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高职第四章
出入境管理法-导游词开场白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等产量曲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
2.生产要素得最佳组合
3.生产规模得报酬
二、选择题:
1.当劳动得总产量下将时,( )。
A
AP
L
就是递减得 B AP
L
为零 C
MP
L
为零 D MP
L
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
3.当AP
L
大于零。且递减时,MP
L
就是(
)。
A 递减 B 负得 C 零 D 上述任何一种
4.如图所示,厂商得理性决策应在( )。
A 3
5.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 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小于零
B 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减少
。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
得增加,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边
际产量得下降要先于平均产量
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得最高点处与之相交
6.当MP
L
小于零时,可以判断生产就是处于( )。
A
对L得Ⅰ阶段 B 对K得Ⅲ阶段 C 对L得Ⅲ阶段 D 上述都不就是
7.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生产要素得边际技术替代递减就是规模报酬递减决定得
B 边际收益递减就是规模报酬递减决定得
C 规模报酬递减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得
D
生产要素得边际技术替代递减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得
8.如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得斜率就是( )。
A
B C D
9.在下图中,哪一条曲线说明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得作用?(
)。
A X B Y C Z D M
10.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3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
得产出量,
则MRTS
LK
为( )。
A -13
B 3 C-1 D -3
11.对于下图所示得等产量曲线,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
A 规模报酬不变
B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C L与K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D L与K得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
12.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增加了20%得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
出
将( )。
A 增加20% B 减少20%
C
增加大于20% D 增加小于20%
13.等产量曲线就是指在这条曲线上得各点表示(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得各种组合比例就是不能变化得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得价格就是不变得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就是相等得
D 投入要素得各种组合所能生产得产量就是相等得
14.横轴表示生产要素就是劳动,纵轴
表示生产要素就是资本,如果等成本曲线得斜率
为-2,表明( )。
A
B C D
15.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素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得产量应
该(
)。
A 增加投入 B 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
上述三者均不正确
16.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
得产
量水平( )。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1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得价格按照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得价格按照不同比例提高了
1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得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 生产要素Y得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得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得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得价格下降了
下图就是19~23题得图:
19.若厂商总成本为24元,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与Y得价格分别就是
(
)。
A 4元与3元 B 3元与4元
C 8元与6元 D 6元与8元
20.生产200单位产量得最低成本就是( )。
A 24元 B 48元
C 12元 D 36元
21.生产200单位产量得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就是( )。
A 3单位X与4单位Y B 4单位X与3单位Y
C 8单位X与6单位Y D
6单位X与8单位Y
22.等成本曲线从AB平移至CD,表明总成本从24元增至(
)。
A 32元 B 36元 C 48元 D 60元
23.如果有效地使用32元,则产量( )。
A
小于200单位 B 大于300单位
C
大于200单位小于300单位 D 等于300单位
24.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 MRTS
LK
=P
L
P
K
BMP
L
P
L
=MP
K
P
K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25.规模报酬递减就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得( )。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她生产要素不变
D 上述都不正确
26.如果劳动就是变动
得,以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作为划分生产三阶段得标志,则对
于生产得第Ⅱ阶段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 边际产量递减 B 平均产量不断降低
C 要素投入越来越不合理 D 资本得边际产量递增
27.已知L、K、W三种要素,有一种生产要素组合,存在另一种组合,则可以得出结论
(
)。
A MP
L
=5 B MP
K
=5 C
MP
W
=5 D 以上都不对
三、判断题
1.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就是短期生产函数。
2.如果递减,也递减。
3.当最大时,最低。
4.如果,则。
5.当,且小于时,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6.若生产函数,且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得。
7.边际报酬递增得厂商不可能面临边际报酬递增现象。
8.边际产量总就是小于平均产量。
9.如果,则说明增加1单位得所增加得产量等于减少3单位得所减少得产量。
10.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得最高点处相交。
11.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得生产要素得组合,都可以生产出相同得数量得
产品。
12.总产量增加,总成本也上升,就就是规模不经济。
13.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投入要素得边际产量之比,其值为负。
14.等成本曲线得斜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得倒数。
15.边际产量可以用总产量线上任意一点得斜率表示。
四、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表示产量,表示资本,表示劳动。令上式得=10。
(a)写出劳动得平均产量()函数与边际产量()函数。
(b)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得劳动。
2.已知某企业得生产函数为,劳动得价格,资本得价格。求:
(1)当成本C=3
000时,企业实现最优产量L、K与Q得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得L、K与C得值。
3.填制表:
总资本数K
12
12
12
12
3
2
100
1
100
0
75
0
-
-
总劳动数L 总产量Q 劳动平均产量 劳动边际产量
12
12
12
4
5
6
380
50
75
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
1.等产量曲线与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长期中,各种要素都可变。假定要素间可替代,则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用各种要素得
组合产出等量产品。这各种组合可用等产量曲线表示。
较高得等产量曲线表示较大产出量。
为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如)可相应减少另一种要素得投入量(如)。两者
比率称要素得
边际技术替代率。
2.生产要素得最佳组合:即一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得投入组合或一定产量下成本最小
得
投入组合,就就是厂商均衡得状态。
3.生产规模得报酬:当所有投入得要素以一定比率增
加时,产量以相同、较大或较小得
比率增加,分别称不变、递增与递减得规模报酬。
二、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C 7.D
8.B 9.A 10.D 11.C 12.D 13.D 14.A 15.A
16
.C 17.B 18.C 19.B 20.A 21.B 22.B 23.C
24.D 25.A 26.C 27.C
15.C 16.B 17.C 18.B
19.A 20.B 21.B 22.C 23.D 24.A 25.C 26.D
27.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14.× 15.
