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初级会计电算化试题-高中美文摘抄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后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一、读书做笔记
教学之初,让学生交流已经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介绍
自己养成了爱护图书、坚持
写日记、读书做笔记等好习惯,特别是有几名学生交流了如何读书做笔记:边
读边思考,有一些想法就在
旁边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读到精彩的词句可以做个记号,摘抄下来,写
写读后感受等。这些都是宝
贵的经验,值得其他学生学习,我充分表扬了这些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
们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
读书”、“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当堂进行练习,让学生读读自己喜爱的文
章,在“采蜜本”上完成一
篇摘抄笔记。
二、随时使用工具书
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插图,明确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意义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图中有哪些工具书?
自己现在有哪几
种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班上作交流,并指导
学生到书店购买
或到图书馆借阅工具书。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了在平时是如何使用工具书的,孩子们从借助
字典认识字到查
词典理解词语,再谈到近反义词的查阅,作文中引用格言、歇后语等,甚至对感兴趣的植
物也可查阅百科
全书,看来一部分学生已经尝试使用工具书,感受到工具书对学习的帮助了。因此,在班
上进行了表扬,
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使用工具书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恩难忘》
是苏教版五年级教材里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
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
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时重点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
方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田老师与自己怎样教学第一课进行对比,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一形象的第一个
层面的解读。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直奔田老师故事教学法这一最有趣的内容。而后采用对比,
再次紧扣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了解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故事
教学法。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比喻句从“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的第二个层面的解读。这个环节承接上一环,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深刻内涵,使
学生明白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不仅仅有知识的教学,还有人生道理的启蒙,同时也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
的精妙之处。从“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等。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第三个层面的解
读。体会到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的作用,同时把作者对老师的敬意的表达与传递作为本环节的重
点。揭示了本文的题意“师恩难忘”的真正内涵。
另外本文从我的表现中来引导学生感受
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从“听得入迷”——感上课专注,从“文
学的种子” ——感喜欢写作,这也侧面
衬托了田老师上课讲故事的精彩,这是作文的一种方法,引导学
生要活学活用。把课文学到的方法运用到
自己的作文之中,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
的关怀和爱护。
学生因为是初次学习演讲稿,所以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教学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第二段是本文
的重点。“四问”结构相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
式出现的,教学时
,我采用了“教”(导读“问身体”一段)——“扶”(导学“问学问”一段)——“放”
(自学“问工
作、问道德”两段)的方法,努力地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学生对
于一些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鲜活实例,效果还
不错。比如陶校
长认为:“健康是生命之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一篇课文
《微笑着承受一
切》,从而知道桑兰受伤之后,就无法参加比赛为国争光,就无法享受平常人可以享受的
生活;再联系学
校的黄老师,因为出了车祸,成为了一个植物人,再也无法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讲课,
无法看到我们这
个美好的世界,无法享受天伦之乐……举这样的例子,学生不但容易理解课文,而且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
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每天四问”,及时记载完成情况,当然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
,
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
些不足,有的教学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
不知处。”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
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备这
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
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精简,以求不做无用功。那么
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就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
—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精致的小诗。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学生体会本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这道看似简单的练笔
题,
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解古诗含义当成目标的话,那么不少学生会把这道练笔做成是
翻译
古诗。这样以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荡然无存。我所设想的,就是能引导学生一起赏析这首古诗,
和学
生一起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节和感情。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有可能写好那道练笔题,
而我
也能从这样的作业中得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最真实有效的反馈。因此,我把本诗的最主要的教学目
标确
定为:能体会古诗意境,展开自己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本诗改写成文。
有了这明确目标之后
,那么我的整个课堂教学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它服务。以下就是我的主要
教学流程:
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上面提到过,这首古诗非常浅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朗
读之余就能读懂。在教学过本课之后,也
证实了我的预想,我只需在“只”,“云深”这两处稍一点拨,
学生就完全准确地读懂了这首诗。
二、再读古诗,触摸心情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走,
首先是引导学生将诗句里的“一问一答”读成“三问三答”。“你师傅呢?”
“采药去了。”“哪里?”
