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帽儿山-表白的信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鲜艳
、服装、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
3.学习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词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边疆小学的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
和
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学习课文写法,抓住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和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交流感受的阅读方法,了解边疆小学的特
点,体会各民族
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情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
课前准备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出示课文插图。鼓励、引导
学生观察图中的学校与自己
的学校的区别。
一、观察比较,
揭示课题(用
时:8分钟)
2.导入新课,设疑引读。
3.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提
出的问题。
4.引导学生交流对我国各民
族的认识。教师适时出示课后
学生活动
1.交流汇报。
(1)图中的校园里有小动物,我们的校
园里没有。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同。
2.朗读课题,交流自己特别想了解的
问题,如
: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这
些穿戴不同的学生来自哪里?这所学
校在什么地方?
3.
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课文的第
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讨
论: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
来自哪些民
族?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
4.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我国
教
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资
料袋的内容及自己搜集的相
关资料,了解一些少数民族,
以此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提示
资料袋,简介几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的了解。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主学
习。
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用
时:20分钟)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
准
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组
(2)自主认读生字表中的生
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检
查读
得是否准确。
(3)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
法。
1.根据要求,开展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
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标
好自然段序号。
好标记,对照拼音再读或者请教小组
同学。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
法。
1.在评价识字效果时,教师应
肯定预习的重要性,并检测预
习情况。
2.教师要重视识字和写字训
成的词语,标好自然段序号。
(2)自主认读生字和词语,读不准的做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
正音:“绒、装、摔”是翘舌
音,“粗”是平舌音。
(2)出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
语,指名学生朗读并正音。引
导学生进行形声字归类,
通过
一定的规律识记字形,认读字
音。
(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达到
熟练、流畅的程度。
2.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自学成果。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朗读生字词语,进行生字归类,熟
记字音、字形。
(3)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反复
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通
顺。
练,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
法。
3.教师要突出多种形式的朗
读,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
语感。
1.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
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
文按时间顺序写了这所边疆
小学的哪几个场景。
三、再读课文,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
整体感知(用
时:8分钟)
容,理清课文顺序。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
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边疆
小学里学习的情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边疆小学
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
情景。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边疆小
学的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结尾点题,
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
3.在教师的引领下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布置作业(用
时:4分钟)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生字表
2.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
1.认真阅读田字格中的生字,交流书
的观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顾交流,
导入新课(用
时:6分钟)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阅
1.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各自交流自己对这所学校的印象。
读过程中的感受,不断提高学
生的品悟能力和交流能力。
1.自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读
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
阅读的感受体
1.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
2.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中的生字,把握书写注意点。 写注意点。
教师要注重学生书写前
—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
顺序写的。
语,使学生体会课文是
按“上
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
叙述顺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
学生抓住表示时间顺序
的词
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
1.引导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之
后这所学校给自己留下的印
象。
二、自主品读
,1.引导学生围绕“边疆小学
体悟特色(用
的哪一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为
什么?”学习
全文。
2.组织学生交流。
场景一:上学场景
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
“上学场景”令你印象深刻
的原因。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
面。
场景二:上课场景
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上
课场景”令你印象深刻的原
因。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猴
子好奇地听着,听完了它们会
说些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场景三:下课场景
(1)引导学生交流“下课场
景”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
己的课间活动,体会融洽快乐
的氛围。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就
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
所边疆
的小学”,以感受作者的赞美
之情。
4.进行思维拓展,体会课文结
尾省略号的作用。
会。
场景一:上学场景
(1)读后交流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
“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
景色、学
生的服饰及学生到校后的活
动等方面体会边疆小学的特点和小朋
友们的活泼可爱。
(2)反复朗读语段,边读边说说仿佛看
到了怎样的画面。
场景二:上课场景 程中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
一起朗读”来体会这是一个团结和谐
的学校;抓住“树
枝不摇了、鸟儿不
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奇地听着”
体会课堂的精彩、同学们的认真。
(2)想象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
场景三:下课场景
(1)交流
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
程中抓住“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引来、看热闹”体会同学
们的团结、
欢乐及校园的和谐融洽。
(2)交流自己课间的活动是怎样的,并
说说课间活动时的心情及感受。
(3)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反复诵读,体会边疆小学的和谐,
感受作者对边疆小学的赞美。
4.充分发挥想象,想一想结尾处还能
再接着说点什么。
时:25分钟) 学生充分阅读、体会,尊重学
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2.在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
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象窗外的情景,在朗
读
中要表现出人物、动物和景物
的和谐美。指导学生朗读时声
音可以轻缓些,节奏慢一
些。
3.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对
“铜钟”“凤尾竹的影子”
的描写,体会作者对边疆小学
的难忘和怀念的情感。可以播
放铜钟悠悠不绝的声音,展现
凤尾竹的影子绵绵萦绕的情
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
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感受。
4.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语言表
达的指导,
如想象小猴子会说
(1)引导学生围绕第1自然段,程中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
(1)
引导学生围绕第3自然段,(1)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交流过
些什么,边读边说说仿佛看到
了怎样的画面等,不断提高学
生的语用能力。
三、朗读全文,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
积累背诵(用
时:5分钟)
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有感情地朗读。
2.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
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练不落空。
教师可以结合综合性学
习的相关活动内容和要求,引
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欢的句子抄下来,从而保证训
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喜
四、回顾课文,1.引导学生
谈一谈自己对边
开展活动(用
时:4分钟)
疆小学的感受。
2.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
生活。
1.谈一谈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为
什么喜欢。
2.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用
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
方式来记。
2 花的学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假”,会写13个字。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作者丰富细腻的想象。
4.默读课文,能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泰戈尔的资料及儿童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
引导质疑(用
时:3分钟)
1.激趣引入,板书课题。
2.引导质疑。
3.简要介绍作者。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
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带着
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
料。
二、初读课文,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
字。
1.自由读课文,一边
读一边圈出生字,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一读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摘苹果游戏检查。
荒 笛 罚 假 裳
(3)读词语卡片,指导学习多音
字“假”。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
况。
4.理解词语,侧重理解“簌
簌”。
5.出示练习,指名补充完整。
走过( ) 吹着( )
(
)的东风 ( )地
响 雷云拍着( )
扬起( )
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
听。
(2)读一读苹果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
音。
(3)注意字音:“真假”中“假”的
读
音为jiǎ;“放假”中“假”的读音
为jià。
3.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
正确、流利。
4.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与同学交
流。
5.补充填空,积累优美的词语。
学习生字(用
时:15分钟)
情况相机进行指导重点
字的读音
:“裳”在“衣
裳”中读轻声;“假”是
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
2.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读好带问号的句子,注意
语气。
3.
在理解“簌簌”时可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说一说自己听到的树叶
抖动的声音是怎样
的,从
而理解“簌簌”。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用
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
2.小组合作读课文。
3.指名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强调学生在读课文
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
听,帮助纠正字音。
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
读。
四、指导书写,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积累词语(用
时:12分钟)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2.指导观察。
3.教师示范,相机指导。
4.重点指导“舞”。
5.积累词句。
1.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
方,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
美观。
3.观察教师的范写,掌握生字书写时
的笔顺及结构安排。
4.注意“舞”的笔顺规则。
5.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正确、
范书写时,要
引导学生认
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
真观看教师的执笔姿势、
位置及书写特点。教师
示
的结构、关键笔画所在的
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
运笔动作,感受汉字的结
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读词语,把词语读正确。
2.依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一说这
些花孩子的特点。
的词语进行重点指导。
针对学生掌握不好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导入新课(用
时:3分钟)
荒野 口笛 罚站 真假
放假 衣裳
2.说一说文中的花孩子们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习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理解第1、2自然段的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象画
面。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
舞”“狂欢”的情景。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3~6自然段。
(1)默读思考:文中的孩子想象
花孩子们在干什么?
二、精读课文,(2)交流汇报。
深入理解(用
时:20分钟)
(3)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请学
(4)指导朗读第3~6自然段。
3.指导学习第7~9自然段。
(1)默读第7~9自然段,提出感
兴趣的问题。
(2)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4.想象训练:花孩子们还会做哪
些有趣的事情?
(1)抓住“轰响”“阵雨落下”“走
过荒野”“吹着口笛”等词语想象画
面。
(2)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花随风摆动,
似乎在欢快地跳着舞,他们在开舞会。
(3)轻快、活泼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理解第3~6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2)结合自己画的语句进行汇报:
文中的孩子想象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
回家呢。
(3)默读第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想
象画面。
(4)多种方式朗读第3~6自然段。
3.学习第7~9自然段。
(1)一边读一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
问。
(2)在小组里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4.大胆进行想象,想一想,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
一说。
1.在想象花孩子们冲出
地面时,引导学生抓住关
键词来体会。如“互相碰
触
”写出了树枝互相碰
触的样子;“簌簌地响”
体现了绿叶被风吹动的
声音;而“紫的、
黄的、
白的”更体现了花们的
颜色鲜艳;“冲”让我们
仿佛看到了花孩子们着
急的样子。
2.学生进行提问时,提示
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画面。
校里上学,雨天放假了,他们急着要
学生边读边根据课文内
容提
问题,可以问诗歌中
的花,可以问自己,也可
以问作者,把问题简单地
写在书上。
3.想象训练中,鼓励学生
大胆想象。
三、练笔提升,1.照样子写一写。
激发想象(用
时:10分钟)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1.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生的写话兴趣,以鼓励为
主。
教师可进行朗读,激
1.拓展阅读泰戈尔的《金色花》1.自由读一读。
《同情》。
2.积累背诵。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
生喜爱读儿童散文诗。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
要在评议中激发学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
2.(1)把自己的续写读给小组里的同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
学听,听一听他们的意见,恰当修改。
2.展示评议。 (2)读给全班同学听。
四、拓展阅读,
激发兴趣(用
时:7分钟)
3
*
不懂就要问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不懂就要问 课型 新授课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背、圈”。
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3.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先生提问的原因。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进
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1.搜集有关不懂就问的故事;搜集孙中山的资料。(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介绍资料,
激发兴趣(用时:
3分钟)
1.课件出示孙中山的画像。
2.简要介绍孙中山。
1.通过图片认识孙中山。
2.在小组内交流孙中山的资料,
引导学生把资料内容转
化成
听取教师对孙中山资料的介绍。
自己的语言。
1.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读<
br>好生字:“诵”的读音是平
舌音;“楚”的读音是翘舌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
2.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认读课件中的词语,要认清
字形。
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4.(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
对词语的理解。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不理
解的词语。
用表演法来理解;“私塾”
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
文来理解。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内
三、再读课文,
理解课文(用时:
18分钟)
容。
2.提出自学问题,引导学生小
组交流:
(1)私塾的先生怎样教书?
(2)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
题?
1.分
自然段读课文,抓住课文中
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1.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自学提示在小组里交流,
可先给学生讲掌握概括课文
结合关键词语说一说自己对这
些问题的看法。
主要内容的方法,提升概括
时”;“鸦雀无声”可以运
如,寻找近义词来理解“霎
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2.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引
音;读准多音字“背、圈”。
音,在“清楚”一词中读轻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教师在介绍资料时,要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
字。
2.出示字卡,指名认读,相机
纠正字音。
二、初读课文,
3.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
读。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7分钟)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4.理解词语的意思。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重点点拨“私
塾”“糊里糊涂”“鸦雀无
声”“霎时”“厉声”。
学习字词(用时: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能力。
(3)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提问是
什么表现呢?从这里你能看出
什么?
(4)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是
什么表现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
相机点拨。
(1)理解重点句:学生读熟了,
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
讲。
(2)理解重点句:孙中山想:这
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
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
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
吧!” (3)出示重点句:这一问,把正
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
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
雀无
声。
(4)理解重点句:先生拿着戒尺,
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4.分角色练习朗读。
1.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不懂就
四、积累运用,
尝试练笔(用时:
12分钟)
1.交流学习生活中,自己不懂就
问的事情。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问的事情。
2.加上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
3.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
4.读一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
新鲜感的词语摘抄下来。
写话时要以鼓励为主,
可引导学生写出当时的心
情,注意引号的用法。
3.全班汇报,表达自己的看法。
(1)阅读第1自然段,抓住“先
生从来不讲”来了解事情的起
因。
<
br>(2)抓住“糊里糊涂”理解不懂
就要问的重要性;抓住“壮着胆
子”体会孙中山大胆提
问的好
习惯。
(3)抓住“吓呆了”“霎
时”“鸦雀无声”来
体会同学
们被吓坏了的情景。感受孙中山
的勇敢。
(4)抓住“厉声”体会先生的严
厉,明确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先
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再问。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出人
物说话时的勇气。
2.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引导
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谈自己
的感受。
3.分角色朗读时,鼓励学生
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人物
说话时的语气。
2.写一写当时问的心情和内容。 写一写当时问话的过程。
4
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学习多音字“挑”。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丰富
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
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1.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搜集关于秋天的诗句。(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介绍《山行》的
1.背诵古诗,同桌赛读。
2.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3.齐读诗题。
4.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5.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颂”。
1.自由朗读古诗,同时画出生
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读通诗
句。
2.组织学生赛读古诗,检查字
二、学
习《山
行》,感受诗
情(用时:15
分钟)
音朗读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指
导。
4.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然后汇
5.引导
学生看图,说说作者在
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这些景
物怎么样。
6.指导朗读。
2.赛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
确、流利。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
“径”和“斜”的。
4.结合书下注释、看插图来理诗,如果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
5.看图,交流想象山中秋景,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
6.想象诗中美景,练习有感情
地朗读古诗,体会山中景色迷
人,诗人对大自然的
无比热爱之
情。
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
过诗句来想象当时的画面,说
字词的意思。
2.理解古诗意思时,不要求
学生逐字逐词翻译,要注意通
红于、霜叶、白云生处”这些
1.重点理解“石径、斜、
坐、
牧写的七言绝句,最为后人传
趣。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
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
1.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
一、理解诗
题,认识诗人
(用时:3分
钟)
诗。
2.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3.板书诗题——山行。
4.补充杜牧的资料,引导学生
认识诗人。
5.请学生读诗题,猜想诗题的
意思。
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解古诗,说一说读懂了哪一句
报学习成果,讲解、点拨诗意。 出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1.学生在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1.齐读诗题,口头给“赠”组<
br>1.板书诗题——赠刘景文,学习
“赠”“刘”。
2.简介诗人资料。
3.
组织学生自读,按要求自学
三、自主学
习,朗读感悟
(用时:12分
钟)
生字。
4.检查朗读,重点指导“残”
是平舌音,“犹”是二声,
“橙”是翘舌音。
5.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景物,相
机指导理解“荷尽”“擎雨
盖”“菊残”“傲霜枝”。
6.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感受“橙
7.配乐指导朗读。
词。认读“刘”。
2.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苏
轼的资料或诗词。
3.自由朗读古诗,圈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4.开火车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5.观察课文插图,找出诗中写
到的景物。
6.欣赏图片,说说看到这样的
景象后的感受。说说秋天还有什
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通
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
读古诗的兴趣。
1.认读生字时,要强调“霜、
橙”为翘舌音,“赠、残”为
平舌音。
<
br>2.对于“寒、残、橙”这些
生字,教师强调易错笔顺,指
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7.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
诵读。
指名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引
读、学生仿读、师生交换读、
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时可通过教师范
物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理
时,可借助图片,在学生对
事
黄橘绿时”的色彩美及丰收美。 么美丽的景色。
1.认读生字。
1.出示本节
课要写的生字:寒、
四、巩固认
字,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径、斜、霜、赠、刘、盖、菊、
残、君、橙。
2.指名说一说书写要点。
3.范写,强调书写要点。重点
4.监督学生练写。
5.书写评议。
<
br>2.观察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
自己认为哪些字较难写。
3.观察教师示范,跟随教师进
行书空。
写得正确、美观。
5.同桌互相评议,说一说值得
自己学习的地方,提出恰当的建
议。
指导“寒、斜、赠、残、橙”。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把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欣赏图片,谈感受。背诵描写
1.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回忆描
写秋天的诗句。
2.板书诗题——夜书所见,质
疑诗题。
钟)
3.交流资料及写作背景。
秋天的诗句。
2.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说
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3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
介绍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含着的“悲秋”之情,让学生
学生初步感受相关诗句中蕴
诗句时,教师适时拓展,引导
教学提示
学生在背诵描写秋天的
一、简介作
者,揭示诗题
(用时:5分
了解古诗中一般用“秋”这
一悲凉环境做思乡的衬托。
二、多样形
式,练读古诗
(用时:6分
钟)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1.认真倾听教师范读。
2.给古诗划分节奏,自由练读
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可引
导学生恰当评价,在
评价中把握读诗的要领。从而
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
出节奏
。
1.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教师要
倾听小组同学的发言,了解学
情。
2.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句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适时进行朗读指导。在学
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时,请学生
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
1.引导学生有对比阅读的意
识,发现共同点。
2.体会情感时,引导学生结
合对诗的理解进行感悟,如
《山行》中表达了作者喜爱枫
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自学。
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
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细读感
悟,领悟诗情
(用时:12分
钟)
2.小组交流。
3.感悟第一、二句。
4.创设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5.出示第三、四句,思考:哪
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
到这些?
6.指导朗读。
1.默读古诗思考:自己借助插图
和注释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br>2.小组交流画面内容,说一说
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语中想象到了这
样的
画面。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诗,小
组推荐一人描述画面。
4.把
自己想象成离乡背井、独
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
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5.自由读第三、四句,理解诗
句。先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再全
班汇报。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
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齐读三首古诗。
1.整体回顾《山行》《赠刘景文》
四、背诵古
诗,对比阅读
(用时:7分
钟)
《夜书所见》。
这三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从哪里看出来的?分别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
3.背诵积累。
2.通过理解感悟,能够明确这
山”“霜叶”“菊残”“橙黄
橘绿”“萧萧梧叶”“秋风”
可以看出来。说一说自己体会到
的诗人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3.独立进行背诵。同桌互相检
查。
2.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说一说,三首古诗都是写秋天的,从“寒
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赠
刘景文》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
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之情;《夜书所见》中表达了
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
感。
教学中要了解
学生掌握
生字的实际情况,针对难写易
错的字,引导学生及时进行交
流,教师做重点提
示,强调
“送”的笔顺,强调“挑”中
“兆”的笔顺。
五、认读生
字,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1.出示多音字:挑。指导识字,
交流识字方法。
挑。
3.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练习书
写。
1.交流自己怎样识记生字,读好
多音字“挑”,练习扩词、造句。
3.交流写字方法。练习书写生
字。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送、2.认读生字,观察范字。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运用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泥道的美。
4.读写结合,能够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5.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2.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水泥道之美。
3.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
1.观察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景色。(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学生汇报秋天美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用
时:3分钟)
1.启发学生说一说秋天美丽的
景物。
2.出示课题。
3.质疑课题。
1.结合自己的观察,说一说秋天的哪些景
物比较美。
2.齐读课题。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金色巴掌指的是什
么?那条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道是什么
样的?
