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精品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原文__翻译
_书下注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原
文:舜发于畎(á)亩之中,傅说(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é
)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ì)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解词:1、书下注释:(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
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4)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5)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士,狱官。
(6)市:集市。
(7)任:责任,使命。
(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9)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0)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1)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12)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3)曾益:增加。
曾,通“增”,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