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美国大学费用-食品营养专业
全册教材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
柱与圆锥、比例、统计、
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难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及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
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
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
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
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
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
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1 -
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
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的编写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
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
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
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
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
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加小组合作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2 -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2、方格做图纸
3、多媒体课件
4、其他教具
课时安排
一、负数( 3 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 10 课时)
1.圆柱 ,,,,,,,,,,,,,,,,,
2.圆锥
,,,,,,,,,,,,,,,,,
整理和复习
,,,,,,,,,,,,,,,,,
三、比例( 15 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3.比例的应用
,,,,,,,,,,,,,,
整理和复习
,,,,,,,,,,,,,,,,,
自行车里的数学
,,,,,,,,,,,,,,,
期中复习( 3 课时)
四、统计( 3 课时)
五、数学广角( 5 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 30 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3
-
5
课时左右
2
课时左右
1 课时
4
课时左右
4
课时左右
5
课时左右
1 课时
1 课时
1.数与代数 ,,,,,,,,,,,,,,
2.空间与图形
,,,,,,,,,,,,,,
3.统计与概率 ,,,,,,,,,,,,,,
12 课时左右
9
课时左右
4
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
,,,,,,,,,,,,,,,,,
4 课时
一、负数
单元主备人:汝南第三小学
班琼叶
修订人:汝南清华园学校
王玲玲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负数的认识、
负数大小的比较以及运用
负数解决简单问题等。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只是对负数的初步认识,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对代数
知识的一次飞跃。学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
编排时从温度引入, 再借助一些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负数,
同样
的道理,教材也借助数轴帮助学生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所以,我们
要理解教材意图,教学时要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发
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4 -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负数的过程,认识负数,理解负数
可用来表示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的道理。
2、使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遇见的负数作出解释,会用负数表示
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借助一些生活常识,探索、分析,加强对负数的认识。
2、借助具体事例、数轴等帮助理解负数和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的关系,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
可以借助负
数来解决。
重难点、关键
重点: 认识负数。
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 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有表示两
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或小黑板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5 -
教学方法:
汝南课堂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3 课时
认识负数
,,,,,,,,,,,,,,,,,,,,
负数的大小比较
,,,,,,,,,,,,,,,,,
整理和复习
,,,,,,,,,,,,,,,,,,,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课本第 2-4
页的例题,“做一做”
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
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负数。
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6 -
关键: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存折明细示意图等。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等。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 1)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
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
200 米(向后走 200 米)③电梯上
升 15 层(下降 15 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
5000 元(取出了 5000 元)。②知识竞赛中,
五( 1)班得了 20 分(扣了 20 分)。
③零上
10 摄式度(零下 10 摄式度)。
引人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
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意思相反的量。
( 2)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 3)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能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7 -
2、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于 0。
0,负数都小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页例 1、第3页例 2
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
点看黄底色部分和红色字体部分的内容。思考: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
2、“16℃”和“- 16℃”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正、负数表示什么
意义?
3、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
么?
?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
4、为什么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
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8 -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
件总结。
四、学情展示
展示一:
( 1)课本第 4 页的“做一做”的第 1、2 题。(找两名同学板演,
其余学生填写在课本上)
要求: 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展示二:
1、0 摄氏度以上的温度通常有(
0 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用(
)数表示,
)数表示。
2、如果前进
50 米记作 +50 米,那么后退 10 米记作 (
3、(
)米.
)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
),
-31.8 读作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 9 -
4、+105
读作 (
负九十八写作 (
),
正零点零六写作 (
).
要求:
1、独立完成、认真观察,书写规范。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
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
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五、归纳总结:
学生:我们把像
+6、3、+8844.4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像-6、-155
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而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老师根据学生
的回答适时板书 )
师:你的归纳能力真强!谁能说一下生活中的负数呢?(学生举
例子,师也可借助课件补充) 想了解更多有关负数的知识吗?课本第
4 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可以满足大家对负数的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不
仅会做题,更能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解释一些问题。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的提升题,
比一比谁
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0-
六、巩固提升
1、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课件出示 )
( 1)存折:这里的 -800
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
出了 800元记作 -800;存入了 1200 元记作
1200元,还可以记作
+1200
元)
(2)电梯:这里的 1 和-1 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
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
1 或+1 来表示, -1
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
在要到 33 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
3 层呢?
2、想一想,填一填。
( 1)向南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向北走90米计作
(
)。
(2)如果银行利息上调1 .67﹪记作 +1.67,那么— 1.02﹪表示
(
)。
(3)零下
9℃比零下 10℃要高(
)摄氏度。
(4)某大楼地上共有 22
层,地下共有 4 层,若用正、负数表示
这栋楼每层的楼层号,则地上最高层表示为(
)层,地下最
6 层,
低层表示为(
)层,某人乘电梯从地下最低层升至地上
)层。
电梯一共升了(
(
5)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最高气温可达82.3摄氏度,记作
(
)。黑龙江漠河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52.3 摄氏度,记作
)。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既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1-
(
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七、当堂训练。
1、必做题:练习一第1、2题做课堂作业本上。
2、选做题:第3题做书上。
3、拓展题:
(1)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
(
2)写出五个正数和五个负数, 再说说你想用这些数表示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像
+6、3、+8844.4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像 -6、-155 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2-
第二课时: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认识数轴,负数的大小比较。 (课本第 5-7
页的例题,“做一做”
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顺序。
2、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中的密切
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2、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温度计等。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等。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
(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学生齐读)
1)我能认识数轴和数轴上数的排列规律。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3-
2)我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我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导语: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
看学习指导。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5 至 7 页的例 3
和例 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
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和数轴。并思考: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上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
3、如何比较正数、 0、负数的大小?
