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萌到你眼炸
506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1: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的故乡作文-教师师德论文



教学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
内容
本课教 学内容有两个部分:一、观察太阳在空中的运动,发现其运动的规律。二、
教学
组织学生在太阳 光下观测物体影子的变化,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活动。对于五年
内容
级学生来说进行为期一天的 观察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1、教给学生
分析
正确的记录方法2、激发学生记录 的兴趣3、将所有的实验观测数据集中到一张记
录纸上,以便于分析,找出规律。
1、 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预期
2、 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教学
3、 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效果
4、 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5、 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重点:
教学
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重点
难点:
难点
连续一天的观察和记录。
教时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记录用的表格
准备 学生准备:尺子、10厘米长小棒、钟表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观察太阳
及影子,谈关
于太阳和影
子的关系。

二、 用“立竿
见影”的方式
来观察影子,
测量影子的
长度,记录影
子的方 位等。

三、进一步观
察测量影子,
初步认识到
影子的变化
是有一定的
规律。

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
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
2、质疑:太阳和影子之
间有些什么关系?

3、它们出现时间是一致
的。

4、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
太阳及影 子。强调:不
可以直视太阳,以免伤
害眼睛。
5、建议:为了我们能清
楚地 观察到影子,我们
选用一个固定不动地竿
子。师示范:把10厘米
长的小木棒插进地里 。
指导学生准确测量并记
录。
1、学生难以完成。
引起学生的思维冲
突,因为没有太阳的
存在,就画不出影
子,从而让学生认识
到太阳和影子的关
系密切。
2、学生讨论交流各
自认识。(没有太阳
就没有影子,没有光
线 不能形成影子)
3、说说发现。(影子
和太阳总是分别处
在物体的两侧。)
4、学生模仿老师的
方法,小组进行观察
记录。
5、汇报数据。

教学情况分析















6、回到教室,等待时间,
质疑:过一段时间影子6、讨论交流。
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会怎么动? 朝哪个方
向?为什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有关太阳运动的视频录像
准备 学生准备:竹篾、电筒、橡皮、小棒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模拟太阳
运动的实验。
通过模型认
识宏观世界
的变化规律。
二、总结归纳
出影子变化
的规律。体会
数据的重要
性。
1、谈论:通过上节课的
活动对太阳与影子的变
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大家能不能模拟出太
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情
况,需要哪些材料?
3、师巡视后给于肯定。
4、讨论:通过学习对于
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
助?












教学情况分析






1、小组讨论并汇报。
(太阳运动规律、影
子变化规律、)

2、小组准备材料,
进行操作。(每生动
手体验)
3、估计时间、认识
方位等。




教学
内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五年级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2.太阳钟
本课承上课,以有关太阳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并 获取有关日晷的知识。内容安排了:1、阅读资料,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2、
制作简易太阳钟。3、介 绍一种有趣的手掌日晷。
1、 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预期
2、 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
学习
3、 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结果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时
课时
教学
准备






















4、 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
重点:
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
原理。
难点:
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日晷图片
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引出话题。
让学生认识到太
阳和影子让人们
最初掌握了时间。
二、介绍古代计时
工具――日晷。
通过向学生展示
古代各种日晷,使
学生认识到古人
的智慧。
三、制作日晷,运
用所学知识服务
生活。
四、介绍手掌日
晷。






1、问学生时间,古
人没有钟表怎样知
道时间?
2、出示挂图――日
晷,引导学生观察
其组成部分与工作
原理。




3、指导学生讨论:
如何制作日晷?







4、介绍具体制作方
1、交流(提醒学生
运用上课所学知识)

2、观图,解图(日
晷组成:固定的刻度
和小棒。日晷工作原
理:太阳照射到小棒上投下影子,有规律
的划分刻度,反之往
后根据影子指向得
出时间。)
3、根据时间在固定
不动地小棒影子上
做上记号。标出时
间。把6:00~18:00都标上。往后就可
以使用了。(强调:
太阳钟要固定好位
置,或者摆正方向,
否则不准确。)
4、可以提出疑问与






















