2、经历自学和合作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求比值或化简比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通过求比值或化简比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正确地写出比例。
教法学法: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复习学过的有关比的知识。
2.谈话引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课件呈现情景,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吗?请联系
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
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2)你们能说出每幅图的长与宽的各是多少吗?
(3)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4)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这两个比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交流反馈。
(2)引出比例的意义,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6:4=12:8,也可以写
成64=128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3.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我们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学16页
的“认一认”。
4.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在图上这五张图片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内化意义,提高认识
(1)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
么条件? <
br>(2)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
是相等,怎么办?
”
6. 引申应用
学生自学数学书的16页的问题三。
7.
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
例”的意义,那么“比”和
“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教材第17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