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绝世美人儿
985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22: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转基因是什么意思-清明节由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课 题:1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 示
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
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
等词语。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
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
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
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
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弟弟:受伤 生气 伤心 委屈
爸爸:简单说几局 拐弯儿处回头
就走了 瞟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
教学反思:




课 题:2母亲的帐单
时 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
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
和感受。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
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
二、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
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
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
2. 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4. 适当扩展:
妈妈的帐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
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帐单?

板书设计: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 报酬 高兴
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 羞愧 无私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 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 独立完成“字选词语”。
3.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
2、指导写字。
3、实践活动。
三、作业
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
教学反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 一 天气预报
时 间:
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诗歌表达的亲情。


2.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根据诗歌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感受生活中的这些不易察觉但无处不在的感人
亲情。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棵,板书文题。
二、读阅读提示,体会“亲情”表现在家庭的方方面面
三、练习朗读诗歌。
1.注意读音。
2.注意停顿。
四、朗读比赛。
五、扩展练习。
1.想象一下爸爸出差回来全家人团聚的场面
2.读《阅读》的相关篇目。
教学反思:



课 题: 看不见得爱
时 间:


教学目标:1.读通顺课文,体会文中妈妈的爱。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问题。
二、通读全文。
1. 这篇文章比较长,保证学生通读全文,字字读对,句句
读通。
2. 同桌相互检查,评价自读。
三、话题讨论。
课题《看不见的爱》怎么理解?
1. 潜心读书,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步骤: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归纳要点—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四、体验爱心,快乐阅读。
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时,把对母爱的感受、体会
表达出来。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课 题:能说会写 转述
时 间: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 是转述,生活
中常常需要转述,怎样把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对方。
2.知道转述时要说清楚转述的主要内容。
3.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重点:1.能听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
简要的转述。
2.积极参与角色表演,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结识话题。
1. 教师讲故事,导出新课。
2. 自由读书,什么是转述,在转述时要注意什么?
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认真听 听清楚 抓要点 说明白
二、创设情境,练习转述。
1.创设情境:有一位同学病了,请把这个通知转述给


他。 2.练习转述,同学相互练习说说。
3.表演汇报,同学评议。
三、课外拓展,联系生活。
四、总结。
五、作业:把今天课的内容转述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一
时 间:
教学目标
1. 完成练习中的三道语文基础知识题目。
2. 积累名言警句。
3. 阅读知识短文,了解关于狼的简单知识。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有所用,会利用语文等知
识表达、传递亲情。
教学重、难点
前三项语文知识练习题目,尤其是对第三项,学生练习会有
一定的困难。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狼的图片、资料等。


课 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练:
(1)在中间的圆圈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使周围的字都能
与它组成词语,再抄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要求,再互相补充,丰富词语积累。
对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安排组成词组、造句等训练。
2. 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
先让学生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
再找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把下面的词语写在适当的地方。
题目较难,只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凭感觉判断完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1. 日积月累。
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同时要培养学生搜集名言警句的意识和习惯,受到做人处事
的启示和教诲。
2. 知识窗
(1)课前让学生查阅或询问有关狼的相关资料或知识,供
课堂交流。
(2)独立阅读。
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
(3)交流阅读体会,可结合课外积累或资料来谈。
6. 制作亲人、朋友信息卡。
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互相交流设计方案,大家评议、
修改、完善方案,然后再去制作。
最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课 题:3《沙漠里的船》
时 间: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积蓄”、“熟悉”造
句。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4. 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的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辅导法、议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放映准备好的电脑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骆驼,引起
学生兴趣。
2、(复习)课文分几段?
各写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 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
想问题:骆驼有哪些生理特点?
(身高脖子长,嗅觉很灵敏,鼻孔能紧闭,腿上有胼胝,
脚掌宽又厚,背上有驼峰。)
2、 根据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自由读课文。
再想:骆驼这些生理特点各通过哪句话表达出来?
1)第一、二句写沙漠广阔无边,骆驼身体高,脖子长,
望得远。
2)第三句写骆驼嗅觉很灵敏,能找到水源。
3)第四句写骆驼的鼻孔能及时紧闭以防风沙。
4)第五句写骆驼有胼胝,不怕热沙烫。
5)第六句写骆驼脚掌宽、厚,不陷沙。
6)第七、八句写骆驼背上有驼峰,可以存脂肪,维持生
命。
3、 把自己喜欢的一、二句话背出来,并说说写了骆驼什
么生理特点及其作用?
(先请个人背诵,然后请他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4、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理解边背诵。
5、 学生试背诵课文第一段。
三、略读课文第二段。
1、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在沙漠生活图,思考: 骆