丽的景物时,教师要
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学生观察大自然,发
现大自然的美。
1.在做摘苹果的游戏
时,教师要依据实际
情况对生字的学习进
行恰当的点拨
。
1.播放课文录音。
2.小组合作学习。
(1)读文。
(2)学习生字。
(3)理解词语。
二、自主读文,
识字学词(用
时:15分钟)
1.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在心里跟着默
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参加小组学习
活动。
(1)分段轮读课文,其他人注意倾听,提
出合理建议。
(2)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
学会了哪些生
2.在理解词语意思
时,要引导学生采用
多种方法进行理解。
可
以采用寻找近义词
的方法来理解“明
朗”,通过查字典、
借助图片来理解“熨
帖”,借助课文插图
及寻找反义词的方法
平舌音。
节,“增”“棕”是
“印
”是整体认读音
3.摘苹果游戏检测生字:洼、印、字,还有哪些字记不住。小组组员之间互
凌
、增、棕、靴。教师相机点拨。 相交流。
4.课件出示梧桐树叶的图片,检
测学生对词语的
认读情况。图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注,在小
组里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如果有解决
不了
上的词语:铺满、水泥、亮晶晶、的,就在全班提出来进行解决。
紧紧、大院、脚印、排列、规则、3.读准生字的读音,口头给生字进行组
凌乱、棕红、迟到。
5.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词语。重点点拨“明朗”“熨
词。
4.开火车读一读梧桐树叶上的词语。
5.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互相
帖”“凌乱”这些词语的意思。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来理解“凌乱”。
1.“( )的
地毯”
的填空,允许学生根
据课文内容进行不同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出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
巩固词语(用
时:12分钟)
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 )的水洼
( )的地毯
(
)的小巴掌
( )的天空
( )地粘在水泥道上
( )地走着
( )地蹦跳着
1.每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
倾听,提出建议。自己可以挑战其他同学。
2.根据课文内容口头补充词语,积累优美
的词语。
的补充。如彩色的地
毯、印着落叶图案的
地毯、闪闪发光的地
毯。
2.鼓励学生将优美的
词语积累下来,并尝
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
加以运用。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铺、泥、
晶、紧、院、印、排、列、规、1.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
口头组词。
则、乱、棕、迟。
四、巩固所学,2.指导观察。重点指导:“铺”
指导书写(用
时:10分钟) 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印”右
边是“卩”,不是“阝”;
“排”要注意“非”的笔顺规<
br>则;“规”左边“夫”的捺变成
了长点。
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
4.投影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用
时:5分钟)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依据学生的听写
1.在田字格中书写词语。
2.同桌互相订正,修改错误的词语。
3.齐读课题,学习新课。
导。
情况,相机小结、指
2.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说一说这些生字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自己认
为哪些
生字比较难写?可以提出来与全班同学
进行交流。
3.观察教师的示范,跟随教师示范进行书
空。然后在田字格中写一写生字。
4.对小伙伴的字进行恰当评价,把自己写
得不好的字再写一写。
生字的书写。
汇报的情况酌情指导
教师可依据学生
1.听写词语:水泥、亮晶晶、脚
印、排列、规则。
2.投影展示,集体订正。
3.过渡到新课。
注意培养学生圈
二、自主交流,
初识美感(用
时:10分钟)
1.组织自学:边读边画出描写水
泥路和梧桐树叶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水泥路的句
子,用浪线画出描写梧桐树叶的句子。
2.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找到的语句,通过
这些语句说一说自己有怎样的体会。
画的能力,提示学生
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
语句。
1.学生在抓住关键词语谈自己的感受时,
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
1.汇报自己找到的描写梧桐树叶的句子,
表达自己的感受。
(1)“金黄金黄”体现了梧桐树叶的颜色
美。
2.赏析水泥道之美。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
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
洼,
三、交流汇报,
品析美文(用
时:15分钟)
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
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
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从脚下一
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
路的尽头……
3.引导学生感悟主人公的心情
美。
4.指导朗读。
(2)“闪着雨珠”“紧紧地”体现了梧桐
带着雨珠的梧桐树叶的美。
(3)“像一
个金色的小巴掌”体现了梧桐
树叶的形状美,“熨帖”“平展”体现了
梧桐树叶粘在水泥道上的
姿态美,“凌
乱”体现了梧桐树叶排列得不规则的美。
2.抓住相关语句赏析水泥道之美。
(1)从“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
的蓝天”中体会水泥道的美。
(2)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
闪发光”这些词语想象水泥道的美。
3.
抓住“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
一片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
着”来体会作者对
水泥路的喜爱之情。
4.多种形式朗读。
(1)配乐个别朗读。
(2)配乐及画面齐读。
叶、对水泥道的喜爱
之情,读出看到美景
时的愉快心情。
四、激发兴趣,
拓展练笔(用
1.交流发现的美。
2.组织学生写小练笔。
1.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
什么美丽的景色。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
在全班说一说。
2.把自己发现的美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
写话的内容重在
鼓励学生去发现美,
学生读出对梧桐树
美。
3.
指导朗读时,引导
方法来体会文章的
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
勾画相关语句,可采
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2.提示学生及时进行
借助课文插图和自己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4.拓展阅读。
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读一读自己写的这段话,听取别人的建
议,适当修改。
4.自由读课后阅读链接的内容:汪曾祺的
《自报家门》片段。
时:10分钟) 激发学生去记录美的
兴趣。在评议学生写
话内容时,以鼓励为
主,指导学生正确使
用标点符号。
6 秋天的雨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秋天的雨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颜料、丰收”等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目标 3.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感受文中语句的优美生动,体会其表达作用。
5.仿照文中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自己试着写几句。
教学重点
学
习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特点,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关键词句的
表达效
果。
1.生字卡片。(师生)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秋天的雨写了哪些内容。(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在学生介绍每个
一、激趣导入,1.
板书“雨”字。引导学生说一说春、
引出文题(用
时:5分钟)
夏、秋的雨各自的特点。
2.出示秋雨及秋季景色的图片。
3.板书文题,引导学生质疑。
1.小组内交流,抓住每个季节的雨
的特点来介绍。
2.欣赏图片,感受秋之美。在小组
内交流感受。
3.齐读文题。
语言是
否简练,是否能
准确体现各个季节的
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
季节的雨的特点的时
雨的特点。
1.提出阅读要求,引导读文:读准确,
难读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用
时:20分钟)
2.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出示带有生字的
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强调“匙”的读
音。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
读通顺。
4.组织学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
引导学
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并
在此基础上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描
写秋天的雨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
遍。
2.小组内开火车读句子,正音。
3.在教师的组织下,朗读自己喜欢
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并
相互评价。 <
br>4.小组内交流汇报,说说自己读懂
了什么。找到各段的重点句,简单
概括段落内容,并
从整体上理清文
章结构。
读通顺,多读几遍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边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
在组织学生概括
段落内容时,请学生说
一说每段主要讲了什
么。引导学生了解,每
段开头的一
句话就是
这一段的中心句。
交流自己喜欢的
句子要尊重学生的独
三、再
读课文,
随文积累(用
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标出自己喜欢
的词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组织学生交流喜欢的句子及理由,指
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或表达规律。
3.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积累
自己喜欢的句子。
1.快速默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
句子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全班汇报小组内的交流情况。
3.进行赛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体会,更要从语言和表
达的角度引导学生去
领略文本的语言特点。
书写时,要突出学
四、指导书写,
布置作业(用
时:5分钟)
1.带领学生书写生字,强调笔顺。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观察
“颜、丰”等生字的笔画,
跟老师一起书写。学生说说书写时
应该注意些什么,书写后师生共同
订正。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
生的自我观察,进一步
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
特感受,教师不仅要从
在读词语的环节,
一、复习词句,
引入新课(用
时:5分钟)
1.开火车读词语。
1.出示词语卡片。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一说
3.教师导入新课。
(注意将多音字读准确。)
音字,请学生用不同的
读音分别组一个词来
加以区分。
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会涉及一些优美句子
1.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
秋天的大门打开的?
(2)指导学生朗读。
2.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对“五彩
缤纷”的理解并
交流课文是怎么来表
现秋天的五彩缤纷的。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秋天的
五彩缤纷,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语句,
二、抓重点段,
品析课文(用
时:27分钟)
体会语言的特点。
①课件展示银杏叶,引导学生抓住“你
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扇走了夏
天的炎热”体会银杏叶的特点,体会比
喻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②引导
学生到这个自然段中找找类似
的句子,并交流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
③引导学生抓住“橘子、柿子
你挤我
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和“美丽的菊
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体会拟人手法
的表
达效果。
(3)指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
法,仿照文中的句子,进行小练笔。
(4)组织学生交流。
1.自读第1自然段。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秋天的大门
是如何被秋雨打开的。
(2)抓住“轻轻地,轻轻地”体会秋
雨的温柔,并读出其特点。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圈画相关语
句,并在小组内交流内容。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己的学
习收获,展示学习成果。
①观察课件中的画面,
交流发现银
杏叶的特点。说说这里把银杏叶比
作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②抓住“红红
的枫叶”这一句交流
前后两句话的相似之处,明确两句
话在表达方法上都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方法,两句话的结构也相同。
频频点头”等词语,交流拟人手法
的好处。
(3)仿照文中的句子,运用一定的修
辞方法,自己试着写几句。
(4)交流自己的小练笔,并进行修
改。
的理解,理解这些句子
时,一要联
系上下文和
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
二要反复朗读品味。
2.如
果有条件,可以通
过课件把课文中的文
字用图像表现出来,合
理运用多媒体,利用背<
br>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
信息。
教师强调“扇”是多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2.小组内说一说本文主要从哪几个
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3.学生齐读文题。
么,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③通过肢体演示理解“你挤我碰、
3.按照学习前一段的方法自学第3、
3.教师可引导学生从
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
3.引导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
4自然段。
仿写,注意要运用一定
的表达方法,实现表达能力的增长。因为是小
练笔,所以不要过高要
求学生。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
(1)出示思考题: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
来了什么?从哪里能看出冬天快来
了?
(2)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说说体
会到了什么并体会“勾住”一词的表
达效果。
(3)引导学生抓住第4自然段,边读课
文边观察课件,体会小动物们的忙碌勤
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最后一个自
然段的含义。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
间,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并汇报交流成果。
5.学生交流体会时,教
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
言,尊重学生独特的阅
读感受。
1.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积累词句。
3.总结全文。
4.拓展延伸。
时:8分钟)
(1)读秋天——《听听,秋的声音》。
(2)画秋天,找秋天。
1.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课文。
2.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把自己喜
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写在本上,会背
的部分还可以默写。
3.谈一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
4.完成布置的练习。
一些活动。
地实际,围绕秋天开展
教师可以根据当
(1)带着思考题自读课文,圈画词
句。
(2)交流学习第3自然段的感受,交
流对“勾住”一词的理解。
(3)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4.自由说自己的看法,并带着喜爱
之情齐读第5自然段。
三、练习巩固,
总结全文(用
7
*
听听,秋的声音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听听,秋的声音
1.认识9个生字。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自己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诗歌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课型 新授课
1.搜集秋天的声音及相关图片。(师生)
课前准备
2.预习生字,读懂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课件播放各种声音。
一、倾听想象,质
疑引入(用时:5
分钟)
2.引导学生说说他们听到了
什么声音。
3.质疑: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样的画面?
4.板书文题,引导学生质疑:
看到这个文题,你有什么问题
想问?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
二、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用时:12
分钟)
3.检查预习,指6位同学分小
节朗读诗歌,注意读准、读通,
相机正音。
4.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
示”,明确学习要求。
5.再读课文,找找课文里具体
描写的秋的声音。
告别歌;大雁的叮咛声;秋风的歌吟声。)
1.学生选择自己喜
欢的小节进行朗读<
br>1.引导学习第1~3小节,提
三、品读想象,体
会交流(用时:15
分钟)
出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
节,边读边展开想象。
2.引导学生描述画面。
3.引导学生评议。
4.指导学生朗读。
1.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画面。
2.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评议并补充。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小
节。
文中的感情和韵味。
2.
学生展示有感情
所描写的画面,读出
边读一边想象诗歌
时,教师提示学生一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要求读准
字音,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分小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做小老师评一评。
4.同桌互相说说“阅读提示”教我们怎样
学习诗歌。
5.边默读,边找秋的声音。默读后,全班
交流、汇报。(如,黄叶的道别声;蟋蟀的
教师范读课文
前,指导阅读连接
语,明确自主学习要
求。
1.闭目倾听课件中的声音,一边听,一边
想象画面。
2.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听到的声音及想象
的画面。
3.把自己的所得与全班同学分享。
4.齐读文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教师选取的秋
的声音要具有代表
性,例如风声、雨声、
落叶声等。
朗读时,播放背景音
乐,渲染氛围。
布置作业时,指
四、仿写诗歌,积
淀语言(用时:8
分钟)
1.指生朗读第4~6小节。
2.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3.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诗
歌。
1.朗读课文。
2.自由作诗,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
合作。
3.小组选派代表诵读。
导学生观察秋天的
事物和景象,搜集描
写秋天的诗歌。
8
去年的树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去年的树 课型 新授课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融
、伐”等6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切”,正确读写“冷、离”等13个字,
正确读写“寒冷、离开”
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
3.在朗读并进行创造想象的过程中,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4.练习讲述故事,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
情,并通过一定的想象性表达,体会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并读出人物心情的变
化。展开想象,走进
鸟儿的内心世界,交流鸟儿的内心想法。练习讲述故事。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搜集作者资料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出示图片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
一、揭题导
入,了解作者
(用时:5分
钟)
1.出示鸟儿与树的图片,引导观
察。
2.揭题,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及
作者简介。
1.观察图片,想象画面,说说看到
了什么,又似乎听到了什么。
2.齐读课文题目
,交流作者的相关
资料。新美南吉,日本童话作家,
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主要作
品有《新美南吉全集》等。
想象。
2.作者新美南吉的资料,可以参
照“教学全解
”中的“备背景资
料”,学生大致说对即可。
1.初读课文时提醒学生要朗读,
1.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出声来,这样才能把课文读准、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读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知
(用时:15分
钟)
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
么事?
2.(课件出示)检查字词,重点
(2)学生思考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2.(1)学生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
语,针对难写字,说说识记方法。
(2)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练习书写
“离、等、剩、接”。
3.交流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鸟儿去南方
写,并把关键笔画用红笔标出。
3.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说对即
可,不要形成定式,反而框定了
学生的思维。
1.想象画面时让学生自由说,动
作或语言只要能体现出他们之间
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即可。
2.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采用
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因此,
在朗读中可以多采
用分角色朗读
的形式,更能让学生从朗读中体
会情感。
读好。
2.在指导写字时,教师可进行范
指导难写字:离、等、剩、接。 之前答应树还要回来唱歌给
他听。
3.指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却发现
结果”的顺序概括课
文主要内
容。
树不见了。于是,鸟儿四处寻访,
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
br>灯火。鸟儿面对着用朋友的生命点
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1.默读课文,完
成活动卡前面两项
1.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找
一找文中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
是
谁与谁的?
三、研读对
话,体会真情
(用时:15分
钟)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1)(课件出示)鸟儿和大树话别
的场面图片。教师引问:他们会
做些什么?
(2)你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感情怎
样?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感受
到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吗?
填空。
2.(1)交流鸟儿和树话别的场面:
也许他们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他们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他们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鸟儿和树分别时的伤心、无
奈、难舍难分。
(3)分角色朗读,读出鸟儿和树之间
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布置作
业,夯实基础
(用时:5分
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顾内
容,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说说通过上一堂课
的学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1.回顾交流。
教学提示
复习时可让全班学生一半读
布置书写和朗读方面的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强调写字
姿势。
2.指导学生再读第一次对话的
部分。
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读出鸟
儿与树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用时:5分
钟)
鸟儿的话,一半读树的话,这样
参与的面更广一些。 <
br>1.出示导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
阅读。自由朗读课文第6~16自
然段,思考:为了找
到自己的好
朋友,鸟儿是怎样做的?
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重
点抓住三组对话感悟树和鸟儿
之间的深情。
二、精读课
文,多元对话
(用时:20分
钟)
课件出示,鸟儿寻找树的三组对
话。
课件出示:
鸟儿________地问树根……
树根________地回答……
她________地问大门……
大门________地回答说……
鸟儿________地问小女孩……
小女孩________地回答……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提示语
并说说理由。
(2)根据所填提示语,分角色朗
读句子。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1
.出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思
考:鸟儿一开始睁大眼睛盯着灯
火看了一会儿,她此刻会想些什
么?唱完歌以后,她又盯着灯火
看了一会儿,又会想些
什么?
三、引导想
象,补充对话
(用时:10分
钟)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树能听到
鸟儿的呼唤,你想他会对鸟儿说
些什么?
3.鼓励表达:你还有什么话想
对树、伐木人、作者说?把你想
说的写下来。
1.根据导读提示,自主阅读,找出
描写鸟儿怎么找树的句子。
2.交流朗读。
(1)给句子加上提示语并交流这样
加提示语的理由:
鸟儿疑惑地问树根……
树根伤心地回答……
她焦急地问大门……
大门平淡地回答说……
鸟儿急切地问小女孩……
小女孩稚气地回答……
(2)根据提示语的要求,读好相关语
句。
3.分角色读对话
,体会到鸟儿着急,
为树担心,迫切要找到她的好朋友
——树的心情。
1.在指导朗
读时,教师的范读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假如
学生读不出鸟儿的语气,教师可
以
进行范读。
2.加提示语的练习能让学生把握
人物情感,但答案并不唯一,大
致意思对即可。
3.学生加提示语后要让学生交流
为什么这样加,通过练习朗读体
会鸟儿和
树之间的深厚情感。
1.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教
师要进行巡视,做好指导工作,
及时解决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
题。
2.这篇文章的主题除了赞美真挚
的友谊之外,还蕴含了许多的道
理,有些学生能一下子领悟到,
有些可能未必会想到,
对于学生
1.组内汇报交流:
两个“看”字包含了鸟儿对树无比
的深情和留恋。前一
个“看”字,
是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
的好朋友——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
朋友
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此时,
她睁大眼睛在看,心里可能会想:
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
你
唱歌了。
后一个“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自
己的诺言,心里可能会想:树,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喜欢吗?再见
了,朋友!
2.汇报:
树对鸟儿说:“谢谢
你信守承诺来
看我,更谢谢你为我唱去年的那首
歌,我们永远是朋友……”
3.交流。对树、伐木人、作者说出
多元化
、个性化的话。(如环保问题、难以理解的内容,不必要求面面
奉献话题等。)学生练说,然后再写一写。
1.(1)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俱到。
1.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主题。
四、揭示主
题,布置作业
(用时:5分
钟)
2.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
友情的名言、谚语。
鸟儿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千方百
计地寻找自己的朋友——树
,最后
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
火,她唱起了去年的歌。多么令人
钦佩的真挚友
谊呀!
(2)同学们无限留恋地读题目。
2.交流关于友谊的名言、谚语:
(1)君子之交淡如水。
(2)陈酒味醇,老友情深。
(3)没有朋友的人不会幸福,不处逆
境不能识别朋友。
(4)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
里就像一
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
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赛一赛。
选择地积累、背诵。
2.这些名言、谚语可以让学生有
围绕树“甘于奉献”交流。
守诺言,珍惜友情”交流,也可
1.学生交流主题时,可围绕“信
3.布置作业:练习
讲述故事。 3.同桌之间练习讲故事,比一比,
9
*
那一定会很好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课型 新授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根据生字特点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
3.在朗读与交流中体会种子
、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所说的“那一定会很好”所体现的服务
精神和种子对价值的追求。
1.体会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历程,感受其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2.体会种子、大树、手
推车、椅子、木地板所说的“那一定会很好”所体现的服务精神和种子对价
值的追求。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课前准备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激趣揭题,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了解童话。出示
学生活动
1.看图片,由认识童话主人公开始
教学提示
1.可以让学生交流知道的童话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童话,能叫出人物的名字。
等童话的图片,了解童话。
2.课件出示种子的图片,引
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主人
公,并猜想种子的理想。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交流:你什么时候会
感觉到“会很好”?
4.引导学生再次读题,学会
设疑: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2.看图片认识种子,猜一猜种子
的理想是什么。
3.联系生
活交流:阳光照在身上
暖洋洋的时候,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的时候,渴了喝到清凉的水的时
候,饿了吃到美食的时候……
4.思考,提出问题:“那”指的
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很好”?
谁“会很好”?
引导质疑(用
时:6分钟)
事,以脍炙人口的童话人物入手,
感知童话的趣味。
2.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想
象
生活中“会很好”的场景,如果
交流困难可以出示一些生活图
片,例如“吃饱了拍拍
肚子,很
美的样子”。
3.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
问题。
1.引导学生展开默读活动:
(1)默读课文并圈画生字及不
理解的词句,再借助工具书或
同桌交流来理解。
(2)把含有“会很好”一词的
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思考针
对题目提出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汇报,理清
文章的脉络:种子有哪些奇特
的经历?