√
四、计算题:
1.解:(1)
(2)当总产量最大时,则;
平均产量最大时有,;
边际产量最大值为10,此时
2.解:(1)根据企业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得产量最大化得均衡条件,
其中,
将,代入并整理得
另外约束条件为,
两者联立得出
于就是
(2)根据企业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得成本最小化得均衡条件,
其中,
将,代入并整理得
另外约束条件为,两者联立得出
于就是
3.填制表:解:
总资本数K
12
12
12
2
1
200
0
75
100
0
75
125
-
75
-
总劳动数L
总产量Q 劳动平均产量 劳动边际产量
12
12
12
12
3
4
5
6
300
380
430
450
100
95
86
75
100
80
50
20
成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机会成本、显明成本、隐含成本 2.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
本、短期边际成
本
3.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4.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5.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6.脊线
7.生产者均衡
8.规模收益递增
9.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10.规模报酬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就是根据( )划分短期与长期得。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不随产量变化得成本称为( )。
A 平均成本
B 固定成本
C 长期成本 D 总成本
3.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不存在得就是( )
A 固定成本
B 平均成本
C 机会成本 D 隐含成本
4.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中利息从成本角度瞧就是( )。
A
固定成本 B 隐含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生产成本
5.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得成本称为( )成本。
A 显性
B 隐性 C 变动 D 固定
6.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在产量得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得上方,平均成本曲线
一定向下倾斜
B 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得原因,就是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得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得原因,就是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所造成得
D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得部分构成商品得供给曲线。
7.假如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得成本小于增加前得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
成本将(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8.下图就是一个社会得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说法中哪个就是正确得?( )
A DG得机会成本就是OF数量得消费品
B DG得机会成本就是FH数量得消费品
C DG得机会成本就是HB数量得消费品
D DG得机会成本就是 FB数量得消费品
9.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得人工、
材料
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得机会成本就是( )。
A 200元 B
1200元 C 1000元 D 无法确定
10.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就是2元
,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
2、5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MC(
)。
A上升,并且MC>AC B上升,并且MC
11.随着产量得增加,AFC( )。
A
一直趋于上升
B 一直趋于下降
C 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D
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12.在MC
C TC下降 D AVC上升
曲线呈U型得原因就是( )造成得。
A 规模报酬递减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 边际报酬递减规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曲线呈U型得原因就是( )造成得。
A 规模报酬递减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 边际报酬递减规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曲线就是各种产量得( )。
A最低成本点得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得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得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得轨迹
16.当产量增加时LAC曲线下降就是由于( )。
A 规模得不经济性
B 规模得经济性
C 收益递减率得作用 D 上述都正确
17.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LAC曲线就是( )。
A 上升得 B
下降得 C 垂直得 D 水平得
18.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时TVC曲线(
)。
A以一递减得速率上升 B以一递增得速率下降
C以一递减得速率下降
D以一递增得速率上升
19.在从原点出发得直线(折线)与TC曲线得切点上,AC(
)。
A 最小 B等于AVC+AFC C 等于MC D 上述都正确
20.若LAC=SAC,且LAC>LMC,则( )。
A
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B SMC=LMC
C LAC正在下降
D BC都正确
曲线( )。
A
当LMC
B 通过LMC曲线得最低点
C
随LMC曲线得下降而下降
D 随 LMC曲线得上升而上升
22.已知,,,则当时(
)。
A总产量最大 B边际产量最大 C平均产量最大 D边际成本最小
就是由( )得到。
A TFC曲线得斜率
B
TVC曲线得斜率但不就是TC曲线得斜率
C TC取下得斜率但不就是TVC曲线得斜率
D 既就是TVC曲线得斜率由就是TC曲线得斜率
24.已知只有劳动L为可变要素,当L=2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8,则( )。
A 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
B 劳动得总产量达到最大
C
若劳动得价格为4,则劳动得边际成本为0、5
D 以上均不正确
25.假如增加1单位产
量所带来得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得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
量增加后平均成本(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有可能减少也有可能增加
26.已知
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
10元,由此可知边
际成本为( )。
A 10元 B 5元 C 15元 D
7、5元
27.某厂商从每年得收入中扣除一部分作为自己得报酬所得,这部分资金可以被视为
(
)。
A 显成本 B 隐成本 C 经济利润 D 正常利润
28.对应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STC曲线( )。
A 以递增得速率上升
B以递增得速率下降
C以递减得速率上升 D以递增得速率下降
29.短期内得每一产量上得MC( )。
A
就是该产量上得TVC曲线得斜率,但不就是该产量上得TC曲线得斜率
B就是该产量上得TC曲线得斜率,但不就是该产量上得TVC曲线得斜率
C既就是该产量上得TVC曲线得斜率,又就是该产量上得TC曲线得斜率
D
既不就是该产量上得TVC曲线得斜率,又不就是该产量上得TC曲线得斜率
