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
心旷神怡什么意思-半年工作计划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突破训练
1. 经典名句填空。
(1)写出带有“春”字的诗句,要求“春”字在诗句中的位置都不同。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中国乃礼仪之邦。《论语》有云:“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传不习乎?”《弟子规》言道:“或饮食,或坐走,__
____,______。”
《三字经》也提及“融四岁,能让梨。______,宜先知”。让我们牢
记先人的教
诲,做个彬彬有礼的文明人。
2.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福楼拜告诉
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
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
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3. 按照课文内容回答。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
人。
(3)詹天佑是我国______,他修铁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
br>(4)《穷人》一课中,采取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从这些描写
中,你看出桑娜是
一个______人。
4. 名句填空。
(1)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
(2)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
______。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______,此不为______乎?”
(2)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
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
(2)螳螂捕蝉,______。塞翁失马,______
(3)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画眉鸟》
(4)______,人直朋友多。
(5)有朋友的人,像 ______
;没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7.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______,不亦说乎!
(2)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
(3)写两句古诗,每句都要有“清”字。(写好后,把“清”字圈出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夹竹
桃》)
(5)它歪着______的脸蛋,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____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三亚落日》)
8.
照样子,用你读过的古诗词表现下面主题。(任选两种)
①春天 ②爱国 ③送别 ④友情
⑤志向 ⑥明月 ⑦虚心 ⑧瀑布
例: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是神奇的:______面对大雪懂得先
弯曲再反弹;幽香与纯洁的
______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______虽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
美丽的花,却
是韧性十足,能引起人们许多的幻想。
(2)在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粉骨碎身全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______的思
想感情。这种感情着重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等词语表达出来。
(3)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______地说水奔流不息,是_____
_,它好像
______。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______,它好像_____
_。
由此看来,水是______啊!”(选自课文《游春》)
10.
根据情境,填写合适的诗词名句,格言警句。
(1)我国的古诗文中有不少送别诗。你听,王昌龄在低
吟“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王维在倾诉“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我还能写两句
送别诗:
“______,______。”
(2)学习就要“多动手,多实践”,正如宋代
诗人陆游诗中所写:“纸上得来终
觉浅,______。”
11. 古诗默写。
(1)《迢迢牵牛星》中反映牛郎织女相隔银河两岸只能相互对望,眉目传情的
诗句是____
__,______。
(2)《寒食》中景物描写富有动感,暗写春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
)《十五夜望月》中诗人不正面描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句式
委婉表达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
(4)《寒食》中委婉地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地句子是______,______。
(5)《
人日立春》中表达自己要珍惜时间,严于律己,悔过自新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
12.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师说》中所言:______,孰能无惑?
(2)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3)叶挺在《
囚歌》运用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为人进出的门______,为狗
爬出的洞______。
(4)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抗争,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
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打败的。______,______。
(5)燕子去了,______;杨柳枯了,______;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3.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名言警句)
(4)久别故乡的人
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
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14. 读《四时田园杂兴》,按要求作答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昼:______
当家:______
解:______ 供:______
傍: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
15. 横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儿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
A
.明日落红应满径
B .小园红入春无际
C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小园幽径独徘徊
16.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
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
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1)《
小池》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
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的亲
密和谐的关系。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中的“惜”“爱”用得好,谈谈
它
们的好处何在?
18. 古诗词及名言警句填空。
(1)诗歌中有丰富的联想,如《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______。”
(2)读
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邓小
平爷爷说的______,___
___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班主任老师教育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学生,我不由得想起古人
告诫我们的
名句: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鞠
躬尽瘁,我想借用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颂扬革命斗士——鲁迅先生。
19.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______,不亦说乎!
(2)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
(3)写两联带“清”字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它把影
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夹竹
桃》)
(5)它
歪着______的脸蛋,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下赤朱丹彤,在
大海上___
__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三亚落日》)
20.
根据学过的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随风潜入夜,______。
(2)修身治国生死无惧,______。
(3)写一句赞美青春的话:______。 <
br>(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诗中的“故人”是指______,诗中描绘了诗人
__
____(作者)在长江边上的______(地点)送友人离去。
(5)春天是美丽的,古人描写春
天,赞美春天的诗作也不计其数。请你选择最
喜欢的默写在下面:______,______。
p>
(6)《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让“孔子不能
决也
”,“决”的意思______,于是,孔子受到了嘲笑:“______?”这句话的意思
是____
__?孔子的实事求是体现了诚信,商鞅南门立木也是因为诚信,读到这
里,你想到了关于诚信的名言:
______。
(7)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历来强调探索与实践,爱因斯坦也强调:______更
为可贵。
(8)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
①孔明借箭《______》;______
②西天取经《______》;______
21. 根据课文《孔子游春》的内容填空。
(1)吟诗弄词:“______,
______”,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人生的慨叹;
“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
思的思考;“______,______”,这是于谦
愤世嫉俗的呐喊……徜徉在中华灿烂的文化中,
我真的如张志和笔下的渔翁一
样:“______,______,______。”
(2)
“大自然多像______!广裹的大地是她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
温暖的太阳
是她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这段话用了______、______
等修辞手
法。
22. 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3.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
遇到春景后,喜出
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25.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
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
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26.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7. 下面的诗句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
②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________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_。
A .桃花 红杏
菊花 梨花
B .红杏 桃花 梨花 菊花
C .红杏
梨花 桃花 菊花
D .桃花 菊花 梨花 红杏
28.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锄禾______,汗滴______。
(2)远看______,______水无声。
29. 背一背,填一填。 <
br>(1)有一句话______,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
_____
_?
(2)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
30. 语言积累与运用。
(1)【以诗言志】古人常以诗言志,于谦借石灰言志
:“______,要留清白在
人间”;郑燮借竹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大声高呼
“______,不拘
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曾借落花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智者之声】古人告诫我们,少年是做学问最好的时光,切勿荒废:“少
壮不努力,__
____。”做学问不懂就要多问,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学本领要多实践,不要空
谈,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______,观千剑而后识
器。”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认为诚信非常重
要,他说:“守信是一项财宝,
______。”
(3)【阅读感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
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请从下面名
著中任选一本,举例说说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怎么应对困难的。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索亚历险
记》
D.《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