二、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用
时:26分钟)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读生字和
生词。
(2)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互相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1、2
自然段。
学生思考:种子追求的“会很
好”是什么?
(2)课件出示小草芽,小草芽
上出现生词:缩成、努力、细
茎。组织学生认读词语。
(3)课件中去掉辅助的生字,
只剩下“茎”等生字,组织学
生读,并商议识字的方法
。
1.展开默读: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一圈,可
以记一记,查一查,问一问。
(2)读一读画好的含有“会很好”
的句子,再想一想课前质疑时产生
的问题。
2.小组交流:由种子(1~2)→大
树(3~4)→手推车(5~8)
→椅子
(9~10)→木地板(11~12)的奇特
的经历。
3.展开小组识字活动:
(1)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和带有生字
的词语。
(
2)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轮流认读
生字,针对错误读音提出自己的建
4.朗读并交流:
(1)读第1、2自然段,种子追求的
“会很好”是站起来,并画出相应
的语句。
(2)准确认读词语,先自由认读,
读准字音,再指名认读,及时纠正
同伴
读错的字音。
1.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出发,了
解“会很好”是一种满足的体
验,是
一种愉悦的心情,并充分
交流。
2.既要让学生找到种子的不同经
历,还
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经历对
应的段落,让学生学会在默读中
抓住文章的主干,了解文章的线
索。
3.“茎”这个生字是生活中常见
的字,也是容易读错的字,一是
注意声调是一声,二是注意是后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议。
(4)课件将“缩、努、茎”补
充成词语“缩小、努嘴、球
茎”,再将生字回文,指名朗<
br>读,巩固字音。
(5)引导学生结合小种子的成
(3)逐一认读生字,针对认不准的<
br>生字,商议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
们。
(4)朗读: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
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种
鼻
韵母。教师可以依据“字不离
词,词不离句”的识字规律,再
举出一些词语或句子帮助学生识<
br>记。
4.教师要努力将字放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中,反复再现,提高生字
出现的频率。
5.识字方法是多元的,教师要发
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学生
根据字形
特点思考识字方法。
长体会小种子的愉悦的心情,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它长出细
想象画面,朗读第1自然段。
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
5.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3、4
自然段。
种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追
求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2)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6.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5~8
自然段。
(1)引导学生默读第5~8自
然段,注意圈画树的变化和它
新的追求。
(
2)引导学生识记
“推”“吱”等字,并交流识
字方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
住的。
7.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9、
10自然段。
12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两
个自然段,说一说种子最后的
变化。
(2)引导学生交流种子是怎样
变成木地板的,随机学习
“拆”这个字。
(5)带着好奇、渴望的心情朗读第
1自然段。
5.学习第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
描写大树的追求的语句。了解树的
追求是会跑。
(2)要读出大树的渴望,“那一定会
很好”,要“重音轻读”,还要读
得慢一点。“
一定”读重一点。
6.学习第5~8自然段。
(1)逐句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并大声读一读。
(2)交流识字方法:换部首
,“堆”
记字串,带有口字旁的字都和
“口”有关,像“啊、呀、哼、吐”
的声音,所
以带口字旁。
7.指名朗读,说出种子变成椅子
的过程。
8.朗读并学习第11、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11、12自然
段,重点读描写种子变成木地板的
句子。
(2)学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识记
“拆”。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的提土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推”。
6.“努”是上下结构,要抓住部
首不同的特点,
和“怒”区别开,
了解部首表义的作用。“缩”可以
用动作体验法识记。“茎”可以运
用联想法识记:小京经常去看茎
上长叶的花。
7.督促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
br>习惯,并学会在书上做标记,尝
试批注式的阅读体验。
8.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11、等。“吱嘎”的“吱”是模拟事物
8.形近字辨析是一种很有效的识
字方法,例如,“推”表示手的动
作,所以是提手旁;“堆
”表示
把沙土等物体聚集在一起,与
“土”有关,所以是提土旁。
1.对比阅读两篇
课文时,要给学
1.对比朗读:学生先自由朗读
《去年的树》,再指名读一读
《那一定
会很好》,想一想:
三、对比朗读,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总结提升(用
时:8分
钟)
同点?
2.引导学生回忆课题,再齐读
带有“会很好”的句子,说一
说种子所说的“会很好”指
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
种子变成地板后的变化。
1.分别朗读《去年的树》和
《那一
定会很好》,了解大致内容,并针
对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思考与交
流。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交
流:有价值,有作用就能“会很
好”。
3.想象并围绕“为别人做事”自
由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充分朗读的时间,然后在理解
的基础上进行对比。
2.学生由于受到年纪的限制,
不
可能说得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说
得准确到位,只要引导学生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
可以。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 新授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2.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根据具体生字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
3.朗读与交流中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情谊,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了解牛有四个胃的科学知识。
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情谊。
1.预习课文。(学生)
课前准备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中的经历体会“旅行”的意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
题,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说一说
题目的意思。
2.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有
分钟)
价值的问题。
1.齐读课题,说一说“旅行”的意思:远
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2.再次朗读课
题,质疑:牛肚子里是什
么样的?谁在旅行?为什么能在牛肚子
里旅行呢?最后结果怎么样?
同时,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
具体方法。
1.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略
难,是本
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可以借助词语和句子反
复再现,强化字音。
2.教
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抓住
形声字部首表义的特点强化
识记。“眯”在动作体验中知
道是“
闭眼”的意思,与
“咪”区分开。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
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巩固
字音。
三、再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8
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课前
质疑提出的问题:牛肚子里是什
么样的?谁在旅行?最后结果
怎么样? <
br>2.组织学生围绕“课文讲的是
谁和谁的什么事”展开交流,并
1.默读课文,交流:牛
肚子里一共有四个
胃。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最后侥幸逃脱。
2.交流明确:课文讲的是两只
小蟋蟀玩
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
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
“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引导学生抓住红头在牛
肚子里旅行进行充分交流
,
了解抓人物、抓事件概括文
法理解词义,在理解词义的
思,也可以采用近义词替换<
br>一、朗读课
题,解题质
疑(用时:4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
朗读一边圈画生字,巩固课前预
习成果。
2.组织学生展开小组互学,集
中识记本课生字。
(1)引导小组长检测学生认读情
二、初读课
文,集中识
字(用时:
16分钟)
况,巡视过程中将学生认读困难
的字板书在黑板上。
(2)组织学生针对黑板上的生字
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
音。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
流活动,针对识记困难的字交流
识字方法。
3.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巩
固字音,读通句子。
4.组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1.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
的生字圈出来,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
2.展开小组互学生字活动:
(1)组长利用字卡逐一检查小组成员识字
情况,将识记不准的生字单独列出来。
(
2)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怜”是三拼音
节;“嚼”比较拗口,要反复多读几次;
“应”“骨”
“答”“几”是多音字。
(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咱”“救”“拼”
“刚”,运用对比
识字的方法比较“旅”
和“派”,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
“流”“泪”。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生字
的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
4.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注意语气。
尝试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逐一观察生字,
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注意:“旅”的右半部分是“”;“怜”
的右半部分是“令”,不是
“今”;
“救”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点。
和笔画书写特点。
4.逐一练写,针对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5.仔细观察同伴的书写,看一看哪些笔
画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够好。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利
1.针对老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运用网络等资源完成作业,遇到困难
时可以请家长帮忙。
扩充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二课时
用课文资源丰富课外知识,
生字的书写要以学生自
主练写为主,教师范写强调
重点。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
的前6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错的笔
四、示范讲
解,指导书
写(用时:10分钟)
画进行书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
点进行交流。
怜、救、命、拼”的书写,引导
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
视予以个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
成果,集体评议。
五、课堂总
结,布置作
业(用时:2
分钟)
1.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鼓励
学生努力学习。
2.布置作业:查找牛的消化系
统相关知识,了解牛的反刍现
象。
个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并圈出来。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旅、咱、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虽然三年级学生有了一
1.利用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
一
、直接入
课,巩固字
词(用时:6
分钟)
展开“摘苹果”游戏,巩固生
词。
2.利用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快
速认读生字。
3.组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巩固字音,读通句子。
1.认读词语:咱们、答应
、可怜、牙齿、
定的识字能力,但是,这种
嚼几下、吞下去、咽下去、悲哀、蹭来蹭
去
、笑眯眯。
2.认读生字:咱、偷、答、应、卷、骨、
齿、嚼、吞、胃、悲、咽、几、泪、眯。
升。因此,教师还要注重对
3.逐段朗读课文,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
针对有问题之处进行示范
朗读。
识字效果的巩固,通过反复
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字音。
能力还需要逐步巩固和
提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句子。
二、朗读课
文,感悟体
会(用时:
22分钟)
2.在黑板上画出“
牛消化器
官”的简笔画,组织学生到黑板
上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路线。
3.组织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
“反刍”现象。
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体
会青头和红头不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圈画相关的语
句。
2.画出相关路线:牛嘴里——牛肚子里
——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
中
,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3.交流明确:反刍是某些动物进食经过
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
物从胃里返
回嘴里再次咀嚼。
4.小组合作学习:
(1)一边浏览课文,一边圈画相关的语句。
书面的整洁。
注意使用直尺等工具,保持
1.学生在圈画文字的过程
(1)组织学生浏览课文,画出青
头和红头的对话。
(2)组织学生同桌合作,分角色
朗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青
头和红头当时的心情怎样。
5.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了解事
情的起因。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1~7自然
段,学生思考并了解事情的起
因。
(2)围绕“红头为什么会被吃
掉”的问题研读第7自然段。
(3)引导学生想象蟋蟀玩耍的心
情和红头进入牛嘴中的心情,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6.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8~18
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8~12自然段,组织学生分角色读课文,思考青
头是怎样做的,并从青头的语
言、动作中体会它对红头的关
心。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8~12自然段,读出红头的情
绪变化。
(3)组织学生默读第13~18自然
段,围绕“青头是怎样关心红头
的”展开交流,并且引
导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4)浏览课文,说说你还从哪里
感受到了青头的关心。
7.指名读第19、20自然段,教
师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结局:
(1)组织学生讨论“红头为什么
会得救”。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想象
红头此时的心情,了解红头为什
么得救了还流泪。
8.引导学生表达交流:你想对
青头或者红头说什么?
(2)同桌相互配合,把每一个人物的语言
读准确。
(3)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认真
倾听同学的想法。
5.朗读并交流。 <
br>(1)读第1~7自然段,交流:事情的起因
是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在玩捉迷藏时红
头
被黄牛卷到嘴里了。
(2)细读第7自然段,明白红头被卷的原
因是藏在草堆里。
(3)联想自己和小朋友们捉迷藏时的心情
朗读第1~6自然段,想象红头进入牛嘴
时
的恐惧心情读第7自然段。
6.学习第8~18自然段。
(1)抓住重点词“拼
命、急忙、大吃一惊、
蹦、摔、爬、喊”感受事情的紧急、惊险。
并画出第11自然段中描写青
头的动作、
语言的句子,体会青头的奋不顾身。
(2)在分角色朗读中要读出红头的着急、
惊慌失措、惶恐不安。
(3)默读课文,
并交流:“红头!不要
怕……”“你是勇敢的蟋蟀……”是青
头在鼓励红头;“我听说牛肚子<
br>里……”“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
候……”是青头在给红头讲解逃生的方
法。在此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浏览课文,朗读相关语句,再说出自
己的想法。
7.指名朗读,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故事
结局。
(1)结合板书上的红头旅行线路图,了解
牛反刍的现象和青头的帮助让红头得救。
(2)交流明确:红头因为激动和感激青头,
才流下了眼泪。
8.围绕“深厚的友谊”展开自由交流,
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2.在学生交流反刍现象的过
程中,要注意学生语言表达
的准确性。
3.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过
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
一个环节做什么,带着明确
的目的展开学习。
4.学生讨论青头和红头心情
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自己
的想法即可,不要有过高的
要求。
5.学
生在品读课文蕴含的情
感时,既可以想象文字中蕴
含的画面,也可以联系自己
生活中类
似的经历,有
“感”而发。
6.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性词语体会
人物的心
情,例如,抓住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读出红头的害怕、
无助、惊恐,读出青头的担
心、机智、冷静。
7
.青头对红头说的话中,既
有对朋友的鼓励,又有对朋
友的帮助,教师在组织学生
读书
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
学生将两方面内容都找出
来,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
品质。 <
br>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
的角度总结红头得救的原
因:一是青头和红头情谊深
厚,青头奋力相救;二是青
头博学多识;三是青头的沉
着冷静。
9.理解“红头的
泪水”时要
注重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有
激动、有感激、有真诚、有
恐惧……
三、观察交
流,指导书
写(用时: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的后7
2.组织
学生针对容易写错的笔
画进行书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
2.交流明确:书写“扫”的时候,别忘
记右部中间的横不出头,“算”中间是
学生书写的时候,教师
要给他们预留充分的时间,
个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并圈出来。
点进行交流。 “目”,不是“日”。
10分钟)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扫、胃、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管、刚、流、泪、算
”的书写,和笔画书写特点,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多
引导学生观察。要注意“泪”在
“胃”上部
分宽而短,下部分窄
而长,而且下部分的第二笔起笔
在横中线上。“算”中间窄,最
下
部分的横宽,笔画舒展,支撑
住整个字的重心。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
视予以个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
成果,集体评议。
看几次。
4.逐一练写,针对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5.仔细观察同伴的书写,看一看哪些笔
画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够好。
书写过程中属于“左窄右宽”。
并适时点拨。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
四、拓展延
伸,布置作
业(用时:2
分钟)
1.组织学生围绕“为什么说红头
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进行
总结交流。
2.布置作业:在你的生活中有
没有非常要好的朋友,讲一讲你
们之间的故事。
1.学生围绕“只有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才
是真正要好的朋友”进行交流和表达。
2.回忆,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你
们的故事。
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明白在
表达时应该有观点,有条理。
相互关心的朋友”这一中心
绕“非常要好的朋友必须是
11
*
一块奶酪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块奶酪 课型 新授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以前学过的方法阅读文章。
教学目标
2.认识9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能针对生字中的难点思考识记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3.在朗读与交流中体会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渣的诱惑的自律和对小蚂蚁的关心,体会蚂蚁队长率先垂范的
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的重点句体会蚂蚁队长战胜诱惑的心路历程。
1.预习课文,查找关于蚂蚁的资料。(学生)
课前准备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
入,激发兴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谜语,组织学生展开猜
谜活动:远看像芝麻撒地,近看像
学生活动
1.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蚂
蚁。
教学提示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
黑驴运米,不怕山高路陡,只怕跌
入锅里。
2.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3.引导质疑交流:蚂蚁和奶酪有
什么联系?因为一块
奶酪在蚂蚁
群中引发了什么故事?赶紧读一
读课文吧!
2.读课题。
3.表达交流,注意带着自己的疑问
读文,并做到有理有据地表达。
趣(用时:4
分钟)
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
表达,抓住问题的关键处表
达。
1.本课生字
识记困难较大,
“豫、舔”等字都不太常见,
因此,教师要注意识字时间和
1.展开识
字学词活动。
1.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识字活动。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及不理解的词句,再借助工具书等
解决这些问题。
(2)引导小组长展开难字难词整理
活动。
2.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
难字表,组织学生共同商议解决方
二、初读课
文,识字学
词(用时:16
分
钟)
法。教师相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重点指导:
(1)形近字对比识字:
诱—绣 处—外 稍—梢
(3)拆部件识字:豫=予+象
3.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巩固
每个字的读音。
4.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
生词表,组织学生交流生词的意
思。
(1)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生词,说
出自己的理解。
(2)组织学生到课文中找出带有这
些词语的句子,大声朗读。
(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和不理解
的词语,可以查一查字典,也可以
问一问同学。
(2)将自己不能理解的生词或读不
准的生字提供给小组长,记录下来。
2.根据屏
幕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
见解,如果自己也不能解决这些问
题,就一定要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
br>们的想法。
(1)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字的字形,
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做“舔、跺、稍(息)”的动作,
(3)用部件组合识字。
3.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4.大声朗读投影仪中的词语,并利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
思。
(1)想一想在哪里遇到过这个词,根
据自己的经验想词义,遇到困难时
可以查词典。
(2)大声朗读句子,一边读一边体会
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内容的有效分配,“强
、禁”
等容易识记的字,以学生自主
识记为主,将更多精力放在难
字上。
2.识字方法是多元的,还可
以引导学生归类识字。例如,
形声字有:诱、舔、稍、跺
。
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例
如,“禁”,公共场合有禁烟
标志,上面有这个字。体
育课
上,体育老师常常喊“稍
息”,就有“稍”这个字。
3.
“诱人”是理解的难点,结
合课文可以发现诱人是说奶
(2)做动作识字:舔、跺、稍(息)
并想一想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酪太吸引人了。
1.朗读并交流。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第1~3自然
段。
(1)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学生
思考:蚂蚁队长有什么命令?
(2)组织学生扮演蚂蚁,演出蚂蚁
听到蚂蚁队长下令后的反应。
(3)组织学生运
用一个课文中的词
语概括刚才表演的场面,进而理解
“争先恐后”一词。
(4)组织学生联系生活经历,用
“争先恐后”练习说话。
2.学生交流学习第4~10自然段。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
哪些词句
可以感受到奶酪的诱
人?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课件出示学生圈画的句子,引三、再读课
文,感知理
解(用时:16
分钟)
导学生扮演小蚂蚁,运用动作、神
态表演出小蚂蚁见到奶酪时的样
子。
(3)相机采访表演的“小蚂蚁”:
奶酪这么美味,你会偷嘴吗?
(4)引导学生围
绕“面对着奶酪的
诱惑”,蚂蚁队长的心理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
句
。
(5)课件出示描写蚂蚁队长心理活
动的句子,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
(6)课件出示蚂蚁队长的两次命
令,引导学生读一读,并想一想蚂
蚁队长两次喊口令的语气
有什么
不同。
3.引导学生默读第11~13自然
段,了解蚂蚁队长最后是怎么处理
这件事的。 <
br>4.教师扮演蚂蚁队长,学生扮演
小蚂蚁,组织学生情境表演,说一
说自己对蚂蚁队长的
评价。
(1)朗读,交流:为了搬运粮食,蚂
蚁队长下令“只许出力,不许偷
嘴”。
(2)根据第3自然段,演出蚂蚁们
“争先恐后”搬东西的状态。
(3)在表演和观察中明白“争先恐
后”是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的意思。
(4)说话
练习:赛场上同学们争先恐
后地向前跑去。场外同学们争先恐
后地呐喊、助威。
2.研读第4~10自然段,并展开交
流。
(1)朗读后交流:抬着它,不要说吃,
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
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
那要多大的毅力,
多强的纪律性啊!
