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解析

余年寄山水
579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7: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创业策划书模板-一到十的祝福语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 从贩卖鱼盐的
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
用进了朝 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 的内心
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的事颠 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
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 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
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 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
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 对
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 下》,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
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题目是编者加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 来
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 ,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
垄。“畎亩”,泛指田野。
(3)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


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 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
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 实。
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 用起来
的。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
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管仲(夷吾)原
为齐国公子纠的臣, 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
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 用他为相。举于士,指
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 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
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 令尹。
(7)百里溪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
春秋时期虞国 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
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担子。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 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
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
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苦。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
动词。
(14)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
(15)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 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
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 的对象。


(18)恒:常。
(19)过:这里的意思是犯过失。
(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7)入则无法家 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
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 臣。拂士,足以辅佐
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
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 指外部
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为忧患而生存发展。然后,
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 ,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使……死亡。译文:舜从田
野之中被任用,译文: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
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 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
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 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
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
格坚 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
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


内如果没有坚 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
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赏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 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
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 安
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
难面前束手无策,遇 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
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
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
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 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
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 帆风顺,万事如
意,孟子却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
是“玉 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
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 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
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 中
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
动力,自觉地在困难 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
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 部中国历史,处处渗
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着述,完成
了 不朽巨着《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
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 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
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 明,着了
《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

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
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 的伟业。
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
到家庭和社会的 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
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 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
折而犯罪以至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
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
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 的重任。

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留学保险


青岛职业技术学校-节操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过年几号-平安夜简谱


三多堂-教师资格证报考入口


土家族风俗-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湖南长沙医学院-推广普通话手抄报


立秋的诗句-变废为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