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北师大版
广东科技贸易学院-中秋晚会主持人台词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6
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北师大版)
周次 时间 单元 内容 计划课时 实授课时
第一周至
第二周 第一单元 面的旋转 2 圆柱的表面积 4 圆柱的体积 2
圆锥的体积
2 练习一和单元检测 4 第三周至
第四周
第二单元 比例的认识 1
比例的应用
2 比例尺 2
图形的放
缩与缩小 2 练习二和单元检测 3
1 图形的旋转一
1 图形的运动 1
第五周 第三单元 图形的旋转一
欣赏与设计 1 练习三 2 第六周
反比例2 练习四2 第
小数分数百分数 2 常
探索规律 2 单元检测
至
第七周 第四单元 变化的量 2
正比例 2
七周 总复习 数的
认识 数的认识 1 整数 2
见的量 2 运算的意义 2 估算 2
八周 至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检测
整理与复习 5 第十一周
至 第十
计算与应用
2 代数初 步 运算律
1
用字母表示数 2 方程 2 正比例反比例 3
2 图形的认识 线与角 2
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 2 图形与测量 4 图形与变
换 3 图形与位置 2 单元检测 2
统计 3 可能性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第十
八周至 十九周 总复习 毕业模拟检测
5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2 内
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
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
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
、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 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
形状来。 2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
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
动后车轮,
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
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
体验:点动成线
二、 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
形成了一个长
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旋转门转动后形成圆柱。 学生体验:
线动成面 三、
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转
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再连一连。 1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
(球) 3―― 4(圆锥)
4―― 2(圆台) 2
、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
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
体图形,今天
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
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 找一找
请你找一
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五、 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小组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
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
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
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
面是一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 (
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
称。 ) 七、练一练 1
、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
圆锥?再和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
、下
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 并标出底面的直径和
高。 3 、
想一想,连一连 4 、 应用题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圆柱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3-4 内容 教学目标: 知
过程
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
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
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
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
学生每 4
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 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
是长方形,并理解长和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
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围成的,
相对的两
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 ) 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
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今天老师和大
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 初步印象
同
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 2
个圆, 1 个曲面围成的。) 2 、 小组研究:
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
交
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 2
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
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
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
平行四边形。 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
的高。
高有无数条。 高有时也可用长、 厚、深代替。 4 、 举例说明
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
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
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 5 、
运用知识进行判
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 、 制作圆柱
三、练
习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圆柱表面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5-6 内容 教学目标:
过程
知识与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境, 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
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
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
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
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 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
表面积的
计算公式。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课
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
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
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 (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
形的底面再加
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学习目标: 1 、通过想象,操作活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操作观察。(教材
P5_P7页) 1 、什
么叫表面积?找找摸摸圆柱体的表面积。
我的发现:
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侧面积 =
C表示底面周长, h 表示高,那么 S 侧
明确公式。
五、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和高。 S表= (2)解决书上的例题。
2 、看书自学,操作观察。
。 3 、组内交流,导出圆
。 圆柱表
=。S 表=。 四、教师小结,
(一)、(1)已知圆柱底面
面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 S 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
半径和高。 S表=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和高。 S 表= 已知圆柱底面周长
侧面积: 底面积: 表面积:
答: (二)、分组展示 1 、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 2 、要求一个圆柱的
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3 、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
=
圆柱的
六、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
S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h ↓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长方形
面积 = 长
侧面积+底面积× 2 课后反思:
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练习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7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
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
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
实际应用。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实际应用 1 、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 3
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7 内
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圆柱切分和拚合的练习,使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
方法: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
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
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圆柱
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
间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
表面积的求法。 二、习题练习 1 、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圆柱木棒,
底面直径 2 厘米,高 3
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径纵剖后,表面积之和增加
( )厘米。 知识与能力: 6 过程与方法: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 d 48
(2)把圆柱的钢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之和增
加 12 平方厘米,钢材的第面积应是
( ) 知识与能力: 6 过程与方法: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d 2 2
、讨论并解答 一个圆柱木块, 高减少
1 厘米后,表面积就减少了 6.28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3 、测量黄瓜表面积实践作业练习 三、作业
数学书 6 页 7 8
9 题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8~9内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
情感态度和
教学难点:圆
知识与能力: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
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价值观::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
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
圆柱体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新 1
.求下面各圆的面
积 ( 回答 ) 。 (1)r=1 厘米; (2)d=4
分米; 2 .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
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
面积。 3 .提问:什么叫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
4.已知长方
体的底面积 s 和高 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
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
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 P8~10内容
我的发现:圆柱的底面
是形,可以分成许多相等的形,
然后再把圆柱按照这些扇形,
沿切开,
拼起来,就近似一个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所分的份数必须是偶数)
,
拼起来的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一个体。 因此:圆柱体的体积 = 如果
用 V 表示圆柱的体积,用 S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 h
表示圆柱的高,圆
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提示: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并不是直接给
出圆
柱的底面积,而是给出底面半径或直径,我们应先求出,再求圆柱的
体积。计算公式是: V= 或。
◆、实战练习: 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
为 0.4 米,高为 5
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总结:做本题应注意
知识点 2:圆柱容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
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1 、
例
= 。
一个圆柱形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圆柱的容积。
如:圆柱形的水杯、水桶,它们装满水的体积,就是水杯、水桶的容
积。因此圆柱容积的计算方法和的计算方法相同,即圆柱的容积
2、一个圆柱体容器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 四、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五、小
