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中央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西安考试招生网
1、少 年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3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少年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
满无限希望的精神风貌。
4、通过阅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
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红通通”、“万仞高山”、“翱翔”、“乳虎、
“刀刃”,让学生有形象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悟少年的精神风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①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
“早上四条腿,
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
所提到的“早上到
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
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
p>
那么蓬勃,富有朝气。(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
的少年!”
3、师相机板书。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
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文,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
什么?”
(二)、感悟课文。
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
相似的
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
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
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
三、交流展示: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
四、归纳总结:
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
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
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
五、当堂训练:
1、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3、书写生字。
②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
语言为少年谱
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是啊
!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
“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
到非
常自豪。(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激发情感,师再次引读。
3、试背全诗。
4、多种形式背诵全诗。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出示句式:
少年——
像 ……
这些诗句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少年的优秀品质,你们能自
已夸夸自己吗?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动笔写一写,欣赏品读。
3、出示李白和辛弃疾的诗词,全班齐读。
五、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
板书设计:
太阳 朝气蓬勃
1、少年
教学反思:
源泉 积极向上
小树 乐观开朗
乳虎
充满希望
小鹰 勇于拼搏
刀刃 自信创新
英秀
………
2、小松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
际理解“只有长得高,
长能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
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③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
,今
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
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
一棵大树。
二、合作探究。
(一)、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
(二)、深入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
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
2、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
比它高得多。”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
5、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生字。
④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
许多。小松树看到了什么呢?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二段(三—六自然段)
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句。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
关词句。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
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在表达意思
上的不同。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
然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十自然段)
学习方法:
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
3、思考讨论
:第一自然段中的“看”与第七自然段的“望”
能不能调换?说出你的理由。全班反馈。
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
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
一棵大树
了。想象一下,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这
句话在文章最后
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
写下来。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
五、当堂训练:
1、用关联词“只有……才……”造句。
2、小松树还会看到什么呢?续写《小松树2》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 长高了许多
(
树 )后面又有些什么呢? 长得更快了
(森
林)后面还有什么呢? 不停地往上长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教学反思:
3、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清亮”、“清脆”、
“阻止”
“阻碍”“牢骚”“充沛”“汇合”“汇集”等词语,并
会准确运用。
2、练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课文,从小溪流的语言和行动中感
受小溪流的活
泼快乐,体会他坚持向前,不断壮大自己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
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
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
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
生动
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⑤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
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倾听一种声音
好吗?(播放溪流的音乐)你们感觉这是什么声音呢
?(生
回答)对了,这是小溪流在唱歌呢!那么,它在唱一首什么
歌呢?让我们
一起打开课本,来学习课文《小溪流的歌》,来
听听小溪流究竟在唱一首什么歌。
二、合作探究。
(一)、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二)、阅读课文1—9自然段。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
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
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
挠(指
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
皮。)齐读第3自然段。
4、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
不
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4自然段。
5、指名读5—10自然段。读后讨论。
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
亮有力,意志坚强)
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
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
指导读对话。
6、齐读第10自然段。
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
小河)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⑥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第1-10自然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
进的。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11-19自然段。
1、默读第11段,思考小溪流长成小河后又遇到了哪些
阻挡?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
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
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2、指名读12—18自然段。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乌鸦是怎样对话的?
(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3)乌鸦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
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
(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1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
成大江,冲向海洋)
(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11-19自然段。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
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当堂训练:
1、按课文内容填空:
(
) 的原野 ( )的泥沙
( ) 的枯枝 ( )的小溪
2、读了《小溪流的歌》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板书设计:
3、小溪流的歌
只要不断前进,永不停步,就会在前进中成长壮大。
教学反思:
⑦古诗诵读 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
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
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
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
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
受到的
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
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
1、学
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
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
能读
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把春天
的美景读出来
3、教师示范读
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
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诵读。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
三、交流展示。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
多想法,下
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
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
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
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
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
者的心
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
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
,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
到些什么?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四、归纳总结: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
有静、有声
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
五、当堂训练:
1、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想)满园春色(看)一枝红杏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2、让学生边词语串,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累四个字的
词语。
3、正确流利地熟读三句名言,背诵名言。
4、通过读成语故事,理解“鹏程万里”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句子,探究与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
6、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名言、成语故事。
引导学生读句子,探究与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
作能力。
教学时间:六课时
教学过程:
⑧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读,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开火车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4、全班齐读巩固。
二、读一读,说一说。
1、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词语,并思考每串词的规律。
2、同桌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选择其中一组词语开火车练说。
5、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编的词语串。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3、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4、评价练写情况。
5、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6、检查背诵情况。
⑨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思考“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全班交流。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句子,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三、口语交际
1、学生自由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2、合同桌交流图意。
3、创设情境,模拟乐乐和兰兰的发言。
4、教师示范。
5、学生评价。
6、教师小结。
7、同桌互相演一演。
8、请学生上台发言,相互交流。
9、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10、教师小结。
⑩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我不……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习作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搜集有关资料。
2、谈话导入。
二、指导学生习作。
1、写你的心里话,可写你不愿意做的事,不同意的某种
说法等等。
2、要把你的想法清楚,选择一件事写具体。
3、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三、帮助学生选择材料。
1、让学生明确自己所选的材料能否表现真情实感。
2、确定要写的内容。
3、再帮助学生确定表达的顺序。
四、学生习作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组织材料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修改
1、 自己修改。
2、 小组内修改。
3、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五、学生誉写作文。
11第四课时
○
习作评讲:我不……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选取学生好、差习作各两篇,准备在课上解读。
2、教师指名优秀习作作者上台朗读习作。
3、师生共同赏析。
①、本篇习作是否符合要求?
②、习作中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及原因?