法。鼓励学生 进行
制作比赛,看哪个
小组制作得又准又
漂亮。布置学生用
上一天时间观察记
录,并制作完成。
5、介绍手掌日晷的
操作方法。










建议。





5、当堂进行尝试。
























教学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3. 昼夜交替
内容
教学
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维。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
内容成因。三、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四、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集中昼夜成因
分析
观点,进行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预期
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教学
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效果
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
步的。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从
重点:
教学
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重点
难点:
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地球仪、投影、小地球仪
准备 学生准备:手电筒
教学体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观图导
入,激发兴
趣。为什么
会有白天和
黑夜的变
化?
二、做模拟
昼夜变化的
实验,探究
昼夜变化的
原因。
三、 了解世
界上各国因
为地域的原
因导致昼夜
不同,时间
不同。
四、了解人
类各个时期
1、出示图片,同一区域
白天黑夜图。
2、白天称为昼,黑夜成
为夜,昼夜变化有什么规
律?对此,你有什么问
题?
3、我们来模拟昼夜变化
的情况,用投影表示太
阳,用地球仪表示地球。
那么 “地球”是怎么转动
的呢?请学生协助进行
模拟实验。适时提问:祖
国现在是什么时候 ?
4、分发给学生小地球仪,
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模拟
实验。提出要求,当中国
处于早晨的时候哪些国
家处于傍晚?当中国处
于深夜,哪些国家处于正
1、学生观图 。

2、学生提出自己的
认识。



3、讨 论,帮助学生
思维,一同学为太阳
手指着另一同学(地
球)该同学怎样运动
才 与现实一样呢?shi
实验得出: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太阳
是东升西落,所以地球是逆时针转动。

4、引发学生认识正
好出在地球另一边
教学情况分析







对昼夜交替
的解释。






































午?哪些国家和中国相
差大概6小时呢
5、介绍世界上一些国家
首都与中国北京时间的
时差情况。
6、远古时候,人类史怎
样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的呢?









地国家与中国的昼
夜情况正好相反大
概相差(12小时)。
有些国家又和我们
国家大概相差6小
时。
5、学生自学,可以
补充课外收集到的
资料。




教学
内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预期
教学
效果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4. 看月亮
本课主要教学 内容有三个部分:一、课文从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验出发,让
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二、观察模拟 月相盒内的月相。三、通过连续观察
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来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重点:
教学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重点
难点:
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时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
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引导学生回顾
生活经验,让学生
画出记忆中的月
亮。
二、观察模拟月相
盒内的月相。(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
三、指导学生连续
观察一个月的月
相。











1、板书课题,谈月
亮。大家都见过月
亮,它是什么样子
的?
2、教师结合学生的
月亮画进行整理归
类,引导学生发现
其不同形态。
3、由于学校没有月
相盒,所以我们这
项活动暂不进行。
4、引导学生进行 讨
论:要是我们想知
道这些不同的月亮
分别处于什么时
候,得进行观察,长期观察。如何进
行观察呢?
5、教师进一步介绍
记录的方法。
1、请学生上黑板画,
教师给予肯定。


2、学生质疑:这些
月亮为什么不一
样?分别是什么时
候的?



3、由学生小组讨论
观察的时间、地点。
教师指出:必须具有
耐心,恒心、毅力,
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课时 第二课时(一个月后找点时间)
教学教师准备:有关月相的挂图
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月相后的日记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展示观察记录
交流发现感受。


二、交流月相变化
情况,总结其规
律。


三、拓展延伸:月
相变化对生活的
意义。
1、进行为期一个月
的观察,大家肯定
有所发现,有所感
受,请大家谈一谈。

2、大家对月亮的变
化有了哪些了解?
3、通过观察总结,
你发现月亮的变化
有着怎样的规律。
4、指导观图,认识
各个时候的月相名
称。
5、我们了解了月亮
的变化规律对于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意
义?





学生活动
1、学生谈:月亮由
亮圆变缺 ,这段时间
是本月到月底。月亮
由没有到缺到圆亮
出现在十月初到中
旬。坚持 下来真不容
易。
2、农历每一个月的
的月相变化是:新月
-娥眉月-上弦月
-凸月-满月―残
月-下弦月-娥眉
月。
3、通过它的变化让
我们的古人了解晚
上的时间。
教学情况分析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本课是“白天和黑夜”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指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揭示昼
教学
夜现象对动物 的影响,说明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
内容
和“自己调节”的昼夜生 物钟。内容有:一、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二、了解
分析
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三、利用 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改变昼夜长短能改变动
植物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进一步反映出生物对环境的依 赖性。
预期
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教学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效果
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重点:
教学
知道昼夜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重点
难点:
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动物挂图
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动物活动资料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了解昼夜
变化对植物
的影响。











二、了解昼夜
变化对动物
的影响。





三、认识到改
变自然状况
1、谈话:花儿到了时候自会
开放,我们 睡到早晨自会醒
来,这是为什么呢?
2、引导观察郁金香、合欢树、
酢浆草、牵牛花 等植物的图
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
中会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影
响他们的变化 3、教师小结:每种植物的生
活习性都受到节律的支配,
按24小时变化着,我们称之为生物钟。
4、组织讨论:我们能不能通
过一定的方法来改造植物?
5、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书
中的哪些动物白天活动?哪
些动物晚上活动?
6、能不能联系动物的饮食情
况想想看为什么有的动物喜
欢白天活动?有的动物喜欢
晚 上活动?

