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教案完整版

萌到你眼炸
800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6: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深圳外国语学校-新员工培训心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学校:
姓名:




年 月至 年 月




目 录

教学工作计划……………………1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4
1观潮…………………………6
2走月亮………………………11
3现代诗二首…………………16
4繁星…………………………19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23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25
语文园地……………………30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36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38
6蝙蝠和雷达…………………43
7呼风唤雨的世纪……………47
8蝴蝶的家……………………52
习作:小小“动物园”………55
语文园地………………………59

单元教学计划………………63
9古诗三首…………………65
暮江吟……………………65
题西林壁…………………68
雪梅………………………71
10爬山虎的脚………………73
11蟋蟀的住宅………………78
口语交际……………………85
习作:写观察日记…………87
语文园地……………………92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94
12盘古开天地………………96
13精卫填海…………………102
14普罗米修斯………………106
15女娲补天…………………112
习作:我和 过一天……115
语文园地……………………120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124
16麻雀…………………………126
17爬天都峰……………………134
习作:生活万花筒……………140
语文园地……………………197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201
25王戎不取道旁李…………203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144
18牛和鹅………………………146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52
20陀螺…………………………158
口语交际:安慰………………162
习作:记一次游戏……………165
语文园地………………………170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174
21古诗三首……………………176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82
23梅兰芳蓄须………………188
24延安,我把你追寻………191
习作:写信……………………193

26西门豹治邺………………207
27故事二则…………………213
口语交际………………………220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223
语文园地……………………229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1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措施

2



五、教学准备

六、课时安排(即教学进度)

3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一、单元名称: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特点,各内容 之间的内在
联系。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能力基础等)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教学目标

4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措施
六、单元教学准备
七、单元实践活动
八、课时划分
九、单元反思
5



第 一单元 课题 1.观潮 总课时数:1节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够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解正
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3.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普通教学(5分钟)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钱塘江大潮视频。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 br>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
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 ,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
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导生字词。
①指名读齐生字词,相机正音。
②齐读生字。
③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④学生观察字形,同桌交流生字特点,怎样写好这些生字。
⑤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⑥教师重点指导生字“堤、逐、堵、霎”,教师范写。
⑦学生仿写,互评,教师点评。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4)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9分钟)
一、边读边想象画面。
1、什么是想象?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文中的描述,有时头脑中会自觉或
不自觉地浮现出文中描述的画面,这种思维 活动就叫想象。
2、如何边读边想象?
6



①结合课文关键字词。
②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3、举例说明: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还能想到哪些形态?
二、正面与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景物,使人如亲临其境,感受到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氛围,获得艺术享受, 受到美的教育。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 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3、举例示范。写景的文章,写人多侧面衬托景物的美。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一、默读课文,完成任务单: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2.理清文脉。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
分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3、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4、课文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1、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给予帮助,启发引导。了解任务完成
情况。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8分钟)
1、天下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 观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那声音如
同山崩地裂……”想象 画面。
2、潮来前(1、2)、潮来时(3、4)、潮头过后(5)
3、抓住特点、关键词让学生说一说。
4、写潮水是正面描写,人群及其他景物描写间接反映潮水是
侧面描写。
环节5小结:(2分钟)
课文中“天下奇观”一词概括了钱塘江大桥的特点。课文按
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钱塘
潮的景象写的非常具体的。(板书)
作业设计:搜集钱塘江大桥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观潮

天下奇观

时间顺序

边读边想象

7



第 一单元 课题 1.观潮 总课时数:2节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2 课时,共需 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理解课文内容,能通 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
思。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
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能体会比喻、夸张修
辞方法的 好处。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按一定顺序,
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
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0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同桌互评。
2、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3、作业检查:小组汇报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
二、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 、说明顺序
之一。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 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
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
生 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判断是不是时间顺序主要是看文中有没有关于时间的词
语,或明显的前后关系的词语。
例如本课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钱塘潮
景象
三、修辞方法: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
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
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 法叫夸张。如爸
爸在巴掌大的阳台上晨练。
3、引导学生练习仿写。
4、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任务单:
1.师生交流,品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8
个性化设计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
江来前的平静 、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 ,
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
①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是怎样的情景,找出关键
词句,用横线画下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用了哪
些修辞方法?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③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④潮头过后,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⑤你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吗?

环节3.小组讨论(6分钟)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各自的答案。
2、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给予帮助,启发引导。了解任务
完成情况。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10分钟)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①潮来前、潮来时、超头过后是怎样的情景,找出关键
词句,用横线画下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②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用了哪
些修辞方法?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
品读结合。
比喻:“好像闷雷 滚动”“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的
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夸张:“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③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远和
近这属于空间顺序,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情景。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
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
现。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 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
的变化。(看图片)“白浪 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
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
声如 山崩地裂。(看图片)(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
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 读,再进
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
9



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④潮头过后,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气势雄伟壮
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 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
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 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
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⑤你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吗?
(1)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环节5小结:(3分钟)
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
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
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的非常具体,

作业设计: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观潮

潮来前
时间顺序



潮来时(远 近)

潮头过后
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
10



第一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2.走月亮
总课时数:
主备人
3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从优美生动的句子中体会修辞方法的重要作用,重点掌握反复的
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从优美生动的句子中体会修辞方法的重要作用,重点掌握反复的
修辞手法。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
个性化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2分钟)
1.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 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
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2.谁知道“走月 亮”是什么意思?(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
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板书课题
3.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
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思
考文中写了几次我和阿妈走月亮呢?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
月亮?
2.检查阅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指名分段阅读课文,纠错、正音。
(3)解决难理解词语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去掉坏
的。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
“汩汩”:象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4)理清文章脉络:文中一共写了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第一次, 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 是在小溪边。
第三次, 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 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11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3分钟)
这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请同学们用心默读
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在结构以及语言上有什么 特殊的地方?
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一写。
交流:
(1)文中出现很多使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
优美生动的句子。
(2)在文章的结构上,四次使用“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来串联起来。
( 3)交流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看,稻谷就要成熟了,
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拟人句、比喻句)。
“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好像也在天上 走着、走着……”(“牵着”一词把月亮当做人来
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的幸 福和温
馨)
教师小结讲授: 是的,本课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
法,让整篇文 章变得生动优美。尤其是在本课中出现了一个特
殊的修辞手法-- 反复。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
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在这篇课文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共出现了四次,
看似重复,实则是妙笔,充分表达了“我” 和阿妈走月亮时无
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在结构上起到串联全文的作用。这就是
反复的作用。
学习修辞手法反复,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修辞手法--排比。
在本课中也出现了排比句,比如第 二自然段“月盘那样明亮,
月光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比如第四
自然段 “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
看看我们采过野花的地方”。不过,虽然这两中 修辞手法都含有
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但是,两者的区别关键
在于其表达的侧重 点不同。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
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比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排 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
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学习了反复和排比的区别,请同学们看任务单中的片段,
区分哪些 句子使用了反复,哪些是排比?想一想这样的修辞手
法有什么特殊作用?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3分钟)
12



任务单:
片段一: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一会儿雨就劈
劈啪啪地下了 起来。劈劈啪啪地,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
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 如瀑布
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片段二:春天是美丽的,可以穿花裙子;春天是漂 亮的,春天
在百花丛中,伴着蝴蝶翩翩起舞。有春天就有美丽,是花儿们
的美;有春天就有歌声 ,是小鸟的歌声;有春天就有舞蹈,是
蝴蝶的舞蹈;有春天就有笑声,是人们的笑声。终归一句话:我眼中的春天是充满生命力的。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 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分辨的准确,
分析的最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 倾听,
修改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3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重点词
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文章写了四次“我 ”和阿妈走
月亮的情景,重点感受了文章中的语言的生动优美,并学习了
反复和排比的区别。那 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反复
排比
拟人
比喻
教学反思

















13



第一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2.走月亮
总课时数:
主备人
4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2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融情入境想象画面,在阅读中感受月光下
的美丽景象。
2.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仿写月下某个情景。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融情入境想象画面,在阅读中感受月光下
的美丽景象。
2.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仿写月下某个情景。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
个性化设计

一.直接导入(1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描写了在秋天
的夜晚,在柔和的月光下,“我”和阿妈走月亮的 情景。那
么作者在洒满月光的秋夜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了什
么呢?这节课,让我们去文 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二.请同学们用心的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和阿妈走月
亮时走 过了哪些地方?以及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10分钟)。
读书交流:
1.“我”阿妈走过的地方有:小路、溪岸、石拱桥、果园、
庄稼地、菜地……
体会:这里的“小路”是洒满月光的小路,写出了环境之美。
来到小溪边,欣赏着美丽清澈的小溪以及可爱的小水塘中那
一个个月亮,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2.在走月亮的过程中,闻到了山草、野花的香味,果园的果
香;听到了虫鸣声、鸟拍翅膀声、 沟水流淌声等。
体会:在柔和的月光下,身边虫鸣、鸟飞、鱼跃、果香环绕,
这是多么甜美、 多么幸福的时刻。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3.走月亮时想到了阿妈洗衣裳、“我”玩耍以及在春天“我”
和阿妈劳动的场景等。
体会:和母亲走在洒满月光、闪烁的小星星相伴的小路上,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幸福之情随处可见,在 带给作者无限联
想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许多的想象空间。
4.用抓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想想画面等方式来指导朗读,
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

14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8分钟)
同学们:刚才在交流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
所想时,你们在理解这些优美语言的时候,在 体会作者联想
的画面的时候,你们也用了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感受了他
们母子之间的浓浓深情 。其实这种阅读文章的方法就是融情
入境想画面。(板书:融情入境想画面)
融情入境就是指 在阅读中,借助形象的语言描述,体会
作者的情感,在脑海里呈现出相应的画面,把自己想象成当
事人,去体会、感受。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涵。
如本文“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
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我 们在读这段话的时
候融情入境,想象自已走在月光下,看到文中的种种景象,
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就更容易理解文章中他们母子之间的
温馨幸福以及浓浓的母子情。
融情入境想 象画面让我们感受课文语言魅力的同时也
带给了我们强烈的画面感。请同学们再来回味文中的一幅幅画面,试着自己写一段月下的场景。注意使用上一些修辞手
法,看谁写的月下美景更美、更能打动人 。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8分钟)
任务单:
请同学们再来回味文 中的一幅幅画面,试着自己写一段
月下的场景。注意使用上一些修辞手法,看谁写的月下美景
更 美、更能打动人。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月下美景, 看看谁写的最
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
改完善的习惯,教师及 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4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用融情入境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与作者一
起体会了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 了秋天月下
的美景以及作者与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希望在以后阅读优
美的散文时可以多多使用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融情入境
浓浓亲情