(6 分钟后,先对子交流
,有疑问的再小组内讨论 )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一)看书:(3 分钟)
学生认真自学,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遇到不自觉学的学生给
以提醒。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全情投入,快速高效的按照自学指导自
学。
(二)小组合作交流:(4 分钟)
师: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
看懂的知识交流意见是
否相同,重点交流不懂或不太懂的知识,找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4-
给予帮助或提醒,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
(三)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
总结。
四、展示提升
( 1)课本第 7 页“做一做”三道题。
( 2)课件出示练习题如下:
1、判断。(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X”)
(1)—a
一定是负数。
(2)0 是自然数。
(
(
(
(
(
)
)
)
)
)
(3)7>2,所以 -7>-2。
(4)最小的负数是
—1.
(5)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2、我会比。
3○5
-8○- 9
-1○1
100○-1000
-0.1○0
0○4
3、背一背:
所有的(
)都在 0
的左边,(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5-
)都比
0 小。(
)都在
0 的右边,(
要求:
)都比
0 大。(
)都比正数小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
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它组补充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
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
间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
改或小组对改。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结:
1、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 0 和负数,像这样的
直线我们叫数轴。也就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
轴。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6-
2、 所有的负数都在 0
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 0 小,而正数都
在 0 的右边,即正数都比 0
大。
所以负数都比正数大。
导语: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
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六、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既
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必做题:课本第 9 页的 4、5、6。
选做题: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为
-50 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
10 米处,鲨
鱼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米?
拓展题: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5
个单位长度,再
向左移动
2 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
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
实践活动:课本第 9 页的 7。
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
板书设计
负数大小的比较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 0 的左边,负数都比 0 小。正数都在
0 的右边,
正数都比 0 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7-
教后反思:
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
负数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负数的意义,能熟练地在数轴比较正数、 0 和负数的大小,
并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复习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等。
复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对负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
2、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复习目标是:
(出示并齐读)
熟练掌握负数的意义,能熟练地在数轴比较正数、 0
和负数的大小,
并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二、出示复习指导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8-
师:请大家先复习课本第
2-7
页的内容、后小组合作交流:
1、负数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数轴?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3、怎样在数轴比较正数、
0 和负数的大小?
(5 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
件总结。
三、学情展示
: (要求做题时间
15 分钟,对子之间互改)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9-
过渡语:从刚才大家的合作交流学习中,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总结出
不少有关负数的知识, 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的复习效果,
同学们,
有没有信心完成?
一) 填空。
1、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 5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
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
1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读作(
)。
),-100.3 读作
2、+8.7
(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
(
0m,海拔高度为+ 450 米,表示
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
)。
4、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
(
0 分,+9
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
),
-18 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
2
分,记作
(
)。
5、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 0 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
0
的
(
)边。
6、在数轴上,从表示 0 的点出发,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到
A
点, A 点 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 0 的点出发向左移动
6 个
)。
单位,长度到 B点, B 点表示的数是(
7、比较大小。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0-
-7○-5 1.5 ○50
○-2.4
-3.1 ○3.1
(
二 ) 判断对错。
)1、零上 12℃(+ 12℃)和零下 12℃(-
12℃)是两种相反
意义的量。
(
(
(
(
)2、0 是正数。
)3、数轴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4、死海低于海平面 400 米,记作+ 400 米。
)5、在 8.2 、-
4、0、6、- 27 中,负数有 3 个。
三)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36、- 9
、0.7 、+ 20.4 、-、 100、-13、-261、+ 4.8 、
正数
负数
2、写出 A、B、C、D、E、F 点表示的数。
四、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口答说出来,其它可以补充)
五、巩固提升((限时 10 分钟)
必做题 :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1、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高于海平面 4500 米,记作(
2、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平均高度仅比海平面高
记作(
)。
)。
1 米,
3、印度洋最深的海沟——爪哇海沟, 最深处低于水平面
7450 米,
记作(
)。
)。
4、汽油沸腾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记作(
5、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记作
(
)。
6、金星表面最高温度可达四百六十五摄氏度,记作(
7
、火星表面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一百二十三摄氏度,记作
(
)。
)。
8、如果小丽向东走 100 米,记作 +100
米,那么小强向西走
120
米,记作(
)
9、如果电梯上升 15 层,记作 +15
层,那么电梯下降
9 层,记作
(
)。
10、如果在银行存入 1000 元,存折上记作 +1000 元,那么从银
行取出 600 元,存折应记作(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2-
板书设计:
负数的整理和复习
部分易错的题或答案
教后反思:
二、圆柱与圆锥
单元主备人:汝南第三小学
班琼叶
修订人:汝南清华园学校
王玲玲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圆柱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
锥的认识、圆锥的体
积。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
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 教材通过直观手段,
对常见的几何形体
的观察,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再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3-
在学生对圆柱、圆锥有了初步认识后,
再引导学生探索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及如何运用这些意识解决有关的实
际问题等内容。
为了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部分知识,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教
具以及电教媒体,通过教师的
演示,学生的操作、实验,让学生经历有
关形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公式的推导过程,揭示规律,
理解并
掌握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并通过解决与生产、生活中有联系的实际问
