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雪中花-公务员年度考核表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坝、汉”
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
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1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
族、德昂族等
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
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
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
愿意去参
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
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
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2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
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
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
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3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
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
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
家专心听讲,窗外有
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
,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
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
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
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
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
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
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
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4
<
br>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
的方式来记,也可
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2
花的学校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
”这个多音字。
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
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5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
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
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
》《眼中沙》《四个人》
《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
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6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
么内容?教师相
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
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
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
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
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7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
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
怎样一幅画
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
什么地方跑
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
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
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
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
理解“雨一来,他们
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8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
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
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
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教学反思
9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
br>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
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0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
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
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
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
懂?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
生字,相互指
正。
11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
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
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
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
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
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
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2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
极为出色,
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
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
,更突出了孙中山对
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
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
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
式教育的
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
有宁
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这句
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PP
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
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
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13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
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
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教学反思:
14
口语交际1 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
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
生活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5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
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
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四、让学生复述老师的经历。
1.注意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2.师生共同点评。
(讲故事一要选别人感兴趣的事,二要恰当地选用图片和实物)
五、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其他同学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六、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评、梳理。
七、评比。
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猜猜他是谁》作文教案教学
16
【教学设想】 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教法与学法举
例、点拨
、探究、交流。教学准备生观察同学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并选择
一个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说出一个人的特点,让学生猜猜是班上哪位同学。
二、有指导的示范
1.范例感知,教师出示例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 例文:他长
得
高高大大,虎头虎脑的。圆圆的脸、尖下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温和善良。
他总是笑眯眯
的,就是不笑的时候脸上也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大多数时间他
坐后排,有时也坐坐前排。他特爱踢足
球,课间和放学后的操场上常见到他奔跑
跳跃的身影。他长得那样高,一定与他喜欢运动有关,我好羡慕
他的个头。 同
学们,你们猜到了吗?他是谁?
2.分析内容,教师针对范例进行要点分析。
3.了解方法,教师结合范例小姐描写任务的方法。按
一定顺序描写人
物的外貌特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不必面面俱到。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人
物的特点。
4.有组织地练习。
组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学生自主练说。在说的
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一个片段。
5、有诚意地交流。
三、教师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
四、品读欣赏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
示出来,举办活动;猜猜他是谁?
看看你根据谁的作文猜出了他的写作对象?是依据哪一点出来的?
五、作文医院 哪些同学的写作对象没有被猜出来,就把那篇作文展示
出来共同修改。
17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在班里组
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
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
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
,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
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18
<
br>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还可以尝试仿写
。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点拨。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8.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
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
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同学间比赛读
19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
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20
p>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
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
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
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
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
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
,熟悉政治,
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几
年
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
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
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
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
,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
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
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
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
297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
腰青枫峡谷
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
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
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每到深秋,
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
胜古迹,自西汉以来,
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
br>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让我们一起跟
随诗人去湖南长沙
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21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
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
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22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
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
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
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
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 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的山,
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
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
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枫林
中,
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
心情──“
爱”。
(4)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
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
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诗人
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
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
“霜”。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
怎样的精神呢?)
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23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
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种形式反
复读,直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
把刚才游览岳麓山
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
以
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
一起去欣赏一
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4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
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
了什么
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25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
灯片,重点指导生
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26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7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
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
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
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
br>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
县人,长期从
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
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
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
篇幅短小,富有
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
海的租界内,故称为
“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
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
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
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8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
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
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
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
,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9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
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
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
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
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
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
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
,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
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30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地毯
落叶——小巴掌
小雨靴——小鸟水泥道真美
教学反思
6.秋天的雨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
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
子”等16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
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31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
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
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32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
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
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
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
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
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
导学生
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
就读哪一句,并把那
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33
(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
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
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
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
颜料,她把秋天的田
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
哪些香味。
34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
朋友的脚怎
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
下、花丛中,
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
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
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
一些好朋友关心
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
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
_____。小喜鹊
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
_______,松柏
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
过冬了。”先让学生说
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
br>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
哪部分。 <
br>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秋天的雨,吹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
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
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
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 欢乐
教学反思: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一、导入新课
36
<
br>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
雪花,那么秋天呢
?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 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天
高云淡;4:秋天
庄稼大丰收,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
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
备过冬的粮食)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
界,去听听秋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
秋的声音》,
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
生:听听,秋的声音。
师:后面的“听”要轻声;
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
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谁的声音
?生:秋的声音 (引导学生
读好重音)三、初读,听秋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第46页,
1.初读。
要求:有感
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在每一
小节前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
握情况。
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手臂刷刷蟋蟀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
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37
(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
段)
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
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具体听见,后面的声
音是我们听不到,但可以
感受到的,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感觉。
四、品读,说秋景。
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 么?