7、我们能不能也像改造植物
一样改造动物的生活习性?
1、学生根据自
己的认识发言。


2、学生观察,
并小组内讨论。
进行全班交流。

3、讨论并归纳
出:植物受到光
线、温度等因素
的影响。所以改
变光线或温度
也许可 行。
4、学生进行交
流,汇报。

5、讨论得出:
动物各具特点 ,
每一种动物都
要适应环境,才
能生存。
6、学生举例。







可以改变动
植物的生活
情况。





































8、教师小结:我们只有充分
的认识他们才能改造他们,
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9、我们该怎么样来认识它们
呢?你打算认识哪种动物的
活动情况?
10、教师进一步指导观察方
法及强调注意事项。



7、小组讨论,
确定观察对象。


教学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1. 光的行进
内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认识光源。通过图片认识 光源有自然光
教学
内容
和人造光之分。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通过图片引导学生 发现光的直线传
分析
播现象,在通过实验验证之。三、研究小孔成像。制作小孔成像仪。
预期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效果
4、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重点:
教学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重点
难点:
难点
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图片资料、手电筒、刻出小孔的卡纸、多媒体
准备 学生准备:手电筒、小孔纸板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引出话题。

二、认识光源。






三、探究光是怎
样行进的。












1、教师吟诵: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
2、质疑:对于光和色
彩,你都知道些什
么?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
观察。
4、师进行总结:自然
光和人造光。
5、组织进行讨论:这
些光有些什么特点?
6、请同学们看每一束
光线,有什么特点?
7、你能用这些材料
(出示小孔纸板、手
电筒)证明光是沿直
线行进的吗?
8、师对学生的设计提
出质疑,并完善。
9、组织进行实验。
10、光在 水中也是直
线行进的吗?你能设
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
1、学生猜谜,并尝
试补充。

2、学生观察交流:
灯泡、蜡烛、太阳、
闪电、萤火虫等。

3、学生观察,小组
讨论。

4、光是沿直线行进
的。
5、小组内讨论并设
计实验方案。将三张
小孔纸板放在同一
直线位置,用手电照
射,看穿过小孔的
光。
6、领取材料,进行
实验。
7、小组进行讨论并
设计实验。










四、研究小孔成
像原理。




































的假设吗?
11、鼓励回去进行实
验。
12、出示多媒体:小
孔成像视频。
13、怎么会出现这样
的情况?你能解释解
释吗?
14、用蜡烛做演示实
验,解释小孔成像的
原理。
15、我们来做一个小
孔成像仪。










8、学生猜测,提出
自己的想法。




9、学生模仿制作。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2. 照镜子
本课主要教学 内容有:一、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光的反射概念。二、研究
教学
镜子的反光现象。三、用平 面镜做玩具或游戏。四、照曲面镜,了解它们的应用。
内容
本课旨在带领学生利用熟悉的日用品 -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说明镜子可以
分析
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 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
预期
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教学
3、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效果
4、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5、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重点:
教学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重点
难点:
难点
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教时 2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大些的平面镜
准备 学生准备:平面镜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初步认识
光的反射现
象。












二、研究镜子
的反光规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1、提出想法。


2、操作,并按要求
照射室内位置。
3、光照射到哪里,
哪里就能被眼睛看
见。

4、用镜子反射到脸
上,让光线变强,看
得清楚些。


5、两人一面镜子,
进行研究。
6、汇报:从镜子中
看见自己时,看不到< br>更多东西,从镜子中
看到别人时,看不到
教学情况分析







1、户外阳光明媚,你怎样
将阳光引到教室里?
2、请学生进行操作尝试。
3、我们为什么在夜晚看不
到东西,而在明亮的白天
确可以看见东西?
4、我们身处教室比较暗
淡,你们能想办法让大家
看得更清楚吗?
5、师进 行总结:其实我们
的脸也像镜子一样能反射
光线,只是反射效果没有
镜子好。
6、引导观图,了解月亮、
玻璃幕墙等。
7、镜子反光有哪些规律
呢?我们来研究。
8、组织汇报研究收获。
9、教师小结:光线传播是
有规律的—射入角和射出





角度一样大小。板书解释。 自己。
10你能证明这一点吗? 7、小组讨论,设计
11组织进行实验。 实验。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大些的平面镜
准备 学生准备:各色蜡光纸、平面镜、和牙膏盒子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制作平面
镜玩具。











二、照曲面镜。




三、拓展。








1、教师出示潜望镜和万花
筒,让学生尝试玩耍。
2、介绍制作方法与步骤。

3、教师进行巡视,个别指
导。
4、引导学生展示制作好的
潜望镜或万花筒。师进行
表扬鼓励。
5、提出更高要求:你能设
计出照到后脑勺的潜望镜
吗?
6、交流展示设计草图。
7、组织学生照金属勺子的
正反面。
8、小结:我们面对凹面镜
显得大,面对凸面镜显得
小。
9、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
样的曲面镜吗?
教学情况分析






