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递增
e驱动-十几减9
2、生产可能性曲线
两种产品的最优组合
一、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br>假设某厂商有一些既定数量的资源—厂房,机器设备和劳动。厂商利用这些资源,
能生产出不同比
例的X产品和Y产品,但总是受以下条件的制约,即如果多生产
X,则必然少生产Y,反之则反是。假设
该厂商每天的生产可能性如表2-1所示。
生产可能性
A
B
C
D
表2—1 某厂商两种产品的生产可能性
X产品
0
125
225
250
Y产品
150
125
50
0
根据2-4的数据,如果用横轴代表 X产品的产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产
量,
将生产的各种可能性(即X和Y两种产品不同产量组合点)连结起来,即构成一
条生产可能
性曲线。
Y
150
A
B S·
R · C
D
0 125 225 250
X
图2-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图2-1中,AB曲线就是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它是指厂商充分利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时,两种产品产量的各
种可能组合
点的轨迹。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
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的产量。同时,它还
可以说明潜力与过度问题,生产可能性
曲线内任何一点(如图2-1中的R点)都说明现有资源未得到充
分利用,生产尚
有潜力;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任何一点(如S点),则是现有资源条件下所无
法达到的产量组合点.
在现实生产中,鉴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特性等方面的原因,有-些产品可以细分(如面粉、棉纱、水泥等),有些产品则不能细分(如万吨巨轮、机床、汽车
等)。因此,对于产
品单位可以无限细分的产品,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连续的
或平滑的曲线;对于产品单位不能无限细分产
品,即一定的资源只能生产某一特
定数量的产品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是连续的,而是一定数量的产
品组合点
之间的连接线。
由于厂商的生产资源拥有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
的位置
也不是固定的。在坐标图中,伴随厂商资源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将越来越处于
<
br>距原点更远的位置上。
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是由左上向右下方
倾
斜并凹向原点。这表明曲线的斜率为负值,但其绝对值是递增的。这是由于两种
产品的边际转
换率,具有递减的性质。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
ion))是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
下,厂商生产两种产品时,为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而必须减少的
另一种产品
的数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MRT
XY
=△Y△X =
dYdX
上式的经济含义是,为了增加一单位X产品,需要相应减少用于生产Y产
品的资源
数量。因此,两种产品的MRT,也就是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即用一定的资源生产一单位
的某种产品而放弃掉的用该资源生产其它产
品的数量。
一般来说,当厂商将其所有资源都用之
于生产Y产品时,并不是所有资源的
生产率都是相同的。当厂商决定将一部分资源转向生产X产品时,这
部分资源通
常属于生产Y产品效率低而生产X产品效率高的资源。因而在转换的最初阶段,
同量
资源所生产的X产品多,由此相应减少的Y产品少。这时X对Y的边际转换
(△Y△X)较低。比如,表
2-1中的生产可能性A转换到B,MRT =(125-150)
(125-0)= -25125
=|0.2|。随着进一步将原来生产Y产品的资源转向生产X
产品,这些资源生产X产品的效率将逐渐
下降,与之相对应所减少的Y产品数量
将会增加,于是,X对Y的边际转换率(△Y△X)的绝对值将呈
递增的趋势。比
如,在表2—1中,从生产可能性 B转到
C,MRT=-75100=|0.75|;从 C
转换到D,MRT=
-5025=|2|。由于边际转换率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坐标
图中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替代成本)前提:2×2×2。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成本是再生产1单位这种商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机会成本递增:一国要多生产
1单位某种产品(X)数量而放
弃的另一种产品(Y)数量越来越多。
递增原因:在商品生产中,(1) 生产要素既不同质,(2)也
不按相同比例或强度生产。(这就意味
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
越多的某商品(X)时,他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不完全
适合生产这
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这就使得一国要每多生产 1
单位的这种产品(X)数量而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
产品(Y)
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例子小麦平原放牧乳制品山区)
Y
Y 140
120 △Y B’
A
100
-△Y 80
-△X A’
△X B 40
0 10 30 50 70 90 110 130 X
X
上图所示:对于A国,每多生产20单位X,他必须放弃越来越多
的Y的生产。
A国所面临的递增的机会成本用Y来表示。这就使得
PPF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可用边际转换率表示。
上图X对Y的MRT就是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
故MRT可用来表示X的边际成本。PPF上某一点X对Y的MRT可
用PPT在该点的斜率
来表示。
在上图中,如果假设A国的PPT上的A点的斜率是14,即在这
点上,A国必须少
生产14单位Y以释放出足够资源来多生产1单位
X。同样,如果在曲线上的B点的斜率=1,即在这点
上A国必须少
生产1单位Y以释放出足够资源来多生产1单位X。
这样,沿着A国的PPT从
A向B移动,也就是斜率(MRT)从
A点的14向B点的1移动,表明在生产越来越多X的过程中,机
会
成本是不断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