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孟子》教案

余年寄山水
835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6: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放下顾虑-网络管理员工作总结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体会孟子文章的雄浑气势、学习其说理擅用比喻、行文多铺排的艺术特点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文章善用比喻、铺排的艺术特点
单元教学难点
欣赏孟子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语言和说理艺术
单元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积累
单元教学过程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学目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教学难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
术。
教法设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 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 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
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 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
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 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 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
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 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
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 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
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 笑百步”,本质上都是
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 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 孟子“仁政”思
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 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
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 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这有什么作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第二课时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 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
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 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
看最后一段。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
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 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
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 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
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 ,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
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 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
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 “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
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 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
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 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
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 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 造成人口减
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 br>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
许多 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 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
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 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
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 ”“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
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
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 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
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 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 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
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 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
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 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
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 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 “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
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 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
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 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
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 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 本质上都是
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 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
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 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 ,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
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
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 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
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 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
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 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 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
的凝聚 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 )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
镕基总理谈保 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
点上,抓准了要害 。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 /p>


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 君权,骂桀纣
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 民”。面对梁
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 有
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
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 、《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
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 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
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 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
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 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
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 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
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 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
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 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
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 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
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 br>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
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
气出矣 。”
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 br>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
(哲 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
史散文以叙事 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
平均句长:总字数÷ 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
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 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
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 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
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 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
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 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
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 “仁政”说,我们刚
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 《射雕英
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 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 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
一幕官场现形记 。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 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
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 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
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 暴露了他们“厚厚
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 ,要树立
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
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着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
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
要性及实 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着。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 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
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 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 量,人道的力量;霸权
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

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
内 ,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第五课时
芬芳的譬喻
——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譬喻的3种表现形式;
2、领悟孟子譬喻独特的表达效果;
3、从譬喻入手,把握孟子“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之一:了解孟子譬喻的表现形式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疏通了《王好战,请以战喻》这篇课文中的四则选 文,并且熟
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将从“比喻”这个角度切入,力求比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切实
感受一下孟子比喻的艺术魅力,还有他通过比喻所传递出来的“王道”学说的基本内涵。
孟子好用比喻,善用比喻的特点,古人早就发现了。比如东汉的学者赵岐说孟子“长于
譬喻”,这里的譬 喻就是比喻的意思,清代学者方宗诚说孟子“设喻奇幻,有锋铓。”
那么,本课的4则选文中,孟子到底使用了哪些比喻呢?
请同学们将课文再浏览一遍,迅速找出这些比喻。
2、交流
A梁惠王认为自己比邻 国君王用心——战场上逃了五十步的士兵笑话逃了一百步的士兵。
(他们的行为其实没有本质差别);
B罪岁——罪兵(向外找原因或者说推卸责任);
C那个不择手段去乞食,尊严丧尽,却恬不 知耻地骄其妻妾的齐人——当时社会官场上钻营
富贵利达的卑鄙无耻之徒。
D 宋国君臣只肯稍微减轻关市之征——小偷由日攘一鸡改为月攘一鸡(宋国君臣知错不改)
E “民遇仁君”——“旱苗遇雨”(强烈的渴望、喜悦之情)。
F “民归君王”——“水之就下”(归趋的势头都很强劲)。
4、思考:四则选文,用了 6个譬喻,的 确体现了孟子论辩好用譬喻的特点。同学们在寻找、
体验孟子比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孟子的譬喻和现代 人使用的比喻似乎有不一样的地方?
(A、孟子比喻的形式很丰富,有以句为喻的,比如用“水之就下 ”比喻“民归君王”;有以段
为喻的,如五十步笑百步;还有以整篇文章为喻的,如齐人乞墦。B、孟子 以事来比喻多于