1、玩耍,并说说感
受。
2、学生准备材料,
提出疑问,进行制
作。

3、学生展示。


4、小组讨论并设计
潜望镜,画出草图。


5、照曲面镜,交流
发现。



6、组织交流。




教学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3. 研究透镜
内容
教学
本课安排了教学内容有:一、通过观察水中吸管的弯折现象,了 解光的折射现象。
内容
二、研究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三、自制望远镜。通过本课学习,旨在让 学生能
分析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
预期
弯折。
教学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效果
重点:
教学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重点
难点:
难点
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放大镜、烧杯、近视眼镜等
准备 学生准备:涂黑的纸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折射。









二、研究放大镜
(凸透镜)。









三、研究近视眼
1、出示盛水的烧杯,
放入铅笔,让同学们
观察现象。
2、请同学联系生活说
说还有什么时候看到
类似的现象?
3、师介绍,当光线从
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
交界面出现弯折,这
就是折射。
4、出示放大镜。请同
学说说其特点?
5、引导玩放大镜。清
同学说说放大镜的玩
法有哪些?
6、教育学生注意安
全。
7、组织汇报,怎么玩
的,有什么发现?
8、师及时表扬,并进
行板书。
9、出示近视眼镜,引
1、知道光线从一种 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生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 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情况分析






1、说说看到的现象,

2、联系生活说说以
前见到的类似现象:
水中鱼等。

3、联系生活说说光
线还有可能从哪种
物质射入另一种物
质?
4、透明的,摸一摸
是中间厚边缘薄。
5、看字、在阳光下
烧纸、看人……

6、领取材料,进行
实验。
7、光斑汇聚一点容
易烧着,看人的时候
近出大,远了就倒
了。
8、近视眼镜和放大


镜(凹透镜)















四、了解凸透镜
和凹透镜的用
途。






















导学生观察。
10、鼓励学生对近视
眼镜的特点做出猜
测?
11、提供材料让学生进
行验证。
12、组织汇报。
13、师小结:其实 准
确的说像放大镜这样
的透镜称之为凸透
镜,像近视眼镜这样
的透镜称之为凹 透
镜。
14、讨论:生活中哪
些地方用到凸透镜和
凹透镜呢?
15、鼓励课后尝试。





镜正好相反,中间薄
边缘厚。
9、缩小、不聚光、
正像。
10、学生进行操作。








11、望远镜、显微镜
等。



教学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4. 七色光
内容
教学
本课在学生对光 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的了解
内容
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 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内容有:一、认识太阳光是由七
分析
种颜色组成的。二、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预期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教学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效果
重点:
教学
认识日光由七种颜色的光构成。
重点
难点:
难点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的。
4、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 不同的。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七色圆盘、三棱镜
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尺、玻璃纸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制造七色













三、制作七色
1、谈话:见过彩虹吗?什
么样子?什么时候见到
的?
2、彩虹有哪些颜色组成?
3、师用三棱镜制造七色
光,给同学看。
4、 激发兴趣:同学们想制
造彩虹么?师介绍方法:
把塑料尺子放在太阳下照
射,翻滚尺子 ,观察书本
上就会有彩虹。
5、组织交流所看到的七色
光情况。
6、师组织讨论:为什么尺
子也能制造出彩虹?
7、组织阅读第77页上的
资料,了解牛顿当年研究
的情况。
8、组织讨论:通过实验和
阅读资料你有什么新的认
识和想法?
9、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七
教学情况分析






1、雨后天晴,天空
中出现的彩虹。

2、红橙黄绿青蓝紫。
3、的确是:红橙黄
绿青蓝紫。
4、学生倒户外尝试。
制造出彩虹。



5、光彩不鲜艳,但
是可以看到,细小。
6、观察研究尺子和
三棱镜的共同点就
是尺子的刻度部分
有点像三棱镜。
7、原来阳光并非是
单纯颜色的光,而是
由七色组成。

8、学习制作七色圆


圆盘

四、通过玻璃
纸看世界
色圆盘称之为“牛顿盘”。
10、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
成的,我们如果用一种颜色的玻璃纸来看世界会怎
样呢?
11、组织交流:有什么发
现?