题,发展学生的应
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解决有关问题,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
式计算它们的体积、容积,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比较、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
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圆柱、圆锥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4-
1、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有关数学学习活动,对空间和图形有
好奇心与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
的确定性。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重点:
( 1)圆柱体积、表面积计算。
( 2)圆锥体积计算。
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关键: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
观察、思考,经
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8 课时
1、圆柱
,,,,,,,,,,,,,,,,,,,,,,
时
2、圆锥
,,,,,,,,,,,,,,,,,,,,,
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5-
5 课
, 2
课
3、整理和复习
,,,,,,,,,,,,,,,,,,,
时
1 课
1、圆柱
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特征、底面、侧面、高以及侧面展开图与圆
柱的关系等。(课本第 10-12 页的例 1、例 2,练习二的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
宽与圆柱的关系。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空间
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理
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实物、学生自制的圆柱模型, 侧面展开教具, 直尺,三角板,
铅笔,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6-
教学方法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学具操作法等。
学习过程 :
一、揭题示标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或课件出示)
,学生
观察。(说一说下面物体的面都有什么特点?)
1)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牙膏盒、药盒这些都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我们还从课外
了解到水杯,
柱子这些叫做圆柱体。 在之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那么这个新来的圆柱体你
想不想认识他和他成为好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圆柱的认
识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后,让学生说一说
身边常见的圆柱体,教师谈话导入新
课(板书标题) 。
2、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
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
与圆柱的关系。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学习指导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7-
认真自学课本第 10-12 页的例 1 和例 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
底色和红底色的内容。思考:
1、拿一个圆柱形实物,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圆柱有什么特征?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展开后图形的长和宽与圆柱
有什么关系?
( 7 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再交流)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8-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
件总结。
四、学情展示
1、说一说下面物体哪些是圆柱体。 (课件显示)
2、课本第 11
页的“做一做”。
3、我会填。
①圆柱的底面都是(
),并且(
)
),圆柱的
侧面是(
)。圆柱的高都(
②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
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
),宽等于圆柱的(
)。也
)。
可能会得到一个正方形, 这时圆柱底面的周长等于圆柱的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
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
案。
3、
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
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它组补充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29-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
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间
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给予评价总结。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改或小组对改。
五、归纳总结
: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尽可能有条理地归纳自己的所学
所得)
学生汇报并板书: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高。 当圆柱的底
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师:通过刚才的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具有敏锐的眼睛,灵巧
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
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智慧城堡, 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 谁解决
问题的能力最强!
六、巩固提升。
1、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课件展
示)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0-
2、我能判:
( 1)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
2)上下两个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3)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
(
4)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一条高剪开,侧面是
一个正方形。( )
(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r,高是
2πr,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
一定是正方形。()
3、我会填。
( 1)圆柱有(
)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
),有一个曲面叫做(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
)。
),
圆柱有(
)高,每条高长度都(
(2)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开的长方形的长是(
4 厘米,高是 3 厘米,侧面展
)厘米。
)厘米,宽是(
(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
半径是 3
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4、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
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必做题:课本第 15 页的 1、2、3、4
题填书上。
选做题:长方形纸长的一边为
25
厘米,短的一边为
15 厘米。把
这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的纸筒
(不计接头) 圆柱形纸筒的高是
多少厘米?底面周长是多少厘米?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1-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底面 两个底面(是圆)完全一样
侧面 曲面,展开后是长方形
高
无数条,都相等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高。
当圆柱的底
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的计算。(P13-14 页例 3-例 4,完成
“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
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2-
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的同
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多媒体课
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学具操作法等。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利用课件,出示一组图片。教师提问:认识这些物体吗?
学生回答:圆柱体
教师谈话:那我们本节课就再次走入圆柱的世界,
去探索它的表
面积。(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 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3-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13 页到第 14 页的例 3 和例 4
的内容,重点看圆柱
的展开图,思考:
1、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表面积怎么样计算?
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
的(
)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
)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
=(
),长方形的面积
=
(
)
3、看例 4,厨师的帽子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圆柱的几个面的?
(8
分钟后,对子相互交流,如有不懂的小组内交流。
)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4-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
件总结。
四、学情展示
(学习指导中的问题)
1)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表面积怎么样计算?
