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同步教案
长春光华学院教务处-聊城教育局
版权所有 元申教育网
11.赵州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文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和课文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法学法
启发诱导,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
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它的名字叫作赵州桥,
也叫安济桥。赵州桥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四
百多年了,历经千年风雨,而今依然巍峨挺立。今
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探究这座凝聚了古人智慧和
才干的桥梁。
【新课讲解】
(一)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读生字新词,可以结合图片或者组词加深理解。
县(县城) 拱(拱桥) 济(救济)
匠(工匠) 计(设计) 横(横跨)
版权所有 元申教育网
史(历史) 爪(龙爪)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3.多音字。
zhuǎ:爪子
爪
zhǎo:张牙舞爪
4.词语理解。
桥墩: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用石头或混凝土等做成。
雕刻:(多义词)①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②雕刻成的艺术作品。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堆砌:(多义词)①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②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二)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赵 省 县 匠 设 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2.重点指导:
“赵”的“走”收笔的捺要平缓。
“创”左宽右窄,左是“仓”不是“仑”。
3.易错提示:
“省”的下方是“目”,中间是两横。
“县”的上部是中间是两横。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概括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本文一共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
:介绍了赵州桥的基本情况。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
了赵州桥雄伟姿态。第3自然段:生动描写了赵州桥
的美观。第4自然段:赞扬了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才干。
2.赵州桥的设计出自于何人之手,建造于哪个年代?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赵州桥的与众不同在哪里吗?
赵州桥横跨河面,桥下只有一个拱
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独特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因为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