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范例: 《皇帝的新衣》:在审丑中体味蕴涵的深意
剑桥大学在哪-重庆大学教务处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皇帝的新衣》:在审丑中体味蕴涵的深意
《皇帝的新衣》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深受世界人
民喜爱的童话名篇。以至“皇帝的新衣”与“掩耳盗铃”一样 ,成为“心照不宣的谎言”、“自欺欺人”的代名词。何其芳的“典型共名说”认为:如果一个文学
形象
,成为口头或书面交往中某一精神现象的代名词 ,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 ,则
是文学作品最大的成功。
这篇童话最早由鲁迅、周作人兄弟俩在《域外小说集》
里介绍到中国。周作人介绍说:“《皇帝的新衣》
本见西班牙曼努尔著《卢堪诺尔
伯爵》第七章 ,安徒生然取其事 ,改作此稿……遂弥觉轻妙可喜。”
梁朝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如昔狂人 ,令绩师绩线
,
极令细好。绩师加意 ,细若微尘 ,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
,乃指空示曰:‘此
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 ,我工之良匠 ,犹且不见
,
况他人耶?’狂人大喜 ,以付织师。师亦效焉 ,皆蒙上赏
,而实无物。”这可看
做原始中国版的《皇帝的新衣》。《高僧传》中的欺骗 ,是自我迷狂
,是一次性
自我蒙蔽 ,不是很自觉;《皇帝的新衣》的自我欺骗 ,带有相互传染的连锁性
,
众人自觉不自觉地被拖入自欺欺人的罗网中。
《皇帝的新衣》是一篇童话
,一部喜剧、闹剧 ,更是一出丑剧。写了一个愚蠢
至极 ,但又自作聪明、刚愎自用的皇帝
,被两骗子捉弄而出乖露丑的故事。文章
开篇介绍这位皇帝 ,什么都不喜欢 ,什么都不关心
,唯独喜欢穿着打扮 ,他几乎
每时每刻都在换新衣服。这带有夸张、荒诞的笔法介绍
,为后文骗子行骗埋下了
伏笔 ,是骗子行骗的前提和条件。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过分以致成“癖” ,
对一个男性皇帝来说似有些“不正常”。可以想见
,皇帝的这一“癖好”早已名
满天下 ,四海皆知。而两个骗子也早有耳闻 ,他们投其所好
,预谋已久 ,精心设计
了骗局 ,说他们“能织出人间最美的布
,而且这种布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
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骗子骗人
,骗一个人容易 ,
骗许多人困难。但有了这一条
,就可以使许多人顺理成章地自欺并欺人。狡黠的
骗子把人们引入了一个怪圈 ,一个圈套
,使每个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选择:要么承
认自己愚蠢或不称职 ,要么就用谎言来掩饰 ,而整个社会都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
谎言掩饰。骗子的高明在于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自私与虚荣——不管什么人都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不愿承认或不愿被人看作蠢材或不称职 ,所以也就无人敢点破真相。这是全篇的
关键所在
,也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骗辞 ,后文的一系列笑话、丑态都由此产生。
更可笑的是
,愚蠢的皇帝竟想拿这种衣服做“测智器”和检验别人是否职称
的“试金石” ,殊不知
,有这种想法本身 ,就证明愚蠢和不称职——真是“尚未
衡量别人 ,先称出了自己的斤两”。
更可悲的是 ,明明是“愚蠢得不可救药” ,自己却意识不到 ,自我感觉始终
过分良好
,甚至“自以为聪明”;即使一旦察觉 ,也不敢、不愿正视
,更不要说公
开承认。这种主、客观的分离本身
,就已经包含了“可笑”的因子。最后又飞来
神笔
,借小孩的一声高叫:“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石破天惊 ,让所有的“故
事中人”
,包括皇帝自己 ,都由“未知”变为“已知”。但滑稽戏并未因百姓和皇
帝的“已知”而结束
,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却硬挺着将这出已
被戳穿的闹剧继续“演”下去
,“演”到底:“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
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
,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如果说以前的“表演”
还带有不自觉性
,甚至还有某种主观上的“真诚” ,现在完全成了自觉的“表演”
,
自欺欺人。这也说明即便意识到荒谬、虚假和欺骗 ,也并不意味着马上能改变
,
要真正改变现实中不合理的事情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时“人物”(角色)与
“读者”(
观众)都处于“全知”状态;面对这场被捉弄(甚至是自愿被捉弄)
的大闹剧
,再想到“被捉弄者”(并且此时正在起劲地表演着)都是些平时道貌
岸然的“高贵者”(国王、大臣)
,而“捉弄者”(也是这场闹剧的导演)竟然是
