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中秋节赏月作文-韩国留学中介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主备人: 审核:
批准使用: 时间:.1.17
复习内容: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重点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基础知识,针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加强训练。
考点归纳: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延伸题。
整合提升:
一、 字音字形
生字注音:
敝舆(yú ) 畎( quán )亩
蹴(cù ) 尔而与之 醴(lǐ )泉
二、 重点词语: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请献十金
献:奉送。
3、吾义固不杀人 义:坚守道义。
4、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仁:对人亲善,友爱。
5、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6、胡不见我与王
见:(xiàn)引见。
7、舍其文轩 文轩:装饰华美的车子。
8、舍弃粱肉 粱肉:指好饭好菜。
9、以牒为械
牒:木片。
10、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敝舆;破车。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1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14、非醴泉不饮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15、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16、委而去之 委:放弃。
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18、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19、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三、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增” ,增加、增长。
②衡于虑“衡” 通“横” ,梗塞,不顺。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
,辅佐。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通“避” ,躲避。
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通“辨” ,辨别。
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通“德”
,恩惠,这里有感激的意思。“与” 通“欤”
气词,相当于吗。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通“向” ,从前。
四、古今异义字
①管夷武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②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
.
今义:建筑,修路
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代词,这样的 今义:判断动词
④一豆羹古义: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今义:常为豆之类的名称
五、一词多义
,语
①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 发出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德” ,感激。
③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④故 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⑤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通“欤”
,语气词,相当于吗。
蹴尔而与之 给
⑥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⑦而 蹴尔而与之 顺接连词,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
六、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
使------受到惊动 使------坚韧
②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益处,好处
七、重点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八、文学常识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
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墨子:;名翟(dí),鲁阳人。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
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聚焦考点 体味中考
一、【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
敖
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
曰:“夫爵 高者、人妒
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
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
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
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选自《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
注释:(1)仆:对自己的谦称。(2)蹴然:吃惊不安的
样子。(3)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4)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5)尧`舜其犹病诸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
担心做不到。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
(3)仆闻之
(听说 )
(4)官大者,主恶之 (讨厌,厌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恒过, 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免于患乎?
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患吗?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
害,你知道吗?”孙
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不聪明,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
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
中于他
。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
层;我的官越是大,我的
心越小,只想着黎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
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说得
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痛苦。”
二、【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
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
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诵:背诵。 ② 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④喧:遗忘
⑤引:拿起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过(常常犯错误
)(2)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割断 )
2、翻译下列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
【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割织的方法明理,
自然巧妙。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用具体
、效果明显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这样更具有警示作用。说明了无论干
什么都要持之以恒。
译文: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
然停
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
要中间停顿了?”
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
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
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启示: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
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
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中考演练·创新思维
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
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
受。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节选自《说苑》)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辟” 通“避” ,躲避。 )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赏赐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请概括【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并归纳【乙】文中赞扬了曾子的什么高贵品质。
舍生取义 廉洁自律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示例:(1)当面对人生重要
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2)为人处事要廉
洁自律,不贪不沾。
翻译:曾子(名参)穿着破衣服耕种.鲁国国君派人去送给他一座城,说:请你以它来修补你的衣
服吧.''曾子没有接受.使者回去了,然后又来,曾子又不接受.使者说:您又不是通过求人得到的,
是人家送给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敬畏人家,送给别人东西就会对人家骄横.就算您送给我城,而且不对我骄横,但是我能不敬畏你吗?''最终都不接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可以保全他的气节了.''
二、【甲】①舜发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
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2)人恒过, 然后能改
过(犯
错误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做事不顺。(或: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3、阅读【甲】文中第③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 安乐”指的是什么?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4、【乙】文中范仲淹苦学的人生经历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的
观点,请从【甲】文中选
出这样的几句话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①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
把治理国
家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
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
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
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
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自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
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学案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主备人: 审核: 批准使用:
时间:.1.17
复习内容: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重点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复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基础知识,针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加强训练。
考点归纳: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延伸题。
整合提升:
三、 字音字形
生字注音:
敝舆(yú ) 畎( quán )亩
蹴(cù ) 尔而与之 醴(lǐ )泉
四、 重点词语: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请献十金
献:奉送。
3、吾义固不杀人 义:坚守道义。
4、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仁:对人亲善,友爱。
5、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6、胡不见我与王 见:(xiàn)引见。
7、舍其文轩
文轩:装饰华美的车子。
8、舍弃粱肉 粱肉:指好饭好菜。
9、以牒为械 牒:木片。
10、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敝舆;破车。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1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14、非醴泉不饮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15、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16、委而去之 委:放弃。
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18、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19、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三、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增” ,增加、增长。
②衡于虑 “衡” 通“横” ,梗塞,不顺。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弼”
,辅佐。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避” ,躲避。
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通“辨” ,辨别。
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德”
,恩惠,这里有感激的意思。“与” 通“欤” ,
语气词,相当于吗。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向” ,从前。
四、古今异义字
①管夷武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
②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路
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代词,这样的 今义:判断动词
④一豆羹 古义: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今义:常为豆之类的名称
五、一词多义
①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 发出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德” ,感激。
③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④故 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⑤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通“欤”
,语气词,相当于吗。
蹴尔而与之 给
⑥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⑦而 蹴尔而与之 顺接连词,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
六、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 使------
痛苦劳其筋骨 使------劳累
饿其体肤 使------饥饿空乏其身 使------
受到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 使------受到惊动 使
------坚韧
②名词作动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误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益处,好处
七、重点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八、文学常识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
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墨子:;名翟(dí),鲁阳人。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
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聚焦考点·体味中考
一、【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br>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
死
于安乐》 )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
敖
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爵 高者、人妒
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
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
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
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选自《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
注释:(1)仆:对自己的谦称。(2)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3
)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4)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5)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
尧.舜他们都特别
担心做不到。
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
.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
)
2、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恒过, 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二、【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
其喧④也,呼而问
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
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诵:背诵。 ② 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④喧:遗忘
⑤引:拿起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过()
(2)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
2、翻译下列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中考演练·创新思维
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
衣。”曾
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
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节选自《说苑》)
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请概括【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并归纳【乙】文中赞扬了曾子的什么高贵品质。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二、【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乙】范仲淹二岁而
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
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
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人恒过, 然后能改
过(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行拂乱其所为
3、阅读【甲】文中第③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 安乐”指的是什么?
4、【乙】文中范仲淹苦学的人生经历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的观点,请从【甲】文中选
出这样的几句
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