12、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表
扬,鼓励学生自己解释所
观察到的现象。




盘。
9、学生尝试用玻璃
纸来看外界环境。


10用什么颜色的玻< br>璃纸看白色墙壁,就
显示出什么颜色。整
个世界都变了。红的
不是红的,绿的不 是
绿的……


























教学
第三单元 电和磁1. 简单电路
内容
本课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 一课,虽然只是用电池与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
教学
内容
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和学 习,却为学生打开了新的领域之门,为其以后学
分析
习研究电学打下基础。
预期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效果
4、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重点:
教学
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重点
难点:
难点
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时 1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电学实验盒
准备 学生准备:干电池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二、认识电路
的基本组成
元素。















三、提升练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
内的电灯。提问:为什
么它们能亮起来?
2、(出示 电池)电池也
有电,我们用它代替生
活中电源(板书电源),
(出示小电珠)我们用< br>小电珠来代替灯泡,你
能让它们亮起来吗?
3、教师分发材料。

4、师给于肯定,提出
质疑:同学们,我们生
活中并不是一直把灯
开着,这太浪费了, 所
以我们有了开关,你会
给它们加开关吗?
5、同学们的设计很棒,
能画下来吗?教师介
绍各种器件的画法。
6、师给予表扬与鼓励。
7、同学们都看到了,
1、有电,有灯泡。


2、学生小组讨论方
法。
3、组织交流。原来还
得用到电线。(板书电
线)及时总结电路的
基本元素。

4、学生分组进行实
验。
5、自组尝试增加开
关。


6、展示开关所加的位
置及控制情况。
7、学生尝试画电路
图,并展示图画情况。

8、小组讨论,画出设


习。













我们教室的四盏灯是
由一个开关控制的,你
能做到么?
8、同学们真了不起 ,
那我们就来尝试更难
的,有信心么?路上的
红绿灯由一个开光控
制,你们能 做到们?
9、师给予表扬。总结:
电学知识我们还只是
开了一个头,其中还有
很多有趣的知识,同学
们只要认真钻研,就一
定能取得重大成就。但
是我们现在还只 能通
过干电池来做实验,生
活中的电源是有危险
的,我们不能尝试。



计图。展示设计图并
尝试。

9、小组讨论,并尝试。
10、展示小组完成情
况。





















教学
内容
第三单元 电和磁 2.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广泛,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应该了解
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 知识。本课内容有:一、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
教学
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二、指导学 生用自己制作的检测器,检测身边的一些金
内容
属和非金属小物品。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准 备。三、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和
分析
自然界的水都是导体。四、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常见的电器 、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
辨析,分析哪些部位是导体,哪些部位是绝缘体。
1、 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预期
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的性能。
教学
3、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效果
4、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
教学
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重点
难点:
难点
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盐水、电笔、学生电源、电学实验盒
准备 学生准备:干电池、铁尺、文具盒、铅笔等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




二、 研
究认识
导体和
绝缘体。





三、研究水是
否能导电。


1、出示上节课学生连接
的 简单电路,如果我们在
这些电路中接上一些物
体,电路中的小电珠还会
亮吗?
2、教师出示:铅笔、钢
尺、文具盒、橡皮等材料,
要求学生进行预测。
3、请同学们领取材料进
行实验验证。
4、组织汇报交流:有些
能让小灯泡 亮,那就是导
体;不能使小电珠亮的是
绝缘体。
5、教师进一步提问:水
是液体能否导电呢?我
们该如何预测呢?
6、教师提供给每组一杯
教学情况分析






1、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回答。



2、学生预测:钢尺、
文具盒连接上能亮,
而橡皮和铅笔不会
亮。
3、小组进行实验验
证。并做好记录。
4、学生展示实验记
录卡和研究成果。


5、学生预测,并设
计实验。









四、联系生活
拓展。













盐水和一杯自来水请学
生分别实验。
7、教师演示实验:用学
生电源连接自来水,使小
灯泡亮起来。
8、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
是导电的,在检测电路时
人们是怎么做的?
9、教 师示范使用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质
疑:电笔中的灯亮了,说
明什么呢?
10教师给与肯定。

11、总结:生活中的物体
一般情况下分成导体和< br>绝缘体,可是有些物体当
情况改变就改变性质,可
能导体不导电,绝缘体导
电。 望同学们多观察,但
一定要注意安全。







6、小组实验,盐水
导电,而自来水却不
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7、学生惊讶。


8、电笔。



9、有电流通过,带
点。还说明我们人体
也是导体,大地也是
导体。而我们不能用< br>手接触前端的金属
杆,因为那会触电。















教学
内容
第三单元 电和磁 5、电磁铁
本课 是在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的,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
教学
磁和电的关系。内容 安排有:一、制作一个电磁铁。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内容
和那些因素有关。三、研究电磁 铁的两极变化。四、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
分析
应用。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预期
2、能够做一个电磁铁并能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教学
3、能通过探究实验,概括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效果
4、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
5、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教学
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重点
难点:
难点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教时 2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电学实验盒
准备 学生准备: 干电池、回形针或小铁钉若干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制作电磁





