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温柔似野鬼°
849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7: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北京二建成绩查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
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
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
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
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 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
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
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


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 想带大家
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引出课题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
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你理解得真不错。
(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
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问: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问: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说: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
师说: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
《望洞庭》。
(山水色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
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问: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
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
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 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
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
禹锡依依话别。)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
在 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
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 醉了。)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
们将来有机会 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
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 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 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 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
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 旧曾谙 红胜火 忆江南
好:美好 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 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 江边的鲜
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
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板书设计: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六、课堂作业


2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
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
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
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
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
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
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
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
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 的“绿”和“纯”。翡翠:
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
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 的有什么感觉?作
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
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
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
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
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 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
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 br>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
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 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
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
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有什么关系?
2.朗读 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
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 ,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
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 br>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
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
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
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
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的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
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 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
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
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
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
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
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
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
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 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
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
和作者当时的心
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
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
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
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
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导游线路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
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二,引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雪峰,雪水 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
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 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
那么令 人神往。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
的地方。作者是
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 且能展
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
整个雪峰
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
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 写出了雪
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
的小水珠
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了作者当时那种喜爱之情。


师:我很赞同同学 们的看法,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
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外 ,还有哪些地
方值得我们去
揣摩,欣赏?
我还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 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
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
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
写溶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
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
现。现在
请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会儿把你们探究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好
吗?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
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 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
教老师。


◆班级交流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摘抄优美词句
用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
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
复习词语卡。
三板书设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七月的天山 密林幽静的美景 移步换景的方法
深处的景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
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
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
同学 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
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
记录。
◆分组讨论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启发谈话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
很具体,而 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 ,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
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 想到了
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
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
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
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 ;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
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 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
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 流后进
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 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 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
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二组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本组有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版块。
本组4篇课文,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两篇精读和两篇略读。
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除 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
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
教学目标1.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 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3. 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
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 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
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
4、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
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 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
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 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教学措施本单元教学按搜集像片、课文图片、初步感知------
课文具体解读----- 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教学时数10—13课时
4 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
品质。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
的诚信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理清作者思路,复述课文。再精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汇报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习惯。教学难点 理解“生计、拮据、精湛、迷惑、馈赠”
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生质疑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
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
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
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2)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在班上谈读文后的体会。
(父亲是个大好人,不贪财,不图利,诚实、守信„„)
(课文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的。)
3.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心句)提问。
(为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谁做到了诚实、守信?在什么情况下做到了诚实、守信?他是怎
样做的?)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口述)
三、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讲读三、四、五、小节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一起到父亲的中彩现场看一看。< br>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平日里
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联系前两个小节,
试着提出问题。如:
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开车 道德难题 留?
不高兴 ? 还?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 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
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
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 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 ,体会父亲
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
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
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 听、嫌、
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
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 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
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
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设计: 6* 万年牢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 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
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 诚实、守信

7 尊严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
良、朴实、 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
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
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 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
文的思路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只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
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
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二.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
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
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
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8、* 将心比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相互交流中,再反复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加深理解。同时引
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的本身。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
的效果。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 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 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
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
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
批注。
3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
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 ?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
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
一种良
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
用的思
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
理劝导。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
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
范其语言。

第二、三课时
习作、我的发现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
实,不说假话。
2.思 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
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 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
着深刻
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
事例。
教学反思:
第三组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 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
容,其中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 ,略读课文《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
园地。
教学目标1. 抓住重点语句,结合实例谈读后的体会
2. 体会一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
3. 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
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
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 质.


