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温柔似野鬼°
732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16: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肇庆教育查分在线-文秘实习报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 有知
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 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
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 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 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 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
‚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 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 一项
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 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
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课后反思:
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
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 ,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
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
(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为理解课
文内容,感悟课文 情感做好铺垫。)
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出来, 我
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 ,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
然后请学生读,说说 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活经验和
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 理解了诗意。
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
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 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联系自己
经验,体会情感。
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的淋漓尽
致了。
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
问题反思:
教学中有迂回现象, 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当然这是
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 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必要方式。但是,在局
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 这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
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 ‚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


的忧愁 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
亲人团聚、共赏明 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
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 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
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 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
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 ~~‛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表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
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
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
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课后反思:
一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 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欢他豁达超然的初
事态度。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似乎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
向我走来。
昨晚,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 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而我自己,就在浴室中大
声反复的将《水调歌头》吟诵。这首词中,我似 乎窥到了侠骨柔情的文豪内心中最柔软的一
块,似乎感受到苏轼超然中却洋溢着的婉约柔情。
今晨,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到中秋佳节,
回忆佳节中 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
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示课题齐读,猜猜课题的意思。我诵读《水
调歌头》全篇。学生读课文,在文中 印证自己的猜测。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
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 朗读。
为使学生能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我请有与亲人分别经验的孩子谈谈他的亲身感受,然
后将7年换成3000个日日夜夜,通过时间这一概念,增强了对孩子们的情感冲击。而后再回
首自己 中秋的快乐,体会苏轼的孤独。再补充苏轼被贬后在牢中写下的诗,使学生进一步感
受到兄弟情深。这样 多角度的体验,使学生能感同身受。


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引入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 理解词句思想时,我引入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以及王勃的‚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后我和学生在古筝的伴奏下,齐读《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
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
略一下 洞庭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
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
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 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
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 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 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
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
夜下洞庭的山水变 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色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 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
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 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 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 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
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 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
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 的吗?(指名学生背
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
下?( 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 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
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 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 想象诗人坐 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
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课后反思:
教学《古诗两首》
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
在 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
的意韵。 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学生对两个诗人的作品的
兴趣。然后两 首诗整体朗读,了解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秋、月、水、山‛四个词两首诗中都
有。这四个词给你们什么 感受?‚宁静和谐‛
介绍洞庭湖,看图体会诗句意思,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我出示‚波光粼粼、银光 闪闪、
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这几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学生
自己说说,教师整体运用散文语言,创设一种宁静和谐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
思。同时, 对诗中的比喻之处,进行点拨。
朗读,将自己体会的洞庭秋夜读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在读中进 一步品味,在说中
整理思绪。
齐读后,试着背诵。理解了诗句、读得较多的孩子自然能颂。
与《望洞庭》对应的办法用在《峨嵋山月歌》中,但是事先介绍地名。同时,为让学生
理解‚影 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
孤独的离乡秋夜有 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
而后,讲解了古诗两大主题‚写景、抒情‛,引入《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
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等古诗,来开阔学生眼界。
问题思索:
古诗情韵在读时是不是应该注意轻重音的指导,与速度的点拨呢。本来怕这样匠 气太重,
但是没有曾经的指点,学生怎样能读出韵呢?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 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
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 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 ,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
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
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
像是 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 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
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 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 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5.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难点 :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拟定教时: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1.我给江主席献花
2.质疑。看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课文里的‚我‛指的是谁?‚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给江主席献花?我什么要给
江主席献花? )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的要求自己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及难读的句子。
②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好了,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情况了。
①首先我请同学们读一下我手中小黑板上的词语。
启(qi)德机场红地毯(tan)秩(zhi)序(xu)井然照顾(gu)
董(dong)建华队伍(wu)频频(pin)耻(ru)辱
欣喜若狂(kuang)步伐洗刷爱抚满面春风
A 个别读(边读边纠正)
B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沥(li)颊(jia)踮(dian)吻(wen)
提醒下列字的写法
伐不要忘了一撇;耻不要忘了一竖;队伍的伍是‚亻‛旁
C 开火车读
②看来同学们词语掌握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你们句子读得怎么样呢?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这么长一个句子,我们该怎样把它读好呢?你们自己相互读读看,讨论一下,看谁的办
法最好。
③词语,句子同学们能够读好,那么我相信,读句子对你们而言是没有什么难的了。现
在我请七 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其他同学给他们指出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五页。我们看一下第4题。谁来把题目读一下。
出示段落大意:
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②‚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③‚我‛忘不了这一天。
请同学们举手告诉我你是怎么分的。(把同学们的分法都列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讨论,根据段意,逐一排除错误的,保留正确的方法。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7自然段
第二段:第8——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习字册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2.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教学难点 :
能够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国深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大海中永生》,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在邓小平爷爷心中藏着一个 最大的