(2)展开表演活动。
(3)回答老师的提问,如果说偷嘴,
说出为什么偷嘴,如果说不偷嘴,
说清楚为什么。
(4)逐句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并大声交流所想。
(5)朗读:“
蚂蚁队长想:丢掉,实
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
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6)朗读并交流:蚂蚁队长第一次命
令是小蚂蚁们馋而生气,他心里也
想吃,第二次命令是
下定决心不吃,
留给小蚂蚁。
3.默读并交流明确:蚂蚁队长把奶
酪分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
4.想象小蚂蚁们是
怎样议论蚂蚁队
长的决定的。可以是赞扬蚂蚁队长
的立场坚定,可以是夸赞蚂蚁队长
的
关心下属,可以是表达向蚂蚁队
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进行表演。
1.教师要努力将
词语放在具
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借助
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
“争先恐后”一词
,就可以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
生表演蚂蚁们来劲了,急着搬
东西的场面,进
而轻松而有趣
地理解这个词语。
2.理解方法是多元的,教师
要发挥学生
思维的主动性,引
导学生根据语言环境来理解
词语的意思,在用词说话中感
受词语的意
思。
3.教师组织学生表演的过程
中,要通过心里猜想,引导学
生明白蚂
蚁们面临着巨大的
诱惑,不吃仅仅是因为纪律约
束,其实心里都惦记着呢。
4.抓住心理活动体会蚂蚁队
长内心的强大,纪律意识的强烈,感知蚂蚁队长内心的挣
扎。读时读出蚂蚁队长的左右
为难,结尾的“怎么办呢”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5.学生大声朗读蚂蚁队长下
达命令的句子,感受蚂蚁
队长
内心强烈的想得到的欲望和
下定决心的果断。
1.学生由于受到年纪的限制,<
br>不可能说得面面俱到,也不可
能说得准确到位,只要引导学
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
br>可以。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
现,面对诱惑,要冷静处理,
要禁得住诱惑。
1.读了课文,你觉得蚂蚁队长是一
四、学会辨
析,拓展提
升(用时:4
分钟
)
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的语句
说明理由。先在小组讨论交流,再
集中汇报交流。
2.布置作业:略读《木偶奇遇记》
的第12章,说说匹诺曹为什么会
跟狐狸走?生活
中你面对过哪些
诱惑?你是如何处理的?把自己
的想法写在作业本上。
1.交流明确
:(1)有纪律观念,面对
着诱人的奶酪,没有违反约定,起
了表率作用。(2)自制力强,面
对诱
人的奶酪能果断地作出决定。(3)善
于解决问题,把奶酪送给了最小的
蚂蚁,赢
得了大家的爱戴。
2.完成作业,重点围绕“为别人做
事”自由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
法。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变成、门板”等13个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走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边读文边进行预测,并能说说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能说出预测的依据,学习预测的方法。
1.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自主学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学生在介绍故事时,教师要
提示学生说重点,说完整的
1.交流读过的童话故事。
2.齐读课题,读准多音字:倒。
一、交流故事,1.请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话
激发兴趣 (用
时:5分钟)
故事。
2.揭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来猜猜故事可
能讲了什么。
3.猜想故事内容。
预设:
老屋一定生活了很多年了,快要倒
了。
老屋经历了一些事,因为课文题目中
说“总”。
老屋最终没有倒下。
生:抓住课题,可以帮助我们
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已经对<
br>本课生字有了大致的认读,大
部分同学已经能够准确读出
字音,所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
br>当小老师互相帮助、合作学
习。
2.整体感知时,提示学生先
找出故事的主要
人物、主要情
节,然后再了解事情的起因、
结果,就能把故事内容说清楚
猜想,要给予
肯定。并告诉学
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于学生的
2.学生在猜想时,教师要鼓
话。
1.一读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
字新词。出示文中生字词:
破洞 墙壁 准备
喵喵
叽叽 蜘蛛 饿 饱 撞
孵 凑 漂 暴风雨 偶尔
一张网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用
时:15分钟)
重点指导“偶尔”的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3.三读课文:想一想,老屋碰
到了哪些人?经历了哪些事?
为什么最后总也倒不了?
1.自由读课文。
(1)先拼读生字,再边读边画出生字,
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
(2)自由朗读词语。
(3)标出小节号。
(4)拿出生字卡,同桌两人互相认读
生字。
(5)齐读生字词。
是否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集体交流,理清故事情节。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
容,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二读课文:学生轮流读故事。2.轮流朗读课文。读完后相互评价
了。
1.教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
1.默读课文,想一想老屋给你留
下了怎
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
子。
三、认识老屋,
懂得道理(用
时:12分钟)
2.组织交流,引导体会老屋的
老旧、破败和乐于助人。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描写
老屋
的重点句子。自由练读——指名
读(相机评价)——齐读。
4.提问:你喜欢这样的老屋吗?
为什么?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体会,找出描写
老屋的重点句子。用“____”画出
来。
学生交流对老屋的印象。
2.预设:老屋老。
老屋一次次帮助人,很善良。
3.学生朗读相关句子,读出老屋的
老及老屋的和善。
4.学生间对话,能说出老屋带给自
己的启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5.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熟记故
事内容。
生,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读
后的想法,能认识老屋的善良
与乐于助人的精神,说出自己
得到的启发。
2.在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前,
可以简单地提示学生关注人
物当时的心情,说话的语气。
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
力,互教互学,教师只要重点
四、练写生字,1.组织学生
交流生字的书写方
布置作业(用
时:8分钟)
法。
重点指导“暴”的写法。
2.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练写
生字词。
1.(1)生集体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及
书写方法。
(2)随老师书空“暴”,说说易错点。
2.练习书写。课后练习读课文。
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书
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在集体校对时不仅要关
注字形是否正确,还应提醒学
生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再
次阅读,既是对故事内
容的细读,也是学习预测的心
理体验。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
足够
的时间让学生当堂练写,
关注难写字即可。课上要留出
一、复习导入,1.听写文中生字词:暴
风雨 破
回顾情节(用
时:5分钟)
洞 墙壁 准备 蜘蛛
2.集体校对。
3.请学生说说故事内容。
1.推举两位学生上黑板默写。
2.根据黑板上老师的批阅,自主检
查,错误的在旁边订正。
3.简单说说故事内容。
二、尝试预测,1.请学生默读,思考:在读故事
交流猜想
到的
内容(用时:15
分钟)
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
发生什么?在
你有猜想的地方
做上记号,并想一想,为什么这
样猜想?
2.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猜想,并
1.(1)读课文,圈画,做记号。
(2)同桌交流。
2.两人互相交流猜想的内容。说说
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想。
4.小结猜测的方法。出示课后
第2题的批注,引导学生初步了
解预测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猜想。
道理。
(2)学生间互相对话、分享、补充,
了解各自预测的方法。
4.齐读大家提炼总结出的预测方法。
3.组织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
1)互相评一评,这样猜想有没有
时间,激发他们边读边猜的兴
趣。在同桌间交流的时候,教<
br>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他们有效
地交流。
1.鼓励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
流、补充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但
1.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
的
依据。请学生读课后第2题的
表格,想想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
来的。
2.组织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三、阅读批注,
掌握方法(用
时:12分钟)
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得出
了这样的预测结果。
3.请学生读文中的旁批,再照
表格中的样子说一说这些预测
是怎么得出来的。 4.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要
求别人说过的相同旁批不交流,
对于同一旁批的不同想法
可以
补充。
5.组织展示,教师评价,其他
小组补充。
1.学生朗读表格中的内容,并思考。
2.小组交流。
(1)说说故事里的内容和自己预测的
内容。
(2)说说这样预测的原因。
3.读旁批,自由练习说一说。
4.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1)每人选择一处旁批说一说。
(2)注意倾听,有不同想法的可以互
相补充。
5.一个四人小组上台交流,其余小
组仔细倾听。听后,可以补充。
学生更多的鼓励,培养学生当
众表达的勇气,也要关注下面
学生倾听的情况。
控。最后展示时,教师要给予
师要融入小组,随时指导、调
2.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教<
br>时间自读自悟。
交流前,仍旧要给学生足够的
主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因此,
必
须要让学生在自学思考、自
1.请学生回顾,读故事时预测的
方法。
四、运用方法,2.补充阅读一个简短的童话故
拓展阅读(用
时:8分钟)
事,请学生预测后面的内容,做
好记录。
3.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
自己预测了什么,为什么这样预
测。
4.总结学法。
1.交流预测的方法。
2.自主阅读。
(1)边读边顺着情节预测,用旁批的
方式写在旁边。
(2)读完后,在自己预测得比较合理
的地方做标记。
3.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预测的和故
事实际一样的地方交流一下。
童
话故事的选择要符合
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要太
长,确保课堂预测时间的充
裕。鼓励学
生像课本一样,用
旁批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边
读边思考的习惯。
13
*
胡萝(luó)卜(bo)先生的长胡子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萝、卜”等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和生活常识展开预测,续讲故事。
合理想象,对故事做出预测。结合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1.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学生在介绍故事时,教师要
提示学生说重点,说完整的
1.朗读题目名称。
2.猜想里面可能写的内容。
1.出示课后题2的故事名
或书名,请学生朗读。
一、据题猜想,揭示
课题 (用时:8分钟)
2.请学生猜一猜,里面可
能会写些什么?
4.看到课题,你来猜猜故
事可能讲了什么。
3.齐读课题。认识“胡萝卜”,
读准“萝卜”。
4.猜想课文可能写了什么。
预设:
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于学生的
猜想,要给予肯定。并告诉学
生:题目
是文章的眼睛,抓住
课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
故事内容。
1.一读课文:读通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
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生字,再拼读生字,
标出小节号。
(2)把课文多读几遍,读正确、读
流利。
(3)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1
.这一课生字词不多,故事也
不长,因此教学中让学生自读
自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当小
胡萝卜的胡子长得很长很长。
胡子长长了,可能会派上一些用
场。
胡子后来剪掉了。
2.学生在猜想时,教师要鼓
兴趣。
话,肯定学生喜爱课外阅读的
3.揭示课题。请生齐读。 胡萝卜长胡子了。
感知(用时:15分钟)
2.二读课文:学生轮流读
故事。教师重点指导难读
的句子。
3.三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
后面的情节,读完后,想
一想,刚才的预测哪些是
和课文相同的,哪些是
不
同的?
4.说一说:胡萝卜先生的
长胡子派了什么用场?
(4)拿出生字卡,同桌两人互相认
读生字,并齐读生字词。
2.四人小组内轮流朗
读课文。难
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完后相互
评价,是否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练习预测,思考预
测与课文相同的地方。
4.(1)集体交流,大概了解故事的
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大
概内容,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
老师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教
师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予以
指导和强化即可。
2.交流预测内容时,要让多
名学生发言,在互动交流的过
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
容。
3.指导学生说故事内容时,
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抓住主
要人物与情节说清事
情的起
因、经过。
1.引导交流:刚才在阅读
过程中,你在哪些地方的
预测
与课文是不同的?当
你发现不一样时,你又是
怎么做的?
2.引导学生猜想。 故事还没有讲完,你来猜
想一下,后来又会发生什
么事呢?用自己的话说一
三、练
习预测,学会
方法(用时:15分钟)
说。
3.组织四人小组内交流,
说说自己猜想的故事情
节,互相启发,续编故事。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并
说说为什么这样想。
5.教师读故事结局。
6.引导交流:你的预测和
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地方?
7.讨论:你喜欢这个童话
故事吗?为什么?
1.自由交流预测与故事的不同,能
说出自己发现不同时,及时调整的
方法。
2.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对故事接下来的猜想。然后在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预测
及这样猜想的理由。
3.讨论交流续编故事。
4.先同桌间交流,能说出自己的
预测与故事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
地方。
5.听老师读故事结局,从多个角
度谈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
6.思考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有哪些
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7.小组交流自己喜欢这个故事的
原因。
1.教师要适时根据学生课堂
上对
预测的调整,教给学生预
测的一些方法,如联系生活实
际,观察插图等。
2.交流时
,多给学生发言的
时间与机会,鼓励更多的学生
参与表达,激发他们的想象,
培养他们
阅读童话故事的兴
趣。
3.在交流故事给自己的印象
的时候,不要给学生固定的思
维模式,但要注意从价值引
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
1.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
预测时可以结合课题,可以观察插
画,可以联系上下
文,还可以联系
生活实际。当发现自己的预测与后
面的内容相差太远时,要调整自己
的
想法,重新预测。
2.课后找故事书读一读。
阅读的习惯。
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培养学生
习,把学到的方法归纳一下,
指导学生回顾两课的学
1.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今
四、课堂总结,布置
作业(用时:2分钟)
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
些预测的好办法?
2.布置作业:课后找其他
可以预测的故事读读,看
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14
*
不会叫的狗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不会叫的狗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积累带生字的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前两课学习的预测方法阅读文章,并能说出自己预测的依据。
教学重点
能根据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能说出预测的理由。
1.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自主学习课文生字。(学生)
课前准备
2.找一个大家不熟悉的故事书,朗读,并练习预测。(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齐读课题。
2.交流猜想的故事内容。
一、揭示课
题,交流猜
想(用时:5
分钟)
1.揭示课题。
2.昨天预习课文,看到课题,你对
故事内容做了哪些猜想?与大家分
享一下。
3.在读完故事后,你对自己的哪些
猜想比较满意?
预设:
(1)狗不会叫,一定会有人教它叫。
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交
(2)狗学会了叫,叫声很好听。
(3)狗学会了很多种叫声,就是没有
学会狗叫。
(4)狗一直没有学会叫,但依然生活
得很快乐……
3.交流对自己的猜测比较满意的地
方。
时的想象力与积极性。
坏对错的评价,保护孩子阅读
流,对于学生的猜想,不作好
学生交流预习时的猜想
教学提示
课型 新授课
1.(1
)先拼读生字,再与同桌互读,
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出示文
中的生字词。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发疯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15
分钟)
2.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指名认读,
齐读,让学生说说这些多音字的其
他读音。
干吗 压根 担保 中弹
3.出示文中的拟声词,朗读,说说
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喔喔 咕咕 哞哞 汪汪
4.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在小
组内读一读,互相评一评是否正确、
通顺。
5.默读课文,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压力 重担 中国 弹琴)
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然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两人互相认读生字。
(4)齐读生字词。
2.朗读多音字,交流用多音字的其
他读音组成的词语。(好吗
吗啡
1.朗读课文也能充分发挥学
生的自主性,根据长文特点,
选择段
落朗读,留出足够的时
间训练学生默读能力。
3.朗读拟声词,了解动物的叫声。
2.整体感知时,学生只要能
4.轮流朗读课文的一个自然段。读
完后相互评价,是否读正确,读通顺。
可以
5.默读课文, 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
容,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
1.教师要多给学生猜想、表达
的时间,在四人小组交流时,
。
大概说出故
事的起因、经过就
1.默读故事的几种结局,猜想一下,1.边默读课文边猜想故事的结局,能
可能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想?
2.组织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
猜想的故事结局及这样猜
想的理
由。并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是否有道
理。
三、练习预
测,懂得道
理(用时:12
分钟)
3.组织一个小组上
台交流,先各自
说说自己的猜想及理由,再说说组
内同学有依据的猜想。
4.老师读故事结局。
5.交流:你的预测和故事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
6
.小结:预测故事结局要循着故事
原有思路,想象要合理。有时也可
以创造性地结尾,给人意想
不到的
惊喜。
7.提问:如果你是这只狗的朋友,
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它说呢?
在座位上自己说一说。
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3.一个小组上台交流,能说出自己
的预测及对同学预测的看法。
4.听老师读故事结局,思考自己的
预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5.同桌间交流,能说出自己预测相
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学生对话,能说出
自己对这个故
事的感悟,要懂得学会做真正的自
己,不要盲目模仿别人。
7.对小狗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预
测。
2.在四人小组上台展示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同学的
预测是否有道理,既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同学,也要让他们学
会客观评价,敢于表达自己的
观点。
3.在交流故事给自己启发的
时候,要引导学生融入故事,
把自己当成狗的朋友,给出最
真诚的建议。
让学生完全自主朗读、带
1
.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朗读自己找
到的故事,让组员预测后面的内容。
然后把故事讲完,再互相
评一评预
测得有道理的同学。
2.各组夸夸组内故事读得好的同
分钟)
学。
3.总结。
1.在组内读故事,学习预测。
(1)一人读,在有些
地方停下来,其
他同学猜一猜后面可能发生什么。再
接着讲故事。
(2)四人轮流朗读预测。
2.学生互相赞一赞故事读得好的同
学。
3.听教师总结。
同学预测,分享预测的内容。
教师不作过多评价,只需鼓励
学生大胆交流,引导学生在倾
听时学会思考,激发学生阅读
童话故事的兴趣。
四、运用方
法,拓展阅
读(用时:8
15 搭船的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1.正确认读“父、鹦”等4个生字和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词语。
教学目标 3.抓住描写翠
鸟外形特点及捕鱼动作的词句,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
喜爱之情。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词语。
教学重点 2.抓住描写翠
鸟外形特点及捕鱼动作的词句,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
喜爱之情。
1.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学生)
课前准备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
发兴趣(用时:3
分钟)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鸟。
2.板书课题。
1.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鸟?为
什么喜欢这种鸟?
2.齐读课题。
生把话说完整。
在学生进行表述时,引导学
1.练习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
段。一边读一边圈画本课的生字。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点拨重点
二、初读课文,识
记生字(用时:15
分钟)
生字的识记。
(1)课件出示词语:
外祖父 沙啦 鹦鹉 静悄悄
(2)检查会写字的认读情况。出
(2)同桌互相读一
读,如果有读错
的地方要互相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
法。
(1)开火车读词语,读准生字的读
音。
1.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
情况,必要时给予方法的指导。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翠、
嘴”是平舌音,“沙”是翘舌
音。
3.要重视引导学生朗读,使其在
语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意
思。
示会写字:搭 亲 父 沙 啦 (2)说一说哪些生字比较难记,自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己用了什么方法。
捕
3.检查读文情况。
(3)“鹦、鹉”与鸟有关,都是鸟
字旁。
(4)口头给生字组词。
3.分自然段读文,注意生字的读
音。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第1自然
段。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说一
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蓑衣、橹”。
三、再读课文,梳
理脉络(用时:12
分钟)
②积累拟声词。
2.学习第2自然段。
(1)多种形式朗读。
(2)积累词语。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读好问句的语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1)了解翠鸟是怎么捕鱼的。
(2)练习朗读。
5.引导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把
握主要内容。
(1)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抓住
“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这句话,
了解事情的起因。
(2)理解词语的含义。
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
词语。
2.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培养
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
容的能力。
3.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
生在读中理解内容。
②积累“沙啦”这样的拟声词
,
再说一说还有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语。(沙沙、哗啦、啪啪)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汇报读。
(2)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如“翠
绿、蓝色、红色”。
3.个别读,齐读,读好问句。
4.(1)反复诵读,了解第4自然段
主要写了翠鸟捕鱼的过程。
(2)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第5自然段,“我”通过母
亲的话知道了这是一只
翠鸟,它
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图片,直观理解词语的意思。同
1.在理解
词语时,引导学生观察
①出示图片,理解“船舱、船篷、①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
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
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逐
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先观察
后书写,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
写习惯。指导学生通过交流
总结
出书写要点,把字写端正、写美
观。
3.重点指导“翠、嘴”等难写的
字。
第二课时
1.识记生字,交流写字方法。
(1)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
导学生进行观察。
四、巩固认字,指
导书写(用时:10
分钟)
搭、亲、父、沙、啦、响、羽、
翠、嘴、悄、吞、哦、捕。
2.课件演示书写动漫。
3.教师示范。
4.组织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
导。
5.组织交流、评议。
左窄右宽:搭、沙、啦、响、嘴、
悄、哦、捕。
上下结构:亲、翠、吞。
独体字:父。
(2)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写好生字
的方法。
2.仔细观察书写动漫,进行书空。
3.观察老师范写,注意运笔方法。
4.认真临写。
5.同桌互相评一评,找出自己的
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摘苹果”认字游戏。
2.听写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
握。
搭船 翠鸟 静悄悄 沙啦
分钟)
外祖父
3.集体订正。
学生活动
1.进行“摘苹果”认字游戏,读
准苹果树上的生字。比一比,谁
摘的苹果多。
2.在田字格中书写词语,把字写
得规范、正确。
注意“翠”的书写。
3.对照大屏幕中的词语进行检
查,改正书写中出现的错误。
1.根据自学提示自
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从哪些词句
看出来的?勾画出相关词句。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找到了哪
些关键词句?从中感受到了翠鸟
的哪些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
学。
(1)说一说:在“我”眼中,这
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2)圈一圈,画一画。一边读一
边圈画相关词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二、品析词语,理
解内容(用时:15
分钟)
预设:
(1)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只美
丽的翠鸟。
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②指导朗读。
(2)这是一只捕鱼本领高强的翠
鸟。
①引导学生找出恰当的动词。
②指导朗读。
(3)这是一只胆大的翠鸟。
①抓住相关语句来体会。
②指导朗读。
4.整体回顾,体会作者的感情。
道多长时间了。也许下雨的时候,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它就站在船头了。)
鸟敢站在船头,而且在船头不知
3.交流汇报。
(1)体会: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
①抓住“翠绿”“蓝色”“比鹦鹉
还漂亮”“红色的长嘴”来体会翠
鸟的美丽。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翠鸟的
喜爱之情。
(2)体会:这是一只捕鱼本领高的
翠鸟。
①抓住“冲、飞、衔、站、吞”
来体会翠鸟捕鱼时动作快、本领
高的特点。
②用轻快的语气读一读,一边读
一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提示
一、复习字词,导
入新课(用时:5
听写结束后,可
以通过同桌
互相检查来订正词语。引导学生
1.在学生感悟“这是一只怎样的
翠鸟”时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表
达,引导学生勾画出关键词句,
结合关键词句来谈自己的体会,
2.在抓住了描写翠鸟颜色、动作
的词语后,要通过反复朗读体会
这些词语的好处。如表示颜色
的
(3)体会:这是一只胆大的翠鸟。
词语突出了翠鸟的颜色之美,对
①抓住关键语
句谈体会:它静悄
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翠
动词的准确运用,突出了翠鸟捕
鱼
动作的迅速。
3.在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同时,
引导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
②“哦
,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
处的主题。
在捕鱼吃呢。”(翠鸟与人类相处和
谐,所以翠鸟就可以大胆地搭船
捕鱼吃。)
4.分段读课文,整体感受翠鸟的形
象。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
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语
句
三、自主赏析,积
累背诵(用时:10
分钟)
1.再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多种形式背诵,背诵自己喜欢
的语句。
标注出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工整地抄写
在积累本上。
3.自由地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
子,在小组里进行背诵。
形、捕鱼特点来进行描写的好
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1.将搜集到的资料展
示给全班同
四、资料拓展,练
笔运用(用时:10
分钟)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
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
资料,为翠鸟写一段介绍词。
学听。
2.