4.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
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
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
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措施1、加强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
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
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 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一思
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的
综合素养。
4、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入的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时数 12—14课时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
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丰富见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
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 ;认读生
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
课文,重点指 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 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
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
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 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
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 ,带头饰上
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


“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
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 “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
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 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
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 br>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
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 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 学生初
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 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
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 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四、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
一读。
3.默读六、七 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 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
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
不会受到伤害。”
6. 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
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 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
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 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
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往往
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
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
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
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展示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
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 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
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00年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


11 .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弄懂人们是怎样从蝙蝠的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
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诱导式引入: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 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
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
气情况„„)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
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
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
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 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
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
“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请同学们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怎样得到的?飞机飞行与
蝙蝠之间的关系?
(3)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4、5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结果试验证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分别读4、5自然段,汇报填写情况。教师相机进行“详略得
当”的写作指导。
3、交流信息 合作成功
(1)学生讨论、填写表格后交流,明确三次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理解“配合”的意思。从“反复试验”中体会到什么?
(2)请学生分别读6、7自然段。


看课件分别解说蝙蝠与雷达是怎样探路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蝙
蝠与雷达探路的过程。
请学生填空,明确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之间的关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以上 是留给学生自学的空白点。蝙蝠飞行的秘密与飞机安全飞
行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由学生来自读理解、汇报 ,共同订正,再通过看
课件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与创新型应用
想一想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
四、反思与小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谈谈你的设想。
五、研究型作业:
找一种仿生学的成果,研究一下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说出两者
之间有何联系。
六、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
什么?( 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 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
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学会 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发出 遇到 │
蝙 蝠 嘴---→ 超生波---→ │
│ 障
启 摹 耳 朵←--- │
反射 │ 碍
示 仿 │
遇到 │ 物
雷 达 天线---→无线电波---→ │

萤 光屏←--- │


反射 │
12 、 *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
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重点 :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读中说品
㈠初读文章
⑴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的意思或感情
⑶学生读后自由说说文本的内容
要求: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概述或用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复述:语
言通顺,意思连贯。
㈡再读文章,读中说品析
⑴学习跳读文章,寻找自己感受最好的或最深的语句或段落品
读。
要求:读也语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运用朗读的技巧。
⑵学生交流,说出朗读的方法与原因,教师点评。
要求:可以说整个语段的语气语调的特点,也可以说一句话中的
一个或几个词的读法。
三、问题探究,质疑解难,加深认识,品中说悟。
⑴作者在文中写了大自然哪些物象,从中领悟到什么人生的启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⑵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⑶本文的描写的景与表达的意有什么关系?探究托物言志、借物
抒情的手法的特点?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
(方法:全班前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自选一个小组长,进行研讨,
要求用把理解的意思写下来。)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小组探究交流
第二步。小组间交流。
第三步。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共识。
四、品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深刻哲理。
⑴学生自由选择品味点或是难点,进行朗读。
⑵交流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的疑点。学生答疑,教师点拨。
教情设想:几个精辟的句子理解。
①人生要经受“风雨的磨练和洗礼”,而事实上人生的风雨是时
刻存在着的,就像人生如流 云,时刻变化。在文中找出写云变化的句子?
在文中找出写人心、命运变化的句子?
②人生变幻,悲喜交加,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学生讨论明确:得意淡然,失意夷然。每个人都 要拥有坦诚、谦
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必可体会出那漫长
人生中的 无穷情趣。


③声朗读最后两段,思考揭示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
示?
明确:人生要经历崇 山峻岭般的起起伏伏,经历风吹雨打,要振作
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奔向前程,在那山的那一头,永远有 着我们的希
望。这也便是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大自然的启示。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的培 养学生从不同有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
旨,感受文章的语言优美与深刻的内涵。体会文章运用语言表达思维
的特点,从语言品味这个角度去把握作者思维,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
思维的目的。)
五、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
思维。
⑴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个人?
我们应该对待生活?
⑵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3、教师小结
4、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中领悟
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
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学习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
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 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
对大自然
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
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
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
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 2、 评选“最佳创意奖”“查
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
获 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 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
言,再同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
巡 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 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
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 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学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
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来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
引导评议。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
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个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
病的地方 ,错别字订正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
的,是否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我们不是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
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要读重音。
3、小结
4、举一举例子:你还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由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
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由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
常说的气象谚语。
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
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b、“仿生学发明创意奖”。
c、“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d、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e、“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 ”“课外
资料收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或者精神激励。
三、推介成果
教学反思:
第四组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夜莺的歌
声》《小 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
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 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
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
享 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1、以精读课文为主,重点学习,然 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
的文章,更多的书,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小英雄。


