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资治通鉴》对比阅读

萌到你眼炸
7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8: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什么时候立冬-实习报告评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资治通鉴•唐纪》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
后 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
曰:“玄龄与 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
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 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
慎之。”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 状态。④忽:不注意,
不重视。
(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 起,指任用

②人则无法家拂土 拂 通“弼”,辅佐

③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谁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
..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
C、国恒亡 今亡亦死
..
D、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①②③


(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①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②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 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
析。
唐太宗和孟子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
才能使国家 基业稳定.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
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 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
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
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 常出错,然后才
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 中,
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
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
足以使人生存 ,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 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
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 从艰难境地取得
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 ,所
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
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
诸位慎重对待 .”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 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
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 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
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 来划分:


句意: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
然后再解释 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
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起,指任用.
②句意: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③句意:创业与守成哪个难?孰:谁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 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
解释词语.
A句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故:所以;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故:
所以
B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之:的;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
服.之 :代词
C句意: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亡:灭亡;现在逃走也是死.亡:逃走
D句意: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安:安定;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千里呢?安:怎

故选:A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 法是“增、
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br>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句意: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
②重点词有:然:然而
句意: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5)本题考查 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解答时,结合选文中唐太宗关于“创业”与“守
业”的看法,体会他的治国 思想,并联系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论述,找到两
人治国思想的相似点进行分析整理.【乙 】段中唐太宗与房玄龄和魏征探讨关于“创业与守
成孰难”的问题时,提出“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 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
之难”,说明唐太宗认为国家安定后,(君主)因为富贵而变得骄奢 淫逸,因为忽视治理而产
生祸乱,这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不谋而合.唐太宗和孟子都认 识到了君主


需要居安思危,才能守住基业.
答案:(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①起,指任用 ②通“弼”,辅佐 ③谁
(3)A
(4)①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②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
(5 )唐太宗和孟子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
才能使国家 基业稳定.

安徽大学皖江学院-学生会主席竞选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雷锋日记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里昂二大-外交学院本科招生网


黑龙江三支一扶-职工入党申请书


周穆王-浙江省高考分数查询


高考2018-qq空间寄语


我爱汉字-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