三、认识电磁
铁的构造。







四、研究电磁
铁的正负两
1、演示磁铁吸引回形
针。提问:铁钉能 吸回
形针么?
2、师演示用电磁铁装
置吸回形针。
3、你们也能用铁钉吸
气回形针的,想试一试
么?
4、师介绍制作电磁铁
的方法。
5、你认为这种装置能
吸起回形针的原因在
哪里呢?
6、对,这些部分缺一
不可。进一步质疑:那
么电磁铁和普通磁铁
一样具有两极么?你
们能证明自己 的想法
么?
7、鼓励学生进行实验
教学情况分析






1、学生:不能会答。


2、学生惊讶。



3、生根据介绍制作电
磁铁并吸起小铁钉或
者是回形针。
4、小组交流,并汇报:
电池、导线且是绕着
的、铁钉。
5、小组讨论,并设计
实验方案。用一块永
久磁铁对应尝试。




极。 验证。有需要的材料可
以到讲台上领取。
8、组织汇报实验情况。
质疑:如果我们电源的
正负极调整一下,又会
有什么样的结 果呢?
9、组织汇报交流本课
的收获和体会。布置:
回去后想想生活中哪
些 方面用到了电磁
铁?
6、学生根据设计进行
实验。
7、学生猜测并进行实
验。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电学实验盒
准备 学生准备: 干电池两节以上、小铁钉或者是回形针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研究影响
电磁铁的磁
力大小的因
素。











三、总结
1、交流课后收集的资
料。
2、出示电磁起重机,
质疑:你们知道电磁起
重机的工作原理么?
3、电磁 起重机的工作
原理正在这里,可是大
家都知道电磁起重机
的磁力比我们的要大
得多,你认为电磁铁的
磁力大小受到哪些方
面的影响呢?
4、你们能设计实验来
验证么?
5、组织汇报实验设计
方案,请大家指出存在
问题。并鼓励实验。
6、提出要求:分工要
明确、记录要及时。
7、组织汇报交流。
8、师总结
教学情况分析






1、生展示所了解到的
生活中试用了电磁铁
的方面。
2、生根据上节课的学
习汇报:电源、线圈、
铁钉。
3、小组讨论:电力大
小、线圈多少、铁钉
(铁棒)大小等方面。


4、小组交流并设计实
验方案。汇报实验方
法。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
验,并及时记录数据,
进行分析。
6、线圈越多磁力越
大,电量越大磁力越
大。






教学
内容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围绕定量观察、统计分析来开展,以测量呼吸和心
教学
跳系数的活动为主线来组织、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变化。内容有:
内容< br>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从
分析
而 发现人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和呼吸变化。二、组织学生收集三种状态下的呼吸和
心跳的数据。三、组织学生 对数据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预期
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效果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重点:
教学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
重点态。
难点 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秒表
准备 学生准备: 记录用的相关用品和运动用品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导入




二、测量呼吸
心跳一分钟
内的次数。












1、我们运动的时候与
坐在教室里的时候身
体有什么不一样?
2、今天我们一起来测
量心跳和呼吸情况,研
究研究有什么样的规
律?
3、怎样才能算是一次
呼吸?
4、你们认为我们人体
静坐时一分钟大概呼
吸多少次呢?
5、教师计时。
6、指导学生记录下数
据。
7、你们认为我们人体
静坐时一分钟内的心
跳次数时多少呢?

8、教师发给学生秒表,
1、生:大口喘气、心
跳加快、流汗……


2、跃跃欲试。


3、“一呼一吸”为一
次呼吸。
4、学生预测,教室随
机板书下来。

5、学生数呼吸次数。
6、简单汇报。

7、学生预测。



8、生用秒表来计时测














三、分析数
据,认识人体
心率和呼吸
的规律。





























指导学生使用,并用秒
表来计时。
9、组织学生进行运动,
(到操场跑一圈 或跳
绳一分钟等)并测量运
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
数。
10、引导学生谈谈前后
数据的差别。
11、组织测量休息后的
心跳和呼吸速度。
1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 数据摘录和计
算平均值。讨论其变现
出来的规律。
13、进过以上测量,我
们对人体的认识进一
步加深,你产生了哪些
感兴趣的问题呢?
14、鼓励学生课后收集
资料来了解。
心跳一分钟内的跳动
次数,并记录。
9、小组为单位,可以
独立完成,可以互相
帮忙。