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
的(
)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
),长方形的面积 =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
)。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
=(
(
)。
3)例 4
中,厨师的帽子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圆柱的几个面的?
要求:
1) 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 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3)
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它组补充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5-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
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
间轮流、对抗、
抽签或指定,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
改或小组对改。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圆柱的底面积,
侧面的面积叫圆柱的侧面积。
师随机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 宽
↓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圆柱的
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
部分的面积, 必须灵活掌握。 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
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烟筒的表面积只
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在实际生活
中,使用材料要比计划得到的结果要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整平方厘米,
都要向前一位进
1,这种方法叫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师: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老师
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6-
六、巩固提升
1、我会填。
①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②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形,也可能是
)。
(
)。
2、开动脑筋:选择适当的公式填在(
(1)求圆柱形汽油桶用料面积公式。 (
)里。
)
)
(2)求圆柱形铁皮烟筒用料面积公式。 (
(3)求圆柱形笔筒的表面积。 (
)
)
(4)求圆柱形罐头盒侧面商标纸的面积所用公式。
(
A.S=2∏rh
3、解决问题。
B.S=ch+∏r2
C.S=ch+2∏r
①将一个边长
12.56
厘米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状,现在要
给这个圆柱配一个底面,这个底面的面积是多少?
②用铁皮制成圆柱形的通风管
10 节,每节长 8
分米,底面周长
是 3.4 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要求: 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必做题:课本练习二,第 16
页的 7、8、9、10 题。(不抄题)
选做题: 5、6 写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7-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两个底面积(油桶 , )
S
表
=S
侧
+
一个底面积(无盖水桶,
个底面积(炉筒子 , )
0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练习内容: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综合练习。(课本 17、18页
的内容。)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
2、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
进一步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能准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圆柱表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学具操作法等。
练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8-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
讨圆柱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课题)
2、出示练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巩固练习
(一)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
(二)出示检测题。
1、基础练习。
( 1)练习二的第 13 题:
求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不抄大题做
到练习本上)
( 2)练习二的第 14 题: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写
到书上)
要求:
a: 独立做题,书写规范。
b:写完的同学小组内自查。
小结:(板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39-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 2
2、生活应用。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了, 那么让我们说
一说:生活中的圆柱体:求圆柱体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①圆柱体罐头的商标纸
②压路机的滚筒
④大楼内的柱子
⑥圆柱形油桶
③无盖水桶的材料
⑤通风管
师:大家真是生活中的小行家!会不会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呢
?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练习二第
15-20 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
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0-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
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
间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
改或小组对改。
三、归纳总结 :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尽可能有条理地归纳自己的所
学所得)(教师注意适时引导点拨、规范引领)
2、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
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四、巩固提升
必做题:
1、有一个长 5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以它的长所在的直线
为轴旋转
一周,形成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形粮仓的侧面积是 251.2
平方米,底面半径是
2 米。
这个粮仓
的高是多少米?
选做题:
一个圆柱体,如果高减少
1 厘米,那么表面积就减少
18.84 平方
厘米。问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拓展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1-
有一个圆柱体形的桶 (有盖
),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正好相等,如果
这个圆柱的底面积不变, 高增加 3
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增加 1130.4 平
方厘米,求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 2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课本 19、20
页的例题,“做一做”及相
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
的过程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
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2-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
的自信心。
重难点、关键
重点: 圆柱的体积计算。
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关键:
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教具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实验、动手操
作法等。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情境导入
1)
老师家新买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水箱的底面直径是 4 分
米,两底面之间的宽度是 12
分米。请算一算这个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最
多能装多少升水? (桶壁厚度忽略不计
)(课件展示)
(
1)师:水箱里的水形成什么形状(圆柱)你知道这些水的
体积吗?你能想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体积?
( 2)生答:可以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
2) 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3-
生:可以将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3) 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结:这么说同学们都有办法将一些圆柱形物体转化为长、
方体来求它的体积。大家真了不起!那如果我们求某些建筑物如(压
正
路机的前轮)你还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吗?
那怎么办?
学生试说办法
师:看起来前面的这些方法虽然可行,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
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才行, 是不是?今天就让我
们共同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2、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学习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19 页到第 20 页的例 5 和例 6
的内容,重点看圆柱
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
6
解题过程,思考:
1、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
形的?
2、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4-
3、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 8
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解决)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
件总结。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
h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5-
四、学情展示
1、我会填。
( 1)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底
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等于圆柱的(
)。
),体积等
于圆柱的(
(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
们的底面积(
)。
(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
径是 5
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体积是(
)
立方厘米。
2、课本 20 页的做一做。
3、李叔叔买了一枝牙膏 ,牙膏出口处直径为
6 毫米,李叔叔刷牙
时平均每次挤出 1 厘米长的牙膏 ,这样可以用 40
次。这枝牙膏的体积
大约是多少 ?
