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北师大版

别妄想泡我
793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7: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东科技贸易学院-中秋晚会主持人台词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6 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北师大版)

周次 时间 单元 内容 计划课时 实授课时 第一周至

第二周 第一单元 面的旋转 2 圆柱的表面积 4 圆柱的体积 2 圆锥的体积
2 练习一和单元检测 4 第三周至



第四周 第二单元 比例的认识 1

比例的应用

2 比例尺 2 图形的放

缩与缩小 2 练习二和单元检测 3

1 图形的旋转一 1 图形的运动 1

第五周 第三单元 图形的旋转一

欣赏与设计 1 练习三 2 第六周

反比例2 练习四2 第

小数分数百分数 2 常

探索规律 2 单元检测

至 第七周 第四单元 变化的量 2

正比例 2

七周 总复习 数的 认识 数的认识 1 整数 2

见的量 2 运算的意义 2 估算 2


八周 至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检测

整理与复习 5 第十一周 至 第十

计算与应用

2 代数初 步 运算律

1 用字母表示数 2 方程 2 正比例反比例 3

2 图形的认识 线与角 2 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 2 图形与测量 4 图形与变
换 3 图形与位置 2 单元检测 2 统计 3 可能性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第十

八周至 十九周 总复习 毕业模拟检测 5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2 内
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



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

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 、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 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
形状来。 2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


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
动后车轮, 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
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
体验:点动成线 二、 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

形成了一个长


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旋转门转动后形成圆柱。 学生体验:
线动成面 三、 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转
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再连一连。 1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 (球) 3―― 4(圆锥)
4―― 2(圆台) 2 、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
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
体图形,今天 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


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 找一找 请你找一
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五、 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小组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 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
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


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
面是一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 ( 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
称。 ) 七、练一练 1 、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


圆锥?再和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 、下
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 并标出底面的直径和
高。 3 、 想一想,连一连 4 、 应用题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圆柱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3-4 内容 教学目标: 知

过程

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

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


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



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

学生每 4 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 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



是长方形,并理解长和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
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围成的, 相对的两
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 ) 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


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今天老师和大
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 初步印象 同
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 2 个圆, 1 个曲面围成的。) 2 、 小组研究:


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 交

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 2 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
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
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
平行四边形。 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
的高。 高有无数条。 高有时也可用长、 厚、深代替。 4 、 举例说明
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
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
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 5 、 运用知识进行判
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 、 制作圆柱 三、练
习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圆柱表面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5-6 内容 教学目标:

过程

知识与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境, 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

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


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
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 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 表面积的
计算公式。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课
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 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
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 (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 形的底面再加
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学习目标: 1 、通过想象,操作活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操作观察。(教材 P5_P7页) 1 、什


么叫表面积?找找摸摸圆柱体的表面积。

我的发现:

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侧面积 =

C表示底面周长, h 表示高,那么 S 侧

明确公式。 五、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和高。 S表= (2)解决书上的例题。


2 、看书自学,操作观察。

。 3 、组内交流,导出圆


。 圆柱表

=。S 表=。 四、教师小结,

(一)、(1)已知圆柱底面



面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 S 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

半径和高。 S表=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和高。 S 表= 已知圆柱底面周长

侧面积: 底面积: 表面积:

答: (二)、分组展示 1 、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 2 、要求一个圆柱的

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3 、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圆柱的


六、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 S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h ↓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长方形 面积 = 长

侧面积+底面积× 2 课后反思:

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练习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7 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
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
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
实际应用。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实际应用 1 、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 3


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7 内
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圆柱切分和拚合的练习,使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
方法: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
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
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圆柱
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
间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
表面积的求法。 二、习题练习 1 、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圆柱木棒,
底面直径 2 厘米,高 3 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径纵剖后,表面积之和增加
( )厘米。 知识与能力: 6 过程与方法: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 d 48 (2)把圆柱的钢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之和增
加 12 平方厘米,钢材的第面积应是 ( ) 知识与能力: 6 过程与方法: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d 2 2 、讨论并解答 一个圆柱木块, 高减少
1 厘米后,表面积就减少了 6.28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3 、测量黄瓜表面积实践作业练习 三、作业 数学书 6 页 7 8
9 题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8~9内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

情感态度和

教学难点:圆

知识与能力: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

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价值观::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

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

圆柱体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新 1 .求下面各圆的面


积 ( 回答 ) 。 (1)r=1 厘米; (2)d=4 分米; 2 .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
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
面积。 3 .提问:什么叫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 4.已知长方
体的底面积 s 和高 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
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


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 P8~10内容 我的发现:圆柱的底面


是形,可以分成许多相等的形, 然后再把圆柱按照这些扇形, 沿切开,
拼起来,就近似一个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所分的份数必须是偶数) ,
拼起来的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一个体。 因此:圆柱体的体积 = 如果


用 V 表示圆柱的体积,用 S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 h 表示圆柱的高,圆
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提示: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并不是直接给
出圆 柱的底面积,而是给出底面半径或直径,我们应先求出,再求圆柱的
体积。计算公式是: V= 或。 ◆、实战练习: 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
为 0.4 米,高为 5 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总结:做本题应注意
知识点 2:圆柱容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

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1 、



= 。

一个圆柱形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圆柱的容积。


如:圆柱形的水杯、水桶,它们装满水的体积,就是水杯、水桶的容


积。因此圆柱容积的计算方法和的计算方法相同,即圆柱的容积


2、一个圆柱体容器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 四、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五、小
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 ?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
本上。 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 ?应注意哪些问题 ? 最后结果用体积
单位 ) 教学“试一试”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
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 r ,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 ?如果知
道 d 呢?知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知道 r 、d、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六、巩固练习:练习册练习 七、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
样得到的 ?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
( 在课题下板书: 圆柱些长方体 ) 得出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V=Sh。 八、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0内容 教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