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 ?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
本上。
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 ?应注意哪些问题 ? 最后结果用体积
单位 ) 教学“试一试”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
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 r
,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 ?如果知
道 d 呢?知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知道 r
、d、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六、巩固练习:练习册练习
七、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
样得到的
?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
( 在课题下板书: 圆柱些长方体
) 得出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V=Sh。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0内容 教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
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
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
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
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
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实际应用 说解题思路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这道题的注意的地方: 单位的统一
说说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上升
的 2 厘米是什么
分别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1内容
教学目标: 知
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会运用
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
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体
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
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提问:(1)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
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
掌握了它的特征,
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
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
的计算公式. 1 、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
的计算方法. 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
圆柱体容
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
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 (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 ,倒人圆锥体(或
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 、学生分组
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
高不相等,圆锥体
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
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
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
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 、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
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 3
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
积的 . 板书: 5
、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
式.板书: 6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 、
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
5,高是 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
积是 10,高是 9,体积是(
) (二)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
体订正. 说说解题方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
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
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2~13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
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
过程: 一、基本练习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实际应用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4~15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单元知识整理。加深理解
和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联系前面所学有关内容,
形
成有关体积计算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
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
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知识点归纳:
一、面的旋转
1.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
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 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
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 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 沿圆柱的高剪开,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
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用字母表示为: S侧= ch 3.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2)已知底面
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
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4.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
S 侧
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 S底表示底面积, d 表示底面直径, r
表示底
面半径, h 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 表=S侧+2S底或 S
表= 或 S 表= 5.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
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
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
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 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柱的体
积=底面积×高。如果用 V 表示圆柱的体积, S 表示底面积,
h 表示高,那么 V=Sh。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
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
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
V= (2)已知圆
V= (3)已知圆柱的底面
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 V=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求体积,可用公式: V=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是 V= 5.
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 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
高。 如果用 V 表示圆锥的体积, S
表示底面积, h 表示高,则字母公
式为: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
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直接运用“
v= 13 Sh”
这一公式。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r2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d2 )2h
(4)求圆锥体积时,
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c2 π)
2h
针对性练习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
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
圆柱体( )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18立方厘米,圆
柱体积是 ( )
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 ) 圆锥
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
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
等高的圆锥体积多(
)圆锥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少 ( )
三.选择题 :
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它的边长是 18.84
厘米 , 它的底面半径是 (
) 厘米。 A 0.3 B 10 C 3 D 6 2 、一个圆柱
和一个圆锥的底相等 , 体积也相等 . 圆柱的高是 1.2 分米 , 圆锥的高是
( ) 分米 . A 0.4 B 3.6 C 1.2 D 0.6 3
、学校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
,
容积是 37.68
立方米 , 池内直径是 4 米,. 那么这个水池深 ( ) 米. A 2 B 3
C0.6
D 5 四. 应用题 ( 第(1)8 分, 其它每题 7 分, 共 29 分) 1.
一根空心钢
管长 2 米, 内直径是 10 厘米 , 外直径是 20 厘米 ,
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
重 7.8 克, 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 2.
把圆柱体铁块熔制成一个圆锥体铁
块 ,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 厘米 , 高是 3 厘米 ,
熔制成圆锥的底面半径
是 3 厘米 . 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 ? 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月考一测试卷
班级 _____姓名
_____得分
_____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6 分) 1
、一个圆柱体的侧面沿
侧面的一条高展开后是()
,当()和()相等的时候是() 。它的长
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2、圆柱体()叫圆柱体的高。一个圆柱体有()条高,一个圆锥体
只有()条高。
3 、以一个长和宽分别为 8 厘米和 4 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为
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形体是()
,它的表面积是()。 4 、沿一个圆柱体
底面的一条直径垂直向下切开, 截面为一个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
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
厘米。 5 、把一个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
是 36
立方分米,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 、一个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柱的底面半径扩大 3 倍,高不变,则底面周长扩大()倍,体积扩大()
倍。 7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 9 立方分米,圆
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和
体积都相等,则它们高的比是() 。 9
、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的体积都可以用()×()来计算。 10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与它等底
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和是 100
立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 、2.6 平方米 =(
) 平方分米 1900 毫升 =( ) 升 4.8 升 =( )
立方厘米 250 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本题每空 0.5 分 二、判
断正误 12 分 1
、一个圆柱体状的杯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2
、
若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3
、圆柱体的
高不变,底面半径如果扩大三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9 倍。() 4 、
如果一个物体上下两个底是相同的圆,
侧面是曲面,则这个物体一定是
圆柱体。() 5 、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 3 倍。() 6
、以三角
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体。
10 分 1 、在长 4 米的圆柱形钢柱上,用一根长 31.4
()
三、选择题
分米的铁丝正好
A 、
沿钢柱绕 10
圈,这根钢柱的体积是 ( ) 立方分米。 A 、31.4 B、125.6
C、31400 2 、把一个大圆柱分成两个小圆柱后发生变化的是()
泥,能捏成 _______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橡皮泥。
圆柱的体积 B
、圆柱的表面积 C、圆柱的侧面积 3 、一块圆柱形橡皮
A 、1 B、2
C、
A、30
3 D、4 4、一个长 6 米的圆柱体状的木头,
把它平均截成相等的三段,
表面积增加了 20
平方分米,则这个圆柱体木头的体积是()
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它的 ( )
。 A 、体积 B 、侧面
立方米 B 、300 立方分米 600 立方分米
C、无法计算 5 、做一个圆柱形
积 C、表面积
四、计算下列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不算表面
积):15 分 高为 22cm,底面半径
1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