两个其实并不高明的“小骗子”
,读者(观众)怎能不发出哄堂大笑。
整篇童话 ,从头至尾
,一个个粉墨登场的人物丑态百出:骗子的狡诈 ,大臣
的奉承
,皇帝的昏庸……从游行大典的准备乃至庆典的整个过程
,笼罩着混淆是
非、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荒诞无耻的阴霾。在这出丑剧中 ,始作俑者是骗子
,
起催化剂作用者是大臣 ,集愚昧与骄横之大成者是皇帝 ,荒诞之中道出一句诚实
的竟是一
个小孩——孩子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里真、善、美与假、丑、恶构
成鲜明对比。
与其他名篇一样 ,《皇帝的新衣》具有强烈的美育功能 ,它在教人们审美的
同时还教人如何
审丑。它那精心构思的情节和高度典型化、漫画化的群丑形象是
审丑的极好的教材。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生活的确如此
,美与丑密不可分 ,美与丑同时出现。认识丑与认识美具有同
样重要的意义
,审丑是审美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 ,
只有学会审丑
,才能真正称得上完整而全面的审美。对丑的回避与恐惧 ,是审美
的跛足。
在审丑中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体味其蕴涵的深意——那种具有超越故
事本身的某种普遍的
象征意味。文中“皇帝”与“新衣”已浑然一体 ,以至
,人
们提到“皇帝”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也就是说
,“皇帝”已经异化为“新
衣”了。这时
,读者才醒悟:这“新衣”实际上已经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周作人
在译文中称为“美饰”
,这是发人深思的 ,并且能够引发出种种联想:岂只是这
位“皇帝” ,古今中外
,又有多少人在给自己(与现实)穿上种种名目的“美丽
的新衣” ,将自己“美化”
,或者将现实“理想化” ,从而把“真相”掩饰起来 ,
这是“美饰” ,更是“伪饰”。因此
,当两个“骗子” ,把这“美丽的布”、“理想
的衣服”还原为“实无一物”
,即“什么东西也没有”时 ,正是还原了“真实”、
“真相”。更彻底地说
,只有当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 ,赤裸裸地暴露
于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时 ,他才真正
地显露了“真相”——一切“真相”都
是丑陋的。而“皇帝的新衣”就成了一切掩盖(回避)真实(真相
)的“美饰(伪
饰)”的象征。
在这个意义上
,那两位被称为“骗子”的“外国人”其实并没有骗人。更确
切地说 ,他们虽有“骗钱”的动机
,也达到了目的 ,但他们的行为却于无意中揭
露了“真实”。就连他们宣称具有“奇怪特性”的“新衣
”也确实起到了“辨别
出哪些人是聪明人 ,哪些人是傻子”的作用。如果说真有“骗子”的话
,那穿上
“新衣”而洋洋自得的皇帝
,以及对着“实无一物”的“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
的王公大臣和芸芸百姓们才是在那里“骗人”
,不过 ,他们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这于“可笑”之外 ,又显出了几分“可悲”
,作者对他们是既嘲讽又悲悯的。
这里同时提出了一个多少有些严峻的问题:谁能直面赤裸裸的“真实
”并且
说出“真相”呢?那两个外国“骗子”自然不会 ,皇帝本人不愿
,众大臣不能—
—他们都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自欺欺人的“表演”
,百姓们不敢——他们虽
然没有参与“表演” ,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 ,充当了“看客”
,并且附和着:
“乖乖!皇上的新衣真是漂亮!”在这看似平静的叙述里
,读者不难感受到一种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深刻的失望:不仅是对于大臣、民众
,更是对于所有的具有了一定社会经历的成
年人的失望。他们或者亲自登台 ,或者充当“看客”
,都对这场“自欺欺人”的
闹剧负有干系、责任 ,他们也就不会、不愿、不能、不敢戳穿骗局
,说出真相。
在所有的人中 ,唯一例外保持理性的竟是一个童稚未开的小孩子。终于有
了
那振聋发聩的一声:“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正是这个诚实的愣小子
,
在人们对皇帝的“新衣”众口一词的赞赏中 ,大声地告诉人们一个人人都能看到
的事实:皇
帝其实是光着屁股的。小孩“天真的声音”唤醒了“所有的老百姓” ,
大家一齐叫了起来:“他实在没
有穿什么衣服呀!”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唯
有未涉人世的、保持着生命本真状态的、纯洁而天真的
儿童 ,才能无私无畏地直
面“真实” ,说出“真相”。字里行间 ,成人的愚昧和儿童的纯洁
,批判和赞扬 ,
揭露和抒情 ,反差如此强烈 ,张力如此之大
,但又和谐处于水乳交融之中。这里
不仅表现返归自然 ,返归人的原初本性的观念
,而且表现了周作人所说的 ,安徒
生“以小儿之目 ,观察庶类”的“儿童本位主义”的文学观
,显示了“小儿崇拜”
的倾向。就像安徒生在生命的最后日子所讲:“除非你变成小孩儿
,否则你进不
了天堂。”
安徒生安排一个小孩来最后戳穿谎言也寓有深意:首先
,谎言并不难识破 ,只要