③、交流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3教师出示问题习作。
(1)教师朗读。
(2)师生共同分析不成功的原因。
(3)讨论修改完善的办法。
(4)交流反馈。
(5)教师小结。
4、修改习作。
三、交流展示修改后的习作。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继续自改、互改习作。
教学反思:
4、给家乡孩子的信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生命的意
义在于奉献”
4、体会巴金的高尚品质,受到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
教育。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孩子充满生命活
力
的羡慕;对孩子无限关爱与殷切希望的情感;感悟作者珍惜
时间、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懂得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12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简介巴金生平。
2、巴金是深受少年儿
童喜爱的作家,许多孩子都给他写
信表达自己对他作品的喜爱,对他写作才华的崇拜。特别是
他家乡的孩子给他写了很多新。为此,年迈的巴金爷爷克服
重重困难给家乡的孩子写了回信 。
3、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质疑并归纳主要问题:巴金爷爷在信中写
了哪些内容?
5、带着问题学文。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8、 集体交流反馈。
9、写字指导:
(1)、注意“添、羡”的写法
(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10、 指名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1、 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哪些
内容?(概括地说)
(二)、精读品味,学习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几段信写的是 什么内
容?从中你对巴金爷爷有了哪些了解?
2、引导学生在读中,抓关键词
句体会孩子对巴金爷爷的
喜爱以及巴金爷爷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如:无论如何、终
于;“我
不能”“多么”的反复使用;“怎么办呢?”设问的运
用;身体状况的描写等)
3、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名感情朗读。
4、在感情朗读中,再畅谈体会。
三、交流展示:学生畅谈体会。
四、归纳总结。
过渡:巴金爷爷在信中还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明天继
续学习。
五、当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13第二课时
○
一、 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感谢家乡
孩子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表达自己对家乡孩子的思念之情这些
内容。那信中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继
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探究。
(一)、继续感悟课文,学习4—6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巴金爷爷些了什么内
容,表达了什么希望?
2、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
受。
3、围绕中心句理解课后习题三的重点句子。
① 结合生活实际说体会。
②
感悟体会句中反复、排比、对比写法的妙用。
4、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说说从中你对巴金爷爷又有哪些了解?(谦逊、无
私奉献)再读。
学习5-6自然段
1、巴金爷爷还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继续读文5-6自然
段?
2、这两段又表达了巴金爷爷怎样的希望?从中你对巴金
爷爷又有哪些了解?
3、指导感情朗读:注意两段的对比写法,读出巴金爷爷
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之情。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指名梳理书信内容。
2、这些实质
上都是巴金爷爷对我们的真诚祝福,所以他
在信的最后写道——(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五、当堂训练:
1、搜集有关无私奉献、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名言,抄
写在积累本上。
2、给巴金爷爷写封回信,说说你读了巴金爷爷信后的感
受与打算。注意信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4 给家乡孩子的信
无私奉献
珍惜时间
重视关爱、殷切希望
好好学习
教学反思:
5、万年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
内容,体会“万年牢”的意思。 3、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理解父亲所说的
做人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做事要认真,
做人要实在。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三处“万年牢”的所指,及它们
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14第一课时
○
一、质疑导入:
1、 板书课题。
2、
读题,质疑:“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
3、 带着问题学文。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写字指导:
①、注意“圈、凭”的写法
②、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5、集体交流反馈。
6、指名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7、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①作者是通过什么来阐述
“万年牢”这个词的?(父亲做糖葫芦的相关事情)
②围绕
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
8、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二)、精读品味,学习2-4自然段。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此处的“万年牢”指的
是什么?
①指名读出原句。②指导联系上文概括地说。(产品的质
量好)
2、从哪里可以看出
父亲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引导学生
在读中,抓关键词句体会。①选材认真、上层:最好、洗干
净、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都、挑出、选出、上好、必须、
用铜锅
②做工精细、熟练:“我”和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的语
言描写)
3、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名感情朗读。
4、在感情朗读中,再说说你对父亲这一人物的看法。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过渡:“万年牢”除了此处表示产品值量好的意思外,还
有更深远的含义。我们明天继续学习。
五、当堂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15第二课时
○
一、回顾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从父亲做糖葫芦的选材与做工中体会到
“万年牢”的一层意思是——(指名回答)
2、那它还有什么更深远的意思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
文。
二、合作探究。
继续感悟课文,学习5—7自然段。
(一)学习5-6自然段
1、自读5-6自然
段,说说你对文中第二次提到的“万年
牢”的理解。①指名读原句。②指导概括地说。(生意讲实在,<
/p>
做得长久)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父亲做生意时讲实在的态
度。
① 字词:不满意、看不下去、还像、一点儿、不马虎、
不听、也不满意、嫌、不到、仍然等。
② 句子:父亲的话语。(随机穿插语言训练:只更换语
序,不改变句义:自己吃苦不怕,他说
,凭着良心做买卖才
是正道,不能做亏心买卖。再说说文中这种表达的好处。)
3、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4、再说说你对父亲这一形象又有哪些认识?
(二)独立学习第7自然段
1、自读,说说此处“万年牢”又指什么?
2、从中,你对父亲这一形象还有哪些认识?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1、回顾全文,思考:文中三处“万年牢”各有所指,它
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说说你的体会。
2、师总结:正是因为先有人品好,为人可靠、实在,做
起生意才讲实在;生意讲实在,就会自
觉做到做的产品质量
要好;产品质量好了,自然深受顾客的长期欢迎。这就是—
—(扣题:万年
牢)
师:所以,虽然“我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但—
—(引读第1自然段)
3、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谈一谈父亲所说的做人道理。
五、当堂训练:
1、多音字组词:把
2、用关联词“无论……都……”造句。
3、摘抄文中揭示做人道理的话做成书签。
板书设计:
5、万年牢
产品质量好
做生意讲实在
为人可靠实在
教学反思:
6、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
能从中受到启发。
3、体会课文中拟人手法的妙用,感受语言的乐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能
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体会课文中拟人手法的妙用,感受语言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16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件心爱的礼物,你会怎么办?