15




第一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总课时数:
主备人
5节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1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3.《现代诗两首》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教学目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3.感悟现代诗特点,尝试用拟人修辞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重难点
2.感悟现代诗特点,尝试用拟人修辞写一首儿童诗。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1.(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
天也是情有独 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
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
一说自己找到的关 于秋的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
天的现代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 的《花牛
歌》。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精讲知识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17)分钟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
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
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
阳、芦苇
读了花牛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三、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16
个性化修改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
一步渲染和绮丽 的想象,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
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更加诗意化,在这里
“驮着夕阳”是具 有新鲜感的词语,我们想象
一下马牛载着很重的东西的画面,在迁移到鸟
儿身上,就可以想象到 疲倦的鸟儿在夕阳下飞
翔的样子了。
3.“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是什么修
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斜阳把江面染红了,在诗人看来是
“斜阳掉到江上”这是诗人奇特想象的体现。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
处?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红颜 ”指的是
涂了胭脂的姑娘,通过“妆”“红颜”把芦苇人
格化,在作者眼里,傍晚的芦苇就是涂 了胭脂
的漂亮姑娘,又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想象,把秋
江的色彩美变现了出来,给诗文平添一丝情 趣、
一丝生气。
5.“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边天”
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从“眠”“霸占”体会到诗人通过丰富的
想象,用拟人的修辞恰到好处的描摹了花牛与自然融为一体,无拘无束,白云铺面半边天的
画面。
6. “花牛在从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
的青峰”,为什么说是“做梦”不说“睡觉”呢?
这仍然是拟人化的说法,做梦可以梦见很
多东西,引发我们想象,将太阳落山写成“偷
渡”让内 容更富有童趣。
这两首现代诗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
多种修辞的运用,让现代诗更加生动 ,引发人
们更过想象,两首诗中多次用到拟人的修辞,
赋予了诗句不一样的灵魂,不得不让我们 感叹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尝试着用拟人的修辞
来仿照《秋晚的江上》写一句现代诗。在运用
拟人手法时,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首先,我
们要细心观察,发现它的特点;其次要找准它与人的行为的相似点。最后就是合理想象,用
文字表达出来。
比如: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层红纱 。(师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练说。)
四、完成任务单。
17




1.夕阳西下,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仿照《秋晚的江上》最后一句所运用的修辞写一
独立内化
写。
(6)分钟
清澈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
2.淘气的花牛在草地上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
事,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写一写。
1.互相说一说自己所写句子运用的修辞以及有
小组讨论
什么好处。
(5)分钟
2.想象一下小组内所仿写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比一比谁写的更好,适时完善。
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
(4)分钟

本节课我们所学的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
古典诗歌相比而言, 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
形式自由,意蕴丰富,《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
景色是美丽的,而《 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
教师总结
时的乐趣。我们学会了用拟人的修辞来仿写诗
(3)分钟
句,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 是否也曾经有过无
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
事,模仿这首诗,尝试记录下你的 童年梦想。(要
求:只写一个小节)
板书设计


3.现代诗两首


妆 红颜

拟人 眠 霸占

做梦 偷渡




教学反思













18



总课时数:
主备人
6节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1 课时,共需1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掌握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
教学目标
2.感受作者前面几次观看星空的不同心情,理解其原因。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修辞手法。
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家乡的眷恋。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第一单元 课题 4.繁星
教学
重难点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

中有什么?(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

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 ,你爱
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

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

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板书:4 繁星)
< br>(多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

《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春天

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
社会影响。

精讲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5)分钟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

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

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19
个性化设计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密密麻麻仿佛回到母
第一次 从前 家乡
的星星 亲的怀里
三年星群密布仿佛和朋友
第二次 南京
前 的蓝天 对话
半明半昧仿佛睡在母
第三次 如今 海上
的星 亲的怀里
(板书: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
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
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
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
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 br>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
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
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
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
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
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
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关键句)
比喻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
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
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
周 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
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20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
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
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依次从触觉、
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
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 梦幻
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句:
我们的生活是 的,是 的,是
的。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 星点点,胜似
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
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 绘,也有
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
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 这样
的话。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任务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独立内化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
( 6)分钟
写作。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

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
小组讨论
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
(5)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展示进一步明确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
全班交流
方法。

21



(4)分钟




教师总结
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

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

布置作业

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
教师总结
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
(5)分钟
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 然界许多事物,像
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
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 在我们就用刚
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
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 )”看谁
写得快,写得精彩。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繁星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22




第一单元 课题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总课时数:7节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1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
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 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
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
动中。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
教学
态度打动对方。
重难点
教学难点: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语交 际中,能
够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法、学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

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

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 可是,只要大家
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

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

一棵奇怪的“大树”。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
精讲知识
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
(10 )分
筷子“树”“长”得挺茁壮。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
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

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

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一株生

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 样的筷子6000—
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

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

筷子。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

你的想法?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二、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环境问题。


23




初设情境,出示任务单。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
独立内化
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 5 )分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
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C.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各自的答案。
4、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给予帮助,启发引导。
( 10 )分
了解任务完成情况。

小组讨论
一、小组汇报:
1、根据情景,说一说本组的答案。

2、其他小组补充。

3、教师点评。
4、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

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全班交流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
( 7)分
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

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

二、 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 师引 入: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
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
境小建议十条”呢?
2. 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保护好我
教师总结
们的环境。
( 3 )分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教学反思


24



第一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习作1 总课时数:8节 主备人
本节是第 1课时,共需 2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学习从多个角度对选择的“好地方”进行推荐。
2.语言表述清楚明白,清楚介绍景点名称、地点、特色以及如何游
教学目标
览、注意事项等。
3.抓住这个“好地方”的特点,写清推荐的理由,吸引更多的人群。
4. 分段叙述,突出重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写清推荐这个地方的理由。
重难点
2.分段叙述,突出重点。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讲授法 举例法
个性化设计
教学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0分钟)
【激趣导入】
师:我相信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流连
忘返,比如水乡的 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
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使我们
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
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 学们吧。
推荐一个好地方(板书)
审题指导,明确要求(出示课件)
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内容:推荐一个好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
2. 想一想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你准备从
哪个或哪几个方面推荐这个地方,理清写作思路。 < br>明确:从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环境或这个地方的历
史背景等方面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加以具体 描绘,就能
突出重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教师出示习作范文(课件展示)
例文:
丽江古镇
假期,我终于去了七彩云南,游览了向往已久的丽江
古镇。
丽江古镇最有名的是四方 街。一迈进大门,“哗哗”的
水声便涌进了我的耳朵。定睛一看,大门口一部巨大的水
车正不停 地忙碌着。这部水车很大,与学校里的旗杆差不
多高。
丽江古镇的小路是青石板铺的,凹凸不 平,但当听着
脚板与青石板的叩响声时,我的心中是无比宁静的。路边
是一座座石拱桥,桥底下 流着的溪水清澈见底,水里有很
多小鱼。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动。站在桥上,能听见哗哗
25



的水声,在桥上走来走去的人们是这么悠闲,有的在太阳
下散步,有的在桥上拍照。
下午,太阳从屋顶上洒下来,古镇温暖极了。纳西族
人民很爱种花,古色古香的屋檐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 花花
草草,一盆一盆的,非常可爱。老人们安详地坐在门口,
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在开心地笑, 老人便也开心地笑了。
晚上,是古镇最美的时候。酒吧一条街里,纳西族姑
娘聚在一起唱歌、 跳舞,她们唱的都是一些纳西族民歌,
她们的歌声吸引了很多游客,游客们和纳西族姑娘一起唱
啊,跳啊,高兴极了,晚上的丽江古镇变成了歌和舞的海
洋。
欣赏完歌舞表演,尝过鲜美的菠 萝饭,拎着一大堆具
有民族风情的小玩意儿,我满载而归,这里的一切都使我
感到好奇和喜欢, 让我回味无穷,乐不思蜀。
4.思路导航,技法点拨
确定范围,推荐好地方。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
可以写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地方。
介绍清楚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特
点,让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文中作 者简
单描写了丽江古镇的美丽、悠闲和热闹,引起读者兴趣。
(3)重点写推荐这个地方的理由,可以写一个迷人的
景点
或几个地方,例文中作者介绍了丽江古镇的四方街、
小路、石拱桥、酒吧一条街等,理由充分,令人向往。
5.写作方法——分段叙述,突出重点。
一篇作文的好坏与分段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分段合
理,文章的层次感就强;分段不合理或不分段,让人读起
来分不清轻重。
推荐理由时 要分段合理,每个段落要有自己相对独立
的内容和中心。本次习作,除了开头和结尾外,中间写丽
江古镇值得推荐的几个游览地点,这部分一定要分段叙述,
每个理由一段,重点理由还可以继续细分段 落,这样文章
会更有层次感,也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相信同学们掌握了这种分段叙述,突出重点的写作方
法,一定能完成下面的任务单。

环节2: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10分钟)
1、思考:分段叙述,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2、自己特别喜欢且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什
么?从哪些方面向大家推荐这个地方。
3、根据刚才所学的分段叙述,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练
习写一段话,写出推荐理由,条理清晰。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26



小组成员 互相交换意见,看看谁写得理由充分,重点
突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 br>修改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学生展示,全班交流(8分钟)
选小组代表进行交流汇报,再读名言,通过今天的交
流,让学生体会到好书的作用。

