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

温柔似野鬼°
908次浏览
2020年08月17日 23: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给导师发邮件-大学军训总结



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美与自然丑
朱光潜

中国人欣 赏自然,和西方人欣赏自然有一个重要的异点。中国人的“神”的观念很淡
薄,“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 有道家的神秘主义,但不甚浓厚。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
知足的态度,把自己放在自然里面,觉得彼此 尚能默契相安,所以引以为快。陶潜的“众
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诸句 最能代表这种态度。西方人因
为一千余年的耶稣教的浸润,“自然”和“神”两种观念常相混合。他们欣 赏自然,都带有
几分泛神主义的色彩。人和自然仿佛是对立的。自然带着一种神秘性横在人的眼前,人< br>捧着一片宗教的虔诚向它顶礼。神是无处不在的,整个自然都是神的表现,所以它不会
有什么丑恶 。在卢梭看,自然本来尽善尽美,有人于是有社会,有文化;有了社会和文
化,丑恶就是跟着来了。诗人 华兹华斯也是这样想,他在一首诗里向书呆子们劝告:“站
到光明里来,让自然做你的师保”“自然所赋 予的智慧是甜蜜的,好事的理智把事物意义
弄得面目全非,我们用解剖去残杀。”这种泛神主义的自然观 决定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态
度。
大部分西方人认为,自然既是尽善尽美,最聪明的办法就 是模仿自然。“模仿自然”
本身西方艺术史中一个很古老的理想,古希腊人的艺术的定义就是“模仿”, 柏拉图反对
艺术,就因为它只模仿感官世界。这种艺术观在历代都有攻击者和拥护者。近代作家中
拥护“艺术模仿自然”说者以罗斯金为最力。依他看,人工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不
能比得上自 然。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个血色鲜丽的英国姑
娘的一半美。”最自然的就 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凡是美的线形都是从自
然中最常见的线形抄袭来的。”例如希腊有 栋无墙平顶式的建筑是模仿剪去枝叶的树林,



“哥特式”尖顶多雕饰的建筑是 模仿连枝带叶的树林,罗马圆顶式的建筑是模仿天空和地
平线。因此,罗斯金劝建筑家们到树林里去从自 然研究建筑原理。自然既已尽美,所以
艺术家模仿自然,最忌以己意加以选择。罗斯金的论调并不是孤立 的,19世纪法国雕刻
家罗丹在《罗丹论艺术》一书中写道:“第一件要事就是坚信自然全美,记住这个 原理。
人在这个世界里所能成就的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睁着眼睛去看,然后把所见的东西老老
实 实地说出来。”他还说:“完美的艺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不完美的艺术才有所不屑,
有所取舍。”
在罗斯金、罗丹和一般自然主义者看,自然本来就尽善尽美,艺术家唯一的成功捷
径就在模 仿整个自然,丝毫不用选择。这种理论有许多难点,美丑是相对的名词,有比
较然后有美丑。如果把自然 全体都看成一样美,就没有分别美丑的标准,就否认美丑有
比较,那么,“美”也就漫无意义了。

艺术的功用如果在忠顺地模仿自然,既有自然,何须艺术呢?妙肖自然并不是艺术< br>的最高的成就,所以摄影不能代图画,蜡人不能代雕刻,电影不能代戏剧。如果妙肖自
然是艺术的 最高的成就,则艺术纵登峰造极,也终较自然为减色。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欣赏自然时,中西方人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那就是对“神”的观念,中国人的“神 ”
的观念很淡薄,西方人则带有泛神主义的色彩。
B.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自然尽善尽美,既然 如此,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自然,“模
仿自然”在古希腊时成了一个很古老的理想。
C .古希腊人的艺术的定义就是“模仿”,这种观点虽然得到不少西方的艺术家的赞同,
但也有人反对这种 艺术观,柏拉图就是反对者之一。
D.罗斯金是“艺术模仿自然”这种艺术观最有力的拥护者,他人为 ,自然最完美,人工
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不能比得上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陶潜的“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几句诗就表明了中
国人对待自然是乐天知足的态度。