以物来比喻,这便带来了他比喻的寓言色彩。比如五十步笑百步,罪岁与 罪兵,齐人乞墦,
月攘一鸡,不仅带有一定的故事性,表达了一定的寓意,而且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顺带 刻画
出来了!)
二、探究性学习之二:感悟孟子的譬喻“长于”何处
A、长于譬喻的表现之一:执着地“以喻言志”。
1、导入:如果说孟子的譬喻是“宾”的话 ,那么譬喻传递的道理则是“主”了。现在我们不妨
细细品味一下这些譬喻,看看孟子通过譬喻传递了怎 样的思想。
2、学生齐读《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一自然段,思考:梁惠王自觉比别的国君治国更尽心,
可是孟子却用两个譬喻否定了他。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梁惠王的做法并不比别的国君高明多
少,和 别的国君并无本质差别。罪兵之喻更指出正是梁惠王自己“不知检”、“不知发”,才使
得生灵涂炭,梁 惠王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推卸责任,怎能期望老百姓增多呢?我们不禁要问:
在孟子看来,国君到底该怎 样做呢?
3、交流。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使老百姓数口之家无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多找自己的原因,反身而诚的思想。
4、你们是怎样看待孟子的这种思想呢?
(这 种关注老百姓的生存权,受教育权的思想实际上正是孟子“以德行政者王”的“王道思想”
的一种体现! 后文无论是指出关市之征的不义,还是希望君王不滥杀无辜,都是在讲“德”,
这和当时君王们奉行的依 靠暴力实行统治的“霸道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在孟子的王道思想中,我们还能发现孟子对君民关系的 辨证思考。君王爱民、保民、富民、
教民,就可以王天下;反之,则会失去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 人!孟子说“君视民如
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5、从中,你发现孟子的譬喻有什么特点吗?
执着地用比喻为自己王道思想鸣锣开道成了孟子 譬喻的一个鲜明的特点,简言之即“以喻言
志”。这一特点和其他人放在一起比较特别鲜明,比如韩非子 所言的是严刑峻法的霸道思想,
如“守株待兔”,庄子所言的主要是在污浊的世界中如何自我解脱,自我 保全的思想,如“曳
尾涂中”。
B、长于譬喻的表现之二:悄然地以喻抒情。
1、出示“五十步笑百步”和“罪兵”这两个寓言,齐读。
2、讨论:你们喜欢这两个譬喻中的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抓住人物的行动剖析其性格,如 抓住“弃”、“曳”、“笑”感受人物对自己错误盲视的可笑,
抓住语言中的荒谬逻辑感受人物无赖的嘴 脸。)
3、点拨:我们的厌恶之情正是孟子通过譬喻所要传递的情感!刻画得越细致,越荒谬,传递的情感就越强烈!所以,孟子的譬喻不仅能执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悄然地传递自己
的情感! 有评论家指出:孟子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产物,而是情感联想产物,因此它也
是抒情。”说的正是这 个道理。这种特色对照一下战国时代的邹忌就不言而喻了,比如邹忌
从妻子私我,小妾畏我,客人求我而 不说真话的现象中悟出君王蒙蔽更深的道理,进而说给
齐王听,写实性很强,给人的感觉好像完全是在说 理。孟子没有,他的譬喻虚拟性、夸张性
很强,理和情是双管齐下的!
4、让我们再读“五十步笑百步”和“罪兵”这两个寓言,好好体会一下孟子所抒发的情感。
C、长于譬喻的表现之三:巧妙地以喻显智。
1、质疑:在《寡人之于国也》这则选文中,孟 子说梁惠王好战,史料记载这位好战之王曾
经侵略别的国家,如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被别的国家打败, 想重整旗鼓,又怕失败,竟然
用自己的子弟去殉葬。面对这样一个愚昧、残暴的君王,孟子比喻中的逃兵 显得很傻,那个
杀了人却说责任在兵器的家伙则是一副无赖的嘴脸,这种带有讽刺性的譬喻矛头直指对方 ,