驼有哪些特殊本领?
2、小组讨论汇报。
1)给人带路。
2)预报风沙。
3)能驮东西。
四、总结全文。
1、 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
联系?
2、 人人动手:上黑板找联系。
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船

生理特点 特殊本领

身高脖子长 --------望得远
嗅觉很灵敏-------- 找水源给人带路
鼻孔能紧闭--------防风沙预报风沙
腿上有胼胝--------不怕烫
脚掌宽又厚--------不陷沙
背上有驼峰 --------存脂肪能驮东西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完成反义词练习。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知道书写13个生字。
三、实践活动。
1、 屏幕展示各种动物。
2、 激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3、 议一议: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4、 举手发言,仿说(注意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
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法,观察熟悉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
特点和作用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


课 题:4《雪猴》


时 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
些雪猴”的原因。
4、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从对聪明、可爱的雪猴以及它 与
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
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边防军与雪猴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讲一段人与动物友好相 处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在我国
云南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它是边防战士
的 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读前引导看阅读提示,了解阅读要求。
设问:


1.雪猴有哪些特点?
2.雪猴和边防战士是如何相处的?
3、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三、合作研讨
1.从文中二、三自然段了解雪猴外形特点:
文中二、三自然段中“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 ,“回头看了
我一眼”,“点点头”,“闪进”,“蹿到”等词句,写出了雪猴
通人性,行动灵 活、迅速的特点。“身体较为高大,鼻孔高
傲地翻向天空”形象地描绘出了雪猴的外形特点。
2、阅读四至六自然段,填写下表,了解雪猴对边防军的友
好。
人 猴
来客人 送礼物
出操
3.为什么边防战士服役期满,还舍不得那些雪猴呢?
(重点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后,进行归纳:
(1)热情、好客、有礼貌。每当边防哨所来了客人,雪猴
当天就送来了小礼物。
(2)模仿性强。模仿边防战士出操、洗脸刷牙、上课。
“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 始做‘早操’”。
“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
掏掏”。“战士们 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


而坐,凝神听讲”。
(3 )懂得体贴。“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
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 实,又
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
(4)有灵性,能预报天气。一次,我 们采访归来在途中休
息,“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用它们特有的方
式“催我们快 走”。
从中体会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的友好感情。)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猴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作
者的写作技巧。
5、想想、议议边防战士对雪猴的态度:假如边防战士厌
烦它们,驱赶它们,甚至捕杀它们,雪猴仍然会 那么友好吗?
引导学生想象边防战士爱护雪猴的情景,让同学们认识到,
雪猴的友好,源于边防 战士对它们友好,从而认识到要热爱
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感情朗读全文,体会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
板书设计: 跟军人出操
} 深厚感情
预报天气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 间: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到摘抄本上。
2、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书写13个生字。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思路:
(1)你想对雪猴说什么?
(2)你想对边防战士说什么?
(3)在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作业:找一些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或图片读一读,
看一看。
反 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二 动物的“个人卫生”
时 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
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
2. 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
2. 帮助学生理解个别不常见词语:如羽虱、蚁酸等。
教学准备: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世图片小鸟用水搞“个人卫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鸟
在干什么。激发他们的兴趣:今天的“快乐读书屋”让我们
去动物世界看看,动物怎么搞“个人卫生” 的。
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内“开火车”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
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结合图片、理解课文。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议,了解不同动物
搞“个人卫生”的不同方法。
(2)学生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有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

水浒传读后感50字-个人整改清单


千里挑一百里挑一-小学班主任总结


云师大附中-初中生物教案


青浦区高级中学-向心力教案


夸张句-生物工程专业排名


产假请假条-孝道教育


那天是父亲节-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导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