2、学生交流
3、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有了好的东西,一定要
和别人分享,这样你的快乐被放大,将会收获更多快乐的种
子。今天咱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有一个
巨人,对于他来
说,他的花园就是宝贝。那么,巨人的花园究竟发生了什么
故事呢?请同学们看
黑板。
4、板书课题,指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想想课
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学生自学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2)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了解巨人花园前后不同
的景观
1、巨人的花园以前
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
文第2自然段,找到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想
法。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巨人的花园以前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
3、花园怎样可爱呢?(青草、花朵、桃树、小鸟)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5、这么可爱的大花园突然有一天不再可爱美丽了!巨人
的花园后来变成什么样
了呢?请你接着往下读课文,找到有
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6、学生自学
7、全班汇报:
(1)第6自然段(巨人的花园里依旧一片冬天的景象)
(2)第8自然段(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
8、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这两段。 10、同学们,曾几何时,那么可爱的大花园如今全被皑
皑白雪覆盖,了无生机。你们知道是什么原
因才变成这样的
吗?
11、寻找原因:巨人粗暴地赶走了小孩子,并且不让他
们进来
玩。谁来读读3、4自然段,让咱们通过朗读就能感受
到当时巨人的粗暴。
12、学生朗读
13、是啊,由于巨人的自私,他想独自欣赏花园中美丽
的景色,赶走小孩后的花园才了无生机
。那么这一切,巨人
明白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巨人不明白春天为什么来得
这样迟。)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课内设疑
巨人最后明白了春天为什么来得这样迟的
原因了吗?他
的花园又像以前那样可爱吗?我们明天接着学习。
五、当堂训练:
1、抄写生字。
2、巨人的花园后来变成什么样了?为什么春天来得晚
了?
17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巨人的花园以前是一
个可爱的大花园。可是在他的粗暴态度下,花园从此了无生
机,春天迟迟不肯来。这以后,巨人
的花园又有什么变化了
呢?巨人找到春天迟迟不肯来的原因了吗?今天咱们接着学
习课文。
2、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查找原因
1、同学们,巨人后来找到春天迟迟不肯来的原因了吗?
(找到了)
2、他是怎样找
到的呢?找到原因后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9—12自然段,找到有关句子画下来,<
br>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3、学生自学
三、交流展示。
1、巨人怎样找到原因的:(第9自然段:一天,巨人
的花园里出现了非常奇怪的景象——久违的春天来了)
2、巨人是怎样做的:
他轻轻地下楼,悄悄打开门,走进花园。(害怕吓跑了孩
子们)
一个最小的孩子落在
后面,巨人轻轻地。。。。。。把禁止孩
子们到花园里来玩的牌子也摘了。)
3、相机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4、教师引读:就这样,在巨人的花园里,从此春天再也
不走了,永远同孩子们在一起了。
四、归纳总结。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巨人的花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
情?
2、学生默读课文后快速汇报
3、《巨人的花园》让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示呢?(人不能太自私,要乐于和别人分享,这样才会收获更多的
快乐!)
4、教师总结:是的
,同学们,生活中少不了关心、分享
和帮助,让我们一起记住巨人的故事,让我们在心中建设一
座爱的花园!
5、体会词句的妙用: 课文中有一些有趣的语句:比如
“北风
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花儿们探出头来,朗朗大
笑。”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1)学生找
(2)学生尝试练说。
五、当堂训练。
1、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你想对巨人说些什
么?
2、仿照例句写几个相似的句子。
(1)北风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
(2)花儿们探出头来,朗朗大笑。
板书设计:
可爱的大花园
6、巨人的花园 依旧是冬天 懂得分享
春天来了
教学反思:
18古诗诵读 泊船瓜洲
○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自
学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体会“绿”字的妙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如果有一天你远离
了家乡,远离了亲人,你会怎样? <
br>2、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心情和大家的心情是如此的相似。
他独自漂泊在外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
诗,今天咱们一起
来学习。
3、板书诗题,指读诗题,齐读诗题。
释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洲这个地方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古诗,了解意思。
1、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洲这个地方,他看到了什么,又
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寻找答案吧!
2、出示预习提示,按要求学习古诗:
(1)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看看你读懂
了什么,如果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等会提出来。
(3)再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3、学生自学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2)指读古诗,正音 (3)齐读古诗
5、了解意思:
京口
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水,钟山和京口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一吹,江南岸边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而明月什么
时候才
能照在我回家的身影上呢?
6、再次朗读古诗
(二)、
再读古诗,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画面?
2、换词理解品析:
把“春风又绿江南岸”换成“春风又吹江南岸”,好不好?
为什么?
(一个绿字将江南两岸勃勃生机的景象描绘清楚了,说
明春天到来了是多么的美好!)
你能发挥想象大胆想象一下江南两岸勃勃生机的春景图
吗?看看谁眼中的春天是最美丽的
三、交流展示:学生描述
四, 归纳总结:
1、同学们,当诗人独自一人伫足瓜洲
时,你能体会到他
的心情吗?此时,放眼望去,小草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百
花争先恐后地开放
着,争齐斗艳,小鸟愉快地唱起了歌。。。。。。
好一幅生气勃勃的景象啊!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诗人
不禁感叹道:“明月何时照我还”,你又能体会他的心情吗?