B.卢梭与华兹斯都认为自然原本尽善尽美,没有丑恶,之所有有丑恶,是因 为有人而
产生了社会和文化,而社会和文化又使得丑恶产生。
C.“凡是美的线形都是从自然 中最常见的线形抄袭来的”中的“抄袭”是“模仿”的意思,
这句话体现了罗斯金的“艺术模仿自然”的 思想。
D.“完美的艺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不完美的艺术才有所不屑,有所取舍。”罗丹用这
句话告诉人们,成功的艺术取决于模仿自然的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把自己放在自然里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感到快乐;西方人常把“自然”和“神 ”
两种观念相混合,因而“自然”带着一种神秘性。
B.泛神主义的自然观决定了许多西方艺 术家对自然的态度,如柏拉图、卢梭、华兹华斯、
罗斯金、罗丹等都是泛神主义自然观的拥护者。 C.对自然尽善尽美的观点,作者其实并不认同,因为这样就没有分别美丑的标准,也
就否认美丑有 比较,使“美”失去了意义。
D.文章反对艺术忠顺地模仿自然,认为艺术的最高成就不是对自然模仿 得惟妙惟肖,
登峰造极的艺术相比于自然应是要增色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
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
赤壁当作赤壁之 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
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
崖陡峭,壁如刀削, 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
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 ”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
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 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
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 实在是个美丽的错



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 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 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
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 该的,苏
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
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 出文
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
愣, 哑然失笑。
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
后已淤积成滩 ,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
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 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
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赤壁赋》;仅仅 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赤壁赋》
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 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
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去,古时
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
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 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
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 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
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 黄州期间,苏
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
艺术上的顶峰 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
词79首,散文457篇, 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
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 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
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 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 的。东坡是营
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



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 坡的
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 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
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 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
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苏轼遭 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 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
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
人物, 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
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 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
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
地形酷似城壁,于是 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 ,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
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C.文章叙 议结合,先叙后议,即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
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 ,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 使黄州名扬天下,
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不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5.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5分)
答:
6.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宫颈癌疫苗的联合研发者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日前,宫颈癌疫苗在中国获准上市,使周健这 个名字在媒体和朋友圈“刷屏”。这位
宫颈癌疫苗的联合研发者,他的科研故事让人感动,他的英年早逝 令人唏嘘。
宫颈癌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它的成功研制,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项重大突破。而周健的故事,他的科研人生,蕴涵着科学家的勤奋、执着、合作、机遇、发现,
还有爱和悲伤 、友谊、善良等,正是这些美好而伟大的精神,指引着无数科学工作者默
默奉献,为人类的福祉和真理而 努力奋斗。
在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日益浮躁的年代,在不少科学工作者热衷“赶场走穴”和为项< br>目经费而劳碌奔波的大环境下,周健的故事,像一面明镜,让人们看到,科学是一项伟
大的事业, 值得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为之献身。而真正的科学家,注定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他成功研发宫颈癌疫苗,却意外早逝 宫颈癌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
息显示,全球每年 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一半死亡。20世纪70年代,科
学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 )是导致宫颈癌的“元凶”。但是,寻找解决办法是段充满
艰辛的历程。
2016年7月 1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16型和18型)的进口注册申 请,这意味着我国女性在家门口就可以打上宫颈癌疫苗。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很少有人知道成功研 发全球首个宫颈癌疫苗的两名科学家中,
有一位是英年早逝的华裔科学家周健博士。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宫颈癌疫苗专家夫妇全力攻关
周健1957年出生于杭州,1982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 (现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专业,先后在浙江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 、博士后。
1988年他申请到位于英国剑桥大学的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从事病毒和癌症研究。其间,他结识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伊
恩·弗雷泽教授 。1990年,在弗雷泽的力邀下,周健和夫人孙小依前往昆士兰大学,研
究人工合成HPV疫苗。
研制宫颈癌疫苗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获得HPV。研究发现,HPV有70多种类型,
但 它们都具有相似的颗粒状结构:内核是导致疾病的病毒DNA,外表是一层有20个面
的蛋白质“外壳” 。作为分子病毒学家,周健擅长克隆基因并在细胞中将它们表达出来,
他试图通过重组DNA技术做出这 种病毒的外壳。他的想法是要制造出外表类似HPV但
内核不含病毒DNA的病毒样颗粒,这样的颗粒可 以像“稻草人”一样让体内产生免疫反
应,但又绝对安全。
然而,周健在6个月时间里一 无所获。1990年年底的一个夜晚,周健和孙小依外出
散步时突然提出一个想法:“我们已经有表达和 纯化了的L1、L2蛋白(即HPV晚期蛋
白、病毒壳膜的主要构成),何不把这两个蛋白放在组织液里 ,看看它们能否合成病毒
样颗粒?”
“哪有这种可能,将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如果 这么简单,别人早就成功了,还
能轮到我们吗?”在丈夫的一再催促下,孙小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两 个现存的HPV
晚期蛋白放到试管里。



