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

巡山小妖精
706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20: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尊师重教主题班会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教 学 计 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 成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继续培养课外阅读 的兴趣,养成勤查
字典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
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
写毛笔字 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
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 号的习惯;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
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 写字:能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184个,能按字
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 、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
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
有礼貌。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5、阅读:继续练习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 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
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能 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
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习从内容、
词句、标点等方面修 改自己的作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1、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 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
“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 进名著”等。
2、教材选文力求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 br>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选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视
野开阔,尽 可能吸纳多种文化。课文体现以下特点:(1)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2)充盈
厚重的文化气息,(3 )洋溢独特的语言魅力,(4)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5)传递深切的
人文关怀。
- 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 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根据《课标》的阶段性目标确定,采用“三维整合,统筹安排,
因课设练,多次反复, 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
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除了朗读、背诵
等常规训练外,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 、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
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 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4、“习 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
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 表达需要,分段表述。习作教材内容为:(1).写印象深刻的
一位老师;(2).以“秋天的树叶”为 题,写一篇作文;(3).向大家推荐自己难忘的经
历(一本书、一个地方、一种游戏、一道菜等),再 写下来;(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
写自己的心里话;(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6).想 象事情结果,把连环画补充完整,
再写下来;(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
5、“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
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
块。 另外,教材开篇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安
排一个“学和做” (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经过八个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
生对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
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 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
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
容 ,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 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
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 中的词句
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 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 ,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
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 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
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 严重。个别文章空洞
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中年级。因此在这学期, 我
- 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 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
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 学中保证学生有充
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
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
矫正,讲 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 要
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
织教学。课文教学时, 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
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 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
练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3课时

课文1~26 80课时

习作1~7 14课时

练习1~7 21课时
共计: 118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9.1~9.2
9.5~9.9
教 学 内 容
习惯(9)
课文1~2



整理:X.Z
备 注
9.12~9.16 3、古诗两首~练习1
- 3 -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9.19~9.23
9.26~9.30
10.2~10.6
课文4~5
课文6~7
十一放假




















10.10~10.14 习作2~课文8
10.17~10.21 课文9~11
10.24~10.28 课文12~练习3
10.31~11.4
11.7~11.11
课文13~14
课文15~练习4







十一

十二

十三
11.14~11.18 期中考试
11.21~11.25 课文16~17
11..28~12.2 课文18~练习5
12.5 ~12.9 课文19~20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12.12~12.16 课文21~习作6
12.19~12.23 练习6~课文24
12.26~12.30 课文25~26
1.2~1.6
1.9~1.13
习作7~学和做(1)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二十一
1.16~1.20
二十二
1.23~1.27





- 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要求:

1、结合平时的教学,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
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
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一、回顾引入 1、老师讲述自己以往学生读书做笔记的一些经验,表扬他们的成功之处,以此来激发
学生的兴趣。 (同时出示几本优秀的读书笔记)
2、你们以前做过读书笔记吗?
(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笔记的认识)
3、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 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
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渗透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 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 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① 摘抄。
② 编写提纲。
③写读后感。
★在讲解的时候 注意不要把这些词语神秘化,如“写读后感”,让学生知道就是读了一
篇课文后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要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就是自己
平时想做的,而没有好好做的。
三、谈谈收获,加深感知
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收获。
2、谈谈自己的打算。
3、老师用名人的事和自己的事例向学生进一步阐述写读书笔记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2
一、激发引入
1、你们知道你们身边有哪些工具书?
2、你们经常用它吗?
3、老师总结,激问:那么使用工具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二、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
不开书本 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三、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 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
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 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 阅图书时应
保持安静。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
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四、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 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 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
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 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 用
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
书的习 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三课时3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收集上学期我所教的学生)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体验成功。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⑴认真阅读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 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
意思就行。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三言两
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 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这个词
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 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 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我班将
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板书设计:


摘抄
做读书笔记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1、师恩难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
一、设境引入 < br>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 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师生进行交流,加深感知。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5
一、激情引入
★板书课题:
①、让学生深情地把课题读好。
②、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在作者小时候田老师给作者留下了 许多难忘的事,你们仔细
把课文读一下,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难忘?
二、自读自悟,独立感知
1、学生自由读,寻找哪儿是难忘的。
2、在学生读的时候要注意渗入读书习惯。
3、当自己读好了,也可以读给他同学听。
三、师生交流,深入感受
★具体方法预设:
学生先说说刘绍棠难忘田老师哪些方面 ,再让学生去读,老师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指导,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情感。
1、田老师教诗的部分
这个部分让学生感知田老师是怎样教的。
2、田老师讲的故事
这儿要重点引导学生读好,让学生用讲的方式读。
3、如果学生没有选后几节可以激问:
那么最令作者难忘的应是什么?
(教师的教诲)
进一步提问:老师的哪些教诲呢?
(引出“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部分,并引导学生读好这部分。)
四、指导实践,加深感知
1、(由上引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田老师给作者上的第一课?
2、引导学生讲
首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讲?(讲是娓娓动听,听是身临其境。)
3、先讲学生自由练习,再引导学生上台讲。
◆注意引入学生进入角色。
如开始时可让学生扮田老师进行问好,然后再再现田老师是如何讲“一去二三里”的课
的。
(在这其中还得渗入些习惯培养。)
4、田老师讲得这个故事作者能听懂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五、迁移积累,升华感知
- 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由上引入
2、出示《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再讲。
先让学生自主练习,再指名上台讲,在上台讲的时候要注意按田老师讲的方式进行。
(教师通过耳语指导学生。)
3、总结引入
田老师通过故事来教学,体现出田老师的教学水平之高,这样怎能不让我难忘呢?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节。
5、通过有感情地再读最后一节结束课文。
第三课时6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
娓娓动听 歇脚 念叨
身临其境 教诲 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 ,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
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
敬意。
◆、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 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 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
般。
板书设计:

娓娓动听
1、师恩难忘
身临其境

教学反思:





- 1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要求: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
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
鞭策自己的好 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7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 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
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
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
一篇演讲稿,打开课 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板书:读)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
圈)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
出希望 )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 果不行,就再读读(“读”字上
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 什么,想说明什
么。
(2)交流讨论
- 1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
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
福”的理 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 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
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 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
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3、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
(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
(3)指导感染性演讲
A、了解作者
(1)看画像,说说是谁。板书“陶”说说去“阝”加 “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
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
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 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
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 ,团结一致,开
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 br>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B、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 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
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 染听众受到启发)
C、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
见解。
D、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通过第二自然 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
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 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
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 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
然段。(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 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
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 1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 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
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 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指名演讲
(三)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 到了感染,得到
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 写自己的体会,
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第二课时8 〖你正
一、复习
1、读词语
生命之本 否则 锻炼 健康 堡垒
源泉 造福社会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彼岸
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3、用上上述两组词,演讲“问健康”和“问学问”部分。
二、继续感悟课文学习演讲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演讲是要说明事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感染听众 ,使他们受到启发,说说你怎样来演讲好“问工作”和“问道德”部分。
板书: 讲什么
读 从哪些方面讲
边读边想体会见解
2、自读自悟4、5自然段,练习演讲。
分工学习课文,1——4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 段“问工作”部分;5——8组同学
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 和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
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 ,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
己谈想说明些什么,然后评议是否能当小小演讲家。
(1)“问工作”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这些工作 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
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
炼能 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2)“问道德”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1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 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
有些什么表现?(在公共场 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
下怎么办等。)
C、指导演讲重点句。
(3)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
A、各自准备,看词语有感情地演讲。
词语:工作好坏很大影响承担责任心办事能力基础重要的学习做人的根本即使稳定发
展讲究真人
B、指名演讲,组织评议,任命“小小演讲家”称号。
4、学习第6自然段。
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
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
三、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 ,要求
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
都 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
高;课堂发言有没有 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建议在班队活动时召开一次演讲会,演讲内容可搜集合适的演讲稿,也可自己写、
合作写。

板书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则、堡垒、锻炼坚韧不拔彼岸
教学反思:





- 1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
《访隐者不遇》
一、释题质疑。
1、 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
浩然,王之涣。今天, 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
叫贾岛。
2、释题。
访: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 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
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 1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10
《所见》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
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韵味。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 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
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 :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
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
么却“闭口 ”呢?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 ,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
“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 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
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 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 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
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 1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板书设计:
访隐者不遇 所见
松下问童子, 牧童骑黄牛,
言师采药去。 歌声振林樾。
只在此山中, 意欲捕鸣蝉,
云深不知处。 忽然闭口立。
教后反思:



(附加)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
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
两首古诗。
2、简介作者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 的军事家、政
治家,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的提议,坚决
请求固守。 代宗即位后,他又整顿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
京九门外,破瓦剌(là)之 军。也先挟英宗逼和不成,被迫释放英宗。他忧国忘身,口
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格刚 直,颇遭众人嫉妒。天顺元年(1457年)
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以谋逆罪被杀。成化 二年(1466年),宪宗皇帝
- 1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 八年1590年)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
于谦塑像。
王冕(1287-- 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代诗人、画家。元末会稽诸暨
(今浙江诸暨)人。
王 冕经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经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职,晚年还以梅花显示自己的
清白本色,说:野梅开花 尚古色。(《归来》)
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 山阴野
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
生。 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
已。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
①指名读,指导节奏。
石灰吟 墨 梅
于谦 王冕
千锤万击出深山, 吾家洗砚池头树,
烈火焚烧若等闲。 朵朵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 不要人夸颜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要清气满乾坤。
②正音:焚,墨,乾。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逐字逐句理解。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②锤:敲打。击:撞击。
③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大意是:石头是经过多次的 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
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 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
人世间。
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5、指导朗读。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①理解字词。②说说诗意。③看图想像。④朗读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讨论。
①理解字词:
吾:我。 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 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
- 1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②指名说说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 夸
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③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
④朗读体会。
有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古诗两首》。
2、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
二、背诵课文
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2、自由练读,练背诵。
三、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
四、学习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Lesson 3。

板书
石灰吟: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若等闲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坚强不屈)
墨梅:池边树、朵朵、淡墨痕 (写实)
不要……只留…… (明志)
(寄寓贞洁自守的情操)



- 1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习作一
记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要求: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 法,
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把事例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
一、激活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同学们,“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似春蚕、 似蜡烛、似铺路石……他们始终默默地奉献着,耕耘
着……今天,就让我们用挚嫩的笔尖来赞一赞这些可 爱的人吧!好吗?
二、学习例文,感悟“细腻”的情感。
1、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了一个 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令作家刘绍棠至今不忘。
田老师讲得生动,作者刘绍棠写得具体,让我们读来也深 深地被感动着。老师这儿有一
篇文章,是一位小作者写的他的老师,这件事比刘绍棠写的事还要小、还要 平常,但是
同样细腻、感人!想读吗?
2、出示《我们的班主任》,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 想一想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
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在相应的句子下做上记号。可以在四人 小组里交流交
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
△“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温暖”、“慢慢地”可以看出冯老师动作是那样轻柔,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
(这句话借我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态,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亲切、和
蔼!)
△“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轻轻”一词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刻把身子挺直。”
(“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此,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 的手。它时时提醒我:写字,
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这儿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老师的教育使“我”一直难以忘怀。)
4、小结: 是啊,老师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寄托着老师的情,也牵动着作者的心……读来
真切感人,也让我 们身临其境!
三、引导回顾,捕捉“细腻”的感受。
1、几年来,关心教育过你们的老师一 定很多,一定留下了许多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让人回味,让人感动!
2、七嘴八舌定形象:
- 2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在你的记忆中,你想说说哪位老师呢?
3、火眼金睛话细节:
一次倾 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我
心跳的家访、一幕深情的凝望 、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个令我激动的电话……再给大家
十分钟时间,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 的一个动人的场景,待会儿说给大家听
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
(1)学生自由准备。
(2)交流自己的幸福体验。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捕 捉与人相处时细腻的动作语言、丰富的神情变化和温情
的语言传递。还可以提供能拓展学生思路的文题, 让其生发心中那温柔的情意,如《运
动场上的鼓励》、《机房里的谈话》、《月光下的散步》、《晨读中 的关爱》……)
(3)小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温柔的一面,只要我们去用心体验,学会感动,就一定
会有特别的发现,写出特别的感受!