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可以
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翠鸟的外
形、本领、生活习性等。书写时,<
br>生的习作能力。
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
鼓励学生积
极去写,提高学
法。体会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外
的拟声词,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方
欢的语句
的理由,如运用了恰当
16 金色的草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金色的草地 课型
新授课
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
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
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1.搜集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
入,引出课题
(用时:5分
钟)
1.鼓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享受过哪
些大自然的快乐。
2.板书课文题目,设疑引读。引导学
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交流汇报自己享受过的大自然的
乐趣:(1)下雪的时候观赏雪景,打
雪仗。(2)雨天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然中获得的快乐时,要引导学
2.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
文,了解
“金色的草地”的由来。
生说清“快乐”之处。
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
br>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
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
生字新
词。
2.检查朗读情况。
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强
调“耍、盛、察、睡”的读音。
钟)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
写了哪两件事?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
用笔画
下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朗读,读好长句子。
3.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
词。如:采用谜语
识字法识记“蒲”
耍”“钓”等字的字形。
4.读文思考,总结汇报。
可用下面的
问题检查学生的
读文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
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
地上玩耍,互
相往对方的脸上
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
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
色的原因。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教师要
注意引导学生先概括每个自
然段的内容,再尝试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在理清每一段的
主要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语教学提示
在学生畅谈自己在大自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知
(用时:12
分
三、再读课
文,理清脉络
(用时:10分
钟)
1.引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思考:每
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指生汇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
络。
1.按自然段读文,读懂每个自然段
写了什么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乡下的窗前
有一
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带给“我”
和弟弟的快乐→发现草地变色的秘
密→对蒲公英
的喜爱。
言简洁、概括性要强。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了解这些生字都是上
四、巩固认
字,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蒲、英、盛、耍、察。
2.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相机进行示范,强调上下结构
察”这几个难写的字。
4.引导学生书写评议。
下结构的字,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注
意的地方。提出自己认为哪些字较
难写。
3.观察教师示范,跟随教师进行书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把字写得
正确、美观。
5.同桌互相评议,说一说值得自己
学习的地方,提出恰当的建议。
教师要预设学生搜集资
五、总结回
顾,拓展延伸
(用时:3分
钟)
1.教师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延伸。
1.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的
收获。
2.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有条件的同学要寻找蒲公英进行仔
细观察。
自然界中的独特之处。例如:
夜来香、向日葵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本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
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的两件
事。
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
钟)
及草地的神奇。)
想感情。
二、品词析
句,体验乐趣
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
2.引导学生体会兄弟俩玩耍时的快
乐。
1.学生读文,找到相关语句,展示
搜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理解
作者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
br>2.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的、强烈的。要指导学生明确
特别是补充一些其他植物在
料的情况,做好资料的补充。
区分。
2.“耍”上面是“而”,不要
写成“西”,并注意和“要”
右结构。
1.“蒲”是上下结构,不是左
的字的书写要点。重点指导“蒲、耍、空。
1.引导
学生边读文边思考:课文主要
一、回顾内
容,问题引领
(用时:6分
写了哪两
件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
3.指导朗读。
草地”。
2.自由读文,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
的句子。小组内互动交流,进行情
境表
演,体会兄弟俩在一起玩耍时
蒲公英带给他们的快乐。
3.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通过朗读,
体会其中的快乐情感。
(用时:8分
钟)
时,要把课文读熟,让学生揣
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
并
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只要不
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
拘一格,可以多样化。
第3自然段中有些词语
和句子的表达效果很好,令人
回味,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体1.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
“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
了什么?一边读一边勾
画出相关语
三、读悟结
合,感受神奇
(用时:10分
钟)
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发现草
地的秘密的。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颜色的变
化与时间有关。
3.对比两次发现的不同,引导学生交
流自己的启示。
4.指导朗读。
句。
2.小组交流,通过理解重点词语,
如“起得很早”“中午回家的时候”
呢?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傍晚的时候”等,了解草地颜色
变化的原因。
3.结合相关资料,自主交流蒲公英
花的特征与形态,畅谈自己从中获
得的启示。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个人读,同
桌互读。
2.“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
的”,“并不是”在这里强调
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1.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体会其发现奥秘的自豪喜悦之情,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用时:6分
钟)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它和我们一
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蒲公英成了我
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自
由读,齐读。
2.讨论交流:蒲公英的花开、花合
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化相似或相
关。
3.小组讨论:为什么说“蒲公英成
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
1.课文中涉及的自然知
识不
必讲解过多,重点放在语文教
育上。
2.注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准
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金色的。
早,
所以一直误认为那片草地
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
1.为什么强调“起得很早”
会
。
蒲公英非常有趣,给“我们”带来
了快乐。)
教
师可依据学生汇报的
情况酌情指导生字的书写。重
点指导“趣”是半包围结构,
先写“
走”,后写“取”,
“走”的最后一笔捺要长一
些,托住上面的“取”。
1.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口头组词。
2.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说一说,
五、巩固
所
学,指导书写
(用时:10分
钟)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喊、欠、钓、
趣、睡、而、拢、喜。
2.指导学生观察、交流。
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
4.投影评议。
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可以
提出来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
3.观察教师的示范,跟随教师的示
范进行书空。然后在田字格中写一
写生字。
4.对小伙伴的字进行恰当评价,把
自己写得不好的字再写一写。
17
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会写“断、楚”等13个字;掌握“抹、磨”2
个多音字。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能默写《望天门山》。
3.能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能默写《望天门山》。
1.搜集
有关长江、西湖、洞庭湖的图片、资料、相关经典诗句,查找作者的相关
资料。(师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朗读古诗,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在介绍诗人资料时,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1.引导学生背诵描写
一、回忆诗文,导入新课
(用时:2分钟)
祖国山河的诗句。
2.了解诗人李白。
3.揭示诗题,理解题目
的意思。
1.结合课前搜集的诗句进
行背诵展示。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介绍
诗人李白,并互相补充。
3.齐读诗题,结合注释理解
题目。
形式出示给学生,同时简
单介绍美景。
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
(1)引导学生自由读
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
况,
相机纠正字音,提示:
“中”是多音字,在诗
中读zhōng。
(3)教师范读,学生
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
读出节奏。
(5)指名读。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用时:13分钟)
交流理解诗意。
(1)说说诗中都描写
了哪些景物。
楚江、孤帆、日。引
导
学生结合词语和诗句
的意思想象画面,试着
画一画诗中描绘的景
物。 (3)想一想:这么壮
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
么地方看到的呢?你
是怎么知道的?
(4)引导学生交流:
“相对出”是什么意
思?青山为什么能出
来呢?生活中
你有这
1.自由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一读。重
点读好“中”的字音。
(3)认真听教师范读,听
清节奏。
(4)朗读诗句:齐读、个
别读、小组读,读出诗的节
奏和韵律。
(5)大声朗读诗句。
2.小组交流理解诗意:结合注
释、利用工具书理解字义,并
在组内交流古诗的大意,最后
在全班交流诗意。
(1)小组里交流圈画诗中
描写的景物。
(2)结合诗句的意思,展
到的画
面说给全班同学听,
再动笔画一画诗中描绘的
景物。
(3)交流:从“两岸青山
相对出”中看出诗人是在
船上看到这壮观的景色的。
面,读出天门山的壮观景
(4)学生交流:
①在语境中理解“相对出”
的意思。
②理解:船随着激流前行,诗
人望着前
方,迎面的天门山扑
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
出来迎接自己一样。感觉不是
船在动
,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
意境美。
4.指导学生背诵时,也可
象,在朗读中感悟古诗的
读中理解内容,想象画
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朗
行想象。
3.教
师要引导学生采用
字词、结合课文插图来进
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2.学生在想象画面
时,教
1.理解诗句时,不要求学
生字字对译,能够用自己
的话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补充,诗歌背景以课件的
资料给予肯定或者适当
(2)课件出示:天门、<
br>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
种感受吗?
(5)朗读感悟:诗
人
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
“出”字把山给写活
了。这青山仿佛是要出
来迎接自
己一样,诗人
的心情怎样呢?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并背诵古诗。
自己。
③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体验:
坐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看
到眼前的景物向
后移的情
景。
(5)在朗读中品味诗的意
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
诗。
播放视频或音乐,增强气
势,
学生可通过图文对
照,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
朗读比赛,在活动
中背诵
积累。
1.在解释诗题时,如果学
生说不出来,教师可适当
1.揭示诗题。
2.解释诗题。
3.课件出示作者苏轼
及写作背景。
4.自由读诵,初读感
悟。
5.指名读,指导学生读
准字音,识记多音字<
br>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
(用时:12分钟)
“抹”,读出节奏和停
顿。
6.理解诗意。
(1)自学。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这
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7.指导朗读。
1.学生齐读诗题。
2.根据字面说说诗题的意
思。
3.学生交流并汇报课前搜
集到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4.自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
听。
5.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
6.(1)结合注释自学古诗。
(2)小组里进行交流,说
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些
地方还不明白。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
诗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体
会诗人的情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
西湖的美,读出对西湖的喜
爱之情。
提示每个字、词的意思,
再连起来理解。
2.学生介绍相关资料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
当补充,尤其是写作背
景。
3.理解诗句意思时,引导
学生注意诗句中使用的
修辞方法。
4.想象画面时,可以出示
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美
景。
四、趣味背诵,丰富积累
(用时:3分钟)
1.引导背诵两首古诗。
1.(1)独立背诵。
2.引导学生吟诵这两
首古诗。
(1)教师示范,模仿
(2)小组合作背。
(3)小组里的成员采用接
龙的形式进行比赛。
1.背诵时根据实际情况,
注意梯度训练,激发学生
古人吟诵古诗。
(2)课件出示这两首
古诗的音频,引导学生
随着唱读古诗。
2.(1)模仿教师吟诵古诗。
(2)和教师学唱古诗。
背诵的兴趣。
2.模仿老师吟诵或唱读
古诗时,不必要求过高,
只要学生了
解古诗的诵
读方法即可。
1.出示生字卡片进行
检查。
饮、初。
五、巩固认字,提高书写
(用时:10分钟)
2.指导学生观察,总结
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重点指
导:断、楚。
4.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练习。
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
词。
1.教师要强调生字的书
写要点,根据实际情况示
范学生认为书写有困难
的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
书写姿势。
断、楚、至、孤、帆、2.观察字形,说一说生字在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书
写要点。
4.练习书写生字,把字写正
确、美观。
5.对同学写的生字进行合
理的评价,进一步掌握书写
5.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描写湖面
的词语:
波光粼粼 银光闪
闪
一、出示词语,揭示课题
(用时:3分钟)
水平如镜 水天一
色
朦朦胧胧 宁静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
理解“望”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诗人刘禹
锡的资料。
人读,齐读)
2.齐读课题,自由说说
“望”的意思。(看、欣赏)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
要介绍诗人刘禹锡。
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
的资料做适当的补充。
1.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
朗
读,给学生充分的朗读
时间,把古诗读熟,读出
庭”中间的停顿,体会古
诗的韵味。
1.读词语,积累词语。(个
生注意“望”与“洞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
在齐读课题时,引导学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
二、初读古诗,检
查预习
(用时:10分钟)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的字请教同桌或老师。读准
2.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字音,读通诗句,
3.教师范读。必要时可
领读难句。
2.认读生字,读准“庭、未、
磨、盘
”的读音,识记“镜、
未、磨、遥、银、盘”的字
4.指导朗读古诗。 形。汇报学习生字的好方
法。
3.聆听教师范读,体会本诗
的停顿之处。
4.同桌合作读,个人汇报
读,齐读。在朗读中感受古
诗的节奏。
节奏和韵律,为下文的学
习做好铺垫。
2.检查预习生字时,可以
采用形近
字的区分法:
如,末——未,遥——摇,
盘——盆。
1.(1)自读古诗,借助书
下注释、结合课文插图、联
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
古诗大意。
(1)小组合作。借助
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理
解诗句意思。
(2)引导学生交流:
①读诗句,找出诗句中
的比喻句,说说作者把
什么比
做什么,再说说
你是怎么读出当时作
三、精读诗句,体会诗境
(用时:12分钟)
者眼前见到的景物的。
②说一说,自己读懂了
吗?
③“两相和”的
“两”是指谁与谁?
“和”是什么意思?
2.引导观察插图,想象
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
古诗意境。
3.指导学生采用多种
方式朗读古诗。
4.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2)同桌交流:
①小组交流,说说作者眼前
见到的景物:诗中作者把潭
面
比喻成未磨的镜子,这样
的比喻突出了洞庭湖的柔
和美、朦胧美;将洞庭湖、
君山分别
比喻成白银盘、青
螺,体现了洞庭湖的色彩
美。
②交流:从第一句的“秋
月”中,读出作者的写作时
间——秋天的夜晚。
③“两相和”的“两”指
的是湖光与秋月。“和”的
意思是“和谐”。
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体会
古诗意境。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
明月的
清光交相辉映,显得
十分宁静、和谐。湖光秋月
如此“和谐”,水月澄洁,
一片宁静的
氛围,一派和谐
之美!
3.朗读古诗,个别读,男女
生轮读,根据教师的引导接
读古诗。
4.背诵古诗。
四、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
字:
1.认读生字,用扩词法识
记。
1.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
的意译层面上。
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
的词语,体会诗句所表达
理的想象,运用课前积累
画
面时,引导学生展开合
的胸怀十分广阔。
2.学生讲述自己联想的
小小的
水潭,意味着作者
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
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
导学生明确洞庭湖其实
比喻成“镜未磨”时,引
1.品味作者把“潭面”
镜、未、磨、遥、银、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交
盘。
2.观察生字的特点及
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示范。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生字,教师巡视,个别
指导。
5.出示拓展要求:搜集
描写祖国山河的诗文
并背诵积累。
流书写要领。
3.结合教师范写,掌握每个
字的运笔方法。
4.遵循“一看二写三对
照”的原则练习书写,根据
老师的指导,订正错误。
5.积累背诵自己喜爱的描
写祖国山河的诗文。
(用时:15分钟) 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要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
2.可以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对书写练习进行总结,促
进书写能力的提高。
3.教师要重视引导并鼓
励学生丰富课外阅读积
累。
18 富(fù)饶(ráo)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新授课 < br>1.会认“富、饶”等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参”,会写12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 br>教学目标
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文字资料及图片。(师生)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的语句。(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课前
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1.(1)学生欣赏图片,领略西
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并说一说自
己的感受。
(2)观看地图,听老师讲解。
2.学生读文题,审题,回答:课
题
的中心词是西沙群岛,从文题
中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
富饶的地方。
3.根据文题提出问题。
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是我国
的海防前哨。
1.
采用朗读和自由读的形式,熟
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
br>词。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怎样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
生字新词。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
br>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重点词语,
二、学习字词,
整体感知(用
时:15分钟)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
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
象?
4.通过读文,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是
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
和富饶的。
5.组织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
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富饶、物产丰富、鸟多……)
4.小组合作交流,概括出课文从
哪些方面介绍了西沙
群岛的美
丽和富饶。(海水、海底、海滩、
海岛)
5.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
出喜欢的原因。
三、细读课文,
1.教师
指名读第2自然段。多媒体
出示海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
1.学生读第2自然段,欣赏海水
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海
教师可以尝试请学生当
“瑰”读ɡuī,不要读成
ɡuì;
“富饶”的“饶”读ráo,不
要读成náo。
(1)运用巧记来辅助记忆
“瑰、
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
岩、划、粪、辈”这几个字的字
形;运用形声字识
字法来记忆
“饶、优”。强化记忆“划、瑰、
饶”的读音。
(2)学习多音字“参”。
(3)同桌之间互认互考,然后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生字。
3.学生默读课文,
说一说西沙群
岛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美丽、
shēn,不要读成cān;“划动”
的
“划”在文中应读huá,不
要读成huà;“瑰丽”的
“参”是多音字,在文中读
2
.教师重点指导“海参”的
的字词问题解决。
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
1.给予学
生足够的时间,让每
情况教师进行介绍,西沙群岛
群岛的位置,根据学生的交流
2.让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西沙
课上让学生交流。
1.出示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和中
一、激趣导入,
揭示文题(用
时:5分钟)
国地图。教师通过介绍,让学生了
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揭示文题: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审题:文题
的中心词是什么?从文题中你知
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质疑问难:你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五光十
色”的意思,来感受海水
的美。再
启发学生说出一些形容颜色多的
词语。
3.让学生通过读文,设疑:这么美
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水的美。
2.
学生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
书来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进一步感受海水的美。说一说形容颜色多的词语。
3.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
写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的句子。(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
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
看,色彩就不同了。)
体验情感(用
时:7分钟)
小导游介绍海水,并讲解海水
五光十色的原因,加深学生的
学习印象。
1.
要注意个别生字的书写笔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优、浅、错、
四、巩固生字,
指导书
写(用时
10分钟)
虾、挺、鼓、数”。
2.指导学生观察以上要求会写的
字,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
写注意点,并指导描红、
临写。
3.重点指导“挺、鼓”的写法。
4.展示、反馈、纠正。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
词汇。
2.观察并交流写左右结构的字
的
注意事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描红并临写生
字。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
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正中提高书写能力。
在总结时,教师要有意识
五、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用
时:3分钟)
1.教师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第2自然段。
1.学生畅谈本课所得。
2.完成背诵内容。
地引导学生交流学法:先默
读;再讨论,画出语句;最后
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上课伊始,教师应明确本
1.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回
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海水
的美丽。
2.学生自由读文,初步感受西沙
群岛的富饶。
效率。
问题进入课堂,能
提高学习的
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
3.要注重展示反馈,在不断修
步培养学生独
立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书写,逐
顺,如“挺”的笔顺。
一、以旧带新,
导入新课(用
时:3分钟)
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
群
岛的海面,能说说西沙群岛的海面
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2.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
西沙群岛不
但美丽,而且富饶。引入新课:西沙
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
1.(1)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
段,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学习第3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
考:这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2)组织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提
示。(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
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
习。
)
(3)课件出示海底动物视频。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文,提问:课文是从
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
(2)引导学生读文
思考:从哪儿
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又从哪儿
二、理解内容,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
br>体会情感(用
时:20分钟)
词语进行理解。
(3)再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
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
容?并说明理由。
3.学习第5自然段。
(1)组织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写出了西沙
群岛的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栖息”“堆
积”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读文,引导讨论:课文
是怎样介绍“鸟的天下”的?