心愿,那就是期盼着香港的早日回归。为此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实邓小平爷爷的 这一心愿
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香港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深入的了解。
上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段。哪位同学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想 一下是怎
样进行分段的,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部分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文中所说的事情发生在什
么时间 、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当时天气怎样。
(2)当时欢迎的人心情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板书:兴高采烈秩序井
然)
(3)谁能够用秩序井然造个句子呢?看谁造得好!
(4)江主席很快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
看出来的,大家一起来找一下好吗?
(5)谁能够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此时人们愉快的心情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 .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从他的朗读中可以看出人们此时真的是非常高兴。那么文中的我
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在回答我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2.现在你们能知道文中我的心情了吗?谁来告诉大家。
3.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 高兴又激动呢?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
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下第3至第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这 段对话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我
是谁)
2.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一个读董建华的话一个读小姑娘的话来进行这段对话。
三、学习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8自然段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看到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啊?谁来说
说看。
2.是啊!大家都非常激动,都高喊(引导学生答)简单的四个字却蕴藏了深厚的感情,
我们比 比看谁读得好。
3.人群沸腾了,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
(二)学习第9自然段。
①幻灯出示第9自然段内容。
②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谁能告诉我这段有几句话?
③理解重点句子。
A 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一下飞机的动作划出来?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呢?(相机理解词语 :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B 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C 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相机理解:洗刷、百年耻辱、
元首、欣喜若狂)
④指导感情朗读。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 出来。哪个
词语要重读呢?(怎能)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一下第10自然段,自学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要求)
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他 是怎样把我拥进怀抱的呢?谁能用爱抚这个词
语造个句子呢。)
‚我‛的神情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这说明江主席怎样? (2)幻灯出示: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
流遍全身。
(3)哪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
亲‛指 的是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借诗辅助理解。)
(4)指导朗读。
师述: 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
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 ,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带着
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 朗读这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每课练。
2.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第三教时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2.指名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 看来大家都进行了及时的复习,那么有谁还记得当‚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我的心情
是怎样的呢?用自己 的话说说好吗?
2.同学说得真好,那么就请大家怀着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下!
三、讲解第11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我‛兴奋的心情读了出来,那么除了这种 兴奋、激动的心情,
她此时还有怎样的心情呢?(幸福)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3.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这个自然段读一下,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看来你们练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读一下。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请一位同学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文中有两次提到1997年6月30日,是不是 太累赘了,你们对此有什么见解呢?(重
复使人印象深刻,更能突出这一天的难忘。)
3.为什么会说这天难忘呢?请你们根据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造句:‚秩序井然‛、‚爱抚‛
附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献花前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热爱祖国)
献花时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教后记:
我给江主席献花
6.天安门广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 中国的象征,从而培
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三、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 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
快快打开书27页,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 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的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
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三、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
来,然后大声读一 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宽 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
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 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
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
(2)指导品读第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B、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C、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D、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
方法。
E、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F、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7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
代到来了。
B、播放,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
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 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
对国旗,你 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
上什么?
2.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画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7.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 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
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 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 为了表扬你们,老师
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 你们的认
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
励志学画? 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 为什么? (第1——3自然段)
第二段 怎么? ( 第4——6自然段)
第三段 结果 (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
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 谁能找出课文
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
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
找出 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
定的 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
中国人‛是什么 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
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 他如何更加
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
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8.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 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
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 ,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
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 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
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 ‛是指伟大的举动)
(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 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
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 ‛,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
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 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
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 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
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 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
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 要把描写人多、
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过渡: 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
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 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
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
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 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
‚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 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
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 发之情,读出气势,
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 烟方法
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 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
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 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
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 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 。师:‚随着林则徐一
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 把……顿
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呼 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
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 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 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
天‛、‚二百多万斤‛朗 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 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


