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648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18: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考幼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自传范文入党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古诗词的教学,要通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意思、体
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还要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的营养 。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词中的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茅檐、相媚
好、翁媪、亡赖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会背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并在想
象的基础上将词所描绘的情景较具体的写下来。
4.理解词上下片意思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选材的
能力,从词的学习中汲取写作营养。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学 习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
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教师介
绍辛弃疾词的 成就及写作的背景。
师:清平乐是?生:词牌名。师:用了清平乐这个
词牌名,就 规定了这首词的句子数及字数等,因此,写
词又叫填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对,就是在村里居住,在农村里生活的意思。


本课中是指谁呢?一种说 法是指词所描写的一家五口,
另一种说法是指词人自己,因为其时辛弃疾被罢黜,在
江西上饶农 村里生活,这首词写他村居时的所见所闻。
题目应理解为村居所见。不管哪种理解,都对词的理解
影响不大。
设计意图【介绍词人,突出其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介绍 背景,可以帮助理解词要表达的意思。
提供不同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读书时认真思考的习
惯。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反反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插图,想想
词人写了哪些所见。
1.自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反复练读。
4.指名读,齐读。
5.说说写了哪些所见。(生:词人写了茅檐、小溪青
草和一家五口人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理解古诗词,熟读是基础,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也。】
(三)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师: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炼,我们要

< p>
理解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
开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 作者通过它想要表
达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读议
(1)上片。齐读,讨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谁
家翁媪?这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来说
说。(生:写了茅檐内外。一座低矮的 茅屋前有一条小溪
在流淌,屋里一对白发夫妻一边在喝酒,一边在说笑。)
(2)下片。指名读。讨论
师: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描述的是怎样的情景?
先理解锄豆、亡赖、卧剥等词的意思,然后说说词
句的意思。(大儿子在溪水东边的豆苗地里锄草,二儿 子
在编织鸡笼,小儿子趴在地上剥莲蓬。)
师:哪个词最能表现小儿子的顽皮可爱 ?学生回答
后,教师小结: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儿子的天真、活泼与
可爱。因为劳动多是站着的, 少有坐着的,现在小儿却
是卧着的,除了写出了小儿的顽皮可爱外,还含有他那
么小就懂事,爱 劳动的意思。
词人是怎样看待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劳动的?从哪个


词 中可以看出来?生:词人非常喜欢,从最喜一字可以
看出。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重点词,以 帮助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对古诗词的理解要言而有据,不可主观臆测。此时的说
说词句的意思, 以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为好。因为学生
还没有掌握词的情感基调】
(四)研读课文,领悟写法。
1.师:醉里吴音相媚好,吴音有什么特点?学生作
思考后教师简介吴音。吴音,指现在苏州、扬州一带的
方言,此地古代属吴国。词中的江西上饶古代也属 吴国,
故称吴音。吴音,语调柔和婉转,听来觉得很舒服。我
们家乡这一带有宁可听苏州人吵架 ,不愿听绍兴人唱歌
的俗语,意为吴方言的好听。因为绍兴高调,声音粗犷
爽直。
2.那对白发翁媪相媚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地
方告诉了读者?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从词中可以 看
出他们快乐的原因,一是三个儿子都很懂事,都很爱劳
动,特别是小儿子还很小,也在劳动。 二是,他家有三
个儿子,中国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看来他们是很有
福气的人。三是他们所在 的地方环境宁静优美。)
3.醉里,应怎样理解?(教师提供学生几种理解让他
们 选择,并说说选择的理由。一是指酒喝得多,有点醉


醺醺的样子,老夫老妻因高兴,酒喝 得多了有几分醉意
是正常的。二是指他们看到环境那么美,儿子们那么懂
事,心情很愉快,高兴 之状犹如喝醉了酒似的欣喜若狂)。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课文,学生对词的意思有了更深< br>的理解,不光知道词写了什么,还知道了词为什么这样
写。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字词的品读 中汲取写作
营养。另外,如果一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有些问题学
生理解有难度。而提供选择的 答案,降低了难度,学生
思考有了方向,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五)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词人写这首词是要告诉人家怎样的心意呢?联系词
人 的经历及写词时的背景,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情。(对
宁静的甚至是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对黑暗 的官
场的憎恨。)
设计意图【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感情,一定要在理解词
句 意思的基础上,联系当时词人的实际进行,这样的体
会才是深刻的。】
(六)展开想象,联系写作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联系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将词的意思较为具体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理解了词的意思,并体会到了作
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要自己的话写下来就有了可靠的 基


础。他们的笔下,低小的茅屋不再是丑陋的,三个儿子
的劳动不再是艰辛的。 】
(七)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朝杰出词人 苏辛并称
翁媪相媚好 宁静幽美的环境 溪
青青草
三个儿子懂事勤劳 锄豆 织鸡笼 剥莲蓬
吴音 柔美动听
醉 很兴奋的样子

嗓子哑了怎么办-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汕头人事网-幽默的自我介绍


诠释是什么意思-劳动合同样本


北京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院校


假期实践活动-希望的种子


精算师协会-社区服务活动


广东省考试院网-欢乐中国年手抄报


福州事业单位-昆虫记读后感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