(预设:1、我
喜欢“蛐蛐’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
刷刷的落叶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说得好!
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你仿佛听
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
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黄叶说: “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38
(黄叶说
: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肥料,到
时你会长得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
。)
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小节时,一方面要读
出他们道
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2、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第二节。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 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
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来唱歌给你听。
“歌韵”在这里指什 么?
(学生1:歌声、歌曲。)
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
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常出名的歌唱家,它
的叫声非常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这里指的
就是蟋蟀的歌声。
看,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
我们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
吧!(男女生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喜爱之情。
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告别呢?谁来读一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
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
她还要“叮咛”几句什 么?——
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
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谁来读一读
39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么?——
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
稻谷吧!”2、玉米丰
收了,农民伯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
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
收的喜悦之情吧!
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
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
唱起了离别歌,大
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
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
五、续写,写秋声
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
开的谷粒里。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
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能听到哪些
秋的声音?
(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嗵”声。小溪流水的“哗哗”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 “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
小蚂蚁忙
着准备粮食过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哈哈”是农民伯伯收割
时的欢声笑语
。“哗哗”是秋风和落叶跳舞的声音。)
2.老师: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老师这里也有几幅秋天的画
面,想不想看看啊?
看了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呢?
3.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模仿诗的1、2、3小节,把
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每人写一小段。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纷纷落下,
40
“呼呼”,
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听听,秋的声音,
秋雨落在地上,
“沙沙”,
弹奏出动人的琴声。
听听,秋的声音,
蜜蜂翩翩起舞,
“嗡嗡’,
是它收获甜蜜的欢歌。
听听,秋的声音,
石榴露出笑脸,
“哈哈”,
美丽的籽儿撒下阵阵欢笑。
听听,秋的声音,
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
“哈哈”
是他们欢笑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41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
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刷刷
蟋蟀曲曲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设计
朗读训练.写作训练.趣味练习.背诵课文
仿照这首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要求整首诗仿写。
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
习作:写日记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
示,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
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
2、将今天来上公开课的事情按照开始、经过和结果记下来,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
写成一篇日记。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
观察
、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并逐步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三、课前准备 写日记要求,一则日记范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捉过鱼吗?
2、好!今天我们就
来读一篇和你们一样大的学生写的一篇日记,看一看文中的这位小朋友
是怎么捉鱼的?看一看他最后捉到
鱼了吗?
3、教师范读日记,学生看书。
4、问:小朋友捉到鱼了吗?你觉得这件事情有趣吗?
42
5、
问:是啊,今天我们一起享受到了小朋友捉鱼的乐趣。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篇文
章,没有这篇日记
,我们能这么快乐地享受到小朋友捉鱼的乐趣吗?不行吧!如果没有这篇
文章,没有这篇日记,这个乐趣
也只能埋在小朋友的心里,没人和他一起分享,那多么可惜
啊!如果小朋友不把捉鱼的这个乐趣写下来,
没有这篇文章,没有这篇日记,时间长了也就
忘记了,那又多么可惜啊!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
小朋友把他捉鱼的这件事和捉鱼的乐趣用日记的方式写了下来。这才让
小朋友珍藏了他自己生活中的这段
有趣的往事,这才让我们同小朋友一起分享到了他自己生
活中这段有趣的往事。
所以啊,同学
们写文章、写日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写文章、写日记又是多么有趣的一件
事。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
管日月如何变化,不管世界如何发展,我们都可以用写文章、写
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并用文字的方式永远地保留下来,这是一件多么
有意义的事、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把当天看到的事、
听到的事、想到的人事物写下来,就
是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很多有成就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
二、看看你们会不会学----读懂例文
1、学生快速浏览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呀?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
文。
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来,全班来读一读。
(2)指导生分别在作文纸上和条纹纸上写一写。
指导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漂亮美观,一般开头空1格,每写一个内容空一格。
(3)正文空2格。
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文中的趣味。
(1)请小朋
友再读读这一则日记,虽然不长但是很有趣,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
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
写就有趣?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就有趣?