4.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并知道最后
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
5.回顾感悟。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领悟作者的情感。
6.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
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的物产介绍
给别人。
多。)
4.学生读文,找关键句子,体会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及“
首尾呼应”的写法。
5.学生回顾全文,朗读感悟,体
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赞
美。
6.小
组合作,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
树多——鸟多——蛋多——粪
段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后写了
水,一半是鱼”。
(2)结合自学提示,学生在小
组内交流学习。然后汇报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了
解动物的动作、形态等特点。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
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1)学生读文,概括出课文
是从鱼的数量和种类两方面来
介绍鱼多的。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从“成群结队”,四个“有
的”,“各种各样”,“多
得数
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
鱼”等可以体会到鱼的数量、种
类多。
(3)学生找中心句,说理由。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读
出鱼的数量之多。
3.(1)学生自学课文,回答问
题。
第5自然段写了西沙群岛是鸟
的天下。此段写出了西沙群岛鸟
多的特点。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在语
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讨论学习。(第5自然
1.本课有许多需要理解的词
语,在教
学方法上应尽量根据
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
“绽开”和“蠕动”两个词
联系生活
实际理解;“珊
瑚”“海参”“大龙虾”让
学生观察图片理解。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
频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讲
一讲自己眼中的海底世界。
3.学习第4自然段时,教师应
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第4自然段
的最后一句话
,并思考为什么
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
4.“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
话的意思”是
本单元训练的
重点,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时要侧重训练相关内
容来突出重点。
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的物产介绍
给小组成员。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富、岩、厚、
三、巩固生字,宝、贵”,演示笔顺。
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
导临写。
3.教师相机检查书写,强调易错
点。
4.书写展示。
四、自主积累,
仿写练笔(用
时:7分钟)
1.组织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后小练笔内容及图
片。
1.观察写法,随演示书空。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临写。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
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要引导学生写好关键笔
画,如“贵”中间的横要长而
直,上面“中”的竖要短一
些。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
2~4自然段。
2.学生小组交流,仿照课文第4
自然段的写法,练习写一段话。
写小练笔时,教师可提示
学生用“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的句式。
19 海滨(bīn)小城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海滨小城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和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海滨和小城各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及其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或
1.观看录像,谈一谈海滨小城留给自己的印
1
.播放海滨小城的录像片段。
2.板书课题,理解“滨”。
象。
2.齐读课题,结合预习或查字典理解
“滨”。
查字典来理解“滨”,“滨”
本意指水边,海滨就是海边。
指导学生读准“滨”的字音。
1.自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结合
1.自由朗读,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9
分钟)
睬、载、凰、亚、榕、凳、逢、
除。
(2)指导学习多音字“臂”。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4.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试着把文
章分成三部分。
生字表自学生字,把难认的字多读两遍。
2.(1)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说一说
(2)用“臂”的不同读音来组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字音,
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填字。
小城真是又
美丽又整洁。根据课文内容可把
课文分成三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
分,第4~6自然段
为第二部分,第7自然
段为第三部分。
1.检查生字读音时,指导学生
读准字音:“
滨”是前鼻音,
“睬”是平舌音,“载”在本
课读四声,“亚”读四声,
“除”是翘舌
音。
2.学生在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一、观看录
像,导入新
课(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滨、鸥、胳、自己是如何掌握这些生字词的。
3.指名读
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通读全文,找到课文的中心句:这座海滨
时,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适
当地加以引导。
1.教师在学生谈体会的同时
1.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画出第一部分描写的景
物。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
景物的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三、导游介
绍,导学海
滨(用时:
18分钟)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大海、沙滩之美。
(2)出示词语填空,梳理主要内
容。
( )的天 ( )的鱼
1.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
的景物,圈出表示景物特点的词语。
2.在小组中交流,结合重点词语谈感受。
3.(1)汇报自己找到的描写颜色的词语,
来体会海滨的绚丽多彩。
(2)从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空。
(3)抓住“响起了汽笛声”“船上满载
着”“喧闹起来”这些关键语句,想象渔船
并指导朗读散句,随时评议。
2.可在小结写法时,引导学生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观察、
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
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
定顺序;要抓住景物的特
点。
四、观察示
范,指导书
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本节
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滨、灰、渔、遍、躺、载、靠、
栽、亚、夏、除、踩、洁。
2.交流汇报。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示范。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的写法。
2.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示范,进行书空。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忆学
法,导入新
课(用时:3
分钟)
二、游客拍
照
,导学小
城(用时:
1.自学第4~6自然段,找出每一
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用你的眼睛“拍照”,把你认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回顾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回顾课文内容,课文主要是从海滨、小城
两方面来介绍的。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1)读,找地点,
明确,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解
标景物
。(2)读,抓特点,体会美。(3)读,
有感情,读出美。
1.自读第4~6自然段,勾画出每一自然段
概括小城景物特点的句子。
3.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抓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
释、说明。
1.学生在介绍每一处景物时,
教学提示
学生如果对学法不是很
“遍”“躺”“靠”的写法。
择需要示范的生字,重点点拨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
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色彩之美。其间,教师适时点
绚丽
色彩,以此帮助学生体会
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海滨的
( )的大海 ( )的贝壳
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
( )的机帆船 ( )的虾和蟹
4.有感情朗读,读出海滨之美,读出海滨的
( )的军舰 ( )的海螺 热闹场面。
(
)的海鸥和云朵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海滨的热闹场面。
4.指导朗读。
5.小结写法。
5.(1)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
(2
)总结学法:①读,找地点,标景物。
②读,抓特点,体会美。③读,有感情,读
出美。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中心句。
2.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
为最美的景物介绍给大家。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欣赏庭院树多。
(2)欣赏公园榕树大。
(3)欣赏街道美。
5.指导朗读。
住景物特点,想象画面,就像拍照一样印在
脑中。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4.介绍自己认为比较美的景物。
(1)找出第4自然段中描写的树木,抓住
“飘得
满街满院”体会桉树叶子的香味很
浓,从“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体
会凤凰树开花时的
美。
(2)读第5自然段,抓住“一棵棵榕树就
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体会榕树的大,
20分钟) 句来谈景物的特点。同时,可
以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2.在学习庭院树
多的特点时,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不仅
抓住“树叶密不透风”体会树叶密的特点。
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
(3)抓住“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来体
会街道的干净。
5.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
“叶香”的特点;在
看花“热
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
象成“一片片红云”
,写出了
“花美”的特点。
三、总结全
文,欣赏体
会(用时:7
分钟)
四、积累运
用,动笔实
践(用时:
10分钟)
1.摘抄好词好句。
2.学习本课观察景物的方法,选
3.交流评议。
1.再现迷人的海滨小城数幅美景
图。
2.配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全文。
1.结合课文内容欣赏美景图。
2.伴随音乐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多”、花“热闹”的特点;还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以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画面中的小城的特点。
1.找出描写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词句,读一
读,把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词句抄写下来。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采用多种观察
3.把自己描写的内容介绍给同学们听,听一
听
他人的建议。
可以对一些方法进行提
示:如看、闻、联想,按照一
定顺序描写,总起句的运用。
择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进行观察。 方法进行描写。
20
美丽的小兴(xīnɡ)安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厕、欣”等11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兴、舍”;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1.查找小兴安岭的相关文字、视频及图片资料。(师生)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学生齐读课题。
1.教师导入,引出课题:美丽的
小兴安岭。
一、谈话导
入,揭示课题
(用时:5分
钟)
2.看地图,感知方位。课件出示
地图:找找小兴安岭的位置。
3.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
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4.观看录像,感知美丽。
(播放课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的分水岭等。)
的风光。)
4.学生观赏画面,初步领略小兴安岭
的美丽。谈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1.引导学生读文,提出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二、初读课
文,扫除障碍
(用时:15分
钟)
3.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特
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侧着、
乳白、树梢、药材等。
4.检查自学生字情况,组织学生
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5.组织学生互相检测生字的识
记情况。
6.指导学习多音字“舍、兴”。
7.指导学生再次读文。
2.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意思。
3.学生开火车认读卡片上的词语。
4.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学生认读词语,
解词语
的方法。如“数不清”可
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新词。如:
运用巧记来辅助记忆“梢、显”;
运
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来识记“材、
侧”;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浸、膝”
等。
5.同桌互考生字,并互相检查订正。
等。
6.能用“舍、兴”的不同的读音组词
语。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使
出”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
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抽
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的多种理
1.理解词语时,教师要注意引导
2.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小兴
安岭的位
置。
3.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小兴
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
我国重
要的林区之一。它是黑龙江与松花江
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
兴安岭的文
字或图片资料,互相
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
往。
教学提示
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理解字
词的意思。
1.课文
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
概括和总结。“美丽的大花园”
1.引导学生读文回答:小兴安岭
三、整体感
知,理清层次
(用时:8分
钟)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
“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
等词语的意思。
3.再次读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
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让学
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下来
,
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1.学生再读课文,说出小兴安岭给自
己留下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
的美丽。
2.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
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边读文边画出
文中表示时间的
词语,体会课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
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和“巨大的宝库”形象地说明
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2.课文的第2~5自然段
按春夏
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
产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
个自然段的结构
、写法相似。
1.充分发挥学生识字能力,互教
互学,教师只要重点关注难写的
字即
可。课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当堂练写,及时反馈,培
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顺序
来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词
语,回顾课文
(用时:3分
钟)
二、精读课
文
,体会感情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自
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一)1.
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了解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
1.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考
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1.学生借助课件认读生字、新词。可
全班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学生齐读课题。
顺序和课文主要内容来回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教师课件演示生字的笔顺。
四、练写生
字,布置作业
(用时:12分
钟)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的书写方
3.教师相机检查书写情况。
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的
内容并且谈谈收获。
5.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积累自
己喜欢的句子。
1.学生认真观看笔顺演示,随演示书
空。
点。
3.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并畅谈本
课所得。
5.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法。重点指导“脑、严”的写法。 2.随老师书空“脑、严”,说说易错
1.默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边
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
绿色的海洋?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
解小兴安岭的树多。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出示课件:林海图片。组织学
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1.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
然段,引
导学生读文思考:小兴安岭的
“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动笔
画出相关词语或句
子。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春天的
画面,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
3.教师总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
方法,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
第3~5自然段。
4.出示:学生活动卡设计。组织
学生读文填写。
5.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的方法,体
会“封”“浸”“飞
舞”“刮”等字词的巧妙和准
确。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选读自己
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
美,并试着背诵。
洋。
2.学生研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树
多的相关语句,并谈自己的体会。
(1)“数不清”一词说明了树多。
(2)省略号省略了其他没有列举的树
种,说明了树的品种多。
(3)“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林占
地面积很大。
3.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树多而
绿,仿佛就是绿色的海洋。)
4.学生欣赏林海图片,带着感情齐读
这个自然段。
(二)1.学生自由读文,动笔
画出能
表现小兴安岭的“美”的词句,并交
流汇报自己的体会。
2.学生想象春天的画面,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3.听老师总结,了解学习第2自然段
的方法。
4.学生读文填写活动卡。分别找出不
同季节所描写的不同景物。
5.学生联系上下
文,通过小组交流,
体会词语运用得准确。如:“封”字
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
br>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的勃
勃生机。“刮”字说明了小兴安岭的
冬天很冷,风很
大。
6.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
诵。
(用时:30分
钟)
明确:“抽出”不可以换成“长
出”,“抽出”比“长
出”形象
生动,“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
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
速长出来的样
子写出来了,形象
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
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
说成
“抽出”非常贴切。
2.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时,可
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如“封”
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
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
显
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
机。再如“刮”字,表示用刀等
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
用“刮”
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
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3.通过多媒体或录像
把秋风吹
来、树叶飞落的样子展示给学
生,从而理解“飞舞”的意思,
也可以让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来
想象落叶的样子,再通过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作者为什么
用“飞舞”而不用“飘落”。
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
景物,选择家
乡的一处景物,学
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一段话。
三、布置作
业,课外延伸
(用时:7分
钟)
教师布置小练笔,引导学生任选
一题,进行写话训练。
出示练笔内容:
2.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处
家乡的景物。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感兴
1.写一写小鹿看到的美丽景色。
趣的内容进行练笔。然后进行交流。
21 大自然的声音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教学目标
大自然的声音 课型 新授课
1.
会认“妙、奏”等7个生字,会写“妙、演”等13个字。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2.感受中心句和总分的构段方式的特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声音美妙的具体表现。
2.体会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准备生字卡片。(教师)
课前准备
2.搜集有关大自然声音的资料。(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听音谈
话,激趣引
入(用时:5
教师指导
1.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提示学生倾
听并回答: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
好听吗?
2.质疑导入:“大自然的声音”怎
么美妙?快去读读课文吧!(板书
学生活动
1.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然后逐一
回答问题,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2.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任务,带
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教学提示
教学重点
此环节教师可用多媒体播
放大自然的声音及相应的图片
课题)
分钟)
来导入课文学习。这样从一开始
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
行。学生已在初读课文的基
础上
初步识字,教师可以把精力放在
读和认个别易错字上。如,提示
“喳”是翘舌音,
要注意其和
渣、楂的区别。
2.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先让学
生弄清每一段的内容,然
后归纳
总结。借助文章中心句来辅助概
括主要内容。
水、动物等的美妙声音。)了解中心句
在全文和段落中的作用。
4.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3.注重指导朗读,可采用不同方
式调动学生
朗读的积极性,为进
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1.(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
1.提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
的字词画出来,借助课后拼音读准
字词音,个别可以借助词典理解意
思。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二、自由朗
读,识字学
词(用时:
15分钟)
2.检查初读情况。
用多种方式来读,检查生字词的读
然后课件出示去掉注音的生字词
卡片,采用指名读、
赛读、抢读等
方式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
导学生读好排比句并读后评议。
3.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思考并总结
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心句的作
用。
4.指导朗读课文。
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
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
组同学交流,把已解决的词语划掉。
(3)互
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
助拼音读,然后再独立认
读。积极参
音“奏”;翘舌音“喳”。
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
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3.认真默
读全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大自然的风、
(2)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
来。 正确。
(1)先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加读生字词的游戏或竞赛。读准平舌
音,侧
重纠正“奏、喳”的读音。(2)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
1.教师要重点指导这一自然段
的学习方法,为下文的学习打下
基础。
1.
引导学生思考:风声美妙在哪
三、精读课
文,感受风
声(用时:8
分钟)
里?自读思考。
2.朗读第一句话,交流读懂了什
么。
3.引导学生自读
描写风的句子,挑
4.小结段落主要内容并点明中心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风声美妙在哪里。
2.朗读第一句话,明确中心句的作用。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微
风和
狂风不同声音的美妙,在对比中感知
4.了解中心句和总分构段方式的作
2.引导
学生精读第2自然段时,
要重点了解中心句和总分的构
段方式。
3.重视朗读,可领
读,按照总分
的构段方式去感受风声的美妙,
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中心句的
总领作用
。
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
撇捺为主笔的字比较多,建议把
1.用字卡做游戏
,巩固识记本课要
求会写的13个字。
2.引导学生给会写字组词并用自
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句子。
四、巩固识
字,指导写
字(用时:
12分钟)
3.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会写字”中撇捺
为主笔的五个字:奏、琴、柔、受、
器。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发
现撇捺为主笔的字的书写规律。
(3)教师边范写“奏”字,边引
导学生观察书写要领。
(4)指导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
导学生积极评价。
1.听老师说字的特点,学生找出相应
的字并大声读出来。
2.学生交流,给会写字扩词,并用自
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3.写字练习。
(1)准确认读这几个字。
(2)先认真观察撇捺为主笔的五个字
的特点,再观察书
写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观看课件演示,注意书写变化规
律。
(3)用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体会书
写时的运笔方法。
(4)临写本课的13个生字,亲身感
悟字的写法。
4.学生展示书写作品并交流评价,然
后针对评价改改自己的字。
重点放在指导学生
写好撇捺为
主笔的字的特点上:首先,指导
学生整体观察,可以将“奏、琴、
柔、受、
器”等字通过课件放大,
并将字的撇捺用不同颜色显示,
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
律:(1)撇捺为主笔的字要写得
舒展;(2)每个字撇捺要放平。
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临
写,
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选喜欢的一句话谈谈喜欢的理由。 大自然的魅力。
句的作用、总分构段方式的作用。 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
知,导入新
课(用时:5
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
认读。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采用多种方式复习巩固生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再次梳理文章脉络。
3.明确本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大自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回顾课文,梳理脉络后,教
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提出探
究的问题。
3.引入本课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1.读课文时,先要求学生回顾
上
文学习的方法,总结概括:读,
1.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水声如何美
妙?重点点拨以
下语句。
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
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
林,树林
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
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
同的声音。”
(2)“小
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
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
二、自主探
究,感悟美<
br>妙(用时:
20分钟)
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动物声音如
何美妙。重点点拨关键词句:
课件出示。
(1)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
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
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
水塘边散
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
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
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我很快
乐!”
(3)引导学生想象大自然中其他
动物的叫声,来学一学。
(4)感受动物们的快乐,来读一读。
1.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垫。
2.本文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对比
描写,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梳
理文章脉络,通过朗读感悟大自
然声音的美妙,感知内在的一种
对比方式,既学习了知识,又提
高了写作能力,人文性
和工具性
兼得。
3.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
间,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感悟大自然中声音的美
妙。
4.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描
写声音的短语。
①探讨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 <
br>②找到文中的拟声词(滴滴答答、叮
叮咚咚等),想象还会听到哪些不同的
声音,感受水
声的美妙。
(2)朗读课件中的语句。
①交流句式特点。
②抓住重点词语“淙淙
、潺潺、哗啦
啦”体会水声越来越响,体会变化的
美,并朗读感悟。
2.(1)朗读
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读
出感情;然后找出听到的描写小动物
叫声的词语“叽叽喳喳、唧哩哩唧
哩
哩”,和全班同学交流想法;朗读感
悟小动物的快乐。
(2)学生扮演小动物来表演文中动物
的叫声。
(3)想象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的叫声
来
(4)朗读第4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动
物们的快乐。
课件出示:(1)“小雨滴敲敲打打,(1)朗读相关语句。
找,思,总结。为下文学习做铺
(2)让学生来当小动物演一演。 学一学。
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
三、明确主
旨,指导背
诵(用时:7
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文眼“美妙”,采
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作
者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回顾第2~4自然段中
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背诵自己喜
欢的内容。 <
br>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配乐
读,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合读,
师生合读,全
班齐读”等方式,有感
情地大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声音
的美妙。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学生回顾第2~4自然段的写法,尝
试背诵。
2.教师要渗透热爱大自然的理念,
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1.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
着写几句话和同学
交流,如,“鸟
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
一个音乐厅……”
分钟)
2.多媒体出示阅读链接内容:配乐
诵读叶圣陶的《瀑布》。
指导小练笔时,教
师要引导
学生发挥想象,充分交流,并仿
照总分的构段方式,选择交流时
自己感兴趣的
内容写几句话。
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感悟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声的快乐。在培
养学生的语感的
四、引导练
笔,拓展阅
读(用时:8
1.发挥想象,小组合作
交流听到过的
美妙的声音,然后试着用总分的构段
方式来描述大自然其他美妙的声音。
2.学生配乐诵读《瀑布》,感受诗歌的
意境美。
22 父亲、树林和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父亲、树林和鸟 课型
新授课
1.会认“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正确读写“雾蒙蒙、抖动”等本
课必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
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
教学目标 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产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4.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教师)
2.搜集有关鸟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看图
谈话,激
趣引入
(用时:5
分钟)
教师指导
1.出示课文插图,提示学生观察并
回答:这是哪儿?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
2.质疑导入:“父亲、树林和鸟”
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呢?快去
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一对父子在快乐地谈论着鸟。)
2.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任务,带着
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
学生充分
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
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
1.提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
的字词画出来,借助课后拼音读准<
br>字词,个别可以借助词典理解意
思。
(2)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来。
二、自由
朗读,识
字学词
(用时: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
片,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式
,检
查生字词的读音,侧重订正“凝、
畅、瞬”的读音。然后课件出示去
15分钟)
掉注音的生字词卡片,采用指名
读、赛读、抢读等方式检查生字词
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
导学生读好长句并读后评议。
(3)默读全文,引导思考并总结
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心句的作
用。
子里有不少鸟,并告诉“我”有关鸟的
知识的事。)了解中心句的作用。
树林经过,
父亲通过看和闻,就知道林
候的一天清晨,父亲带着“我”从一片
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
读音。
(2)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
组同学交流。
(3)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
正确。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
借
助拼音读,然后再独立认读。积极参加
读生字词的游戏或竞赛。读准:后鼻音
“凝、
畅”;翘舌音“畅、瞬”。
(2)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
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
、断句是否
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3)认真默读全文,思考并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我”童年时
读。 <
br>(2)会写字,重点放在识记字
形上,通过扩词理解字义,与
熟字比较,如“猎”与“惜”“借”的区别,并教给
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
“猎”为什么是反犬旁,引导
再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反复认
(1)会认字,重点提示读音,
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
得准、记得熟上,并因“字”
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否认
进行。学生已随读文初步识
字,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逐一回答问
题。最后完整地叙述图意。(在树林里,
课文图片对于开展教学很
有帮助,教师应善于利用课文
插图。
教学提示
学生体会形声字表义的特点。
2.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先让学
生弄清每一段的内容,然后归
纳总结。有时候可以用找“中
心句”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
容。
三、朗读
思考,提
出问题
(用时:8
分钟)
1.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值得
探究的问题。
2.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从中选出
几个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用
课件记录下来。
3.引导学生带着课件上的重点问
题去读书。
1.默读课文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
题。
2.和老师、同学一起梳理问题。如:从
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亲对鸟很了解?