环节5: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我们要带着感情去观察,去联想,努力做到情感随着景物产生。当然,我们既可以先写景后抒情,也可
以衔=先抒情后写景,还可以一边写景一边 抒情,情景交融。
注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可以把所
见实景与自己的联想 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具
体形象、生动活泼、动人心弦。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继续
完成整篇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推荐一个好地方

写法:写清推荐原因

分段叙述,突出重点


























27



第一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习作1 总课时数:9节 主备人
本节是第 2课时,共需 2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写一篇推荐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写一篇推荐文的方法。
重难点
2.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7分钟)
一、回 顾上节课的习作主题是向同学们推荐一个好地方,
怎样推荐才能激发大家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呢?
指名回答,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内容:推荐一个好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
2. 想一想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你准备从
哪个或哪几个方面推荐这个地方,理清写作思路。
明确:从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环境或这个地方的历
史背景等方面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 ,加以具体描绘,就能
突出重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出示习作的修改方法
1.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是否运用了分段叙述,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进行描
写。

环节2: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8分钟)
大声自读习作,按照任务单上的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
自己进行第一次修改。

环节3:小组讨论(10分钟)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或者交换互看互
评。看他是否将推荐理由写的具体,说出你作为小老师的
评价与建议。
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可以用笔圈画出来。
你认为还需要修改的地方,和同学共同商量,争取在 你
的帮助下,使他的习作变得更清楚、具体。

环节4: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你们觉得这组代表写得怎么样?哪一句话或是那些词
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了推 荐的原因?你对他推荐
的好地方是否感兴趣?(小组互评,师生互评)
28


个性化设计



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在草稿本上二次修改自己的习
作。

环节5:小结,誊写(10分钟)
通过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运用分段叙述,突出
重点的写作方法,有条理地写出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理由。
请将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到周记本上,注意书面 整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修改:句子是否通顺;

有无错别字;

语言是否生动,有条理;


是否运用了分段叙述,

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29



第一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语文园地
总课时数:
主备人
10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2次对分)
第一次对分
环节一【教师讲授】(8分钟)
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
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 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
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呢?首先 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没
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 br>“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
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
文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听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
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 从课文的某句话
中“闻”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这样?)
(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想象画面:视觉、
味觉等)
3.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示例一: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 “听”到声音,
还能“闻”到味道。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
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 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
的味道……
示例二: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 上人
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
30
个性化设计








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
鸣叫。
示例四:读《繁星》 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
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寄予的温暖一样。
本 次交流平台的内容是根据文章内容想象画面、想象
声音、想象味道……掌握了这种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 ,
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请完成任务单。
环节二【学生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3分钟)
读下面一段话, 想一想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
画面。
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数不清的黄蝴蝶,在树
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pian) 翩 起舞,把谷底的绿草和
鲜花全遮盖了,仿佛仙女从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
每一朵鲜花的 花蕊(rui) 上,都有一只或几只蝴蝶在吮
( shun)吸花蜜。乍(zha)一看,真分不清哪 是鲜花,哪是
蝴蝶。奇异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穿着花衣服的游客
一走进山谷,一群群蝴蝶 就会围着他们飞舞, 有的还往他
们脸上扑去。这时候,连游客们也仿佛变成美丽的花瑚蝶
了。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的答案,看看谁说得最好。(在
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完善
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3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第二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7分钟)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八个
词语,学生齐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人声鼎沸 锣 鼓 喧 天 震耳欲 聋 响
luóxuānlónɡ
chè
彻 云 霄
xiāo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下两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过渡:教材给出了八个这样的词语,看一看,上下两
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规律?
明确: 上面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
闹等。下面一组词语表示声音小,形容十分安静。
3.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
31
qiǎo



进退。后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悄无声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画面。
[震 耳欲聋]:拔河比赛开始了,队员们脚顶着脚,身
子往后倾斜。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全身力气。啦啦 队
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加油,加油!”
[窃窃私语];学校开大会的时候,校长刚讲完话,下
面就有人说悄悄话。
过渡:我 们已经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含义,也学会了
根据词义想象画面,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完成任务单。
环节2.学生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4分钟)
1.根据下面句子描述的画面,选择上面合适的词语,
填在横线上,
(1)八月十八那天,来看钱塘江大潮的人熙熙攘攘,
海塘大堤上, _,我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
个人比较少的地方。眼前的潮水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勾起了我对 大海的兴趣。
(2)开始,雪花还伴着雨点儿,可能是雪花怕孤单,所
以就约上了雨点儿,我 仿佛看见它们在空中嬉戏、聊天。
雪花纷纷扬扬,细一听,能听见“沙沙沙”的声音,仿佛
雪花 和雨点儿在 _呢!雪下了整整一夜。
2.同学们,经过上一题的学习,我们已经掌 握了根据
词语想象画面的技巧。请同学们完成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
题,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 加点的词描述他,并写下来。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 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 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师: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描写的事物,其他
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 br>生1:我写的是风,用到的词语是忽然、顿时:刚刚还
是晴空万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 们顿时慌作一
团,纷纷找地方躲避。
生2:我写的是雷雨,用到的词语是霎时、一会儿工夫:
雷声隆隆,暴雨霎时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道路就被淹
没了。
32



生3:我写的是烟花,用到的词语是霎时:朵朵烟花在
空中绚丽绽放 ,满天的星星霎时失去了光彩。
生4:我写的是小狗,用到的词语是忽然、过了一会儿:
过了 一会儿,小狗豆豆发现我还没有把骨头丢给它,忽然
耷拉下脑袋,一脸失望的表情。
环节5.小结。(1分钟)
这几位同学写得真精彩!他们不仅按要求用上了教材
中给 出的词语,而且设置具体的场景,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相信其他同学创编的句子也很不错,在课堂上就不 一一读
了。课下同学们可以交换着看一看,互相学习。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想象画面

想象声音

想象味道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反思































33



第一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语文园地
总课时数:
主备人
11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2 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把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注意字距要均匀。
教学目标
2.理解古诗大意,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把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注意字距要均匀。
重难点
2.理解古诗大意,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普通教学)
板块三、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
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引导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使学生对
钢笔字书写形成初步的印象。
3.讲解在横格中书写的注意事项,并指名学生表述。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补充。
4.学生进行钢笔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挑选写得比较好的钢笔字,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课件,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自然”,< br>选编的课文也都是写景的美文。学习这类的文章,我们不
仅能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感受到文 字中的风景之美。
“日积月累”版块正契合了这一主题,所选的古诗《鹿柴》
描绘的就是人迹罕 至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 br>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
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 相思》《山居秋暝》等。
34
个性化设计








3.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
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
苔上。
4.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
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会 了怎样在横格中书写规范规则,还学
习了一首古诗,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
力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保持平衡 保持距离








鹿柴




说说诗句的意思














35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一、单元名称: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 要教学内容及特点,各内容之间的内在
联系。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能力基础等)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教学目标

36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措施
六、单元教学准备
七、单元实践活动
八、课时划分
九、单元反思
37



5.一个豆荚里的五总课时数:12
主备人
粒豆 节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 认识“荚、豌、按、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
恐、枪”等16个字。
教学目标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
出问题。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4. 学习阅读方法:从不同范围提问。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 认识“荚、豌、按、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
教学
恐、枪”等16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
重难点
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3. 学会阅读方法:从不同范围提问。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豌豆熟悉吗?
2.在通话世界里,豌豆也 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你们看--
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了,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
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课题:《一个豆荚里的
五粒豆》)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 旁都是草字头;
“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
绕、曾”
左右结构:豌、按 、枪、玻、璃、探、愉、绕,书写时要
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
上下结构:曾。
半包围结构:适。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预感:事先感觉。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第二单元 课题
38



囚犯: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第一次对分)
环节一:初读课文,理解大意。(9分钟)
1. 全班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
出不理解的句子。
2. 读完后让学生自由回答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对于发现的
难理解的句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
3. 理解课文中最后一粒豆说的这句话“该怎么样就怎么
样!”
这句话可以针对反 复出现的语句提问,来加深对这粒豆的
性格的认识。(脚踏实地,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接受命运的安< br>排,努力生活的坚强性格。)
也可以从句式去提问,这一句是个感叹句......
4. 这种方式还有其他类型的提问方式去加深理解句子,比
如针对重点段落提问:针对第8- 11自然段老师可以提问‘五粒
豆对未来都有什么打算?’还有针对课文题目提问。像这样的
提 问方式叫从不同范围去提问的阅读方式。
5. 从不同范围提问方式:主要包括针对课文题目提问;针
对反复出现的语句提问;针对重点段落提问
掌握了字词,学会了从不同范围提问的方式下面来完成下
面的任务单吧!

