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公式概念
重庆铜梁中学-教师个人工作小结
四年级下学期概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法则:
1、在没有
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0+2-3
10-2+3 8÷2×4 8×2÷4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
算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4+18×2 16-15÷3 36÷6+4×6
3、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算括号外的数。
(4+5)÷3 5×(7-3) (10-2)×(8+3)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注意:一个数加上0或减0,还得原来的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0不可以作除数。
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
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结合律。
字母公式:
(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
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
(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
(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
(a-b)×c=a×c-b×c 或
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
个数。
用字母表示:
a-b-c=a—c-b
1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
个数。
用字母表示:
a÷b÷c=a÷c÷b
第四单元概念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
来表示。
2
、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
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
式的数,叫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 ‥‥‥
4、小数之间的进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数位: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
三位小数
6、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01、0.001
11
米=0.1米 1厘米 米=0.01米
10100
1
1毫米= 米=0.001米
1000
11
1
8、
=0.1 =0.01
=0.001
10100
1000
7、1分米=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数
位
计
数
单
位
2
整数部分
…
…
万
位
万
千百
位 位
千 百
十个
位 位
十 个
小数点
十
分
位
十
分
之
一
小数部分
百
分
位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位
千
分
之
一
万
分
位
万
分
之
一
…
…
.
9、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
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
次读出每个数字。
10、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
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
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11、小数的性质: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根据
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
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2、小数大小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从十分位开始顺次比较
小数部分。
13、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1、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1
;
10
1
2、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
1
3、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变化:1、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4、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0.001吨
1克=0.001千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厘米=0.1分米
1分米=0.1米 1毫米=0.001米
1毫米=0.1厘米 1毫米=0.01分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分=0.1角 1角=0.1元
1分=0.01元
3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
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
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
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
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
要向前一位进一。
(3)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
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
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
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
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
,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
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
位
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
把小数末尾的
零去掉即可。
第五单元概念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
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
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
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
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
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
角的三角形。
4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
得数的末尾有0,一
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七单元:统计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
情况。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一)植树问题:
1、
两端要植树:间隔数=全长÷间距+1;
总长=间距×(棵数-1);
2、 两端不植树:棵数=全长÷间隔-1
间隔数=全长÷(棵数+1)
3、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4、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5、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