“此山中。”“具体去往何处?”“云深不知处”。
有了这样将对话过程具体化的环节,我就引领学生
走向第二步:触摸作者在这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松下
问童子”:兴奋急切,满怀期待;“言师采药去”
:顿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萌生一丝希
望;“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在这
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结合朗
读的指导,学生也很快把握了诗人这一系列复杂的
心理变化过程。
三、深读古诗,体会意境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把握了情节,读懂
了情感,于是教学往更深一层递进——体会意境。这首诗的
意境体会,主要是通过“寻找隐者的影子”来
实现的。贾岛苦苦寻找的那位隐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每一处文字去试着寻找隐
者的“影子”。最明显的一处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采药”。
首先,古时候,懂医术的人,除了专门的
大夫外,往往是学识深厚的人,看来这位隐者是位贤士。其次,
隐者隐居山林,往往是不问世事,这位采
药的隐者却很可能是心系黎民百姓,为民采药的,看来这又是一
位扶贫济困的仁者。另两处则是需要通过
老师的点拨的,即“松”和“云”。这两处景物分别象征的隐者
坚贞的的品质和高洁的性情。最后,我还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你觉得作者最后离开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有的同学坚持认为,他是一无所获,失
望而归;却也有同学认为,他虽未能一睹隐者的庐山真面目,但却
从“松”、“云”之物,及“采药”之
事上已领略到隐者的气质风范,所以是不枉此行的。其实,并没有
统一的答案,无论是哪
种结论,都是建立在对古诗意境较为准确的把握基础之上的,体会意境才是我的目
的,又何必去追寻这最
后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导谋篇,改写成文。
在布置学生改写古诗时,我提了三方
面的要求:1、必须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对话这一主要情节外,
要有适当的开头和结尾。2、在整个故事
的叙述中,必须写出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3、要有两处景物描写。
一是在开头,对隐者所居住的山林的
描写,二是对作者所见“云深“之情景的描绘。
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学生开始动
笔的时候离下课仅有五分钟左右了,大部分学生只
能完成一个开头。但当批阅学生的练笔本时,我发现学
生中不乏佳作。可见,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实
在的。这堂课,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明确目标是备课
(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服务目标则是课堂教
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宗旨。
古诗《所见》教学反思
当我再重新审视古诗《所见》的教学时,心中有了许多的想法。
这是一首充满了童趣的古诗。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还是初步接触。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应注
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
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见》这首诗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认识“所、
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
”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牧童“意欲捕鸣蝉”
的情趣,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
泼、天真可爱。那么,怎样把这么多的学习内容融于一节课中,有效提高
课堂效率呢?
我把这节课分成了四大块:生字教学,朗读教学,诗意感悟,拓展学习。但这四大块并不是独立成块
的,
而是互相融汇,只不过有时是突出了生字的认读,有时是突出了朗读的感悟,有时突出了对诗意的理
解,
有时又注重了拓展学习。
当然,古诗教学重点在于朗读。整节课中“读”应当占较大的比重,
更应该体现出读的层次性,读的
有所收获。首先让学生初读,要求大声朗读,读准读通。纠正字音后,读
正确。第二步听老师配乐范读,
让学生初步感悟,粗知诗意。第三步自由朗读,指导划出节奏及韵律,读
出语感。第四步的读,在理解诗
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读出夏天的有趣,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读的方式
也可多样化,如齐读,指名读,
配乐读等,适当让学生互相点评,学生将读得更有滋有味。
抓文眼感悟诗意,是我的最大启发。这首诗要感悟牧童“意欲捕鸣蝉”的情趣,我认为可以扣住“歌
声振
林樾”的“振”字进行理解,为什么牧童歌声响亮?(因为牧童高兴、活泼可爱。)那为什么又“忽
然闭
口立”呢?(因为牧童要捉知了,怕惊吓了知了。)一幅天真可爱的牧童捕蝉图就展示在了学生眼前。
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创设了学古诗的意境;在学完《所见》
后,又展示了课外的一首描写小孩童趣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加深感悟童趣;课外又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
描写童趣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习作1》课后反思
写人的文章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大多数
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
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
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
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
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
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文章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
好文章;学生平时的阅读
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文章?
针对这些问题,我 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
来”“用小事刻
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
物活起来,掌握
最基本的写人方法。另外:教学中教给学生编写提纲的方法,这也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一课文质兼美、情感至深。记叙了作
家刘绍棠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
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
而培养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
作的道路。文章内容虽然简单,且只举了一个故事的例
子,但是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老师的智慧、老师对学
生的负责与关心以及作者对田老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难忘师恩”这个问题并
让“师恩”植入学生的心灵呢?
一、抓关键词。
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等想象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
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
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然
后,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带着
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点句子—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
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二、抓关键句。
抓句子和抓词语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一个重点句:“我在田老师那里
学习
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个唯美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学
生很
容易就发现了这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句子理解老师对作者影响之大后。学生谈了很多,也表现出了
对文
中老师的敬佩。这时的学生便与课本产生了共鸣,也就更明白这也是令作者难忘的“恩情”。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本文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
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
怀和爱护。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
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
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
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
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
。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
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提出希望”
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
来的合作探究环节更不是什么难事儿。学
生因为先前已经分了层,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
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
的。
但是,课堂上总感觉气氛不活跃,学生
的回答正确率太高,可回答问题的含金量感觉太低。课后思考:
可能是文章的结构太清晰了,学生不假思
索的回答反而让课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顺理成章的课堂更看不
出学生的智力差异。看来,教学永远存在
缺憾!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
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
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
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
“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
,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
山何处的问题。采用多种形
式的读,反复阅读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准备。第
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
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
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
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理解诗句的
其中蕴含的
感情色彩,我们再次静心与文本对话,融入其中,仿佛读者就是寻隐者。但是,我在引导学生
揣摩诗人对
隐者的仰慕之情时,还未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有些生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
田是当代诗人。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
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
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
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本课围绕“为什么要打
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深入学习课文,并且由此让学
生了解自然、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从大自然中汲
取知识的营养,健康成长,并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读代讲
。通过引导学生多层次的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情,体会到
探索大自然的乐趣。同时,在阅读文本时,我尊
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这堂课上,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生机,如此的令人热爱,如
此的令人向往,不禁提醒自己,以后在教学诗歌时,不是
就诗歌而教诗歌,而是要教会学生读出诗歌的文
字之中的文字。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
课文,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文章的
叙述非常简单,通过几个细小
的事例写出了法布尔,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课
文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
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
名的昆虫学家。
课文出现了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课中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并区分它们的细微区别。
学习
了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后,学生对于“着迷”这个词语已有很好的感悟,至于“迷恋”的意思,放在
捉小
甲虫后理解。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阻止,法布尔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仍然沉迷在昆虫的世界里!