对方为什么没有被激怒呢?
2、交流。
a、孟子的譬喻针对了梁 惠王的困惑点“用心了,而民不加多”,且取得了他的认同。梁惠王
说“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b、孟子的譬喻结合了梁惠王的兴趣点“王天下”——民加多的真正目的。“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孟子的譬喻适逢梁惠王的着眼点。经历了错失商鞅、孙膑的惨痛教训,他的脑筋 转弯了,
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更何况,孟子是当时名人,君王也需要借助他的名声扩充自己的势力。
d、孟子“入势而化”的智慧。先让对手认同,再借势反击。对照一下唐朝敢谏,死谏,气 得
李世民有一天当着长孙皇后的面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的魏征,我们不能
不惊叹孟子的睿智与深刻!
3、请将课文第一节中梁惠王与孟子的部分对话分角色朗读一下,深刻感受 一下孟子的言语
智慧——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
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 br>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长于譬喻的表现之三:自信地以喻骋性。
1、但是这并不妨碍孟子个性的张扬。同学们能在四则选文中找出相关例证吗?
2、交流。
a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没有一句话赞美梁惠王。发生饥荒,梁惠王能够移民、移粟,
这 一点完全可以表扬一下;
b比喻中对君臣形象的漫画化,如逃兵、偷鸡贼、齐人的形象刻画,说梁襄王 不像人君,都
体现了他作为帝王精神导师的心理倾向。孟子曾说自己退居在家,跟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
王虽然有智慧的萌芽,自己不能及时帮助他,王不聪明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说他有一种傲
性、 刚性在,说他超级气粗,一点没有错!
c他和对手的对话不容置辩的语气。比如和梁惠王对话中的反问 语气——“是何异于刺人而
杀之”,果断语气——“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比如和戴盈之的对话 中的无比肯定的
语气“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3小结: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孟 子的傲性、刚性,这种高贵的个性是和他对“浩然之气”的存
养是不可分割的。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所以
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大丈夫”。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至刚之人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王道思想却又是令人感到非常 温暖的,被梁
惠王说成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这不禁令人感到其实豪情背后也有悲凉的况味!
复旦大学樊树志说孟子只要“稍加迁就,那么就可以立刻成为布衣卿相。一个布衣学者,发
表一番意见 ,便可以改变一国之命运,也可以使自己飞黄腾达。然而孟子并没有迁就,当然
也没有腾达,这使后世知 识分子感慨不已。”
是的,没有迁就,没有腾达,但是那股浩然之气依然充斥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孟子 ,一个顶
天立地的大丈夫!
让我们再读一遍他解答梁襄王问题时所描述的那个要求并不高却很 难实现的政治蓝图,以表
达对长眠地下2000多年的伟大亚圣的深深敬意——


4、学生朗读。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 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
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四、结语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家认为真正深刻的思想是不能言说的,一旦用逻辑的语言说出,语 言就背
叛了思想,因此它们主张“像嗅到玫瑰花香那样去感知思想”。今天,我们从孟子的譬喻入手,< br>实际上也是等于嗅了一回他芬芳的思想。沐浴着这飘逸了两千多年的芬芳,我们似乎重回了
那个民 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切身感受了这位伟大智者在拯救乱世过程中所体现的执著与刚
毅,潇洒与睿智,傲岸 与豪情。但是,真正走入这位大师的心中,感受他那浩瀚深邃的思想,
还需要我们为之投入永远的生命体 验和生命智慧。
五、作业
请搜集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的比喻(比如荀子、鲁迅、茨威格等) ,看看这些比喻除了形象
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之外,还折射了这些作者怎样的个性特征?
反思:





王何必曰利
教学目标1、 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 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 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法设计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
在学生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自读法结合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 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
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 规、法律,这
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 、
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
为 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 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读课文,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
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
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
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提
示:1、相互2、 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
9、差别10、背离)
四、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
五、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六、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 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
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 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 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
其兄,是君臣、父子、兄 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二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 ---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
所在。
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 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
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 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
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
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是君臣、父子、兄
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 、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 讨论了什么问题?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③孟子在阐述中
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四 、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
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
解? (点拨: 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
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 ,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
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
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
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
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
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
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
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
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
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
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猛子是
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三、
(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结合文本简析
四、1、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 充满物
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


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
休止的吞噬。)
2、(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反思:






《民为贵》教案
目标定向:
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腐 败,吃喝玩
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 br>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着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也正 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大
思想家荀子也说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
本”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 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时说:“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更是把“以民为本”的思 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熟读成诵
三、解释本文
①社稷;社,土神。稷:谷 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
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②丘: 众。③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④粢(zi):
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 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四、讲解本文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
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 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
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 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
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 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
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 与国君的重要性
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
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 ,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
吗?
五、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它的萌生可 追溯到“五帝”与夏禹传说期,它最早发端于商周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 。孔孟儒家创立仁学,标志民本思想
成熟阶段的到来。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民 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对人