第二课时12
一、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
二、反复修改:
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鼓励学生自改、互改。)
三、誊抄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一
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练习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
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3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 2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
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14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第三课时15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 2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启发谈话:当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
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 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板书设计:
练习1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第一单元 教学反思
共选编3篇课文。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反映孩童生活的内容。第一篇文章是回忆性的记叙文,第二篇文章是演讲稿,第三篇则是古诗。它们反映的内容都和孩童的生活有关。
《师恩难忘》作者通过对自己上 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以及后来相遇时情景的描述,抒发了
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文中小诗描绘的画面与田老师所编的故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充分体现了田老师“口才、
文笔都很好”的 高超教学技艺。教学中,要抓住重点,分几个层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细细体会。
同时 ,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不无启迪:持之以恒,用语言本身的魄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必然会获得成功!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 方面问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
己不断进步。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或某 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从本质上说,
演讲稿属于议论文文体。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陶校 长的“四问”实际上就阐明了他的四个观点。教学时,
根据文本的特点,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办法,重点 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因为演讲在今天的
生活中很有生命力,所以老师还要结合学 生实际,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古诗两首》中两首古诗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 易。《寻隐者不遇》以问答的形式,叙述“寻隐
者不遇”这件事。《所见》向我们展示了牧童捕鸣蝉时动 静结合、活泼有趣的画面。这两首诗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
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表达诗人对山林、田园生 活的向往和热爱。教学时,可用“问”和“见”来整体把握。


- 2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和探索大 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6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
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
是谁发出 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
少神奇的秘密?
(1)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
出喜悦之情。)
(2)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 2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3)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7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 ,或者有
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
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
会觉得这些句子写 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 联欢相
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她们的
根却越扎 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
移动半步!
这里就把红柳当成了人来写,顽强地、向着太阳微笑、越扎越深、倔强的、
决不让等词句,让我们仿佛看 到了一位沙漠的勇士,是怎么和风暴搏斗的,是怎么保
护草原的。读来会让我们对红柳产生敬佩之情。这 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如果不这样写,那会怎么样呢?
红柳开出了淡红色的 小花,向着太阳。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来,沙丘被红柳固定
着了,一点都不向前移动。
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没有刚才的一段写得生动,红柳的形象也没有刚才鲜明。现
在知道拟人的好处了吗 ?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
- 2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更有趣。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的绿阴( )的眼睛
( )的翠竹( )的松柏( )的色彩
( )的果园( )的风光( )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
四节,把下列句子 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
放飞少年的心灵。)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教学反思:








- 2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8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 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
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 纵横 鸟栖虫居 甜滋滋 厉声 裤兜 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 2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二课时19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
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
3自 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
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 ,把两个口袋塞
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
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
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
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 2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6、变色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0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
们去揭开。自然界中 ,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 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
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 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 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
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 2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21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 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
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怪
捕食 快
变色 多

教后反思:




- 3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7、金蝉脱壳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2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 ,脱掉它身上的旧衣,
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23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
- 3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 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
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 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
“抖动”、“伸着”、“仰”、“ 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 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
化一次”。)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教后反思:









- 3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习作二
写一种动物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帅鸽》的片段,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 作方法,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并练习运用。
2、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
3、按作业的 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
与段之间的衔接。
教学重难点:
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 段
与段之间的衔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4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习作。
二、学习例文,探讨写作方法。
1、出示投影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画面。图中画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你是怎样去观察的?
3、教师提出思考题,学生自学例文。
4、师生共同总结出写作方法:
(1) 要有顺序,抓住特征。
(2) 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详细描写。
(3) 写好过渡句。
5、学生自读例文,体会写作方法。
三、 联系实际观察生活,进行习作练习。
1、通过观察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1) 学生认真阅读书上的最后一段,领会这次写作的要求和有关写作内容。
(2) 指名学生简要汇报一下自己的观察笔记后,其余互相交流。
(3) 观看VCD片进行口头作文竞赛。
2、学生欣赏VCD片《动物世界》中《天然动物园中的部落》,为习作丰富材料。

第二课时25
一、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
学生按习作要求进行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二、反复修改,同位互改。
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鼓励学生自改、互改。)
三、誊抄作文。

板书设计:
- 3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习作2
1、要有顺序,抓住特征。
2、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详细描写。
3、写好过渡句。

练习2
教学要求: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收集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收集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6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可以说
自己最喜欢的 ,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常是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
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
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 3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二课时27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 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
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28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 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情景;将四
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人?(分别
给 它们取名:晓鸣、小强、小静)
(2)组织讨论:已有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3)学生小结出图意。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一张令人发 笑的照片》)第二幅图应该是
个什么内容?(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5)分组交流。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教师以鼓励为主)
- 3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给同学
们听。

板书设计:


练习2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 选编了4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
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痴迷于昆虫的故事;《变色龙》和《金
蝉脱壳》则给学 生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去仔细观察;“诵读与积累”则要求
学生诵 读巴甫洛夫、伽利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有关观察方面的名言,从而懂得观察的重要意义。本单元还安排了
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观察一种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通过这个单元 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
法,丰富 自然知识。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根据 前面提到的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这一单元后三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这
一目标。《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
着迷的哪几件事,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变色龙》一文的教学应立足于 事情的发
展顺序,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直观而又生动地体会变色龙的特点,文中有一些问题巧妙地 揭示了教学的停顿
与过渡,应当予以重视。《金蝉脱壳》一文的表达顺序比前面的两篇文章还要复杂一些 ,(具体讲一讲,最后一个
自然段定位在“我”对脱壳后的蝉和蝉壳的喜爱。)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 去阅读、发现文章结构的美。切忌在
教学中把上述文章作为说明文来教学,要努力营造氛围,按作者记叙 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这样,才会和“我”
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魄力。





