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抽屉原理与电脑算命》教案

巡山小妖精
650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09: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浙江传媒学院录取分数线-销售策划书怎么写


初中数学《抽屉原理与电脑算命》教案
“电脑算命”看起来挺玄乎,只要你报出自 己出生的年、
月、日和性别,一按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
的句子,据说这就是你 的“命”。
其实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电脑游戏而已。我们用数学上的抽
屉原理很容易说明它的荒谬。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或狄利克雷原理,它是数学中证明存
在性的一种特殊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把3个苹果按任
意的方式放入两个抽屉中,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这是因为如果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有一
个苹果,那么两个抽屉里最多只放有两个苹果。运用同样的推理可以得到:
原理1 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
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原理2 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
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l个的物体。
如果以70年计算,按出生的年、月、日、性别的不同组合
数应为703652=51100,我们把 它作为“抽屉”数。我国现有
人口11亿,我们把它作为“物体”数。由于
1.1=21526 51100+21400,根据原理2,存在21526个以上的
人,尽管他们的出身、经历、天资、机 遇各不相同,但他们
却具有完全相同的“命”,这真是荒谬绝伦!
第1页共4页

< p>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 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 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 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 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在我国古
代,早就有人懂得用抽屉原理来揭露生辰八字之谬。如清代
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就写道:“余最不信星命推步之说,
以为一时(注:指一个时辰,合两小时 )生一人,一日生十
二人,以岁计之则有四千三百二十人,以一甲子(注:指六
十年)计之,止 有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人而已,今只以一大郡
计,其户口之数已不下数十万人(如咸丰十年杭州府一城八< br>十万人),则举天下之大,自王公大人以至小民,何啻亿万
万人,则生时同者必不少矣。其间王公 大人始生之时,必有
庶民同时而生者,又何贵贱贫富之不同也?”在这里,一年按
第2页共4页


360日计算,一日又分为十二个时辰,得到的抽屉数为
6036012=25 9200。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 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
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 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
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 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
就 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 通晓议论文的基本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 “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
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 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
像样的文章。所以,词 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
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足够的“米”。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第3页共4页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 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 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 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 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 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所谓“电脑算命”不过是把人为编好的算命语句象中药柜那样
事先分 别一一存放在各自的柜子里,谁要算命,即根据出生
的年月、日、性别的不同的组合按不同的编码机械地 到电脑
的各个“柜子”里取出所谓命运的句子。这种在古代迷信的亡
灵上罩上现代科学光环的勾 当,是对科学的亵渎。
第4页共4页

复合句-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农村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小老虎过生日-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上海签证中心-新疆招生网入口


徽商银行招聘信息-数学教研组计划


江西人事-社区低保工作总结


波莫纳学院-关于少先队的手抄报


万州高级中学-梦想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