环节二: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任务单:针对第8-11自然段老师 可以提问‘五粒豆对未来
都有什么打算?你还可以从哪些重点段落进行提问来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
第一粒豆:
第二粒豆:
第三四粒豆:
最后一粒豆:

环节三:小组讨论(6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任务单上的内容,说一说五粒豆对未来豆有
什么打算?你还可以从哪些重点段落进行提问来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找小组代表说一说对哪些重点段落进
行的提问。

环节四:全班交流(5分钟)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找小组代表说一说对哪些重点段落进
行的提问。

39



环节五:教师总结(3分钟)
介绍从不同角度提问的阅读方法:从 不同角度提问,可以
针对课文题目提问;可以针对反复出现的语句提问;可以针对
重点段落提问 ;也可以针对句式提问等。
作业设计:搜集有关豌豆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阅读方法:从不同范围提问





































40
教学反思



5.一个豆荚里的五总课时数:13
主备人
粒豆 节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2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教学目标
2.理解文 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
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 也是最幸福的。
3.学习拟人化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教学
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
重难点
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学习拟人化的学习方法。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
探出 愉快 盘绕 不曾 按照 舒适 恐怕 玩具枪
集体订正。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第5课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板书课题:《一个豆荚里
的五粒豆》)
二、理解课文。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 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
由?文中哪个词具体说明了豌豆们已经成熟?(“变得 僵硬”具
体说明了豌豆们已经成熟,想出去了。)
3. 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又
怎样呢?
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9分钟)
一.同学们,读了课文后我们会发现现实中的豌豆不会 说
话,没有思维活动,是静态的。课文中五粒豌豆写的和人一样,
会说话,有思想...... 像我们这篇课文运用的写作方法就是拟
人化写法。
拟人化的写法:是指文章不是一两句话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而是通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化的写法就是把
“静”的、“死”的 对象变“动”变“活”,使之具有人的思想
感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使文章富有感染力。本课
就是把小豌豆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语言、思维,使文章更
第二单元 课题
41



加生动活泼。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些文章或者你读
过的哪 些文章用的师拟人化的写法呢?如《三袋麦子》、《兔子
的胡萝卜》,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乌鸦》.. ....
看来同学们都理解并且掌握了,那接下来练一练吧。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仿照《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拟人化的写法 ,想象一下其
他四粒豆会有哪些奇遇,选择一个写一写。
举例:(第二粒豌豆)
第 二粒豌豆在水沟里躺着,每天有脏水流经它的身体,它
被泡得大大的。一天,一股猛烈的脏水从上面冲下 来,把它一
起冲走了,它只觉得天旋地转,游了很长时间,终于停在了一
个泥潭里。一只小鸟发 现了它,想吃掉它,豌豆对小鸟说:“小
鸟,在你吃我之前我想把我的经历和你说说,这一路走来,我< br>和兄弟姐妹们走散了,好久没和别人说说话了。”这粒豌豆向小
鸟讲述了它的经历,小鸟听后感慨 地说:“原来小小的一粒豌豆
还有这么曲折的经历呢,少吃一粒豌豆也没关系。我愿意帮你
实现 之前的愿望。虽然我飞不到太阳上去,但是我可以带你体
验一次空中旅行。”豌豆高兴极了,它谢谢小鸟 。小鸟弯下腰,
用嘴轻轻地叼起豌豆,这粒豌豆在它的旅途中看到了:高高的山
峰在它下面,一 望无际的草原在它下面,一个个村庄在它下面。
它还看到了一块块田地,它觉得也许其中一块就是它曾经 生长
过的地方。小鸟飞累了,停在了顶楼窗子旁的板子上,这时,
第二粒豌豆看到了一株豌豆苗 ,它看到了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觉得是那么亲切,它还看见窗子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她的脸上
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豌豆和小鸟说:“麻烦你就把我放到那株豌
豆花旁边吧!”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任务单上的内容,说一说其他四粒豆的历险
经历。
环节4全班交流。(8分钟)
选写四粒豆的四位代表说一说他们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后四
粒豆的奇遇,老师和学生互评,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熟练运
用拟人化的写法。
环节5小结:(2分钟)
介绍了本课的拟人化的写法。这样表达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形象性,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作业设计:搜集有关拟人化写法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拟人化的写法:把“静”的、“死”
的对象变“动”变“活”,使之具有人的
思想感情。

42



第二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主备人
14节
本节是第1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6.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2.熟读课文,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重点: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
重难点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出示蝙蝠和
雷达的图片)
2、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3、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
什么联系呢?如何去读懂课文?
板书课题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方法一:猜字谜。如学习生字“蚊”。可以让学生猜谜
面:小虫写文章
方法二:拆字法。如生字“科”,可以用一禾一斗的方
法去记。
方法三:对比记忆法 。如“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
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
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 成“蝇”都是左
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蛾、
蚊、科、横、证 、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
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9分钟)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解决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需要注意
的几个方面?
个性化设计

43



1、全班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并画出重点词语和不理解
的句子。
2、读完课文让学生 自由回答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发现
了课文中的哪些不理解的,对课文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
提 问。
3、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样
做到安全的飞行的呢?原来是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
示。”理解这一段可以从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去提问,如这一
段主要写飞机 安全夜航得益于蝙蝠。也可以从句式去提问,
如这一段是一个设问句。还可以从这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去提问,如这一段是一个过渡段,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
4、小结
介绍从不同角度提问的阅读方法:从不同角度提问,可
以针对课文的内容提问,可以针对课文的写法提问 ,可以从
得到的启示方面提问,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等。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任务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独自列出一
个问题清单。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的答案,看看谁说得最好。(在
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完善的
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8分钟)
交流后,统计整理出来。
环节5小结:(2分钟)
1、教师总结
读课文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不要局限 于一个方
面,可以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提
问,可以锻炼我们多角度思 维的能力。
2、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课后生字及词语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 蝙蝠和雷达




阅读课文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提问






44



第 二 单

课型
课题
新授

6.蝙蝠和雷达
总课时数:
主备人
15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2 课时,共需 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解决本节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目标
2.掌握“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实践运用”的写作顺序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
力。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掌握“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实践运用”的写作顺序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个性化设计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语。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翻 开教材第24页,针对内容提出问题:这个片段讲了
什么?从写法上提问:介绍变态茎的种类用了什么修 辞手
法?结合生活实践提问:我们见到的变态茎还有哪些?
二、出示蝙蝠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
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第一次对分
环节一、教师讲授(10分钟)
1.解决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 章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
段的主要意思并给文章划分段落 ,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
写作顺序。
2.本课文通过三部分描写,讲出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 br>究,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并受到启发,并用于
实践中。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飞机安全飞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经过反复 研究,科学家
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发明雷达
3.结合段意,指出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
密——实践运用”的写作顺序来描写的。
4.结合课文理解“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实践运
用”的写作顺序。
45



提出问题:蝙蝠夜间靠什么安全飞行
揭开秘密:反复试验,不断研究
实践运用:给飞机装上雷达
掌握了文章写作顺序,请完成任务单
环节二:学上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发明创造,看看在发明前提出了
什么问题?怎么揭开秘密的?然后按照“提出问 题——揭
开秘密——实践运用”的写作顺序写下来。
例文:
《鲁班造锯》中,鲁班的手被小草叶子划了一道口子,
他就纳闷: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提出问题)他仔
细观察,发现小草叶子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
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 轻轻一划,居然划开了一道口子。(揭
开秘密)他因此产生了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的想法。于
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了一把边缘带有锋利的小齿的工具,
拿到山上去试。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实践运用)
环节三:小组讨论。(4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 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好习惯,教师及时注意 提醒)
环节四:全班交流,学生展示。(5分钟)
环节五:小结。(5分钟)
本 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在描写发明创造时可以用“提
出问题——揭开秘密——实践运用”的写作顺序去描写 。


板书设计

6 蝙蝠和雷达

写作顺序

“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实践运
用”
教学反思

















46



第二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7.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课时数:
16 节
主备人
使用人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类。
教学目标
3、了解 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
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
教学
类。
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词语
和句子。

教法、学法
讲授、独立内化、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次对分
普通教学(5分钟)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
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小朋友写的。请大家认真看老 师板书。
说一说,你看到“呼风唤雨”会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文中不认
识的词语,并圈画出来。
2.多媒体展示字词
幻想 联系 依赖 程度 改观 寄托 原子核 哲
学家 因特网
呼风唤雨 腾云驾雾 农耕社会 归根到底 程控电
话 出乎意料
(1)全班齐读,教师纠错,点名读,开火车读。
(2)“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表示天气的词语还有哪些?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9分钟)
1.让学上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时找出重点词句
2 .出示课文题目《呼风唤雨的世纪》,如何去理解这
个题目?可以相应的提出哪些问题?如谁呼风唤雨? 呼风
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然而提出问题是有方法的。
47
个性化设计



3.教师总结在阅读中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
1)找题眼:如对题目进行提问,如为什么说2 0世纪是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学
生的探究欲望。
2 )抓中心句:如第3自然段中有以下语句:“人们只能
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 仙,来寄
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一学生由此提出问题:“‘千里眼’‘顺
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 仙”在现代指什么?
3)比好坏:如在学习第3、4自然段时,前后联系,进
行比较,提出有关问题: 20世纪前和20世纪后人们的生活
有什么不同?
4)抓感兴趣的部分:学生肯定喜欢我们今天的生活,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如: (1)你还 能举出科技给人类生
活带来变化的例子吗?(2)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
吗?
掌握了字词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独立完成下面任务
单。

环节2: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课件出示:
发明 发现

1.人们在地下( )了煤矿。

2.科学家( )了前所未有电子计算机。
改变 改观
1.要( )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很困难。
2.几年不见,家乡的面貌有很大( )。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1.学生根据任务单按顺序讨论问题。
2.教师巡视,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环节中涉及的问题。

环节4:学生展示,全班交流。(8分钟)
发明 发现

1.人们在地下(发现)了煤矿。
2.科学家(发明)了前所未有电子计算机。
改变 改观
1.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很困难。
2.几年不见,家乡的面貌有很大(改观)。

师:“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
推敲,却有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发现和发明的区别。
48



师: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
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生:“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 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师:通过比较查阅资料,改变和改观有什么区别,指名回
答。
生:改变,就是一种变化;改观,就是给人的一种变化的
观感。

环节5: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成就使我们实现了古代人那么多的 幻
想,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古代的幻想,今日的现实,
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 努力让我们过上了今天
的幸福生活。这时,你们也插上想像的翅膀,当一名小小
设计师,描绘一 下你明日美好的未来。(可以用文字描述,
也可以用画图表现)你现在就是小小设计师,描绘一下你心< br>中明日的美好前景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技术
千里眼 视频
顺风耳 人类 手机
腾云驾雾 飞机


















49



第二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7.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课时数:
17 节
主备人
使用人

本节是第2 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能判断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教学目标
2、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
变化。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重难点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复习回顾
1、我们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PPT:“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是 (谁)
利用 获得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
和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板书课题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请带着你的预习成果,进行小
组合作学习。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学习第4自然段:(PPT)
(1)读一读:体现20世纪能呼风唤雨的句子。
(2)想一想:课文是用什么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人
类科学技术成就的?
3、小组合作成果、评价展示。
(一)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
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二)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 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
密的“地球村”。
(三)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
想的。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9分钟)
1.默读一遍课文,找出哪些句子用到了说明方法
2.结合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理解说明方法首先要理解说明方法的特点;其次,在句子中找到明显的信息;最后,判断说明方法,不确定时可以
选择使用排除法。
3.教师总结,说明方法包括有:
1).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50
个性化设计