(思念着家乡,有一点点失
落)
2、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3、全诗仅用一“绿”字就将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描绘得
淋漓尽致,这就是字的妙用,也从另一方面更加衬托出诗人
想念家乡的心情。
4、课内拓展:推荐一首其他的思乡诗
五、当堂训练
1、理解下列字或词语的意思:
数重山 绿 还
2、写出诗中体现春天生气勃勃景象的诗句。
3、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美景 想念家乡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二)
学习目标:
1、能区分意思相近的词的用法,积累表示情感的词语并
能熟练运用。
2、积累名言,了解名言蕴涵的意思,从中受到启示。
3、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
的道理。
4、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5、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区分意思相近的词的用法,积累表示情感的词语并
能熟练运用。
2、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
的道理。
3、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4、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
的道理。
2、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七课时
教学过程:
19第一课时
○
一、
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再读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的三个词语
都是近义词)
4、教师过渡:其实这些词语看上去意思相近,但是他们
却有自己特殊的用法。
5、完成每组选词填空,辨析词语意思。
(1)我十分(喜爱)看书。
他十分(热爱)他的事业。
他(酷爱)运动,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
(2)我们应该(尊敬)每一位老师。
对于别人的发言,我们要(尊重)。
他十分(敬重)爷爷,常常以他为榜样。
(3)我十分(想念)你。
中秋节,我常常(思念)着远方的爸爸。
我真是(怀念)以往愉快的生活。
(4)我(希望)你能快点长大。
我们决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
我(渴望)得到那本梦寐以求的《灰姑娘》。
6、
教师总结:近义词往往在使用范围、使用程度等方
面略有区别。同学们以后要注意。
7、
再次齐读。
二、 学习“读一读”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共同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5、快速默读,想想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全是描述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词语)
6、 再次齐读。
三、 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1) 劳动创造一切。
(2) 努力向上,积极奋斗,这样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
3、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4、评价练写情况。
5、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6、检查背诵情况。
四、学习短文
1、自由朗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想想
短文写了些什么?
2、高尔基在写给儿子的文章中都对儿子说了些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下列句子。
(1)第2自然段
(2)“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
(给予别人帮助,自 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也会得到别
人的尊重,这时你会感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自己是十分重
要 的,当然十分愉快了)
4、 有感情朗读短文
5、 教师小结:“给予别人
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希
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记住这句话,并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
中去。
20第二课时
○
一、 学习“探究与发现”
1、教师出示第一句,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通句子。
2、再次朗读,说说你发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关系?(后
面一段要具体写)
3、同样
是描写一个可爱的大花园,怎么后面一段要具体
呢?自己再读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是怎样将内容写具体
的。
4、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5、全班交流:写了青草、花朵、桃树、小鸟。
6、看来,要想写具体,要想表现那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
就要把它的具体表现描绘出来。
7、全班齐读。
8、自己再读读第二个例子,想想这一段把什么写具体了,
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呢?
9、学生朗读、交流。
10、全班汇报:奇怪的景象,写了孩子们、树木、鸟儿、
花儿
11、全班朗读
12、教师小结
二、口语交际:给妈妈一个惊喜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
2、学生汇报,说明原因。
3、是啊,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妈妈的关怀。妈
妈,多么伟大的一个词啊,却包含了无
穷的含义。同学们,
再过几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你想在这一天为妈妈送上你的
祝福吗?
4、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看看谁的礼物最好,
能给妈妈一个惊喜。
5、板书:给妈妈一个惊喜
(二)、 学习例子,准备练话
1、这一天,兰兰、乐
乐和文文在路上商量起来。乐乐说
他的绘画作品获奖了,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文文说明天放学
回
家后,要把家里和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让妈妈休息一
下。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的礼物好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三)、 全班交流,表达情谊
1、同学们,为了让妈妈感受到你的心,你准备给妈妈一
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师生评议
(四)、教师总结
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之一。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就要到
了,希望每
一位同学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给妈
妈一个惊喜,因为爱需要去表达和传递。
21第三课时
○
一、 激发兴趣,揭示目的
1、学了《巨人的花园》,同
学们一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你也许想为巨人设计一顶好看的帽子;你也许想模仿巨人说
话时的
神态和语气;你也许想像花园中的花儿一样,朗朗大
笑。
2、今天,怎么就一起来演一演巨人的花园。
二、 重温故事,分清角色
1、再读故事,想一想需要几个角色。
2、角色分工,自主练习。
三、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全班表演,师生讨论交流
2、评选优秀表演奖
1、
教师针对表演情况小结
四、教师总结
22第四课时
○
习作指导:下雨的时候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请
你们猜个谜语:一个小娃娃,最爱
流眼泪,时而弹钢琴,时而发脾气。知道它是谁吗?(雨)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是啊,作为自然界中的天使,雨常常出现在咱们的生
活
中。那么,大家喜欢雨吗?说说你的看法。
4、学生讨论
5、教师小结:雨,不管你喜欢还
是不喜欢,它都这样真
实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那么下雨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
6、今天,咱们就一起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故
事的名字就叫《下雨的时候》。
二、合作探究。
1、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小鸟、小鱼、小树、小草、
风、雨……
都会讲话,下雨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肯定
3、其实,
大自然中不仅仅只有这些事物,还有很多很多。
只要赋予他们生命,他们和雨会发生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编一个有趣的故
事。
三交流展示
1、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说
四、归纳总结
本次作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动脑,大胆想象,这样你编写
五、当堂训练。
(一)、学生习作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组织材料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
(二)、习作修改
1、自己修改。
2、小组内修改。
3、教师指导
( 三)、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给妈妈一个惊喜
送上礼物 表达爱意
○
23第五课时
习作评讲:下雨的时候
的故事才又有趣又有意义。
一、 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选取学生好、差习作各两篇,准备在课上解读。
2、教师指名优秀习作作者上台朗读习作。
3、师生共同赏析。
①、本篇习作是否符合童话要求?