过了两个星期,两人将合成 好的东西拿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孙小依回忆说:“当
时傻眼了,真的合成了一个病毒样颗粒,我们实实 在在看到了一个体外合成的病毒样颗
粒。这真是惊喜的一刻!”弗雷泽教授更是喜不自禁:“我清楚地记 得那个特别的时刻,
我们第一次看见了病毒样颗粒的图片。当时我们就知道,如果有某种东西可以制成疫 苗,
那么应该就是它!”
在第一眼看到病毒样颗粒后,弗雷泽和周健最关心的问题是:病 毒样颗粒所产生的
免疫反应是否足以让它制成疫苗?在最初的几年里,他们努力让这种病毒样颗粒表现出
所期望的效果。实现关键性突破后,昆士兰大学开始与投资公司和制药公司联系。在默
克公司支 持下,大规模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开始了。
1999年初,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在世界各地陆 续展开,温州医学院的临床试验也
在紧张进行之中。周健计划回中国进行一次学术访问,但没有料到,这 竟成了一次没有
归途的旅程。
“周健的身体一直很好,出国十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他 经常一周工作七天,那段
时间他整天坐在那里,边写基金申请书边叹息‘怎么这么累啊’。”孙小依劝他 放弃回国计
划,但他拒绝了。1999年3月9日晚,刚到杭州的周健因感染性休克病重。第二天,他< br>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42岁。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四:
宫颈癌疫苗造福亿众
宫颈癌疫苗专 家周健去世七年之后的2006年,默克制药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
生产的两种宫颈癌疫苗面世,随 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
区先后批准了宫颈癌疫苗的使用,累计被使用超 过1.25亿次。



2006年8月28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亚历山大 医院,弗雷泽教授为一对少年姐妹
接种了世界第一支宫颈癌疫苗。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曾在周健的纪念 文集中亲笔作序,
向合作发明世界上第一支预防宫颈癌疫苗的周健博士表示崇高敬意,称赞他“使全世界 千
百万妇女包括200万以上的澳大利亚妇女得以受益”。
2015年6月,欧洲专利局 主办的2015年欧洲发明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周
健和弗雷泽教授凭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宫颈癌 疫苗,获得“最受欢迎发明奖”。欧洲专利
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在颁奖时评价,“周健和弗雷泽是 现代医学领域的无名英雄,
这一奖项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开创性发明无限感激的表现”。
弗 雷泽教授一直为周健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我们欠他很多,不仅是因为他参与研
发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疫 苗,更重要的是,他指导和鼓励了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
们,激励他们投身科研事业。”为纪念周 健作出的杰出贡献,昆士兰大学设立了周健博士
纪念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于资助温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学生 前往昆士兰大学进修,并跟进
联合研发项目的进展。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仅42岁的周健,他的名字在媒体和朋友圈“刷屏”。他的科研故事让人感动,他< br>的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B.周健出生于杭州,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后从事病毒和癌症 研究,期间因
结识了伊恩·弗雷泽教授而成功研究出人工合成HPV疫苗。
C.周健和弗雷泽 终于成功解决获得HPV的难题并制成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周
健博士英年早逝16年后,获得殊荣 ,其取得的辉煌成就造福于人类。
D.伯努瓦·马蒂斯泰利评价“周健和弗雷泽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无名 英雄,这一奖项也是
人们对他们的开创性发明无限感激的表现”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葛兰素史公司的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16型和1 8型)的进
口注册申请,这意味着我国女性在家门口就可以打上疫苗治愈宫颈癌。
B.宫颈 癌是由HPV感染而引发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
全球每年约有50万女性 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一半死亡。
C.内核是导致疾病的病毒DNA,外表是一层有20个面的蛋白质 “外壳”,这种具有相似颗粒
状结构的HPV有70多种类型。获得HPV成为研制宫颈癌疫苗面临的最 大难题。
D.获得HPV的过程充满艰辛。1990年底,周健夫妇将两个现存的HPV晚期蛋白放 到试
管里,亲手合成了一个病毒样颗粒,宫颈癌疫苗的研制获突破性进展。
9.华裔科学家周 健博士对待专业,对待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的态度和行为,
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内 容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 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奏言:

吏部铨注,遴才要矣,量地尤急。迩京府属吏去 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
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请令抚按举劾如 自修议。

吏部善其言,
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其奸。诏革 任禁锢。未几,论夺尚书
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赠谥;以可成由黄冠,可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 以右佥
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滹沱水患。
入 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
名,尽括所部赎锾, 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御史。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 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



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帝 善其言,而政府不悦。有贪竞
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 以一眚弃人,
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免。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挟仇主使。御史高雏崧、赵卿、张
鸣冈、左之宜 不平,劾起鸣饰非诡辩。帝先入张诚言,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刑部主
事王德新复疏争,帝下之诏狱, 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疾
归。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未 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节选自《明史
·
辛自修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 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
/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 br>B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
先 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C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 /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
/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D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 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
事务。

B
.里甲,明朝时期的社会 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
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

C
.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
生深远影 响。



D
.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 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
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辛自修为官尽责,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 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
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

B
.辛自修心系百姓,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 万
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滹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

C
.辛自修大义 凛然,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
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钱 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

D
.辛自修不畏权贵,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 ,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
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
(< br>5
分)

答:


2

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

5
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新城

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①新城:杭州属县之一,在杭州西南。神宗熙宁六年(1073 )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
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 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②钲:古代乐器,又名“丁宁”,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③搜 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一首联写春风吹走积雨天放晴,有领起下文描写晴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B.诗二继写道中山行。诗人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 到了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
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庆幸将在这里为官。
C.两首诗都表 达了对山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一是由“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引发
的,诗二则是因对时政失望而 向往田园。
D.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描绘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诗一主要写景,景中含情;诗二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15.诗一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白居易《琵琶行》)
(3)鸟雀呼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直 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
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 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
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 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
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



时候会 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
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
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 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
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 ”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
初心。它 ,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
和 的延展,更没有 的枯燥和 的迂腐;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危言危行
B.仗义执言
C.仗义执言
D. 危言危行
喧宾夺主
虚张声势
喧宾夺主
虚张声势




要言不烦
长篇累牍
要言不烦
长篇累牍




食言而肥
食古不化
食古不化
食言而肥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
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
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
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
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
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
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而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洗手。但是,你真的
会洗手吗? ① ?很多人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可事实上,生活中还有很多



时候也应该注 意洗手:去医院或者看护病人后;外出或购物回家后;处理宠物粪便后;
给孩子换尿布后;擤鼻涕、揉眼 睛后;做饭前、冲奶粉前;摘戴隐形眼镜前。简单来说,
② ,接触食物或者鼻黏膜、眼结膜等黏膜之前要洗手。还有一些人,
③ ,只是用水随便冲冲,这样也是不行的。即使用香皂,也应按一定的步骤来洗,
才能保证把手洗干净。
答:① 12字
② 12字
③ 12字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一般来 说,电热毯的使用寿命为6年,如果超期使用,容易出现漏电、失火事故,
小孙7年前购买了电热毯,一 天家里失火,这是电热毯超期使用造成的;小李前年购买
了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会出现漏电事故。高 压锅安全使用年限为8年,如果超出安
全使用期,高压锅的抗压能力会明显下降,继续使用就容易发生爆 炸事故。小王用高压
锅煮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这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
① 小孙家里失火,未必是电热毯超期使用造成的。
② 。
③ 。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①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李岚清)
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中国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
③人文底蕴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中国学生发展核