这
就是“迷恋”,已经“恋恋不舍”了,深深地爱上了,已经无法分开了!而“痴迷”呢,则含义更深,
从
“痴”的偏旁出发,已经着磨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而课文中主要是指时间之长,从童年到壮年直至
白
发斑斑的老人,法布尔始终沉浸在对昆虫的研究中,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使法布尔由“虫迷”
而成为了“科学家”!
《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以故
事的形式写了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经过,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
捕食和变色的特点。
变色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变色龙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数量不多,难得碰到”,
所以对教室里的孩
子来说,根本就不了解、不熟悉。怎么办呢?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以准确、细腻的笔触,
介绍了变色龙的外
形,写作顺序是“全身——头——身躯”,通过阅读,我们很容易认识变色龙。但是,
为了使孩子们准确
把握变色龙的外形,我让孩子们观看变色龙的图片,说说变色龙的样子。在学生学习第
九自然段的时候,
让学生读读文字,看看图片,相互提示。这样,学生对变色龙形象的认识就容易准确、
清晰、具体了。
学习第十一自然段的时候,就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体会变色龙的舌头“长得惊人”。学习第
十四
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观察这样几幅插图:在香蕉叶上,变色龙变成了香蕉叶色;在棕色的泥土上,
变色
龙变成了棕色;在水泥板上,变色龙变成了浅灰色;在枫叶上,变色龙变成了红色……这样学生不但
对这
些颜色印象清晰,而且不知不觉地体会到了颜色的渐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颜色渐变的
、流
动的、和谐的画面。学生不禁惊叹变色龙功能之奇特,本领之高超。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让孩子亲眼目睹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用生动
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
听动物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
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读了课题之后,我让观察课文中的几幅插图,然后让他们说说你找
到金蝉了吗?有的孩子把蝉壳说成了
金蝉,有的孩子把出壳的蝉儿说成了金蝉。大家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这时,我让孩子们结合第三自然段
中对金蝉的描写:“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再判断自己
说的对不对,大家都摇头了。在这一
关键时刻,我出示了一张金蝉的图片,学生们都不禁惊讶以来:“噢
,原来这才是金蝉呀!”这时候,孩
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我问他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观看蝉脱壳的
过程,大家一致赞同。我们便随着作
者一起上了那棵树,亲眼目睹了脱壳的过程。
第
四、五自然段,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圈出有关词语,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且边
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学生相应找出了“抖动”、“伸着”、“仰”、
“扑
”、“抓”、“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尽管课文
中对
金蝉脱壳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致,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根本没有学生亲眼目睹那神奇
的情
景,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我相机播放了金蝉脱壳的画面,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由于
画面不是动画,过程不够生动。
在此基础上,追问: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
“金蝉脱壳”的情景呢?通读全文,学
生不难发现——是观察,让我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秘密;是观察,让
我捕捉到了金蝉脱壳这奇特动人的情景。
可以说,观察揭开秘密、发现美好的钥匙。怎样才容易发现美呢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三种观察方法:一是
有顺序,二是有重点,三是有感情。学生不仅欣赏到了金蝉脱壳
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还学到了观察的
方法。整堂课的学习应该说还是较满意的。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它们
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都是将一个意味
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
意义。如果都是按先感知故事内容,再感悟哲理的
顺序进行,方法就单一了,学生容易对课文失去新鲜感
,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选用了灵活
适宜的教学方法。
学习《自相矛盾
》,先让学生看图、读文,弄懂什么是矛,什么是盾;指导朗读“夸口”的语气,并
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
含义,并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接着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怎样
想?又会怎样说?最
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学习《滥竽充数》,让学生读课文,边听
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
的傣禄?引导他们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
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通过比较
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
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从而知
道南郭先生能够混的原因,再读“可是他不要
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所以最后南郭
先生只好逃走。再次基础上,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
学习《画
龙点睛》,则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提问:(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
来为什
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逐题讨论,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美丽善良的嫦
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
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诗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
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
与心灵的荡涤。故事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课文练习一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复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
达能
力,可以积累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本文篇幅较长,不宜要求处处详细复述。课文的第五、第六
自然
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重点复述,而其他的部分,可以要求学生抓住重要的词语、
句
子,进行简单的复述。首先,从整体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期盼团圆。复
述
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引导学生熟读成诵,特别是抓住人物的动作,尽可能运用文中的原句,因为这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