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 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9.泉城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
品德。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读课题。
2.谁知道‚泉城‛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认读生字词。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五、学习第1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这些泉水有 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
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 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六、练习
1.朗读课文。
2.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第一自然段。
2.问: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继续讲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
‚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2.自学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①看图②填表
⑷学生练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
1.总结。


2.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2.练习背诵全文。
三、识记生字字行。
1.指名读生字。
2.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组词。
4.背诵全文。

10.九寨沟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难点:感受 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文录音磁带、相关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潘、敏、禽 (前鼻音)坪、羚(后鼻音)
宵、县、恰、窜(三拼音) 掬、咀(同声韵不同声调)
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⑶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录音范读
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自然段)
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4.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四、学习第1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 个什么样的地方?(要求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 ‚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
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1段。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
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 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
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你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吗?
4.学生自学。
5.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在谈感受时品析词句,理解‚宛 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
等词语;
**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 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
烁的景象;
**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 ‚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
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身 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通过‚从河
谷至山坡‛、‚遍布‛等词语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一句点
明 了‚五花海‛、‚无彩池‛的由来;
**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4自然段
欣赏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缤 纷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
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 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


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
1.请你轻声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
板书: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
4.小结:在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四种珍稀动物,作者 抓住了‚林深叶茂,游人稀少‛来
点明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抓住‚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 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
住‚憨态可掬‛、‚若无其事‛来描述大熊猫的特点;抓住‚行动敏捷‛、‚对着 湖面美滋滋地
照镜子‛写出了小熊猫的可爱。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 读,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
读。
3.默读课文,思考:第5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小结:
⑴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⑵使文章首尾呼应:最后一句与前文的‚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
5.指导有感情背诵第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 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
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 高歌一曲,欣赏《神奇的九寨》。

11.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 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 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 :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
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 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 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
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 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
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 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
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 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 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 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
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 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
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 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
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拓展迁移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 诗情!还
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
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
之 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
啊,这就是真 正的荷兰呀!
2.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 ,
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 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
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 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 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 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13.开天辟地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

< br>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
动准确 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
时,要引导学生注意 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
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 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①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宇宙、混
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
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 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
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 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 、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
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
悟理解课 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
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
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 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
诗句(我想……)
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 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
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 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
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
展开合理想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 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 火》。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 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和知识
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 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
2.自读课文。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
3.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明确自学要求:


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
⑵认清字形;
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⑷指名板演。
⑸指名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
⑹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5.朗读课文,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节。
6.指名分节读课文。
指名评议。
7.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无火 盗火 受罚 获救
三、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霆( ) 折( ) 壮( ) 磨( ) 崖
( ) 壁( )
挺( )析( ) 状( ) 摩( ) 涯
( ) 辟(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轰隆隆 ( )( )( )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节。
1.自由读。
2.你读懂了什么? < br>3.讨论:如果将‚没有……只好……‛换成‚没有……就……‛行不行?为什么?(板
书:没有 ……只好……)
4.用‚没有……只好……‛造句。
5.这一节最后用了省略号,你能将省略的内容也用‚没有……只好……‛的句式说出来
吗?
6.齐读。
二、学习2—4节。
过渡:看到这样的情景,普罗米修斯怎样做的呢?
1.自读2—4节。
2.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3.出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⑴指名读。
⑵你从哪儿看出他极富同情心?
⑶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体现在哪儿?
⑷齐读。
4.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
⑴默读第3节,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⑵汇报交流,说出你认为重要的原因。
(强调‚躲‛、‚悄悄地‛的原因)