2).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3).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4).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
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环节2: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 (6分钟)
请你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
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 五百年;就是坐
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
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
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 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
矮。( )
4、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
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
5、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的最好。< br>(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好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8分钟)
环节5:小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 主要学习了如何判断说明方法,首先,理解
说明方法的特点;其次,在句子中找到明显的信息;最后,< br>判断说明方法,不确定时可以选择使用排除法。
作业设计: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写一段
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古 代→落后 改造自然
20世纪
是个呼

是幻想
对比
风唤雨

20世纪→科技
幻想变
的世纪

成现实
飞速发展



51



第二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8.蝴蝶的家
总课时数:
主备人
18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 1课时,共需1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体会作
教学目标
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2.体会文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法、学法
讲授、自主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

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

第一段:描写下大雨时的恶劣环境,表达对蝴

蝶的处境的担心。
第二段:写蝴蝶的轻盈纤巧、素洁无暇、柔弱

无助。

第三段:写“我”猜想蝴蝶的家的地点:屋宇、

麦田、松林、花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

第四段:写“我”进一步猜想蝴蝶的家的地点:
桥下、树叶下。

第五段:写一个女孩对蝴蝶的家的猜想。

第六段:以苦寻无果结束全文,给人留下遐想
精讲知识
空间。
(15)分钟

二.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天是

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 、风,吼
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

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

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

的。”教师指出以上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
写作方法的一种形式。

2.环境描写是指:对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

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第一段属于自然环境描

写,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描绘了雷雨时的恶劣环

境,与蝴蝶弱小的生命形成强烈对比。
3.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

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52







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
和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了解了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让我们学以致
用吧。
出示任务单,完成以下任务
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习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 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
生活。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

橄榄坝去,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

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跟着绿孔雀向前
独立内化
跑。
跑啊,跑啊,人们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
(10)分钟
到了大坝。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

黑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有的人看了,说:“绿

孔雀不是骗大家吗?”好多人受不 了这里的环
境,都纷纷离开了,继续过他们的流浪生活去

了。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了下来,决心用自

己的双手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一片
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

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柚子、芭蕉……一
树树,一枝枝挂满累累果实,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
绿孔雀没有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金孔
雀,就把这 个建好的寨子重新起名为“绿孔雀
寨”。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
什么?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
是什么?
小组讨论任务单上的内容,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解决遇到的问题。

小组讨论
(3)分钟



53





全班交流
(5)分钟





教师总结
(2)分钟
小组交流成果

1.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既交代了当时橄
榄坝自然环境恶劣,又为下文赞美人们用勤劳
的双手建设出一个美丽富饶的橄榄坝作铺垫。
2.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画横线句子 形
成鲜明对比,从侧面赞美了人们坚强勤劳的美
好品质,突出了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出美好生< br>活的主题。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
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 氛都有重要作用。本文
运用环境描写描绘了雷雨时的恶劣环境,与蝴
蝶弱小的生命形成强烈对比 ,表达出作者对蝴
蝶的关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蝴蝶的家


环境描写











54



第二单元 课题 小小“动物园” 总课时数:19 节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学会在观察中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4扩写绘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重点:1.观察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教学
2. 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重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事件来介绍家人特征,拓展延伸自己生活在家里的
感觉。
教法、学法 讲授法 举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5分钟)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自己喜
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
夜行不用灯光照(猫)(出示课件2)
2.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
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出示课 件3)
同学们都对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把自己
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 是很有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的。现在
就让我们写一写我们的家人吧 。(板书:小小“动物园”)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0分钟)
审题指导,明确要求(出示课件)
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理解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2.想一想,看完照片,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提问:你
最喜 欢谁?你喜欢他身上的哪个特点?你准备从哪个或哪
几个方面来写,理清写作思路。
3.方法指导
师生评价,概括出写作方法。
(1) 抓特点,找相似。从外形、特 长、神态等方面说明家
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例文中作者分别概括了猴爸爸、
兔妈妈、驴宝宝的 特点,引起读者兴趣。
(2) 巧安排,显特点。要想让家庭的每个成员评价写的像,
一定要 把每个人都写上一段。每段开头要写明是谁,
接着写像什么动物,那些地方像,还可以结合事例突
55
个性化设计



出特点,最后把自己生活在这个“动物园”的真实感
受写下来。
(3) 抓住特点,围绕中心句。
一篇好的作文中心明确,要围绕中心句,抓住特点。开
篇点题 ,开门见山,正确使用小标题,能够使行文条理清
楚,让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通过具体 的
事例反应人物的性格,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生动感人,具
有吸引力。
相信同学们掌握了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能完成下面
的任务单。
环节2: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5分钟)
1、选择自己或者班上的一名同学来介绍,说特点,联想
动物。
2、思考:怎样把人物特点描写更生动形象。
3、根据刚才所学的抓住特点,围绕中心句的写 作方法练
习写一段话,突出人物特点,条理清晰。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小 组成员互相猜一下分别描写的哪位同学,看看谁写得
特点分明,生动形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 要养成
学会认真倾听,修改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学生展示,全班交流(8分钟)
选小组代表进行交流汇报,通过今天的交流,让学生体
会到“动物园家庭”的温馨。
环节5: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我们知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这方面的描写,展开叙述。同时,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样写出
来的习作更加具体生动。(板书:抓住特点 要围绕中心
句)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继续完成
整篇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小动物园
(1)抓特点,找相似
(2)巧安排,显特点
(3)抓住特点,围绕中心句








56



第二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习作:小小“动物园”
总课时数:20
主备人

本节是第 2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友好相处的道理。
2.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 写清人物特点。
2.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普通教学(4分钟)
一、回顾复习
回顾上节课的习作主题是围绕“动物园”来写一写
我们的家人,怎样才 能激发大家兴趣,生动形象描述?
指名回答,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1.明确动物园有哪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2.突出重点,把人物特点写生动形象。
3.语言生动,条理清晰。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8分钟)
二、出示习作的修改方法
1.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是否运用了抓住特点,围绕中心句的写作方法进行
描写。
3.小结:读一读,改一改 的写作技巧:文章是改出来
的。写好以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一听,看看有
没有不通顺的 句子,注意修改。

环节3: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4分钟)
大声自读习作,按照任务单上的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
自己进行修改。

环节4:小组讨论(4分钟)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或者交换互看
互评 。看他是否将人物特点写的具体,说出你作为小老
师的评价与建议。
1. 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可以用笔圈画出来。
2. 你认为还需要修改的地方,和同学共同商量,争
57
个性化设计



取在你的帮助下,使他的习作变得更清楚、具体。

环节5:小组展示,全班交流(5分钟)
你们觉得这组代表写得怎么样?哪一句话或 是那些
词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了人物特点(小组互评)
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在草稿本上二次修改自己的
习作。

环节6:小结,誊写(10分钟)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写法:抓住特点 要围绕中心句
好词
好句

教学反思
























58



语文园地 总课时数:21节 主备人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一起回顾知识,共同进步。
2.学会分类识字。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总结识字方法,对比形近字的用法。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普通教学(5分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知道了 要从不同角度去
思考,提出问题,我们都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语
文园地这个版 块,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吧。
二.交流平台
1.书上为我们列举了阅读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说一说
自己是否也有这种体会。
①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生说一说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③全班交流
④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勤于提问,作学
习的主人。
预设:我们 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
解,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 概括。
师总结:我们在读书时,要积极的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才能
深入挖掘书中的知识。
2.学以致用
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在家里威风凛
凛,牢牢 的统治着我和弟弟。放学后,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在
旁边巡视着,虎视眈眈,不放过我们的一举一动 ,谁要是胆敢溜出
去玩,准被他的虎爪抓回来,狠狠的教训一顿。
①从哪些地方看出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
腰、虎视眈眈)
②这个小片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爸爸的?(外貌、神情、动
作)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0分钟)
三.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为我们列举了很多的词 语,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些
词语,观察这些词语有哪些共同点,我们可以怎样区分这些词语?
归类识字的方法:
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
式。1 .基本字做部件,再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如:半--伴;人--
59
第二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认。2.另一种形式是由形声字比较归类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表
音特点,如:沟--钩;栏 --拦。
反义字比较归类识字: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集中放在一
起的一种识字形式。如:长-- 短,高--低。
部首归类识字:这种识字形式先出现部首字,再出现由生子组
成的词语。如: (月)皮肤、肌肉、肥胖;(身)身躯、躺下、躲藏。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5分钟)
一.找出识字加油站的字有什么共同点,试着给他们分类。
二.学以致用,完成以下练习题
1.给下列生字分类
陈 豪 胡 输 淑 槐
怀 金 壕 壶 晨 筋
2.给下列词语分类
洁白 打开 飞快 聚集 相信
缓慢 关闭 怀疑 分散 漆黑
3.给下列生字分类
摇 想 伙 照 坏 眼
熟 住 域 瞬 急 把
环节3.小组讨论(5分钟)
1、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给予帮助,启发引导。了解任务完
成情况。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8分钟)
一.书上的三组字,每组字都是形近字,它们的声旁相同,
形旁不同,读音和声旁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形旁表示字的含义。
二.学以致用
1. 陈--晨 豪--壕 胡--壶
输--淑 怀--槐 筋 --金
2.洁白--漆黑 打开--关闭 飞快--缓慢 聚集--分散
相信--怀疑
3. 摇--把 想----住 照--熟
坏--域 眼--瞬
环节5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给生字归类的方法,同学们也已经可以
熟练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阅读的方法
形声字



