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
蚂蚁作文-新疆工程学院
《清平乐 村居》教案
山东省诸城市文化路小学 夏凤玲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导语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26课《清平乐村居》,齐读
课题,这是一首有名的宋词,
2、初步了解宋词
师:通过课前你搜集的资料,能谈谈你对词的了解吗(生说)
师:老师课前也去查到了一些关于词的知识。
幻灯片1: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
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
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
一,所以也称长短句。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师:我们今天要学这首词,聪明的同学猜猜看,哪个是词牌名,
哪个是题目
师:本课的“清平乐”(yue)即为词牌名,
幻灯片2:“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
,后来才用做
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分上下两片,也称
上下阙。
师:“村居”是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所以读题目时,中间
是有停顿的,跟老师读,“
清 平乐 村居”
3、简介作者生平
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了解辛弃疾吗(生交流)
出示幻灯片3: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我
国南宋着名的诗
人,一生主张抗金北伐,他的诗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
爱国热情。42岁
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排斥,得不到朝廷的
重用,就隐居在江西上饶地区,在那里生活了近20年。在这
期间,他深深爱上了农村祥和、宁静的生活,写了许多描写农
村生活的着名词作。
二、读中悟,悟中读
师: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在这段时期写的,接下来让我们
一起随作者走进“村居”
出示幻灯片4:原文,红字显示:相媚好 翁媪 剥
莲蓬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二生读)
师:把红色的词齐读两遍,(生读)
师:剥莲蓬的“剥”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音是bo。
出示幻灯片5: bo
剥削 剥夺 剥离多用于复合词
Bao剥花生 剥皮
师:把整首词齐读一遍,
师: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词的节
奏美。要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些地
方需要停顿。 读
时要做到“停而不断” 听老师读读。
师:自己再试着读读
师:谁来试试(找2生读)男女分读
师:同位互相读读,
师:通过刚才的读,你从词中读懂了什么(生尽情说)(出示:
师:对照这些注释,你能说说整首词描述的是什么吗先同位互
相说说。
师:谁来展示你的理解(2生说)
幻灯片6: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
,
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
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
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
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
三儿子,他
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师:此时此刻,咱们再来读这首词,你会体会到什么(出示:
词
配插图)边读边想
师:谈谈你的感受(生说)
师:你读出来这是一个(
)样的村居(无忧无虑
幸福 和谐)
师:生活得这样无忧无虑、美满和谐,一对白发翁媪沉醉了,
他们为( )而醉
生:为美丽的风景而醉 生:为儿子的勤劳而醉
生:为小儿的调皮而醉
生:为自己的美满生活而醉
师:“醉里吴音相媚好”陶醉其中的老夫妻用动听的家乡话亲
热地
交谈着,他们在谈些什么师:此时此刻,醉的仅仅是这对
老夫妻吗 作者也醉了,
望着眼前温馨、恬静的村居,辛
弃
疾不禁吟道:读(生齐读词)此时此刻,醉的仅仅是辛弃疾吗
我们也醉了,望着这幸
福、祥和的村居,我们不仅吟道:
(生齐读)闭上眼睛,很享受地背背,可以吗
师:此时的辛
弃疾深深爱上了这朴实纯净的农村生活,田园的
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在他的眼里都是那么的美,在他的作
品中
都显得那么富有灵气。这段时间,他写了大量的赞美田园风光
的诗词,如:接下来我们再欣
赏他的这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
道中》
幻灯片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头忽见。
师: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先自己试着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同位读 齐读)
师:自己在小声读一读,看你能读懂什么(生交流)
师:看看你体会到的,
幻灯片8: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
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
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
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
只有
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
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
茅店可以避
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
现在他的眼前。 )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出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再读这首
词,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自己试试。
指名读。
师:自己试着背一背。背给同位听听。齐背一遍
四、学生展示辛弃疾的诗词
师:课前我让大家每人搜集一首辛弃疾的词,现在咱们展示一
下,好不好
1、同位先互相读读、背背、说说。
2、班上交流、赛读
五、总结全文,升华思想
这就是宋词,它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如一曲委婉动听的
歌,如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轻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荡涤着
我们的心灵,诚恳邀请大家,
让我们在宋词中尽情遨游,来
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教后反思:
古典诗词,音韵优美,意境深远。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在解
词析句上兜圈子,对诗词中纷繁的意象、深邃的
意境、蕴涵的
感情反而领悟不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激
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创建一种
开放而有活力的氛围,深深领悟了新课程的精髓,课堂呈现的<
br>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激
发和诱导!
?虽然,古
诗词教学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很有些难度,但
是,如果我能够引导到位,找好契合点,我想,无论从什
么层
次上出发,总能让学生们在诗词的学习中,有所获益的。
《清平月.
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我以“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入手,让带给学生一幅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画面
。
对这堂课,我详说三点:
? 一、将语言与画面同步进行,在观摩的画中,学会表达;在
述说的话中,想象画面,而这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
??二,围绕“醉”字大做文章。分别从
自然环境层面、人文环
境层面、词人个人经历及近况层面、整个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层面等进行
深入思考,逐层逐次地去体会这首词,体会词人。
??三、通过作者介绍,其他不同类型的是个的对比
阅读,到最
后引发读者的感受,最后成为画中人,说出话中人的感受,真
正的身临其境当中诗意
就自然而然的现实出来了。
当然,还可以有别的思考,还课堂生成的空间,还学生去
深刻
体会的氛围时间,还一个本真实在的教学情境。这才是我
所追求的真正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