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及答案
应用药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初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练一体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得分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预习导航
1.理解并积累词句: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
降大任( ) 法家拂士( )
空乏其身( )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讲的是 和
的问题。
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
行为上要 ,身体上要 。
三、温故知新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舜发于畎亩
举于士 举于市
...
降大任于是人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
...
所以动心忍性
征于色
...
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于声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而后喻
...
(二)翻译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中心论点的理解。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
用
?
3.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如何论证的?
4.为什么本文只用一句话来论述“死于安乐”?
2
初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练一体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得分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预习导航
1.理解并积累词句: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
降大任( ) 法家拂士( )
空乏其身( )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讲的是 和
的问题。
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
行为上要 ,身体上要 。
三、温故知新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
举于士 举于市
...
降大任于是人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
...
所以动心忍性
征于色
...
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于声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而后喻
...
(二)翻译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
(三)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中心论点的理解。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理解 ★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
难可以使一个
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
个国家衰败灭亡。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有什么作
用
?
共同点:出身卑微,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作用:(1)引出本文的论题;(2)又是事实论据,直观有力地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3)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4)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5)运用排比,增强说理的气势。
3.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如何论证的?
道理:阐明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要灭亡的道理。
论证过程:①文章首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开头先列举了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磨砺而终
于担大任的显贵人物的事例;②接着据事论理,由个别推及一般,论述人才在逆境中造就的
观点;③再从
正面论述人成才除了逆境的客观因素,还有人的主观因素;④接着由个人到国
家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论述
经受磨炼的益处。这样水到渠成地推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为什么本文只用一句话来论述“死于安乐”?
①时代问题,战国时代,群雄纷争,无安乐可言,对于当时的人们,“生于忧患”更有现
实意义。
②作者写作的目的,激励那些处于忧患的人们,战胜忧患,成就大的事业。
4
③论题“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是相辅相成的,论证了一个既论证了另一个。
④前人对“死于安乐”论证了很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