的关注,重视民众作用和地位,治国之要在于富民、利民。传统民 本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伦理道德支撑与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 化根基。
第一、“民本思想”在当时,是作为一种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提出的。“民本思想” 对于提高
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稳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这种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第二、在“民本思想”的发展史上有许多学者是为此做出贡献的。例如孔子、孟 子、荀子、
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对“民本思想”有继承有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
第三、中国传统政治--“民本思想”它是中华民族认识史上的宝贵成果。
第四、我们认为今天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一个继承和划时代
的发展。它们之 间的相通之处在于“民贵君轻”、“民为邦德”、“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富
之教之”等思想的 真理性和人民性是相通的,因而也就发生了历史传承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如果你准备竞选班长,请 你拟一份演讲稿,注意阐明自己自己的定位以及具
体的班级管理措施。
反思: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
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
【话题导入】
疲惫的面容、沙哑的声音、有力的挥手,温家宝总理站在地震废墟上的形象定格成一幅
永久的画面,它感 动了世界,增强了四川人民和全国人们共抗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泼水
节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 人民相互泼水祝福,给人们留下了温馨的回忆。忧民之忧,
乐民之乐,亲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热爱好总理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把
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人民把他踩在脚下; 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
记住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回溯历史,看 看孟子是如何解读“仁
人之心”的。
第一学时
【自主学习】
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
二、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1)王语暴(yù) (2)庶几(shù jǐ) (3)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lè)(4)直好世俗之乐(zhǐ))(5)举


首蹙頞(cù è)(6)羽旄之美(máo)








三、归纳文言现象: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① 今之乐由古之乐 (“由”通“犹”,如同。) ②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
③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 ④时日害丧(“害”通“曷”,何。)
⑤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好:喜欢,爱好。) ② 王变乎色曰(色:脸色。)
③今王鼓乐于此 (今:假如,如果。) ④经之营之(经、营:都有测量、度量的意思。)
⑤庶民攻之(攻:制造。)
3、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
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③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患病、得疾病。)
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⑥庶民子来(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
⑦而民欢乐之(欢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4、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③被动句: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曰
四、简要概括一、二两则的主旨(主要意思)。
1、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2、君主贤明,才会享受真正的快乐(池沼苑囿之乐)。
【合作探究】
一、翻译下列语句。
(1)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二、梳理课文内容:
第一则记录了孟子与 、 的两次谈话。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 ② ③
三、请两位同学分饰孟子 、齐王,把孟子与齐王的这段对话用现代汉语演绎一遍,要求
逼真地读出人物的特点。 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四、探究问题:
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
关门 。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子的面子,变了脸色,
还说“寡人非能 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
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 ,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


与王道有关的。其次 ,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
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 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
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 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
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 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
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 。紧接着,孟子又说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 更应引起我们
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 俗
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
圈套作好了准备。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
和谈话气氛 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
域。
2、体会孟子与齐王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 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 。”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
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 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
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 乐的观点。
3、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 人人都
“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
一、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第三则文字。
二、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略)
三、归纳文言现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遵海而南(遵:沿着。) ②秋省敛而助不给(省:视察。给:不足。)
③为诸侯度(度:法度,准则。) ④民乃作慝 (慝:邪恶。)
⑤师行而粮食(师:众人。) ⑥人不得,则非其上(非:责怪,非难。)
2、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①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欢乐,以……为忧愁。)
②出舍于郊(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
3、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②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四、简要概括第三则的主旨(主要意思)。
孟子引用齐景公想出去游玩,晏子劝谏的故事,阐明了君王应“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的道理。
【合作探究】
一、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4、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5、于是始兴发而补不足。
二、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来看,本则选文有着怎样的特点?
为了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文章 不仅用了两幅画面,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然,
这里主要是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这个对比在用法 上有一个特点,即分两步采用分述的方
式进行,惨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反面的结论“此无他,不与民同 乐也。”乐景图的描绘,引
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两步分述的对比法也是不同 于一般对比的,
在学习时要注意借鉴。
【感悟思考】
一、模仿示例归纳本文的一词多义现象
以: ①暴未有以对也(连词,来。)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介词,把)
③以啮人,无愈之者 (表假设,如果) ④无以,则王乎(同“已”,副词,停止) ⑤不推恩
无以保妻子(连词,用来 ) 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介词,凭)
见: ①庄暴见孟子 (拜见)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接见)
③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看见)④居有日,扁鹊复见 ( 进见)
⑤诚恐见欺于秦(被)
直:①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笔直)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 同“值”,价格)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二、分析思想内容;
1、“王变乎色”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 )
A、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
B、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齐王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C、齐王显出愉悦之色,认为孟子提到好乐的事,令人高兴。
D、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该好乐。
2、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对其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A、孟子抓住齐王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因此能够为齐王接受。
B、孟子在论证中善于用比喻,用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C、孟子是有影响,有地位的人,齐王敬仰他。
D、孟子在论证中,善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态度对比,很有说服力。
三、翻译下面的文段。
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 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 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
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 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
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 杀之也。如此,然
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说:)“国家君主选拔贤 能的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人,就可能要让地位卑下
的超过尊贵的,原来疏远的超过亲近的,这种事难 道可以不慎重吗?您左右的人都说他贤德,
这还不能肯定;朝中各位大夫都说他贤德,这也不能肯定;全 国人民都说他贤德,这样可以进
一步考察他;发现他确实是贤德,就可以重用他。您左右的人都说他不贤 德,不要轻信;朝中
各位大夫都说他不贤德,也不要轻信;全国人民都说他不贤德,这样应该认真审察他 ;发现确
实是不贤德,就应该及时撤换他。您左右的人都说他该杀,不要轻信;朝中各位大夫都说他该杀,也不要轻信;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这样就应该认真审察他,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样
就应该杀 掉他。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全国人民杀掉他的。如果做到这样,您就可以作好人
民的父母了。”


