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无声望似水

巡山小妖精
789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8: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洋浦中学-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成绩


铁骑无声望似水
巢湖是长江北岸的军事要地,历代兵家认为,北方军队南下由江
淮之间渡江,要道有二:一是江苏浦口,一是巢湖。巢湖水系延伸覆
盖整个皖中地区,形成江淮水网, 上接淮河,下通长江。因此南可截
长江,北可控合肥,左与大别山形成犄角之势,右则威胁南京古都。< br>所以清末李鸿章说,“全皖之险为湖。”占据巢湖,对长江中下游即
可构成威胁;由巢湖南下长江 ,可跨江南进,可顺流而下,可溯江西
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巢湖的长江入口裕溪口,扼长江之中,加 上
有东西两关从旁辅翼,“虽有十万之师,未能寇大江。”(康熙《合
肥县志》)。曹魏雄劲之 旅,驰骋北中国所向披靡,却终因巢湖而不
能跨过长江去。
史载“巢湖为淮西巨浸,纳众流 下注于长江。濡须扼其要,东西
两关为其辅翼,实古来用兵之地。”在古巢湖的出水口,有一水之隔的两座山:东为濡须山,称东关,在今含山县原东关镇境内;西为七
宝山,称西关,在今无为县原黄 花乡境内。二关对峙,东扼长江,西
控巢湖形势险要。
历史上,巢湖一直是合肥的天然屏障 。合肥史称“淮右襟喉”,
军事地位异常重要,城之南为湖,控制着水上通道和南面一方。南宋
抗金将领赵善俊就指出:合肥恃巢湖之险,由江南北伐进江淮,必先
经巢湖而方能北上。巢湖虽不能直接 通连长江,但水域宽阔,湖中有
岛,是水军聚集演练的优良场所;巢湖流域人烟稠密,土地肥沃,是天然的粮仓,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源。因而南梁荀朗,明末


张献忠,清末李 鸿章,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渡江部队,都曾以巢湖
为军事基地。
而作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巢湖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场有名的
战争。首先当然是吴楚鹊渚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三河,这个我们
不细说,我们重点说说三国。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狼烟遍地,袁术
据有淮南,自封为王,一时 豪杰并起。建安初年(196年前后),九江
豪族郑宝,啸聚一万多人,以巢湖为据点对抗袁术,其水军 在群雄中
独树一帜,庐江郡的武装势力多依附于他。这也是巢湖历史上有文字
记载的第一支水师 。
到了曹操统一北中国后,意欲一举侵吞东吴,然赤壁一战,打破了
由长江上游直取江南 的军事企图,只好另外选择南侵路径。建安十七
年(212年),东吴大将吕蒙获悉曹魏来犯,奏请吴主 孙权,在濡须水
口构筑城堡,作为东吴水军的陆上据点。濡须水口即今裕溪河,是当
时的入湖口 。秋十月,曹操率军40万,浩浩荡荡,水陆并进,大举
南下,孙权也亲率7万水师迎战,扼守“西控朝 湖,东扼长江”的巢
县东、西二关,与曹军对垒濡须口,一时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吴军
在城堡 排布了一万多张弓弩,转年正月,曹军夜袭,被俘者3000,
被击中落水者无数。首战不利,曹操坚守 不出,吴军屡屡叫阵,魏军
只是不睬。孙权于是亲自出马,乘坐小型战船,从濡须口入湖。魏军
欲出兵迎战,曹操却整军列队,下令不得妄发箭弩。而孙权则鼓乐相
伴,轻舟缓行,曹操见了,喟然而叹 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
之子若豕犬耳!”


刘景升即刘表,汉室宗亲, 汉末群雄之一。任荆州牧期间,刘表
恩威并重,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
万,荆江称雄。但他的儿子不行,长子刘琦生活糜烂,最后死在了刘
备帐下;次子刘琮和其兄为 争位勾心斗角,也没多大出息。关于孙权
轻舟入曹营这一段,《三国志》裴注用了这样的描述:“权行五 六里,
回还作鼓吹”,特别富有画面感。
魏吴双方在巢湖水域,展开了长达8年的拉锯战。如 诸葛亮《后
出师表》所言,因东吴水军长于水面作战,终使“曹操四越巢湖而不
成”,最后不得 不退守庐州。有必要交代一下哪“四越”:一越巢湖在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赤壁败北后,重整 旗鼓,再度马踏江淮,
拉开了四越巢湖的序幕。据《三国志》记载,这年3月,曹操开始在
他老 家亳州制造战船,训练水军,还亲自到合肥前线视察,随后命张
辽、乐进、李典等镇守合肥,出征巢湖。 因遍地赤野,百姓流离,粮
草难以筹措,军队无法立足,加上瘟疫流行,战斗力减弱,最后劳师
10个月,无功而返。
二越巢湖是在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平定关中后,解除了
西顾 之忧,遂决定对孙权用兵。出兵前先写劝降书,因孙权不睬,曹
操亲率大军南征。据《三国志》记载,是 年春,曹军的一支部队,夜
间偷渡到一个沙洲之上,被孙权军队所包围,3000人被俘,数千人
溺水而亡。据说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次。
三越巢湖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年 )秋七月,曹操为了夺回失地,
再次领兵亲征巢湖。可是在征途中,曹操的重要谋士、尚书令荀攸突