60



总课时数:
主备人
22 节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2 课时,共需 2 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体会不同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灵活运用词句段。
教学目标
2.了解问号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积累关于勤奋好学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学写设问句。
重难点
2.积累名句。
教法、学法 讲授、自主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10分钟)
一.词句段运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
请同学们读句子,仔细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提示:每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都是排比句。
师总结:第一组的第一个句子,连用几个“没有 ……”,
强调了20世纪之前人们生活的落后。排比句增强了表达效果。
第二组的第一个句子, 突出强调了狗什么时候都会叫的事实。
二.读下面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在写下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思考并说一说这是什么
句?指出是设问句。
师总结: 设问句就是指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
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一种修辞手法。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 。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
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 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
头,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日积月累
四年级学生日积月累的记忆要掌握理解性记忆,方法是
先翻译成白话文再记忆,如下文: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喜欢向别人请教问题,学识就会渊博精神;自以为是,
不虚心向别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确
地辨别,要切实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即便是聪明有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
教就不会明白的。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第二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
61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排比句。
1.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跳绳、踢毽子、跑步,
玩的不亦乐乎。
2.为了不 让森林变成沙漠,洪灾不再发生,人类不再失
去家园,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二.试着写几个设问句。
环节3.小组讨论(6分钟)
5、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各自的答案。
6、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给予帮助,启发引导。了解任务
完成情况。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10分钟)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一.1. 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
毽子、有的跑步,玩的不亦乐乎。
3.为了不让森林变成沙漠,为了洪灾不再发生,为了人
类不再失去家园,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保护环境。
二.例如:
数学很难吗?不,其实并不难。
什么是友谊?友谊是一杯茶。
环节5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设问句,还积累了一些关于勤奋
的名句,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设问句
自问自答

勤奋好学









62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一、单元名称:

二、单元教材分析< br>(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特点,各内容之间的内在
联系。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能力基础等)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教学目标

63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措施
六、单元教学准备
七、单元实践活动
八、课时划分
九、单元反思

64



第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9.古诗三首
总课时数:
主备人
23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3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学会本诗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背诵课文。
3.通过诵读和想像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和想像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2)次对分


、导入新课:(5分钟)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先跟大家玩一个游戏——“诗句< br>接龙”,我来说上句,看大家能不能对出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你们知道刚才那些诗句都出自谁手吗?【白居易】相
传他一生作诗三千八百余首,脍炙人口的便有一百多 首。
他写诗有个习惯,每写完一首新诗都会先拿去念给不识字
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理解了, 他就把诗定稿抄录下来,
如果老妇人没有听懂,他就拿回去进行修改,直到老妇人
理解为止。正 是因为其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而广
为流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暮江吟》。
二、解题.
1.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
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
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
③生教读.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前两行(6分钟)
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根据
课本注释解决,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 提出.
(1)小组领读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
一句 (分组交流)
65
个性化设计



(3)解答疑问.
3.再读,领悟诗意
4.抓住重点字词瑟瑟等进行小结
二.师小结讲授:
刚才我 们一起试着学习了前两个小节,同学们也能从
上边的学习中大体了解了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下面老师< br>总结一下阅读古诗的方法。
1.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 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加深理解
3. 多诵读几遍
懂得了基本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任
务单。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4分钟)
根据注释完成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①可怜:可爱 ②真珠:珍珠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1分钟)

第二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4分钟)
欣赏古诗最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 诗人感情。本
诗中写了残阳铺水中,江水,珍珠似的露,月似弓,这些
事物大家闭上眼想一想, 听老师诵读,一起感受一下作者
当时的心情。找学生配乐诵读,全班齐读。读完后相信很
多同学 对这首诗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脑海中涌现了很多的
画面,有了想法就要说出来,下面听老师说一下“可怜 九
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两句诗我的脑海中的想像
画面。找同学示范。
师总 结:我们可以在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想象
画面。通过对诗中景物特点的细致观察和反复诵读,感受
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完成任务单。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2分钟)
想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66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3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学习了学习古诗的
好方法:通过注释和反复诵读理解诗词和重点诗句的意思,
再通过对重点诗句的观察和理解,想像诗句中 描绘的画面,
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达到真正的走进这首诗,理解作
者的思想感情。希望在下 首古诗的学习中能够活学活用。




板书设计
暮 江 吟
白居易
残——→ 月
阳——→ 美
江——→露水

教学反思




















67



第 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9.古诗三首
总课时数:
主备人
24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2课时,共需3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学会本诗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习《题西林壁》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背诵并默写课文。
重难点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
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2)次对分
普通教学(11分钟)
一、课程导入
1. 板书-----庐山
庐山,我们并不 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
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
说?
2.学生汇报.
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
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九百多年前,48岁
的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当时已被贬到黄州做官的 他再
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
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 五首记游诗,
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4.解释诗题
齐读两遍。
齐读两遍,生齐读.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你对题目中的哪些不理解?(书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68
个性化设计



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互相检查读音情况.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2)指名读,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师:这是苏轼游览庐山之后,做了五首诗中的最后一首.作
者 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学
习古诗.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3分钟)
(1)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师:我们前面也学习了古诗,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呢?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生回答,师总结:根据注释理解诗意,先理解单个字
的意思.然后在连接起来,说出整句的意思.; 反复诵读。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任务单
环节2.独立内化(3分钟)
解释下列诗词句的意思。
题: 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小 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 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1分钟)
第二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5分钟)
(1)师:刚才,大家学的非常认真,效果也很好现在,
老师想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学了古诗,你们知 道了一些什
么?
(2)学生自由汇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机点拨:岭 峰
画一画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师:读到这,说到这,想到这,作者就在这座山中,却看
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交流
师:正因为作者在庐山的某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庐山
的一小部分,不能 全面地看清庐山的整体样子。因而作者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学生接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9



师 :是的,同样的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呈
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
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同
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 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沉思:(联系生活实际).
师:学到这,不难看出,作者借观庐山,告诉了我们
一个道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
多角度观察。
师:学完了这首诗, 我们知道了如果只从注释和观察
诗句我们很难理解和把握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有的诗还需
要我们 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的领会诗句的意思,这就需要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思考多观察,做个有心人。下面请 同
学们完成任务单。
环节2.独立内化(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识”的意思 ,然后再理解诗句“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环节3.小组讨论。(2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 们学习学习了《题西林壁》,复习了学习古诗
的方法,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在日常< br>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生活。最后大家一起背诵一遍《题西林
壁》吧。


板书设计


写景 前两句
西


明理 后两句

教学反思












70



第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9.古诗三首
总课时数:
主备人
25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3课时,共需3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学会本诗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习《雪梅》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背诵课文。
3.

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背诵课文。
重难点
2.

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
精神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24 分钟)
一、看图片、赏雪梅
1.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
起来静静地欣赏。(放图片)
师:美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
节开吗?生回答。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
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 把雪和梅作为
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 》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2. 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 认读标拼音的字。
3. 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
样。
5. 去掉拼音指名读。
6. 当小老师领读。
7. 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 自己读,读出节奏。
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 男女生接读。
10.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 齐读。
12. 背读。
71
个性化设计



13. 领背。
14. 同桌互背。
15. 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 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 也不肯相
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
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 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4分钟)
从后两句中,我 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
香(板书)。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
( 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
《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大家想一想在诗中,尽管雪和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作者
通过细致观察,仔细分析,抓住景 物的特点,用“梅须逊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雪和梅的区别准确地表述
了出来。这种写 作方法就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细致观察。
在观察时要抓住景物独有的地方,抓住景物本身最本质的
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单。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2分钟)
请写出钢笔和中性笔他们的共同特征和自身最独特的
地方。
环节3.小组讨论。(2分钟)
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 们学习了《雪梅》,并能很好的理解了作者
的写作手法,抓住景物特点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细致观察,要求我们平时细致观察,仔细分析,及时记录才能
有好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雪 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72




第三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爬山虎的脚 总课时数:26节 主备人
使用人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熟记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16分钟)
个性化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 学们知道什么是爬山虎吗?爬山虎是植物还是动
物?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PPT出示爬 山虎
图片)
2.同学们见过葡萄、丝爪吗?它们也是攀援植物,看看
这些植物和爬山 虎有什么不同?(PPT出示葡萄、丝瓜图片)
3.这些植物要往上爬,需要我们给它搭架子,爬山虎
需要搭架子吗?
4.爬山虎不 需要架子也能往上爬,为什么呢?它究竟是
怎么爬的,让我们一起去文章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认读出示的生字词:指读、纠错、正音
(2)生字不能只会读,还要求会写,那么怎样 又快又
准确的记住本课的13个生字呢?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我们
学习过的识字方法来帮助记忆。
学生回顾记忆方法,教师总结。比如:
方法一:字谜记忆法。比如“困”,设置字谜:古人被
困。
方法二:拆字记忆法。比如“顺”,可以拆成“三页”
来记忆。
方法三:对比记忆法。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或字音
73



相同、相近来归类,对比进行记忆。比如:“操”“均”都
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这样归类后对 比记忆。
指读、赛读等形式学习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
分段指读课文,熟读课文,解决文中难理解的词语。
“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本文指爬山虎的叶
尖都朝向一个方向。
“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
间隔相等。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8分钟)
解决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们就来看看这篇 文章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
的主要意思并给文章划分段 落,归纳段意。
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交流根据对爬山虎不同方面的描写,把课文分为三
部分并概括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及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3.串联每段的段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从爬
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特点、脚的样子以 及它是怎样一脚
一脚地往上爬的等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
二.师小结讲授:刚才,我们先找了每个自然段写了
什么,再归纳同一内容的自然段(本课3 --5自然段的主要
内容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所以归纳到一起),最后把每一
部分的主要内容 串联起来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
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是段意综合法。
我们可以把这 种方法简单概括为:找关键词看看每个
小段主要讲了什么——把同一内容的段落归纳成一部分—
—每个大段内容串联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掌握了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请
同学们完成任务单。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5分钟)
根据段意综合法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例文:
夹竹桃
夹 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
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 走进。红色的花朵让
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 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
74



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 么非常名贵的
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
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 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
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到了夏 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
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 气
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 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
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 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
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
长出一嘟噜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
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 br>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
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这一点韧性,同
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 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
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
不含糊,浓浓 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
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
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 巧有几只小虫
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
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 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
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 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
桃。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 br>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 真倾听,修改
完善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一起用生字记忆方法又快又准确的记忆
了 字词,并学习了使用段意综合法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那么,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有什么特点以及它是怎样 一步步
往上爬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5