⑶指导朗读。
⑷指名读。
5.细读第4节。
过渡:现在 ,普罗米修斯已盗取了火种(板书:盗取火种),那么,他是怎样将火种带到
人间的呢?
⑴指名读。
⑵出示: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
①齐读。
②‚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小心翼翼‛说句话吗?
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小心翼翼‛?从‚小心翼翼‛,我们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怎样?
⑶火种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指名读2、3两句。
⑷出示: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指名读。
②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和其它动物没有区别,是愚昧的,第1节已经告诉了我们,谁再
来说说?
指名读第1节‚没有……只好……‛
③有了火,人类可以干什么?指名读第2句。
④所以说,(引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⑤男女生分组读。
(男生读第1节的第2句,女生读第4节的第二句,齐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⑸想象一下,有了火之后,人们欣喜若狂的情景。
指名说。
⑹如果当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赞美普罗米修斯?
⑺指导朗读。
(读出怎样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范读——齐读。
三、学习5—6节。 < br>过渡:我们知道,偷总是形容不好的行为,那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去要火,而是盗
火呢?(指 名说)
宙斯知道后,有怎样的反应呢?
1.自读5—6节。
2.你觉得宙斯怎样?
3.再读,划出体现宙斯残暴、心狠手辣的词句。
4.汇报交流。
5.如果宙斯就在你面前,你会怎样跟他说?
6.想象:普罗米修斯饱受折磨(板书:饱受折磨)时,他有怎样的感受呢?
7.读这两节时,你的心情怎样?那么,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节呢?
分组比赛读。
四、学习7—8节。
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饱受折磨,我们真难受。那么,他有没有获救呢?
1.指名读第7节。
2.齐读第2句。
3.‚英雄壮举‛是指怎样的举动呢?
4.看到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板书:获得自由),你想说什么呢?
5.齐读7、8两节。
五、总结全文。


读完全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六、板书设计:
没有……只好……

偷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盗火 饱受折磨

获得自由

15.一路花香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
傲自大,也 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 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
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 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
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归纳内容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
板书:完好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
三、再读课文,体会角色
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
(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
们。
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四、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 得他们回
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 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
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 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 受
或是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 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
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述课文。
二、交谈文中的寓意。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四、排演课本剧。

16.说勤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 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
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 一
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又
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 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
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
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
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
的人成 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 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
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今后的
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 毫不弃馁 名列前茅勤能补拙
2.造句。
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16、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
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完成预习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简说
2.(出示 课件)这就是李时珍,大声读一读这段资料,看看从中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
息?读完后老师把内容隐藏 起来,看看你能知道多少?开始吧。(师点击隐藏资料)谁来说一
说,生回答,师:你真了不起,只读了 一遍就记住这么多!(你获取信息的能力可真强!你有
很强的记忆力。)
3.师过渡: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李时珍察访药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伸出
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 完成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预习卡。【课件】
(1)同桌互查生字词,把读错的字圈起来,再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每人说一个词语的意思。
(3)组长抽查难读段落,每人一段。
教师巡视,及时给交流有序、按时完成的小组画一颗星。
2.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抽查一下。
(1)【课件】请1—9组的1号开火车读一遍词语,再齐读一遍。
(2)词语懂了吗?考查 三个。‚呃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会学习!字典是我们无
声的老师,遇到疑难多查字典是一种很 好的学习习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你是怎么理解
的?(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个词 语的大体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
法。)
(3)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老师抽查三段。
(4)课文读得很流利。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意吗?
师小结:同学们预习得很成 功,获得5颗星的请举手,4颗星的,3颗星的。为自己的进
步鼓掌。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李时珍察访药材的经历怎么样?用一 个字说,就是‚苦‛。
(板书:苦)出示课件:


思考: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
方法:(1)认真默读课文, 画出相关语句,用心读一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
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
(2)个人有了答案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老师给完成的小组画上一颗星。
2.集体交流
预设:(1)生1:‚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蜘蛛网。‛
师:‚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读这段话,看看你眼前仿佛看到
了什么 ?生1、2回答。
师小结:是啊!李时珍师徒俩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破庙里过夜,(板书:住) 住宿
条件实在是苦啊!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谁来试试?(你真会读书。你把一些关键词加重
了语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住在破庙里的确很苦。)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
你觉得李 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不怕吃)
(2)继续交流,还吃了哪些苦?
生2:读句子‚夜幕渐渐降临了……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生接着谈感受。
师: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冷冷的硬梆梆的干粮,这种生活怎能不苦呢?(板书:啃)
(3)继续交流,还吃了哪些苦呢?哪个小组找了其它的语段?
生3:‚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同学们,李时珍为了 获取准确的资料,亲自品尝药材,不能有半点马虎,(板书:尝)
从这里你又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认真严谨)你能把这种认真严谨的科学精
神读出来吗?谁来试试?(读得很流利,如果声音再 洪亮些会更棒。)
(4)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的药材不仅味苦,而且还有毒,李时珍甘愿 冒着
生命危险品尝草药,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究竟为了什么?从师徒俩的对话中就能找
到答案。
老师想和大家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咱们换换身份,我当徒弟,同学们当师傅,怎么样?我起个头,李世珍笑着问徒弟,开始。课文中那些语句还写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奔波?(生
读一段 )当时有飞机可乘吗?有马车可坐吗?靠的就是两条腿走路,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两年,这种行走苦不苦?(板书:走)可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板书:
万民得福)你能把他这种为民造福 的精神读出来吗?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A 教师引读:听,寺外,生读: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师:抬头望望,圆盘似地
月亮,生读:慢慢移到了中天。
B 这是课文结尾一段,为什么 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圆圆的月亮呢?
这是个有难度的问题?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 出自己的见解?还记得课前我们的谈话吗?说
错了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勇敢地站起来。
C 师小结:风啸鹰叫说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艰苦生活。皓月当空说明也已经很深了,可
他们仍在研究草药。 这样写更加衬托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形象,这种写法可
以尝试着在作文中运用。
(5)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编写成的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谁
来读一读这段 资料。(你读得真流利,真棒!)
四、结合板书 总结全文
李时珍用了整整27年把《本草 纲目》编写成功了,李时珍用他一人的苦换来了万民的福,
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 立后,在他的老家湖北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
让我们世世代代永远怀念这位科学的巨人。
五、拓展阅读
关于李时珍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再来阅读李时珍行医途中的两则小故事,相信 你会对
李时珍更多的了解。


生阅读后交流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师小结:李时珍的一生,成果卓著,
功绩非凡,为祖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化
名人。
六、作业
老师推荐两本书读一读,长篇小说药王神医《李时珍》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完成积累
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 品。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节,生
动地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学生只要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 具有
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每天都给同学们一颗维生素C,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
2.那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抓住‚海上凶神‛一词做文章
(1)说说这个词读了你有什么感受?读课文,说说它是如何伤害船员的,读出你体会的
感受。
师:海上凶神这个名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可怕,很恐怖。
生:这是海上独有的疾病,来势很猛,很凶狠。
生:它来的很神秘,像是死神的代言人。来的很迅速,无法阻挡。
师:这样一种海上独有的, 在船员们没有意思到,就如死神般降临的疾病,是怎样夺取
船员的生命的,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来将这可怕的‚海上凶神‛来临的情景,读给大家听听。
指生读
(2)到底什么是‚海上凶神‛?
师:这样可怕的疾病到底什么病呢?
请你们在默读课文,然后用书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课文的最后一段,简介是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就是‚海上凶神‛
教师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科学资料
(3)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情况,读课文用书上的语言说一说。


