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高考小说阅读
三本录取学校-南京会计网
第八讲:小说的主题
一、知识讲解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
想,是
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换言之,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
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
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
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
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归纳、挖掘小
说的主题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培养我们阅读分析
、总结能力所必需的。
二、方法点拨
理解和概括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创作意图理解小说主题
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
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
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成为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
途径。要
善于指导学生认真地通读作品,仔细地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2.从题材中去挖掘主题
题材中蕴含着的意义,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
药》,写了茶馆主人
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
痹毒害
而陷入愚昧无知的境地,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
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假如
小说中被杀
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3.从写作背景寻主题
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作品所反映的
社会生活背景。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
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
,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
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
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
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
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
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抓中心句来分析主题
有些小说的主题直接体现在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段话中,阅读时我们
可以在文中直接找
出表现主题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
片段
之间的过渡性语句。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其主题就是结尾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
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手法。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
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
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6.从细节描写探究主题
典型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会丰满感人;丢
了它,就会干瘪乏
味。要感受人物形象,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林冲
在山神庙的细节“入得庙门里,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
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门外边
看火边说话,
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这就“逼”林冲不得不奋起反抗。
7.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情
节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
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
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
8.从典型环境分析主题
环境描写不
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所以,应从作品的
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直
接的关系: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
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
无情。特别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对祥
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
他对祥林嫂的再嫁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
让她参加祭祀活动。正因
为他对祥林嫂的这种歧视,才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最后祥林嫂被扫地
出门,在新
年的祝福声中穷困而死。对于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还要骂一声“谬种”。可见,中国两千多<
br>年来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是多么深!
9.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
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
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
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判定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
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
10.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在小说的主题鉴赏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我们必须永远
记住:整个作品,
包括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和作品里总的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
来看,
我们可以把整个作品看作是表现主题的具体的象征物。我们应当懂得,小说的主题,它并不
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
仅仅限于以
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小说的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
主题的光彩。一部优秀的
小说,其含义——即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的。
三、高考对接
(2014·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走 眼
王伟锋
老
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赵,
做这一行已经有20
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
走眼的。
一次,老街
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
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
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
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
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老板声
名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
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
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
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
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
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一
看,心里一惊,
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
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
免谈。”
“收了。给客人添
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赵老
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
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
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
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深思良久
,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
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
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
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
:“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
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
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
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
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
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
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
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
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
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个月后,“珍宝
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
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1.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
③“走眼”在文中具
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的题目。小
说的题目是“走眼”,“走眼”就是看走眼,是鉴赏水平不
高的表现。全文围绕是否走眼来安排情节。因
此,“走眼”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全文的主
要情节。文中真正“走眼”的是李老板,很
好地衬托了主要人物赵老板。
2.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
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
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解析 本题通
过分析人物形象考查分析作品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赵老板的形
象特点,然后分析作者通过
这个形象表达的作品主旨。小说中的赵老板有20多年经商经验,
从未“走眼”,可见其阅历丰富,精通
业务;买玉情节中,“不动声色”“低声嘱咐”伙计、
“干咳一下,默不作声”等,说明他洞悉人心,为
人仗义。最终,人品不好的李老板关门走
人了,这就发人深思了。
四、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生的考题
李 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
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
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
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收到了很多应聘人
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
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
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
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
需要一份
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
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一个条
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
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的表现没有令老板
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
薪水。这个人就是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
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合同条
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
说说看,我该不该
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
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就该
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
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劳动法,
试用期也应该
支付薪水。
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
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
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不是!
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
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
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与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小伙子一听
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自己现在的
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
作的打工仔,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帮家里还债。
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
不愿再聘用他了。小伙子只好垂头丧气地
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
怪我铁石心肠,社会就是如
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
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成了老板教育我
们的典型案例。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常讲这个
故事的用意。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
个姓刘的小伙子,他离开公司后,会
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美丽陷
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
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律师对老板说,这个
案子多半会输
掉。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
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暗地里
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
包。
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这个人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
老板
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老板一阵眩晕,他已经感觉
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有
的惩罚。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到老板
洋洋自得地讲起那个老套的故事。(选自《2016中国年度微型
小说》,有删改)
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生”的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巧取豪夺只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利益,诚实守
信才是永久的、最宝贵的财富;②无论
面对怎样的诱惑和人生压力,都要不忘初心,坚持理想,坚持人生
的原则,做到是非分明;
③遇到困难或纠纷,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只有每个人都
努力维护公
平和正义,整个社会才能充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