小段意思
段意综合法 归纳大段

串联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爬山虎的脚 总课时数:27节 主备人
使用人

本节是第2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目标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3.学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以及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
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重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以及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
合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10分钟)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是形形色色的。这节 课我们
就继续来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文章主要内容 < br>1.自由读第2段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特点的词语,指名
读。师总结,从“嫩红”到“嫩绿”让 我们看到了叶子的变化,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连续
细致的观 察。那么,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让我们一起美美
地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2.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默读第3段,找出描写爬山
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
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爬山虎的脚长的什么样。出示课件,
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像蜗 牛的触角,像蛟龙的爪子)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是怎么爬的呢?指名读出相关
语句。 师引导,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一部分,
读出了“触”这个重点词,想一想,还应注意哪 些重点词语,
76



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课件出示“触”“变”“巴”“拉”
“贴”。
4、过 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
脚又怎么样呢?我们赶紧来看一看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男女生
分句读。交流:(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
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5分钟)
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还要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些
写作方法。
1.抓住事物的 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住事
物的特点,这是我们在习作中应该掌握的一种写作方法。如文
章中作者抓住了爬山虎叶子的“嫩红”“嫩绿”“绿的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
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等特点进行了仔细观察。
2、除此之外,文中还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种写作方法,那就
是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如第3段中 “茎上长叶柄的地
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
种对事物静止状 态下的描写就是静态描写。如第4段写爬山虎如
何爬墙时,运用了“触”“变”“巴”“拉”“贴”等动 词,就是
动态描写。相信同学们掌握了这两种写作方法,一定能完成下
面的任务单。
环节2.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10分钟)
1、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可以是 文具也可以是我们教室
里的小绿植,对它进行仔细的观察,写出这种事物的主要特点。
2、找出下面描写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一想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举例:一会儿,天空 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
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
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 糊了。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可以在小组内展示你的答案,也可以把你的疑惑在小组内
进行讨论、解决。
环节4.分小组展示、全班交流(5分钟)
1、多名代表展示任务一的完成情况,老师和学生互评,旨
在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2、小组代表汇报任务二的片段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以及这样描写的好处。教师 重点强调总结(作者抓住了火烧云
静态的样子和动态的变化多端,表现了火烧云的美)。
环节5.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通过同学们的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抓住事物的主要 特
点进行仔细的观察。另外,观察一种事物,不仅要细致观察,
还要连续观察。希望我们同学们 也能像叶圣陶爷爷一样做一个
77



生活的有心人。
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细致地、连续地观察豆芽的变化,并
坚持记录。
板书设计

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爬山虎的脚
连续观察 用词准确






总课时数:
主备人
28节
使用人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11.蟋蟀的住宅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教学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重难点
3.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1.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3.任务单
教学过程(2次对分)
普通教学(6 分钟)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 到蝉在窗外
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
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 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
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 叫住宅
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了,用了拟人的手法。
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
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
78
个性化设计








同学们都 很会提问,看来你们都很想了解蟋蟀的住宅,
我们先把书翻到第7课,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br>(生齐读)
它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想知道吗?下面就请
你们自由朗读课文,读 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生自
由 朗读)
(二)检查生字词
1)4组词语分别指名读。
提醒:洞穴的穴是第二声; 倾斜的倾是第一声;扒土
的扒是个多音字,这里读bā,还可组词扒开、扒皮,另一
读音为pá ,可组词扒窃、扒手(板书:扒的注音和组词);
宽敞的敞这里读轻声,单个字念第三声。
2)指导写字。
蔽:注意和“敞”的左半边区别开来。
抛:“力”写在“九”字弯钩的里面。(板书:蔽 敞 抛)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4分钟)
一、生读课文,教师引导,交流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运
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交流根据对蟋蟀的住宅不同方面的描写方法,归纳如
下:
外部: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
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
手法)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 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
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弹琴。( 拟人手法).
二,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就是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简单来说,拟人修辞
方法,就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
情的事物 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比喻就是
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
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运用
这种写作手法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的生 动形象富有趣味。
下面请完成任务单。
环节二,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4分钟)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使用有趣的语言。



79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1,比一比,谁的答案最完整。
2,想想如果你就是 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运用生动富有
情趣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第二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6分钟)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那么,蟋 蟀的住宅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请你再次
默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划一划相关的语句。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特点?
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后,师:这是住宅什么方面的特点
呢?
概括出三个方面:选址、外部、内部。(板书:选址、
外、内)
师:那么,住宅的选址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找到了相
关的句子?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从大厅直到卧室。
师:找得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第2自然段。这 段话
中有个词语叫随遇而安,它出现在哪一句话中?大声地读
出来。
师:联系上下文,你能猜一猜随遇而安的意思吗?(生
答)
别的昆虫喜欢随遇而安,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
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从临时、隐蔽所、不费功夫、毫不可惜。
体会到别的昆虫随遇而安。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
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它们就满足了,弃去也
毫不可惜,这就是随遇而安。
可是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
选择住址……从大厅直到卧室。
它选择的住址不仅排水优良,还有温和的阳光,知道
给自己挑个好地方,而且房子也是自己亲手打造的, 跟别
的昆虫比起来,就感觉它跟咱们人一样,挺有头脑。
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随遇而安就是能适应各种
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二﹚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随遇而安”的意思。那怎么才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语的
意思呢?当你看到要解释的词语时,
80



第一步:立刻从文章中找到这个词语所在的位置。
第二步:找到这个词语后,进行第二遍阅读,阅读这个词
语前后的语句或者是段落。
第三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词语的简单分析。
分析这个词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篇文章 中是词语的
本来的意思还是引申义。分析结束后,我们再开始进行解
词。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单。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3分钟)
1、毫不可惜的意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其他昆虫“毫
不可惜”?画出相关句子,写到下 面的横线上。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 br>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看谁写得最好。(在
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学会认 真倾听,修改完善
的习惯,教师及时注意提醒)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经 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了解《蟋蟀的住宅》这篇
文章的内容,了解了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让文章表达得 更
传神、生动。这节课,你们表现很棒!
作业设计
拟人是写作中常用的一 种写作方法,它让看似平常的
事、平淡的语言变得新奇而有魅力。这种化平淡为有趣的
拟人修辞 手法你学会了吗?来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题目
文中插图
生活经验和常识
文章内容线索


教学反思












81









第三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蟋蟀的住宅 总课时数:29节
本节是第 2 课时,共需 2 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

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
说明事物。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1.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3.任务单
教学过程(2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82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5分钟)
一、谈话回顾,唤起期待。
1、师导语描述,引导学生回顾蟋蟀出名的原因,以及选址慎
重的特点。
2、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蟋蟀在住宅的选址上都如此慎重,那么,它的住宅又会是什
么样的呢?一起跟随法布尔去蟋蟀家做做客,看看它住宅的样子
吧!
整体感知
一,了解住宅,感悟特点。
1、出示图片,生观察并描述蟋蟀的住宅。
2、自主阅 读文章5-6两个自然段,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住
宅?(要求:用擅长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
3,着重抓住以下句子学习介绍:
“在朝着阳光……青草丛中……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
会干的(向阳、隐蔽、干燥)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
琴。(有门有窗、隐蔽、惬意)
大体来讲,住所是很简朴的 ,清洁、干燥、很卫生。(内部结
构的特点)相机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由外到里。
(方式:a、生描述感知——b、找到相应的句子——c、品析美读。)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3分钟)
1、口语练习:介绍蟋蟀的住宅。
:嗨!大家好,我是一只小蟋蟀, 我的乳名叫蛐蛐,很高兴认识
大家,你们知道我住在哪里么?现在我就告诉你们吧!





环节3,小组讨论。(3分钟)
1,比一比,谁的答案最完整。
2,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怎样介绍的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2分钟)
环节5,小结(1分钟)
第二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7分钟)
一、明了建造过程,感受蟋蟀形象。
1、问题引路: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怎样修建的呢?
2、师范读7-9自然段。生倾听思考。
3、抓动词,并表演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感受辛苦。
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
83








4、体会法布尔观察动物的认真,引出连续观察法。
5、抓住蟋蟀不断修整住宅的做法,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蟋
蟀?
二、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什么是连续观察法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教师板书:动工时间:十月)
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 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
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 开。(挖
掘工具柔弱)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
口 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
细心)
长时间修整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 住宅的门口,还可
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勤劳)(教师板书:挖掘过
程:不断整 修 勤奋)
法布尔从十月蟋蟀建造住宅开始便进行观察,直到冬天还在
观察。我们可以想 象,法布尔一定是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不断进
行观察与记录,才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描写的这样清楚, 准确
的。这便是连续观察法。
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一是它慎重地选择住 址;二是它不
利用现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清楚的?
通过“扒”“搬”“踏”“推”“铺”一 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
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
的精神。
环节2学生独立内化,完成任务单(6分钟)
1、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写话训练:看到蟋蟀建筑的过程,你想对蟋蟀说:



你想对自己说:
3、用连续观察法描写一段话。
环节3小组讨论(4分钟)
1,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自己所写的答案,看一看谁写的最好。
2,再次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蟋 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长年累月不
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环节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3分钟)
环节5,教师小结(1分钟)
84



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以及建筑 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
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 以算是“伟大
的工程”。
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选址慎重、自己挖掘

住宅特点 外部: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动工时间:十月


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

不断整修







教学反思


第 三单元 课题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总课时数:
主备人
保护视力 30节
课型 新授课 本节是第 1 课时,共需 1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近视的成因,掌握近视的危害及预
防矫正方法。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爱眼意识、保健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85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在表达的时候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晰。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发现我们班里戴眼镜的同学真不少,说说< br>你是怎么戴上眼镜的?(指名戴眼镜的同学说)

告诉同学们你戴上眼镜什么感觉呢?这些同学

由于平时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而早早的戴上

了眼镜,多痛苦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人
精讲知识
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大眼 睛,那么怎样才
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今天我们谈谈怎样保
(10 )分
护视力。