A 海上生活不仅……而且……
B 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
因为海上生活很艰苦,船员只 是吃鱼和黑面包,没有水果和蔬菜吃。而蔬菜和水果中才
含有维生素C,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被称为‚海上 凶神‛的‚坏血病‛。结合这两点就能说清楚。
(4)在发现维生素C能治愈‚海上凶神‛的过程中, 哥伦布的情感出现了那些变化,请你
们自己再默读课文找出来,然后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找出 :哥伦布心情十分沉重,
噙着眼泪、又惊又喜
说说哥伦布心情沉重,噙着眼泪(悲伤)的原由?
讨论:哥伦布将生病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 样的做对吗?要求小组在课文字里行间中找
到证据说明自己的观念。
简介哥伦布的航海伟大事迹。
再读表达哥伦布心情的句子,将哥伦布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教师过渡到又惊又喜
将这种惊喜的对话情景读出来。
(5)很多发现都是很偶然的,请学生说说哪些发现是很偶然的?
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3.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①动笔读书: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
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
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
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 br>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
在歧路,儿 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 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
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 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
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出示)‚虽然对
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 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
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 题,读出你的
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 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
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
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 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
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 哪些词语也能
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 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
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 奇的网。
5.(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
话,一定 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 )、
( )和看不见的( )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 :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
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 、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


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 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 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
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 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
(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 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
究、开发、创新,老 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 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
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20.诚实和信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
地呼救为何 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 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A (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B (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C (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 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
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
并无一 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四、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
情。
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 ‚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
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 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
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 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名演一演。
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
齐读第11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二、总结课文


师述: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
承担责任,感动了 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三、回归整体
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
四、拓展练习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21.珍珠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 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
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
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学过《 鸟语》这一课,懂得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要学
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
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
(2)解释词语:
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
(3)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 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一
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 是谁给珍珠鸟安排的?(是课文里的
‚我‛给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 ‛对珍珠鸟的喜爱。


(3)‚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 垂蔓‛、‚蒙盖‛、‚幽深的
丛林‛是什么意思?‚我‛把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下面,让珍珠鸟得到 了一个安全的环
境,也说明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4)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
三、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 ‚我‛的窗口
(二)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
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 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
(1)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读句交流词语。B进行补充发言。 C a生进行朗读。 D 余生评价指名再读 E 齐读:
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
(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
(4)‚……啄……笔尖……‛
(5)‚……啄……手指……‛ (讨论方法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 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
答的过程。
(四)同法学习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 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
什么呢?


四、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信赖……境界……‛
a.‚信赖 ‛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
赖我的?板书:信信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 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
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 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
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
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