- 3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8、成语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9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 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
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8、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
(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
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 3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二课时30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 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
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 ,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
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 ”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
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你能说说“自相 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 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
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 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
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
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 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
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
游客的一 再要求)
- 3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 惊叹
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教后反思:






9、推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1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 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
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 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唐朝 贾岛
- 3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
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
诗人”。
(3)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 ,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
用得不够妥帖,或许 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 4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32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 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
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
演示);B 、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
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 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 4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 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
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 仗队“迎
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 4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
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 词语的由来。什么
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 )岛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
第三课时33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 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
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
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 4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教后反思:




10、嫦娥奔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
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4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
- 4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
月。学生齐读课 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 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 贪婪 宝剑 时值 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焦急 敬重 翻箱 倒柜 洒满银辉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 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
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 解释?(第③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奸 诈 贪 婪 值 剑 逼 辉 焦
2.指导要点。
- 4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诈”、“值”、“辉”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
“剑”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第七画是“提”。
“辉”的第六笔是“竖提”。
“逼”是半包围结构,“”要偏右上写,给“走之”让出位置。
“焦”上面的笔画较多,约占字的四分之三,下面四点要宽,以能托住上面的“”为宜。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35
一、听写词语:
敬重 宝剑 贪婪 迫不及待 奸诈 接济 假装 翻箱倒柜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 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
段,注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 百姓遭受的苦难。后羿是怎样为老
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 同学们,这些词写出
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注意突出这些词。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
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
“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
奸诈 贪婪)
磁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 br>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
句 反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 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飘飘悠悠”
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能把嫦 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读的时
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 ?(“飘飘悠悠”、“洒满银辉”、
“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 4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 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
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3. 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明乡亲们想念好心
的嫦娥)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36
一、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二、总结课文,研究写法
这篇神话故事主要写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
事。
找出文中描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想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2.按“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婪( ) 辉( ) 箱( ) 值( )
梦( ) 挥( ) 霜( ) 直( )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为民除害,
嫦娥吃药 飞上月亮 为老百姓不受苦 心地善良、为民造福
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教学反思:



- 4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37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谈话,导入: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二、点拨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
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五、总结延伸
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 4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2 伊索寓言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8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 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
他机智幽默,聪 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 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
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 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
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 考,能说话,
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 来学习《狐狸和葡萄》。
(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 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
时,“狸”读轻声,“谗 ”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
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
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 4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
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第二课时39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 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
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 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第三课时40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 狐狸是非常狡猾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
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 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 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 5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之处?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
假心 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 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
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12 、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狼来了》: ?
《蝉和狐狸》: ?
教学反思:


(附加)
阅读〈伊索寓言集〉》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请一两个同学讲伊索寓言故事。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
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 5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
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 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
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联系具体故事
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 br>哪些体会。


习作3 41-42
教学要求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
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发兴趣
1. 昨天,同学们一起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
各有什么特点?
3. 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
写 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
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 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 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
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
- 5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
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
下色彩变 化的原因。
3. 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 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
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 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
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 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
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
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五、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 再介绍一两种与刚
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3——秋天的树叶
叶柄 叶片
边缘特点
枫叶 叶脉作用
叶柄特点
形状、色彩,色彩变化原因。

