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阅读练习
云南教师资格证-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玻璃》阅读练习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
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
玻瑞装嵌,
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
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
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
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
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
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
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
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
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
问他家离
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
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
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
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
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
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
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
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
有福打电
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
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
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
,到
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
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
br>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
接到
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
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
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
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
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
说:“你大
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
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
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
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
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
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
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
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
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
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
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
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
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
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
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
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
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
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
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
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
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
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
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25分)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回
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
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
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
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
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
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
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
责任,不愿借
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
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
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
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
骗而拒绝索赔,
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
”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
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
缺乏法律常识,
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
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
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
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