五、归纳总结
1、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照学习目标,看看自
己完成目标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
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
今后的学习中, 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正确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并且能灵
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今
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6-
书面干净。
六、巩固提升。
1、课堂作业:课本第
12 页的 3、4、5 题。(不抄题)
2、练习题:课本第
12 页的 1、2 题。(练习本上)
3、拓展题:
一根方钢长 50 厘米,底面是边长 12 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把它锻
造成底面面积是 90 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这根钢材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V=Sh
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圆柱体积练习课
练习内容
圆柱体积(或容积)计算及解决有关问题。
(课文练习三第
6-11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7-
题)
练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
应用意识。
3、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钢管模型、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学具操作法等。
练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节课的主要
任务是探讨圆柱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课题)
2、出示练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有关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2)
能灵活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出示学习指导:(先独立思考,后对子交流)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8-
( 1)已知圆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
2)已知圆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
3)已知圆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三、学情展示:
1、基础练习。
算一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 35 平方厘米,高 10 厘米。
②底面半径是
3 厘米,高是 15 厘米。
③底面直径是 2.5 分米,高是 4 分米。
④底面周长是 6 分米,高是 3.5 分米。
要求:
1) 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 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
案。
3) 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
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它组补充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要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49-
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小组可根据时
间轮流、对抗、抽签或指定,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要安排课后自
改或小组对改。
四、归纳总结:
已知条
件
s 和 h
r 和 h
d 和 h
c 和 h
字母公式
V=sh
V=∏ r2h
V=∏( d÷2 )2h
V=∏( C÷∏÷ 2
)
2h
五、巩固提升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
已经熟练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现在让我们运用公式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吧。
必作题:课本练习三的六,七题
第 8-11
题写到练习本上。
选做题:
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25.12 dm2,高是 4 dm,求它的体积
是多少?
2、一根圆柱形钢管, 长是
30 ㎝,外直径是 6 ㎝,管壁厚是 1 ㎝,
已知每立方厘米的钢重是
7.8 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克?
3.一根方钢长
50 厘米,底面是边长
12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0-
熔铸成底面面积是
90
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这根钢材长多少厘
米?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课本
习四的
1、2题)
教学目标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V=Sh
V =∏ r2h
V=∏(
d÷2 )2h
V=∏( C÷∏÷ 2 )2h
2、圆锥
第一课时:圆锥的认识
P23- 26的内容,
P24“做一做”,完成练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1-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
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 圆锥的特征。
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关键:
通过操作活动,测量圆锥的高,在活动中找到圆锥的高。
教具学具准备
圆锥形实物、
垫板、直尺、大三角板、剪刀,硬纸做的圆锥模型,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
情境引入法,学具操作法
等。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揭示课题,感知圆锥
1) 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 下面请你欣赏一组图片,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课件
出示)
3) 抽象出平面图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4) 像这种形状的立体图形,
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叫圆锥。 你想知道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2-
圆锥的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板书课题) 。
2、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 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吧。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23页到第
24页的内容,重点看第 24页的内容。思考:
1
、拿一个圆锥实物,说出它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观察它有
哪些特点?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3、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
7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讨论)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展示提升
1、拿一个圆锥实物,说出它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观察它有
哪些特点?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3、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四、自研共探: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3-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
课
件总结。
知识补充: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圆锥形物体?
2、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那么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
方不同呢?
试着填一填。(出示表格)
相同点: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是曲面。
不同点:圆柱有
2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圆柱侧面展开后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4-
是长方形,圆锥侧面展开后是扇形;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
高。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这里
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五、展示提升
1、课本第 27页练习四的第 1、2题写在书上,教师巡视。
2、填一填。
(1)圆锥的底面是个(
)
形,侧面是个(
)
面,展开后是一
个
()形。
( 2)从圆锥的()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
3)一个直角三角形,底为 4 厘米,高为 5 厘米,沿着高旋转
一周,可得到一个(
),它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它的高是
(
)厘米。
3、下图中是圆锥的打√。
六、归纳总结
1、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照学习目标,看看自
己完成目标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a、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在图上标出顶点,底
面及其圆心)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5-
b、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把圆锥的侧面
展开可以得到一个扇形
2、圆锥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好的圆锥世界。
(欣赏图
片)美好的圆锥世界
3、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
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干净。
七、巩固提升
必做题:
1、判断。(打手势)
(1)圆锥的侧面是曲面。
(
)
(2)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圆锥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
( 4)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2、指出下面各图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选做题:
到室外找一些沙子或土堆成一个圆锥形,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高,
可以两个人进行合作。
课外拓展: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6-
)
动手用硬纸做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再量出它们的底面直
径和高是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底面
一个
一个
一条
圆
曲面
展开是扇形
侧面
高
顶点——圆心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课本第 15、26
页的内容,练习四的有关
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锥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
进一步体会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一一验证说明”的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
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7-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
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关键:
经历实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具准备
等底等高
的
课
圆柱体和圆锥体、沙
子等,多媒体
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实验法、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到了,美美冷饮店正在举行冰淇淋促销活
动,推出两款冰淇淋:
4
元
杯
1
元
杯
2、师:老师还了解到这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师:如果你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8-
现在有 4
元钱想去买冰淇淋的话,你认为买哪一种比较划算?
a 学生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
b 指名汇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
式,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25 页至第 26 页的例 2 和例
3,理解圆锥的体积推
导过程,并将例 3 补充完整。思考: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3. 例 3 中
要求沙堆的体积必须先求出什么?