②、习作中的人物是否赋予了它人的特点,形象是否鲜
③、交流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3教师出示问题习作。
(1)教师朗读。
(2)师生共同分析不成功的原因。
(3)讨论修改完善的办法。
(4)交流反馈。
(5)教师小结。
4、修改习作。
三、交流展示修改后的习作。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继续自改、互改习作。
教学反思:
明?
7、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寓言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4、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
感受。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融入其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24第一课时
○
《滥竽充数》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三课《寓言二
则》中的第一篇《滥竽充数》。
⑴(师板书课题: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
⑵师:什么叫寓言?(指名回答)
师
小结:寓言这种文学作品形式我们以前已经接触过,
它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十分深
刻的道
理。
⑶列举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⑷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和课文。
二、合作探究。
⒈生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
①“排场”是什么意思?(指名答。本文
指齐宣王所喜
欢的那种奢侈铺张的场面。“场”读轻声)
②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指名答。齐宣王喜欢
听竽,而且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
③本段最后一句话“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给他听”,这句
话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⒉指名读课文的第二段。(要用夸张的语调读描写南郭先
生装腔作势的那几句话)
①他看到这个机会,这个机会指什么?(指名回答。常
常叫三百人一起吹给他听)
②“待遇”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本文指齐宣王给
南郭先生的报酬)
③“装腔作
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装出一种腔
调,作出一种架势来蒙骗人或吓唬人)根据这两句话,你能<
br>在插图中找到南郭先生吗?这句话生动的描写出南郭先生装
模做样、弄虚作假的丑态,最后一句话
则说明了他很会作假,
作假成功。
④就是这样一个根本不会吹竽的人,居然能在吹竽队成<
/p>
功的混了下去,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指名回答。
客观:常常叫三百人
一起吹;主观:他很会作假。稍作引申:
制度的缺陷,选拔制度,岗位制度等)
⒊像这样一个
不学无术、弄虚作假的人,难道真能永久的
这样混下去吗?我们接着看课文的三、四两段。(指名读。“
挨”
读“āi”)
①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什么转折?(指名回答。齐宣
王死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②“脾气”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本文指性情好恶)
③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了?(指
名回答。齐湣王不
喜欢齐奏,他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
了。)
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分小组讨论,
选代表发言)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没有真正才干而不会装会、弄虚作假、
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他
的真面目终究会暴
露的。希望我们大家都不要做南郭先生那样的人,而要做一
个诚实的人,一个
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当堂训练:
⒈课后熟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词。(也可安排拓展内容)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有机可乘:齐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起吹 。
南郭先生
装腔作势:没出什么事,欺骗成功。
真相暴露: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只好逃走。
教学反思:
25第二课时
○
《画蛇添足》
一、创设情境 ,导入。
放录音——听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师:嗨,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请你
们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教师在前边配表情,配
口形,配动作,如演“双簧”一般,让学生进入情
境,激发
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示幻灯
片,
放映幻灯机。)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
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
目呢?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
概括?(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合作探究。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则新的语言故事。我们来一起读:
画蛇添足
2.谁还记得什么叫寓言?
3.这则语言故事请大家自己学习。老师可不帮你们了。
能学会吗?
4.我可以把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告诉大家,请你们也听清
楚:
第一,
先默读课文,遇到拦路虎就消灭它。
第二,再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三,再默读,想想这个小故事里边藏着什么大道理。
现在,就请你们默读课文吧。说说你们是怎么消灭拦路
虎的?下面,我想
一位同学来
当老师,你来随便指生字,看同学们能不能读
好!(师提示)你还可以对同学们提提要求!
三、交流展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
事?
质疑问难
(课前,学生预习并提出问题写在提问卡片上。)教师把
收集到的提问卡整理归纳分
类,制成一棵“问答树”。
2、把上述“问答树”制成的幻灯片放映出来。
“树梢”上的字音字义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具体
操作方法:指名两个同学上台摘“果”,比一比
,看谁摘得多
摘得快,其他同学跟同桌比赛。 内容分析可采取答“记者”
问的形式,由一个学
生代表记者,另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在
旁点拨,其余学生可以举手提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故事的寓意,思考故事的因果联系,这则寓
言告诉了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4、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
br>5、灵活运用。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
比如同学们的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
常常又添上一些废话
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画蛇添足》
第一个画好蛇,又添上脚。
自作聪明,适得其反。
另一个画好蛇,抢过酒。
教学反思:
8、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
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
“中”;能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
中的词语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能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
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
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
教学难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26一课时
○
一、课堂导入。
二、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思考: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
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课后习题2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课文写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两人的本领”,试把课文
分为两段。
难点突破:第3自然段写射箭人的活主要作用是什么?
3、三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谁 ?有什么本领? 怎么看待这种本领 ?
围观群众、 武士 、卖油翁
三、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抄写小字、朗读课文 。
27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一)、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
1、划出表示武士射箭动用非常熟练的句子。
……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
下,果然射到……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划出表示卖油翁动作非常麻利的句子。
他左手拿着小嘴葫芦……钻进葫芦里去了。
3、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
结果会怎样?