- 5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练习3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3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
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1)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
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 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 5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 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
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44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
(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1)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 5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三课时45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 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
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练习3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4篇课文可以称之为“故事集锦”。分别为成语故事、文学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重在说理,文学故事和民间故事重在赞人。
成语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有些要 知道来历才能理解。像《成语故事》中三则成语均属于后一种情况。在教学
中在巧妙地处理故事和它的引 申义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先讲,哪一个后讲,大有学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
我认为第三则成语 故事应该从故事讲起,因为学生对这个成语接触还是比较陌生的,它的引申义也相对要难理解一
些。教学 这三则成语故事还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要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故事内在的含义,不要空
谈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历来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内涵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主要目标 ,立足文本,引导学
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 度,严谨治学的可贵精神,感
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作文时斟酌文字的重要性,并能付之实践 。
《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我个人还是欣赏课文所讲的凄美感人的故 事,讴歌了正
义,鞭鞑了丑恶。中秋之夜,吃着月饼,想着这样美丽动人的传说,你怎么不会珍惜今天幸 福的生活?怎么不会愿
意为他人付出一点呢?课文从“后羿射日”开始娓娓道来,详略得当,人物的形象 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得栩栩
如生。教学时要抓住重要的段落,理解和感悟并重,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 读训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领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 5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读书莫放“拦 路虎”》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苏教版高阶段的每册教材均安排了有关阅读指导的文章。
该文就属于 这一类,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类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
点 (这个指点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整体入手,让学生知道这是议论性文体,然后还要知道其主要的观点),放手让学< br>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伊索寓言》课文里面的三则寓言,前两则我们耳熟能详。从学生 的认知水平来看,可能第一则寓言的寓意需
要教师联系生活作适当的点拨,而第二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可 结合课后练习3来落实相关训练。第三则寓言的教学
可与《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对照着进行,让学生正 反两方面获得多元的感悟。当然,这三则寓言的主体价值,即
那句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 ,包括这种形式,最后也要总结归纳,便于学生今后课外阅读。
为了落实《课标》关于“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苏教版语文教材在高阶段
每册的第3单元,安排了“我 读书我快乐”的栏目,给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要求学生课外认真阅读,这一册要求学
生阅读《伊索寓言》 ,与12课的内容相呼应,希望老师们予以重视。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要求: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
深情。进而理解课 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
功绩。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6
一、导入新课:
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
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 :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 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
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 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
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 保留地献
给祖国和人民。
师: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
平爷爷)
- 5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解题:
(1) 师:“永生”是什么意思?
(2)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
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三、检查 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
读出词语的感情)
船舱 崭新 呜咽 痛悼 海疆 超越 属于
澳门 舷窗 震撼 爱戴 奔流不息 波翻浪涌
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B、齐读生字词。
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
出评价。
3、指导难读的小节:
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 (估计学生对第1、
第3小节有困难,重点指导)
(1) 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b、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
后一个篇章。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
后一个篇章。
(2) 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b、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
四、再读课文:
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2、讨论
分段情 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
- 5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一(1) 飞向大海
二(2—4) 撒向大海
三(5—7) 告别大海
五、再读生字,指导易错字
1、齐读生字,读准字音
2、师:(重点指导)你觉得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舱:舟字旁的一横应该是一提 崭:上小下大
呜:右边是个乌,不是鸟 咽:左窄右宽
悼:右下的十字的竖上短下长 超:走字上的短竖上长下短,一撇要长
疆:弓字应写的直、狭长,而且上面两部分的距离应该一样
属:左面不超出厂字头,右面超出厂字头
3、学生在书P126上的描红。
六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47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3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为什么还
能‘永生’呢?这 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
二、精读感悟
(一)、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 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
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 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
(1)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
(2)听录音。
(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3、师: “崭新的历史”指的 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
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 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
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 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
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 后一个
篇章”)
- 5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
的心情。
5、谁来试着背诵这一节?
过渡: 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 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
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 温饱:
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 br>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
留骨灰, 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
老人家的遗愿,所以……( 引读第2节)
(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
1、学习第2节:
(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4)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
(5)练习背诵。
2、学习第3节:
(1) 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
(2) 师:a “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
b 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c 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说明邓小平爷 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
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 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
d 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
(3) 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4) 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
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
(5) 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
界”
a 让学生齐读这句话。
b师:超越时代指的什么?
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
c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
d 指名读,组织评议。
e 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
- 6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e 再次齐读。
f 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
(7) 练习背诵第3节。
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
4、齐读第二段。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 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
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下节课继 续学习第三部分。
三、 作业
1、语文练习册上的23课练习。
2、用“不仅……也……”造句。
3、背诵并默写1——4节。

第三课时48
一、复习导入:
1、师:A、上节课我们学习哪两部分,大家回想一下,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B、那架专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
C、“低低地,缓缓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D、大家想看看当时的情景吗?(播放录象)
E、配乐齐背第一段。
(生齐说:撒向大海)
B、播放骨灰撒大海的录象。
C、小平爷爷还是随着奔 腾不息的浪花离去了,而浪花会帮助小平爷爷完成他未了的心
愿,把他带到他生前希望去的地方。也许… …(引读第3节)
D、起立齐背2、3小节。
3、小平爷爷的遗愿以已经完成了,人们也要……(生:告别大海)
二、精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
2、师:“水天一色”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又指什么?
3、师:“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
A 、 听到什么了?
B、 体会一下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谁来试着读?
C 、 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
D 、 请同学读这段话“从那……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
- 61 -

2、师:A、飞机飞到了祖国的辽阔大海,去完成小平爷爷最后的遗愿,把骨灰……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
师: A 、其他同学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
B 、 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
C 、“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 “永生”呢?这
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D 、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
E 、播放录象,师总结。
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 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
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 与大
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齐读全文。
三、情感延伸:(投影小平爷爷的照片)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师:今年是小平爷爷诞辰100周年,同学们有什么美好的祝愿想送给他吗?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5——7节。
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
板书设计:
13、 在大海中永生——丰功伟绩
飞向大海: 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 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反思:








- 6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9
一、看图揭示课文。 1、(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对,他就是今
天课文中的 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
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 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
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3、 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读文,想想哪儿节可以合并为一段。
2、交流分段情况。
四、 指导写字。
1、提示写字要点。
2、学生描红后临写。
第二课时50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
- 6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学生读文,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
(2)指导朗读背诵这一段。
3、学习第二段。
(1)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 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
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 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
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儿子为什么这么做?(随机板书:爱)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
(4)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 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
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
(5)(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6)交流;练读;背诵。
(7)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 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
儿子的情感。
(8)指导朗读背诵。
4、学生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 末一句中的单
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 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
(4) 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
(5)指导朗读背诵。
5、 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
等词语熟 背课文。
板书设计: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花 栽

写信 收
教学反思:





- 6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5.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1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什么叫斗士?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
大了。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
哪些 疑问?
3.学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 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
滋病”、“不是… …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 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
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新词。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52
一、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 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 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
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 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
- 6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 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
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 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
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 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 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
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 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
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 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
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
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 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
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 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
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 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
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 ,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
(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 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
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 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 br>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 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
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
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
师追问 :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
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 6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那么,此时已 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
描绘一下。是啊,我们都很清楚 ,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
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 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
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
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
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
他们听到 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
受到,他代表所有 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
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 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
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 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
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 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
滋病——(学生读)2001年6月1日,正当世界儿童欢庆 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南
非儿童去世了。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
请大家抓住有 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4.同学们,恩科西仅是一个年仅12岁的 黑人孩子呀!他为什么能得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
地位的两位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呢?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孩 子呢?请你通读整篇课文,边
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5. 你能否找到一句话,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同时也鲜明地告诉我们恩科西是个
怎样的孩子?
交流、出示:
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指导读好这句话
恩科西是个生命力顽强的孩子(请学生结合第三自然段来说说,抓住“所有孩子中最强
- 6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的”“挺”,比较和“坚持“的区别;“竟然”这些关键地方来谈)
二、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 息,而且关心和他一
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 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
对呢?请用“不是……而是…… ”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
其他遇到“天灾”的人)
板书设计:
顽强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
关爱患者
教学反思:






习作4 53-54
教学要求:
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教学重难点:
懂得 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认真阅读例
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 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
别人说,可是又 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
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 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
- 6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
(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
(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
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 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
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 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
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 睛,静
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
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修改草稿。
五、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练习4
教学要求: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3、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 6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 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
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
(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
(4)教师拓展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
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反馈。
(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第二课时56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 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
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 7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57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
搜集一两条 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
(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 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
人”当场给予回答。
(4)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
- 7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练习4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用三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名人相关 事件来表达“无私奉献”的主题。第一篇文章和第三篇文章讲的是大事,
第二篇文章写的是小事。
《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通讯,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 告别大海”
的线索摘写而成。作者表达的感情真挚,运用的语言丰富,有一定的跳跃性。教学中要向学生 介绍人物的相关背景
资料,并注意合理地运用。要注意朗读与想象的结合,朗读与理解的结合,做到读中 理解,读中感悟。要注意情节
展开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关注细节。要注意感情基调正确定 位。悲痛中有激昂,怀念中有爱戴,总
的来说,是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这样才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 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文章主旨相吻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章通过记叙高尔基和他10 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
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表现了高尔 基育子先育心的“爱”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引出了“‘给’,永远比
‘拿’愉快”的奉献主题。教学中要 抓住文章开头的“爱”字,根据两件事情前因后果的关系展开教学过程,特别
是后面书信内容的理解,要 先和前面的事情联系起来,再作适当的拓展,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仅仅围绕文章最后一
句话来组织教学, 为理解而理解,破坏了文章的情境。
《艾滋病小斗士》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电视中有过专门的报 道。文章运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恩科西的去世和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再交待恩科西的身世遭遇以及 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事例,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
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主题。
全文的 教学要结合课后练习3来进行,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如何把恩科西与社会偏见作斗争和他关心其他艾
滋 病人统一起来。教学时要特别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同时还可以根据事件的前后关系做好< br>教学的过渡。







- 7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郁郁苍苍”、“屹立”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 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8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祖国地广博,山清逸 ,水恬静,树含蓄,草质朴,你知道哪些祖国的风景名
胜?(板书:黄山奇松)今天让我们去黄山看看, 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
重点写什么?
2、抓住课题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重点(板书:
明重点)
3、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理层次呢!(板书:理层次)围绕“黄山奇松”你想
课文会具 体写什么?(板书:知内容)
4、根据“黄山松树是怎样的”“它奇特在哪里”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层次。
二、理清课文
1、自由读课文,理清层次。作者是怎样写黄山奇松的?
2、小组交流。
3、汇报。
一(1)奇松是黄山一绝;二(2)具体写三大名松;三(3)黄山松千姿百态
三、学习生字词
1、第一课时我们除了了解课文、理清层次外,还应学什么?(读好课文,学习 生字词)
2、你准备怎样学习生字词?
3、小组学习。
4、交流:(1)你学会了什么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说)
(2)是怎么学会的?(方法指导)
(3)相机造句:“饱经风霜”、“屹立”。
四、读通课文
1、你准备怎样读好课文?选择难的句子读好。
2、在小组中读。
3、自告奋勇读。评。
4、读了这些句子,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插上翅膀去欣赏一下吧!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通版插图,师背第一自然段,生听,记住给你印象深刻的词。
2、交流。
3、自读,你体会出什么?
点拨:
(1)“四绝”说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美到极点,所以全世界都知道。
(2)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奇)
- 7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指导读好第二句话。
4、黄山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山”,通过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激情吧!齐读。
六、课堂作业
你觉得本堂课应该做些什么作业?
1、必做题:抄写生字词。
2、发展题:造句。
3、机动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9
一、导入新课
1、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今天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天下第
一奇山吧!齐读课题。
2、从课题看,课文重点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打开书,读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节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松呢?再读课文,用“——”划出。
谁来说?谁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
3、出示投影片,这三棵奇松你认识吗?不认识?再读 课文,联系课文去认识。准备到
讲台上向大家介绍。(可加上自己的语言)
4、谁愿意?先 在找出你要介绍的,贴在黑板上,指着图介绍。(生贴板书)(相机
板书:虽然……却……,……如同… …,……好像……)
5、他说得怎么样?说法指导。(板书:名称 样子 感受)
6、四人一组看书上的图说。互相评一评。
7、谁想说?(生抢说,贴图)
8、书上是怎么写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
9、黄山松真奇呀,我们真想插上翅膀去看一看,你愿意做导游带我们去吗?
10、怎么做导游呢?首先要有礼貌,怎么说呢?还要有导游词 ,它就在课文中。
11、分组练说。
12、每组推荐一个说,评。奖导游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黄山奇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远看或……
或……从整体上 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除了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
态)还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2、看课件:黄山奇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作业
1、学到这儿,有什么话想说?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可以怎么办?
2、出示:
(1)阅读祖国风景名胜等文章,办一份手抄报;
(2)上网查阅了解祖国的风景名胜;
(3)到图书室找一找有关祖国风景名胜的书,看一看;
……
选择感兴趣的做。
- 7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板书设计:



然……却……



教学反思:





迎客松 虽
黄山奇松 陪客松 ……如同……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好像……
……
17、黄果树瀑布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
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60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 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
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
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 7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 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
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61
一、复习
1 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 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
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
“——”划下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
比较好 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 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
街”的情景。
第三课时62
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 7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 。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
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 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
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 ”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
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 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
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 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
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
理解整个句子 的意思。
板书设计: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教学反思:





18、莫高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
有……还有… …”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 “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
- 7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63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 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
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 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
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瑰丽 记录 银弦 艺术殿堂 腐败 敦煌 佛像 惟
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64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
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 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
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 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 7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4)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5)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2.学习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
伟瑰 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 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 丰
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3)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3.学生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65
(一)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 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
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三)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 7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像资料,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
术文化。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敦煌艺术宝库”世界文化地位,民族自豪感。
藏经洞

