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萌到你眼炸
530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20: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平顶山学院分数线-易贸网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摘要:“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 久,共三光而永
光”是文学巨擘陈寅恪在国学大师王国维去世二周年,应邀为其撰写《海宁王先
生之碑铭》中的经典之语,从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了众多学者及
大学所秉持的精神食粮, 人人以此自勉。而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与此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的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在后者
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思及今日我国教育现状,教育体制改革停滞不前,陷 入泥淖,
有必要重申先贤“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和陈先生“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
精神魂 魄,将之作为思想指南,学术学习之指引灯塔践行之,勉励之。本文着重
从陈寅恪及其后秉承“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的大师言行之中再现追求“独立自
由”真理的志向,西方文化和人士对此孜孜不倦的独立思 考以及思索今日之教育
现状,特别是我等学子需要如何在漫漫长夜之中找寻那一丝自由独立的希望之光< br>这几方面,粗浅阐述“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前言
鲁迅先生值九一八事变 之际,在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一文中,这样
写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 不
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语中的,可说是道破了我们中国人的精
神求索,我想 无论是“为民请命”还是“埋头苦干”,固然是时代使然,同时也
掩少不了个人自由思索,独立的精神光 芒。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诚如斯言,需要尊师重道,但不可在这踽踽独行
之中失掉了自 己对真理的憧憬,何谓为学之真理,即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大道行远,身处其中,虽不免 为时代汹涌大流冲刷,但不可失掉了自身
的精神骨干。纵然是沦为奴隶的斯巴达克斯,面对着强大腐朽的 罗马,也敢于起
来打破禁锢肉体的枷锁,发出“有一天罗马没有了,但是还是有压迫,就阴谋论
来说我们都是奴隶,我们都是渴望自由的人,追求自由的人不会消失”振聋发聩
之语,如黄钟大吕一般冲 击我们心头,绕梁不去。如今的我们,纵使是手无缚鸡
之力,处在这如同深渊一般的象牙塔中,苦苦求索 的该是什么,该是那些可以点
燃心头希望之火的真理,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摆脱沉重的肉身,追求 灵魂
的饱满,砸碎这禁锢,独立自主地思考这个时代的事情,不畏艰苦地跋涉,才能
避免不为自 身所束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帕特里克·亨利在为争取美国独立的大陆会议上发出了 “不自由毋宁死”的
铮铮之声,匈牙利的裴多菲也留下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自由之声。可见,追求自由的人是永不会消失的。但在一个污浊
不堪的社会环境下保 持对自由的追求,不畏时强,可以说是困难的,但这却是陈
寅恪先生一生处事宗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 应邀南下广州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
长的复信中,陈先生坦然而言:“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 由的意志
和独立的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争的,且必须以生死立正。„„我
绝不反 对现在的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
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 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
独立精神,不是这样的即不是我的学生。”其对“自由 思想,独立精神”之追求
矢志不渝足见一斑。先生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


