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 (3)
马晓灿-诗朗诵我的祖国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
大雨,又无所用,则还
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
田种稻,
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
br>“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
②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答案5、 同“弼”,辅佐 边境 6、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
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4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①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
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
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
,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
②③
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
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悉可俯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文: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10、(1)明白、
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11、(1)一个
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
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
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12、甲
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
下场。13、卒章显志。
(二)【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
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
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
,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
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
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
分
)
答:
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
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
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
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
br>(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
①
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
之乎!”孙叔敖蹴然
②
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
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
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③
。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④
;吾官益大,吾
心益
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
其尤病诸<
br>⑤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
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
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
这种事连尧、
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 (4)
官大者,主恶之(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
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参考答案:
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
(4)讨厌,
厌恶(每小题1分)
13.(3分)D
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
各1分)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
通顺1分)
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
难甚至痛苦的
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分)
(甲)舜发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幼时,其舍
①
近墓,常嬉为墓
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
也。”遂迁居市
②
旁。孟子又嬉为贾人
③
炫卖
④
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
子也。”复徙居学宫
⑤<
br>旁。孟子乃嬉为俎豆
⑥
揖让进退
⑦
之事,其母曰:“此可以
处
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
传·卷一·母仪》)
【注释】
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
br>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
作揖,进退朝堂等古
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8.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2).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2)此可以处吾子矣。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10.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
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1.“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
br>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这一名句有
什么现实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分)(1)违背;通“弼”,辅佐 (2)安顿;处在 (每空1分)
9.(2分)(1)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
亡。
(2)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意对即可,每句1分)
10.(2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
11.(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