( 8 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交流)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
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学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59-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
观察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
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
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自学指导中的三个问题)
)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
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
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
总结。
今天你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
计算公式,
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是愈来愈默契了,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
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四、学情展示
1、课本第
27 页第 3、4 题
2.、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是
12 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75.36 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
积是(
)立方米。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0-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141.3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
体积是(
)立方厘米。
要求:
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五、归纳总结
1、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照学习目标,看看自
己完成目标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
能够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
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
谁的课堂作业做得既对又快,字体工整,书面
干净。
六、巩固提升
1、课本第 28 页第 6、7 题。
2、(1)沈老师在大梅沙玩,将沙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半径约
3 分米,高约
2.7 分米,求沙堆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
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
是 4 米,高是 1.2
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 735 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
多少千克?(只列式不计算)
必做题(写在作业本上)
1、将一个底面半径是 2 分米,高是 4
分米的圆柱形木块,削成一
个最大的圆锥,那么削去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1-
2、一个体积是 1413 立方分米的铁块,
可以制造成多少个底面半
径是 3 分米、高是 5 分米的圆锥形零件?
3、课本第 28 页第 8 题: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
高是 1.1
米。这堆煤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约重
这堆煤约有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
1.5 米,
1.4 吨,
选做题(写在练习本上)
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 12.56 米,高 1.2
米。把这
些沙铺在一个长 4 米、宽 3
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铺多厚?(得数保留
两位小数)
课外拓展
从生活中找一个圆锥体物体,
想办法算出它的体积, 把你的想法
与家人交流、分享。
九、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3
。
1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
1
圆锥的体积 =
3
×底面积
× 高
1
v =
3
sh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2-
第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 :
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课本第 29
页的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五相应的练习)
复习目标
:
1. 通过自主整理, 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
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
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2.
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 能够熟练
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
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习重点: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
复习难点: 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复习过程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3-
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经过近两周的学习,
大家对圆柱和圆锥已经有了比较深
刻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对圆柱和圆锥进行复习和整理。 (板书课题)。
2、出示复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通过整理和复习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 并进一步提
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听出了同学们能够学好的信心。
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复习指导
本单元你学习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试着对课本第
10-28 页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1、圆柱与圆锥各有哪些特征?
2、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3、怎样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 8
分钟后,对子之间互说,如有不懂可以小组交流)
师:时间 8
分钟,比一比谁整理的既好又快!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学生整理归纳时,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认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4-
真整理和复习。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
小组交流情况, 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促使每个组及
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
为自己的小组争
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
br>(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
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
组给与评价。 )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
总结。
老师适时板书:
圆柱的特征:
圆柱表面积= 1
个侧面积+ 2 个底面积(可能有特殊情况)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V=sh
圆锥的特征 :
1
1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3
V=
3
sh
(以上也可结合课件自由发挥,多让学生说说)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5-
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能用整理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
四、学情展示:
(一)填空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体
,
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
是 4 厘米, 它的高是 ( )
厘米.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120 立方厘米 , 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大( )
立方厘米
3
、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
(
),
表面积是(
)
。
5
厘米,它一的侧面积是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 , 体积和是 60 立方厘米 , 圆柱的
体积是 (
)
立方厘米 , 圆锥的体积是 (
)
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的高不变 , 底面半径扩大 3 倍, 它的侧面积比原来扩
大(
)
)
倍, 增加(
倍。
)
培。体积比原来扩大
(
)
倍, 增加
(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
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
比是(
)
。
(二)判断
1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3
2、圆柱的体积大于圆锥的体积。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
(
)
。
( )
( )
2 倍, 高缩小 2 倍,
它的侧面积不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6-
4、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2
3
。( )
(三)选择
1. 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 ,
那么粉刷树干
的面积是指 ( ).
A.
底面积
B.
侧面积
C.
表面积
D.
体积
2.
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 20 厘米, 宽 15 厘米的纸用两种不
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
,那么围成的圆柱 (
).
A. 高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B.
D.
侧面积一定相等
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3.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a 立方米 , 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
) 立方米.
A. a ÷3
B. 2a
C.
3a
D. a
3
4. 把一个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 , 这个
圆柱体的体积是 (
)
立方分米 .( 得数保留
)
π
A、
、
1
C、πD
B
、
4
4
4π
π
5.
把一个棱长是 2 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 它的侧
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28
B.12.56
C.18.84
D. 25.12
(四)解决问题
1. 一个圆柱形的木棒 , 底面直径 4
厘米, 高 10 厘米 , 在地面上滚动
一周后前进了多少米
?压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
2. 一根圆柱形木材长 20 分米 , 分成 4
个相等的圆柱体 . 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7-
增加了 18.84 平方分米
. 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 ?