< br>
心素养》)
④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丢掉了人文精神,就会失去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
⑤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报》)
⑥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巴斯德)
当代中国学生需要 何等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
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 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 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
2.D
3.B
解析:原文是说成了西方艺术史中一个很古老的理想。
解析:“成功的艺术取决于模仿自然的程度”理解错误,应是“成功的艺术要完全模仿自然”。 解析:从原文“古希腊人的艺术的定义就是‘模仿’,柏拉图反对艺术,就因为它只模仿感官
世界” 一句可知,说柏拉图“是泛神主义自然观的拥护者”理解错误。
4.B 解析:A“将错就错”说法错 误,原文是说苏轼“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C“先叙后议”
说法错误,应是夹叙夹议。D“苏 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不是余秋雨的观点,
而是作者的观点。
5. 一是直观地展现苏轼儒雅的形象;二是说明苏轼是黄州的主角,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
州事迹的 描述;三是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言之成理即可)(6分)
6.①文学方面,苏轼被贬谪到黄州, 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和自己特殊的经历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
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从而写下了 大量的名篇佳作。②思想性格方面,苏轼在黄州开荒种
地,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成就了一个旷达 洒脱的苏轼。③生活方面,苏轼在饮食上发明了
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使之成为黄州一笔极其 宝贵的文化遗产。(言之成理即可)(6分)
7.B (3分)
8.C (3分)
9.示例一:具有勤奋、执着、合作、博爱的品质,自己的专业才能获得更大发展,自己的人生才更
有 意义。(1分)周健博士应邀前往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工合成HPV疫苗,“出国十多年没有请过一天
病 假。他经常周工作七天”,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但是他与弗雷泽教授合作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支预
防 宫颈癌疫苗使全世界千百万妇女得以受益。在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日益浮躁的年代,周健是真正的
科学家 ,注定会被人们永远铭记。(3分)
示例二:科学家的责任是科学创新和贡献,只要有利于人类医学事 业和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论
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一样可以为国争光。(1分)周健博士从本科到博士 后,作为我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
应邀与弗雷泽教授合作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预防宫颈癌疫苗,使全世界 千百万妇女得以受益,取得了
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指导和鼓励了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 激励他们投身科研事业。从
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3分)
【全能解析】本题考查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不论确定
怎样的观点,都应根据华裔科学 家周健博士对待专业,对待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的态度和
行为的具体内容与现实选择,不要背 离主人公的经历、事迹和思想性格、精神追求,要做到言之成理。



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中有两个短语,即“大计京官”
和“政 府欲庇私人”中有两个短语,即“大计京官”和“政府欲庇私人”,前者为动宾关系,后者为主谓关
系, 意思完整,应在它们之间断开,排除A、B两项,再看C、D两项的不同之处,“自修患之先朝
上奏”, 主语是“自修”,根据“一事一断”的原则,“自修患之”和“先期上奏”中间应该断开,排除D项。
故 选C。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文中指古代官职名” 错,“拾
遗”在文中是动词,有稽查纠错之意。
1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就准许他照此施行”错,文
中说的是吏部奏请皇帝下令抚按大臣像辛自修所 提议的那样来举荐和弹劾有关人员,并非“他”照此施
行。
13.(1)近来京城机关所属官 吏因考核而去职的人有十分之五,难道唯独京城不称职的官员很多
吗?是因为地区治理困难而事情锁碎呀 。(译出大意给2分;“迩”“畿辇”“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
分)
(2)给事中陈与郊 自己估量不能幸免,于是称执法大臣想因一点小毛病就舍弃人,一旦行动起来
就使整个国家都空虚了。( 译出大意给2分;“自度”“眚”“空”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 中的句子的能力。(1)迩:近来。畿辇:借指京城。畿,古代称靠
近国都的地方。辇,天子的车。 猥:琐碎。(2)自度:自己估量。眚:过错。空:使……空虚。
14.B 解析:“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错,“乱山深处长官清”是指在这乱山深处还有自己的清官好友。
15 .诗一颈联描绘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写活了“野桃”“溪
柳 ”,使山村自然景物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有
动有静 ,有红有绿,生机盎然。
16.(6分)略
17.B 解析: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 道话。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
气势。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 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长篇累牍:指著作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 扼要,不烦琐。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
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食言不 肥:指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
不守信用。
18.C 遵循主语一贯制原则,补出宾语



19.B 联系上下文,判断该句主语应是“其学理性”,排除A、C。D不合逻辑。
20.答案:(示例)①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吗 ②就是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 ③洗手的时候不愿意
用香皂
21. 2)小李前年购买的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能保证不出现漏电事故
3)小王的高压锅突然爆炸,未必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
22.[写作提示]材料中的六句话①② 谈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发展核心素养,都强
调国民应具有的品格;③④谈人文素养方面, 从正反角度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⑤⑥重点强调科
学精神的本质与意义。任选六句话中的两三句,若选 择①③⑤,可谈中学生素养,科学与人文一个
都不能少;若选择②③④,强调人文素养是中学生素养的底 色;若选择②⑤⑥,可强调科学精神是
中学生飞向未来的翅膀。不管如何选择,人文和科学都可谈论,只 是要有所侧重。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

养蚕作文-河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12生肖兽首-高考查分系统


国殇原文-上海医药高等专科


售房-志愿者活动感想


邗江教育网-西游记读后感


西安三本院校-大学生实习总结


描写心情不好的句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


安徽省公安职业学院-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