2、联系全文理解含义比较深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一起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章,学生课余自主阅 读,以
故事会、读书会或演讲会等形式汇报读书收获。
教学措施1.以“战争中的孩子” 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
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
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教学时数 12—14课时
13 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
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 光着头,穿着一
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 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 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
明 。)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
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 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
泼能干自信)
4、小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
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 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
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
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 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
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 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
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 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
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
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学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
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
什么?
4、课文为什么 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
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 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
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
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
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
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 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
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 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 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14 * 小英雄雨来
教学 目标 :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 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
并提炼成为小标题。(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
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 国”、
“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
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
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
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 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
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
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的
描写。表 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
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 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
机智的品质 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4.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课内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2)阅读“资料袋”
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雨来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

掩护李大叔

智斗强敌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



脱险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重点 :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
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
还威胁着娇 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引情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为什么会发出这一
呼声?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 课文读正
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轻声朗读课文)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并说以上几个问题。
二、精品细读,感悟内容──动情
1.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师: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默读、思考)
2.研读课文,同伴互助。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师:请同学们读读文中描写 “爸爸”有关句段,想想“爸爸”是
个怎样的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找出有关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理
解。
生: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
──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生: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
等爸爸回 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
的好丈夫、好爸爸。
生:鲜血 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
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 ,并用自己的生命捍
卫和平的人。
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本来他应
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出
色的人才⑵体会 失去“爸爸”的悲痛。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
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怎样呢?用具体的
句子说一说。
生: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事
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 悲痛。)
生: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
了,在场的叔 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联想
中表达失父之痛。)
⑶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师:“爸爸”在呼唤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吗?再读课文,提出有关
的句子。
生:“今天, 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
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 还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
花’”, 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
⑷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师: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读出情感。
生:“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 丧钟,让明
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3.朗读课文,个性表达。
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资料,拓展内容──激情
1.小组交流。
师: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但当 今世界还不太和平。把你们收集
到的有关资料互相交流一下。生:(小组交流)
2.全班共享。


生: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
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
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
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
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生:阿富
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
生: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师: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
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生:(齐声朗读)“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
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 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四、即时训练,深化内容──抒情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生:(自由交谈)
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
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 的心声。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16 * 和 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
2、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
的情感。
教学方法 :交流材料,以读带讲。
教学时数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步感知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
3、 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 交流反馈
1、 指名读诗,看字音A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 阅读示范
1、 默读第三节 ,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
什么样子?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 个地方,面对此
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学习
1、 回忆学习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1、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六、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
际能力。
4、 通过看图说话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
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 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 谈话导入
二、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
语的方法
3、 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 师听写
三、 学习“我的发现”
1、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
怎样不同的情感?
4、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 教师小节。
四、 学习“日积月累”
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 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
成语的故事。
4、 总结 第二课时
口头交际
一、 触景生情
1、 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 启发谈话
二、 真情表达


1、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
下来。
2、 指导观察和表达
a、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
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 ?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
样?
c、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
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 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第三课时
一、提问导入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 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 “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
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 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 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 新闻发言人发言。
6、 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等。
7、 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 师生总结
1、 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 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
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 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
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
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 br>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
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
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
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
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
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
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
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
学们试着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
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六、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 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
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然后
与小组内的同学谈
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 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
感悟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 致
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读文,你对
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孩
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实际谈
出自己的深层体会)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慑服, 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
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
描绘的情形在眼前
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 体会与感受。(教
师引导读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还要引导听的学生进行评
议或提问 ,如为什么读这部
分,为什么这样读)


3.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 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
够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 有
一种内在视觉,那可
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
“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2.全班交流:“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
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发现。
3.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
补充介绍)
四、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
作办一份

婚庆贺词-纽约大学法学院


毕业生自我介绍范文-2014北京高考语文


造价师成绩查询-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支教总结


辩论赛主持人开场白-印刷厂实习报告


求职简历-华中科技武昌分校


九一八事变电影-宣誓词


房地产销售方案-法制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