3. 把一个底面直径为 8 分米
, 高 3 分米的圆柱形钢材 , 熔成一个直
径为 12 分米的圆锥形 , 能熔多高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
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它组补充
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总结
1、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照学习目标,看看自
己完成目标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过渡: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
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
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
六、巩固提升
必做题
整理和复习的第 3 题和练习五的第 2、4、5 题做课堂作业本上。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8-
(不抄题)
选做题
29 页第 2 题(填书上)和 30 页第 3、6 题(做练习本上)。
拓展题
一根圆柱形木材长 20 分米 ,把它截成 4 个相等的圆柱体 .
表面积增
加了
18.84 平方分米 .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1
,V = 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3
3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比例
本单元主备人:汝南双语郁素娟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69-
修订人:汝南二小杜玉霞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
例的意义,比例
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等。这些
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性质、
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关系到后面比例尺和正反
比例意义的教学。
比例尺的计算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
然后
根据题目要求求出问题,所以安排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之后。
正、反比例的意义是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依据,由于正、反比
例的意义比较抽象, 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也是难
点。
本单元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用比例解决问题。 运用比例知识可以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教材安排一些既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又能
利用其它方法来解决的例题,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知识的认识,
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三维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0-
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
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
大
与缩小。
2 、过程与方法
( 1)经历探索两个量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
反比例的意义。
(
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
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
欲。
(
2)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
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关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合。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共
14 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
课时
3、比例的应用
5
课时
整理和复习
2
课时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课本
32—33 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2、 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例的意义。
难点:
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2-
1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
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
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
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认真看课本第 32-33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 “做一做”
上面的内容,并思考:
( 1)什么叫比例?
( 2)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师:自学时间 4 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 坐姿最端正,
也可以把重点圈出来。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3-
讨论。(3 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讨论完的小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由各组组长抽出本组
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
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
在
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正误、声音、姿势、
条理等方面给予评价。)
4、小结归纳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
否组成比例就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反
之则不能。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
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巩固提升
1、课本第 33
页“做一做”第
1 题。
2、填空。
(1)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4-
(2)12:15
的比值是(
),
:
的比值是(
5
4
11
),把
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
)。
(
3)写出两个比值都是
0.8
的比,再组成比例,比例式是
(
)。
(4)12 的因数有(
),用其中的
4 个数组成比例是
(
)。
3、判断。
( 1)组成比例的两个数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 )
( 2)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
3)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 )
(4)18:2 和 36:4 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
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最终形
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5-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
小组对改。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你有哪些收获?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各比能否组成比例。
23
11
8:15 和
:
:7和:20
2:3
和 4:9
3
:
和 15:8
4
5
2
5
4
4
7
12
和
16
3.5:2
和 2:3.5
15
20
2、选做题:课本 36 页练习六的第 1、3 题。
3、拓展题:课本 33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0=9:15
教后反思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6-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本 34
页内容、“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4—6
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
1、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
融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7-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
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认真看课本第
34
页的内容,边看边填空并思考:
( 1)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3)如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师:自学时间 5 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也可以把重点圈出来。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3
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讨论完的小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由各组组长抽出本组
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
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
在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8-
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正误、声音、姿势、
条理等方面给予评价。)
4、小结归纳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
性质。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要看它们的内项
积和外项积是否相等,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则不能。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题,
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巩固提升
1、第 34 页“做一做”
2、填空。
(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
)。
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
515
中,(
)是外项,(
)是内项。
)的积,
9 27
(3)在比例里,两个(
这叫做(
)的积等于两个 (
)。
): (
)。
(4)如果 4x=5y,那么 x:y= (
(5)根据 6×5=2×15。可以写出两个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79-
),(
)。
(
6)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
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
)。
3、判断。
(1)5x=6y,则 x:y=5:6
。(
)
(2)在比例里,内项的积除以外项的积,商等于
1。(
)
(3)8:2 和 1:4
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
(4)因为 x:y=3:4 ,所以 x=3,y=4 。(
(5)10:2=5 是比例。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
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最终形
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0-
小组对改。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有哪些收获?说一
说吧!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六、当堂训练
:
1、必做题 :
课本
37 页第 5 题。
2、选做题:课本 36 页练习六的第 4
题和第 6 题。
3、拓展题:
根据 ab=cd,
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板书设计 :
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
性质。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1-
教学内容
解比例(课本 35 页的例 2、例
3、“做一做”、练习六的
7—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
质解比例。
2、能综合应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
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比例。
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
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来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2-
认真看课本 35 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重点看例
2 和例
3 的
解题步骤并填空,边看书边思考:
( 1)什么叫做解比例?
(
2)解比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解比例时应注意什么?