(二)、指导全文朗读:
读出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是突出卖油
翁
熟练注油技巧和朴实平淡、波浪不惊的语言(武士、旁人
只是陪衬)
三、交流展示:指名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8、熟能生巧
箭技高超,洋洋自得。
见识奇艺,目瞪口呆。 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受到教育,恍然大悟。
教学反思:
9、莫泊桑拜师
学习目标:
1、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
,明白仔细观察、刻
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28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
(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抄写生字。
29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齐读第一段。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
(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小结延伸。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3、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三、交流展示:
述说感受,你领悟到了什么?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9、莫泊桑拜师
作品平常,决定拜师 虚心好学
悉心指导,勤于观察 勤学苦练
牢记师话,写出名著
教学反思:
30古诗诵读
清 明
○
学习目标:
1、学习《清明》,理解全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
2、正确读写生字,理解生字在诗句中的确切意思。并结
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3、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4.欣赏杜牧其它的古诗作品,并进行诵读。
教学重点:学习《清明》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单身雨行的
情绪。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多媒体演示 伴课文录音
2.提问过渡:
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运用多媒体紧扣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
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
1.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出示学法指导
1).理解题目2).通读全诗3).逐句疏通
4).理解全诗5).体会感情
4.学生自学
古诗《清明》播放有关古筝的音乐光盘通过
优美的音乐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交流展示。
1.通过讨论, 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反馈
①理解题目:清明(24节气之一,是外出踏青与扫墓的大
好时机,但清明前后常细雨连
绵,给路上行人增添了无限烦
恼)。
②诗人简介,杜牧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出示媒体显示人<
br>物头像及有关的文字介绍,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
③图文对照,展开想象,理解诗句。
a.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绵绵的春雨下个不停)清
明那天绵绵细雨下个不停
b. 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心情不愉快,神思茫然,
好像失魂落魄一样)。在路上行走的
人心情不愉快,好像失魂
落魄一样。
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结合插图,联系上句说说自己的<
br>认识。(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学生交流后反馈)
c.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教师结合媒体上的插图提问。
师:仔细观察插图,想象一下,诗人在失魂落
魄的困境
中,他会向牧童问些什么话呢?牧童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生观察媒体,四人小组讨
论后反馈
④齐读三、四句诗
通过媒体,化诗为画,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情
感,从而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
3.学生质疑,加深理解。
①行人为什么要找酒家呢?②遥指是什么意思?很远
吗?②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诗,讲讲全诗的意思。
四、归纳总结。
想像意境,体会感情播放媒
体,再次把学生带入有声有
色、有动有静的诗情画意中,进一步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
五、 当堂训练。
1. 边放媒体边跟读。
2. 同桌相互试着读。
3. 指导背诵。再现诗境,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
感情的诵读。
板书设计:
雨纷纷 欲断魂
清明
触景伤怀 借酒浇愁
何处有 杏花村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三)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些表示“看”的词语或者成语。
2、让学生边词语串,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累四个字的
词语。
3、正确流利地熟读三句名言,背诵名言。
4、通过读成语故事,理解“入木三分”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句子,探究与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
6、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鼓励学生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名言、成语故事。
引导学生读句子,探究与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
作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时间:五课时
教学过程:
31第一课时
○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边读边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读,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集体体会词语
的意思。
3、开火车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4、全班齐读巩固。
二、读一读,说一说。
1、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词语,并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意。
2、同桌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3、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4、评价练写情况。
5、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6、检查背诵情况。
四、探究与发现
1、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明确题目要求
2、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3、
集体交流,教师提示:可以从多方面去观察,并运
用学过的不同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完整、写生动。
4、 四人小组修改,再集体交流
5、 教师小结
32第二课时
○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思考“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全班交流。
5、同桌这间相互讲讲这个故事。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句子,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二、口语交际。
1、学生自由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2、和同桌交流图意,购买春游物品,大家
相互说说,怎
样选择食物和用品?怎样同售货员谈价钱。
3、创设情境,小组表演。
4、教师示范。
5、学生评价。
6、教师小结。
7、推荐优秀小组演一演。
8、请学生上台发言,相互交流。
9、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10、教师小结。
33-
○
34第三、四课时
○
习作指导:我的观察日记
一、激趣导入。
1、习作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搜集有关资料。
2、谈话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认真的观察,用日记的形
式将观
察内容记载下来,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要把你的观察顺序写清楚,选择一件特别的内容写具
体。
3、回顾观察日记的格式
4、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选择的观察
对
象是什么?通过自己的认真细致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
什么特别的地方?你的感受是什么?
5、帮助学生选择材料。
①、让学生明确自己所选的材料能否表现真情实感。
②、确定要写的内容。
③、再帮助学生确定表达的顺序。
三、交流展示。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组织材料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
7、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誉写作文,注意标点符号,语句是否通
顺。
35第五课时
○
习作评讲:我的观察日记
一、课堂导入。
简要回顾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要
求:本篇习作是篇观察日
记,要求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写出自己的发现
和感受。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优秀习作。
2、学生朗读习作。
3、师生共同赏析。
①、本篇习作是否符合要求?
②、习作选取的观察对象是否符合实际,观察是否细致,
有无新的发现,有什么收获?
③、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准备在班上交流。
4、出示问题习作。
①、教师朗读习作。
②、小组讨论:习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
③、讨论后达成共识,准备在班上交流。
三、交流展示。
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交流,各抒己见。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自改、互改习作。
教学反思: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会认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
3、理解重点诗句含义,了解诗歌的内容,在反复诵读中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难点: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
资料作为铺垫,
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36第一课时
○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多媒体展示铁索桥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师描述:大渡河气势磅礴,极其险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不要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就是看上一眼也会不寒而战。
可我们的红军将士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他们冒着河对岸射
来的枪林弹雨,踏着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向桥对岸,经过
两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前占领了对岸
的泸定城。这首诗就是作者来到铁索桥上心潮
澎湃地写下的。
大家想读吗?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感知:
1、师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诗,对照生字表争取读通读
顺,想一想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把
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2、生自由学习
三, 全班交流:
1、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读读作者看到的部分、想到的部分。相机板书。
三、
课堂练习。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1、朗读、背诵课文。
2、写生字词
37第二课时
○
一、 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1、 练习读一、二节:
全班交流: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又想
到了什么?