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其所谓“四不讲”之风可见先
生风貌,先生之志向,试问先生若不独立思索,自由求解,怎敢如此,以此观之,
先生能另辟蹊径,自 成一格,不仅难能可贵,也是一生理想。难怪连傅斯年也惊
叹“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蔡炎 培先生在北大所坚持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也正是以其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思想宗 旨,方能够不墨守成规,塑造众多人才,影响
众多学子。马寅初先生在《新人口论》中坚持科学与真理, 甚至婉言拒绝周总理
妥协的好意劝解,八旬之躯对抗全国“批马”的狂风骤雨,一校之长沦为所谓“罪< br>人”,也未有一点妥协;梁漱溟纵然是面对强权专制的毛泽东,也以傲人的风姿
坦率而言“三军可 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想”真是我们中国屹立不倒的脊梁。即使是 民国时期,大军阀出身的韩复渠,主
政山东多年,也不曾对山东教育事业丝毫懈怠,还发出了“教育不差 钱”的豪言,
以保持教育自由独立,尤其难得。
文革思想之迫害,强权专制之迫害思潮,纵使 是巴金也喟叹“十年来由兽变
人”迫害国民如斯,但却未使有独立人格的人媚颜屈膝,反思今日,不敢坚 持原
则,在市场化大流中亦步亦趋的不在少数,叫人汗颜。哪里再去寻找,“虽千万
人,吾往矣 ”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帕斯卡尔在《人是能够思考的芦苇》中说:“思 想能形成人的伟大”,足见“独
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人性塑造的伟大之处。中世纪的黑暗,宗教压 迫,反
而兴起了西方史上光芒熠熠的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追求,对人性的解放,追求人
的理性和 自由,从未停止。正是这前期的铺垫,有了后来无数的清教徒,为摆脱
英国国教的血腥迫害,不畏艰险, 出走万里,去新大陆寻找自由和独立之光,自
由的真理之光引导他们,建立了今天的美国。
推 石不止的普罗米修斯怀着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类的怜悯。为了不叫人类堕
落为神的奴隶,不叫人堕入服从 神的权威的境地,为了让人学会独立生存,自由
思考,甘愿冒着被宙斯惩罚的危险,为人类盗来火种,将 人类本性中的文明智识
挖掘出来。当希腊文化开始入侵罗马帝国,罗马政治家柯文80岁还决心修习希< br>腊文;孔子语:“假余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时其年已70。风雨
如晦,鸡鸣不已 。柯林道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以史为镜,方能学有所
成,这些历史教会我们在学习中更该穷 且益坚,学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不可人云亦云,正所谓“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告诉我们“权威并非消失了,而是转变为看不到的,
我们叫他“匿名”的权 威,他伪装成一般常识,科学,心理健康,正常状况,公
众舆论等,再也发现不了命令与压迫,代之而起 的是温和的说服”。在这个商品
时代,话语也沦为商品。我们看似自主的选择,自由地表达,但是毫不例 外,在
选择之前,我们就被操纵,我们应和潮流的同时,自我的特质和精神被剥夺殆尽。
这一切 的一切,更是告诫我们,需要有独立的精神去面对,需要自由的思想去思
考,在不至于沦为被操纵的木偶 ,我们要与真理为友,要独立的活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 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这
不可以说不是我们的悲哀。周劼人在《寂静钱钟书》 中写道:“这个时代再没有
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在今日的教育体制下,特 别
是大学教育,行政化阴影一直如阴霾一样挥之不去,行政压倒学术,并支配各色


的教育资源,学术被放逐,众多的学者教授忙着他们的科研项目,失掉了精力投
身于学生的教育,官本 位充斥着学生的脑子,各种考证之风层出不穷,对钱权趋
之若鹜,这不可谓不是我们国家教育之殇。斗转 星移,悠悠千载已逝,但是教育
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风气”依旧是萎靡不振,真真叫人痛心疾首。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既然知道了困扰我们的枷
锁,为什么我们没 有勇气去砸破锁链,解除羁绊,自由地活呢?龚自珍思及清王
朝的封建统治束缚思想,压抑人的理性,在 其《病梅馆记》中痛心疾首地高呼: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光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 梅,穷余生
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今日之我等,岂不多是龚自珍笔下之病梅么,天高任鸟飞,
海 阔凭鱼跃,知道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重要性,我等怎可以还要效
仿蔡桓公呢!病入膏肓,为 之晚矣!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独立之 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先生之语,真是今日之需,我国的教育实
在是需要一剂猛药,方可药到病除,不 然养痈遗患,后患无穷。何其芳的《黄昏》
中说:“狂奔的猛士寻找着壮士的刀,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 ,青春不羁之心寻
找着毒色的眼睛,我呢?”是啊,我们呢?还在寻找着什么,还在徘徊着什么呢,是在责怪这世界的诱惑太多么?今日,值呼吁教育改革之风又起涟漪,正是破冰
之时,我们正该秉持 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和“自由精神,独立思想”的
金石之语,潜心学习,愿如雪莱所说:“冬天 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此路漫
漫,其修远兮,可谓任重道远,吾等更不可以懈怠。

春节日记-警钟长鸣心得体会


董事长助理-会议主持人台词


国家档案局网站-领导生日祝福语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太原师范学院分数线-尊老爱幼的名言


快速缓解痛经的小妙招-鲁东大学教务信息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德育工作总结


中国男孩-公司中秋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