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格式备课
gre高分作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五篇课文,一次习作,一个练习和一次读书活动组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故事集锦”。分别为成语故事、文学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
成语
故事和寓言故事重在说理,文学故事和民间故事重在赞人。成语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
有些要知道来历才
能理解。像《成语故事》中三则成语均属于后一种情况。在教学中在巧妙
地处理故事和它的引申义之间的
关系,哪一个先讲,哪一个后讲,大有学问,要视具体情况
而定。一般地,我认为第三则成语故事应该从
故事讲起,因为学生对这个成语接触还是比较
陌生的,它的引申义也相对要难理解一些。教学这三则成语
故事还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
要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故事内在的含义,不要空谈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历来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内涵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主要目标,
立足
文本,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体会贾岛认真严
肃的创作态度,严
谨治学的可贵精神,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作文时斟酌文字
的重要性,并能付之实践。 <
br>《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我个人还是欣赏课文所讲的凄美感
人的故事
,讴歌了正义,鞭鞑了丑恶。中秋之夜,吃着月饼,想着这样美丽动人的传说,你
怎么不会珍惜今天幸福
的生活?怎么不会愿意为他人付出一点呢?课文从“后羿射日”开始
娓娓道来,详略得当,人物的形象在
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学时要抓住重要
的段落,理解和感悟并重,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
训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领会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读书莫放“拦路虎”》为了加强课外
阅读的指导,苏教版高阶段的每册教材均安排了有
关阅读指导的文章。该文就属于这一类,主要是指点读
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这类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这个指点我认为首先
应该从整体入手,让学生
知道这是议论性文体,然后还要知道其主要的观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
以了。
《伊索寓言》课文里面的三则寓言,前两则我们耳熟能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可能
第一则寓言的寓意需要教师联系生活作适当的点拨,而第二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可结合课后
练习3来落
实相关训练。第三则寓言的教学可与《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对照着进行,让学
生正反两方面获得多元的
感悟。当然,这三则寓言的主体价值,即那句画龙点睛之笔一定要
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包括这种形式,最
后也要总结归纳,便于学生今后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21个生字,会写31个生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4,.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收到潜
移默化的教育。
5.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教学本组教材,要
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自读中,教师要参与阅读活动,要帮助学生
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并引
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阅读实践,最终达到教学
目标。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点,拓展升华,让学
生进行此举积累,课文复述,同时进行课
外阅读的指导。
课时安排:
本组建议用1
5课时。精读课文一般建议用2课时,略读课文建议1课时,习作建议2课
时,练习建议3课时,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8、
成语故事
课型
第一课时(阅读课)
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
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
导学
到寓意。
媒体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自相矛盾
盾——矛
穿(?)
一.坚固——戳不穿
不穿(?)
二.锐利——戳穿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说几个成语吗?成语课前搜集成语。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
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我会说:
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生交流积累的成语
三则成语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我会学:
2.出示自学要求: 1.
学生自学课文
(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2.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词及不理解词语,并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且读正确
3.检查自学效果。
3、通过查工具书理解词
(1)生字词正音。 语的意思。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4、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夸口戳穿腮帮俸禄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你能简
单的说说吗?
四: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
br>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
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
话呢?指名朗读,
学生评议。
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
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你
能
说说“自相矛盾”意思吗?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
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
有人
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
道什么。
5..分析他说的话。(板书)
6讲讲“自相矛盾”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描红
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了几个故事?
我会学:
1. 交流课文写了哪几个
故事,并简单的说说。
2. 自由的轻声读课文想
想自相矛盾讲了一件
什么事?
3.
讨论“夸口” 是什么
意思?文中谁在说大
话呢?他说的是什么
大话呢?指名朗读,<
br>学生评议。
4.
“张中结舌”什么意
思呢?那人为什么张
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呢?
5. 联系
实际说说自己有
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的错误,你周围有没
有人犯过这样的错
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
知道什么。
6. 指名分析那人说的
话。
当堂检测:(简单的字词
就可以了)
一. 给下面的字注音:
戳 滥
韵 僧 唬 矛 锐
盾
二.辨字组词
矛( )楚( )锐( )
茅( )焚( )悦( )
逼( )
副( )
三.写出几个你知道的成
语故事名称。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
导学
到寓意。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媒体
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8、
成语故事
课型
第二课时(阅读课)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主体
板书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 混——逃走
起吹 独奏
神奇
画龙点睛
无睛——————点睛
形象逼真
缺少神韵 腾空飞走
导 案
一.复习生字词
矛 盾 楚 锐
壁 韵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惊叹不已
二. 精读《滥竽充数》
1.理解课题的意思,请同学们查
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
这四个字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
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么了
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
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
竽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
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学 案
1. 熟读下列词语并默写:
矛 盾 楚 锐
壁 韵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惊叹
不已
二次修注
2.