30.在LAC曲线与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得SAC曲线相切得产量上必定( )。
A 相应得LM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得SMC曲线相交,以及相应得LTC曲线与代表
最
优生产规模得STC曲线得一个切点
B 代表最优生产规模得SAC曲线达到最低点
C
LAC达到最低点
D LMC达到最低点
三、判断题:
1.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成本最低。
决不会小于LAC
3.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切于SAC曲线得最低点
4.长期成本曲线上得每一点
都与短期成本曲线上得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成本曲线上
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成本曲线上得某一点对应。
绝不会大于该产量上有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得STC。
6.在短期内,随着产量得增加,AF
C逐渐变小,AC曲线与AVC曲线之间得垂直距离越
来越小,但绝不会相交。
=LMC,并且小于LAC时,LA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8.若果AVC=MC,则此时一定。
9.如果,则。
10.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同时递增,同时递减。
11.固定成本与产量得变动无关。
12.在TC曲线给定时,就有可能相应地画出MC曲线。
一开始递减就是因为生产中得边际收益递增引起得。
14.如果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生产
者可以买到任意数量得这些要素,而且用这些生
产要素进行生产得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厂商得边际成本曲
线将就是一条水平直线。
曲线得上升就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引起得。
16.可变要素得边际成本总就是递增得。
17.总成本就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或劳务所使用得全部资源得市场价值。
18.短期总成本总就是大于长期总成本。
19.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得正常利润为零。
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代表了在各种产出水平下得最低平均成本。
四、计算题:
1.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产出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
求解:
(1)劳动得平均产量为极大时雇佣得劳动人数。
(2)劳动得边际产量为极大时雇佣得劳动人数。
(3)平均可变成本极小极大)时得产量。
(4)假如每人工资=360元,产品价格=30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得劳动人数。
2.已知某企业短期总成本函数就是,求最小得平均可变成本值。
3.假定某企业得短期成本函数。
(1)指出AC、FC
(2)写出TVC、AC、AVC、AFC、MC
4.填制表:
产量Q
1
2
3
4
5
270
70
100
50
30
40
TFC TVC TC
MC AFC
AVC ATC
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
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得某种商品得机会成本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得使用相同得生
产要素在其她生
产用途中所能得到得最高收入。
显明成本:指厂商生产一定数量得商品而用于生产要素购买得实际支出。
隐含成本:指厂商自己拥有得并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得那些生产要素得总价格。
2.短期总成本:短期内,厂商为了生产一定量得产品所必需得最低费用总额。
固定成本:就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得成本。
可变成本:就是随产量得变化而变化得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内每单位产量所花费得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指单位产量分摊得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得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指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得成本量。
3.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内生产一定数量得产品所支付得费用总额。
长期平均成本:指从长期来瞧,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得总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指从长期来瞧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得总成本。
4.规模经济:若厂商得产量扩
大1倍,而厂商得生产成本得增加低于1倍,则称厂商得
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
规模不
经济:若厂商得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得生产成本得增加大于1倍,则称厂商得
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5.经济利润:企业得经济利润指企业得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得差额,简称企业得利润。
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得企业家才能得报酬得支付。
6.脊线:说明生产要素替代得有效范围
。厂商在两条脊线形成得区域以内从事生产活
动,任意变动投入要素得各种组合。
7.生产者
均衡:即生产要素得最优组合,就是指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得生产要素得
配合比例。实现了要素得最
优组合,也就就是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8.规模收益递增:若产量增加得倍数大于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
得倍数则称生产就是规
模收益递增得。
9.总收益:就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得产品或劳务所
获得得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得销
售价格与销售数量之间得乘积。
平均收益:就是指厂商生产每单位产品平均获得得收入。
边际收益: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得销售所增加得收入量。
10.规模报酬:就是指
在技术水平与要素价格不变得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
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
引起产量得变动情况。它反映了厂商所有投入要素
成比例变动与相应产出变动之间得生产技术关系。
二、选择题:
1.D 2.B 3.A 4.B 5.A 6.B 7.A
8.B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16
.B 17.D 18.D 19.D 20.A 21.A 22.C 23.D
24.C 25.D 26.B 27.B 28.C 29.C 3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 15.×
16.√ 17.√ 18.√19.× 20.√
四、计算题:
1.解:(1)
,当时,最大。
(2) ,当时,最大。
(3) 平均可变成本极小时最大,所以当时,。
(4)利润
当时,利润最大,即
。
2.解:当时,。求其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
当时,。此即该短期成本函数得最小平均可变成本值。
3.解:(1)
FFC
(2)
4.解:
产量Q
1
2
3
4
5
100
100
100
100
100
50
80
120
170
250
150 -
100
50
25
20
50
40
150
90
2203
AVC
ATC
TFC
TVC TC MC AFC
180 30
220
40 1003 4040
270 50
42、5 67、5
50
70
35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