师:自学时间 4
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也可以把重点圈出来。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3 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讨论完的小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由各组组长抽出本组
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
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
在
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正误、声音、姿势、
条理等方面给予评价。)
4、小结归纳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先把比例
式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3-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巩固提升
1、课本 35
页“做一做”。
2、判断。
(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
)
)
)
0。(
)
(2)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
(3)解比例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 (
(4)x:8=21:4, 求 x 的值叫做解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差是
3、课本 37 页第 7 题和第 8 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
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最终形
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4-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小
组对改。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比例,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吧!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
对又快,字体又工整。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本 38
页第 9---11
题。
2、选做题:课本 38 页第 12 和第
13 题。
3、拓展题:
“小状元” 学校新建科教大楼的长是
150 米,画在设计平面图上
长 25 厘米,宽是
15 厘米。
( 1)在设计平面图上占地多少平方厘米?
(
2)科教大楼实际占地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
再解方程求解。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5-
教后反思: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第一课时: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课本 39 页例 1、40 页例 2、41 页“做一做”、
练习七的第
1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3、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
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
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
合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6-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能找出生
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3、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
的简单问题。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
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认真看课本第 39
页和第 40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题中
的表格补充完整。
看例 1、思考:
(
1)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
( 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 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看例 2、思考:
( 1)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什么?
(
2)如何利用图像解决有关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7-
师:自学时间 6
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也可以把重点圈出来。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
组讨论。(3 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
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达到取长补短, 共同进
步。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讨论完的小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由各组组长抽出本组
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
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
在
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正误、声音、姿势、
条理等方面给予评价。)
4、小结归纳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板书:
y
k
(一定)
x
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三个要素:(1)两种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8-
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3)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
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
测
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四、巩固
提升
1、课本 41 页“做一做”。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
,面积和宽。(
)
)
)
)
)
(2)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
(3)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4)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
(5)一个班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
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成统一答案。
最终形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89-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小
组对改。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你有哪些收获?
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
又对又快,字体又工整。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本
44 页第 1 题
2、拓展题: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
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式:
y
k
(一定)
x
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1)两种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
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3)两个量
的比值一定。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表示两个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0-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练习七中的第
2—— 5 题)
练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能熟练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加深学生对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的理解,并能根据
图像熟练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并能画出它的图
像。
重难点、关键:
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 熟练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关键: 认真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
合
学习过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1-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练习成正比例的量(板题)。
二、出示练习目标:
1、熟练掌握正比例关系式,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能根据正比例图像熟练解决问题。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看课本第
39 页和第 40 页的内容,回顾:
(
1)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
( 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 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 4)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什么?
( 5)如何利用图像解决有关的问题?
师: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 、议一议(合作交流)
主要交流自学探究中的问题,
先对子之间互说,最后小组内交流,
统一答案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的展示。
3、说一说(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 可
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组间可以补充或质疑,教师尽可能的引
导或解疑。
4、小结归纳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2-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板书:
y
k
(一定)
x
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三个要素:(1)
两种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
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3)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表示两个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
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
题的能力最强!
四、巩固提升
(一)出示检测要求:
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
(二)出示检测题
1 、填空:
y
x
k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1) (一定),y 与 x 是(
(2)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关系。
(3)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高和体积成(
2、判断:
)。
)。
(1)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
)
(2)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成正比例。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3-
)
(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4)如果
)
)
)
)
)
x
y
,那么y与x成正比例。(
3 8
(5)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关系。 (
(6)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7)汽车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
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最终形
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
小组对改。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成正比例的量, 你有哪些收获? (抽学生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4-
回答,最后老师总结)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
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字体又端正。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本
44 页第 2、3 题
2、选做题:课本 45 页第 4、5 题。
3、拓展题:圆的半径和周长,圆的半径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
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
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y
正比例关系式:
x
k
(一定)
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1)两种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
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3)两个量
的比值一定。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表示两个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5-
第三课时: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课本 42—43 页的例 3,“做一做”,练习七的
第 6—11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找出生
活中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
合
学习过程 :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们来学习“成反
比例的量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6-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找出生
活中成反比例的量。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
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认真看课本第 42
页-43 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
字并将例题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思考:
(
1)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
( 2)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 3)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师:自学时间
6
分钟,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也可以把重点圈出来。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
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
讨论。(3
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好!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或提醒,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讨论完的小组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
果,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由各组组长抽出本组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7-
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
(学生
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
在
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学生可以从正误、声音、姿势、
条理等方面给予评价。)
4、小结归纳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
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板书: x×y=k(一定)
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板书:三个要素:(1)两种
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增加,
另一个量反而减少;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反而增加。
(3)两个量的
乘积一定。
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
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巩固提升
1、课本 43
页“做一做”。
2、课本 46 页第 6、7 题。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8-
( 2)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 ( )
(
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
(4)如果
x
8
3
y
,那么 y 与 x。(
)
)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
( 6)班级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 )
(
7)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
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
最终形
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
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
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 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
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 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
小组对改。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99-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你有哪些收获?
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做作业, 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
又对又快,字体又工整。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本 46 页第 8、9 题
2、选做题:课本 47 页第 10、题。
3、拓展题: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的边长与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
成反比例的量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
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
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式:
x×y=k(一定)
<
br>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1)两种相关联的量;(2)其中一个量
增加,另一个量反而减少;一
个量减少,另一个量反而增加。 (3)两
个量的乘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的图像特征是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
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