课前查字典理解“滥”
“竽”“充”“数”这四
个字的意思。
3.边读课文边想:南郭先
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
得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4.理解句子:“战国时,齐
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
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2)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
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
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
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4.朗读句子:“每
当演奏时,他
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
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
俸禄。”
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6.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
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是„„”造
句。
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
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
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 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
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
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
所以人们觉得怎样?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
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4)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
么样的语气?
(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
而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
论。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1)读一读,比较:这三
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
“总是”说一句话
(2)练习用“总是”说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
中懂得了什么?(小组讨论
交流)
6自学《画龙点睛》并思考: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
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
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7、小组讨论,并且有感情
地朗读
当堂检测:(适当补充一些)
一写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 )( )
来自历史故事
的成语:( )( )( )( )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
( )( )
二用总是„„ 不要„„
而要„„造句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导 案
一、出示诗句,导入 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
光皎洁。一个和
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
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
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
br>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
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9.推敲
皎 斟 尚 愈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
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9推敲
课型
阅读课(第一课时)
导学
媒体
投影片、录音
学 案
1、课前搜集资料
(1)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2)诗人贾岛的相关资料。
二次修注
(
1)指读诗句,注意读准
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词
语: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
尚”的“尚”读轻声。
(2)
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
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
俗。他作
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
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
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
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
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
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
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
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
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
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
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
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
首
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
许改用“敲
”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
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
4、学生做一做“推”和“敲”
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
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
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
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
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
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
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
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
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
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
境贫寒 夜深人静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
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
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
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
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
意思。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当堂检测:
一. 加点的字注音
逄蒙 贪婪 昆仑山
药丸 企图
二.给多音字组字
难( )济( )为( )
( ) ( ) ( )
三.补充词语
大力( )( )迫( )( )
待 皓( )( )空 (
)
( )婆娑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9推敲
课型
阅读课(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
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
钻研的精神。
导学
媒体
主体
板书
9.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导 案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
岛来到友人家门前,
轻轻叩响了朋友
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
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
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
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
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
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
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
A、用手
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
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
(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C、试
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
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
道
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
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学 案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
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
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
在
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
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
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
树上沉睡
的小鸟)。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
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
友)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
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
的义项:
A、用手接触一下
(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
(动作演示);B、用手探
取(动作演示
在课桌内摸东
西);C、试着了解,试着
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
D、在黑暗中行
动,在认不
清的道路上行走。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
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
静、迷人。
二次修注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
谁?他正在干什么? <
br>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
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
别用“--”和
“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
中
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
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
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
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
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
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
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
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
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
的仪仗队的?画出贾
岛和行人在韩愈
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
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
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
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
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
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2)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
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
别用“--”和“
”画出
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
段中找出它的近
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
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
找个近义词。
2、指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说说这两
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
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
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
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
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
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
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
出责问的语气
,贾岛的话要
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
气。
(2)分角色朗读。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
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
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
贾岛“犹
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
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
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
好的理由。
(3)
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
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
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
“敲”
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
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
故事,大家都
知道了“推敲”这个词
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
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 )岛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
门( )
2、学生交流。
3、“犹豫
不决”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
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
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
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1)指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
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1)指读课文。
(2)说说“敲”字比“推”
字用得好的理由。
(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
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
法)
2、齐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完成作业
当堂检测:
1.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
诗。
2、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
吟哦( )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 )岛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9推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复述故事。
9推敲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课型
第三课时
导学
媒体
导 案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
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
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
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
像放
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
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
学 案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
1.学生练习熟读课文
2.读后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
顺序。
二次修注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
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
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1. 练习造句
2.
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
生评点
3. 作业
1)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
人听。
当堂检测:
1、《推敲》贾岛的《
》
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的“敲”原先是
“推”,因此,后人(
)
叫做“推敲”。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
“敲”好?请说明理由:(
)
3、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
人贾岛(
)与韩愈一起
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
现了贾岛( )的钻研精
神。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堂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10.嫦娥奔月
课型 阅读课(第一课时)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导学
媒体
2.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
己为人的品质。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的八月
十
五是什节吗?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1.学生交流有关中秋节的资
定为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料,
并齐读课题。
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设疑:嫦娥是谁?她为什么奔月?