捉鱼的动作:逼到、舀进、抓住。
小鱼的机灵:逃走了、一挺身、滑到了。
捉鱼的心情:没想到这鱼那么机灵、我想这下你可跑不掉啦、弄得我哭笑不得。
板书: 真实
明白 通顺
三、看看你们会不会写——仿写日记
1、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其中
有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吗?
2、提炼题材:今天上公开课
师:每天都上课,但是每天都上公开课吗?那可值得好好去写写,怎么写呢?
3、同桌讨论:
公开课可以写什么内容?
43
上课的心情 上课的准备
上课的老师 听课的老师 上课的过程……
提示:这么多内容,自己多问几个问号?再一个一个回
答清楚,这个作文肯定符合300
字的字数要求了。好日记的检验的标准就是你把这篇日记写完,带回去
给爸爸妈妈一看,爸
爸妈妈就知道你今天上公开课了,上了什么内容,怎么上的,写清楚说明白了,你就
成功了。
4、指导写:上课前 课堂上、下课后
(1)怎么想怎么写;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做怎么写;
(2)师生评议。
5、学生练写。
小朋友说得很精彩,我们赶紧把它写下来,免得溜走了。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
来就
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
四、指导互改
1、学生练写草稿。
2、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3、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五、写作儿歌
多观察能把文章写真实;
多思考能把文章写明白;
多修改能把文章写通顺;
多读书能把文章写精彩。
语文园地二
教学要求: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44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45
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6.教师在一旁点拨。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
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8.去年的树
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46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
;体会人、动物、植物(环
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br>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7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
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__。因
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
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
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48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49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树与鸟儿相约
鸟儿寻找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50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
了什么? <
br>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
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51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
,大树走
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
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
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
句子,各种形式读
,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
这篇课文和《去
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那一定会很好
舒服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
52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成长快乐
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服务他人
也快乐
教学反思: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通过
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
概括能力的训练。
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53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
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
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
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
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
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
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
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
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
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
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
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54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
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
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
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
旅行的原因。
)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
下面我们
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55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
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
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
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
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归纳小结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
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
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
助,它也不可
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
回
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
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
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教学反思:
56
11.一块奶酪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
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
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了解一下。
57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
br>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
什么内容?教师相机
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
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
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
对诱惑该怎么做?
58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
奶浓度高,
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教学反思:
习作:我来编童话
教学设计:
1.看图编写童话故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一定的想
象力。
教学重难点:
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59
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多媒体:(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
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
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
的故事在全班讲。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并板书课题:同
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
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
2.教师讲
解:童话故事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
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
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
常好。
[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
三、自主审题,明确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
60
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片断内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3.指导写作: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
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
以蕴含在故事
里面。
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本资料来自』
(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
修改。
3.学生修改作文。
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61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
及从中受到的启
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
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
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
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62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63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4.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
c.全班交流
d.展示、评价。
5.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5.尝试背诵。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要求:
64
知识与技能:
会认“暴、凑”等8个
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
饱、晒太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
事。并
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
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
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
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
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65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
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
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
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
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66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
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
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
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
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
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
,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
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
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
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67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
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
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板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饿助人为乐
教学反思:
68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
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69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学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
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环节。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
子
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
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
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读
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
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
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70
4.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
可是,胡
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
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
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可是
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
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
,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
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
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
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
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板书设计: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的长
胡子帮助了小男孩→替代风筝线
鸟太太→替代绳子晾尿布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教学反思:
71
14.不会叫的狗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
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
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
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
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2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
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
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
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儿 差不多
4.同学
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
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
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
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
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
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
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73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
美与丑、
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
不住写
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
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 同情
小狐狸 嘲笑
杜 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4 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对名字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74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里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
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
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大家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
于他人名
字的。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
互相交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
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生共同点评
5.评比:谁讲得最好。
五、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习作:续写故事
75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紧扣前文续写故事,中心明确,体裁一致;有新奇的故事情节;故事中蕴含一定
的道理。在教师指导
下,学生完成看---说---写---讲---
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竞赛,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1.
