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温柔似野鬼°
8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21: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狼国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1. 请用正楷字正确书写下列词语。(2分)


无边无际





2. 读拼音,写词语。(4分)
tǒng yī dīng zhǔ dà chén lǎn duò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侮辱(lǔ) 谴责(qiǎn) 疲惫(bèi)
...
B. 嗜好(shì) 削弱(xuē) 罕见(hǎn)
...
C. 勉强(qiǎng) 间隔(jiān) 享受(xiǎng)
...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妨碍 焦急 乖巧
B. 黄昏 汛期 爱幕
C. 冠军 燥声 协调
5.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九州生气恃风雷。(恃:依靠)

B.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灵敏)

C.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声音嘈杂)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晴朗的夜空下,满天繁星不可计数。
....
B. 我们要饮水思源,学会感恩。
....
C. 王鸣一向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从不讲实话。
.......
7. 五年级二班要举行“讲中国民间故事”比赛,轩轩同学找到下列故事,不符合本次
主题的是( )(2分)
A.《梁祝十八相送》 B.《“丁曼之狮”松迪亚塔》 C.《田螺姑娘》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B.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
C.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
珍异宝。
9. 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
能久也。
10.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
② 莫等闲, , 。
③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曾说过“夫君子之行,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赞美,《山居秋暝》中描写
月亮和清泉的诗句是:“ , 。”
⑤ 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到陆游《示儿》中的两行诗“ ,

。”最能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
热切心情。
① 根据“沉浸”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沉浸

(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
11.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浸泡,浸入水中)
②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缩句)

③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④ 通过老人的调整,使河中的搭石变得十分平稳。(修改病句)

12.综合性学习(6分)
急支糖浆说明书

【药品名称】 急支糖浆
【成份】 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 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
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0~30毫升 ,一日3~4次;儿童:1岁以内一次5毫升,1岁至
3岁一次7毫升,3岁至7岁一次10毫升,7岁 以上一次15毫升,一日3~4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2)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① 6岁的东东由于外感风热而咳嗽,每次应喝 毫升的急支糖浆。(2分)
② 东东连续服用了3天急支糖浆,咳嗽仍不见好转,他应该怎么做呢?(2分)

③ 爸爸咳嗽咽痛,在服用了急支糖浆后,想与朋友出去喝酒,请你结合说明书劝
劝他。(2分)




13.经典名著是文化的精粹,让我们走近名著,感受名著的风采。(5分)
① 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
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 》
② 列举《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并说明理由。(3分)
故事名称:
理 由:

二、阅读与理解(22分)
(一)课内阅读(6分)
古人谈读书(节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
则知学问无尽,不敢 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14.下列对“士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将士 B.读书人 C.老百姓
1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理解。(2分)

16.下列诗句最能体现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方法的哪一点?( )(2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有志 B.有识 C.有恒
(二)课外阅读(16分)
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 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
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 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
度为之震惊。
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 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
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 。为了看清显示的
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

(xuán xuàn)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 ,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 子和手
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 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
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 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
发生,五节车厢倾覆,三百多人非死即伤。
惨 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
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 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
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 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
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 理出隔离
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chāo jiǎo)灭蜜蜂,捣毁沿线 树

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
慢慢地被搁置 下来。
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
小 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到了夏天,
花开缤纷,清香扑 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
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 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
“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 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
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 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
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 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
往往被我们忽视。
17.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8.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①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
②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19.人们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提出了哪些措施?(4分)



20.小男孩为什么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3分)

21.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22.写人离不开叙事,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或者品质,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请你按
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写出他的特点或品质。
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ktv歌曲排行


国庆升旗仪式-元旦节习俗


广东省考试院-散文精选


faculty什么意思-海南人事考试网


电子信息科学类-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海域使用金-土地的誓言阅读答案


考研成绩查询2014-税务专业就业前景


写给老师的诗-爱情公寓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