“奔”是什么意思? 2.生自学课文。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3.学生自学:
(1)生字词正音 (1)认读生字词
昆仑山 除害 奸诈 贪婪
闯
威逼 洒满银辉 企盼 后羿 逢
蒙 百宝匣 树影婆娑
(2)解词:敬重 奸诈 贪
(1) 解词:敬重 奸诈 贪婪 接婪 接济 威逼
时值中
济 威逼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周秋 迫不及待 周旋
旋
(3)逐节朗读课文,理解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不懂得词句。
(三)理清文章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的(三)理清文章脉络
意思,把意思相似的归纳为一段,着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个
给课文分段。
2. 讨论后交流:
第一段(1、2)讲后羿为民除害,射
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
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
去了。
第三段(7、8)讲人们想念嫦娥,企
盼团圆。
(四)
指导写字。
自然段的意思,把意思相似
的归纳为一段,给课文分
段。
2.交流:
第一段(1、2)讲后羿为民
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嫦
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
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7、8)讲人们想念
嫦娥,企盼团圆。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抄写书
后词语
当堂检测:
一. 比一比,再组词
婪( )辉( )箱( )
梦( )挥( )霜( )
值( )
直(
)
二.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 )( )( )
碧蓝碧蓝 ( )(
)(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10.嫦娥奔月
课型 第二课时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文字,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
舍己为人的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导学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媒体
人的品质。
10嫦娥奔月
嫦娥:为老百姓 吞下仙药
心地善良、舍己为民
乡亲们 想念嫦娥
导 案
(一) 复习导入。
(二) 精读课文第一段。
1. 指名读第一段。
2.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
道了什么。
3.
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后羿
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
有关动词。
4.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
5. 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
(三)
精读课文第二段。
1.
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
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
人?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2. 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
些地方?嫦娥的机智善良又表现有哪
些地方?
3. 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4.
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
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六自然
段。
“飘飘悠悠
”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
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
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美在哪儿
?
5.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 精读课文第三段。
1.
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
们圈画出后羿找妻子的词语。
学 案
1. 指读第一段。
2.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
段,你知道了什么。
3.
讨论:“苦难”是什么意
思?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
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
动词。
4.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
的人?
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
勇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
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
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
文中
有关的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
表现在哪些地方?嫦娥的
机智善良又表现有
哪些地
方?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
二次修注
2.
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
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后羿找妻子的急
切心情读出来?
3. 乡亲们以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
在哪儿呢?
(五) 布置作业。
子的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
后羿当时的心情吗?谁能
把后羿找妻
子的急切心情
读出来?
3乡亲们以嫦娥的思念之情
又体现在哪儿呢?
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学生完成作业
当堂检测:
1本文是一篇
( )。描写
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
物,分别是( )( )的
嫦娥,
( )( )的
后羿, ( ) 的逢蒙。
2、
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
古诗句
3、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
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 新春佳
节
正
月十五 元宵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10.嫦娥奔月
课型 第三课时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1. 总结全文。
2. 指导复述课文。
指导复述课文
导学
媒体
10.嫦娥奔月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躲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导 案
(一) 朗读课文。
(二) 总结课文,研究写法。
找出课文中描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
想乡亲们为什么
非常想念嫦娥,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
(三) 指导复述课文。
1.
指名说说课文第三部分的段落大
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躲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2.
按“自由练习——同桌互述——
小组尝试复述——指名复述”的程序
进行复述练习。
(四) 作业练习。
学 案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默读
课文找出课文中描
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想乡
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体会这样写的
好处。
三.复述课文
1. 指名说说课文第三部分
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2.进行复述练习。
四.作业练习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当堂检测:
二次修注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课型 独立阅读课
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
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
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导学
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媒体
导 案
一、导入揭题
谈话,导入
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
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二、点拨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
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
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
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
的?
4、如何查字典?
(一)、
要有耐心。
(二)、 要有恒心。
5、熟读积累:
学 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
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谈感受;
4 就自己如何解决“拦路
虎”发表见解;
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
二次修注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四、总结延伸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组比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
读全文。
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
齐读全文。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12.伊索寓言 课型
阅读课(第一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导学
媒体
狐狸和葡萄
想尽各种办法
(吃)
狐狸
葡萄(酸的)? 吃不到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
知识。
1、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
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
事,用比喻、
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
性质。
2、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
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
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
大王的角色。《伊
索寓言集》是人类文
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
br>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
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
里奴隶的思想感
情。《伊索寓言集》里
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
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
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
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
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
《狐狸和
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
课题。
2、
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
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
读顺句子。
3、 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
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
狸”在一
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
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
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
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
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
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
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
方法去够葡萄?
4、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
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 自读第二段。思考:从
哪些句子
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
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课前搜集有关寓言资料
学生交流寓言的有关知识
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学生齐读课题
按照要求初读,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
的
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
狸”在一起连读时,“狸”
读轻声,“谗”读翘舌音,
“酸”
读平舌音。
齐读
自读每个自然段,思考:从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
非
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
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
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
4、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
情吗?
6、
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
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
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
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
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
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5、 自读第二段。思
考: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
在“白费劲”、“无望”的情
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
br>舍?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
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
是什么意思吗?你
怎么理
解这段话?