出示文中三幅图画图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描述画面。
2.听相关故事,设置疑问:“同学们是怎样为李晓明过生日的?”激发学生想象。
3.按要求独立完成续写,开展续写比赛。
续写要求(幻灯片出示):
(1)紧扣前文续写故事,中心明确,体裁一致。
(2)有新奇的故事情节。
(3)故事中蕴含一定的道理。
比赛规则:
(1)每位同学独立完成续写,然后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篇佳作参赛。
(2)各组组长当评委,结合教师给出的比赛项目认真听其他选手的故事内容,
做好笔记。
(3)位选手讲完故事后,组长将上台给每一项目选出前三名的(出本组外)
贴上红星。
(4)结合老师评价,选出获胜者,取一、二、三名。
4.学生完成未写完的故事。
5.展示交流,评价提高。
指名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76
语文园地四
教学要求: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77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
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
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
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78
5.背诵比赛。
15.搭船的鸟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79
2
.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
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
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
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
可
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
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
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
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80
出示阅
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
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
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
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
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
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
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81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翠鸟 美丽 嘴——红色
羽毛——翠绿
本领高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没一会儿
教学反思: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82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
原因,引
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
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
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
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
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
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
2.读了课题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板书:金色的
草地)
83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自由读,检查生字:
(
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3.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
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
跟什么有密切关系?
2.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
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
置。“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
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认真读
一读。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样的游戏。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变色之谜”:
1.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84
2.分组讨论交流。
我的发现:
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花朵(合拢),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
中午,花朵(张开),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是(绿)色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3.为什么小作者这么厉害,能发现这个秘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
3.体会句子的作用:“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你是怎么
理解的?
四、总结全文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透过一棵
小小的蒲公英,
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板书设计:
发 现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 绿
合 张 合
85
喜 爱
教学反思:
习作例文
:
我家的小狗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小狗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
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我们就以《我家的小狗》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你觉得文中的“
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那几件事
来写小狗淘气可爱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
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两件事情描写小狗的淘气可爱:一是小狗“王子”学
“
狗”字的时候叫得真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
(二)细读例文。
86
1.小狗“王子”长什么样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2)
“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小狗样子的话,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王子”学字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3)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交流:从这两句话,你感觉作者在写小狗认字时,观察得怎么样?
(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
最有兴致。)
3.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事情,进一步写出写出了“王
子”的淘气、可爱?
(“王子”竟敢跟火车赛跑。)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事件“‘王子’跟火车赛跑”。
(1)(课件出示4)我
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
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作者是怎样把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不急着写小狗
怎么和火车赛跑,而是要写出小狗
的心里所想——“输了从不在乎”。)
(2)(课件出示5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
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
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
车一顿。
你觉得这部分的描写,体会到“王子”的哪些地方有趣、可爱?
①“王子”竟然敢和火车赛跑,这是不自量力。
87
②跑输了,还不服输,还要叫几声。
③更有趣的是,还像个孩子似的骂上几声。
作者的想象真丰富、有趣呀!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
教师引导明确
(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
因是作者对小狗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
观察: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而且留心
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
们在今后一定要
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板书:观察和描写方法:观
察细致、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四、课堂练笔。
1.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
习作的
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五、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地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
88
习作例文
: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及细致的
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
现在,我们也来交流观察,学习描写观察。
89
二、交流平台
1.留心观察(课件出示2)
(1)一次平常的探亲
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
—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却发现了奇妙的
变化。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3)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
会有新的发现。
2.细致观察(课件出示4)
(3)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4)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
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5)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
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
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板书:留心观察)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
,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作文时无话可
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那么,
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方法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
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
90
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生活本身就
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的。只要我
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
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
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
许许多多看似很不
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学会跟踪
观察、学会定向观察、学会随机观察。
(课件出示7)
二、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板书: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所谓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就是对指同一事物,或不变立足点,只变换所观察事物
