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后随笔

温柔似野鬼°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8: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开学发言稿-重阳节是哪天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反比例》教后谈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育才小学 杨玉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 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
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 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 、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
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生年龄特点
及知识水平,给学生创造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反比例”一课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现引导观察——指导思考——诱
导比 较——疏导概括的教学活动。
一 、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德国一位 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
把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 可口的汤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
了。数学教学中故事的作用,则犹如汤 之于盐: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利用故事的鲜明特
性,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审美与理性 分析的过程中,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内
化新知,能让孩子的智慧绽放出七彩的光芒,给他们的思维插上了 一对想象的翅膀。
在教学“反比例”时,我就用了故事诱导,融入情境的方法,我编了《财主 和帽子》的
故事:贪婪的财主原打算用一匹上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后起了疑心,害怕自己< br>吃亏,裁缝从中占上便宜,于时让裁缝给他做2顶、3顶……经过一番较量,最后决定做10
顶帽 子,结果几天后到店里取帽子时傻了眼,帽子小得只能戴在指头上。故事引得学生大笑,
老师问同学们为 什么要笑,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都争先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每顶帽子
的用布量×帽子数=布匹的总 量,因为这匹布的大小不变,所以做的帽子数多了,每顶帽子
相对就小了。”
通过这个故事, 反比例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然后我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几个量之间
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成反比例关 系’”,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把教学难点融入到故事中去,
让学生在分享故事情节的同时,细细品味和咀 嚼其中的内涵或寓意,从而建立知识的表象,
这样所取得的效果,是教师用最精妙的语言组织教学也难以 达到的,它有着意想不到的收效。
二、提供感知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探索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而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需要
丰富的表 象做为思维支撑。因此,教学中要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眼
观察、动脑分析,积极 参与到感知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
并以此为“桥梁”,在思考中参与探 索新知,抽象概括事物的规律,获得知识。
在“反比例”教学中我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游长城——分果汁”这两个典型事例:
事例一:游长城



事例二:分果汁
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这 两个事例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它的好处是表中提供了变化的数据,容易发现规
律,比纯粹的文字叙 述更形象、更直观。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表格,让学生通过对表中数
据的观察和分析,由浅入深,由表 及里,逐步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
解读每一个事例时,都先让学生把表格填完整,再引导学生观察 并思考以下问题:(1)
表中有哪两个量?(2)一个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什 么没变?你是怎
样看出来的?请用表中的数据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以上事 例
的共同点,引出“反比例”。
三、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参与探索
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能够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
考的无限空间,能 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使得每个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课堂
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呈开放状 态,不同见解与思路广泛交流,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了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能增进师生间、生生
间的情感沟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合作能力得到培养。教学中可以
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发现或概括规律时、沟通知 识间的联系时、解
决开放性问题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共同提 高。
比如教学“反比例”时,在拓展应用环节: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先自己举例,
分的杯数杯
每杯的果汁量ml
6
100
5

4

3

2


写在本子上,再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时 ,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发言,列举了许许多多反比
例的例子。课正在顺利进行时,一个同学举的“正方 形的边长×边长=面积(一定),边长和
边长成反比例”的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有的说对,有的说 错,教师没有马上做判断,
而是问学生:“能说出你的理由吗?”有的学生说:“因为乘积一定,所以边 长和边长成反比
例关系。”对他的意见有的同学点头称是,而有的同学却一边摇头,一边在仔细琢磨…… 忽
然,一名男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起来:“不对!不对!边长不随着边长的扩大而缩小!
这是一种量!”一句话使大家恍然大悟:对啊!边长是一种量,它们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所
以边长和 边长不成反比例。
在这样的讨论学习中,学生的思维真可谓多姿多彩,他们列举了许多已学过的数量关 系。
特别是几个学生举出了几个特殊的不是反比例关系的例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
泛的、积极的争议,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在辩论中升华了认识,纠正了偏差,也充分体
现了矛盾、问 题从学生中来和到学生中解决的教学理念。
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工作的平台,使我们 可以更富有创意地进行设计和操作,
让我们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 的沙漠,奔向探索学习
的绿洲,尽享探索的乐趣吧!



首义广场-春联带横批


拉萨尔-看戏作文


少先队员宣誓-辽宁省招生考试网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大学热门专业排名-幼儿园园长工作总结


父亲节是哪一天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儿童节的习俗-大二学年个人总结


磨砂鞋-护理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