通过寓言,感悟生活中的道
理
当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li putao chanzui
huangzhang yiguan
shuohuang fenbian
jiexin
二.写反义词
肯定( )惊慌失措( )
灾难(
)聪明(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12.伊索寓言 课型
第二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导学
媒体
主体
板书
牧童和狼
牧童:一叫:说谎,取乐
二叫:无人相信,自食其果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课前搜集《狼来了》这个故
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事
讲。 学生交流
2、 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
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
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
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按照要求自学并交流自学
故事? 结果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出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么事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
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
么不同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
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一步读懂课文。 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
狼没来
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文。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2.学生交流学习结果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
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
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
情感。
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的例子吗? 学生联系生活说体会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说出对寓言的理解
寓意的理解。
学生深入体会寓言所蕴含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的寓意
慌、贯、谎、粪、戒
学生完成作业
当堂检测: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有些人(
),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 )
2.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 ),
也没有人会相信。
3.一个(
)的人,总能从
别人的灾难中(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12.伊索寓言
导学
2、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的骗局,避免上当?
难点
设置骗局
主体
蝉和狐狸 巧作试探
揭示缘由
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何能识破狐狸
1、学习寓言《蝉和狐狸》
课型 第三课时
导学
媒体
板书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学生讲一讲《狐狸和乌鸦》
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的故事
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起读课题
2、 狐狸是非常狡猾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
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
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
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
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二:初读寓言
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1. 学生自读寓言弄明白这篇寓
二、 初读寓言。
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1、 要求:读准字音,读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1.让学生说一说《狐狸和乌鸦》
2、 自读反馈。
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
1、 想想《狐狸和乌鸦》处?
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
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
不同之处? 2. 学生自读第三、四自然段,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3. 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
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
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
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3.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
蝉没有上当。 意的理解。
3、 读第三、四自然段,
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
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
进行试探。) 理解“有4.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蝉的聪明
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你想对寓言中的禅说些什么?你
去”
想对对那些中了“圈套”的乌鸦
(露出了真面目) 说些什么?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
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5.学生举例说明
生活中有没有这
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样的例子。
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
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6.选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
5、谁能用一句来概括蝉的听。
聪明? 当堂检测:
出示: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一. 比一比,再组词
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6、这里的聪明人就是
指„„在乌鸦和蝉面前,狐
狸都„„但蝉却没有„„
7、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
什么?
8、那么狐狸是一个怎么样
的角色?对
待狐狸这样的
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
做?对那些中了“圈套”的
乌鸦说些什么?
生活中并不是常有灾难,但
聪明人„„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
事,讲给别人听。
慌( )惯( )粪( )
谎( )贯( )类( )
戒( )
械( )
二.填空 <
br>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
索寓言》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5你还知道有哪些伊索寓
言: 、
、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我读书我快乐
读书要求
我读书我快乐
课型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导学
媒体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1、交流《伊索寓言集》和
其人。
伊索其人。
2、请一两个同学讲伊索寓言故事。 2、交流伊索寓言故事。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
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
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
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
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
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
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
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
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
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
成。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
在全
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
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自己读
了以后的感受,有哪
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
心得,获得
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
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哪些体会。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
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第一课时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
谚语。
导学
媒体
导 案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
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
对传统京剧
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
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
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
》的剧情。(可
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
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
话听。(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
要求。
学 案
听录音
(4)
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
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
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
br>(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
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
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
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
读这段话。
听录音
学唱
(1)指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
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
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
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次修注
(2)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
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字与标
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
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
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练习。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注意行款布局。
当堂检测:
3.反馈。 1、写出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台上 ( ),( )。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 师傅领进门,( )。
化训练
要练惊人艺,( )。
若要戏路通,
( ) 。
艺多 ( ) ,( )。
百日 ( ),(
) 。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导 案 学 案 二次修注
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练习3
课型 练习课(第二课时)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学写毛笔字。
导学
媒体
三、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
(3)教师范读。 学。
(2)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
2.拓展。 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
献”这个结论。
(4)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
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
我”的幸福是什么。 ,
(5)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
写。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6)
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
赏。
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
2.审题。 怎样的。
3.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1. 学生谈感受。
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
练写。
4.练习。
5.反馈。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
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
小。
当堂检测:
1、幸福,不在于(取得),
而在于( 奉献 )。(奉
献 ),方(使心灵丰满
而充实)。
2.仿《幸福》写话:
河流
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
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
乐的嬉戏。所以河流在欢乐
地不停奔
唱。
导学后悟:
青铜峡市三小学案导学备课模板
备课人:五年级备课组
课题
导学
目标
导学
分析
重点
难点
主体
板书
导 案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
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
合理的要
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
拒
绝。
2.指导。
3.反馈。
(2)评议小结。
导学后悟:
练习3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课型 练习课(第三课时)
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婉转 导学
媒体
学 案
(2)指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
求。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
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
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
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
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
表演,师生评议。
(1)
生上台分角色表演。
当堂检测:
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
游戏,你会说:
二次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