的位置和方向,或站在不
同的观察点上,对一个事物进行或正面看看,或侧面看
看,或朝上看看,或朝下看看的细致观察。的确,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很难一眼
就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形象。
我们
一定熟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所说明的深刻哲理。为了
全方位、准
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就要求同学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件出示8)
三、多层次地深入观察。
(板书:多层次地深入观察)
所谓多层次观察,就是对同
一事物,立足于不同的层面,深入其内部进行观察,
甚至借助观察仪器。比如:当你看过了小猫可爱的外
表,难道你不想再进一步了
解小猫可爱的生活习性吗?的确,只有我们不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特点
的
认识上,而是立足于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进行细致的观察,
才能够立体地
把握事物的特点。
91
三、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9)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2.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4.小组推荐优秀作业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展示例句。
(课件出示10)
夏天到了,爬墙虎“噌噌噌”地使劲往上爬,长得可茂盛了,茂密的枝叶向
四面
展开,就像给墙披上一身绿装。它为什么能趴在墙上呢?原来它的藤茎上生满了
无数只小脚
,脚上长有六个大头针针头般大小的吸盘,这些吸盘集零为整,支撑
着爬墙虎,使它紧紧粘附在墙上。
(课件出示11)
这条路,是一条车辆的河流。每天一辆辆汽车“嘀嘀嘀”,满载着各种货物
,从
城市奔向乡村;一辆辆拖拉机“突突突”,满载着瓜果和蔬菜,从乡下驶进城市;
一辆辆自
行车“丁零零”,多少人从这条路上下班。清晨,爷爷和奶奶们在这条
路上跑步,打太极拳;晚上,大姐
姐,大哥哥们常到这条路上散步、谈心……这
条路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它像一支神奇的长笛,吹
奏着欢快的乐曲。
(课件出示12)
每年夏天,是荷花塘景色最美的季节。且不必说那堤岸
上的杨柳成行,绿树成荫;
也不必说那河边的青草野花,红绿相映;单这河里的景色,就会使你流连忘返
。
你看那大片大片的荷叶,绿油油的。有的亭亭玉立,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有的
飘浮在水面上
,像一块块绿绸子。如果你用手往叶上浇一些水,便立刻形成很多
水珠,很快地,又纷纷滚落下去了,有
的大水珠还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舍不得离
92
开,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最
引人注目的是那粉红色的荷花,这儿一朵,那儿一
朵的开放着。朵朵荷花也特别大,那大劲儿,是花池子
里的任何花也比不了的。
有的是荷苞初绽,大花瓣刚刚裂开,好像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大胆开放似的。还
有的花骨朵含苞未放,像粉红色的大桃子。这样的叶,这样的花,又是这样的一
大片,会使你目
不暇接,不知看哪儿的好了。一阵风轻轻吹来,水面微波粼粼,
花叶轻轻摆动,真是婀娜多姿,好看极了
。从花叶之间还可以看见一群一群的小
鱼游来游去,互相追逐,像是在捉迷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
答案:
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
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
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板书设计】
学会观察留心观察
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多层次深入观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
方法。
93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我们就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
梅的?
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二)细读例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14)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
枝头,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写了两句话。作者采
用恰当的比喻,把细雨比作丝,把春雨比作甘露。把杨梅
树当作人来写,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具
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
长的样子,也让我们感受的作者对杨梅的爱。)
1.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梅果的?他从几个方面来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例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
(课件出示15)
(1)杨梅的外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
94
(作者为了把这一
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
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像
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更生动、更直
观、更形象。)
(2)杨梅的颜色:(课件出示16)
①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杨梅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
黑的了。 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
(“先……随后……最后…
…”)。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水果,用上“先……随后……最后……”来说一说。
②杨
梅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到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
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
水。(课件出示17)
③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
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
变化,既具体又
可爱。
(3)杨梅的味道:(课件出示18: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②这一自然段共4句话
。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第2至第4
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
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
被酸倒的
实例加以证明。(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
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
味道。)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
95
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观察了杨梅树,
而且观
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了杨梅的发展变化,
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还放
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
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板书:观
察和描写方法:一定顺
序、抓住特点)
其实很多时候在观察东西时,我们也应该用上观察的五
件宝:眼看、手摸、嘴尝、
耳听、鼻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东西写得生动具体了。(板书:眼看、手摸、
嘴
尝、耳听、鼻闻。)
四、课堂练笔。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来的水果,用上观
察五件宝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这
样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水果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
习作的
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习作:我们眼中缤纷的世界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96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
br>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
听,并虚心接受
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1)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
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这一
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
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件出示2)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3)(课本72页)出示题目,审题: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
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观察时
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
的?(一种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4)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
97
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5)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
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
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厘清顺序(板书:厘清顺序)
(课件出示6)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
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
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向里走
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
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
br>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7)
(
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
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
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
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
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
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五、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8)
新年快到了,大
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
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
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商场
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商场一楼
商品很多:有
98
各种各样鞋子,有时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
鲜艳小饰品和包包。商
场里人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9)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六、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
.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
引你?为什么?)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9
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
山图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