然病故,让曹操很伤心。不久又后院起火,传来夏侯渊占领陇右的消
息。万般无奈之 下,曹操只得放弃南征,转师陇右,夺取汉中,以巩
固后方。
四越巢湖在建安二十一年(21 6年)春,曹操占据汉中后,回到
邺城,被封为魏王,加之上一年张辽大败吴军于合肥,曹操雄心再起,
于当年冬天誓师南伐。次年正月,曹操进军至居巢,二月,大败东吴
军队于濡须口。孙权派使者 求和,双方达成协议,曹操引军北还,留
伏波将军夏侯惇屯驻居巢;孙权则留平虏将军周泰驻守濡须口。 由于
不久曹操即病逝,四越巢湖到此结束。此后曹丕即位,两度伐吴,均
未能突破濡须口,形成 南北对峙,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格局。
但孙吴也曾“六围合肥而不成”,“四越”和“六围”,也 基本
上扯平了。清人有诗曰:“东关西关两隘口,曹家孙家划界守。虎斗
龙争四十年,此地终为 阿瞒有。”当年曹操40万大军驻兵仓头镇,直
接威胁东西吴政权。仓头一带一马平川,盛产稻米,曹操 将其视为提
供军粮的头等仓库,故称“仓头”;附近碾米的地方,称做“碾头”;
今张广行政村 三个自然村,是曹军的军营和屯田之所,分别称“东营
村”、“西营村”和“军田村”。
建安 十九年(214年)夏七月,曹操再度挥师南下,但不久即自行
撤回来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曹军再次与吴军对峙于濡须湖
口,眼见战局僵持,曹操不禁为40万大军的粮草发愁。次年开春,
他视察了濡须口之南的西河两岸,认为此地田肥水美,是天然的粮仓,
便下令在河畔安营扎寨。然而, 先是一月不雨,西河大旱,田地龟裂,


百姓吃水如油。曹操正下令军队帮助百姓抗旱,又 突然阴雨连绵,河
水暴涨。曹操登高环视,发现此地状如葫芦瓢,无雨即旱,有雨则漂,
难得有 风调雨顺的年景,由此感叹道:西河西河,怕旱怕涝,既不能
固兵马,又不能储粮草。此乃无为之地也! 于是下令撤军。二十二年
正月,曹操率军进驻巢县,与东吴水军相战月余,再次撤军,留下夏
侯 惇、曹仁、张辽三员大将据守巢州,也留下了一段“四越巢湖而不
成”的历史。
曹魏南下,屡 屡受阻,皆因有巢湖相隔,欲一统江南而不得。作
为江南的天然屏障,在此后的岁月中,巢湖屡成军事战 略要地,南梁
的荀朗,就曾在巢湖周边招募水军,建立水上根据地,拥兵自重。当
年,朱元璋攻 下和县后,欲渡江而不达,后来是借俞通海巢湖水师之
力,才最终实现了渡江南下的目的。俞通海祖籍濠 州,即今凤阳临淮
关,其父俞廷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凤阳起兵,俞氏父子四
人即创建 巢湖水师,扎寨姥山上,与李普胜合攻庐州元军。得知俞通
海有归顺之心后,朱元璋大喜过望,亲往巢湖 接应。归顺后的俞通海,
在朱元璋攻打江南的战事中一马当先,率战船冲出裕溪口,攻克采石
矶 ,占领当涂县,直逼栗阳城。经过7年的征战,俞通海的水师控制
了长江中下游、江淮和江南地区,为建 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年俞通海水师的船塘遗址,仍留在姥山南麓,俞氏无子嗣,仅
有一女,被朱元璋收为义女,封为“金花公主”。驸马周大山,赐名
俞大山,其后裔千余口,居今烔炀 镇俞峁村。该村原有俞氏祠堂,可
惜毁于文革,但仍保留有金花公主与俞大山一族的分支俞氏宗谱。 < /p>