10、生进行测量。

11、学生小组内完成
记录和计算,并讨论
其变化规律。安静状
态和休息后的接近,
而运动起来后人体的
呼吸和心跳会加快。
12、生质疑。



教学
内容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2、肺和呼吸
本课是在前一课疑问重重的情况下深入学习呼吸系统及其运作的一课。 内容
教学
有: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二、利用澄清石灰水,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呼吸气
内容
体的不同。三、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四、测一测自己的肺活
分析
量。五、保护呼吸器官教育。
1、认识鼻、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
预期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教学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效果
4、能用一定的方法测自己的肺活量。
5、知道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重点:
教学
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重点
难点:
难点
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教时 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 图片、多媒体、人体半身模型、小黑板、针筒注射器
准备 学生准备: 石灰水、吸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导入选择
疑问
二、展开研究
认识人体的
呼吸器官















1、通过上节课的测
量 ,我们发现了呼吸
和心跳的一些规律,大
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
问。(小黑板出示疑问)
2、大家提出这么多疑
问,我们这节课不能都
解决,没有这么多时
间,同学们 最想解决哪
几个问题呢?
3、我们是怎样呼吸的
呢?这得先认识我们
人体的 呼吸器官。你知
道哪些器官参与了呼
吸么?
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人体呼吸器官,介绍名
称和作用。

5、(出示人体模型)你
1、学生看疑问回顾上
节课。



2、生提出最想解决的
问题,筛选出来最佳
的。


3、组织学生进行交
流,谈学生所了解的
人体呼吸器官组织
等。

4、学生观察。



5、学生根据模型指认









三、研究呼吸
气体的不同。



能指出各呼吸器官
么?并且说出它们的
作用。
6、为什么我们要不停
的呼吸呢?这一呼一
吸的气体有什么不一
样呢?
7、你们有什么办法能
证明这一呼一吸的气
体有什么不一样吗?
8、教师组织讨论:这
个实验,我们应该注意
什么?
9、教师提供材料。
10、组织汇报交流。
11、教师给予肯定。并
图示我们空气中气体
含量图 解,呼出气体含
量图解。指出:肺将氧
气吸收,将二氧化碳呼
出来,进行气体交换。
各部分呼吸器官名称
和作用。

6、学生提出认识:呼
出的是二氧 化碳,吸
进的是氧气。(这是一
个不够正确的认识。)
7、生设计用石灰水做
对比实验,考虑所需
仪器设备。
8、生:等量的石灰水,
吸管要选择干净的。
9、学生分小组进行实
验。教师巡视指导。
10、石灰水变得浑浊,
说明其 中含有大量二
氧化碳。而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没有呼出的
多。所以显得澄清。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 肺活量测量仪
准备 学生准备:气球、软尺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测量肺活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1、生介绍


2、学生说自己的认
识。

3、使劲的吸气,再尽
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4、学生用气球进行实
验。
5、学生进行测量。

7、几名同学测量。


教学情况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呼吸器官
及其作用。
2、我们体检的时候有
一个是测量肺活量,你
们知道什么是肺活量
么?
3、我们怎么测量肺活
量的?
4、师介绍测量方法。

5、教师分发材料。
6、组织汇报结果。
7、教师出示肺活量测
量仪。
8、肺活量有大有小,




二、认识吸烟
危害






三、宣传吸烟
有害健康





























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呢?介绍相关资料。
(多媒体)
9、教师出示:禁止吸< br>烟的图片。质疑:这个
标志什么意思?你在
哪些地方还见过?
10、知道吸烟有哪些危
害么?
11、组织汇报交流。
12、了解了吸烟 的危
害。你打算怎样来宣传
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
让更多的人走向健康
呢?
13、师提供白纸,鼓励
学生大胆发挥。





9、学生和老师对话。



10、生介绍相关资料。


12、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想法:写宣传标
语、编一份宣传小报 、
画宣传图等等。

13、小组行动。



教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有 :一、主要解决“心跳是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和了解
教学
内容
心脏的跳动。二、 主要解决“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
分析
的功能。三、讨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即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预期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教学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效果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重点:
教学
认识心脏。
重点
难点:
难点
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模型
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心脏的知识
教学体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心
脏和心跳



















1. 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
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 得快”
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
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
赛内容是: 在身体上找出一处
有血管的地方)
2. 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
身体,它们有 的粗,有的却很细,
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
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
身 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
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
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 离!
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
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
的?
3. 提问: 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
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教师小结: 血液要想在血管里
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
教学情况分析






1、学生找。





2、学生可以补
充介绍找来的
资料。







3、学生提出猜
测。

4、学生回答。





















二、认识心
跳的作用











三、了解血
液循环的
意义



四、讨论应该怎样关
爱自己的
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
脏是什么样子吗?
5.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
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
大小: 心脏是由肌 肉构成的,
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
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
300克左右 ,和一个大鸡腿的重
量差不多。
6. 提问: 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
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7. 根据学生回答再问: 你知道
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8.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
课件并小结: 心跳就 是由心脏
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
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
结束。的确,只 要还有一口气,
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
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9. 心 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
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
呢?(学生猜测)我们来研究一
下 。
10.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
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
的关系。教师讲解: 心脏就像
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
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
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
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
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
不停的流动。
11.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
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
识推测一下吗?

