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绝世美人儿
601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7: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母亲节是哪一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 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
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 明,仅供老师们教
学中参考。
一、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
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 、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
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
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 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单
元“中外童话”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 的
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
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
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
课文连接起来, 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
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 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 交际”“习作”“我
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
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语文
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 围绕专题精选课文。每一组都围绕专题精选文质 兼美的文章作课文,力
求内容涉及面宽,内涵丰富,语言规范。例如: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 br>是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是不同的作家写同一
种动物;后两篇是 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有
利于通过比较体会表达方法的异同。
2、各项教学内容都围绕本组主题。每一组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
围绕主题 来安排。例如第一组,在导语中就点出“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他的杰


作,常常令人惊叹 与震撼”,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画面,感受大自
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语文园 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就是让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语文园 地中的“日
积月累”让学生积累的也是描写自然奇观的佳句。其余各组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可以 说,除了“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语文,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基本
上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来安排 的。
3、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首先,注意了精读与略读课文的
联系 与整合。通过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
的学习。其次,许多口语交际 、习作、展示台等活动,大多在前面有布置,有铺
垫。例如,第二组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习作要求 写自己近来观察中的发现,
或者整理写过的观察日记。这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过多处的引导。在《爬山虎的 脚》
一文后,有两个小伙伴的对话“我想泡点豆子,每天去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我想和小 伙伴一起去观察蜻蜓的飞行,还要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还安排了
“阅读链接”介绍托尔斯泰随身带着 笔记本,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在《蟋蟀的住
宅》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对感兴趣的 事物进行连续观察
的。有了这样的准备,习作就有了基础。习作也就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发
现成果的一种需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1、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自读自悟。这些泡泡有以下几种形 式:有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如《蟋蟀的住宅》
中“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发现 与发明”有什么区别
呢?有的是体会用词的精妙,如《颐和园》里“慢慢地滑过”这个“滑”字用得真好。有的是引导理解句段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中“我来画一画爬山虎是
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的”。有的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白鹅》第二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 作用”。还有的是读了课文以后所产
生的联想,如《去年的树》中,“这时候鸟儿会怎样想呢?”
2、 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有的
是自己提 出朗读积累的要求;有的是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有的是就某个
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感受。这 样的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
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 同学合作学习。
3、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是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 br>自测的一种形式。“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只是保底的要求,还可以要求学生补
充自己在本组课文 学习中注意到的其他词语,甚至是在课外学习中的词语。做到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4、“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发现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
和方法。第 一单元,边读边想画面;第二单元,认真细致观察才能表达清楚;第


三单元,童话体的特 点;第四单元,明贬暗褒与词语的感情色彩;第五单元,作
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第六单元,查字典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七单元,
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第八单元,规范使用汉字。
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
感。
宽带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例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链
接了周恩来东渡日本写的著名诗篇;在《猫》的后面链接了周而符和夏 丐尊写的
两则写猫的片断等。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四年级上册推
荐的是 《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推荐的方法:一是在相关的课文后介绍;
二是让学习伙伴交流对这两本书 的阅读体会。
2、从生活实际的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例如:我看到了„„;
我们的奇思妙想;保护文物。
3、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例如:学童话;续编
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在“展示台”举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和小组编的童话故事集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
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
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 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
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 比较具体。会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新年明信片-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清华大学附中-关于成立党支部的请示


趣味语文-宁夏人考试中心


木兰辞全文-元旦对联


物业管理毕业论文-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带狗的成语-济南人事考试


河北建材-锅炉工岗位职责


幸福格言-会议接待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