师
:站在铁索桥上作者仿佛回到了几十年以前,他的眼
中除了二郎山的白雾大渡河的白浪,似乎还看到了当
年英勇
的红军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谁愿意读一读作者的想
象?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点拨: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朗读
2、 练习读三、四节: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课堂、梨花……
练读这一节:这一节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和
上一节有什么区别吗?
对和平的向往、喜悦
谁能把你心中的喜悦表达出来?指名读一读
师:看到当年的战场成为课堂、战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
开遍了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
高楼平地起、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笑脸……
再读第二节
师点拨:没有英雄们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
让我们一同高声歌唱!
齐读最后一节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
当堂练习:
1、 组词
楼( )撒( )
数( )洒( )
2、.你能写几句吗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当年(
如今(
板书设计: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换来了
冲破
教学反思:
),
)。
课堂
梨花
11、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
字。正确读写“倔强、荒无人烟、
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等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
品质以及所蕴含的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
的语感,提高朗读能力,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
为什么这样做。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38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简介二万五干里
长征
和小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由于国民党疯狂
围剿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十分危急。党中央被迫
决定撤离
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路途遥远而艰险,途经冰封的雪山、
荒芜人烟
的草地……许多红军战士牺牲在长征途中。在红军
队伍里,不少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有的只有十四、五
岁,
有的甚至只有十一、二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红军”或
“红小鬼”。我们今天学习的课
文就是发生在一个小红军身上
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忍饥挨饿”的挨(á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
的音。
“薄嘴唇”的“
薄(báo)”不要读成“薄弱”的“薄(b
ó)”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
“牛膝骨”的“膝(xī)”不要读成“漆(qī)”的音。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谁?是个怎样的
人?
3.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陈赓同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写本课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9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从哪些词语可看出红军过草地非常艰难?
用“——”画出来。
荒无人烟 忍饥挨饿 十分疲惫
2、用“ -------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这段
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说明小红军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
军忍饥挨饿已经非常疲惫、虚弱
。)
3、陈赓同志见到小红军,一心想帮助他,而小红军用种
种理由拒绝,并说服了陈赓同志。
4、读小红军和陈赓的对话部分
5、陈赓同志几次提出要帮助小红军?小红军各用什么理由说服了陈赓同志的?小红军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理由
是:我的体力强,能和马赛跑,等同伴,
干粮比你多
6、想想小红军说的和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从小红军的
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
性格特点?(倔强)
7、想想小红军他为什么这么倔强,他一心想的是什么?
(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
8、练读小红军的话:你从哪里体会出小红军倔强?你能
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读结合
9、陈赓同志骑在马上,为什么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他想
到了什么?这些孩子都有什么特点?
(既顽强又机灵,能随机应变,不怕苦和累,从不拖累
别人,即使有牺牲的危险,也从不害怕。
)
10、结果,陈赓同志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
地上,最后牺牲在马背上。这时,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
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你明白了什么?议论后,再解答。
(陈赓同
志全明白了,指的是小鬼倔强地不肯骑马,倔强
地不肯和陈赓同志一起走,不肯接受陈赓同志的青棵面,
所
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
累别人。)
11、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
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品质?
(是一种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
品质。)
12、小鬼牺牲了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他,狠狠地打了
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一把搂住”、“狠狠”、“怎么对得起”、“小兄弟”,这几个词
语反映了陈赓同志当时的一
种什么思想感情?
(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
关
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
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
三、交流展示:陈赓同志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孩子死在自
己的怀里,他心中该是多么悲痛啊!谁能带着这
样的感受读
读最后一段?
四.归纳总结。
谈谈对题目中“倔强”的理解。
再让你来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五、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13、倔强的小红军
体力强 赛跑 拒绝让马
等同伴 坚决
拒绝同行
粮食多 拍拍 拒绝送粮
教学反思:
不拖累别人
12、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
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
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小英雄的勇敢
教学难点: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40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1.《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一心把生的
机会留给别人的可敬的小红军,今天,
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
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
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
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
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
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
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小组交流。
三、交流展示: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41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1.激趣:同学
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
/p>
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
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
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
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
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
坚强,面对敌人
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
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
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
吗?那就再快速地读
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
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
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
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好吗?
三、交流展示: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
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
,你有什么想和他
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
坚强意志所感
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
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
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最爱还乡河
上学校念书
小英雄雨来 掩护李大叔
智斗鬼子
有志不在年高
雨来没有死
教学反思:
42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
教学要求: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
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
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
: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
谊吧。
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
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⑴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
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
西都护府
⑵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⑶齐读课题
2.抓字眼,明诗意
⑴师:请同学们
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
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
释或感受
⑵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⑶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
什么?(王维
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
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
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⑴复习诵读方法
(2)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
⑶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背诵、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环境:朝雨 柳色
送别:劝酒、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成语重点区分带点的字;
2、学习长征途中的成语;
3、背诵古语;读小诗,理解诗句意思;
4、了解引述句和转述句;
5、口语交际练习;
6、作文《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重点:积累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引述句和转述句。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过程:
43第一课时
○
一、 注意带点的字
1、自由读词,注意带点字的含义
2、全班交流
3、说说你会在什么时候用这些词语
二、 学习长征途中的成语
1、自由练习熟读
2、交流含义3、 再读
三、 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读通顺
2、提出不理解的,教师解答
3、背诵、抄写
四、 读一读
1、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
2、想象诗句中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4第二课时:
○
五、 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句子,说说每组句子的区别
2、全班交流
创设情景表演,一人表演引述
、一人表演转述
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导入话题
用班上最近发生的劝说的事情作为切入口,激发交际兴
趣
2、看课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3、自己练习说,同位互相练习
4、小组表演的形式展示交流情况
5、拓展:你在生活中有劝说大家的经历吗?交流一下。
45-
○
46第三、四课时
○
习作指导: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激趣导入。
二、合作探究。
1、写前启发:
教师谈谈自己有关的亲身经历
2、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写什么?(收获)
写不懈地努力得来的收获可以吗?