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
人”?如果父亲
是猎人,会怎么样?
3.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读课文,找到
相关语句并做上记号。
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不要
把时间浪费在已经解决的问题
上,要挑选值得共同探讨的
问
题去读课文。
1.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左
右结构的字比较多,建议把重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及词语,
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字指导。
四、巩固
识字,指
导写字
(用时:
12分钟)
(1)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左右
结构的6个字,引导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发
现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3)教师边范写“抖、湿”,边
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使学生发现
规律。
(4)巡视指导学生书写练习。
4.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
导学生积极评价,并针对评价改改
自己的字。
1.听老师说字的特点,学生找出相应的
字并大声读出来。
2.先独立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班内
认读,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
话。
3.写字练习。
(1)准确认读课件中的生字。
(2)先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
再观
察书写上应注意什么。然后观看课件演
示,注意书写变化规律。
(3)用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发现书
写的规律。
(4)临写本课的13个生字,亲身感悟
字的写法。
4.班内展示书写成果,并积极参与评
价,再针对评价改写自己的字。
点放在指导学
生写好左右结构
的字上。首先,指导学生整体
观察,可以将“抖、湿、猎”
等字通过课
件放大,并将字的
左右用不同颜色显示,从而让
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
右宽。
(2)每个字左右上下齐平。
2.其余要书写的字,教师可利
用课件展示书写动漫,使学生
体会运笔方法,从而把字写美
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
旧知,导
入新课
(用时:5
分钟)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
认读。
2.组织学生分自然段接读课文,引
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3.课件出示上节课师生梳理的探
究问题。
学生活动
1.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认读一个生字
词,其他同学跟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真听读的
同时回顾课文内容。
3.结合问题,到书中找到自己画出的相
关语句。
教学提示
在复习环节也可以听写字
词,检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
握情况。
1.读课文时,要求
学生用
1.组织学生交流探究:从哪些地方
可以知道父亲对鸟很了解?重点
点拨以下语
句:
课件出示:(1)父亲突然站定,朝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
二、自主
合作,朗
读感悟
(用时:
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
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3)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
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
28分钟)
易被猎人打中。”
2.课件出示:
(1)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
是猎人”?
3.组织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谈,你认为父亲会成为猎人吗?
1.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朗读句子。
①结合语句理解“望了又望”“闻了
又闻”的意思。
②边读边表演动作。
③自由读课文第3~8自然段后,回答:
父亲望见树枝在动,为什么会闻到了鸟
味?
(2)自由读这段话,体会父亲此时的
心情和“我”的心理。
(3)读出父亲对鸟的
了解,看出父亲
对鸟的担心和爱。把自己的感悟用朗读
的方式表达出来。
2.(1)先自己结合上文的理解独立思
考,然后再和组内同学交流想法。
3.结合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对鸟的爱,明
确:父亲爱鸟,不会成为猎人。
“____”画出父亲说的话,用
“ ”画出“我”说的话。
2.本文比较突出的
一点是对话
描写,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四
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
读作者旁白,一
人读父亲的话,
一人读“我”的话,要求学生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父
亲”深沉的爱
和“我”的天
真。
三、明确
主旨,拓
展实践
(用时:7
分钟)
1.引导学生
交流:“我”仅仅高兴
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我”
心里还有更大的愿望,你知道吗? 2.引导汇报交流成果,点拨:这是
“我”最美好的心愿,希望“我”
身边所有的生灵都不
要受到伤害,
来保护动物,我要让我的后代保护大自
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人类能友好相
相
处的理念,教育学生爱护动
希望世界上不要有猎人,我要让大家都师要渗透人和动物、自然和谐
1.学生说出发自内心的想法。(如:我 在明确主旨这一环节,教
(2)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
(2)大胆猜测父亲是猎人的后果。
处,和谐相处。
然的一草一木……)
2.明确大家美好的心愿,把这个心愿深
藏在心底,并从自己做
起,从现在做起,
做一个爱护大自然的卫士。
物,爱护大自然。
23 带刺的朋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带刺的朋友 课型 新授课
1.会
认“枣、馋”等10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扎”;正确读写“带刺、忽然”
等本课必会的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动的语言。
3.感受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
1.感受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好习惯。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刺猬偷枣视频。(教师)
课前准备
2.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上课伊始,用猜谜导入,
1.学生交流,猜出谜底。
2.齐读课文题目,跟着老师书空生字
“刺”。
3.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
文。
并把识字和汉字的字形字义
结合起来,巩固识字效果。
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
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
标注自然段序号,同桌互相检查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
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时,引出要学的汉字“刺”,
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解谜的同
一、激趣
导入,进入故事
(用时:5
分钟)
1.出示谜语:它浑身长满刺,是
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示谜底,板书课题。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刺”。
3.出示动画,那枣树和这位带刺
的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
有趣的
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篇课文。
二、初读
课文,掌
握字词
1.提出自读要求:
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
(3)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2)指名读,从平翘舌音、前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
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
(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
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课文。
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正确。
(3)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
组同学交流,把解决的词语划掉。
助拼音读,然后再独立认读。
聪、刺、匆”;翘舌音“馋、逐、扎、
伸、追”。 <
br>(3)开火车读词,男女生赛读,小组
(4)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
音是否正确
、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
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
么事,表达了作者对它的什么情感。
3.大声朗读课文。
(用时:
15分钟)
上进行。学生已随
读文初步识
字,一般不必再一遍遍地教认
了,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
否认得准,记得
熟上,并因
“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
指导。如,对同音字“忽”和
“乎”、“匆”
和“聪”进行
比较。
2.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教师
可提供方法提示。如
,提问法,
先找主人公,再看主人公干了
什么事情,结果怎样,说说你
有什么收获或体
会,然后连起
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教师可通过比较句子不同
(1)出示字词,闯过词语关。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
后鼻音等方面辨明词语的读音。
(2)重点读准字音:平舌音“枣、测、
学认真听,指出错误,帮助改正。 轮流读,齐读。
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
三、细读
课文,体会文意
(用时:8
分钟)
到底有多诱人。
2.出示:(1)秋天,枣树上挂满
了红枣。
(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
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
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3.引导学生交流哪一句的描写
更诱人。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交流老师的问题,并朗读句子。
2.朗读课件出示的两组句子,小组交流
比较。
3.交流哪一句描写更诱人。 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辞
出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
枣香气诱人,
为下文描写刺猬偷枣做了
铺垫。
4.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红枣,
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
用词的精妙,学习文章的写作
方法。
2.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
理解“摆动、晃来晃去、眼
馋”等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学
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方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既写
生积累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课
要求会写的13个字进行归
类,
1.先独立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班内
认读,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
话
。
2.先在小组内交流,找出最容易写错的
笔画,再在全班交流。
“匆”字不要少
写一点;“忽”不要多
写一点;“刺”左边不是“束”;
的左边部分。“偷”字右边捺要
舒展,最后一笔竖钩要挺拔)
4.课件出示其余11个字的书写
动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6.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
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并针对评价
改改自己的字。
“枣”的上部是“刺”的左边部分。
3.观看教师范写,感受运笔方法。
4.认真观看书写动漫,组内交流书写要
点。
5.学生临写本课13个生字,体会汉字
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6.交流展示的书写成果,并改一改自己
没写好的字。
4.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
字
好的同学介绍书写经验,有利
于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
旧知,导
入新课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
确认读。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
文章的内容。
学生活动
1.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认读一个生字
词,其他同学跟读。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
内容。
教学提示
在复习环节通过认读回
顾检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
学生书写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培养
力。
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书写的能
2.指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
写。
并选择不同结构的字进行范
1.出示本文要求会写的字。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
的事项。
重点强调:“匆”不要少写一
点。
四、巩固
识字,指
导写字
(用时:
12分钟)
3.教师范写“偷”“枣”。
(强调“枣”的上部是“刺”
(用时:5
分钟)
握情况,选用词语说说课文内
容,做到活用词语。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第2~11自
然段并交流:
(
1)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找
找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的句
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2)从哪些动作能看出刺猬偷
枣的本事高明?
①在文中找找描写刺猬偷枣的
动作的词语,在文字下面加个小
圆圈。
②根据
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二、研读
偷枣过
程,体会
情感变化
(用时:
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
遍,体会生动的语言。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
~
7自然段,角色体验,入情入境
地朗读,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
明。
(4)指导学生自学第8~10自
28分钟)
然段,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刺
猬是怎样运枣的。
课件出示:它又______,它
匆匆
地______,把______,然后
______,最后______。
2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11自
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朗
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
欢。
3.课件出示“讲一讲”内容:
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啊”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
枣的。
1.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
(1)①找到对刺猬偷枣做出评价的句
子,用横线
将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
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②朗读对刺猬评价的句子:聪明的小东
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③在语境中理解什么是“高明”,思考
老师提出的问题。
(2)①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刺猬偷枣
的动作的词语:爬 爬向 又爬向 停
住了脚
摇晃 掉 爬来爬去 归拢
2.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时,也
打了一个滚儿 驮 跑
②朗读课件中的句子,体会刺猬的聪
明、敏捷。
(3)配合教师,分角色朗读第2~7自
然段,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
(4)学生朗读第8~10自然段,根据
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
2.学生朗
读课文第2~11自然段,同桌
交流,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从中体
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朗
读相关语句,
3.讲讲刺猬偷枣的前半段故事。以“小
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同<
br>桌交流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知。
边说边加上动作。促进学生对
课文的理解,
深化学生的认
是怎样运枣的”时,可让学生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刺猬
分。
可用手势示意学生朗读的部
词语。
标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
猬偷枣做出了
评价,用“。”
“____”画出哪一句话对刺
1.读课文时,先要求学生用
然段,找
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读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三、引发
好奇,拓
展阅读
1.教师领读,引出疑问:
(师读)水沟
眼儿里黑洞洞的,
1.(1)学生配合老师,朗读课文最后
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2)边读边发挥想象,猜想:它(刺
1.在引发好奇,发挥想象这一
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可是我却
还有很多的疑惑——(生读)
分钟)
“它住
在什么地方呢?”“离
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
有伙伴?”(师激趣)我还有好
多
好多的问题,那这些答案就留
到课后,让我们到课外书中再去
阅读探索,寻找答案吧!
2.课件出示拓展阅读内容:
(1)上网搜索宗介华的散文《带
刺的朋友》,其中写
了小刺猬一
家的很多故事,找来读一读,和
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也有
自己独到的本事?选一个讲给
你的小伙伴听。
猬)会住在什么地方?离这儿远不远?
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3)组内交流,说出发自内心的想法
和疑惑。
2.(1)在伙伴的帮助
下,搜集小刺猬
一家的故事来读一读,并和伙伴分享自
己读后的收获。
(
2)小组交流或上网搜集一些小动物
自己独到的本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讲给小伙伴听听。
(用时:7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
察动物,树立学生保护动物的
意识。
2.拓展阅读内容可让学生合
作完成,来强化所学的知识。
24 司(sī)马光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司马光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教学目标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明白砸缸救人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看图导
入,揭示课
教师指导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几
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1.学生欣赏图片,自主交流。
1.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教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就是司马
光。(板书课题:司马光)
分钟)
(1)介绍:“司马”是复姓。“司马
光”姓“司马”,名“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光。
2.齐读课题。
(1)了解复姓——司马。
(2)识记“司”字,交流识记方法。
“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
生字:
横折钩里加横和“口”;和“同”字对比识记;交流书写“司”字时应该
注意些什么,并书写“司”字。
3.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
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题(用时:5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
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介绍复姓时,可引
导学生再说几个复姓。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绍资
料要简练、浓缩。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
1.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
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
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就是文
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
文言文。
5.教师范读课文。
6.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
二、初读感
知,读通文
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23分钟)
重点指导:“庭、登、瓮”是后鼻
音;“众、持”是翘舌音;“没”
在这里读mò。
(2)指导读好停顿。
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
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2.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的其他课文
相比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查找
的有关文言
文的资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
步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学懂文言文。
(1)学懂文言文靠读。
(2)要学懂文言文,先要理解每个字的
意思。
5.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断句。
6.读一读自学要求:
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读几遍课文,读好停顿,读通句
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
7.汇报自学情况。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
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
言文的方法。
3.学生在朗读生字
词时要
注意强调多音字“没”在
这里读mò;“得”在这里
(2)标注停顿,读通句子
,读好停顿;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
言文(用时:
7.检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后鼻音“庭、登、
读dé。
瓮”;翘舌音“众、持”;读准“没”
在本课的读音。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好停顿,读
通句子。
(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分
句赛读课文、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课前搜集的
资料,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9.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把
课文读熟。
不可少的。
停顿。适时地范读也是必
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
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
学
生朗读课文,读的速度
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
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
句式的不同语
气。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
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
规规矩矩写字,养成“提<
br>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司 庭
品字结构:众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
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不是“辶”。
3.观看书写动漫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笔
方法,让学
生体会到汉字
的美体现在每一笔每一画
中。
四、畅谈收
获,拓展延
伸(用时:2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一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1)熟读课文,完成书写作业。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给小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庭”字里面是“廴”,
惯。
2.教师要提示学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 庭 众
三、巩固生
字,指导书
写(用时:10
分钟)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结构的
“众”。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
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读。 伙伴或家人听。
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
一、复习导
入,巩固生
字(用时:5
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指名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的
什么故事呢?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文言文,
品品小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具书,
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
分别指的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孩子分
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理解
第一句话的意思。
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了?你怎
二、解读故
事,品味人
物(用时:23
分钟)
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图,认识“瓮”。瓮是一种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就是我
们平常所说的大水缸。
(3)你觉得在这里“登”是什
么意
思?再猜猜,有没有合适的词来替
换?哪个更贴切?
<
br>(5)过渡:大水缸里的水非常多。小
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伴跌入水
中,其他孩子的
表现怎样?引导理
解“众皆弃去”这句话的意思。
(6)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
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这么做?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
由交流: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的一群小孩子。
一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
众: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
光:指司马光。
儿:指跌入水中的那个小孩子。
2.借助注释、插图,猜一猜,想一想。
然后组内交流: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思。从中可
知,群儿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瓮”“足
跌”,所以掉进了水缸里。
(3)小组对照插图交流:(预设)
我觉得“登”是“登上”的意思。
我觉得“登”是“爬”的意思。
我觉得“爬”更贴切。因为从图中看
那口缸很高大,不容易登,应该是爬
上水缸。 <
br>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其中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缸,失足掉
进了水缸,淹没
在水中。
(5)交流理解:“众”指的是除了司马
光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
意思;“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司马光外的其
他孩子把这个落水的
小孩子丢弃在这
1.学生在预习环节,教师
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或查
找工具书,教给学
生自学
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不
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将自
学所得记录下来。
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
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
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关键是教
师要引导学生初
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最快捷
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
中的
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
话的大概意思。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
生注
意读准生字词,做到
(4)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4)学生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司马光
是个怎样的孩子?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
故事。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位同学
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全
文、背诵课文。
里,自己离开了。
(6
)对照插图交流:司马光拿着石头把
水缸砸破了,掉在水缸里的小孩子得
救了。并交流体会当时
司马光这么做
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
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特点。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经过和结果。
6.学生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全
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
中,寻求更贴切的答案。
“登”在这里用“爬”字
来解释
更准确。
5.学生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
图并
引导学生借着课文注
释,采用猜一猜、想一想、
悟一悟的方法去读懂文言
文,把文字读
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
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
司马
光砸缸救人时的动
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
“持、击、破之”的意思。
<
br>6.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
主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
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策,
商讨施救的方法。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
序来背诵课文。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
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
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 跌 弃 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
三、巩固生
字,指导书
写(用时:10
分钟)
①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
②出示书写动漫演示,学生边观察
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②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
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 持
上下结构:登 弃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书写“登”。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
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明确这个字的书写特点。
注意笔顺。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正确的写字姿势,正
确的
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
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
2.注意“登”字是上下结
构;“弃”的第四笔是点,
可与“异”进行比较。
②观看书写动漫演示,边观察边书空,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
展示好
的书写成果,激励
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布置作
业,拓展延
伸(用时:2
分钟)
1.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讲清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
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去
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
爷爷奶奶听。
25 掌 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掌
声 课型 新授课
1.会认“默、姿”等11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
个字;正确读写“掌声、
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
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
和帮助的道理。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得到掌声前后的变化;通过语言和动作
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
理变化。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
题,质疑问
难(用时:5
分钟)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
问题。
2.引导学生读文,出示读文要求。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齐读课题,并
根据课题
提问:掌声是送给谁的?为
什么要鼓掌呢?
2.按照读文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
题质疑,激发学生对课文
情节发展的兴趣。
1.初读课文的读文要
求
主要是对课文中字音、生
字、新词的关注。教师可
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
标
注较难读的字音及课
文中出现的新词。
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新词。
1.指导读文,要求圈出生字新词。
2.引导学习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
文,学习字
词(用时:12
分钟)
3.教师重点指导:
“落”和“调”这
两个多音字在文中的读音,并引导学
生在语言环境中区别读音;“姿势”的“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
4.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5.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组织学生
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认读。
6.用学习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生字
新词的方法。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能根据不同
的读音给多音字组词。
4.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如
借助偏旁记忆“忧”。
5.同桌之间互认互考,教师领读、
开火车读词语等。
6.侧重理解“姿势、骤然”等词语。
2.教师对学生小组合
作
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在
学习中鼓励学生多种渠
道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填
空,引导学生想象英子的
心情是怎样的。如:
她不
愿意让别人看见她
走路的姿势(她很文静,
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
一角。上课前,她早
早地
可怜、孤单、自信、开朗……)
2.将句子画出来。体会“默默地”,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
说一说。
3.学生在小组内读文交流,弄清课
文是按照“掌
声前、掌声响起、掌声
后”的顺序来记叙的。
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
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英子会有多少次不愿意
呀!
2.教师应鼓励学生抓住
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
感受,并将学
习重点放在
英子得到掌声前后的变
化上。
四、指导书
写,布置作
1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默、腿、1.观察生字:默、腿、轮、投、调、
轮、投、调、摇。 摇。
学生刚接触写钢笔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画出
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
三、整体感
知,理清思
路(用时:10
分钟)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下面的
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
角。
(1)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总是默默地
坐在教室的一角”呢?