具备最普通人的感觉就足以认清。其次 ,谎言并不拥有特殊力量
,只要小孩喊一
声它就彻底完蛋了。再次 ,百姓并不顽冥不化 ,只要有人哪怕是一个小孩
,带头
振臂一呼 ,就觉醒了。最后 ,皇帝对真理也没有特别的抵御能力 ,他立即得知真
相
,并且“有点发抖”。这就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谎言虽可被盲从 ,但毕竟是
脆弱的
,是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这比仅揭示盲从和谎言更为深刻。至此
,
安徒生赋予这个民间故事所蕴涵的深意 ,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以下内容为“作文写作基础教学”
要想学好作文就需要多看、多写、多练习,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作文写
作基础,
欢迎大家阅读!
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生活中,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故而凭空
设想的描写、生搬硬套的抒情议论是无味的。常言道:“创作于生活而又高于生
活”。鲁迅曾说:“学
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观察对写作的重
要性。我们要从正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
物,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
观察成为写作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写出真人真事,
抒发出真
情实感来。
观察不仅局限于“用眼看”,还用耳聆听,用身体去体会。
说话是口语教学的实施,亦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口语
交际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动机和机会,叫学生学会学语言,
用语言。说话锻炼的方式很多,在生活
中,笔者常从一下几点做起,收益甚多。
其一,巧设课堂疑问,训练学生“答疑”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发
表意见和见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中“扮演”中说话。
注重学生讨论。其三,图文并茂,让学生利用客观情景做“导游”者。启发学生
从不同的角度学会观察
、想象和言论。其四,针对突发事件,让学生有所“议”。
从肯定中让学生感悟说话的信心和兴趣。培养
学生的说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
们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创造机会。
矛盾说:“应当
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
随时记录下来……”的确,平时让学生多写日
记,多写感言,多抒情议论,大到
新闻论坛,小到遣词造句,灵感观后录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也通
顺了,素
材也就丰富了。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越说越精了。不仅如此,我们在优化设计上
给学生
予以练笔,“临摹”写法上练笔,插图引发上指导练笔等。
写作中的推敲和修改,是写作灵感的源
泉。常人说:“三分写七分改”;美国
作家柯德说过:“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
说过:“作文没
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写多修改。”可见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
生用心领会琢磨、修改。从字、词、句、段、篇,立意,语言特点、谋篇布局、
手法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修
改,学生从而从消化到整合,竟而达到“随模铸器”,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
写作便不失谱了。
在真情实感的同时,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像,习作会更生动形象。诸如看图作
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但是,联想的并非
是胡思乱造,凭空设想,而是
想像其隐藏的侧面或背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说道
:“手
脑潜能开发与高效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手脑演写作文系列教程之一。发展
儿童的观
察、表达、想象、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不但有话
可说,而且说的精,形象生动,下笔
形如汩汩流水,就要注重观察、说话、练笔、修改、联想式的综合改
进,就要用
眼、口、手、心、脑相结合的感官活动。
名师课堂·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