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


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

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

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


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实际应用 说解题思路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这道题的注意的地方: 单位的统一 说说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上升

的 2 厘米是什么

分别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1内容 教学目标: 知


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会运用
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


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体
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
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提问:(1)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
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
掌握了它的特征, 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
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
的计算公式. 1 、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
的计算方法. 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 圆柱体容
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


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 (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 ,倒人圆锥体(或


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 、学生分组
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 高不相等,圆锥体
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


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

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
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 、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
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 3 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


积的 . 板书: 5 、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


式.板书: 6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 、

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

5,高是 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

积是 10,高是 9,体积是(


) (二)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

体订正. 说说解题方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
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 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2~13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
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

过程: 一、基本练习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实际应用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P14~15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单元知识整理。加深理解


和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联系前面所学有关内容, 形
成有关体积计算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


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
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知识点归纳:

一、面的旋转

1.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


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 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
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 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 沿圆柱的高剪开,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
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用字母表示为: S侧= ch 3.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2)已知底面

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
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 S 侧= 4.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 S 侧
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 S底表示底面积, d 表示底面直径, r 表示底
面半径, h 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 表=S侧+2S底或 S
表= 或 S 表= 5.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



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

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 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 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柱的体
积=底面积×高。如果用 V 表示圆柱的体积, S 表示底面积,



h 表示高,那么 V=Sh。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

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

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

V= (2)已知圆

V= (3)已知圆柱的底面


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 V=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求体积,可用公式: V=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是 V= 5. 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 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
高。 如果用 V 表示圆锥的体积, S 表示底面积, h 表示高,则字母公
式为: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


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直接运用“ v= 13 Sh”
这一公式。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r2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d2 )2h (4)求圆锥体积时,
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 13 π(c2 π) 2h



针对性练习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 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
圆柱体( )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18立方厘米,圆
柱体积是 ( ) 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 ( ) 圆锥
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 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


等高的圆锥体积多( )圆锥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少 ( )
三.选择题 : 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它的边长是 18.84
厘米 , 它的底面半径是 ( ) 厘米。 A 0.3 B 10 C 3 D 6 2 、一个圆柱


和一个圆锥的底相等 , 体积也相等 . 圆柱的高是 1.2 分米 , 圆锥的高是


( ) 分米 . A 0.4 B 3.6 C 1.2 D 0.6 3


、学校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

,

容积是 37.68 立方米 , 池内直径是 4 米,. 那么这个水池深 ( ) 米. A 2 B 3
C0.6 D 5 四. 应用题 ( 第(1)8 分, 其它每题 7 分, 共 29 分) 1. 一根空心钢
管长 2 米, 内直径是 10 厘米 , 外直径是 20 厘米 , 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
重 7.8 克, 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 2. 把圆柱体铁块熔制成一个圆锥体铁
块 ,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 厘米 , 高是 3 厘米 , 熔制成圆锥的底面半径
是 3 厘米 . 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 ? 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月考一测试卷

班级 _____姓名 _____得分

_____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6 分) 1 、一个圆柱体的侧面沿


侧面的一条高展开后是() ,当()和()相等的时候是() 。它的长
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2、圆柱体()叫圆柱体的高。一个圆柱体有()条高,一个圆锥体

只有()条高。 3 、以一个长和宽分别为 8 厘米和 4 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为
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形体是() ,它的表面积是()。 4 、沿一个圆柱体
底面的一条直径垂直向下切开, 截面为一个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
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


厘米。 5 、把一个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
是 36 立方分米,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 、一个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柱的底面半径扩大 3 倍,高不变,则底面周长扩大()倍,体积扩大()
倍。 7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 9 立方分米,圆
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和


体积都相等,则它们高的比是() 。 9 、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的体积都可以用()×()来计算。 10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与它等底
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和是 100 立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 、2.6 平方米 =( ) 平方分米 1900 毫升 =( ) 升 4.8 升 =( )
立方厘米 250 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本题每空 0.5 分 二、判


断正误 12 分 1 、一个圆柱体状的杯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2 、
若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3 、圆柱体的
高不变,底面半径如果扩大三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9 倍。() 4 、


如果一个物体上下两个底是相同的圆, 侧面是曲面,则这个物体一定是
圆柱体。() 5 、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 3 倍。() 6 、以三角


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体。

10 分 1 、在长 4 米的圆柱形钢柱上,用一根长 31.4

() 三、选择题

分米的铁丝正好

A 、

沿钢柱绕 10 圈,这根钢柱的体积是 ( ) 立方分米。 A 、31.4 B、125.6

C、31400 2 、把一个大圆柱分成两个小圆柱后发生变化的是()

泥,能捏成 _______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橡皮泥。

圆柱的体积 B 、圆柱的表面积 C、圆柱的侧面积 3 、一块圆柱形橡皮

A 、1 B、2 C、

A、30

3 D、4 4、一个长 6 米的圆柱体状的木头, 把它平均截成相等的三段,


表面积增加了 20 平方分米,则这个圆柱体木头的体积是()

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它的 ( ) 。 A 、体积 B 、侧面

立方米 B 、300 立方分米 600 立方分米 C、无法计算 5 、做一个圆柱形

积 C、表面积 四、计算下列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不算表面
积):15 分 高为 22cm,底面半径 16cm

简爱读后感英文版-运动会加油词


水文地质学-回复函


四平实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教师党员自我评价


济南公务员考试-单口相声词


怀念父亲的诗-个人思想工作汇报


个人介绍-忻州人事考试网


香菱学诗教案-国际私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