(2)英子的走路姿势
一摇一晃,可她也
想像正常孩子一样走出教室。想象一
下,英子也想去干什么?
3.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文章思路。
文中描写英子的句子,并说一说英子
给自己留
下的印象。(自卑、残疾、
(1)引导学生抓住字形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3)针对难点字进行范写:腿。
指导学生临摹并书写。
调、摇”5个生字的书写。
(5)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成果展
示、师生点评等。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查找关于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
(1)认真观察字形,牢记字形特点。
(2)学生观察后发现都是左右结构的
字。
(3)随教师书空“腿”,要写得紧凑。
调、摇”。
(5)对书写内容进行互评,总结优缺
点。
2.完成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业(用时:13
分钟)
字,兴趣很高,大部分学
生对写字有了新的认识
和足够的重视,能注意到
保持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
执笔方法,但部分学生自
控能力差,做得不够好,
教师要多加指导,
加强训
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把字写漂亮。
(4)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默、轮、投、(4)在练习本上书写“默、轮、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顾课
文,谈话导
入(用时:3
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课件出示字词,1.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复习字
引导学生巩固复习。
2.指读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英子的
变化,并提出疑问。
词。
2.对比英子的变化,并进行质疑。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在巩固复习环节教
师可以考查一下学生对
生字的掌握情况。
1.引导学生说一说,同
学们分别送给
英子几次掌声?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两次掌声都
在第3自然段中。引导
学生发现从哪里到哪里为第一次掌
二、精读课
文,领悟掌
声的内涵
(用时:20
分钟)
声,从哪里到哪里为第二次掌声。
3.学习第一次掌声。
(1)引导学生在第2、3自然段中找一
找第一次掌声前有关
英子的动作和神
态的描写。读一读,说一说英子为什
么会这样做。
体会掌声的含义。
4.学习第二次掌声。
(1)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学习第二次
掌声。然后引导学生用
相同的方法进
行小组内自学交流。
(2)引导学生按照总结出来的学习方
1.学生根
据要求自由读课文后,指读
回答问题。
2.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
掌声响起的句子。
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
(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
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
而持久。
(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
烈的掌声。
3.学习第一次掌声。
句描写的是第二次掌声。
2.在学习第一次掌声的
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
出描写英子表现的语句。通过反复朗
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感受,与大家分享
自己的感受
。
(2)学生合作交流掌声所代表的意
义。(鼓励和关心)
的是第一次掌声,哪些
语
文中区分哪些语句描写
声”这个词语,然后在读
师应让学生圈画出“掌
1.
在区分两次掌声时,教
(2)引导学生说一说想对英子说的话,(1)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并找
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随机检查
学生学习效果。
5.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英子的
变化。
6.出示英子的话,体会英子从掌声中
获得了什么。
4.学习第二次掌声。
(1)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②抓住重点词语想象英子此刻的心
理变化。
③体会此刻英子的同学想对英子说
些什么。说一说掌声的含义。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3)汇报交流。
5.读第5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中描
写英子的语句,读完对比英子的变
化。
6.学生联系前文,体会掌声的意义,
总结英子从掌声中获得了什么。(这
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
励和赞赏,英子
从中获得了自信,更加乐观地面对生
活。)
抓住“犹豫
、慢吞吞、眼
圈红红的”等词句来谈
英子的心理变化。联想英
子此时此刻想到了什么。
3.为了更好地体会第一
次掌声的含义,教师可以
让学生进行换位体会,假
设自己就是英子,想想听
到掌声后自己的内心是
怎样的。
4.学
生总结的学习方法
可能会表达不清,教师要
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归
纳整理。
5.在了解英子的变化这
一环节时,教师要让学生
明确导致英子发生这一
变化
的原因。
(3)引导学生交流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①画出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三
、巩固生
字,指导书
写(用时:10
1.课件出示剩余的会写的生字。指生
开
火车朗读并组词。
掌 班 晃 烈 勇
2.重点指导“勇”。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相同部件的占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并组词。
2.书写“勇”。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
正确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
位。
(2)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边观察边
书空,注意笔顺。
(3)教师范写,强调易错点。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
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合作书写“掌、班、晃、烈”。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2)这四个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
提醒写字姿势。
4.自主书写这五个生字。
字格中的位置。
(2)观看动漫演示,边看边书空,注
意笔顺。
(3)观看教师范写。
(4)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
字姿势。
(5)说说优缺点。
3.合作书写“掌、班、晃、烈”。
(1)明确这四个字的笔顺。
(2)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
字姿势。
4.在练习本上书写“掌、班、晃、
烈、勇”。
分钟) 笔
画、笔顺,注意间架结
构,让学生规规矩矩写
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
时”的好习惯。
2.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
构特点,特别是同一部件
在字中的不同位置所占
的空
间大小及笔画的变
化。
教师可以用诗一般
1.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齐声回答
——掌声。
四、回归整
体,拓展延
伸(用时:7
分钟)
1.引导回顾课文,思
考:是什么让自
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是什么让曾
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的忧伤与孤寂?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掌声的意
义。
2.学生联系生活谈掌声的含义。(掌
声是爱、鼓励、夸奖、帮助、关心、
关爱、支持……)
的语言赞美掌声,并引导
学生一起完善。如:
掌声是一段欢迎词,
讲述着我心里的热情。
掌声是一段鼓励的话,
它告诉我能战胜困难。
…………
26 灰 雀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灰 雀 课型 新授课
1.借助拼音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
雀、郊”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郊外、养病”等12
个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人物心理,读出人物语气的朗读方法。
3.通过阅读人
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
现的道理,同时
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4.学会默读,养成边读边思考边批注的阅读习惯。
5.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法,抓住“外形、声音、动作”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心理,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和男孩知错就改的品质。
学习抓住人物心理,读出人物语
气的朗读方法。
1.查找有关列宁和灰雀的资料。(师生)
课前准备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了解列
宁,揭示课题
(用时:5分
钟)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列宁的挂图及背景资
料。
2.课件出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灰雀的样子。
3.引出课文题目并质疑。
学生活动
1.读一读课件中列宁的资料,互相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2.观察灰雀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一下灰雀的样子。
3.看到题目,想象一下会发生怎样
的故事。
教学提示
教师可简单地介绍一下列
宁的相关资料。
1.如何划分段落?教学中教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
边画出生字新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
求:在生字新词的下面画
“____”。
二、初读课
文,学习生字
(用时:15分
钟)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识记词
语。
3.检查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情况。鼓
励学生一字组多词。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雀、诚”的写法。
5.按自然段朗读
课文,思考课文
写了哪些内容,并按照灰雀的踪
迹,划分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2.
逐个认读并识记生字新词,小组
内互相评价识记情况。读准“列宁、
胸脯、仰望、面包渣、或者
、可惜、
诚实、惹人喜爱”等词,注意“宁、
胸、仰、诚”等都是后鼻音。
3.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在教
师的指导下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独立书写其余10个字,然后集
体评议。
5.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按自然段分
别读课文,各自交流对课文的了解,
根据“看见灰雀——不见灰雀——
又见灰雀”的顺
序给课文划分段
落,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
要内容。
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抓手或
者线
索,以此来提高学生划分段落
的能力,训练学生有依据地思
考。
4.(1)观察书写动漫及教师的范写。
2.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引导学生
抓住课文的主要人物
——列宁和小男孩,按照事件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进
行概括
。
三、再读课
文,品味可爱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描写灰
雀的句子,
并体会作者是从哪几个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灰雀的
句子,同桌之间交流做标记的地方,
1.在揣摩描写灰雀的语句时,
方面来描写的。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
机出示描写灰雀的相关句子。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灰雀的可爱、漂亮、活泼。
(2)指导学生运用
学到的写法,抓
住“外形、声音、动作”三个方面
来简要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
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
2.结合相关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
会。
(1)
抓住“粉红”“深红”“婉转
地歌唱”“惹人喜爱”这些词语,
想象灰雀的样子,体会灰雀的可
爱
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课文是从外形、声音、动作
三个方面来描写灰雀的。
(3)运用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口语表达。
(用时:12分
钟)
可以通过课件出示灰雀的形
象,播放灰雀婉转的歌声等
,
引导学生获取真切的感受,并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学生口语表
达结束后,可以
让学生再说说哪些是描写外形
的,哪些是描写声音的,哪些
是描写动作
的,以巩固所学,
促进知识点有效迁移。
教师要注重学生习作交
四、读写结
合,布置作业
(用时:8分
钟)
1.组织学生小练笔:将刚才介绍的
小动物写下来。
2.组内交流小练笔。
3.布置作业:熟记本节课的生字
新词。
1.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2.在老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己的小练
笔,并进行修改。
3.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字词。
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达的兴趣,并在交流中掌握表
流,在交流中多鼓励,增强表
教学环节
一、听写词
语,巩固内容
(用时:5分
钟)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听写课文词语并组织学生自我
检查订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1.听写词语,相互检查并订正。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听写词语时可以请几位学
生上台板书,便于反馈。
1.提出自读要求:
二、品析词
句,感受形象
(用时:20分
钟)
(1)默读课文,思
考:列宁和小男
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
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2)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
时,他们心里分别想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适当地在书上做批注。
1.自学自读要求。
(1)根据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
问题,圈画相关语句。
(2)揣摩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
们心里分别想的是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根据自
加强指导,如边读边想的习惯,
此,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时要
习的习惯可能还没有养成,因
1.学生刚进入中年段,自主学
3.组织学生交流,
展示学习成果。 己的理解在书上做批注。
◇体会列宁的人物形象。
(1)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①抓住“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
下……带来面包渣和谷
粒”体会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并指导朗读。
②抓住“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
了,也没有
找到”体会列宁心中的
焦急、担心,进一步体现了列宁对
灰雀的喜爱。指导朗读体会列宁的心情。
③抓住“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
孩……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体会列
宁找不到灰雀时焦急的心
情和对灰雀的喜爱。指导学生通过
朗读进一步体会。
④抓住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
了……它怕冷。’”体会列宁内心
的难过和对灰雀的关心。指导学生<
br>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
⑤抓住“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
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
来
了。’”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
惋惜之情。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
步体会。
(2)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①抓住“列宁看看男孩,又看
看……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②抓住“列宁也没再问……男孩
是诚实的”体会列宁对男孩的信
任、尊重、关爱。
◇体会男孩的知错就改。
①抓住“男孩说:‘没……我没看
见。’”想象男孩此刻的心理活
动。
②抓
住“男孩看看列宁,说:‘会
飞回来的……它还活着。’”揣摩
男孩此刻说话的语气。
③抓住“第二天,列宁来到……那
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体
会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
质。
4.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10
自然段,加深体会。
3.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学习成果。
◇交流对列宁的感受。
(1)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①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
等词语感受列宁
对灰雀的喜爱,朗
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
画面。
②设身处地地想象:列宁
没有找到
灰雀后,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带
着这样的心情朗读好句子。
③揣摩列宁问男孩的语气,并读出
这种语气。
④揣摩列宁说话时的语气,并读出
这种语气。
⑤揣摩列宁说话时的语气,并读出
这种喜爱和惋惜的语气。
(2)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①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列宁为什
么不问男孩而问灰
雀?(男孩已经
知道错了,在列宁的提示下把灰雀
送了回来,说明他已经改正了自己
的
错误,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
子。)
②自由交流:你喜欢列宁的这种教
育方式吗?为什么?
朗读体会列宁对男孩的信任、尊重、
关爱。
◇体会男孩的知错就改。
①交流男孩在说这句话时的心情,
并试着用“吞吞吐吐”的语气来读
带省略号的句子。
②交流: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灰雀
会飞回来?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
了什么?读出男孩
肯定的语气。
③想象说话:男孩站在白桦树旁,
低着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朗读体会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
质。
4.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
边读边批注的习惯等。
2.在学习列宁和男孩的
对话部
分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边
读边静心体会人物的心理,同
时想象人物对话时的
语气、神
态、动作,也可以适当地引导
学生填写提示语,再分角色练
习读对话内容。以
此让学生在
自主探究中自己读懂课文内
容。
3.教学中要注重将课文主旨的
揭示和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结
合起来,特别是可以抓住“那
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
头”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男孩
此刻的心理,通过补白性的想
象练习,在明白课文主旨的同
时,通过朗读促进学生表达能
再分角色读第2~10自然段,再次
体会人物形象。
力的提高。
4.要在学生熟读课文并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收获。(可以从
三、自我总
结,练习讲解
(用时:10
分
钟)
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
收获。
2.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练习复述,讲解故事。
内容的角度总结,也可以从表达方
法的角度总结,还可以从怎样朗读
的角度总结等。)
2.小组内练习讲故事,也可以演一
演。
四、课外延
伸,拓展阅读
(用时:5分
钟)
1.向学生推荐图书《列宁童年的故
事》。
2.鼓励学生搜集列宁的其他故事。
1.学生读一读图书简介。
2.课下搜集列宁的小故事并读一
读,学习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可以引导学生
适当关注如
何朗读,如何理解,如何表达
的策略性知识的总结,如“要
读好人物对话,
就要了解人物
当时的心里想法”等。
教师可以单独利用一节课
的时间办一次“列宁故事交流
会”。
27
*
手术台就是阵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型 新授课
1.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
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2.默读、朗读课文,借助
填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
思。
3.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的语句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
员做手术的语句,
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句话的理解。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课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学生在介绍
画面内容时,教师
1.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激烈的炮
火声。教师讲述:图中的这位外
国
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
一、情境导
入,简介白
员做手术。知道他是谁吗?
2.对,他就是白求恩大夫。
简介白求恩大夫。
1.学生边看图边听介绍并回答教
师的问题。
2.(1)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白求恩
大夫。
(2)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了?
生提问,并及时鼓励、肯定,最
后提炼出问题。
1.学生认读词卡和字卡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学生是否读准
字音,在错处予以指导和强化即
可。
2.逐步引导解决所提问题时,注
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根
据提示引导学生说出
课文的主要
内容。
3.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
究、合作学
习的时间,让学生自
3.学生在质疑时,教师放手让学
2.介绍资料要有选择。
给予鼓励和表扬。
而且不管学生说得怎样,都应该
要提示学生说重点,说完整的话,
“手术台就是阵
求恩(用时:
他说过一句话:
3分钟)
地。”(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
阵地)
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反复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句
做上记号,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
决,解决不了的,同学间相互探
讨。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白求
二、初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5
分钟)
恩大夫的什么事情?
(1)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重点指导:多音
字
“斗、弹”的读音,了解多音字
“挨、血”在本课中的读音。
(2)初步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写了白求恩大夫的什么
事情?
出示填空:
课文讲了白求恩大夫在
( )的情况下,把
为(
)的事。
1.(1)读一读“自读要求”。根据
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不理解
的词句做上记号,相互点评。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1)利用多媒体出示词语,小组
长检查小组同学
的认字情况。寻求
方法区分多音字“斗、弹”的读
中的读音。
(2)小组合作理解词语意思。
当头一棒: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
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
容充分利用时间。
(3)①学生读课文并思考所提
问
题。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
自己解决的小组内相互商量。
②自学体验。小组内相互学习,根
白求恩大夫的什么事。完成填空。
(1)自读课文
,把生字词圈出来,自读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
2.出示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音,了解多音字“挨、血”在本课
( )当作(
),据预习单上的提示,说说课文写了
行解决问题。
1.为什
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四
周
环境的句子。
(1)交流找到的描写四周环境的
三、指导朗
读,了解环
境描
写(用
时:10分
钟)
句子。
(2)想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
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相
机播放视频。 2.指导朗读。是呀,猛烈的炮
火一步一步向小庙逼近,预示着
死亡一步一步向白求恩大夫
和
同志们逼近。在如此危险的情况
下,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
守阵地,不顾疲劳地
给伤员做手
术。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表现
当时环境的恶劣吧。指名分句朗
读,齐读。
1.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白
求恩大夫是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的?他是怎样表现的?
请同学
们再次默读第2~4自然段,边
读边画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做手
(1)交流句子:
白求恩仍然镇定
地站在手术台旁。
四、细节描
写,品析人
物形象(用
时:18分
钟)
①你知道“镇定”是什么意思
吗?
②“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
呢?
③从哪些地方看出白求恩大夫
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2)交流:敌机不断地在
上空吼
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在
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卫生部
长传达了师长的
决定,白求恩大
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
起,不能离开。” ①“沉思”是什么意思?白求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找出描写环
境的句子,用“____”
画出来。
(1)交流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
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
被烟雾淹没了。
②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
断地在周围爆炸。
③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
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
过来。助手们赶
忙把火扑灭。
(2)学生读读这些描写环境的句
子,并观看视频,感受战斗的激烈,
高尚的精神品质。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读句子,在
情境中展开对话。
1.学生默读第2~4自然段,
边读
边画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动作、语
言、神态的句子,相互间交流一下。
(1)学生
先在小组内交流对这些句
子的理解和感悟,然后每组派一名
①理解“镇定”的意思:遇到紧急<
br>情况不慌乱。
②“仍然镇定”说明白求恩大夫
仍然不慌不忙地给伤员做手术。
③交流汇报:“硝烟滚滚,弹片纷
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样
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大
夫仍然镇
定地给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
的腹腔里取出弹片,丢在盘子里。
④学生自由练读句子,学生示范
读,相互点评改进。
(2)交流“沉思”的意思,汇
报白
求恩大夫沉思什么。朗读描写白求
恩大夫做出决定的语句。
的语言。
4.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在熟读
解、感悟。重点品
读白求恩大夫
结合战斗的背景谈谈自己的理
句话的意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
在读中加深
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3.在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
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相关内容。
2.
学生理解词语时,可结合语境,
1.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
情势的危险,衬托出白求恩大夫
连环画,深刻体会战斗的激烈、
础上,结合视频,或学生绘制的
遥远,在引导学生品读
句子的基
离学生现实的生活场景比较
术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代表交流。
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恩大夫在沉思些什么呢?
②沉思后,白求恩大夫做了怎样
的决定?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3)出示
句子。白求恩说:“谢
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
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
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
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
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
你们的客人。”
①白求恩大夫说的“手术台”
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②
白求恩大夫说:“我是一名八
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大夫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③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
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
国人民进
行抗日战争,把中国人
民的解放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
业,这是什么精神?
2.引导学
生分角色朗读,读出
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以
及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
端
热忱的语气。
3.教师领读。
(1)课件出示句子:一连几发炮
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
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
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白求恩大
夫——(
接读)仍然争分夺秒地
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
个。
(2)集体讨论:这里的“
仍然”
告诉我们什么?这里的“争分
夺秒”又告诉我们什么?
五、感情升
华,拓展延
伸(用时:4
分钟)
1.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
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吗?
2.出示
课文插图,播放符合第
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
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
1.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内容,畅谈
自己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
话的理解。
2.借助图文和音乐的视听效果,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3)学生带着问题逐句读文思考。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这几方面汇报
讨论结果:
①
白求恩大夫说的“手术台”和
“阵地”不是一回事,这句话是一
个比喻句,他把“手术台”比作
“阵地”,表明他要坚守自己的岗
位。
②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1: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人,
他现在身在中国,为中国的伤员做
手术,当然是我们
的客人。
观点2:白求恩大夫是一名八路军
战士,他把自己和我们看成是一家
人了,
所以他不是客人。
③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
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
民进行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
放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这是国
际主义精神。
2.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1)配合教师朗读课件中的句
子。
(2)小组讨论后,汇报:白求恩大
夫不顾自己的安危,争分夺秒地给
伤员做手术。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
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
自己的阵
地。
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5.学生在交流白求恩的做法体现
出什么精神时,教师可引导学生
结合课前
搜集的资料来交流,必
要时教师要适当点拨。
6.教师领读时,可结合领读内容
适时渗透情感教育。
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了六十九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不下
教学重点在于创设情境,
激
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
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
同步朗读。
精神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