12. 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
解。
13. 心脏是如此重要,如果这个
泵出现毛病,那么人的生命就岌




5、学生找后汇
报。







6、学生手握滴
管反复挤压松
开,体会心脏
的收缩与舒
张。
7、学生利用在
水中挤压滴管
来模拟心脏跳
动。要求: 边
操作边体会自
己的猜测是否
准确,并说理
由。







8、学生猜想。



9、小组讨论:
为什么运动之
后,呼吸和心
跳会同时加


心脏


岌可危了,全世界每年由于心脏快?
和血管出现问题而死亡的有10、阅读资料。
16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
29.2%。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先天
性心脏病、风湿性 心脏病、心瓣
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14. 小结: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
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否则会增< br>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
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
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 能使心
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




























教学
内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预期
教学
效果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
本课主要教 学内容有:一、对证据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出合理的解释。二、
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 生领会解释的效能和条件。三、通过实
例辨别事实与解释的联系与区别。四、了解解释要不断完善。
1、能够辨别事实与推论。
2、知道什么是解释。
3、能对证据进行解释。
重点:
教学
对证据进行解释。
重点
难点:
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时 1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多媒体
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了解“解释”
是怎么回事
















二、做“毛细现象”
的实验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小组
交流。


2、学生表达发现的
规律。

3、学生做出解释。










4、学生进行实验。

5、学生回答,教师
补充,介绍。

教学情况分析







1、多媒体出示书中
的图。要求仔细观
察,看到什么?有
想到什么?
2、对这几位同学的
身高曲线图,你有
什么想法?
3、雪地上留下的脚
印,你看了又有什
么想法?
4、讲述:每位同学
都有自己的想法。
以前在科学课中,
我们用眼睛看,用
耳朵听,观察后总
有 自己的想法,这
就是你对现象做出
的解释。
5、谈话:教师介绍
材料准备和要求。
6、提问:对于刚才
的实验现象,你有
什么解释?


三、认识事实与解
释之间的关系









四、认识正确的解
释是经过不断修
改来完善的。



























7、出示一个烂苹
果,提问:解释与
事实 之间是怎样的
关系呢?出示7句
话,请学生,做出
判断。
8、组织汇报交流。
9、我们应该利用获
得的充分证据,运
用已有的知识,进
行合理的思考。
1、谈话:许多科学
结论都是令人信服
的解释。那么是怎
么得出的呢?
6、学生判断,哪句
是解释?哪句是事
实?








7、学生阅读资料



教学
内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预期
教学
效果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2、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实质上是用模型来表现内在的思想,无 论建立的是无力形态、图形
还是数学共识形态的模型,其科学探究的意义、趣味与艰难程度都丝毫不亚于 其
它过程探究技能。
1、知道模型的种类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重点:
教学
认识模型的作用。
重点
难点:
难点
建立模型。
教时 1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多媒体
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一、探究“嘿盒子”
模型










二、认识如何用模
型解释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1、谈话:同学们,
上节课 我们一起学
习了“解释”,这节
课我们首先来解释
这个黑盒子。
2、出示盒子,介绍
基本信息。
3、同学们已经知道
如何找障碍物的方法,现在我们再用
画图的方法进行
“解释”。
4、谈话:同学们是
不是 非常想知道盒
子内究竟是什么的
呢?遗憾的是我们
不能打开,现实生
活中有很 多这样的
情况。我们只能猜
测。
5、教师出示三秋
仪、动植物细胞模
型、自然界中的水
1、学生小组讨论,
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




3、学生尝试画图,
并展示。







4、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纸筒模型











四、小结















循环(课件)。 5、交流对这些模型
6、这些模型起到了的作用的解释。
什么样的作用呢?
7、谈 话:(出示纸
筒)这是一个密封
的纸筒,拉动露在
外面的任意一根
线,其它都 会动,
你觉得里面会是什
么样的么?
8、学生建立图示模
型来解释。
9、教师小结归纳。
10、怎样建立模型
解释现象:1、分析
问题,2、收 集数据,
3、找出物体之间的
关系,4、确定条件,
5、规定材料,6、
建立 初步模型,7、
评价模型,8、修改
模型。

爸爸的心愿-拜年的话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网-河北联合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南京招生信息网


李志希-中国证券业协会远程培训系统


外语专业大学排名-我的学习计划


大病医疗救助申请书-动物笑话


麻省理工学院图片-职业能力考试院


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山东省历年高考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