史载明崇祯十五年五月,张献忠陷庐州,习水师于巢湖;七月六
日,张部克庐州, 八日,进击庐江并占领白石山,在三河缴获了明军
双樯巨舟300多艘。张献忠以此为基础,在齐头咀等 地收集渔船货船,
建立起第一支水师,在巢湖大举练兵,齐头咀即是他的训练营地。水
师的建立 ,给明王朝以直接的打击和威胁,兵部侍郎冯元飙向崇祯帝
上书说:“巢湖环八百里,经由濡须口达大江 。今舍之以资寇盗,俾
收艅艎窥天堑,南都危矣!”“南都”是指南京。水师营在齐头咀集训
一 年多,于第二年年底,由裕溪河入江,溯江而上,浩荡入川,在四
川建立了大西政权。
明 末张献忠起义军占据白山,当地很多姓氏的家谱均有记载。如《金
氏宗谱》所记金凌璧,金姓迁庐十二世 祖,在1642年张献忠占据庐
州,“湖滨山麓,弥望皆贼”之时举家外逃,被劫持到张的舒城大营。< br>是夜,鸣笳四闻,鼓角齐发,起义军驱赶百姓随军行走,金凌璧趁乱
藏匿于营西巨石之下,得以逃 脱。他回到家中,但见“野无居人,庐
舍灰烬”,为了感谢那块救命的巨石,遂以“潜石”为号。
关于明朝军队与张献忠在白山一带的争夺战,史料有限,但明末南
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至白石 山,曾书下一联: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
是哭;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由此可知,白山鏖战一 定惊心
动魄。
清朝后期,金田起义,太平军起,洪秀全于咸丰三年(1853年)
定 都南京。因白山镇是巢县、无为至三河、庐州的一条重要通道,太
平军在此有重兵把守。为抗击太平军, 李鸿章组建以肥西“三山”和


庐江“三河”地方团练为主的淮军。鉴于巢湖流域既是太平 军的京畿
之地,又是清廷必夺的战略要地,双方在合肥、庐江、巢县、东关、
三河及舒城等地, 展开了长达10年之久极为惨烈的拉锯战。期间庐
江县城屡复屡失,双方均死伤惨重。巢湖地貌“三山三 水三份田,一
份道路和庄园”,宽广起伏的岗丘,便于藏兵用兵,众多的水域,便
于水军训练和 水上作战。尤其是位于巢湖之中的姥山岛,为天然军港,
裕溪河上的东关、西关,则为水路要塞。清军与 太平军在巢湖地区的
争夺战,不仅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京都的安全,消耗了太平军大量的
兵力财 力,还为李鸿章锤炼了一支善于水上作战的队伍,培养了一批
杰出的淮军将领。而太平天国之后,从某种 意义上说,淮军是晚清的
国防军,维护清廷的统治,保卫国家的安全。
淮军的雏形是巢湖民间 为防范太平军而自发组成的地方团防武
装,经李鸿章的编练改造,逐步演变成清王朝一支庞大的国家军队 。
因源于巢湖流域,巢湖子弟投奔淮军者不计其数,建立功立业者亦不
计其数:有抗法保台的刘 铭传,有平定朝鲜内乱,抵御日本入侵的吴
长庆,有抗击八国联军,血洒天津的聂士成,有抗击法国侵略 者的刘
秉璋,有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光绪年间,为表彰淮军业绩,祭祀阵亡
将士,在淮军创建3 0周年之际,李鸿章上书朝廷,获准在淮军家乡
巢湖建一座淮军祭祠,名为淮军昭忠祠,位置选在巢湖北 岸临湖古镇
中庙。虽是全国诸多昭忠祠中最晚一座,但意义却不一般。各地昭忠
祠都是为一地阵 亡的将士而建,唯有巢湖昭忠祠是建于淮军起源地,
所以又称“淮军总祠堂”。以昭忠祠为代表,巢湖流 域星罗棋布着很


多为彰显和祭祀淮军的建筑,如李鸿章故居和享堂、姥山岛淮军将领碑刻、李文公专祠、淮军将领的圩堡、武壮公专祠、潘鼎新公馆、刘
秉璋馆墓、丁汝昌墓等等。 < br>巢湖位于皖中,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西至大别山麓,北至
江淮分水岭,西向和北向的山峦 构成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而
南达长江北岸,有182公里的江岸线,成为难以跨越的天险和从中 部
地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东连涂浦丘陵,紧邻古都南京,为战争双
方都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域内近800平方公里湖面,有36条河流
与其相连,通过60多公里长的裕溪河南下长江,既可顺流 东进,又
可溯江西征。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聚集江淮,等待渡
江命令。1949 年3月上旬,渡江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
毅亲临巢县,主持召开中路、东路渡江大军高级将领 会议。此后,九
兵团第九十九师师长傅继泽,又在巢城主持召开了由江淮五地委负责
人和部队负 责人会议,研究布置渡江前的军训和军需工作,在环湖各
县征集民船,组织水上练兵。沿湖人民积极筹集 船粮,“在槐林咀、
在散兵、在沈湾,百十担的帆船,一天比一天集结得多。” (谢雪涛
《长 江飞渡记》)。3月的巢湖是枯水季节,浅阔的湖水为水上训练,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949年4月21日,总前委一声令下,经巢湖水上训练的解放大军,
挥师渡过了长江天堑,取得了渡江 战役的胜利。

小年图片-入党动机怎么写


估分选大学系统-搞笑名言


婚礼发言-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毕业典礼邀请函-述职报告的格式


阳光高考招生网-二年级数学试题


韩国的风土人情-小班保育员工作总结


初三学习计划表-开幕式策划


拟人句大全-幼儿园夏季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