【积累拓展】
出自《孟子》的成语很多,请你根据下列的成语的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及近义词和反
义词。
1、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该成语
为( 洞察秋毫),其近义词为(洞若观火)。
2、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该成语是(绰绰有余),其反义词为(入不敷出或
捉襟见肘)。
3、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该成语为( 杯水
车薪),其反义词为( 绰绰有余)。
【课后反思】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目标定向:
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
教学过程:
一、导语;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 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
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 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
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
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我故曰,告
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
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br>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 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 ,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
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 否则就会缺乏力
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 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
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
生长。不要像 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
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 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
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 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
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 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
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 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


了庄稼。”
四、讲解本文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
“说大人则藐之,匆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 靠是的这种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盂子·膝文公下》 依然是靠的这种气。
甚至如文天祥所写千古名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气歌》)
也仍然是源于这种气。
然而,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 也”就是养也要日积月累,
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不过,正如孟子所说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古往令来,合天之下,能不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的又有几许呢?“记得小 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讲这样的道理给我们听:地里
庄稼,即使你站在它的面前随时观察,眼睛紧盯 住它不放过,也绝对不能亲眼看到它生长;
但是久而久之,隔一段时间去看它,却可以发现它已经长高了 。人的身体长高也是同样的道
理。那时,老师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是勉励我们要勤奋学习。只问耕耘,不 问收获不要心急
图快,囫囵吞枣。现在想来,当然也包含着老师不拨苗助长的一份苦心在内。可我们当时 哪
能体会出这些呢?
其实,不仅知识积累如此,技艺学习如此,我们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又何
尝不是如此呢?
关键在于营养的吸取,年力的增强。万事总有规律,不是你一厢情愿就可以如愿以偿的。
放眼观世,红尘滚滚。再看看你的周围,那些追名逐利,急急如律令的人们,一个个不都是
那“芒芒然归 ”的宋人吗?
五、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
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
教 师总结:注意文中的一句话“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耕云先生曾经指出:“不
可告人之事断 然不做,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浩然正气。
六、布置作业: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历史上、现实中那些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反思: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
2、学有所用,达到“修养受用”的目的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 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


相信大家都知道。 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
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 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
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 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 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
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 理解孟子“性善
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 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
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 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
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 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 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
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 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
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 ,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 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
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
老师组织学生 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 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
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 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刚才大家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讨论激烈,可见对此已经 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那这四端
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 是四端也,犹其
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 是
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2、如何使“发端”成熟
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就说明我们已经完全拥有了仁义礼智了吗?
孟子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仅仅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还不够,还需要“扩而充之”。
“扩而充之”即在自身所固有 的仁义礼智的基本素质上不断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


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修养,使 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孟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如 果“为”,就像火
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如 果 “不
为”,就如最好的五谷种子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使它成熟。这种施压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三、合作探究
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
提示: 仁爱之心,是人本身固有的,只有想不想保住它的问题,没有能不能拥有它的顾虑。
关键看能不能坚持去 行仁义之事,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
着,不让他辛劳。这样做对每个有 能力的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却可以成就一种美德,是自
己固有的仁义礼智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
四、拓展延伸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们教化人心,使泱泱中华成为 礼仪之邦。但
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认为这些美德过时了,落伍了,无用了。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
文字,对此现象进行评论。
五、小结
反思:

安徽省人口职业学院-小班下学期工作计划


英文情书-哈尔滨58同城网招聘


宁夏教育考试学院-个性签名语句


天津师范大学智能教务系统-新目标英语


公务员工资调整-信件祝福语


商场管理-福建阳光高考


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网-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农历-英语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