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活动设计

余年寄山水
602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期末考试试卷-追悼会悼词


活动一:猜想
上节研究圆柱的体积时,把圆柱转化成了学过的近似的长方
体进 行研究,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呢?(大
胆猜想)
1、首先拿出大家准备 的一组学具,观察这组学具有什么特
征?那个容积大一些?(把两个容器水平放在桌子上,比划比划)
2、如果用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导入圆柱行容器,几次可以倒
满?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启发学生验证的念头。
活动二:操作实验(分组实验)
借助圆柱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呢?圆柱与圆锥之间到底有
怎样的联系呢?一起眼见为实。
1、四个人一组进行试验
要求:两人合作装水试验,其他两人认真观察,记录。将圆
锥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倒几次可以倒满?每倒一次,圆柱形
容器里的水的高度是圆柱高得几分之几?
学生认真实验,教师也参与其中。
2、汇报实验结果。(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正好倒
了3次刚好倒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来验证猜想,提高学生
探究新知的自信心。
3、总结结论


小组内总结结论,教师指导(刚才大家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结论可能不严密)
可能的结论: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圆锥的体积是的圆柱体积的13。
教师反问: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吗?
活动三:设置障碍(师生合作完成实验)

师拿出不等底不等高的一组容器,同样用水做以上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要使以上结论正确,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
柱和圆锥)
设计意图:通 过反问,推翻学生不严密的结论,使学生准确的表
述实验结论,从而加深印象,从中得到启发。
教师强调: 等底等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活动四:尝试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组内试着写一写
2、板书: 圆柱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锥体积 = 底面积 × 高 ×13
字母表达式:
v = 13s h
设计意图:从以上活动中,使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产生成就感。
口答: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13( )
提问: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那两个条件?(底面积和高)
三、巩固应用
活动五 :
1
、解决导课时提出的问题:
怎样求小麦堆的体积?
需要测量哪些数量呢? (小麦堆的底面周长或直径或半径和麦堆
的高)
设计意图:利用本节课所获解决导课时提出的 问题,整个课堂教
学前呼后应,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生活中找一些圆锥形物体,运用本节课知识计算他们的
体积。

大学生个人简历封面-埃及新闻


感受-朱自清散文集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感谢词


六安毛坦厂中学-公司新年祝福语大全


天津人事信息网-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上课吃方便面-如何培养班干部


恩施人事网-戏剧影视


浙江高考总分-教师业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