为什么?(意想不到)
师:把意想不到写出来了就是成功了
三、写前交流:
交流自己打算写的材料,全班评议是否符合题目开阔思
路。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1、学生动笔作文。
2、全班交流评议。
3、誊写作文。
47第五课时
○
习作评讲: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导入新课。
二、回顾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件
事,但由于改变了原计划,但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出示优秀习作。
1、学生朗读习作。
2、师生共同赏析。
①、事情的起因是否明了,经过是否具体,结果是否是
意想不到的收获?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
四、出示问题习作。
1、教师朗读习作。
2、师生共同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修改完善的方法。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五、修改完善习作。
教学反思:
13 、神奇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其中9个会认,12个会写。
2、积累本课“寂寞、陶醉、竞争、日新月
异、惟妙惟肖”
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式理解词语
在文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机器人的神奇,激发学
生创新精神。
重点:学习积累本课生字词。
难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学习作者表达方
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48第一课时
○
一、激趣导入
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①、出示机器人的图片,问:这是什么人?它在干什么?
②、你们对机器人还有哪些了解?
③、揭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篇关于机
器人的文章,
看看除了你们说的以外,机器人还有哪些用途?
二、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
1、 快速认读生字词
2、 学生初读课文。
3、 再读课文,把握全文。
4、 反馈问题。
5、 分节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本课21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读准“捕”的读音,注意学生读中正
音。
(2)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正确,流利,不读错字。
(3)过度:刚才大家读得
非常认真,非常好,下面咱们换
一种方法读文——请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机器人的神奇
体现
在哪些方面?指名回答,要求:语言简洁,内容全面。
(4)根据不同意思,指名分节朗读全文,注意正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体会机器人的神奇。
(1)学生自读思考:机器人的神奇体现在哪?
用自己喜欢
的符号画出相关句子,并大声读出来。
(2)体会并指导朗读。“科学家们已经成
功研制出一种能
发现目标,善于奔跑的机器人,……让罪犯无处可逃。”A、指
名读,“罢休”是什么意思?B、这样的机器人可以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C感情朗读,读出机
器人的神奇。
三、交流反馈。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指导书写。
1、自由记忆字形。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重点指导书写“貌、亡”。
4、学生练习。
49第二课时
○
一、 复习导入
1、 抽读生字词
2、 交代本节课学习内容
1、指名读。
2、机器人的神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3--
8自然段,继续感受机器人的神奇。
1、自由读2—8自然段,想:机器人的神奇还体现在哪?
把给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看看你读出
了什么?在关键词下做记号
。
2汇报交流。“只需绿豆大的小孔,机器人就可以精确而
快捷地完成脑部手术”。A联系资
料谈施行脑部手术的困难从
而体会机器人的神奇。B、师生共同补充资料机器人施行手术
的精确
与快捷。C、感情朗读。D、指名读、评读、范读、齐
读。
抓住其它段落和句子体会机器人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
趣,相机知道感情朗读。
3、你喜欢哪种机器人?为什么?
三、交流反馈。
四、总结全文。
1、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是否对机器人产生了新的认
识,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2、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全文,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
法突出机器人的神奇的?并举例说明。
3、是的,只要我们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一定
能发明更多的高科技产品。
五、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13、神奇的机器人
帮助人做危险的事情
(神奇) 做人做不了的事
给人带来无穷乐趣
教学反思: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其中10个会认,10个会写,积累本
课“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百战”等词语。能通过各种
方式理解词语。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感受中华民族悠
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秦兵马俑,尽可能用上书中的词语。
4、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秦兵马俑,尽可能用上书中的
词语。领悟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
难点:想象秦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50第一课时
○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你们曾经参观过
秦兵马俑,谁来谈谈你对它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秦兵马俑这一历史文物,去感受
它独特的魅力。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
1、 速认读生字词
2、 学生初读课文。
3、 再度课文,把握全文。
4、 反馈问题。
5、 分节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本课20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
重
点指导读准“秦、征”的读音,注意学生读中正音。
(2)
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正确,流利,不读错字。
(3) 过度: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非常好,下
面咱们
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有关秦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的内容?指名回答,要求:语
言简洁,内容全面。
(4)根据不同意思,指名分节朗读全文,注意正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秦兵马俑在世界中处于
何
种地位?理解“举世无双”等词语(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从哪儿看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找到
后拿笔做上记
号,再认真读读,体会体会。反馈:“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
个。”A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B、
大家自由读这句,想象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
br>受读出来。C、齐读这句。
还可以抓住其他的句子谈感受并朗读。(3)齐读本自然
段
,再次感受它的规模宏大。(4)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想
象作者是怎样突出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的?(
列数据)
三、交流反馈。
四、归纳总结。
五、当堂训练。
指导书写。
1、自由记忆字形。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重点指导书写“誉、冠”。
4、学生练习。
51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
2、交代本节课学习内容
1、 指名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学习3-9自然段,继续感受秦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2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1、自由读3-9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把给你印象
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看看你读
出了什么?在
关键词下做记号。
汇报交流。抓住具体描写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的词
句进行想象、品味、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
点,并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抓住几个既是排
比又是比喻的句
子进行想象兵马俑的神态,感受它的精美。感情朗读,评读。
2快速浏览3-
9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突出兵马俑类型
众多、个性鲜明、精美艺术的特点的?(比喻、排比)
三、交流反馈。
四、归纳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秦兵马俑的魅力,知道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