教学反思:




习作5 66-67
教学要求:
1.看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在丰富多彩的记忆世界里漫游。
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题目由自己来定,可为自己的作文配上合适的表情插图。
教学重难点:
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1.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官,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 喜怒哀乐写在脸
上。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 br>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2.看照片,交流。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
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问: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 8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
五、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作动机
1.把优秀作文布置到他的图片旁,并给予奖励。
2.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
板书设计:
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具体、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
练习5
教学要求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读背《边疆小夜曲》,领会诗歌的意境。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5.学写毛笔字。 .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68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读情景对话。
(2)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的大呢?
(3)学生说出小芳的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旬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 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
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
更具体。
- 8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学生试着补写句子。
(3)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4)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5)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情景写具体的。
(2)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3)小结。
第二课时69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读背《边疆小夜曲》。
(1)讨论: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边疆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听过小夜曲吗?
(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
走进诗歌的境界。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表情和手势。
(6)指名朗读,读出味儿,读出感情。(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7)学生练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2.反馈。
(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
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 8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三课时70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 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②设计一条公
益用语。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
2.指导。
(1)学生读题中的三条公益用语。
(2)学生读一读介绍什么是工艺用语的话
(3)教师略加讲解: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
益。
(4)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
(5)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
(6)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3.练习。
(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3)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大胆设计公益用语,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宣传。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钉、给。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 8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9、天火之谜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了问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71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 揭题 天火只迷
4、天火指的是雷暴,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
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名。
5、齐读课文。
三、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分段情况。
一(1)长期以来雷暴是个谜。
二(2~~5)富兰克林解开雷暴之谜的经过。
三(6)富兰克林利用他的发现造福人类,发明了防止雷暴伤害人的避雷针。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 8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 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72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
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塔轮板书: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6、分四人 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
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7、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 (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
不值得奇怪 不能接受
与“推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接受?
- 8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
板书: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 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 (动作)
(5)他是怎么实验的呢?请速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A、(抓住动作)
B、划出动作的词,你觉得实验经过怎样?
C、出示动作的词。请大家先读课文,然后根据黑板上的动词,试着把故事的经过说
出来。(同桌试讲)
(6)指名说说实验的经过。
(7)实验成功了,富兰克林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8、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10、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板书 震惊世界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 夸奖富兰克林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第三课时73
一、复习导入。
复述实验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 8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2、完成课后练习4。
四、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把人击倒 树木劈成两半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安然无恙 震惊世界
教学反思: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 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
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 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3、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8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第一课时74
一、导入。
1、读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第一次读文。)
2、指名填空。(提示: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 br>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
一边读一 边画。(第二次读文。)
(过程中提示学生找词也要有方法,得按顺序来。如: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办 法特别好,
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找,这样就不会手忙脚忙了。)
4、汇报:找好了吗?老 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
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他念到的你 画下了吗?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如果
没有你得帮他补充。(抽丝剔骨,抓要点读文。)
(课堂堂不是属于一两个学生的,课堂当归还于学生,当面向群体。)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一男生,一女生,与班里的男生、女生分读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一出问题立刻纠正。(第四次读文)
三、课堂小练习。
1、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
(要求:如“我看 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按老师
的说法来说,你能吗?)
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看谁想的多。)
4、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75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
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 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
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 站起来的。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
- 8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 谈迁立下什麽志向? 2 他最终成功了么?
相机板书: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
的艰辛。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1. 指名说。
2. (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
十多年的 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
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 的厄运呢?
1. 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 书稿的遗失为什麽被称作厄运?
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3. 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课件)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 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 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
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 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
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同学们读的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
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 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 指名说。
4. (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指导朗读体会。
5. 功 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大家想看
看吗?(课件展示《国 榷》)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
- 8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麽?
指名说。 < br>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
日子中走出 来。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6. 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 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 ,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
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 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
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课件)《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
教学反思:




21、诺贝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扎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 追求,
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76
一、激情导如,激发阅读兴趣
- 90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的名字吗?他是什么人? 板书:诺贝尔
2、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 板书:诺贝尔奖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 得此奖而自豪。那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
的魅力呢?
3、简介诺贝尔奖:每年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都要进行
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这一世界性的盛会 越来越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关注。诺贝尔奖从
1901年正式颁发已经走过了102年的历史。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通读全文,要求: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2、指名读生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2、分段交流
一、(1、2)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二、(3——9)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三、(10)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3、再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你的记字办法
2、指名交流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77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交流
- 91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时间不变——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地点不变——都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
规模宏大——世界性的盛会。
3 、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到什么?(诺贝尔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人们十分崇敬诺贝 尔。)
4、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感悟人物精神
1.引读第3节:我们了解到诺贝尔一生在——,他由看到工人在荒山野岭里用——,
萌发了想 发明一种能——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后来的炸药。
2.自读课文4——9节,想一想诺贝尔研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交流
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4、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让我们再读4——9节,出示
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三——九节,用“——”划出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2)读好句子,抓关键字体会诺贝尔的精神、品质。
(3)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5.交流 ,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为什么要发明爆炸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1864年,诺贝尔实 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
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研究火药是很危险的事情,况且为此而付出亲人伤亡的代价。应该说活生生的事实会
使诺贝尔为之震惊 。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足见他对科学的痴迷已达到了可以放弃一切的
地步。)
经过四个年头 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
黄色炸药。
请学生谈体会,感受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 了!成功了!”他,
就是诺贝尔。
(为研究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诺贝尔已经忘记了一切,甚至将生命置之度外。)
哪些地方看出诺贝尔的专注?亲自、紧盯、仍然紧盯
哪些词语可看出炸药的危害?(轰、巨大、滚滚浓烟涌、满身鲜血)
6、十几年中,诺贝尔不断发明越来越安全的炸药,你从中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志
- 92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9节
三、学习第三段
1、诺贝尔“百折不挠、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临 终的时候做出
的决定,把他财产的一部分献给了科学事业。指名读
2、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
(体会诺贝尔的博大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3、 师:诺贝尔奖不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
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 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科学事业,
也极大地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 流。
四、交流课前研究主题: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确立一个主题以个人或小组进行了研究, 大家主
要研究的主题主要有:
出示: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奖学金 诺
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的少年
2.学生围绕主题交流:
板书设计:
诺贝尔: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
舍生忘死、博大胸怀、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 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 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
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 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
不半途而废。
- 93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 神的体会,
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78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 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
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
发。课题是 ——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⑴出示词语
第一组: 徽 锲 琢 孜 炽 碳 给
第二组: 恒 懈 纲 贩 恋 筒 权 勉 铭 予
⑵自读,读不准的看看书上生字表中的拼音。
⑶指名读生字,每个读2遍。
⑷出示词语领读词语,集体跟读。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 真读,听的仔细听,
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 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
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 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锲:雕刻。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
日雕月琢:琢:雕刻。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长久地坚持下去。
迷恋:过分爱好而恋恋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下去,一点也不松劲。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的地步。
铭记:铭,在器物、石碑上刻字。深刻地记在心里。
- 94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本草纲目》:中药 学书名。全书52卷,分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搜集
药方1.1万余条,附有药物形态 图1100余幅。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 流。
(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指导写字:
恒 懈 恋 勉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五、课外作业:
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 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
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第二课时79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2、读课题。
3、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现在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向我们说一说“滴水穿石” 的字面意
思。(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天长日久,就能把石块滴穿)
4、“ 滴水穿石”是一种罕见的奇特的现象,同学们看到过吗?其实课文的作者也没见到
过。但是作者却凭着仔 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哪位
同学能把作者的描写读一读。
二、品读感悟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⑵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⑶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 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 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⑷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⑸关于“ 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
的……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 95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②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名人”一部分
⑴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 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引导学生得
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 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⑵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引 导学生找到“你看,古
今中外……取得成功的吗?”
3、投影仪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
神,才“滴穿” 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读,这句话比较长,又是一个问句,读时既要注意停顿,又要注意语气。
⑵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反复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 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
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在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当中,作 者举了三个事例,他们依次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
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
教师点拨一下“古今中外”一词(这三个名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
这就 叫“古今中外”,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精当。
5、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
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 石”的精神读出
来。
⑴自读。
⑵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
指名读→谈体会→喜欢读的一起在读中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 ”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
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 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
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拓展迁移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图片(可以自己 创作)。下
面召开一个小小的交流会,要求和程序如下:(投影仪出示)
小小交流会
要求:⑴仿照课文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事迹(不超过100字)(附图片)
⑵围绕“滴水穿石”的精神谈出自己的感想。
- 96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⑶能用上刚刚学到的词语和相关的名人名言就更好。
程序:⑴修改一下自己收集的原始材料。
⑵自由寻找交流伙伴,可以找好朋友,也可以找有共同话题的同学。
⑶推荐代表上台交流。(2位)
2、按要求和程序操作,教师注意随机点拨与评价。
3、教师介绍几位名人及名言,多媒体出示,并配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师独白:贝多芬 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从小酷爱音乐,并且虚心好学,埋头创作。他
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 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时
更兴奋。”30岁的时候,他耳聋了,对于音乐家来 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停止过
创作的笔,同学们现在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的一 个片段,表达了贝
多芬要与不幸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正是有了古今中外这些成就事业的人,我们
的世界才有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他们推动了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他们的成功,其
中重要的 原因就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四、质疑探究
1、师:学习了课文,我们要铭记“滴 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那就是:__________(生
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实现理想
2、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质疑:课文结尾所写的启示和教师出示的有差异,到底哪一句表达更好?
3、出示课文原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美好的理想。”
⑴自己对比读读,体会体会,到底哪一句好。
⑵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原句的两点好处。
①课文的原句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突出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②指名朗读“写雨水 ”的一节,进一步体会到课文原句中的“不三心二意”和“不半途而废”
是针对雨水说的,更是针对像雨 水那样经常“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人说的。
4、师:课文的原句是从正反两方面写的,肯定了前 者,否定了后者,作者的考虑就全
面了,表达就有力了。没想到一句朴实的话中还蕴含着那么多的道理。 让我们再来好好
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反复两次,第二次要求背诵)
5、师:只要每个同学 铭记它,并化作你的行动,那么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
的人。(可结合课前与学生交谈的话题相 联系)
6、引导学生质疑: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题
1、把收集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教师、先进
- 97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反思:





习作6 80-81
教学要求: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
1、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 体,写完
整,写生动。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 98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
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 求内容具体,叙事
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 ,把整个故事完整地
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讲作文
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6
大胆想象
看图续编故事 内容要具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练习6
教学目标:
1.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2.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2、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 99 -

整理:X.Z


学习新课程 打造新课堂
3、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82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中的知识点。
(2)学生说出读后所获。
(3)指名读哥哥的一句话演说,提出问题。
(4)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5)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哥哥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6)师生小结“怎样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仔细看图和文字,将图和名称连线,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2)师生归纳:这些都是航天器。
(3)要求学生回忆出:你们在哪见过?是实物还是影像图片?
(4)学生回忆并回答。
(5)教师提问:在这些航天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谈谈对它的了解。
(6)学生分组说。选出讲得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7)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8)全班评议。看谁对航天器了解得多,了解得详细。
(9)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么才能读得有声有色?
(4)指名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 变化,就能读出各不相同的语
气来。
3.练习。
(1)根据上面的方法练习朗读,学生自练,再分组、分角色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 100 -

整理:X.Z

初中体育课教案-暑假趣事作文500字


当幸福来敲门台词-北京二本


书信作文-新闻格式


爆炸案-革命先烈的事迹


苍蝇拍-万圣节活动策划


英语作文网-大学生期末总结


河北电大在线平台-包头职业技术学校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