22.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 他人,
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 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
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实施开放式教学,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思 维,提
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能有创造性的复述、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 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
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童话故事——《九色鹿》。
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九色鹿 和调达。同学们对九色鹿都很——喜欢,而对调达都
很——讨厌。(板书)
你为什么会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板书)。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二段。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 的特点的。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配图的课文录音)
1.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1)九色鹿对调达有什么‚恩‛呢?
(2)面对不图报答的九色鹿,调达是怎么做的呢?
2.讨论交流思考题(1)(救命之恩),你能把书上描写的具体的情景说一说吗?
(引读)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生答)。
面对救命恩人,调达的心情肯定十分激动,谁能读出调达当时的语气。(指名读)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谢九色鹿吧!(学生齐读)
九色鹿救了调达却不图报答,它只要求什么?
3.交流思考题(2)。(郑重起誓)
想象说话练习。(对,调达郑重起誓,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大屏幕出
示题目) < br>4.小结。师一边叙述,一边屏幕出示板书。(当时,九色鹿救助了调达,调达非常感激,
愿意永 远做它的奴仆,但九色鹿不图报答,只要求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
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 处。
5.同学们肯定想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
练习讲故事,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注意表情,并加入恰当的动作,同学们可以站起来练习。
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同学们简单的给予评价。
(二)学习第三段。
过渡:但是 调达却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下面我想请4个同学分自然段读下面的课文。
谁愿意?(指名)其他同学在 认真听的同时思考:调达做了些什么?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2.交流思考题。(告密、带路)
3.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
想象说话练习。(是呀,重 金悬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重金悬赏
的皇榜,调达会想些什么呢?)
4.这就是那个又是叩头,又是感激,又是郑重起誓的调达吗?想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5.导朗读九色鹿说的话。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九色鹿也非常气愤,请同学们练读九色 鹿说的话,体会它当
时的心情。(练读、指名读)
真是太令人气愤了!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小人吧!(齐读)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国王听了之后——(学生说),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得到了人们的保护,请大
家齐读最后 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 他说什么?(如果调达
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
2.教师总结。
我们 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我们 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
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 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
怎样发展呢?(学生想象)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2.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23.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
择‚渐渐 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插图实物投影
2.投影片
3.录音机、配套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 九‛、三‚九‛,一直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

(2)释词。
(3)指读长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 ) 俗( ) 模( ) 凝
( )
提( ) 浴( ) 摸( ) 疑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 起被


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 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
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 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
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 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
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 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
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
成的两个前 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
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
晶把松针 、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 ),笼罩着( )。树木( )。( ),灯光,树影( )。
这蒸腾的雾气,( ),( ),( )、( )。最初像( ),逐渐
变成( ),最后( )。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 宛若玉枝垂挂,簇簇
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 绕,人
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
就请大家自 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由准备
2.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 个小导游,带着游
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 晨看挂,待到近午
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 ,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
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 等,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
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 诵会。
板书设计:
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4.春联
教学目标:
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 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
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文 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
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大家一定要仔细听,想想我们 在什么时候能经常听见
它。放录音(恭喜恭喜)
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 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课
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_‛画出春联的内容。
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生读一读。
4.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
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个别、集体读、指明背。


5.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读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 百业
兴) 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集体)
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师提示指‚祖国大地‛)
读、背
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车安
7.结合春联内容,同桌进行讨论。
出示幻灯片: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
(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反馈:
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竹‛指的是爆竹。(引申)
‚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
出示:描绘美丽的春光 ——家家致富家家乐 处处迎春处处歌
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 江山与日月争辉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四化宏图展 九州春意浓
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板书:各
种各样
9.出示:‚我们测览……百花园中‛指导朗读。
10.引读:欣赏了这些春联你会感到……
你读了上面的哪副春联后有这种感觉的?
11.出示:‚新春佳节,家家……的气氛‛
分组朗读。边读边想: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指名回答,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春联内容。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 :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第二、三自
然段。板书: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指名交流。
2.指导体会对仗。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读这幅春联,体会对仗的朗读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舒眉辞开口贺)
适当点拨 辞:送走
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试着给它对对看?
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
板书:对仗
3.出示: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 )细心揣摩体会,( )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齐读第二自然段。
4.老师读第二幅春联,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交流——这就是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板书: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齐读
试着读出这种特点
板书:声律美
5.对春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于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小结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两个特点后,又将说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出示:开耷有益齐读卷有两种解释(l)试卷(2)书本 清为它选择正确的解释。
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板书:值得一学
四、小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l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我们
对春联有 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你们千万二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
哩!
五、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六、板书:

2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元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江雪》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 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
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
可以试 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 了鹅毛大雪,一连几
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 不见行
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 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
首自己喜欢的诗。

行风评议心得体会-进击的巨人黑板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便捷网


人大会议议程-南通中考网


小学生文明礼仪歌谣-售房协议


河北省建筑工程学院-工厂的规章制度


无常鲁迅-进货合同


父亲节是哪天-护理工作计划


赵音奇-个人思想工作总结