二、初步了解眼睛结构及作用(出示课件)

1.你了解我们的眼睛吗?(指名说说)老师这

里有一个关于眼睛的小资料,自己读读。指名

读。(出示课件)

2.(出示课件)这是我们眼球的解剖图,它是

一个结构复杂而精密的视觉器官。它 是通过复
杂的屈光系统把物体的影像反应到视网膜上,

然后通过大脑视觉区域的分析综合,才能做出

物体形状、大小、远近、色彩的判断。因此我

们眼睛的每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损害了哪

一部分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我们的眼睛有哪些作用呢?(指名说)
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图上
的人物在干什么。
图一中的小朋友趴在 床上看平板电脑;图二中
的小朋友在做眼保健操;图三中的小朋友整个
身体趴在桌子上写作业; 图四中的小朋友端端
正正地坐在桌前读书。分析这样做的好与坏。
四、成立“小医生调查组”了解本班同学的视
力情况。
个性化修改

86




独立内化
针对调查到的视力情况,分析本班同学的视力
情况怎么样,分析影响视力的原因。
( 5)分钟
1.交流。针对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和自己分析
的影响视力的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如 何保护视

力。(在和小组内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时,说
小组讨论
话时要注意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不重复
( 10 )分
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
同,再继续补充)

2.提出建议。小组内推举人总结大家的观点,

整理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语言要求尽量简洁,

有条理,便于记忆。


全班讨论,要整理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全班进
全班交流
行交流,发言要积极,说话的时候要有条理和
( 7)分钟
逻辑,可以先说影响视力的原因,再提出相应
的建议,语言要求尽量简洁,,便于记忆。


出示课件:保护视力的建议

大家从用眼习惯、用眼卫生等方面讨论了如何
教师总结
保护视力,角度多,考虑全面。同学们,眼睛
(3 )分钟
是心灵的窗户,请同学们 在生活中注意用眼卫
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愿大家都有一双明亮
而健康的眼睛。
板书设计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近视的原因
预防的建议










总课时数:
主备人
31节
使用人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习作3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87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
教学目标 物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
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
重难点
物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新事物。(重点)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
察中发生的事。(难点)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一、教师讲授(15分钟)
【激趣导入】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盒子的神秘礼物,看看谁的观
察能力最强,能把它猜出来。
2、学生试猜。
3、师:(猜不出)看来老师给大家出难题了,就让我
来揭开谜底吧!
这是我七天来 的劳动成果,为了让它赶快成长,我每
天给它喝水,喝热水,还有定时晒太阳,功夫不负有心人,
它们终于展开笑脸与大家见面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
迎它们的到来吧!
【引导学生观察,学习观察方法】
1、出现在你们面前的这些小东西是什么呢?(绿豆苗)
2、你打算怎样去了解(观察)它们呢?
(眼看、手摸、心想、闻一闻……)
是的同学们,我们观察的“法宝”有:看、听、闻、
尝、触、想等等。
3、师:观察一种事物,还得有一定的顺序,这样向别
人介绍才显得有条理。
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呢?
(板书:上—下、前—后、远—近、左—右……)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就看看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
写观察日记的。
【出示例文,示范借鉴】
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
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 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
88
个性化设计



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
妈拿了十几颗给我, 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
“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
我 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
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然后,我在杯子里倒 了一
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
以了。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 一块厚布。希望我的绿豆健
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晴
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我 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
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 了嫩嫩的
“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
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 ,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
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
说 :“是,妈妈大人。”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这些
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晴
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 豆变成什么
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
长长的了。这次不像小烟 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
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 长。可
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
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 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
大了。

师小结:同学们,例文中的小作者以连续日记的 形式,
认真记录了绿豆发芽的过程,记录了自己在绿豆发芽不同
阶段的心情。他观察得很细致, 记录的很完整。相信只要
你们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日记来。

二、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10分钟)
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绿豆苗,运用刚才学到的观察方
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你观察的结果。
三、小组讨论。(4分钟)
小组内展示观察的结果,交流讨论。
四、小组展示、全班交流(5分钟)
分小组展示观察的结果,老师学生互评。
五、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89



通过刚才的展示,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掌握了观察事物
的方法,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能写好观
察日 记了。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仔
细观察,写几篇观察日记。可以在 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
发芽过程;可以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观察树叶的
颜色变化…注 意日记的写作格式,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交
流。



板书设计


习作3

看、听、闻、尝、触、想
如何观察:
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课题
课型

新授

习作3
总课时数:
主备人
32节
使用人

本节是第2课时,共需 2 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9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2.赏析优秀习作,学习写作方法,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1.赏析优秀习作,学习写作方法,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重点)
2.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难点)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六、教师讲授(15分钟)
【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上节课布置的观察日记。首先让
我们欣赏一下这几篇优秀的观察日记。
【出示例文,学习方法】
9月1日 天气 晴
我家养了七条生龙活虎的锦鲤。有 的是大红色,如一
个个游动的小太阳;有的是橙色,像一个个大橘子;还有
的是花色,像一条条 变色龙。小鱼儿的形状是流线形,体
长在6~12厘米之间。我同时喂给它们鱼食和花卷末,它们
似乎更爱吃花卷末。它们呼吸和进食时,嘴巴如小喇叭似
的一张一合,利用吸力将食物送入嘴里。
9月2日 天气 阴
今天,我家的小锦鲤特别活泼可爱!我喂食时,发现
它们个个 摆动着长而白的尾鳍和长在腹部的鳍,利用流线
形的身子和灵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抢食。 它们
的胆子也很小,一有什么动静或声音,就会满池子乱跑。
有时两条鱼撞上了,还会用尾巴摆 动着打对方的背鳍,好
像在传递什么信息。它们游动时尾巴在98~180度之间摆动。
很悠闲 时,它们会一条一条地“躺”在鱼池角落里休息,
好像怕影响了同伴似的;生气或害怕时,回很快“躲” 到
其它鱼中,好像生怕别人看到自己一样。
9月3日 天气 晴
今天,我刚喂完 鱼食,只见一只体宽2厘米,体长7~8
厘米的花斑锦鲤从口中吐出一条2~3厘米的深绿色物体。它< br>吐完后,用嘴吸了几口气,游走了。其它几条鱼也接二连
三地吐出此类分泌物。我想,这种白色和 深绿色的分泌物
可能为它们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细
菌……看来,没有丰富 的知识无法探索大自然!
师小结:小作者通过自己连续细致的观察,认真记录
了小金鱼吃食的 过程,记录了小金鱼的颜色、形状、长度、
宽度、抢食时游动的速度以及游动时尾巴摆动的角度……小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日记更加的生动
具体,并且小作者在日记最后表达了自己的 感受。赏析了
91
个性化设计



这么优美的习作,相信我们一定还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
作。那怎样修改我们的习作呢?
【出示修改方法】
师提出修改的方法:
句子是否通顺;
写作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有无错别字;
是否写出了手中事物的特点;
文章是否写得生动、具体、有感情。
七、独学内化,完成任务单。(10分钟)
根据例文和老师讲解的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八、小组讨论。(4分钟)
小组内互相修改检查,交流讨论。
九、小组展示、全班交流(5分钟)
分小组展示观察的结果,老师学生互评。
十、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通过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认真观察事物,并能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新发现,或 是观
察中发生的事。课下,请同学们在修改的基础上,将习作
写好,誊写,并坚持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3

修改:句子是否通顺;
写作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无错别字;
是否写出了手中事物的特点;
文章是否写得生动、具体。







第三单元 课题
总课时数:
主备人
33节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1课时 使用人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语文园地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92



教学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精讲知识
(15)分钟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次对分) 个性化设计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
之处。
3.讲解课本重点----- 作者如何能把爬山虎、蟋
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学会观察。
﹙1﹚细致观察,细致观察就是抓住事物的形状,
颜色,动作等特征仔细观察,发现其独有的特征。
﹙2﹚连续观察,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观察,
连续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更清晰的
的认识。
﹙3﹚多角度观察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
觉等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事物特点,更全面
地认识事物的独特之处。
根据讲解再一次朗读分析例句是怎样细致的描
写地。
4.读文中旁批的话。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
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
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
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 我们
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
93



意上的作用。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
要求读正确。
2.教师介绍这些句子的特点,讲解句子的意思。
1.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 经验。
(关于运用观察法,如何才能把事物写得细腻具体)

2,触着墙,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独立内化
触着墙,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体会不同之处。
( 5 )分
3.说说自己对日积月累这几句话的理解。

4.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小动物家的
不同名字。

小组讨论
(6)分钟
全班交流
( 5)分钟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 句段运用”
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明

白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词
教师总结
句段运用”,一部分是让学生为动物找家,另一部分
“日积
( 4 )分
让学生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月累”让学生积累关于秋天的谚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



词句段的应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








94

学会观察事物,并进行创作。
积累节气的谚语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一、单元名称: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特点,各内容 之间的内在
联系。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能力基础等)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教学目标

95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措施
六、单元教学准备
七、单元实践活动
八、课时划分
九、单元反思
96



第四单元
课型
课题
新授课
盘古开天地 总课时数:34节 主备人
使用人

本节是第1课时,共需2课时
教学目标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熟记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1)次对分

普通教学(13分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先由个人制定,集备后再在原稿修改
个性化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
师: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 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
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3.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认读出示的生字词:指读、纠错、正音
(2)生字不能只会读,还要求会写,那么怎样又快又准确的
记住本课的13个生字呢?我们可 以使用一些我们学习过的识字方
法来帮助记忆。
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5分)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2.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回答。(生汇报,屏幕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
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
第一次对分
环节1.教师讲授(8分钟)
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学习第2到5自然
段,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做上记号。(很多同学
都做上了记 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
句子)
存疑:
①说说盘古开辟天地的过程。
②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
③边读边想象,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回答。
97

展望未来的文章-2019江苏高考作文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就业网


港澳台新闻-革命先烈的事迹


河南中招成绩查询-四年级想象作文大全


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查询-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


高考估分-军歌歌词


年龄的称谓-考研国家线2013


少年王冕-欧洲杯几年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